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209363800
DOI 10.6846/TKU.2012.00791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與先進國家科技合作型態研究: 以科技文獻量化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Patterns of China's S&T Cooperation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Application of a Bibliometric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章介瑋
研究生(英文) Jie-Wei Chang
學號 6992800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4
論文頁數 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孟俊
委員 - 李志強(ckli@mail.tku.edu.tw)
委員 - 劉柏定(deanliu@cier.edu.tw)
關鍵字(中) 合著論文
科技合作
比較優勢
關鍵字(英) co-authorship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現有探討國際科技合作的論文,主要運用專利或研發投資分析重要的科技領域選擇與合作模式。本文與以往文獻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探討中國與先進國家的國際科技合作模式與動機,並藉由文獻量化分析進行驗證。
依據文獻量化分析法,本文以中國與美國、歐盟與日本的國際科技合作模式為研究主體,分析其國際科技合作模式。資料來源取自WOS資料庫,時間設定為1990年─2010年,並參考ESI所定義之20個學門領域。本文特別著重分析前五大學門領域,包含物理學、臨床醫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與化學,並探討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結合採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與固定效果量化模型進行分析,實證結果顯示,中國主要藉由國際科技合作學習他國先進科技為其核心因素。
英文摘要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cross border S&T cooperation mainly focus on the selection of important fields and the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usually by measuring patents or R&D investment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thesis intends to explore the patterns and the motivations of China’s cross-border S&T cooperation especially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by using the approach of bibliometrics instead. 
In line with the approach of bibliometrics, this study targets the patterns of China’s cross-border S&T cooperation with the U.S., EU, and Japan by measuring their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 and drawing on the WOS database of 20 fields over the period of 1990-2010. Especially by focusing on the top five important fields, namely physics, clinical medicine,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stry, the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S&T cooperation hiring a quantitative model with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s implied b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cross-border learning is the core elements of China’s S&T cooper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內容、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3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5
第二章、國際科技合作與文獻合著之探討…………………………………………8
第一節、國際科技合作…………………………………………………………8
第二節、文獻合著重要性………………………………………………………12
第三章、中國與先進國家科技合作發展趨勢:文獻學門領域分析………………16
第一節、中國國際合作:國家別分析…………………………………………17
第二節、中國國際合作:領域別分析…………………………………………29
第三節、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之比較優勢………………………………44
第四節、本章小節………………………………………………………………56
第四章、中國與先進國家科技合作網絡多樣性分析………………………………57
第一節、中國國際科技合著文獻模式分析……………………………………58
第二節、中國與先進國家科技產、學、研合作機構類型分析………………61
第三節、中國與先進國家科技合作網絡之分析………………………………70
第四節、本章小結………………………………………………………………74
第五章、總結…………………………………………………………………………75
	第一節、結論……………………………………………………………………77
	第二節、未來研究方向…………………………………………………………80



