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0913264500
DOI 10.6846/TKU.2009.01343
論文名稱(中文) 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olicy and Activities of Art and Literature of KMT – from 1928 to 1981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封德屏
研究生(英文) Te-Ping Feng
學號 892000083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6
論文頁數 31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委員 - 何寄澎
委員 - 李瑞騰
委員 - 陳昌明
委員 - 崔成宗
委員 - 呂正惠
關鍵字(中) 國民黨文藝政策
文藝政策
文藝體制
文化政策
關鍵字(英) KMT's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culture policy
literature and art syste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文藝的發展狀況和總體面貌的呈現,應該與統治階級或執政黨所奉行的文化政策密不可分。作為近代中國歷史最久的政黨,中國國民黨在建設國家自有其重大的意義。本論文即在這樣的理念及基礎上,進行其國民黨文藝政策的探討。
本論文研究時間以國民黨定都南京、初步統一中國的1928年為起點,以國民黨遷台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行政院下的文化專責機構——文化建設委員會誕生的1981年為訖點。文建會的成立,在某種意義上,結束了過去以黨領政,以黨決定文藝政策的時代。作為一個長期的文學工作者,我想瞭解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在推動文學創作、出版,以及傳播思想、文化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什麼樣的關鍵角色?因此,為國民黨的文藝政策,作一個完整而理性的描述;為國民黨的文藝論述,找出連綴的關係,是撰述此論文的目的。
本論文共分八章。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第三章分別就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光復初期的文藝政策進行討論,第四章、第五章分別敘述遷台後國民黨如何建構完備的文藝體制,第六章敘述國民黨如何推動文藝政策,第七章論述國民黨文藝政策如何影響台灣文學發展,第八章為結論,試圖為國民黨文藝政策找出延續性及邏輯性,並分析在大陸時期有文藝政策而無力實施的原因;到台灣後的文藝政策,又因過度動用國家龐大的人力物力,被抨擊阻擋了文學的自由發展,禁讀「匪書」所施行的「文化審檢政策」,亦被評為箝制思想言論自由。在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下,國民黨來台後的文藝政策,沒有相對的快速調整,以致其對台灣文學及社會曾有的正面意義,也在長期意識型態的二元對立下,被漠視、被消解。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and appearance of one nation’s literature and art should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ultural policy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the ruling class or the incumbent party. Being the oldest party in modern China, KMT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KMT’s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The research period cove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ranged from 1928, when KMT chose Nanjing as the capital, to 1981, when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was established.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marked the end of party-oriented policy. As a researcher, I want to look at the role KMT played in the promulgation of literature, publication and mass media. In other words,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KMT’s literary and artistic productions in relation to its policy.
This dissertation comes in eight parts. Chapter one is my Introduction. Chapters two and three touch on KMT’s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early Taiwan-Recovery period. Chapters four and five delve into the literature and art system that KMT conducted after they retreated to Taiwan. Chapter six focuses on KMT’s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Chapter seven outlines the influence KMT’s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have exerted on Taiwan. In my Conclusion, I look at the continuity and logicality of KMT’s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the failure of KMT’s polic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accusation of KMT’s policy to counteract the freedom of literature, thought and speech. In short, due attention was not paid too KMT’s efforts i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because of KMT’s failure to keep pace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modern world in an age of ideological binaris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動機與問題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界定                  4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13
