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3201408513600
DOI 10.6846/TKU.2014.00716
論文名稱(中文) 喬治‧培瑞克短篇集《日常下》之中譯暨評析
論文名稱(英文)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of Georges Perec’s “L’infra-ordinai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French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1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林奕君
研究生(英文) I-Chun Lin
學號 69908006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1-17
論文頁數 1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何金蘭
委員 - 劉順一
委員 - 薩支遠
關鍵字(中) 喬治.培瑞克
烏力波潛能文學工坊
日常
瑣事
文字遊戲
限制性創作
關鍵字(英) Georges Perec
Oulipo
life
commonplace
wordplay
constrained wri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為法國二十世紀文學代表作家,亦是享譽盛名的文學團體「烏力波潛能文學工坊(Oulipo)」的重要成員之一。然而,令人深感惋惜的是,其中文譯作目前仍舊寥若晨星。由於培瑞克迷戀於文字遊戲,窮盡其短暫璀璨的一生挑戰在多樣限制之下進行創作,作品風格卻意外多變豐富,主題常圍繞在對城市空間的探索和童年回憶兩大部分。培瑞克的一些作品在如此嚴苛的條件下被創作出來,例如整本小說刻意避開字母E來書寫,若譯成非歐美語系的中文之後,原文所富含的趣味性便容易流失掉,也成了其作品難以被譯成中文的原因之一。本論文以培瑞克生後所出版的短篇集《日常下》一書為研究主體,擷選其中能凸顯出培瑞克個人特色的幾篇文章譯成中文,接著,也試圖根據一些知名翻譯理論及方法,配合此短篇集文本,進行解決筆者在翻譯過程中所遭遇的諸多困境。筆者願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藉此論文為契機,冀望能提高培瑞克在台灣的能見度。

本論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筆者首先在第一章《作者生平與作品》介紹喬治‧培瑞克的生平及其作品主要風格,並加以說明本論文研究之文本-培瑞克《日常下》一書,針對各篇做介紹與相關分析。第二章從《日常下》一書擷選文章做中法翻譯。第三章則舉出在翻譯本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實例,如:外國地名與食物的翻譯方式、句子之間的接續方式、對應文化背景差異的翻譯。綜合上述所言,本論文預期成果如下:
(一)彙整翻譯相關理論和培瑞克的生平介紹,嘗試藉由知名理論原則及作者背景資料兩大方面,解決翻譯上遇到的諸多困難。
(二)了解並分析喬治‧培瑞克在《日常下》一書所使用的寫作技巧。
英文摘要
Georges Perec is a representative french writer of 20st century, he had occupied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ell-known literary group named Oulipo as well. However, it is regrettable that there are still few Perec’s works which are translated in Chinese now. Perec had obsessed with constrained writing technique all his life. In spite of tough constrained writing, his literary style is rich and various. Urban space exploration and childhood memory formed the essential theme of Perec’s works. 
This thesis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 chapter 1, we are firstly going to introduce all life of the author and analyse “L’infra-ordinaire”. 
  In the second part, we translate “L’infra-ordinaire” from French into Chinese. By translating some characteristic articles selected from “L’infra-ordinaire”, we attempt to combine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this thesis. We find that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re useful for solving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deed. 
  In the end, we focus on discussing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offer plenty of examples for reference.To sum up,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Solving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y many famous methods and the biography of author.
Realizing and analyzing writing techniques used by Perec in “L’infra-ordinai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0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及預期成果 .............................................................. 02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原則 ................................................................................. 03

第一章 喬治‧培瑞克生平與作品 .......................................................................... 10
第一節 關於作者生平..................................................................................... 10
第二節 關於作品風格..................................................................................... 12
第三節 短篇集內容介紹與分析 ...................................................................... 16

第二章 短篇小說集《日常下》之譯文 ................................................................ 23
第一節 〈取徑為何?〉 ................................................................................. 24
第二節 〈維蘭街〉 ...................................................................................... 30
第三節 〈Still life / Style leaf〉................................................................... 53
第四節 〈嘗試列出1974年期間我所吃下的液固態食物清單〉 ......................... 66
第五節 〈243張真彩色明信片〉(節錄) ........................................................... 79

