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114313000
DOI 10.6846/TKU.2011.00689
論文名稱(中文) 太谷學派及其教育思想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aigu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esearc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楊奕成
研究生(英文) Yih-Cherng Yang
學號 894000057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29
論文頁數 2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昭旭
委員 - 曾昭旭
委員 - 蔣秋華
委員 - 殷善培
委員 - 袁保新
委員 - 王俊彥
關鍵字(中) 清代
太谷學派
教育思想
儒學民間化
劉鶚
《老殘遊記》
關鍵字(英) Qing Dynasty
Taigu School
educational philosoph
Folk-oriented Confucianis
Liu 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太谷學派乃晚清社會的一道曙光,其致力於儒學民間化可謂不遺餘力,這對於身處亂世,飽受流離之苦的人而言,彷彿一帖珍貴的安定劑,並對日後的民間講學有莫大的影響力;故而本論文從「教育思想」的角度切入,探討太谷學派從南宗到南北合宗的階段,如何藉由創建草堂來傳播儒學,尤其在北宗經歷黃崖山事件後,他們如何自風雨飄搖的政治氛圍中,肩負起傳承師說與明道的使命,進而架構出一套太谷學派的教育思想論。接著,茲將各章節之大綱略述於後:
  本論文凡七章,第一章<緒論>:魯迅評劉鶚的《老殘遊記》曰:「作者信仰,並見於內。」故而興起吾人研究的動機,以達探究太谷學派思想的目的。其次,根據所搜集的相關著作及論文來分析,以明太谷學派在學界的研究概況。最終則是確立研究的範圍、主題及方法,藉由爬梳《太谷學派遺書》的原典,再輔以相關的資料,進行思辨與對話,以呈現太谷學派教育的宗旨。
  第二章<太谷學派的淵源與發展>:太谷學派自宗師周太谷起傳了四代,至民國以來仍餘波盪漾,而每一代的領袖所致力的方向皆不同;故本章依次介紹宗師周太谷,第二代「還道於北」的張積中、「傳道於南」的李光炘,第三代「維繫北宗」的朱淵、「續南援北」的蔣文田、「實現合宗」的黃葆年、「籌措資金」的劉鶚,第四代「宣揚學說」的李泰階、「著書立說」的劉大紳等人的生平及學派發展,並見證太谷學派透過各種行動來表現其思想的延續性與開創性。
  第三章<創建草堂與傳播儒學的關係>:李光炘的「龍川草堂」、朱淵的「養蒙堂」、蔣文田的「龍溪草堂」、黃葆年的「歸群草堂」,他們創建草堂一方面乃肩負傳承師說的使命,俾使學派能代代相續,另一方面則為傳播儒學,為明道而努力,故本章將對此加以闡述,以及這四大草堂如何有別於傳統的書院,藉此確立其在歷史長河的意義。其次,論述太谷學派如何把儒學的精神,藉由其多元的教學型態,充分展現出來,以達傳播的目的。
  第四章<太谷學派的倫理教育觀>:五倫的觀念向來為儒家所重視並落實於具體的生活中,太谷學派乃民間性的儒家學派,對於五倫的闡揚與發揮用力甚多,更思索如何將這觀念以易知易行的方式,傳播於中、下階層的百姓。首先,明瞭人性中的固有與本無,再致力於修德永保固有,進而德澤眾生,由此導出其「據德依仁的本體論」;接著,稟持天道下貫於人而立論,故而肯定情欲亦為天理的展現,然而必得以禮節之,情欲方不致橫梳,俾使理欲達到和諧的狀態,由此導出其「天理即人欲的調和論」;其次,孝與悌乃儒家所強調的,太谷學派向學生申以知身與保身的觀念,明乎此二者關係乃密不可分,方能體悟父母愛子之心一如天地愛眾生之心,故為政者必需以德化民,民智一開,自然對國家有認同感,由此導出其「推孝而忠的實踐論」;最終,太谷學派向學生申以經典乃明志的至理,切忌淪為經志殊途的腐儒,由此導出其「經志合一的治學論」。
  第五章<太谷學派的認知教育觀>:時至有清一代,形而上的思辨學風為經驗與實證所取代,致力於民間講學的太谷學派,思索著該如何將知識與道德融合,以利宣講,俾益學生吸收與實踐。首先,他們肯定天地萬物皆稟氣而生,故汛愛眾生乃必然,而又將氣與器結合,以回應時代的挑戰,另外,受宋儒氣稟有害的觀念影響,他們重視氣的存養與變化,由此導出其「氣本與氣質的天道論」;其次,吾人當明瞭身體之於人,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因此必需致力於身與命的修養,方能在面對死亡以及不順遂的外境時,達知命、安命的境界,而太谷學派便藉由身命、視聽言動、宗教、社會等角度來向學生闡發心息相依的修養方式,由此導出其「身命合德的心性論」;最終,則是希冀臻於外物與內物相和諧的境界,以及外境與內心彼此感格、渾合,這部分太谷學派又落實到人事層面來講,由此導出其「格物致知的工夫論」。 
  第六章<太谷學派的詩學教育觀>:漢民族是愛詩的,而太谷學派亦然,詩在其教育上具有陶冶性靈及涵養情意的功能,故他們不僅鑑賞詩篇,並藉由一次次的學人聚會而創作出一首首的詩篇,逐漸的也形成一套獨特的詩學理論。首先,他們認為風人的旨趣在於性情,這性情乃天所賜予,人皆有之,唯有致其誠方能感知這天人相應、古今相通的詩篇,由此導出其「寓性情於詩的本源論」;;其次,站在天命神靈默存於人心的觀點,詩篇都是人真性情的流露,故而他們不僅肯定民歌的價值,同時亦反對以紀實入詩,主張好詩當留予讀者神會、意會的空間,由此導出其「寓感通於詩的鑑賞論」;最終,則是要把理論落實於創作中,太谷學派認為一時代有一時的文學,不必崇古賤今,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倡才學相合方能寫出好詩,而好詩的標準在真不在格律。以儒為本的太谷學派,也從教化為體,詩意為用的角度出發來寫詩,俾使學生收潛移默化之效,由此導出其「寓內涵於詩的創作論」。
  第七章<結論>:太谷學派的傳道活動由嘉慶以降賡續至抗日戰爭爆發,方匆促結束,雖然在學術史的長河裏一直處於被漠視的狀態;但其能將教育理念落實於五育中,對於當今的教育仍深具參考的價值。其次,由於時代的侷限,太谷學派代代相續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亦不甚相同,故而導致彼此教育觀點歧異或矛盾之處,對此也將其思想做一總評。最終,乃對本論文研究的意義與發展,提出具體的檢討與期許。
英文摘要