第二章   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文藝政策
  第一節 推行「三民主義文學」             21
  第二節 民族主義文藝運動宣言             25
  第三節 通俗文藝運動                 30
  第四節 新生活運動                  32
  第五節 「中國文化協會」與文化統制          34
  第六節 〈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          38
  第七節 〈確定文化政策案〉              50
  第八節 從「民族主義文學」到「抗戰文學」       53
  第九節 文藝政策‧文運會與出版            57
第三章   光復初期國民黨在台灣的文藝政策
  第一節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         67
  第二節 台灣省編譯館                 73
  第三節 台灣文化協進會                76
  第四節 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78
第四章   遷台後國民黨文藝體制的建構
  第一節 文化改造運動與「現階段的文藝政策」起草    87
  第二節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93
  第三節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           94
  第四節 文化清潔運動                 96
  第五節 「展開反共文藝戰鬥工作實施方案」       99
  第六節 國民黨的新聞政策              105
第五章   國民黨文藝政策的調整
  第一節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32
  第二節 「當前文藝政策」的制訂           147
  第三節 國民黨的三次文藝會談            153
第六章   國民黨文藝政策的推動
  第一節 透過黨營文化事業強化政策宣傳        173
  第二節 獎助作家創作與出版             199
  第三節 組織文藝社團,貫徹政策執行         204
  第四節 軍中文藝的推展               209
  第五節 國民黨的青年文藝工作            231
  第六節 國民黨來台後的文化宣傳機構         251
第七章   國民黨文藝政策與台灣文學發展
  第一節 禁書與文字獄                260
  第二節 文藝雜誌及報紙副刊的創作          269
  第三節 女作家與反共文學              273
  第四節 現代主義文學的興起              276
  第五節 鄉土文學論戰                278
  第六節 本土文學興起                 284
第八章   結論                    289
徵引及參考文獻                     295
參考文獻
徵引及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和部份重要會議簡況(1931-1948)〉,《文史資料選輯》,1989年5月(第19輯‧總119輯),頁218-221。
中央改造委員會,1952,《中國國民黨現況》,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1-10、59-69。
中央常務委員提案,〈修正通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綱要〉,(第9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修正通過),《中國現代史料叢編(8)》,1966年12月28日,頁166-171、頁194-197。
中國文藝協會,1954,《海天集》,台北:復興書局,頁1-6。
中國文藝協會,1954,《耕耘四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頁3。
中國文藝協會,1960,《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頁201。
中國文藝協會編輯,〈十年來重要創作著述一覽表〉、〈電影戲劇活動〉,收錄於《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頁40-42,頁224-225。
中國文藝協會編輯,1954,《自由中國文藝創作集》,台北:正中書局,頁1-5。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編》(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24)),台北,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頁104-111、126-139、152-155、162-18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2001,《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下)》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28),台北: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2001年,頁1-9、42-51、160-161、208-215、242-255、336-347。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編,1963,《總裁重要號召及有關宣傳問題訓示集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頁1-19、31-33。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輯,1972,《中央委員會各單位十屆二中全會以來重要工作概況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頁21-62。
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文化運動委員會編,1941,《三民主義的文化運動》(文化運動叢書第一冊),頁7-14。
尹雪曼,〈國軍新文藝運動的成就〉,收錄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3年9月,頁246。
尹雪曼,〈論中國國民黨的文藝運動〉,收錄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3年9月,頁237。
尹雪曼,1975,《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中正書局,頁85,86,87,977。
尹雪曼主持、沙金記錄,〈慶祝建國七十年「如何展開對大陸文藝進軍」座談〉,1981年8月28日,頁1。
文訊雜誌社編輯,1995,《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36。
文壇社,1964,《再論戰鬥文藝路線》,改造出版社,頁314-316。
