§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520454300
DOI 10.6846/TKU.2015.00543
論文名稱(中文) 從當代飲食生活看稻米文化之流變
論文名稱(英文) The variation of Rice Culture in industrial socie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吳佳臻
研究生(英文) Jia-Jen Wu
學號 60105026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4
論文頁數 9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謝奇任
委員 - 許傳陽
關鍵字(中) 米食文化
族群
飲食社會學
國族主義
關鍵字(英) Rice Culture
Groups
Sociology of Diet
National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飲食」不僅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同時做為社會文明開展的基礎,更是族群間確立彼此的管道。在台灣,「稻米」便是眾多糧食中,最重要的主食,正因稻米承載著東方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權力便在此介入,操控稻米的定位與走向,型塑了整個社會對於米食的看法。

  為了瞭解台灣在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以及社會環境變遷之下,米食對於族群與傳統文化的意義為何,還有權力試圖採用何種方式介入,以影響社會對於米食傳統象徵意義的解讀,本文選定政府機關,對於稻米發展政策與推廣之文本,為本研究分析對象。

  關於文獻部分從歷史脈絡著手,探討飲食文化對於人類社會演進的影響,其次發掘飲食中的主食,看出權力在政治與經濟方面,如何一步步選擇稻米成為台灣的主食,並發展出農業社會中,多采多姿的米食文化,最後透過文獻的整理,了解主食如何對於族群產生我族與他族之分,以及米食在台灣社會中意義的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政策亦或米食推廣活動,都再次顯示米食在台灣仍有其飲食與文化上的地位,台灣人依舊將米食視為飲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並賦與米食連結人際關係的社會功能,權力的介入凸顯米食在文化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米食的變形並非是妥協於西方文化,而是強化在地意識,讓台灣的米食文化更能在現代多元的飲食環境中脫穎而出。
英文摘要
Eating is not only fundamental to human survival,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society civilizations, it’s also a way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groups.
In Taiwan, influence by economic and oriental society development, r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grain among provisions, there is why power will get involved, and shaping the perception of rice.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and identify the means about rice to different group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 I analyzed the paper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which about ric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e data to know how rice linked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Rice is the staple food of more than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n order to know how is the rice become the staple food but others foods, I studied the dietetic culture 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through historical literatures. Through these work, we discovered the changed significance of rice culture in Taiwan.

  Our studies shown that regardless the policy or promotions of rice, it wa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atus of rice, more than a food in Taiwan, no matter for eating or culture. Diversification of rice products was not compromise of western culture. In contrast, this cultural conflict make Taiwan’s rice culture more splendi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糧食與稻米的起源 7
第二節  台灣社會中的稻米 14
第三節  政經運作下的稻米 21
第三章  研究策略  28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9
第四章  研究分析結果 31
第一節  傳統觀念中的稻米 31
壹、敬天祭祖的象徵 31
貳、稻米功能性  33
參、政經角度看稻米 36
第二節  社會變遷對稻米之影響 38
壹、米麵之爭  38
貳、全球化    44
第五章  看得見的手─推動米食的搖籃 55
第一節 稻米的政治運作 56
第二節 經濟活動中的國族主義 61
第三節 橘越淮為枳─地方交流下的飲食 78
第六章	結論 89
參考文獻 93

表目錄
表2-1 各時期台灣稻米發展表 1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尤珮娟(2010)。《「傳統祭祀米食記號」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王子輝(1996)。《中國米食文化源流淺釋》。〈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訊〉。
王怡茹(2004)。《臺灣日治時期漢人米食生活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怡茹(2011)。〈舊經驗與新觀念:日治時期臺人日常米食的傳統與現代〉。《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十期刊》。85-110。
王明珂(2002)。〈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台北市: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7-67頁)》。
王秋桂(2009)。《飲食文化綜論》。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王莉莉譯(2011)。《稻米全書》。台北:遠足文化。斯瑞.歐文(Sri Owen)原著。
王榮欣,沈南山譯(2012)。《烹飪 菜餚與階級》。新北市:廣場出版。傑克.古迪(Jack Goody)原著。
丘昌泰, 蕭新煌主編(2007)。《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 : 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市 : 智勝。
江文基(2014)。《台灣網路使用時間之性別差異:Oaxaca 拆解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博士論文。
余昭玫(2013)。〈食事、記憶與屏東在地性建構——談周芬伶散文的飲食書寫〉。《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十三期》,227-252。
余美霞(2009)。〈民俗與米食文化探析─兼論端午食粽以養生的習俗〉。《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副教授之台灣傳統民俗節慶講座文集》,8。

