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0714040500
DOI 10.6846/TKU.2007.00582
論文名稱(中文) 三十拉警報!?-日本趨勢劇中的「三十女人」論述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Women in the Thirties in Japanese Trendy Dram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鄧慧純
研究生(英文) Hui-Chun Teng
學號 69208011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2
論文頁數 11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蔡如音
委員 - 許傳陽
關鍵字(中) 日本趨勢劇
性別論述
女性主體
浪漫愛
關鍵字(英) Japanese Trendy Drama
Romantic Love
Gender discourse
Female Subjectiv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性別是媒體再現中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議題,而本研究除了性別的變項外還加入年齡一起納入討論,以日本趨勢劇為文本,探討文本呈現怎麼樣的三十女人論述,立基於文本是一個權力角鬥的場域,媒體呈現的是一個多方角力的結果,除了強勢的父權在當中形塑外,女性主義的論述也必在當中參與。一種論述的呈現引導人們怎麼去看待這個課題,因此,本研究藉由文本的分析,期望能更透徹的瞭解社會怎麼去建構三十女人,知曉當中的權力運作。
經過對文本話語分析發現,日劇媒體中呈現的三十女人普遍想婚、渴望愛情,女性被形塑成忠於愛情的,並且以婚姻為愛情的終點,戀愛結婚被視為是個體自由意識的展現。再者,父權和資本主義合力將女性的勞動力推到私領域以及家庭主婦觀念的建制,設定女性最終的歸宿是婚姻家庭,但在這樣的循環中,婚前女性被以年輕和美貌來決定行情,婚後投入了無償的家務勞動中,這是一張編織出來的以浪漫愛為名的意識型態網絡的真實面。另一方面,女性在戲劇中的反抗從形象上大嬸的形象所產生的反抗的力量,到女性成為自身凝視的主體與打破性別疆界的女性主體,都展現女性主體在父權下能別闢一條蹊徑,女性可有多元的選擇和樣貌。
英文摘要
Gender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media representation, so is aging. In this essay, we combine gender and age as the main idea of this study and discuss the women in the thirties in Japanese trendy drama. Basing on the idea of the text is the field of multi-power to bargain, we believe the image of women in the thirties was represented by not only paternal authority but also feminism.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discourse of women in the thirties and understand who constructs it and how.

After analyzing the text, we found that media presents women in the thirties are eager for being married and take marriage for the goal of love. Falling love and marriage are regarded as a showcase for a will of free individual. Because of the ideology of romantic love, women are content with being a housewife at home. The truth of romantic love is that women are encouraged to keep their beauty and youth to maintain their blue chip within love; however, if they get in the marriage, what they have to take is gratuitous housework.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found that female consciousness fight for its position in the text by changing the image of women to claim women are not controlled by man anymore. They can be the subject but being the other to men. Even, she can break the borderline of gender, and take off the label of women to be herself on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8
壹、從形象到主體…………………………………………………………8
貳、日劇的相關研究……………………………………………………..10
第三節研究問題……………………………………………………………..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14
壹、研究方法……………………………………………………………..14
貳、理論視野……………………………………………………………..17
參、章節安排與研究範圍………………………………………………..24
第二章	日本趨勢劇中的女性諸相
第一節	敗犬現象的緣由……………………………………………………..28
第二節	日劇中的女性再現…………………………………………………..34
第三節	日本趨勢劇中的敗犬………………………………………………..41
第三章	浪漫愛/婚姻/家庭的羈絆
第一節	浪漫愛的論述………………………………………………………..47
第二節	工作是結婚的跳板…………………………………………………..61
第三節	私領域的戰爭………………………………………………………..70
第四章	多元、非單一的女性主體
第一節	兩性形象的對照……………………………………………………..76
第二節	喋喋不休的姊妹情誼………………………………………………..81
第三節	女人主體的展現……………………………………………………..89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96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100
參考書目……………………………………………………………………………103
附錄
附錄一:《熟女真命苦》分集大綱…………………………………………..111
附錄二:《熟女拉警報》分集大綱…………………………………………..113
附錄三:《29歲的聖誕節》分集大綱……………………………………….11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丁莉 譯(2002)。《性別支配是一种裝置》。北京:北京商務。(原書. 江原由美子〔1995〕. 装置としての性支配.)
牛慶福(1981)。《由電視劇看中國婦女角色的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幸慧(1999)。《日劇.網路.迷:以中央情報局BBS站上的日劇迷為分析焦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奕婷 譯(2005)。《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巨流。(原書. 	Moi, T.〔2002〕Sexual/ 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王雅各(1997)。《愛情學分All pass》。台北:張老師。
白曉紅 譯 (1994)。 《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原書 	Weedon, C. 〔1987〕.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
朱佩蘭譯(2002)。《我不結婚》。台北:時報。(原書 遙洋子〔2000〕. 結婚しません)
何雯琪 譯(2005)。《厭女現象:跨文化的男性病態》。台北:書林。(原書. David 	D. Gilmore. 〔2001〕 Misogyny:The Male Malady.)