圖目錄

圖2-1、國家創新系統架構圖………………………………………………………11
圖2-2、直線研發模型………………………………………………………………15
圖3-1、中國國際科技合作合著論文篇數(1990-2010) ……………………………18
圖3-2、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獨自發表篇數占總發表數之比重(1990-2010) ………18
圖3-3、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臺灣合著論文(1990-2010) …………………19
圖3-4、中國、美國合著論文數(1990-2010) ………………………………………21
圖3-5、中美合作前五大學門與中美合著論文總篇數之比重(1990-2010) ………22
圖3-6、中國、歐盟合著論文數(1990-2010) ………………………………………25
圖3-7、中歐合作前五大學門占中歐合著論文總篇數之比重(1990-2010) ………25
圖3-8、中國、日本合著論文數(1990-2010) ………………………………………27
圖3-9、中日合作前五大學門占中日合著論文總篇數之比重(1990-2010) ………28
圖3-10、物理學領域(1990-2010)……………………………………………………30
圖3-11、各國物理學發表篇數占總發表篇數之比重(1990-2010)…………………30
圖3-12、1990-2010中國獨自發表與合著論文數(物理學)…………………………31
圖3-13、中國合著論文數量(物理學) ………………………………………………32
圖3-14、臨床醫學領域(1990-2010)…………………………………………………34
圖3-15、各國臨床醫學發表篇數占總發表篇數之比重(1990-2010)………………34
圖3-16、1990-2010中國獨自發表與合著論文數(臨床醫學)………………………35
圖3-17、中國合著論文數(臨床醫學) ………………………………………………35
圖3-18、工程學領域(1990-2010)……………………………………………………36
圖3-19、各國工程學發表篇數占總發表篇數之比重(1990-2010)…………………37
圖3-20、1990-2010中國獨自發表篇數與合著論文數(工程學)……………………37
圖3-21、中國合著論文數(工程學) …………………………………………………38
圖3-22、化學領域(1990-2010)………………………………………………………39
圖3-23、各國化學發表篇數占總發表篇數之比重(1990-2010)……………………40
圖3-24、1990-2010中國獨自發表篇數與合著論文數(化學)………………………40
圖3-25、中國合著論文數(化學) ……………………………………………………41
圖3-26、材料科學(1990-2010)………………………………………………………42
圖3-27、各國材料科學發表篇數占總發表篇數之比重(1990-2010)………………42
圖3-28、1990-2010中國獨自發表與合著論文數(材料學)…………………………43
圖3-29、中國發表論文篇數(材料科學)……………………………………………43
圖3-30、中國與美國具顯示性比較優勢合作領域(1990-2010)……………………45
圖3-31、中國與歐盟具顯示性比較優勢合作領域(1990-2010)……………………48
圖3-32、中國與日本具顯示性比較優勢合作領域(1990-2010)……………………50
圖3-33、中國歷年顯示性比較優勢(RCA)值演變…………………………………53
圖3-34、美國歷年顯示性比較優勢(RCA)值演變…………………………………54
圖3-35、歐盟歷年顯示性比較優勢(RCA)值演變…………………………………55
圖3-36、日本歷年顯示性比較優勢(RCA)值演變…………………………………56
圖4-1、中國對外合作網絡示意圖…………………………………………………58
圖4-2、中國與美國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 …………………………61
圖4-3、中國與歐盟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 …………………………62
圖4-4、中國與日本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 …………………………63
圖4-5、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_物理學………………65
圖4-6、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_臨床醫學……………67
圖4-7、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_工程學………………68
圖4-8、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_化學…………………70
圖4-9、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_材料科學……………71

表目錄

表1-1、ESI基本科學指標之22個學門………………………………………………6
表3-1、中國與美國RCA值…………………………………………………………47
表3-2、中國與歐盟RCA值…………………………………………………………49
表3-3、中國與日本RCA值…………………………………………………………51
表4-1、中國與先進國家科技合作型態……………………………………………59
表4-2、中國與美國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 …………………………62
表4-3、中國與歐盟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 …………………………63
表4-3、中國與日本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 …………………………64
表4-5、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_物理學………………65
表4-6、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_臨床醫學……………67
表4-7、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_工程學………………69
表4-8、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總數(1990-2010)_化學…………………70
表4-9、中國與美歐日文獻合著網絡型態比重(1990-2010)_材料科學……………72
表4-10、實證模型敘述統計量………………………………………………………74
表4-11、實證分析結果:固定效果模型I…………………………………………75
表4-12、實證分析結果:固定效果模型II…………………………………………75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專書:
丁學東(1993),文獻計量學基礎,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統計出版社。
何光國(1994),文獻計量學導論,台北:三民書局。

學位論文:
王  弓(2007),文獻計量方法的海峽兩岸科技合作分析,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李九誠(2008),全球化時代我國科技外交面臨的機遇、挑戰與戰略應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係所。
卓正中(2011),合作發表學術文章:針對中國大陸的實證研究,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博士班論文。
張霈鈴(2009),台灣螺絲螺帽業國際競爭力實證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
傅建球(2003),國際科技合作新趨勢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及其對策,廣西大學論文。
蘇郁仁(2010),兩岸學術合作支文獻量化分析,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
韓伯鴻(2010),台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黃慕萱(2008),台灣學術研究競爭力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與資訊管理系研究所。