李力庸著(2009)。《米穀流通與臺灣社會 : 1895-1945》。板橋:稻鄉。斯瑞.歐文(Sri Owen)原著。
李文祺譯(1989)。《臺灣農民的生活節俗 ; 臺灣農民生活考》。台北:臺原。梶原通好原著。
李約翰譯(1987)。《糧食第一 : 世界飢餓與糧食自賴》。臺北市 : 遠流。賴斐[F. Lappe], 柯林斯[J. Collins]原著。
沈岱樺(2009)。《從飲食論述探討臺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 : 由九○年代末談起》。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周清源(1996)。《傳統米食與飲食健康》。〈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3),12-13〉。
孟樊著(1989)。《後現代併發症 : 當代臺灣社會文化批判》,台北市:桂冠。
林杏娟(2008)。《韓良露飲食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開忠主編。〈滋味的流轉:遷徙與地域飲食文化的形成〉。《台灣鄉村研究第十期 》,12-14。
林靜旻(2011)。《異國飲食文化與中介─以日式飲食文化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洪映紅(2008)。《飲食民俗與文化認同-論閩台米食文化的親緣性》。〈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5(5),55-57〉。
洪淑昭(2013)。《傳統節慶米食的象徵-以高雄市閩南族群的「粿」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Bonnewitz, P.(2002)原著。
孫琳鳳(2010)。《戰後台灣社會變遷對民眾飲食習慣之影響:廣告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瑞祐文字 ; 楊志雄攝影(2011)。《咱們的臺灣米》。台北:橘子文化。
張玉欣主編(2013)。《山味、海味、臺灣味 : 臺灣飲食文化歷史》。臺北市 : 中華飮食文化基金會。
張茂桂主編 ;尚道明等著(2009)。《國家與認同 : 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市:群學。
張彩泉(1999)。《台灣稻作發展史》。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張萍譯(2010)。《不吃主食糖尿病就會好》。台北:世茂。江部康二原著。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公司。索羅斯比(David Throsby)原著。
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世紀。Halbwachs, M.(1992)原著。
許木柱與簡美玲(1996)。〈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市: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第四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5-82頁)》
許世楷(2005)。《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台北:玉山社。
陳尹嬿(2008)。《西餐館與上海摩登(1842~1949)》。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
陳玉箴譯(2009)。《飲食、權利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台北:韋伯文化。Cwiertka, K. J.原著(2006)。
陳吉仲、曾偉君、黃鈴喻(2006)。〈國人白米消費行為分析〉。台大農業經濟出版。《農業與經濟(Agriculture and Economics), 36 (2006)》,75-106。
陳金田譯(1994)。《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公司。片岡巖(1921)原著。
陳鈺涵(2012)。《異國料理餐廳服務環境、消費者異國料理態度、與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美式、日式餐廳為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榛(2007)。〈稻米、野鹿與公雞:噶瑪蘭人的食物、權力與性別象徵〉《考古人類學刊;第67 期》。43-70。
陳穎佳(2012)。《經濟成長對日、臺人民飲食生活的影響》。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曾純純、劉秀俐(2011)。〈從六堆客家俗話諺語探究稻米文化之意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五卷,第三期》。16-38。
曾曉鈴(2012)。《當代臺灣女性散文的旅外書寫(1990-2011)》。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松年著(1984)。《台灣糧政史(下)》,台灣:商務。
黃靖純(2006)。《六堆客家米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研究─以麟洛鄉徐粄家客家米食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黃劍波、盧忱、柳博(斌貝)譯(2008)。《潔淨與危險》。民族出版社:簡體中文。Mary Douglas原著。
楊明憲(2007)。〈政策導向下之台灣稻米經濟:計量經濟模型分析〉。《農業經濟半年刊;82 期》,63-105。
楊雅婷譯(2010)。《歷史大口吃 : 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湯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原著。
葉佳興等譯(2009)。《糧食戰爭》。臺北市 : 高寶。拉吉.帕特爾(Raj Patel)原著。
葉惠美(2003)。〈台灣加入WTO後稻米之因應對策〉。《華人經濟研究;1卷2 期》,92-100。
詹姆斯.華生(James L. Watson)主編(2007)。《飲食全球化 : 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臺北市 : 早安財經文化公司。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台北市:二魚文化。
