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0613381500
DOI 10.6846/TKU.2006.00577
論文名稱(中文) 姑娘在北台灣長老教會宣教運動的定位與意義初探
論文名稱(英文) Initiatively Treat of The Orient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Female Missionaries of The North Presbyterian Church’s mission move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林熙皓
研究生(英文) Shi-Hao Lin
學號 69106006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20
論文頁數 12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呈蓉
委員 - 鄭仰恩
委員 - 周宗賢
關鍵字(中) 長老教會
姑娘
婦女
宣教師
關鍵字(英) Presbyterian church
women
female
missiona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長老教會在台發展的歷史中,有一群被稱為「姑娘」的女宣教師。未婚的她們,在通過審核與訓練之後來到台灣宣教。她們參與的宣教可分為三層面:醫療、教育及巡迴宣教(Evangelism)。醫療方面,烈以利等姑娘開拓了馬偕醫院、樂山療養院等北台灣教會醫療機構的護理制度,建立不同於公立醫院日式風格的西式護理教育。而醫院福音工作更是突顯出教會的醫療機構以及這些姑娘們的特別之處。
在教育方面,淡水女學校在金仁理姑娘等人的努力下成長,學生逐年增加。加上該校重視基督宗教教育、而非「忠君愛國」的日本教育傳統,一方面成為不同於同時期其他女校的特色,同時也使得不少人藉此成為基督徒。婦學堂則以造就婦女成為賢妻良母或宣教人才為目的,一方面呼應了塑造賢妻良母的日本女子教育理念,一方面也讓這些婦女從原先限制於家庭的生活空間解放出來,特別有些失去丈夫的婦女更藉此機構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目標,重新獲得自信。至於幼稚園,則成為教會傳福音、並提供淡女畢業生就業的管道。巡迴宣教部分則包含三方面:街頭佈道、組織本地婦女、參與地方教會的兒童主日學及音樂教育,因著姑娘參與其中,使得婦女在教會的勢力逐漸擴大。
若是姑娘對於教會宣教有著相當大的貢獻,那麼為何姑娘竟是在加拿大長老教會於北台灣展開宣教近三十年之後才得以來台?關鍵在於馬偕一手主導教會事務、強調本地化傳道事工(native ministry)以及他對姑娘的觀感。此外,透過整理外籍男宣教師的妻子她們參與宣教工作的情況,發現宣教師夫人雖然亦致力於宣教,但是受限於當時強調婦女應以照顧家庭為重的歐美社會風氣,以及基督教傳統中妻子要順服丈夫的理念,因此呈現出「夫唱婦隨」的現象。而實際上,姑娘正是男性主導的教會面對在宣教區男宣教師不易接觸女性、宣教師夫人又必須將重心置於家庭而無法全力宣教的情狀下,設計出來的制度。不論是宣教師夫人或姑娘,皆受父權社會及男性主導之教會的掌控。
英文摘要
In the history of PCT’s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development, many female missionaries who were called “Ladies” took part in it. Being unmarried, they came to Taiwan to preach after examination and orientation. The mission they participated 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medical care, education and Evangelism. Regarding medical care, Miss Isabel Elliot and other ladies established the nursing system of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Happy Mount Leprosy Colony and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northern Taiwa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nursing education with Japanese-style in public hospitals. Preaching the gospel in hospitals also reveals the difference of church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se Ladies. 

As for education, with the efforts of Miss Jane Kinney and other Ladies, The Girl’s School grew and had more students every year. In addition, the school put emphasis on Christian education rather than Japanese tradition of education as “to be loyal to sovereign and country”. This distinguished itself from other girl’s school at that time, and on the other side, many people became Christians. The purpose of Women’s School was training women to become intelligent wives and virtuous mothers, or to become the new force of missionary. On the one hand, it responded to Japanese idea of women education to mold intelligent wives and virtuous mothers, but also liberated these women from their living space which had been limited to their houses.  Especially, some women who lost their husbands made new relationships and life goals by this institution, and they recovered their confidence of themselves. With regard to kindergarten, it became the resource for church to preach and for graduates of The Girl’s School to obtain employment. Evangelism included three aspects: preaching on the street, organizing local women, and participating in children’s Sunday school and musical education in local church. 	Women’s influence in church increased gradually because of Ladies’ participation. 

