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2202105484900
DOI 10.6846/TKU.2021.00458
論文名稱(中文) 林述三暨《南瀛佛教》相關作品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Lin Shu-san and Nan-Ying Buddhis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1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郭貞孜
研究生(英文) Chen Tzu Kuo
學號 803010106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1-15
論文頁數 32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美娥
共同指導教授 - 周德良
委員 - 江寶釵
委員 - 余美玲
委員 - 林淑慧
委員 - 普義南
關鍵字(中) 日治時期
《南瀛佛教》
林述三
《鳴鼓集》
臺灣
關鍵字(英)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Nan-Ying Buddhism
Lin Shu-san
Confucianism
tradi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南瀛佛教會」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所主導的臺灣本土全島性佛教組織,該組織唯一的刊物《南瀛佛教》,刊載了當時不少活躍在佛教界的知名人物作品。其中,林述三在《南瀛佛教》擔任編輯期間,刊物的發行量並非是最多的,但其中漢詩文作品的投稿量,卻是《南瀛佛教》發行以來最大的。這些投稿的傳統文人想藉《南瀛佛教》來爭得發聲園地,以此保存傳統漢文化與提倡儒家思想。而相對地,總督府當局也希望有影響力的人士加入《南瀛佛教》,可藉此達到當局政策宣傳的效果,並希望藉由林氏在傳統文人和執政當局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樑。因此,當林氏離職之後,很明顯的《南瀛佛教》漢詩文部份的作品頓時少了許多。尤其,《南瀛佛教》和《鳴鼓集》這兩種出版品中,有部分投稿者是重疊的,這些人有可能受林氏的影響,而轉換了舞臺。如是言之,就足以肯定林述三對《南瀛佛教》的角色意義了。再者,林氏對當時臺灣佛教的種種亂象是非常憂心。他對於張宗載、甯達蘊、釋太虛或李添春、高執德、曾景來、林秋梧,甚至是林德林等,這些高舉改革大旗者的理念相當贊同,並且用實際行動表示支持。另外,《南瀛佛教》在林氏的編輯的時期,對女性投稿的漢詩採用占了極高的比例,而在他的小說創作中,女主角往往也比男主角出色許多,可見林氏不但觀點進步,突破儒家思想束縛,懂得欣賞女性的才華,也肯定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本論文論述林氏如何透過刊物傳遞國族認同的觀點,鼓舞傳統文人的堅持,維護漢學文化價值,以及傳達與時代俱進的宗教觀念。
英文摘要
“Nan-Ying Buddhism” was a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sland-wide in Taiwan,
constituted and directed by the Social Cultural Bureau of the designated Govt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governing period, and the periodical of “Nan-Ying Buddhism ” had introduced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ose famous authoring masterpieces, particularly at the phase of editor, Su San, Lin to the much extent in his office term where there were plenty works in Han poem.Those literati thru their manuscripts to sustain the conventional Han culture as well as boost Confucianism. Relatively, the Governor’s House poised by way of well-known gentries to join so as to promote propaganda of the governing Taiwan, the medium, as well.By far, the contribution volume was less down sharply right after the dismissal of Su San Lin, and over-lapped manuscripts to occur on periodicals of Buddhism and Min-Gu Collection due to the absence of Lin. As a fact of the happening, how the importance of Lin’s role he was, furthermore Lin was in top worry about the chaos of Buddhism in Taiwan, at the meantime he greatly favored those gentries and literati, as G. Z. ZHAN, T. D. Gao, M. D. MI, etc. who advocated innovations. Moreover, during Lin’s office term there had majority female manuscripts in Han poems that signified an advance of Lin’s notion, a breakthrough of the restraint of Confucianism to affirm the value of female.
My doctorate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How Lin’s utility of the periodical to expatiate the recognition of nation people and incite those literati’s Han literature on value and its religion concep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思考			1
第二節 研究視角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第四節 章節架構				8

第二章 時代變遷與《南瀛佛教》	        12 
第一節 社會環境				12 
第二節 文化環境				16 
第三節 宗教環境				27 

第三章 《南瀛佛教》的發行與發展		33   
第一節  發行宗旨				33   
第二節  發行概況				40  
第三節  歷任編輯主任			41  

第四章 林述三在《南瀛佛教》的詩歌作品	62  
第一節  從「知命」到「安命」的安時處順	62      
第二節  詩歌類型				66   
第三節  詩歌特色				84 
 
