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6201723213100
DOI 10.6846/TKU.2017.00650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電影中美國印象的建構,1960-1996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aking of American Images in Taiwanese Films,1960-1996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美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Master's Progr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the America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林孟儒
研究生(英文) Meng-Ru Lin
學號 6012500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0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曉鵬(hpliu@mail.tku.edu.tw)
委員 - 李本京
委員 - 紀舜傑(jishunji@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台灣電影
台美關係
台美斷交
西方主義
東方主義
電影政治
關鍵字(英) Taiwanese Films
Taiwanese-U.S. relation
Orientalism
Occidentalism Political film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跳脫以一般政治經濟的角度切入台美關係,相對地著眼於大眾文化層面,提供了台美關係研究中截然不同的面向。藉由台灣電影切入台灣與美國的關係,除了驗證了政治與社會在電影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並經由後殖民思維中的西方主義及東方主義視角,研究美國意象如何在台灣電影中顯現。利用各個時期不同的電影,串起台灣與美國的外交脈絡。透過電影對台灣社會傳達的美國印象及其變遷,一方面延伸政經學者對美國影響力的論述,另一方面也更了解台灣對美國影響力的反應。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focuses on Taiwan-U.S. relations through Taiwanese films which represent more cultural aspect rather than politics or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prospective of Occidentalism and Orientalism is also applied to the thesis when analyzing the films. 

The research tries to not only express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m and society but also the diplomacy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S. from the film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it shows the reflection of Taiwan to the U.S. from the film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美台關係中的後殖民視角...................2
第三節 電影與政治的關係........................10
第四節 本文結構................................19

第二章 後殖民思潮..............................22
第一節 殖民的影響-後殖民主義的產生.............22
第二節 東方主義................................24
第三節 電影中東方主義的體現.....................33
第四節 西方主義的茁壯...........................40

第三章 1980年之前美國在台灣電影中的角色..........47
第一節 1970年前的台灣電影及意象..................47
第二節 1970年至1980年的台灣電影..................49
第三節 1970年至1980年的美國印象..................62

第四章 1980年之後美國在台灣電影中的角色...........64
第一節 1980年後的台灣電影........................64
第二節 1980年後的美國印象........................80

第五章 結論......................................82

參考書目.........................................86
參考文獻
壹、外文資料

一、書籍

Ashcroft, Bill. (2009). Caliban's voi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1st ed. London: Routledge.

Ashcroft, Bill. (1995).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1st ed. New York: Routledge.

Berger, Asa. (1980). Film in Society. 1st ed. Piscatawa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ernstein, Matthew. and Studlar, Gaylyn. (1997). Visions of the East. 1st ed.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uruma, Ian. and Margalit, Avishai. (2004). Occidentalism: The West in the Eyes of Its Enemies. 1st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Chennault, Clarie. (1949). Way of a fighter : the memoirs of Claire Lee Chennault, major general, U.S. Army (ret.). 1st ed.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Conrad, Joseph. (1900). Lord Jim. 1st ed. London: Blackwood's Magazine.

Conrad, Joseph. (1902). Heart of Darkness. 1st ed. London: Blackwood's Magazine.

Fanon, Frantz. and Markmann, Charles. (1967). Black skin, white masks. 1st ed. New York: Grove Press.

Forster, Edward. (1961). A passage to India. 1st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Foucault, Michel. and Gordon, Colin. (1980). Power/knowledge. 1st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ranklin, Daniel. (2016). Politics and film. 2nd ed.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Giglio, Ernest. (2010). Here's looking at you: Hollywood, Film & Politics. 1st ed. Bern: Peter Lang.

Irwin, Robert. (2008). Dangerous knowledge: Orient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 1st ed. New York: Overlook Press.

Kitchin, Rob. and Thrift, Nigel. (2009).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1st ed. Amterdam: Elsevier Science.

Kolker, Robert. (2006). Stanley Kubrick's 2001: a space odyssey. 1st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ritz, Paul. (1988). The making of theatre history. 1st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MacCann, Richard. (1964). Film and society. 1st ed. New York: Scribner.