Taigu School is the emergence of late Qing dynasty, its devotion to the Folk-oriented Confucianism is account for the ultimate contribution; where the folks in the disturbance society, suffered the pain of expatriation; Taigu School however was a precious stabilizer for the era. It was a great influence to the later civilian lectures. The thesis angled from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research of Taigu School from its southern sector to the north and south sector formation. In searching how Taigu School disseminated Confucianism through the foundation of Cottages when especially after the incidence of the North sector’s experience in Hongyashan event; how they took up the mission in dissemination of lecture and explanation, further in constructing a set of ideas on Taigu Schoo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the time of a  precarious political difficulties. The outline of the chapters is descripting as following:
  In this thesis are seven chapters, ChapterI<Preface>: Lu Xun's assessment of Liu E's" Travels,” stated: “Author’s belief, seen insight." This had inspired my motivation to research, in reaching to explore the purpose of Taigu School Philosophy. Furthermore, deliver an elicitation of Taigu School Research Summary in the accordanc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works and thesis. In the end is to establish the scope, theme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by the original inscription of "Taigu School testament;" supplemented relevant information, reflection and dialogue in display the principal of Taigu School Education.
  Chapter II,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gu School>: Taigu School had passed on from the Master Zhou Taigu and had been for four generations.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continued to be unjustified for the divert emphasis of each leader of the time. Hence, it is introduced the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witness Taigu School through various actions to show its continuity of philosophy and innovation in the order of Master Zhou Taigu , the second generation "Return to the North" Zhang Ji Zhon, "Preacher in the South" Li Gon Xi, the third generation "Connecting to the North Sector” Zhu Yuan, “ Protraction of the South and the aid of the North" Jiang Wen Tian, "Accomplishment and Association Sectors" Huang Bao Nian, “Foundation Subsidy” Liu E, the fourth generation "Uphold Doctrine" Lee Tae Je, "Publication Description" Liu Da Shen, etc.
  ChapterIII, <Relationship between Establishment of Cottage and Extension of Confucianism> : Li Gon Xin’s “Longchuan Cottage," Chu Yuan's “Yang Meng Tong,” Jiang Wen Tian's “Longxi Cottage," and Huang Bao Nian’s " Returning Groups of Cottage.” They took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ocating the legacy in one hand, and carried the mission for lecturing, thus passed on the school to gener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making efforts in spreading words of Confucianism in elaborating the principal; the chapter is in focus of delib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from traditional four primary Cottages in its significant establishment of history. Secondly, in the discussion of how Taigu School unfolded and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on by elaborating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with its diverse lecturing styles fully.