If these Ladies contributed enormously to church mission, then why did they come to Taiwan after Canada Presbyterian church had begun mission work in northern Taiwan over thirty years? The key factor is that Mackay dominated church affairs all by himself, he placed emphasis on native ministry, and his impression of Ladies. Furthermore, while study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foreign missionaries’ wives participating in mission work,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wives of missionaries also devoted themselves to mission work, however, they were restrained by the way of western society which insist that family is women’s priority, and the Christian traditional idea of wives’ obedience to husbands, resulted in the appearance of “wives accompany husbands”. In fact, due to the circumstance that female were unapproachable for male missionaries in mission districts, while their wives had to focus on their family and unable to devote in mission work with all their strength, the formation of Ladies was led by male-dominating church. Whether wives of missionaries or Ladies, they were all dominated and controlled by patriarchy and male-dominating chur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11
第三節	  資料運用與研究方法……………………………………………….15
第二章	 姑娘於醫療、教育及巡迴宣教(Evangelist)方面的活動內容………..21
第一節  姑娘於醫療方面的活動內容……………………………………….21
第二節	姑娘於教育方面的活動內容………………………………….……35
一、	女學………………………………………………………………….35
二、	婦學堂……………………………………………………………….52
三、	幼稚園……………………………………………………………….61
第三節  姑娘於巡迴宣教(Evangelist)方面的活動情形…………………65
一、街頭佈道…………………………………………………………….67
二、組織本地婦女……………………………………………………….70
三、地方教會的兒童主日學及音樂教育……………………………….74
第四節	  小結………………………………………………………………….74
第三章	 姑娘與外籍男宣教師妻子在宣教運動中的定位與比較………………...79
第一節	姑娘較晚參與北台灣宣教工作之原因…………………………….79
第二節	外籍男宣教師妻子參與北台灣長老教會宣教之情形--以吳威廉牧師娘為例………………………………………………………….86
第三節	姑娘與外籍男宣教師妻子之比較及其意涵……………………….94
第四節	小結………………………………………………………………...101
第四章	 結論……………………………………………………………………….103
附錄一:1940年以前在北台灣服務之姑娘……………………………………...111
附錄二:淡水女學校學生統計表(1907~1936)………………………………...113
附錄三:淡水女學校畢業生代表之介紹………………………………………….114
附錄四:本論文引用之史料的照片……………………………………………….117
參考書籍及資料……………………………………………………………………122









表目次
表一:馬偕醫院及總督府台北醫院看護婦學之比較……………………………24
表二:1940年以前在北台灣服務的外籍男宣教師之妻子………………………87





圗目次
烈姑娘與訓練的首批看護婦…………………………………………………….....25
吳阿玉姑娘與朱姑娘合照………………………………………...………………..29
1905年初抵淡水的金姑娘和高姑娘…………………………………………...….39
1907年淡水女學校的開學典禮………………………………………………...….39
吳威廉牧師設計、監工的淡女校舍…………………………………………….....41
1925年五月淡女的全體師生合照……………………………………………..…..43
婦學堂師生合照…………………………………………………………….……....53
婦學堂校舍……………………………………………………………………….....54
黎姑娘與安姑娘運用布袋戲來街頭佈道…………………………………….……69
加拿大男女宣教師合照……………………………………….……………………72
吳威廉牧師娘與傳道婦、外籍男宣教師夫人的合照…………………….………89
參考文獻
◎檔案記錄:
1.	Report of the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 of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報告書》),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1875~1940。(現有部分收藏於台灣神學院史料中心)
2.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Canada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Correspondence relating to Formosa Mission,vol.3、4、5。(收藏於台灣神學院圖書館)
3.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總督府法規提要》,台北 台灣日日新報社,1916.1。

◎報刊
1. 《The Presbyterian Record》,Toronto :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1893~1945。
2.〈淡江高級中學校友通訊〉第二期,台北 淡江中學,1983.12.25。
3. 《台灣新民報》338期,台北 台灣新民報社,昭和五年11月8日。
4. 《台灣新民報》339期,台北 台灣新民報社,昭和五年11月15日。