MacKenzie, John. (1995). Orientalism: History, Theory and the Arts. 1st ed.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 Press.

Nelmes, Jill. (2011). An Introduction to Film Studies. 5th ed. London: Routledge.

Nochlin, Linda. (1983). The Imaginary Orient. Art in America. 1st ed. Woodstock, New York: Harper row.

Rosenbaum, Jonathan. (1997). Movies as Politics. 1st ed.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chleben, Mark. and Yenerall, Kevan. (2005). Seeing the bigger picture: Understanding Politics Through Film and Television. 1st ed. New York: Lang.

Said, Edward. (1979). Orientalism. 1st e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aid, Edward. (1994).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1st e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cott, Ian. (2011). American politics in Hollywood film. 1st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Young, Robert. (2003). Postcolon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1st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

Auerbach, Jonathan. (2006). American Studies and Film, Blindness and Insight. American Quarterly, 58(1), pp.31-50.

Bellman, Jonathan. (2011). Musical Voyages and Their Baggage: Orientalism in Music and Critical Musicology. The Musical Quarterly, 94(3), pp.417-438.

Berry, Chris. (1992). "Race" (民 族): Chinese Film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Cinema Journal, 31(2), .pp.45-58.

Bilgrami, Akeel. (2006). Occidentalism, the Very Idea: An Essay on Enlightenment and Enchantment. Critical Inquiry, 32(3), pp.384-395

Bilgrami, Akeel. (2006). Occidentalism, the Very Idea: An Essay on Enlightenment and Enchantment. Critical Inquiry, 32(3), .pp.381-411.

Bloom, Michelle. (2006). East–West Encounters: Franco-Asian Cinema and Literature. Film Quarterly, 60(2), pp.57-58.

Chen, Qimao. (1987). The Taiwan Issue and Sino-U.S. Relations: A PRC View. Asian Survey, 27(11), pp.1161-1175.

Chen, Xiaomei. (1992). Occidentalism as Counterdiscourse: "He Shang" in Post-Mao China. Critical Inquiry, 18(4), pp.686-712.

Coronil, Fernando. (1996). Beyond Occidentalism: Toward Nonimperial Geohistorical Categories. Cultural Anthropology, 11(1), pp.51-87.

Dirlik, Arif. (1996).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35(4), p.96.

Eisele, John. (2002). The Wild East: Deconstructing the Language of Genre in the Hollywood Eastern. Cinema Journal, 41(4), pp.68-94.

El-Haj, Nadia. (2005). Edward Said and the Political Present. American Ethnologist, 32(4), pp.538-555.

Friedman, Edward. (2013). China’s Ambitions, America’s Interests, Taiwan’s Destiny, and Asia’s Future. Asian Survey, 53(2), pp.225-244.

Fryer, Roland. (2006). Acting White. Education Next, 6(1), p.54.

Gewertz, Deborah., & Errington, Frederick. (1991). We Think, Therefore They Are? On Occidentalizing the World.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64(2), pp.80-91.

Giroux, Henry. (2001). Breaking into the Movies: Public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Film. JAC, 21(3), pp.583-598.

Horvath, Ronald. (1972). A Definition of Colonialism. Current Anthropology, 13(1), pp.45-57.

Hunt, John. (1966). Muddle and Mystery in A Passage to India. ELH, 33(4), pp.497-517.

Jihong, Wan,. & Kraus, Richard. (2002). . Pacific Affairs, 75(3), pp.419-434.

King, Homay. (2005). Lost in Translation. Film Quarterly, 59(1), pp.45-48.

Kondo, Dorinne. (1990). "M. Butterfly": Orientalism, Gender, and a Critique of Essentialist Identity. Cultural Critique, (16), pp.5-29.

Lau, Lisa. (2009). Re-Orientalism: The Perpet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rientalism by Orientals. Modern Asian Studies,43(2), pp.571-590.