  Chapter IV < Ethical Education Concept>: The Five Cardinal Confucian concept has always been valued and implemented in concrete life. Taigu School is a Folk-oriented Confucianism, it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rough its elaboration and application, moreover in conducting the school of thought for distribution among the middle and lower class folks. First, Taigu School apprehended the inherent human nature, the non-existence, re-committed to constantly maintain the inherent virtue, and furthermore enriched the virtue over its population. It derived of its "Ontology of rendering to the virtue and humanity;" then, the world was based on human as a principal; therefore the desire would be demonstrated as the rule of the world, however, reserved with its courtesy to scrutinize the desire; thus solidifying its rationalism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state. This derived its " reconcile theory in between the world rule is as human desire.” Other than that, familial devoutness and fraternal duty is what Confucianism emphasized. Taigu School students proclaimed to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health condition and maintain the health to reveal the inseparable bond. By means of realizing familial devoutness to the children is as the world to its folk. Hence the ruler shall administer the virtue in reinforcing to the folks. Once in democracy, the folks would sense the assimilation of identity. Consequently, it derived its “shift the familial devoutness to the loyalty as the theory of practice." In the end, Taigu School declared to students the ultimate theory is to practice, which shall not become unpractical and lead to a corruptive useless means. It derived the "theory of unified management."
  Chapter V <Taigu School cognitiv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During the time of Qing Dynasty,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 empirical study were replaced by the experience and verification. The committed Taigu School thought about how to integrate knowledge and ethics to benefit lectures and to assist students to absorb and practice. First, they must assure all things were intrinsic to Chi, so the passion to the world is natural, and then combine the Chi and material devices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times. Additional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ng Confucianism, regarded that all things were intrinsic to Chi was a misconception, they considered to maintain and vary the Chi in resulting the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Chi and the temperament of the world." Then, I myself understand the body of humans is solitary the right to its usage without ownership, so the necessary commitme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life should be devoted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attitude to life, the state of security when facing death and unfortunate. Taigu School conducted its philosophy in lecturing students to maintain health with life, audio-visual words, religion,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Subsequently it derived the "bonded theory of life and virtue.” In the end, in the hope of reaching the materialistic within the realm of harmony, as well as outside versus inside the sense and its combination, this part of the school had been implemented to its personnel levels and resulted the "practice of materialism and acknowledgement."
  Chapter VI <Taigu School'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poetry>: Han Chinese loved poems so as Taigu School was no exceptional. Poetry to its education comprised the feature for cultivation and the fortitude of emotion. They did not only appreciate poetry; by chances of the gathering of scholars created volumes of poetry, they gradually developed a unique theory of poetry. First, the trend was based on the purport of the character; the character was the gift and pertained by everyone. Yet, only to dedicate the sincerity could be noted by the world where the dynamics is common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poems. Consecutively it derived its "blending theory of the temperament to the poetry." Secondly, in the point of the existence of gods and spirits in the mind of humans, poetry is an outpouring of people, therefore poetry not only affirmed the value of folk songs, but also opposed to the entry of documentary poetry. Claiming that good poetry shall leave readers inspired space and senses; thus deriving its "blending theory of senses into poetry through appreciation.” In the end, it is to implement the theory in the creation. Taigu School thought different literatures were in different era and mustn’t promote the old time and denounce the contemporary.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nnouncing the talent and the practice was the consistency in deliberating good poetry. A good poetry shall not be constrained by the cadence standard. The Confucian-oriented Taigu School from its education point considered the senses of poetry shall be the aim in writing poetry, thus potentially influenced students with its subtle effect. It derived its "creation theory of blending the meaning in poetry."