王文興,〈五十年代與《現代文學》〉,收錄於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王作榮,1984,《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8。
王凌霄,1996,《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
王浩威,〈國家機器對臺灣文學的宰制〉,收錄於《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頁93-107。
王集叢,1952,《三民主義文學論》,台北:帕米爾書店。
王集叢,1955,《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	
王集叢,1971,《三民主義與文藝》,台北:商務印書館。	
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收錄於《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編著,2003,《《傳播與社會》光復後的臺灣報業》,台北:揚智文化公司,頁312-317。
丘為君、陳連順編著,1986重排一版,《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1-323。
司徒衛,〈泛論自由中國的小說〉,收錄於《書評續集》,台北:幼獅書店,1960年,頁56。
史為鑑,1981,《禁》,台北:四季出版社。
史為鑑,〈新偽書通考〉,收錄於《禁》,台北:四季出版社,1981年,頁375。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5,《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白先勇,〈流浪的中國人──台灣小說的放逐主題〉,收錄於《白先勇自選集》,廣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6月,頁407。
朱雙一,〈《自由中國》與台灣自由人文主義文學脈流〉,收錄於《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頁75-106。
朱雙一編著,2005,《台灣文學思潮與淵源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4-7。
江南,1984,《蔣經國傳》,美國論壇社,頁194。
江寶釵,〈重省五0年代期刊與戰後台灣新文學潮流,收錄於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29-30日,頁1-13。
呂正惠,〈七、八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收錄於張寶琴、邵玉銘、瘂弦合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95。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收錄於《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頁10。
呂正惠編著,2002,《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3、頁512-526。
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1947-1950)〉,收錄於《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年。
李元平,1978,《平凡平淡平實的蔣經國先生》,台北:青年戰士報。
李文,1955,《當代中國自由文藝》,香港:亞洲出版社。
李亦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若干檢討〉,收錄於《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頁305-340。
李雲漢主編,1992,《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匯編(下)》(中國現代史料叢編(八)),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出版:近代中國發行,頁166-170、頁194-197、頁274-289。
李雲漢主編,1997,《中國國民黨七屆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杜元載等七委員提案,〈擬請加強知識青年黨部之教師同志服務工作及學生同志思想教育案〉(第9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國現代史料叢編(8),1964年11月28日,頁104-107。
阪口直樹著、宋宜靜譯,2001,《十五年戰爭期的中國文學》,台北:稻香出版社。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稻香出版社。
林桶法,2003,《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邱貴芬等,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
侯健,〈軍中文藝與「學院派文藝」〉,收錄於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姜貴,〈旋風‧自序〉,收錄於《旋風》,台灣:明華書局,1959年。
封德屏,〈遷台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以武月卿主編《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周刊》為研究場域〉,收錄於《永恆的溫柔──琦君與其同時代的女作家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2006年,頁3-27。
封德屏,〈穆中南與《文壇》雜誌〉,收錄於《台灣文學與傳播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台文所,2006。
柯慶明,〈「現代化」與文藝思潮〉,收錄於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范銘如,〈「我」行我素——六○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收錄《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韋政通,〈三十多年來知識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收錄於《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10月,頁341-386。
倪偉,2003,《『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藝政策及文藝運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秦孝儀,《中華民國文化發展史》(全四冊),台北:近代中國(黨史會),頁1728-2185。
秦孝儀編,1978,《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革命文獻77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秦孝儀編,1985,《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第4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頁1613。