其他:
中國科學院(2010),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報告(2009),中國科學院,2009 (12):207-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2011),2010全國科技經費投入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9/29。
陳永生(2003),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產業發展與比較優勢配合度之檢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期刊:

吳貽康(2009),談中美科技合作的走向及我們的思考,中國科技產業(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2009 (9):頁數40-42。
李紅軍、高茹英、任蔚、嚴海軍、程海峰、張琰、曹珊(2011),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科技合作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科技進步與對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1年6月:28(11) 頁數14-18。
時元寧(2010),產學研合作模式探析,現代商業,2010:頁數167-168。
秦濤、韓軍、施筱勇、葉資英(2010),中歐科技合作現狀與對策分析─基於中國參與歐盟框架計劃情況的調查,調研世界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2010 (11):頁數18-21。
郭繼軍、崔雷、張晗、韓大勇、陳姜(2000),國家國際科技合作文獻計量學分析,情報學報,2000(12):第十九卷,第六期,頁數659-662
馮之浚(2001),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完善國家創新系統,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1):頁數6-7
賀天偉(2009),中國國際合作論文的科學計量學研究,中國科學基金,2009(2):頁數93-99。
程如烟(2008),30年來中國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和政策演變,中國科技論壇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08年11月:頁7-10。
趙曉廣、李書奎、高磊(2010),產學研合作基本模式分析,河南科技,2010(12):頁數36-37。
歐宜佩(2010),先進國家與中國大陸科技合作經驗對台灣的啟示,前瞻科技與管理特刊,1-14頁。
霍光峰、張換兆(2010),中國科技發展國際合作戰略的評價與建議,中國科技論壇,2010(4):頁數136-141。
盧子清、王梁(2011),我國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關係的實證分析,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年9月13日:頁137-139。