  Chapter VII "Summary:" Missionary activities of Taigu School rush ended when the Jia Qing dynasty surrendered during the break out of Japanese War. Although in the long history of academy, it had been neglected; it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Five Education, which has its tremendous reference value to today’s education. Secondly, due to constraints of the era, Taigu School faced different problems in generations were not the same which caused conflict or inconsistency in between. The overall evaluation to the difference will be commented. The final thesis provides signific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nd comments are on the insight and expect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學界研究的概況評介…………………………………… 05
         一、專著研究的釋論…………………………………… 05
         二、專文研究面向的統計與釋論……………………… 06
         三、專文研究時間的統計與釋論……………………… 07
         四、專文研究地域的統計與釋論……………………… 07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主題與方法……………………………… 09

第二章	太谷學派的淵源與發展………………………………… 15
第一節	學派的淵源與宗師的生平……………………………… 15
         一、周太谷的家世與成長……………………………… 16
         二、周太谷的學脈溯源………………………………… 18
         三、周太谷晚年的遺願………………………………… 20
第二節	北宗與南宗的承傳與開創……………………………… 25
         一、還道於北的張積中………………………………… 25
         二、傳道於南的李光炘………………………………… 31
第三節	由分而合的過渡期……………………………………… 36
         一、維繫北宗的朱淵…………………………………… 36
         二、續南援北的蔣文田………………………………… 37
         三、實現合宗的黃葆年………………………………… 39
         四、籌措資金的劉鶚…………………………………… 41
第四節	合宗以後的餘韻………………………………………… 44
         一、宣揚學說的李泰階………………………………… 44
         二、著書立說的劉大紳………………………………… 45
第五節  小結……………………………………………………… 47
第三章	創建草堂與儒學傳播的關係…………………………… 49
第一節	太谷學派四大草堂創建的宗旨與使命………………… 49
      一、李光炘與龍川草堂………………………………… 50
      二、朱淵與養蒙堂……………………………………… 54
      三、蔣文田與龍溪草堂………………………………… 56
      四、黃葆年與歸群草堂………………………………… 56
第二節	草堂創建的時代因素與歷史意義……………………… 59
         一、肩負傳承師說的使命……………………………… 59
      二、超然於功利的講學觀……………………………… 60
      三、儒學民間化的新面向……………………………… 63
第三節	儒學傳播的型態與應用………………………………… 68
         一、教育對象與教學方式……………………………… 68
      二、為學真諦的闡發…………………………………… 73
      三、重視師友關係的砥礪……………………………… 75
第四節  小結……………………………………………………… 80

第四章	太谷學派的倫理教育觀………………………………… 81
第一節	據德依仁的本體論……………………………………… 82
      一、人性中的固有與本無……………………………… 83
      二、修德的原則與途徑………………………………… 85
      三、博施濟眾的汎愛說………………………………… 88
第二節	天理即人欲的調合論…………………………………… 90
      一、肯定情與欲的價值………………………………… 90
      二、理在欲中彰顯……………………………………… 93
      三、如何攝欲歸理……………………………………… 94
第三節	推孝而忠的實踐論……………………………………… 96
      一、從知身到保身的體悟……………………………… 96
      二、體父母心達天地心…………………………………100
      三、教育是民本思想的實現……………………………102
第四節	經志合一的治學論………………………………………105
      一、學之終始關係辨……………………………………105
  二、從「辨志」、「立志」到「尚志」、「持志」的徑程 107
     三、矯經志殊途之弊…………………………………… 109
第五節  小結………………………………………………………111

第五章	太谷學派的認知教育觀…………………………………113
第一節	氣本與氣質的天道論……………………………………115
      一、宇宙萬物與生命精神的本原………………………115
      二、氣的存養與變化……………………………………119
第二節	身命合德的心性論………………………………………124
      一、借假修真的進程……………………………………124
      二、心息相依臻於聖境…………………………………130
第三節	格物致知的工夫論………………………………………138
      一、外物合於內物的誠身說……………………………139
      二、感格與渾合的人事意義……………………………141
第四節   小結………………………………………………………144

第六章	太谷學派的詩學教育觀…………………………………147
第一節	寓性情於詩的本源論……………………………………148
      一、探究風人的旨趣……………………………………149
      二、性體情用為真詩……………………………………155
      三、聲音之道通性情……………………………………159
第二節	寓感通於詩的鑑賞論……………………………………164
      一、詩貴自然,直指性情………………………………164
      二、神會言外之意………………………………………167
第三節	寓內涵於詩的創作論……………………………………171
      一、才學相合,重視切題………………………………172
      二、詩無古律,自然為宗………………………………173
      三、教化為體,詩意為用………………………………174
第四節   小結………………………………………………………178

第七章	結論………………………………………………………181
第一節	太谷學派在學界的定位…………………………………182
         一、家族性,形成學派門戶自限………………………182
         二、宗教性,成就學脈不絕如縷………………………183
第二節	太谷學派教育內涵的實踐………………………………185
         一、在德育方面的實踐…………………………………185
         二、在智育方面的實踐…………………………………186
         三、在體育方面的實踐…………………………………186
         四、在群育方面的實踐…………………………………186
         五、在美育方面的實踐…………………………………187