第五章 林述三在《南瀛佛教》的散文與小說	87  
第一節 詮釋儒家道德的議論文		87   
第二節 佛教經典故事			91   
第三節 佛教小說作品			97   
 
第六章 林述三在《南瀛佛教》的角色意義	101  
第一節 林氏的編輯意向			101
第二節 臺、中雙方的傳統派與改革派—張宗載、甯達蘊、釋太虛、釋圓瑛、林秋梧、江善慧、沈本圓、林覺力等八人	107   
第三節  漢詩選刊與點評			136   

第七章 林述三與林德林的糾葛		151    
第一節 「中教事件」始末			151      
第二節  林述三與《鳴鼓集》		157      
第三節  特定意圖的觀點侷限		160      

第八章  結  論				172

參考書目					176

附    錄				187     
附錄一:《南瀛佛教》講習會目錄		188 
附錄二:林述三《南瀛佛教》作品目錄		190 
附錄三:李添春《南瀛佛教》作品目錄		200 
附錄四:高執德《南瀛佛教》作品目錄		219 
附錄十:林秋梧《南瀛佛教》作品目錄		220 
附錄十一:林述三評選《南瀛佛教》漢詩作品總覽表 224 
附錄十二:《鳴鼓集》總目錄		274 
附錄十三:《南瀛佛教》大事記(以林述三為例自創刊號到第七卷第四號為止)	303

圖目次
【圖一】《南瀛佛教》第六卷第四號編輯室暑期問候、第七卷第一號編輯處新年問候、第六卷第一號編輯處新年問候	323
【圖二】《南瀛佛教》講習會		324
【圖三】釋證峰法師			324
【圖四】釋善慧、釋本圓法師		325
參考文獻
書目分為古人著作即今人著作二部份,古人著書以經史子集為類別編排,並依朝代為順序排列,今人著作則以類別區分,以專書、期刊與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報刊電子文獻等為排列順序。排列順序以姓氏筆畫為主。

一、古人著作
     經部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易經》十三經注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盡心上〉(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盡心下〉(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

    史部
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吳‧韋昭注,《國語》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唐‧房玄齡、褚遂良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清‧王先謙撰,《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子部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韓非子‧五蠹》,收入清‧王先慎著:《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集部
唐‧李善注,《昭明文選》清潯陽萬氏重刻宋胡刻本(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9年)。
清‧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元劇之文章》第十二章,載於《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公司,1968年)。