Lauretis, Teresa. (1999). Popular Culture, Public and Private Fantasies: Femininity and Fetishism in David Cronenberg's "M. Butterfly".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4(2), pp.303-334.

Liou, Liangya. (2011). Taiwanese Postcolonial Fiction. PMLA, 126(3), pp.678-684.

Liu, I-Chou. and Wang, TY. (2004). Contending Identities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4), pp.568-590.

Lowe, Lisa. (1990). Rereadings in Orientalism: Oriental Inventions and Inventions of the Orient in Montesquieu's "Lettres persanes". Cultural Critique, (15), p.115.

McElderry, B.R.. (1956). The Inception of "Passage to India" PMLA, 71(4), pp.837-839.

Mignolo, Walter. (1993).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Discourse: Cultural Critique or Academic Colonialism?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28(3), pp.120-134.

Miller, Toby. (1999). Screening the Nation: Rethinking Options. Cinema Journal, 38(4), pp.93-97.

Mortimer, Mildred. (2005). Re-Presenting the Orient: A New Instructional Approach. The French Review, 79(2), pp.296-312.

Morton, Marian. (1980).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Scarlett O'Hara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Frontiers: 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5(3), p.52.

Mufti, Aamir. (2010). Orientalism and the Institution of World Literatures. Critical Inquiry, 36(3), pp.458-493.

Mukherjee, Prabhati. (1986). A Passage to India.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29(1), pp.78-88.

Nayak, Meghana., & Malone, C. (2009). American Orientalism and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 Critical Rethinking of US Hegemon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11(2), pp.253-276.

Niou, E.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44(4), pp.555-567.

Parry, Benita. (1998). Materiality and Mystification in "A Passage to India"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31(2), pp.174-194.

Reichmuth, Stefan. (2005). Facets of Orientalism: Introductory Remarks. Die Welt Des Islams, 45(3), new series, pp.307-311.

Rollins, Peter. (1974). Film and American Studies: Questions, Activities, Guides. American Quarterly, 26(3), pp.245-265.

Said, Edward. (1985). Orientalism Reconsidered. Cultural Critique, (1), p.97.

Sankowski, Edward. (1999). Film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33(1), pp.81-94.

Saunders, Phillip. (2005). Long-term Trends in China-Taiwan Re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U.S. Taiwan Policy. Asian Survey, 45(6), pp.970-991.

Schein, Louisa. (1997). 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 Modern China, 23(1), .pp.69-98.

Scott, Derek. (1998). Orientalism and Musical Style. The Musical Quarterly, 82(2), pp.309-335.

Shin, Andrew. (2002). Projected Bodies in David Henry Hwang's "M. Butterfly" and "Golden Gate" MELUS, 27(1), pp.177-197.

Silver, Brenda. (1988). Periphrasis, Power, and Rape in "A Passage to India".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22(1), pp.88-89.

Sim, Gerald. (2012). Said's Marxism: Orientalism's Relationship to Film Studies and Race. Discourse, 34(2-3), pp.240-262.

Spencer, Jonathan. (1997).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Political Imagin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3(1), p.1.

Sun, Zhangyue. (2012). Orientalism in A Passage to India. Overseas English, (12), p.220.

Thomas, Megan. (2010). Oriental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Theory. The Review of Politics, 72(4), pp.653-677.

Wang, Ning. (1997). Orientalism versus Occidentalism?. New Literary History, 28(1), pp.57-67.

Windschuttle, Keith. (2000). Edward Said's orientalism revisited. Quadrant, (44), pp.21-27.

Wu, Joshua. (2009). Economics, Lobbying, and U.S. Congressional Support for Taiwan: Buying American Support, 2002–2006. Asian Survey, 49(2), pp.380-402.

Zhou, Gang. (2005).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A Transcultural Reading. PMLA, 120(3), pp.783-795.