何慧雯(1999)。〈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	《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台北:遠流,頁16-49。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詠梅 譯(2004)。《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終結》。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 上野千鶴子 〔1998〕. 近代家庭の成立と終焉)
宋文偉、張慧芝譯(2003)。《性政治》。台北:桂冠。(原書. Kate Millett 〔1968〕. Sexual Politics)
李天鐸、黃櫻棻(1993)。〈客廳聲影與感知經驗:電視美學的符號分析〉,《傳播文化》, 1:155-172    
李令儀 譯(1995)。《女性迷思 : 女性自覺大躍進》,台北:月旦。(原書 Friedan, B. 〔1963〕. The Feminine Mystique.)
李卓(2000)。〈近代日本女性觀-良妻賢母論辨析〉,《日本學刊》,4:80-96。
李尚霖 譯(2001)。《單身寄生時代》。台北:新新聞。(原書. 山田昌弘	〔1999〕. パラサイト.シングルの時代.)
沈亮慧(2004)。《野島伸司的電視劇研究─以TBS校園四部作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岳曇(2001)。《台灣有線電視頻道外國節目之經營策略與現況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素鳳 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原書. Anthony Giddens. 〔1992〕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周嘉辰(2003)。《女人與政治》。台北:揚智。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14-39。
林文淇 譯(2005)。《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原書. Kathryn Woodward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林宗德(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原書:Smith,P. 〔2001〕. 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林明德(1997)。《日本的社會》。台北:三民。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
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2),〈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1)》,頁50-67。台北:遠流。
邱誌勇、許夢芸 譯(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臺北:韋伯。(原書.Jeff Lewis	〔2002〕. 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
洪金珠 譯(1995)。《裙子底下的劇場》。台北:時報文化。(原書上野千鶴子 〔1989〕.スカートの下の劇場)
洪慧純(2000)。《台中市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市場區隔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禛璐(2005)。《日式純愛情:解構日本純愛劇之愛情敘事公式、特色與心理原型意涵》。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徐亞鈴(2003)。《《慾望城市》與女性情慾的探索》。臺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飈、朱萍 譯(2006)。《女性特質》。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原書 Susan Brownmiller〔1984〕.Femininity)
耿慧茹(2003)。《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 劉金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原書 C. Wright Mills 〔1954〕.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張君玫 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群學。(原書 Nancy J. Chodorow 〔1979〕.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張佩珍(2001)。《台灣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關係探討》。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娟芬(1991) 。〈女性與母職-一個嚴肅的女性思考〉,《當代》,62:94-98。
張娟芬(1997)。〈人盯人式的父權〉,《騷動》,3:12-18。
張學智(2001)。《日本電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錦華 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 Fiske, John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張錦華、劉容玫 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原書. Liesbet van Zoonen〔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梁旭明 (2003),邱誌勇、陳家瑜譯。〈日常生活中的日本假期 日劇長假的在地香港消費〉,《媒介擬想》,第1期,頁68 -87。
許秀佩(2002)。《羅曼史小說:女人寫給女人的書》。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晏銓(1996)。《進步的女性主義文本或精緻的軍國主義意識型態宣傳品?─從《阿信》的戰爭文本看閱聽人的解讀方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依秀(2003)。《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	傳播學系碩士班論文。
陳美瑛 譯(2006)。《敗犬的遠吠》。台北:麥田。(原書 酒井順子〔2003〕. 負け犬の遠吠え)
陳美莉(2005)。《「非凡三十」一位三十女性的自我轉化歷程》。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香玫(1999)。《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與藝批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瑞竹(2005)。《向田邦子研究-以其家庭劇為中心-》。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曾偉禎 譯(2001)。《電影藝術 : 形式與風格 》。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原書. Bordwell, David〔1996〕.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曾維瑜(2000)。《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森若裕子(1997)。《晚婚化現象的分析-日本中產階級未婚女性的自立程度與婚姻觀-》。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林怡吟(2002)。〈浪漫愛的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0:112-115。
湯禎兆(1997)。〈女性關口的湧現與變奏--從Hanako族到Oyaji-Girl的「長假」效應〉,《影響雜誌》。88:27-30。
	-(2007)〈日偽流民﹕專業主婦的去向〉。	http://ol.mingpao.com/cfm/style5.cfm?File=20070401/sta13/vzh1h.txt
黃宗慧(1999)。〈他不看她時她在嗎?—以段正淳身邊的女性為例談自戀、戀物、攻擊慾〉。http://homepage.ntu.edu.tw/~soeko/publication/female.htm
黃恆正 譯(1985)。《日本式的「愛」:日本人「依愛」行為的心理分析》。台北:遠流。(原書 土居健郎〔1971〕.「甘え」の構造)
楊宜憓、高之梅 譯(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原書. Vivien Burr 〔1998〕. Gender and Social Psychology.)
楊維倫(2003)。《情境脈絡與台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 譯(2004)。《肥皂劇》。台北:弘智。(原書. Hobson, D.	〔2003〕. Soap Opera.)