網路資源:
TOM探索頻道,「中美泌尿學國際合作、生殖器泡疹新技術全球推廣」, 2012年2月23日,http://post.discovery.tom.com/52001E6A2023.html,(2012年3月24日)。
人民網,「促進縱深發展 中歐科技戰略高層論壇舉行」,2005年5月12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056/3383931.html,(2012年3月22日查閱)。
千人計劃網,「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創新工作機制 匯聚人才資源」, 2010年12月24日,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11590,(2012年3月22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際科技合作」, 2005年9月23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9/23/content_69573.htm,(2012年3月12日查閱)。
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畫,「2010年『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畫』圓滿結束」, 2010年8月19日,http://www.cistc.gov.cn/zhongmeiqnkjjh/zhongmei4.asp?column=504&id=73962,(2012年3月19日查閱)。
中瑞(典)心材料合作交流中心,「中瑞(典)新材料合作交流中心」, http://www.ssemat.com/CN/zxgk.htm,(2012年3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國設立國際科技合作專項 『十一五』投入40多億」, 2011年8月29日,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jingshidian/zgxww/201108/t20110829_589457.html,(2011年10月2日查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中國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1953-2007」,http://www.hprc.org.cn/gsyj/whs/kjs/201201/t20120113_177312.html,2011年8月13日,(2012年3月16日查閱)。 
中國日報網站,「駐日使館:中日科技合作概況」, 2007年4月10號,http://www.chinadaily.com.cn/jjzg/2007-04/10/content_847265.htm,(2012年3月22日)。 
中國水力中國科技與合作網,「『十五』期間中國科技發展戰略與對策」, http://www.chinawater.net.cn/kexuejishu/CWSArticle_View.asp?CWSNewsID=14622,(2012年3月23日查閱)。
中國科技戰略研究網,「30年中國對外科技合作發展歷程」, 2009年1月8日,http://www.casted.org.cn/web/index.php?ChannelID=17&NewsID=3545,(2012年3月22日查閱)。
中國科技戰略研究網,「30年中國對外科技合作發展歷程」,2009年1月8日,http://www.casted.org.cn/web/index.php?ChannelID=17&NewsID=3545,(2012年3月19日查閱)。
中國科技網,「中日科技合作著眼未來:訪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科技參贊李櫻」, 2011年9月2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9/02/content_344061.htm,(2012年3月22日)。
中國科技網,「開放創新是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郭哲,2012年1月9日,http://www.stdaily.com/big5//stdaily/content/2012-01/09/content_411965.htm,(2012年6月1日)。
中國科學技術部,「2006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www.most.gov.cn/kjtj/tjbg/200801/t20080116-58515.htm#,(2011年12月19日查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科技研究十年述評:2001-2010」, 2011年7月30日,http://ies.cass.cn/Article/cbw/ozkj/201107/4115.asp,(2012年3月22日查閱)。
中國評論新聞網,「劉延東強調推動化學學科和相關產業」, 2011年4月9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6/5/4/7/10165472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654724,(2012年3月25日查閱)
中國經濟網,「中國品牌在日建最大變頻研發中心 海爾空調發力引領全球變頻趨勢」, 2012年2月15日,http://life.ce.cn/Service/201202/15/26029056.shtml,(2012年3月22日查閱)。
中國教育與科學計算機網,「以中國為主的大型國際合作: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 2012年3月9日,http://www.edu.cn/leezhimin_topic_1290/20120309/t20120309_750333.shtml,(2012年3月23日查閱)。
中國網,「第一節 1949~1978年的衛生醫療的傳統『中國模式』」,2009年9月30日,http://www.china.com.cn/news/zhuanti/09dlms/2009-09/30/content_18636976.htm,(2012年3月12日查閱)。
中國網,「『中國─歐盟科技合作促進辦公室』簡介」, 2005年4月28日,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5-04/28/content_5850287.htm,(2012年3月22日)。
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網,「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介紹」,2006年9月7日,http://www.istcp.org.cn/intro.aspx,(2012年3月19日查閱)。
中國新聞網,「胡錦濤:中國將進一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2011年12月11日,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finance.eastday.com/economic/m1/20111211/u1a6250385.html,(2011年12月15日查閱)。
中國新聞網,「中美關係展望,科技合作發展:更廣、更深、更實」,2011年1月17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1-17/2791882.shtml,(2012年3月19日查閱)。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示範區介紹」, http://www.zgc.gov.cn/sfqgk/56261.htm,(2012年3月19日查閱)。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2000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01年12月15日;9(12):1351-1355,http://www.wjgnet.com/1009-3079/9/1351.asp,(2012年4月12日)。
央視網,「中國首個國際臨床醫學基地落戶光谷生物城」, 2011年11月21日,http://zs.cctv.com/city/news_180348.html,(2012年3月24日查閱)。
光明日報,「我國物理學的發展與挑戰」,2006年12月18日,http://www.gmw.cn/01gmrb/2006-12/28/content_528419.htm,(2012年1月17日查閱)。
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湖南節點,「加強產學研結合 建立國家創新體系」, 2008年12月10日,http://www.hninfo.gov.cn/govpublic/fmycx/cxlt/200901/t20090107_102086.htm,(2012年6月1日)。
科技日報,「中國科技走出去的四種模式」,2009年4月24日,http://www.bssti.net/kjrc/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88,(2011年12月13日查閱) 。
科學網,「中德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獲系列成果」, 2012年2月24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2/254751.shtm?id=254751,(2012年3月24日)。
科學新聞雜誌,「金融海嘯與中國科技」, 2008年10月27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xwnews1.aspx?id=212447,(2012年3月23日查閱)。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產學研合作趨勢研究」,科技經濟組助理研究員陳金隆,2002年10月3日,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B-091-028.htm,(2012年5月28日查閱)。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資訊服務處科技產業資訊室,「國家創新系統與智慧資本關係」,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pclass_A031.htm,(2012年5月31日查閱)
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歐盟科技人才培訓項目第一屆總結會議『歐盟和中國的研究:一個新途徑』」, 2011年2月28日,http://eeas.europa.eu/delegations/china/press_corner/all_news/news/2011/20110228_02_zh.htm,(2012年3月22日查閱)。
新華網,「萬鋼:中美科技合作有助於應對全球性挑戰」,2011年5月10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5/10/c_121398593.htm,(2011年10月13日查閱)
經濟部人才快訊,「產學研合作機制之影響因素─以韓國知識創新產業為例」, 2012年2月22日,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22.html,(2012年5月31日查閱)。
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網,「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中國設立第一個國際混合研究單位」, 2012年3月13日,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1010308021,(2012年3月25日查閱)。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網,「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http://www.863.gov.cn/1/1/index.htm,(2012年1月17日查閱)。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http://www.973.gov.cn/AreaAppl.aspx,(2012年1月17日查閱)。