三、網路媒體

Demerdash, Nancy. (n.d.).: « Orientalism », Khan Academy. Retrieved February 13, 2017, from 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nities/becoming-modern/intro-becoming-modern/a/orientalism
























貳、中文資料

一、書籍

口述電影史研究小組(1994)。《電影歲月縱橫談上》。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口述電影史研究小組(1994)。《電影歲月縱橫談下》。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王唯、黃仁(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上》。台北:視覺印象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王唯、黃仁(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視覺印象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本國電影史研究小組(1996)。《歷史的腳蹤-台影五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阿維賽.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2010)。《西方主義:敵人眼中的西方》。林錚顗譯。台北:五南圖書。

宋震(2013)。《當代中國電影的政治社會化功能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李泳泉(1998)。《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

茅海建(1995)。《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徐樂眉(2015)。《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揚智文化。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儒修(1994)。《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羅頗誠譯。台北:萬象圖書。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圖書。

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

黃仁(2010)。《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台北:台灣商務。

楊益群(1995)。《抗戰時期桂林美術運動》。桂林:漓江出版社。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旭昇圖書。

葉龍彥(2003)。《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1994)。《台語片時代》。台北:旭昇圖書。

劉立行(2010)。《國家電影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

劉現成(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謝世宗(2015)。《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台北:五南圖書。

薩伊德(Edward W. Said)(1999)。《東方主義》。王志宏、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

二、期刊

丁樹範(1998)。〈直接商售與美國〉。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2期,頁1-16。

上官政洪(2000)。〈少小離家老大還”——淺析臺灣當代小說從現代主義向現實主義的復歸〉。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頁24-28。

于宏(2011)。〈淺析電影課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可接受性中的作用〉。瓊州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頁68-70。

方金春、朱七七、郁瀟亮(2010)。〈光影之中觸摸寶島 臺灣電影中的政治與文化〉。人物畫報,第24期,頁38-39。

王亞林(2011)。〈泰米爾納杜邦政治發展中的電影因素〉。南亞研究季刊,第142期,頁101-107。

王岳川(2001)。〈臺灣后現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格局〉。文學評論,第4期,頁48-57。

王浩宇(2012)。〈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分析〉。電影文學,第509期,頁64-65。

王雁、陳犀禾(2009)。〈多元視野下的台灣電影研究〉。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1期,頁86-95。

王雅玄、彭致翎(2015)。〈美國教科書眼中的臺灣意象-他者論述分析〉。教科書研究,第8卷第1期,頁33-67。

王靜芳、馬新(2014)。〈康拉德筆下大英帝國“紳士”的東方情結〉。瀋陽建築大學學報,第16卷第4期,頁422-425。

王曦(2011)。〈東方主義視角下的《末代皇帝》〉。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第3期,頁222-224。

包麗敏(2000)。〈臺灣:美國又打這張牌〉。科技潮,第4期,頁78-80。

石之瑜、謝明珊(2008)。〈西方不在西邊: 西方主義的自我認識方法〉。東亞研究,第39卷第2期,頁4。

石之瑜、謝明珊(2008)。〈西方不在西邊:西方主義的自我認識方法〉。東亞研究,第39卷第2期,頁1-32。

安瓊(2007)。〈試論電影《白毛女》對歌劇的改編〉。銅仁學院學報,第1卷第3期,頁75-79。

朱雙一(2010)。〈從新殖民主義的批判到后殖民論述的崛起──1970年代以來臺灣社會文化思潮發展的一條脈絡〉。臺灣研究集刊,第74期,頁1-9。

西川長夫(2012)。〈新殖民主義論之射程〉。文化研究,第14期,頁346。

何珍(2014)。〈“十七年電影”的政治功能及實現路徑〉。粵海風,第106期,頁94-96。

何珍(2015)。〈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的意識形態建構〉。電影文學,第643期,頁4-6。

何慧儀、陳靖雯(2013)。〈臺灣、中國與美國出版碩士課程比較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第88期,頁143-168。