袁英林,〈“二陳”與國民黨CC派〉,《文史資料選輯》,1986年10月(第5輯‧總105期),頁117-130。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1971,《中央文藝工作研討會實錄》,台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編印。
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1978,《革命文獻》第77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51、85-87。
尉天聰,〈西化的文學〉,收錄於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尉天驄編,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頁1-6。
張山克編著,1988,《台灣問題大事記1945.8-1987.12》,北平:華文出版社,頁34。
張琬琳著,〈陳映真早期作品(1959-1968)的現代主義試驗—以六0年代現代主義在台灣之二度接受現象為觀察途徑〉,收錄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49。
許南村,〈「鄉土文學」的盲點〉,收錄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聯合發行,1978,頁97~98。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書局,頁52-258。
郭嗣汾、陳紀瀅等著,1959,《井與燈》,台北:中國文藝協會,頁1-3。
陳正醍,〈台灣文學的鄉土文學論戰(1977-1978年)〉、〈鄉土文學論爭二十週年〉,收錄於陳映真等編《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頁63-122、頁128-181。
陳明成,〈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台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收錄於《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台灣國家文學館籌備處。
陳明成,〈永恆的革新號─側寫《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收錄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152-179。
陳芳明,〈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臺灣作家葉石濤的一個困境(1940-1950)〉,「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四○至六○年代國際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陳映真,〈從西化文學到鄉土文學〉,收錄於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陳紀瀅,1977,《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頁1-141。
陳紀瀅,1977,《百年來中國文藝的發展》,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頁77-114。
陳煦,〈國民黨的書刊審查與上海新生事件〉,《文史資料選輯》,1964年3月(第43輯),頁221-230。
彭小妍,〈由歷史到文學-從《臺灣文藝》和《無花果》談起〉,「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四○至六○年代國際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彭小妍編,1999,《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頁1-4。
焦桐,1990,《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台原出版社,頁53-54、65。
黃季陸主編,1971,《抗戰前教育政策與改革(革命文獻第五十四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黃怡菁,〈五○年代前期國民黨文藝體系的建立與民族文化論述的轉變〉,「第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91-125。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人文出版。
黃敬齋,〈國民黨CC系的幹社〉,《文史資料選輯》,1986年7月(第6輯‧總106期),頁131-155。
楊秀菁,2005,《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台北:稻香出版社。
楊國樞,〈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的台灣經驗〉,收錄於《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頁15。
葉賽勛、周道濟,〈中國國民黨的改造〉,收錄於《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正中書局,頁1607-1634、1636-1664。
葛賢寧,1955,《論戰鬥文學》,台北: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頁112-115。
葛賢寧、上官予編著,1965,《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中正書局。
壽勉成,〈陳果夫與國民黨的合作運動〉,《文史資料選輯》,1982年2月(第80輯),頁173-188。
趙友培,1975,《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頁193。
趙友培等撰,1961,《海與天》,台北:中國文藝協會,頁1-2。
劉心皇編纂,1981,《當代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公司,頁53-58。
劉登翰等編,1993,《台灣文學史》(下冊),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頁40。
蔣中正,1964,《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
蔣中正等撰,196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論文集》,台北:僑務委員會,頁1-3。
蔣介石,〈政府遷台後之教育〉,收錄於《台灣“中華民國”第三次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57年,頁6。
蔡芳玲記錄,「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四○-六○年代」研討會記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6年9月(第6卷第3期),頁53-76。
蔡詩萍,〈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八0年代台灣異議性文化生態與文學的考察〉,收錄於林燿德、孟樊編《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企業出版有限公司,1991,頁451-478。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和檢討〉,收錄於《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頁14、24、28、29、34。