第三節	太谷學派教育思想總評…………………………………188
         一、抑女權與興女教……………………………………188
         二、尚君權與民為本……………………………………189
         三、講神通與重人事……………………………………190
         四、貶民謠與崇性情……………………………………191
第四節	本文研究的意義與發展…………………………………193

參考書目……………………………………………………………195

附圖一:專文研究面向的統計圖……………………………………211
附圖二:專文研究時間的統計圖……………………………………213
附圖三:專文研究地域的統計圖……………………………………21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專書
(一)原典部分:
方寶川輯:《太谷學派遺書》第一輯,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方寶川輯:《太谷學派遺書》第二輯,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
方寶川輯:《太谷學派遺書》第三輯,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2002年

(二)古典專著:(按朝代次序排列)
周‧老子:《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左丘明著、晉‧杜預注:《春秋左傳注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4冊
周‧荀況、唐‧楊倞註:《荀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5冊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漢‧鄭玄注:《孝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51冊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注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冊
南朝‧宋‧劉義慶著、民國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南朝‧梁‧劉勰著、民國‧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宋‧蘇軾著、民國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7冊
宋‧洪邁:《容齋三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店,1986年
清‧劉鶚:《老殘遊記》,台北:世界書局,2004年
清‧王國維著、民國‧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清‧金天翮:《皖志列傳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清‧趙爾巽:《楊校標點本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82年
清‧李詳:《藥裏慵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三)近代專著:(按出版時間排列)
張相文:《南園叢稿》,北京:中國地理學會,1929年
盧冀野:《酒邊集》,上海:會文堂新紀書局,1934年6月
馬敘倫:《石屋續瀋》,上海:建文書店,1949年
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3年
胡寄塵:《虞初近志》,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0年
朱保烱、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劉蕙孫:《鐵雲先生年譜長編》,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周勛初:《中國文學批評小史》,台北:崧高書社,1985年
劉德隆、朱禧、劉德平:《劉鶚及老殘遊記資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胡 適:《白話文學史》,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
李 震:《由存在到永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馬幼垣:《中國小說史集略》,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7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錢 穆:《中國文學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陳 遼:《周太谷評傳》,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韓秉方、馬西沙:《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嚴薇青:《嚴薇青文稿》,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唐君毅:《人生體驗之續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劉 瑜:《劉鶚及《老殘遊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6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聖‧修伯里:《小王子》,台北:希代書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朱維煥:《歷代聖哲所講論之心學述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葉海煙:《中國哲學的倫理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
張莉紅、羅波:《天理人欲》,新竹:花神出版社,2004年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江 峰:《太谷學派生命哲學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朱孟庭:《清代詩經的文學闡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馬西沙:《當代中國宗教研究精選叢書──民間宗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勞悅強、梁秉賦:《經學的多元脈──文獻、動機、真理、社群》,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
劉弘逵、朱季康:《張積中年譜》,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萬晴川:《中國古代小說與民間宗教及幫會之關係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二、論文
(一)相關學位論文:(按畢業時間排列)
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1997年1月
吳昭雲:《老殘遊記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朱季康:《黃崖山事件與太谷學派研究》,蘇州:蘇州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7年4月
許 東:《張積中與黃崖山寨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3月