余慕薌(2016)。〈美國升息對台灣經濟之衝擊與對策〉。戰略安全研析,第169期,頁33-42。

吳龍、潘多靈(2015)。〈論陳映真小說的后殖民批判思想〉。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頁7-11。

吳繼金(2005)。〈愛國畫家對中國抗戰的貢獻〉。抗日戰爭研究,第4期,頁49-50。

宋文娟、洪錦墩、藍忠孚(2001)。〈內科專科醫師人力問題之剖析-美國vs臺灣〉。醫務管理期刊,第2卷第1期,頁21-31。

宋俊秋(2010)。〈電影的文學性——影片Lost in Translation賞析〉。時代文學(上),2010年第6期,頁227-228。

宋雪芳(1999)。〈921大地震後臺灣及美國地震網站之探析〉。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17卷第2期,頁39。

宋震(2010)。〈電影政治社會化功能的實證研究——基于電影《被告山杠爺》的實驗分析〉。藝術教育,第220期,頁18-20。

宋震(2010)。〈電影媒介的政治社會化特點與功能〉。河北學刊,第30卷第2期,頁236-238。

宋學文、陳亮智(2011)。〈美國對台灣民主發展之影響:一個〈霸權穩定論〉演化的分析觀點〉。東吳政治學報,第29卷第3期,頁1-51。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第158期,頁41-51。

沈惠平(2010)。〈美國與台灣民主化進程〉。廈門大學學報,第5期,頁75-81。

周湄(2011)。〈商業電影 - 奇觀中的政治表徵〉。當代文壇,2011年第2期,頁18-23。

季正明、劉亮顯(2008)。〈協防臺灣?美國的困局——臺灣的“國防”預算看當前美國對臺政策〉。現代軍事,第1期,頁20-24。

林正義(2009)。〈美國與臺灣軍事合作:威脅的評估與因應〉。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卷第2期,頁101-152。

林重岑、陳聰文(2006)。〈美國的德育取向及其對台灣品德教育推動的意涵〉。公民訓育學報,第18期,頁91-109。

林崇熙(2008)。〈殖民產業經濟的現代性與現代產業經濟的後殖民性〉。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61卷第1期,頁37-82。

林蘭砡、鄭維智(2015)。〈美國、日本與臺灣掌握食品業者基本資料及管理制度之研析〉。食品藥物研究年報,第6期,頁315-323。

邱德亮(2010)。〈沒有東(方)的東方主義,東方之外〉。文化研究,第10期,頁71-100。

金小川(2000)。〈美臺軍事關系對中國解決臺灣問題之影響〉。臺灣研究,第4期,頁62-69。

胡吉星(2010)。〈對《末代皇帝》的后現代主義解讀〉。閱讀與寫作,2010年第9期,頁14-15。

胡育豪、黃勇富(2009)。〈美國、中國大陸景氣波動對台灣經濟成長之影響〉。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第1期,頁59-85。

孫鼎之(2014)。〈美國糧援對臺灣飲食文化之影響(1955-1965)〉。中興史學,第16期,頁152-173。

徐欽賢、鄭桂玫(2007)。〈戶外冒險教育之比較研究-以台灣與美國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第6卷第2期,頁168-176。

翁巧嫣(2009)。〈意識形態與電影評論:民族主義、激進主義及自由主義的美國電影觀〉。新北大史學,第7期,頁29-44。

耿超(2011)。〈從電影《歌舞青春》看“美國夢”的實現〉。電影文學,第495期,頁114。

郝磊(2006)。〈電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電影評介,2006年第15期,頁66-67。

崔向東(2009)。〈東方主義視角下的《末代皇帝》〉。東南傳播,第58期,頁142-144。

張巨(2016)。〈從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看文化沖擊及對中國電影的啟示〉。戲劇之家,第171期,頁103。

張帆(2016)。〈本土文化與殖民歷史的反思—新世紀臺灣小說的后殖民書寫〉。福建師范大學學報,第198期,頁107-114。

張重崗(2015)。〈思想的復調:1990年代以來的臺灣文學思潮〉。福建論壇,2015年第9期,頁107-118。

張隆志(2006)。〈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台灣近代史為例〉。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1期,頁107-128。