錦繡出版社編印,1981,《台灣全記錄》,台北:錦繡出版社,頁368。
應鳳凰,〈五十年代台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收錄於《五十年代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應鳳凰,〈文藝雜誌、作家群落與六○年代台灣文壇〉,「苦悶與蛻變:60,70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頁11-12。
應鳳凰,2007修訂版,《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香出版社。
聶華苓,〈懷雷震〉,收錄於《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6年5月,頁22。
顧樹森,〈抗戰時期國民黨的反共教育〉,《文史資料選輯》,1961年7月(第17輯),頁141-155。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香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中央日報》社論,〈自由青年的呼聲,呼籲成立青年反共救國團〉,《中央日報》第2版,1952年9月11日。
《中國語言》編輯部,〈張道藩先生逝世七周年紀念會記實〉,《中國語文》217期,頁12-21。
《文藝創作》編輯部,〈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徵求文藝創作辦法〉,《文藝創作》,1951(第1期)。
子強,〈為胡適之先生有關文藝的談話進一解〉,《自由中國》,1953年1月(8卷1期),頁40-41。
文壇月刊編輯部,〈七年來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得獎人〉,《文壇月刊》,83期5月,頁6-16。
方思,〈談文藝批評〉,《自由中國》,1954年5月(10卷9期),頁28。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國語日報」1995年3月。
王拓,〈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仙人掌雜誌》第二號,頁55-73。
王鼎鈞,〈反共文學觀潮記〉,《文訊》,2007年5月(263期)。
王鼎鈞,〈我從瞭望哨看見甚麼〉,「中國時報」副刊,2006年4月26日E7版。
王鼎鈞,〈張道藩與小說研究組〉,「中央日報」副刊,2006年4月14日17版。
王鼎鈞,〈道公未了之願—敬讀《文壇先進張道藩》,《中國語文》218期,頁11-20。
王藍,〈歲首說真話〉,《聯合報》副刊,1958年1月5日。
司徒衛,〈五○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1984年3月(9期),頁13-24。
本社民國人物小傳編輯委員會編輯,〈民國人物小傳-陳紀瀅(1908-1997)〉,《傳記文學》,81卷6期,頁137-148。
石家駒,〈在民族文學的旗幟下團結起來〉,《仙人掌雜誌》12號,頁95-110。
向陽,〈五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1999年7月(第11卷)。
向陽,〈文學雜誌與台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文訊》,2003年7月,頁8-12。
成舍我,〈「黨報社論」是否「不值一讀」〉,《自由中國》,1954年11月(11卷9期)頁30-31。
朱西甯,〈回歸何處?如何回歸?〉,《仙人掌雜誌》第二號,頁151-172。
朱西甯,〈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7年9月(第10卷第9期),頁2-9。
朱啟葆,〈有感於臺大教聘會拒聘事件〉,《自由中國》,1954年9月(11卷6期)。頁32-33。
朱雙一,〈《反共文藝》的鼓譟與衰敗-兼論50-60年代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灣研究集刊》,1994年(第1期),頁93-101。
朱雙一,〈光復初期海峽兩岸的文學匯流〉,《台灣研究集刊》1994年2期,頁79-86。
何欣,〈卅年來臺灣的文藝論爭〉,《現代文學》,1979年11月,頁7-24。
宋膺,〈回憶道公二三事〉〉,《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88年9月(6卷1期)。
李利國,〈從民族的苦難談起為鄉土文學辯白〉,《仙人掌雜誌》,1977年5月(第3號),頁267-272。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50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1984年3月(第9期),頁13-24。
李瑞騰,〈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88年9月(6卷1期)。
李瑞騰訪問、陳宛蓉記錄,〈文學筆話人性,新聞眼觀世情-專訪彭哥先生〉,《文訊》別冊,1998年7月,頁61-66。
李經,〈文藝政策的兩重涵義〉,《自由中國》,1959年(20卷10期)。
李經,〈從文藝的應用性談文藝政策〉,《自由中國》,1954年2月(10卷3期),頁25-26。
李僉,〈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1954年10月(11卷8期),頁10-13。
育民,〈略論黨的文藝政策的孕育〉,《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13-20。
周曉風,〈文藝政策與文藝政策學芻議〉,《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4期。
社論,〈出版品禁限取消以後的責任問題〉,《自由中國》1954年11月(11卷10期),頁3。
社論,〈這是國民黨反省的時候〉,《自由中國》,10卷10期,頁4-5。
社論,〈對文化界清潔運動的兩項意見〉,《自由中國》,1954年8月(11卷4期),頁4-5。
社論,〈寫在反共救國會議之前〉,《自由中國》,1953年10月(9卷8期),頁4-5。
社論,〈確立文人治軍制度〉,《自由中國》,10卷12期,頁3。
紀念國父百年誕辰恭祝總統七九華誕,《總統對國軍文藝工作十二訓示》,台北:聯勤出版社,頁1-17。
胡有瑞,〈人情練達即文章-陳紀瀅先生訪問記〉,《中央月刊》,1982年5月(14卷7期),頁76-78。
胡衍南,〈戰後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次橫的移植──新的文學史分期法之實驗〉,《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992年9月(6期)。
胡適,〈中國文藝復興‧人的文學‧自由的文學〉,《文壇》季刊副刊,1958年6月(2期)。
夏季安編,〈致讀者〉,《文學雜誌》,1956年9月(創刊號)。
孫陵,〈追念道藩先生〉,《中國語文》218期,頁6-10。
徐秀慧,〈中國化?臺灣化?或是現代化-論陳儀政府時期的文化政策(1945/8~1947/2)〉,文訊雜誌社:「2004青年文學會議」,2004年12月4、5日。
徐蛻,〈反共救國會議的面面觀〉,《自由中國》,1954年1月(10卷1期),頁26-28。
祝茂如演講、周麗麗記錄,〈三十年來文藝性期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頁310-316。
尉天驄,〈什麼人唱什麼歌〉,《仙人掌雜誌》第二號,頁97-106。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1984年3月(第9期)。