英文文獻

期刊:
Arlington VA: (2008),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 National Science Board.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08.
Douglas Fuller,“China and Globla Innovation System”,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China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Perspects for China’s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Impact of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2006, pp. 32
Frame JD, “Carpenter MP,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79, 9(4), pp. 481-497.
Garfield, E. “Citation Indexing, I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N.Y.: Wiley, 1979, pp. 63.
Jean-Pierre Cabestan, “EU and China: Heading Towards Bumpy Relations.” Interpreting China’s Development, 2007, pp. 251-255.
Leydesdorff L. & Wnagner C. “Mapping global science using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s a companson of 1990 and 2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3. For a discussion of how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has grown overall and at the regional level, see Wangner C and Leydesdorff L (2005), Network structure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Research Policy 34, 10, 1608-1618. 
Liu, Xiaoming, Johan Bollen, Michael L. Nelson, Herbert Van de Sompel, “Co-authorship networks in the 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community”, 2005.
Loan-Clarke, J, and Preston, D “'Tensions and benefits i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volving a university and another organization,”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6, vol. 27, no. 2, pp. 169-185.
Moris F, “U.S.-China R&D Linkages: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Alliances in the 1990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cience Resources Statistics Infobrief, 2004, pp. 306.
OEC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ris, 1996.
Roelandt, Th. J. A., Gilsing, V. A., Sinderen, J. van. “Cluster-based innov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The 4th Annual EUNIP Conference, New Policies for the New Economy, 2000.
Shang Yong, “Defining Innovati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China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Perspects for China’s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Impact of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2006, pp. 16.
Sonnenwald, D. H. (2007).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1, pp. 643-681.
Von Zedtwitz, M., Gassmann, O., Market Versus Technology Drive In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Four Diffierent Patterns Of Manag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Policy, 2002, 31(4): pp. 569-588.

網路資源:
Amabile, T. M., Patterson, C., Mueller, J., Wojick, T., Odomirok, P. W., March, M., et al. “Academic-practitioner collaboration in management research : A case of cross-profession collabor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2), pp. 418-431. Available from http://dx.doi.org/10.2307/3069464.
Bukvova H., “Studying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Sprouts: Working Paper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10(3). http:// sprouts.aisnet.org/10-3
Hu, C., Racherla, P.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networks :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hospitality research dom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8, 27(2), 302-312. Available from http://dx.doi.org/10.1016/j.ihm.2007.01.002
Jeffrey, P. “Smoothing the waters: Observations on the process of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03, 33(4), 539-362. Available from http://dx.doi.org/10.1177/0306312703334003
Jassaealla, A. R., & Sashittal H. C. An examination of collaboration in high-technolog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8, 15(3), 237-254. Available from http://dx.doi.org/10.1111/1540-5885.1530237
Melin, G., & Person, O. “Studying research collaboration using co-authorships.” Scientometries, 1996, 36(3), 363-377. Available from http://dx.doi.org/10.1007/BF02129600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op 25 Places of Origi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2009/10-2010/11." Open Doors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 Retrieved from http://www.iie.org/opendoors
The Royal Society, “Knowledge, networks and nations: Glob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 March 2011. Part 1, Scientific landscape in 2011, pp 16. Retrieved from http://royalsociety.org/events/2011/knowledge-networks-nations/
Stokols, D., Misra, S., Moser, R., Hall, K., & Taylor, B., “The ecology of team science-understanding contextual influence on 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 35(2), S96-S115. Available from http://dx.doi.org/10.1016/j.ame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