◎專書:
1.	陶理主編,李伯明、林牧野合譯,《基督教兩千年史》,台北 海天書樓,1997.11。
2.	華爾克(Williston Walker),謝受靈、趙毅之譯,《基督教會史》,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8.3。
3.	祈伯爾(B. K. Kuiper),李林靜芝譯,《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台北 校園,1999.7。
4.	王貞文,《信仰的長河--歐洲宗教溯源》,台北 三民,2002.1。
5.	渡邊信夫,蘇慶輝譯,《亞洲宣教史》,台北 永望,2002.7。
6.	馬偕(Dr.Mackay)著,林耀南譯,《台灣遙寄》,南投 台灣省文獻會,1959.3。
7.	明有德(Macmilian Hugh),《Then till now in Formosa》,出版處不詳,1953。
8.	劉忠堅(Duncan MacLeod),《The Island Beautiful》,Toronto :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1923;Republish:台北 成文,1972。
9.	Lois Klempa、Rosemary Doran,《Certain Women Amazed Us——The Women’s Missionary Society Their Story 1864~2002》,Women’s Missionary Society of Canada,2002。
10.	蘇文魁等,《淡江中學校史》,台北 淡江中學,1997.5。
11.	孫理蓮(Mrs.Dickson),《這是我同胞》,花蓮 芥菜種會,1981.2。
12.	黃武東、徐謙信合編,賴永祥增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 人光出版社,1995.5。
13.	鄭連明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6。
14.	徐謙信、鄭連明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九十週年簡史》,台北 長老會慶祝北部教會設教90週年歷史組,1962。
15.	徐謙信主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大觀 1872-1972》,台北 北部教會百週年籌備會,1972。
16.	楊士養、林信堅,《信仰偉人列傳》,台南 人光出版社,1995.1。
17.	鄭仰恩等,《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一)》,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1.9。
18.	李末子,《空谷足音--我的父親李水車》,花蓮 李路加,1994.8。
19.	卓甫見,《台灣音樂哲人--陳泗治》,台北 望春風文化,2001.9。
20.	John S. Moir,《Gifts and Graces--Profiles of Canadian Presbyterian Women volume 2》 , Toronto : Committee on History ,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2002。
21.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0.1。
22.	賴永祥,《教會史話(二)》,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0.1。
23.	賴永祥,《教會史話(三)》,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0.1。
24.	賴永祥,《教會史話(四)》,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0.1。
25.	賴永祥,《教會史話(五)》,台南 人光出版社,2000.1。
26.	廖瑞女等,《她的故事2》,台南 人光出版社,1999.4。
27.	Barbara J.MacHaffie,朱麗娟譯,《她的歷史--基督教傳統中的婦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1997.9。
28.	Pamela Dickey Young,陳美玲、朱麗娟譯,《基督教婦女神學--方法論探索》,台北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1997.9。
29.	Lawrence Stone,刁筱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上)》,台北 麥田,2000。
30.	Lawrence Stone,刁筱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下)》,台北 麥田,2000。
31.	Marilyn Yalom,何穎怡譯,《太太的歷史》,台北 心靈工坊,2003。
32.	Andree Michel,張南星譯,《女權主義》,台北 遠流,1997.1。
33.	Susan Alice Watkins,朱侃如譯,《女性主義》,台北 立緒,1995。
34.	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 五南,2001。
35.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省》,台北 女書文化,1999。
36.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 博揚文化,1999。
37.	卓意雯,《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 自立,1993。
38.	洪有錫、陳麗新,《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生》,台北 前衛,2002。
39.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台北 遠流,1998。
40.	蔡幸娥,《護理的信心--走過台灣的足跡》,台北 華騰文化,2001.5。
41.	郭乃惇,《台灣基督教音樂史綱》,台北 橄欖文化,1986.1。
42.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 海峽學術,2002.1。
43.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南 人光,2005.6。
44.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 新自然主義,2000.12。
45.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绳、アイヌ、台灣、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 新曜社,2002.2。
46.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 自立晚報,1992.4。
47.	蔡錦堂,《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 同成社,1994.4。
48.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林正芳譯,《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1895~1945),宜蘭 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6。