(二)相關單篇論文:(按發表時間排列)
劉厚滋:<張石琴與太谷學派>,《輔仁學誌》,第9卷第1期,1931年
劉蕙孫:<太谷學派政治思想探略>,《文滙報》,1962年10月11日
周法高:<論王冬飲先生遺稿兼談太谷學派>,《中國一周》,1965年
楊本義:<新舊泰州學派的幾點驚人相似>,《泰州學派學術討論會紀念文集》, 泰州:泰州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11月 
徐允明:<太谷學派的傳道書──《老殘遊記》>,《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4期
徐允明:<太谷學派遺書訪問記>,《江蘇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徐允明:<「內聖外王之謎」──太谷學派管窺>,《江蘇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李谷鳴:<論太谷學派的發展>,《學術界》,1988年第2期
陳 遼:<近代一篇罕為人知的《紅樓夢》評論>,《江海學刊》,1989年第3期
陳 遼:<清末泰縣詩人蔣文田>,《揚州師院學報》,1989年第3期  
陳 遼:<「出土」學者和詩人朱玉川>,《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
方寶川:<鮮為人知的太谷學派遺書《歸群詞叢》>,《文獻》1989年第4期
方寶川:<太谷學派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哲學動態》,1989年第10期
方寶川:<關於泰州本《希平夫子語錄》的作者問題──與泰州圖書館商榷>,《江蘇圖書館學報》,1990年
王學鈞:<「二巳傳道」考辨──劉鶚與太谷學派關係論考之一>,《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第1期
王學鈞:<劉鶚《題愚園雅集圖撫本後并序──劉鶚與太谷學派之關係》,《文獻》,1990年第3期
方寶川:<關於「朱玉川與劉鐵云」一文的訂疑>,《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陳 遼:<太谷學派,我國傳統儒家的最後一個學派>,《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11卷第4期,1990年11月
程起瑞:<儒家最後一個民間學派──太谷學派>,《學術研究》,1991年第2期
方寶川:<周太谷及其《周氏遺書》>,《文獻》,1991年第3期  
陳 遼:<近代一篇鮮為人知的書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991年第4期
陳 遼:<所見太谷學派遺書>,《文獻》,1992年第1期
陳  遼:<論太谷學派在儒家文化上的新變>,《東南文化》,1992年第5期
張堂錡:<老殘遊記的域外知音--德國漢學家屈漢思博士>,《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2期,1992年6月
陳 遼:<道家思想與太谷學派>,《安徽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王學鈞:<《老殘遊記》的太谷學派觀>,《江蘇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孫慶飛:<太谷墓與太谷學派活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陳 遼:<佛家思想和太谷學派>,《江淮論壇》,1993年第4期
瞿冕良:<太谷學派遺書蘇州版──記張德廣輯抄三種叢書本>,《蘇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劉德隆:<試析黃葆年給劉鶚的一封信>,《江蘇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方寶川:<研究太谷學派的第一部專著──評《周太谷評傳》>,《南京社會科學》,1993年   
孔繁林:<挖掘學術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周太谷評傳》讀後>,《學海》,1993年第2期
朱  禧:<劉鶚《老殘遊記》太谷學派及其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周榮華:<《老殘遊記》中的政治倫理思想>,《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李仰華:<太谷學派傳人李光炘>,《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王子淳:<對近代太谷學派文學作品的幾點原則性看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周新國:<劉鶚與太谷學派>,《江淮學刊》,1994年第6期
周志煌:<《老殘遊記》與太谷學派──論近代民間思想的傳播型態及其意涵>,《輔大中研所學刊》,1994年6月
嚴薇青:<「黃崖教案」余聞點滴──在劉鶚及《老殘遊記》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山東師大學報》,1994年第3期
王子淳:<努力辦出有特色的學術專欄──《太谷學派研究》專欄編輯札記>,《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王汎森:<道咸年間民間性儒家學派──太谷學派研究的回顧>,《新史學》,第5卷第4期,1994年12月
劉德隆:<毛慶蕃致蔣文田書淺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屈漢新:<對「黃崖教案」的思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朱松齡:<太谷學派與氣功>,《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雨  閿:<《愚園雅集圖》說略>,《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李仰華:<太谷學派及其代表人物>,《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王學鈞:<黃炎培與毛慶蕃--太谷學派研究札記>,《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方寶川:<張積中及其著述考略>,《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方寶川:<太谷學派對孔子「性與天道」學說的闡發與實踐>,《孔子與人生》,第4期,1996年9月
張秋收、諸祖仁:<泰州圖書館收藏、入藏太谷學派遺書情況簡介>,《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劉德隆:<太谷學人蔣文田家書淺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王學鈞:<劉鶚《述懷》釋論--劉鶚與太谷學派關係片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王學鈞:<《老殘遊記》悟道詩釋證--劉鶚與太谷學派關係片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賈二強、王雪:<論清代的太谷教──從《老殘遊記》談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1997年3月  
陳  遼:<盛成與太谷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朱  禧:<魅力來自感情,感情源於思想--再談《老殘遊記》和太谷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江 明:<黃崖山慘案>,《春秋》,1997年第5期
方寶川:<漫談儒家孝道之衍化──以清代太谷學派孝悌觀為中心>,《孔子與人生》,1997年第7期