二、今人著作
專書:
丁希如,《日據時期臺灣嘉義蘭記書局研究》(臺北市:元華文創,2017年)。
于凌波,《民國高僧傳初編》(臺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年)。
于凌波,《民國高僧傳續編》(臺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王一鶴、林述三、吳用明、周百祿、李丙丁、李明慶署名、黃臥松編,《鳴鼓集‧二集》,《鳴鼓集‧初續集合編》(嘉義:蘭記書局,昭和四年(1929)再版)。
王明智著、黃臥松編,《〈風俗匡正促進文明論〉‧鳴鼓集‧二集》,《鳴鼓集‧初續集合編》(嘉義:蘭記書局,昭和四年(1929)再版)。
王松,《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王松,《友竹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王松,『滄海遺民賸稿』臺灣文獻叢刊第五○種(臺灣銀行,1959年)。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市:中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人文系列,1999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釋(上)》,禮記第十一郊特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禮運第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王心華著,《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8年)。
王叔岷校詮,《莊子校詮》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王見川,《臺灣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市:南天書局,2001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臺北市:東大圖書,1993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市:南天書局,2001年)。
江燦騰,《20世紀臺灣佛教的轉型與發展》,淨心叢書69(高雄市:淨心文教基金會,1995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市:東大出版,1992年)。
江燦騰,《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臺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索》(臺北市:東大出版社,2003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從大陸到臺灣:近代佛教社會運動的兩大先驅—張宗載翰林秋梧》(臺北市:東大出版,1992年)。
余美玲、施懿琳等主編,《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五號(臺北市:里仁書局出版,2011年)。
李筱峯,《臺灣革命僧林秋梧》(臺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1999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市:萬卷樓,2001年)。
李添春編撰,《臺灣省通志稿》,卷2,《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6年)。
李添春著,陳國政編輯,《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楊運登、李弘生,1984年)。
李亦園,〈宗教的本質與佛教的「本土運動」〉收入楊惠南編著《當代學人談佛教》(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林德林,〈靈泉寺沿革〉手稿,未標日期。
林德林,〈臺灣佛教新運動之先驅〉,此文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之八:臺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1977年)。
林子青,〈臺灣佛教漫談〉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臺灣佛教篇)》,(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吳敏霞,《日據時期的臺灣佛教》(臺北縣:太平慈光寺,2007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2012年)。
吳文星,〈社會變遷〉,《臺灣開發史》(臺北市:空大,2001年)。
周婉窈,《日據時期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89年)。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臺灣佛教的探索》(臺北:博揚文化事業,2005年)。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4年)。
施懿琳編著,《傳統漢詩卷》(臺北市:玉山社出版,2004年)。
洪金蓮,《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
黃臥松編輯、黃哲永主編、呂興昌審訂,《崇文社文集》八卷,《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彰化:崇文社發行,龍文出版印行,大正十五年(1926))。
黃臥松,《鳴鼓集‧初、續(三)集合編》(彰化:彰化崇文社發行,昭和四年再版(1929),嘉義:蘭記書局,1929年)。
黃臥松,《鳴鼓集‧四、五集合編》(彰化:彰化崇文社發行,昭和五年(1930),嘉義:蘭記書局,1930年)。
黃臥松,〈彰化崇文社戊午年文集序〉,《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八年三月二八日)。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年)。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7年)。
黃哲永,〈清代臺灣傳統文學作家「童蒙教育」的養成教材〉,《明清時期的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市:文津出版,2002年)。
陳惠貞,《《南瀛佛教》故事體作品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陳錫如,〈崇文社文集序〉‧《崇文社文集》卷一,(彰化:崇文社,1927年)。
陳黃金川,《金川詩草》(臺北市: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1991年)。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新北市:衛城出版,2013年)。
陳鐓厚編,《天籟吟社集》(臺北:芸香齋,1951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許子文撰、黃臥松編,〈風紀維持策〉,《崇文社文集‧卷二》(彰化:崇文社,昭和三年(1928)。
梁任公,〈海桑吟〉,《臺灣詩薈》,一八號,1925年6月15日。
梁湘潤、黃宏介,《台灣佛教史》(臺北市:行卯出版,1993年)。
連橫,《臺灣詩薈(上)》(臺北市:成文,1997年)。
連橫,《臺灣通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文叢第128種,1979年)。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連雅堂,〈臺灣詩社記〉,《臺灣詩薈》,第二號,一九二四年三月。
莊永明,《臺北市文化人物略傳》(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97年五月)。
曾迺碩總纂,《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1年)。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南投:文獻會,1993年)。
楊肇嘉,〈臺灣新民報小史〉,《臺灣新民報》複印第三十冊附錄(臺北:東方書局)。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
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市:東大出版,1991年)。
楊惠南、釋宏印編,《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佛教青年會,1996年)。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三十五年八月至明治四十二年六月)》,(南投市:國史館臺灣省文獻館,2003年)。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收於高志彬主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二十種(臺北:龍山出版社,1992年)。
廖漢臣,《臺灣省通志稿》,學藝志文學篇(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56年6月)。
廖仁義,〈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收入《異端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潘玉蘭,《天籟吟社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2年)。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再檢討—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中心》,(臺北:臺灣史蹟,2000年)。
劉寧顏等,《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霍韜晦,〈佛教的過去與未來〉收入楊惠南編著《當代學人談佛教》(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賴熾昌主修,《彰化縣志稿十人物志》(彰化市:彰化縣文獻委員會,1961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市:臺灣書店,1998年)。
顏其碩、莊東撰述,《澎湖縣誌‧人物志》(澎湖縣:澎湖縣文獻委員會,1972年)。
瞿海源,《重修臺灣省通志》(第1冊‧卷3)‧住民志‧宗教篇‧第三章‧第三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闞正宗,《臺灣佛教一百年》(臺北市:東大,1999年)。
釋慧嚴,《臺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台灣僧尼的閩日留學史》(臺北:春暉出版社,2008年)。
釋禪慧,《覺力禪師年譜》(臺北:永和覺苑,1981年)。
顧敏耀、薛建蓉、許惠玟,《一線斯文:台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台灣文學史長編8》(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日)中島利郎編,《一九三○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中村元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灣佛教〉》(中)(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84年)。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卷一(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年)。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附錄第八(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6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3年)。
河原功著,張文熏、林蔚儒、鄒易儒譯,《被擺布的台灣文學‧審查與抵抗的系譜》,(新北市:聯經出版,2017年)。
河原功著,張文熏譯,〈臺灣出版會與蘭記書局〉,《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
增田福太郎原著,江燦騰主編,黃中興譯,《台灣宗教信仰》(台北:東大圖書,2005年(原刊1939年))。
臺灣佛教史料庫:當代臺灣佛教文獻,《南瀛佛教會報》數位版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edbc.edu.tw/taiwanbuddhism/tb/。  
礪心齋同學會〈礪心齋詩集序〉,《礪心齋詩集》(臺北:礪心齋同學會,1950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1946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二編,臺灣舊制度考。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佛光大辭典‧3》(高雄縣:佛光出版,1989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北名勝古蹟志──凌雲禪寺〉(臺北縣: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發行,1955年)。
《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中譯本。