鄒中慧(1987)。《從「社會現實建構理詮」觀點探討我國電視節目--國語連續劇的女性角色塑型》。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庭可(2001)。《從女大男小的愛情故事裡看—愛情國度裡的年齡、階級、性別與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名揚 譯(2000)。《桃色狂潮:日本流行文化小百科》。台北,紅色文化。(原書. Mark Schilling〔1997〕 The Encyclopedia of Japanese POP Culture. )
劉秀娟、林明寬 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原書. Susan A. Basow. 〔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劉惠君(2005)。《貞子爬出古井之後:當代日本恐怖電影之女性形象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劉惠琴(2000) 。〈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 130。
劉毓秀(2000)。〈精神分析女性主義〉,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劉黎兒(2007)。《大不婚》。台北:時報出版。
劉燕芬 譯(2001)。《大性別》。台北:商務印書館。(原書 Alice Schwarzer〔2000〕. Der Grosse Unterschied.)
劉靜貞、洪金珠 譯(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斯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時報。(原書 上野千鶴子〔1990〕. 家父長制と資本制:マルクス主義フェミニズムの地平)
劉麗娟(2001)。《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曉梅、嚴育新(2004)。《婚俗簡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蔡雅敏(2002)。《日本偶像劇行銷宣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1993)。〈電視單元戲劇展現之社會〉,《廣播與電視》,1(3):111-138。
	-(1996)。《電視歷史劇價值系統與社會意識分析》。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1998)。《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版意識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鄭智銘(2004)。《日劇在台所引發之哈日風潮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郁佳(1997) 。〈愛情:女人的災難,女性主義試煉〉,《騷動》,3:7-11。
鍾起惠、彭芸(2000)。〈從品質觀點探討戲劇節目的表現〉,《廣播與電視》,15:91-117。
藍佩嘉(1991) 。〈母職-消滅女人的制度〉,《當代》,62:84-88。
羅婷(2002)。《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
羅慧雯(1996)。《台灣進口日本影視產品之歷史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蘇宇鈴(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莉婷(1994)。《臺北市民收看日劇「阿信」之動機與滿足研究》。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1)。《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5)。〈性別知識的生產--以國內傳播學院的性別論述之生產為例〉,《新聞學研究》,51:1-31。
顧淑馨 譯(1993)。《反挫:誰與女人為敵?》。台北:自立晚報。(原書. Susan Faludi〔1991〕. Backlash; the Undeclared War Against AmericanWomen.)



二、英文書目
Arber, S. and J.Ginn, (1991).“Ageism and Cultural Stereotypes of Older Women.”pp33-49, in Gender and Later Lif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R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London: Sage.
Bordo, S. (1989). The Body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Femininity: A Feminist Appropriation of Foucault. In A. Jaggar & S. Bordo (eds.). Gender/Body/Knowledge, pp. 13-33. New Brunswick, N. 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urr, V. (1995).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ntor, M. G. (1980). Prime-Time Television-Content and Control. Beverly Hill:Sage.
Caryl Rivers(2000). “Mockery of Katherine Harris Shows Double Standard” http://www.womensenews.org/article.cfm/dyn/aid/356/context/archive
Fisher, W. 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Francesca M. Cancian (1987). Love in America : Gender and Self-Development. Cambridge.
Karyn Rybacki and Donald Rybacki (1991).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 Approaches and Genres. Wadsworth Publishing.
Lebra, Takie Sugiyama(1984). Japanese Women: Constraint and Fulfillment. Honolulu:Univ. of Hawai Press.
Levinson, D. et al.(1987).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Knoph.
Markson, E. W. (1997)“Sagacious, Sinful, or Superfluou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lder Women.” pp53-71. Handbook on Women and Aging. Edirted by Coyle, J. M.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Matilda( 1980). Women and The Mass Media: Sourcebook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New York: Human Sciences Press.
Parker, I. (1992).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eynolds, J. & Wetherell. M. (2003). “The Discursive Climate of Singleness: The Consequences for Women’s Negotiation of a Single Identity.” Feminism & Psychology, 13(4),489-510.
Rybacki, Karyn and Donald Rybacki. (1991).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Approaches and Genre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herman, S. R. (1997).“Images of Middle-aged and Older Women: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Personal.”pp14-28. Handbook on Women and Aging. Edited by Coyle, J. M.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Sontag, S.(1972). “The Double Standard of Aging.” Saturday Review.55(39):29-38.
Stone, Lawrence(1988). “Passionate Attachments in the Wes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pp15-26. Passionate Attachments: Thinking About Love. Edited by Willard Gaylin, M. D. and Ethel Person, M. D. New York: Free Press.
Sturdivant, S. (1980). Therapy with Women.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Vogel, E. F.(1963).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alewski, M. (2000). Feminism after Postmodernism: Theorising through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三、日文書籍
ヒラリア‧ゴスマン(1988)。 〈日独のテレビドラマ-夫婦の描き方を中心に-〉,(編)《メディアがつくるジェンダー》頁43-77。
山田昌弘(1994)。《近代家族のゆくえ》。東京:新曜社。
山田昌弘(1997)。《結婚の社会学》。東京:丸善株式會社。
川浦康至(1981)。〈出会いから結婚へ〉,女性の生活史研究会(編)《いま女性は》。頁43-76。東京:福村出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