王學鈞:<太谷學派研究的基礎工程--讀《太谷學派遺書》>,《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劉蕙孫:<太谷學派遺書序>,《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王學鈞:<楊蔚霞與太谷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程文超:<「遊」者的視線內外--《老殘遊記》的文化思考>,《中山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汪淑子:<劉鶚及太谷學派與維新運動的關係>,《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3期
方寶川:<劉鶚與太谷學派關係考辨>,《清末小說研究》,第21期,1998年12月1日
朱  禧:<對儒家經典的獨特解釋--讀《儒宗心法》札記之一>,《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王學鈞:<太谷學派的儒教觀--「竊比老彭」釋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劉德隆:<《周氏遺書》四則臆解>,《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王學鈞:<劉鶚「三謁龍川」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肖愛樹:<清末山東黃崖山事變述論>,《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朱  禧:<將儒家經典為我用--讀《儒宗心法》札記之二>,《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方寶川:<劉鶚手記《道德經‧序》作者考略──兼談太谷學派與道教>,《道韻》,1999年第5期   
蔡廣林:<《黃崖夫子示門弟子書》解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王學鈞:<「四句偈」禪解──太谷學派世俗禪片論>,《禪學研究》,2000年第4輯
王學鈞:<蔣文田與李龍川>,《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劉蕙蓀:<我所知道的鐵雲先生與太谷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許曉雯:<劉鶚的淚──一個太谷學人的情感世界>,《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3卷第6期,2000年12月
王學鈞:<黃葆年與太谷學派南北合宗>,《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陳 遼:<盛成論>,《揚州大學學報》,第5卷第6期,2001年11月
王學鈞:<錢江與太谷學派--羅爾鋼《錢江考》補正>,《江海學刊》,2002年第5期
王學鈞:<太谷學派「聖功秘訣」:心息相依>,《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方寶川:<太谷學派《易》學發微>,《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王子淳:<現代化早期實踐者的心聲──談劉鶚《登太原西域》>,《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陸學松:<太谷學派主導思想及學派演變>,《揚州大學職業學報》,2002年第3期
王明發:<新發現的兩部太谷學派遺書>,《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1期
方寶川:<謝逢源稿本《龍川弟子記》>,《文獻季刊》,2003年1月第1期
王學鈞:<三教歸一,天下為公──劉鶚與太谷學派思想論片>,《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6卷第1期,2003年2月
王明發:<王伯沆先生與太谷學派傳人>,《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朱松齡:<太谷學派的詩歌觀>,《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蔡文錦:<太谷學派一傳大弟子李光炘的《李氏遺書》>,《揚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4年第3期
郭明道:<太谷學派簡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王子淳:<對太谷學派女性詩的幾點原則性看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李宗全:<承傳與揚棄──劉鶚與《老殘遊記》的現代意義>,《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9卷第3期,2004年6月
陸學松:<評周太谷的政治思想>,《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8卷第4期,2004年12月
劉蕻、李津:<循象索義,體證聖道──談《太谷學派遺書.第三輯》及其《易》學觀>,《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7卷第6期,2004年12月
王學鈞:<李龍川與淮軍名將李長樂>,《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8卷第1期,2005年2月  
金文子:<我所知道的太谷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8卷第5期,2005年10月
郭長海:<劉鶚「養天下為己任」思想的具體體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8卷第6期,2005年12月
羅時進、李金坤:<晚清劉鶚《鐵雲詩存》的精神世界>,《蘇州大學學報》,第1期,2006年1月
王學鈞:<太谷學派的三教心法:「格物致知」釋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6年2月
劉 娟:<張積中與黃崖案>,《史林探幽》,2006年第5期  
江 峰:<太谷學派格物致知說的生命本位特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2006年第4期  
朱季康:<清咸同年間黃崖事件再認識>,《山東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朱季康:<近二十五年來太谷學派研究的回顧與評價>,《人文雜誌》,2006年第3期
胡 璟:<新舊裂變時代的女性──兼論劉鶚的女性觀>,《長江學術》,2006年第2期
劉德隆、劉弘逵:<李素心《素心女史詩餘》論略>,《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9卷第3期,2006年6月
李金坤:<劉鶚詩歌精神生態探勝>,《鎮江高專學報》,第19卷第3期,2006年7月
陸  勇:<社會變遷與學術團體宗教化──以太谷學派為例的考察>,《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9卷第4期,2006年8月
王子淳:<太谷學派的政治宣言書──評諸乃方《真州八景》詞>,《蘇州大學學報》,第6期,2006年11月
詹石窗、江峰:<論太谷學派對道教生命思想的融通>,《廈門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王學鈞:<喬樹柟與太谷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2007年2月  
劉德隆、劉弘逵:<張積中、李光炘早年的詩歌唱和──論小王屋山居詩及《素心女史詩餘》>,《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20卷第3期,2007年
萬晴川:<太谷學派與《紅樓夢》>,《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3輯