第三章 翻譯實例分析 ........................................................................................... 83
第一節 文學翻譯手法及作品調性判斷 ............................................................. 83
第二節 特殊、專有名詞翻譯 ............................................................................ 84
第三節 句子之間的接續 .................................................................................... 87
第四節 因應文化背景差異的翻譯方式 ............................................................. 92

結論 .................................................................................................................. 96
第一節 問題發現與研究限制 ............................................................................ 96
第二節 結語與未來展望 .................................................................................... 97
參考文獻 .......................................................................................................... 99
附錄
附錄一 喬治.培瑞克出版相關作品一欄表 .................................................... 104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文學相關: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校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時報出版,1993。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時報出版,1996。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倪安宇譯,《巴黎隱士》,時報出版,1998。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倪安宇譯,《在你說喂之前》,時報出版,2001。
吳錫德著,《閱讀法國當代文學》,中央研究院,2003。
余中先,《法國文學大花園》,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金恒杰著,《由英雄的人到人的泯滅 : 法國當代文學論集》,三民書局,1993。
降塵瑩著,《法國文學面面觀》,台北:漢威出版社,1997年。 
張容著,《法國新小說派》,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張容著,《法國當代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喬治‧培瑞克著,丁雪英、連燕堂合譯,《人生拼圖版》,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喬治‧培瑞克著,許綺玲譯,《W或童年回憶》,聯合文學,2011。
喬治‧培瑞克著,龔覓譯,《物:60年代纪事》,新星出版社,2010。
龔覓著,《佩雷克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文化相關:
本間るみ子監修,蕭雲菁譯,《精挑細選好乳酪:113種乳酪的基礎知識&賞味期》,臺灣東販公司,2005。
伊麗莎白.大衛(Elizabeth David)著,黃芳田譯,《法國鄉村美食》,麥田出版公司,2005。
李伯齡(A. J. Liebling)著,陳蓁美譯,《在巴黎餐桌上》,馬可孛羅文化事業公司,2008。
法蘭西斯.馬耶斯、林鳳美,《一學就會!法國人氣甜鹹點&經典名菜:70道法國媽媽家傳配方,餐桌必備家常好味道,人人在家也能輕鬆做》,繆思,2012。
瑪麗安.波列芙(Mariannae Boileve)文,卡蜜兒.薇荷蘿(Camille Virolleaud)圖,林雅芬譯,《巴黎小餐館》,積木文化,2011。
彭怡平著,《隱藏的美味 : 深度探訪法國美食文化風景》,商周出版,2012。
張正傑推薦,Helena校訂,《吃義大利麵的第一本書 = My first guide to pasta》,茉莉出版事業公司,1998。

翻譯相關: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合著,《關聯性:交際與認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2001。
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夏廷德,《翻譯補償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沈蘇儒著,《論信達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何金蘭譯,雷蒙‧葛諾著,《薩伊在地鐵上》,台北:中央出版社,1995。 
余協斌:《法漢翻譯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年。
李文革:《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金隄,《等效翻譯探索》,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周兆祥編著,《翻譯初階》,台北:書林出版社,1994年。
周兆祥著,《翻譯實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吳錫德著,《翻譯空間》,台北:書林出版社,2009年。
怒安,《傅雷談翻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 
思果著,《翻譯研究》,台北:大地出版社,1994年。
孫藝鳳、仲傳合編譯,Jean Delisle, Hannelore Lee-Jahnke, Monique C. Cormierck編著, 《翻譯研究關鍵詞》(TRANSLATION TERMINOLOGY),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許鈞、袁筱一,《當代法國翻譯理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許鈞,《論翻譯》,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張美芳,《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張聰達,《翻譯之原理與技巧》,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 
馮百才,《新編法譯漢教程》,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陳德鴻、張南峰編:《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0年。
黃國彬:《語言與翻譯》,臺北:九歌出版社公司,2001年。
劉靖之主編:《翻譯論集》,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
劉靖之著,《翻譯叢論》,香港:商務印書館,1987年。
劉宓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年。
劉宓慶著,《當代翻譯理論》,台北:書林出版社,1993年。
劉宓慶著,《文體與翻譯》,台北:書林出版社,1997年。
羅順江、馬彥華,《法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4。 
譚戴喜編著,《新編奈達論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年。