張錦忠(2001)。〈檢視華裔美國文學在台灣的建制化(1981-2001)〉。中外文學,第29卷第11期,頁29-43。

張麟徵(2017)。〈川普的台灣牌有用嗎?〉。海峽評論,第314期,頁43-46。

戚嘉林(2007)。〈中美戰略對話 中國永不稱霸與統一台灣〉。海峽評論,第201期,頁37-41。

梁良(2005)。〈見證臺灣電影崛起和沒落的關鍵人物——李行〉。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頁14-18。

許天安(2007)。〈台灣抗日政宣電影中的美國形象〉。史轍,第3期,頁127-140。

郭俊超(2015)。〈偏見與創見——評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文藝研究,2015年第9期,頁149-157。

陳文賢(1997)。〈美國與中共戰略互動下的台灣安全:一九七0年代以來的觀察〉。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6期,頁1-14。

陳正芳(2012)。〈文化交流下的歷史印記: 論陳映真和黃春明小說中的美國人形象建構〉。臺灣文學學報,第21期,頁137-170。

陳吉德(2005)。〈“文革”電影:政治話語的競技場〉。電影文學,第220期,頁21-22。

陳林俠(2010)。〈美國電影的中國想像:全球文化、動畫形式與文化政治〉。社會科學,第6期,頁172-178。

陳映真(1994)。〈帝國主義者和後殖民地精英:評李總統和司馬遼太郎的對談〉。海峽評論,第42期,頁23-27。

陳春根、蔣思海(2002)。〈臺灣:美國亞太地緣戰略的基點〉。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頁23-26。

陳淑華、楊雪櫻、黎瓊麗(2012)。〈英語教學的社會文化觀之探討〉。美和學報,第31卷第2期,頁83-95。

湯瑩華、滕傳英(2015)。〈淺析《黑暗的心》中的東方主義凝視現象〉。才智,2015年第8期,頁281-282。

馮啟人(1996)。〈台灣政治發展之美國因素〉。海峽評論,第67期,頁37-45。

黃仁(1994)。〈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興起和影響〉。電影欣賞,第72期,頁25-37。

黃仁(2002)。〈台灣電影奠基的十年〉。歷史月刊,第172期,頁100-107。

黃仁(2003)。〈台灣光復後的電影開山祖-記來台接收電影業的白克〉。歷史月刊,第181期,頁102-106。

黃光國(2010)。〈全球化與本土化:論心理學本土化的意涵〉。陰山學刊,第23卷第1期,頁5-17。

黃美筠、蕭郁瑩(2014)。〈美國與臺灣高中理財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報,第23期,頁103-138。

黃景燦(2013)。〈從美國醫師調查反思台灣醫療環境現況〉。臺灣醫界,第58卷第4期,頁50-53。

黃儀冠(2005)。〈台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份認同、國族想像為主〉。臺灣文學學報,第6期,頁159-192。

黃璐(2012)。〈好萊塢電影政治研究進展——以部分期刊文獻為主〉。東南傳播,第93期,頁56-59。

黃馨慧(2005)。〈從後殖民理論觀點探討中國與臺灣之文化認同〉。政治學學報,2005年第4期,頁237-256。

楊文藝(2015)。〈民族經典的建構與傳播——兼論《白毛女》70年的政治文化歷史與實踐〉。赤峰學院學報,第36卷第4期,頁132-134。

楊偉菁(2004)。〈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英語自學,2004年第10期,頁26-29。

楊進基(2008)。〈台灣英語教育之後殖民省思〉。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學報,第5期,頁71-79。