江 峰:<太谷學派:漸入文化研究視域的民間儒家學派>,《哲學動態》2007年第12期  
朱季康:<張積中「還道于北」史述及考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2卷第5期,2007年  
李金坤:<劉鶚詩歌藝術世界發微>,《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第6卷第6期,2007年11月
陶凌雲:<關於蘇州歸群草堂>,《文滙報》,2008年9月7日
江 峰:<和諧──太谷學派生命哲學的靈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劉弘逵:<太谷學派的蘇州記游詩和贈友詩>,《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朱季康:<早期太谷學派的性、命、心觀>,《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21卷第2期,2008年4月
江峰、詹石窗:<試析朱熹對太谷學派生命哲學思想的影響>,《東南學術》,2008年第6期   
朱季康:<論太谷學派生成過程中的若干問題>,《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08年6月  
劉德隆:<劉鶚生平業績與師承關係研究──《劉鶚集》出版前言>,《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8年6月
紀俊龍:<《老殘遊記》中的知識分子>,《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9卷2008年7月
王傳凱、李培志:<太谷學派傳人黃葆年之《帝君祭文》讀解>,《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2009年3月
朱季康:<黃崖山事件具體軍事解決過程考論>,《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
朱季康:<太谷學派北宗張積中五赴山東考述>,《文史哲》,2009年第3期
朱季康:<晚清民間傳統儒家學派的孝悌堅持與創新─以太谷學派為例>,《廣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
江峰、董繼祥:<太谷學派道教詩歌的詩化哲學透析>,《黃岡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第4期
江 峰:<乾坤生成說:太谷學派對生命本源的探索>,《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劉建臻:<汪全泰學術探析>,《揚州大學學報》,第13卷第6期,2009年11月  
朱季康:<太谷學派(肇始階段)與揚州學派關係談片>,《江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許 東:<論張積中的三教觀>,《管子學刊》,2010年第2期   
朱季康:<清季社會轉型期民間傳統儒家學派對理學的反動──以太谷學派為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2期,2010年3月
朱季康:<晚清山東黃崖山事件的再思考──基於心態史學視野的群體性考察>,《揚州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2010年5月
張 進:<危機與應對──黃崖教案後的李光炘與太谷學派>,《揚州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2010年5月
周新國:<徘徊於學派與教派之間的活化石──太谷學派發展軌跡探討>,《揚州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2010年5月
朱季康:<張積中設立太谷學派北宗前生平考述>,《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2010年6月
朱松齡:《老殘遊記》婦女形象及太谷學派婦女觀淺析,《清末小說通訊》,第99期,2010年10月
朱季康:<蓋棺難定論:對歷史事件政治評價歷史的歷史評價──以太谷學派黃崖山事件為例>,《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第12卷第4期,2010年12月
朱季康:<清季社會轉型期民間傳統儒家學派的天人和諧觀──以太谷學派為例>,《西華大學學報》,第29卷第6期,2010年12月
朱季康:<近代轉型期中華東民間傳統儒家學派──太谷學派的人民政治觀>,《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第29卷第4期,2010年12月  

(三)其他單篇論文:
周慶華:<「格義」學的歷史意義與現代意義>,《國際佛學研究年刊》,1992年第2期
劉志惠:<中國古代書院教學>,《大連大學學報》,第4卷第2期,1994年6月
蔡彥仁:<中國宗教研究--定義、範疇與方法芻議>,《新史學》,第5卷第4期,1994年12月
李世偉:<戰後臺灣有關民間宗教研究的回顧與評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 2000年第1期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
曾昭旭:<人是文化創意之本──「文化創意產業」的幾點釐清兼論人的養成與人的失落>,《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005年10月
張曉婧:<論明清徽州書院的社會功能──一種社會學視角>,《淮南師範學學報》,第7卷第4期,2005年
桑 兵:<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江 峰:<自我控制──中國宗教的情感修行模式>,《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
徐春林:<儒學民間化的內在理路──以泰州學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演進為軸線>,《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王保國:<教化的政治與政治的教化──傳統中原政治文化傳播模式探析>,《學術論壇》,2008年第1期
張子程:<興而致情,情生詩歌──論中國傳統詩歌美學創作主張>,《陰山學刊》,第21卷第5期,2008年10月
張  猛:<「興會」的詩學價值及其對詩學重構的意義>,《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09年2月
陶雪玉:<儒家傳播方式探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6月
邱小雲、黃梅珍:<古代書院文化蘊含的德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22卷第9期,2009年
楊  靜:<論詩歌創作中想象的力量>,《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1卷第11期,2009年
李鳳娟、李平:<論中國古代書院產生的原因>,《長春大學學報》,第19卷第11期,2009年11月
劉大軍:<繼承與超越:中國古代書院教育的啟示>,《中國農業教育》,2010年第1期
方紅梅、黃南婷:<書院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啟示>,《中國商界》,2010年第2期
黃南婷、方紅梅:<如何在嚴格管理制度中傳播書院文化>,《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陳 波:<從現代大學特徵分析書院消亡的原因>,《文學教育》,2010年第3期
蕭永明、吳增禮:<書院的發展對地方教育事業的促進>,《大學教育科學》,2010年第2期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