張道藩,〈《文藝先鋒》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大型文藝刊物〉(反映國民黨文藝政策),《文藝先鋒》221期,頁2312-2340。
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仙人掌雜誌》12號,頁17-46。
張道藩,〈論當前文藝創作的三個問題〉,《聯合報》副刊,1952年5月4日。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1953年1月(第21期)。
許琇禎,〈從民族、寫實到本土-─台灣「鄉土文學」之歷史考察與評析〉,《中國學術年刊》,1998年3月(19期),頁429-450。
郭楓,〈40年來台灣文學的環境與生態〉,《新地文學》,1990年8月(1卷2期)。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2001年5月(199期),頁148-160。
陳映真,〈文學來自社會反應社會〉,《仙人掌雜誌》第五號,頁65-78。
陳紀瀅,〈十年文藝工作透視〉,《中央日報》,1960年5月4日。
陳紀瀅,〈文藝鬥士張道藩先生〉,《仙人掌雜誌》12號,頁7-16。
陳紀瀅,〈我們參加前期國際筆會的經過〉,《成大》,139期,頁15-23。
陳紀瀅,〈抗戰以前及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發展述要〉,《近代中國》,1984年6月(41期)。
陳紀瀅,〈陳紀瀅先生來函〉,《自由中國》,1954年12月(11卷11期),頁33。
陳紀瀅,〈論文藝批評〉,《文壇》,頁12-15。
陳康芬,〈「中國文藝協會」社群與戰後台灣五○年代反共文學機制的形成〉,《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集刊》,2004年7月(第6期),頁153-172。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1993年11月(378期),頁15-23。
陸震廷等著,〈南部文壇〉,中國文藝協會南部分會「台灣時報連載」,頁1-98。
馮放民,〈拿言語〉,《新生報》副刊,1949年11月。
馮放民,〈戰鬥過來的日子〉,《文訊》,1984年3月(第9期)。
葉宏琛,〈何謂「標準」教科書?〉,《自由中國》,1954年9月(11卷5期),頁33。
葉珊,〈寫在“回顧”專號的前面〉,《現代文學》,1972年3月,46期。
葛賢寧,〈一年來自由中國的小說〉,《文藝創作》,1952年1月(第9期)。
廖炳惠,〈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1993年(22卷4期),頁9-17。
廖清秀,〈懷念張道藩先生並憶文協小說研究組〉,《文訊》,1988年8月(37期),頁254-256。
翟君石,〈紀念文藝鬥士張道藩先生並期盼「道藩紀念圖書館」的繼往開來〉,《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88年9月(6卷1期)。
褚昱志,〈五○年代的《文學雜誌》,《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998第4期,頁68-76。
銀正雄,〈墳地裡哪來的鐘聲?從王拓的一篇小說談起兼為「鄉土文學」把脈〉,《仙人掌雜誌》第二號,頁131-140。
蔣勻田,〈如何利用反對黨〉,《自由中國》,1954年9月(11卷5期),頁12-13。
鄧澂濤,〈這樣做法,是否官僚作風?〉,《自由中國》,1954年9月(11卷5期),頁32。
錢振綱,〈論三民主義文藝政策與民族主義文藝運動的矛盾及其政治原因〉,《江西社會科學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頁27-31。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0年代臺灣文學史〉,《文學台灣》,1998夏季號(26期),頁105-138。
應鳳凰,〈十五年來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台灣》,1997年1月(第21期),頁246-264。
應鳳凰,〈五○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2003年7月(213期)。
應鳳凰,〈台灣五○年代詩壇與現代詩運動〉,《台灣詩學季刊》,2002年3月、2002年6月(38期、39期),頁92-109、58-70。
聯合報編輯部,〈飛揚的年代──五十年代文學座談會〉,《聯合報》第8版,1980年5月5日。
鍾雷,〈讀文壇先進張道藩先生有感〉,《中國語文》,219期,頁18-21。
簡弘毅,〈撐開反共的大傘:五○年代國家文藝政策與文藝體制初探〉,《水筆仔》,2001年4月。
三、學位論文
王梅香,2005,《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婷,2003,《建構台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玲,1995,《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玉純,2004,《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唐玉體,2004,《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夏金英,1995,《台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秀慧,2004,《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翁慧雯,1994,《文學與政治──七○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公瑜,2002,《解嚴前後國民黨文工會職能上轉變──從1951年至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麗玲,2005,《教育政策與台灣1950—60年代文學》,長春:吉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
陳正然,1996,《台灣五○年代知識分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康芬,2007,《政治意識型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曾慶華,1983,《國軍新文藝運動之研究》,桃園: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蘭,2005,《台灣五○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為探討主軸》,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
黃怡菁,2006,《《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淵洯,1991,《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維禮,1990,《國家機關在台灣發展過程中角色之研究(1945-1987)》,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美慧,2003,《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關係之研究──以文化多元主義為觀點》,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華萱,2007,《台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簡弘毅,2003,《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