葉月瑜(1999)。〈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第27卷第8期,頁42-67。

葉月瑜(1999)。〈影像外的敘事策略:校園民歌與政宣電影〉。新聞學研究,第59期,頁41-65。

過任奇翔(2015)。〈一次落入窠臼的翻拍:論電影《蝴蝶君》中的文化霸權元素〉。鴨綠江,2015年第4期,頁1248、1269。

廖金鳳(1994)。〈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台灣電影史的一份備忘筆記〉。電影欣賞,第72期,頁38-47。

廖柏森(2005)。〈以英語為國際語(EIL)之義涵與教學觀〉。英語教學,第30卷第1期,頁1-14。

熊慧琴(2014)。〈后殖民視野下的臺灣兒童文學研究〉。昆明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頁5-8。

翟晶(2012)。〈凝視與矛盾——19世紀“東方主義”繪畫中權力結構的變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3期,頁66。

趙勇(2016)。〈評《當代中國電影的政治社會化功能研究》——兼論我國思政類電影的政治社會化功能探究〉。中國高校科技,第236期,頁97-98。

劉小新(2008)。〈后殖民批評在臺灣的興起與演變〉。華僑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106-113。

劉世鼎(2005)。〈殖民主義已經結束了嗎?〉。讀書,2005年第4期,頁151-159。

劉偉云(2014)。〈穿越都市表象的探索——臺灣新世代小說的文化認同書寫〉。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頁47-51。

劉現成(1994)。〈六十年代台灣「健康寫實」影片之社會歷史分析〉。電影欣賞,第72期,頁48-57。

蔡欣怡、羅世宏(1997)。〈台灣媒體的反美再現: 兩大報新聞論述之分析〉。臺大新聞論壇,第6期,頁35-67。

蔡欣怡、羅世宏(2005)。〈台灣媒體的反美再現: 兩大報新聞論述之分析〉。台大新聞論壇,第6期,頁22。

蔡洪聲(1995)。〈臺灣電影的發展歷程〉。當代電影,1995年第6期,頁36-42。

蔣驍華(2012)。〈翻譯中的西方主義──以18─19世紀中國的政治、外交文獻翻譯為例〉。中國翻譯,第2期,頁32-36。

鄧青華(2014)。〈三個蝴蝶夢——《蝴蝶君》中不完全顛覆的東方主義〉。鴨綠江,2014年第11期,頁38-39。

鄧鎮銘、謝明媛(2017)。〈川普撤簽TPP,台灣經貿下一步?〉。禪天下,第144期,頁4-17。

盧俊偉(2016)。〈川普時代下的台灣經濟挑戰與因應策略〉。新社會政策,第48期,頁37-42。

蕭阿勤(1999)。〈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頁77-138。

錢曉茹(1989)。〈臺灣電影掠影〉。電影新作,第1期,頁54-55。

應鳳凰(1997)。〈臺灣文學研究在美國〉。漢學研究通訊,第16卷第4期,頁396-403。

薛琴(2012)。〈《蝴蝶君》和《末代皇帝》的比較欣賞〉。電影評介,2012年第19期,頁48-51。

謝奕旭(2004)。〈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台灣的角色〉。復興崗學報,第80期,頁249-272。

韓志磊(2005)。〈後殖民主義之後〉。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第6卷第5期,頁124-126。

韓琛(2012)。〈后殖民鄉愁:當代臺灣電影的日本想象〉。東方論壇,2012年第1期,頁51-57。

魏艾(2017)。〈川普上台後台灣經濟何處去?〉。海峽評論,第313期,頁47-49。

三、學位論文

周逸民(2010)。《電影、企業與國家:電影產業中的政府干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冠樺(2004)。《台灣電影推廣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淑敏(2004)。《日治時期臺灣電影的政教功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四、網路媒體

中影授權片單(無日期)。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3月7日,取自:http://license.movie.com.tw/movie

栗子(2007年12月10日)。留學生的悲歡離合…〈長情萬縷〉。
2017年3月9日,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oldmovie/post/1300053010

劉吉雄(2016年12月3日)。【難民船上的人】我們的人類啊,最後生死之間的那種抉擇。
2017年4月1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45/article/506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