趙偉妏譯(2007)。《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2003》。台北:韋伯。Jane Stokes原著(2003)。
劉付靖(2003)。〈東南亞民族的稻穀起源神話與稻穀崇拜習俗〉。《世界民族;第三期》。
劉正元(2013)。〈食物與社會文化溝通-以高雄六龜頂荖濃平埔族群的「米買」為例〉。《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田野就在你身邊;食物、親屬與認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劉志偉(2011)。《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台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
劉俐君(2012)。《政治與食品-現代國家治理下的臺灣糕餅業(1895-198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劉澤玲(2013)。《客家米食文化在銅鑼傳統飲食中的傳承》。國立高雄餐旅學院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江東、掌慶琳、曾裕琇、潘江東(2014)。《台南稻米文化論述;第十一卷,第一期》,35-62。
蔡倩玟著(2008)。《美食考 : 歐洲飲食文化地圖 = The secrets of delicacies》。臺北市 : 果實。
鄭克蘋(2008)。《台灣素食者的身分認同與角色實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宏泰、黃紹倫著(2005)。《香港米業史》。香港:三聯書店。
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Arjun Appadurai原著。
賴榮盛(2007)。《WTO與稻米產業競爭力研究:以臺東縣池上鄉池上米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2008)。《客家地方食物特產、文化經濟與地方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謝明珊, 杜欣欣譯 ; 國立編譯館主譯.(2009)。《身體三面向 : 文化、科技與社會》。台北:韋柏。Chris Shilling原著。
韓良憶譯(2005)。《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台北:左岸文化 Fernandez-Armesto, F.原著(2001)。
簡榮聰(1999)。《臺灣民間粿糕餅糖塔印模文化藝術之研究》。台北市:漢光。
羅如文(2004)。《我國稻米產銷策略管理與糧食安全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羅雯(2012)。《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蘇俐穎(2013)。《台灣當代飲食書寫中的異域景觀:旅外經驗與文化對話》。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外文書目
Fischler, C.(1988).Food, self and identity.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27(2), 275-292.
Mintz, S. W. and Bois, C. M. (2002).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eating.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1, 99-119.
Poe, T.N. (2001). The labor and leisure of food production as a mode of ethnic identity building among Italians in Chicago, 1890–1940. Rethinking History 5(1), 131–148.
Georg Simmel.(2013). Sociology : Inquiri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Forms
Bocock, R.(1992).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 Social and cultural forms of 
modernity. Oxford : Polity press.
Carole Counihan (2012)Food and Culture: A Reader Paperback, Penny Van Esterik
時子山,荏開津典生著(2008)。経済学。東京 : 医歯薬出版。

堤, 伸子(2001)。食料消費構造変化誘因。長崎大学教育学部紀要. 自然科学. vol.65,51-56。
三、網路資料
行政院農委會:〈「謝天─台灣人的米食文化」活動〉,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3968
行政院農委會:〈米食文化傳承與推廣〉,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265
行政院農委會:〈米食創新產品研發〉,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4390
行政院農委會:〈招牌飯美食地圖首度成形,展現21縣市在地米食特色!〉,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448184
行政院農委會:「食米輸入配額管理辦法」簡介〉,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4066
行政院農委會:〈米力臺灣.穀舞人生-微電影徵件活動紀要〉,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500690
行政院農委會:〈米穀粉應用技術發表會活動紀要〉,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3719
[臺灣吧 - Taiwan Bar]:〈吃飯還是吃麵好?──你不知道的臺灣飲食史〉,
http://gushi.tw/archives/900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