◎紀念特刊與專文:
1.	不著撰者,《馬偕紀念醫院100年紀念特刊》,台北 馬偕醫院,1980。
2.	卓邦宏等,《馬偕紀念醫院105年紀念特刊》,台北 馬偕醫院,1985.12。
3.	不著撰者,《馬偕紀念醫院建院120週年特刊》,台北 馬偕醫院,2001。
4.	蘇文魁等,《滬尾江河--淡水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冊》,台北 淡水教會,1992.10。
5.	王曉東等,《艋舺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台北 艋舺教會,1976.3。
6.	葉美智主編,《台灣女宣60年》,台北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宣道委員會,1982.8。
7.	詹懷德,<最難忘的老師--德姑娘>,台北 淡江中學校友中心,未刊行。

◎博、碩士論文:
1.	孫慈雅,<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教會學校>,台北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6。
2.	李欣芬,<基督教與台灣醫療衛生的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1896~1936)>,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9.6。
3.	張雅玲,<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1872-1945)>,高雄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4.	慈秀君,<性別與牧會處境--以長老教會女傳教師為例>,台北 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99.6。
5.	查忻,<皇民化運動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南投 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6。
6.	賴志忠,<台灣醫療傳道史之研究--英國長老會與加拿大長老會之比較>,台北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1。
7.	張妙娟,<《台灣府城教會報》與清季台灣的基督徒教育>,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2.6。
8.	廖安惠,<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人運動』之研究>,台南 成功大學歷史所,1997.6。
9.	康云主,<日據時代的基督教政策初探--以韓國與台灣基督教為例>,台北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7。
10.	蔡蔚群,<清季台灣教案研究(1859~1885)--以地方交涉為重心>,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6。
11.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台北 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6。
12.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職業婦女>,台北 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6。
13.	葉晨聲,<從牛津學堂到淡江中學―一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的個案研究(1872-1956)>,台北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4.6。
14.	陳惠雯,<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6.6。
15.	盧悅文,<叫一聲「娘」自怎堪?--長老教會牧師娘的身分認同>,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5.1。
16.	陳遠超,<日本近代初級普通教育在台灣的結構>,台北 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98.6。

◎期刊文章:
1.	王雲秀,<有關西方女傳教士與中國婦女的幾個歷史問題:從文獻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台北 中研院近史所,2000.6,頁237~252。
2.	邱麗娟,<清末台灣南北基督長老教會傳教事業的比較研究(1865~1895)>,《台南師院學報》,29期,台南 台南師院,1996,頁99~120。
3.	林昌華,<馬偕牧師與淡水--書信與日記的考察>,《1998淡水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淡江大學歷史系,2000,頁75~98。
4.	林昌華,<馬偕研究的史料問題>,《2001淡水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淡江大學歷史系,2003,頁23~46。
5.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8,頁195~242。
6.	張妙娟,<《台灣府城教會報》女學教育史料選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台北 中研院近史所,2003.12,頁261~274。
7.	董芳苑,〈論長老教會與台灣的現代化〉,《台灣神學論刊》17期,台北 台灣神學院,84.3,頁1~36。
8.	翁麗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育工作>,《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4期,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84.6,頁72~88。
9.	翁麗芳,<「幼稚園」探源>,《臺北師院學報》8期,台北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84.6,頁451~470。
10.	翁麗芳,<台灣幼兒教育發展誌>,《國民教育》37:2,台北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85.12,頁111~113。
11.	鄭仰恩,<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佑美女士(侯書德牧師娘)小傳>,《新使者雜誌》86期,台北 新使者雜誌社,2005.2,頁22~25。
12.	洪福財,<我國幼稚園師資培育之歷史研究--1897~1949>,《世新大學學報》12期,台北 世新大學,2002.10,頁125~147。
13.	蘇文魁,<德明利宣教師--淡水「姑娘樓」最後離去的「姑娘」>,《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36期,台北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5,頁12~17。
14.	John E. Geddes,〈Pioneers In Women’s Education In North Taiwan〉,《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宇宙光,1994年,p.p.803~829。

◎	會議論文:
1.	吳學明,<《台灣府城教會報》及其史料價值>,台北 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2002.10。

◎	網站
1. http://www.ccsonline.ca/About/index.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