二、外文書目

Alison Sian James, Constraining Chance: Georges Perec and the Oulipo,2009
Georges Perec, Je me souviens, Paris : Hachette, collection P.O.L., 1978
Georges Perec,Tentative d'epuisement d'un lieu parisien, Paris  : UGE, 1975 
Georges Perec, L’infra-ordinaire,Paris  : Editions du Seuil, 1996
ジョルジュ.ペレック著,酒詰治男訳,「家出の道筋」,2011。

三、期刊學位論文 

翻譯相關:
李文肇 〈文字翻譯與文化翻譯──兼談道地化與異類化的翻譯手法〉。台北:《中央日報》,2001年11月2日。
吳義誠,<翻譯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國翻譯,No.2,頁3。(1997)。
吳錫德,<翻譯過程中「文化元素」之轉換>。世界文學,No.2,頁87-110。(2002)。
吳錫德,<論文學翻譯過程中「異國情調」的操作>。外國語文研究,No.8,頁1-18。(2008) 
吳宣恩著,雷蒙.葛諾戲劇《路過》中譯及評析,輔仁大學法國語文研究所,2004年。
許雪桂、王良能,(文化差異與翻譯困境),應用外語學報,第2期,2004年12月,頁23-43。
解海鷗,<關於翻譯內涵的再認識>。中國科技翻譯,No.1,頁47。(2003)。
劉振江,〈語言的形式意義及其翻譯〉,《中國翻譯》1997年第1期,1997年1月,頁13-15 。
蔡雅琪著,葛諾小說《酷冬》之中譯暨評論,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2001年。
譚載喜:《奈達和他的翻譯理論》,《外國語》1989年第5期,1989年10月,頁28-35+49。
顏雅卉《翻譯造成的文化傳播問題》。私立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作者相關:
許綺玲,〈城市物/語遁走曲:培瑞克的《逃家地點》〉,《中外文學》第三十四卷第九期,2006年2月,頁 183-212。
許綺玲,2009年1-3月號第138期,〈培瑞克,一位法國作家的電影緣〉,《電影欣賞》季刊。
許綺玲,〈W島的運動寓言與/或童年回憶〉,《生命書寫》專書(紀元文、李有成主編),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11年3月,頁367-404。(《歐美研究》季刊第三十九卷第三期,2009年9月。頁413-454)
許綺玲,〈回憶中的日常生活:從伯雷納德的《我記得》到培瑞克的《我記得》〉,《英美文學評論》,2011年6月第18期,頁1-31。
許綺玲,2011年10-12月號第149期,〈作家培瑞克的紀錄片〉,《電影欣賞》季刊,頁45-52。
楊國政,《喬治‧佩雷克的非典型自傳 》,外國文學評論,2004,(2): 98-106。


參考網址

1.	http://perec.jp/
2.	http://www.baike.com/wiki/%E4%B9%94%E6%B2%BB%C2%B7%E4%BD%A9%E9%9B%B7%E5%85%8B
3.	http://oulipo.net/oulipiens/GP
4.	http://www.fatrazie.com/oulipo.htm
5.	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2007/10/literary_experiments_at_oulipo.html
6.	http://www.douban.com/note/212101419/
7.	http://jb.guinot.pagesperso-orange.fr/pages/home.html
8.	http://www.larousse.fr/encyclopedie/personnage/Perec/137587
9.	http://www.dalkeyarchive.com/book/?GCOI=15647100791040&fa=customcontent&extrasfile=A1261767-B0D0-B086-B660B92775B40523.html(Reading Georges Perec by Warren Motte)
10.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AE%E3%83%A3%E3%82%BA%E3%83%93%E3%83%BC(Gadsby)
11.	http://www.liminaire.fr/ateliers-d-ecriture-5/article/inventer-la-ville-les-lieux
12.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resource/1219340.htm
13.	http://j-marc.muller.pagesperso-orange.fr/perec_commentcp.htm
14.	http://www.guichetdusavoir.org/viewtopic.php?t=31496
15.	http://www.kirjasto.sci.fi/perec.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