期刊與會議論文:
王文顏、張國裕,〈臺灣詩社成立時間一覽表〉,《臺北文獻》,直字122期,1997年12月。
王見川,〈臺灣佛教龍華會──日治時期「齋教」的全島性聯合組織〉,《當代》,第九十九期。
王見川,〈臺灣佛教人物叢論〉,《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1999年。
王見川,〈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二○期,1997年6月。
江燦騰,〈日據時代台灣反佛教色情文學的創作〉,《當代》149期,2000年1月。
江燦騰,〈日據時代台灣反佛教色情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以《鳴鼓集》的各集作品為中心〉,收入《第二屆台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中文系,1999年6月。
江燦騰,〈日據時期台灣新佛教運動的先驅──「台灣佛教馬丁路德」林德林的個案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年7月。
江燦騰,〈日據時期台灣新佛教運動的開展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以「台灣馬丁路德」林德林的新佛教事業為中心〉,《臺灣文獻》51卷3期,2000年9月。
江燦騰,〈台灣近代新佛教運動的先驅者──林德林的新佛教事業及其困境(上)〉,《臺灣文獻》,53卷2期,2002年6月。
江燦騰,〈台灣近代新佛教運動的先驅者──林德林的新佛教事業及其困境(下)〉,《臺灣文獻》,53卷3期,2002年9月。
江寶釵、謝崇耀,〈從瀛社活動場所觀察日治時期臺灣詩社區的形成與時代意義〉,「瀛社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08年10月。
吾無隱子,〈對於佛教之我觀〉,《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11月5日夕刊四版。
李世偉,〈日治時代文社之研究〉,《臺灣風物》,47卷3期,1997年9月。
李世偉,〈清末日據初期臺灣的士紳與鸞堂〉,《臺灣風物》,四六卷四期,1996年12月。之
李世偉,〈日據時期中、臺佛教交流略論〉,《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1999年。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基隆靈泉寺高僧傳〉,《臺灣佛教》第二十五卷第一期,1971年。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大湖法雲寺高僧傳〉,《臺灣佛教》,第二十七期,1973年。
李添春,〈寺廟をたづねて〉,《臺灣時報》(1934年11月)。
林德林,〈讀張淑子家庭講話所感〉,《中道》16號,1925年2月1日。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臺灣風物》,三七卷一期,1987年3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下)〉,《臺灣風物》,三七卷四期,1987年12月。
周婉窈,〈曖昧的臺灣人—日本殖民統治與近代民族國家之認同〉,行政院文建會主辦,「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研討會,1996年。
浩生,〈對孔教演講的漫評〉,《臺灣民報》,一○八號,大正十五年六月六日。
施懿琳,〈日治中晚期臺灣漢儒所面臨的危機及其因應之道—以彰化崇文社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主辦,「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4月。
翁聖峰,〈《鳴鼓集》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台灣文學學報》,第九期,2006年12月。
翁聖峰,〈一九三○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卷1期,2006年3月。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八期,1993年9月。
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年6月)。
黃美娥,〈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國文天地》,16卷10期,2001年3月。
黃美娥,〈童蒙教育的新頁‧王石鵬及其《臺灣三字經》〉,《臺灣教育史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9月。
黃美娥,〈櫟社詩傑林仲衡詩歌的空間閱讀〉,臺中臺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
黃美娥,〈日治時期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47卷3期,1997年9月。
黃美娥,〈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11月。
黃進興,〈作為宗教的儒教:一個比較宗教的初步探討〉,《亞洲研究》23期,1997年7月。
黃麗娟,〈《鳴鼓集》及中教事件再考察〉,《台灣史料研究》22期,2004年2月。
黃欣,〈孔子尊崇漢學振興及現代〉,《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十二年十二月八日。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文載(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2號。
許雪姬,〈林獻堂與櫟社〉,《兩岸發展史研究》,第2期,2006年12月。
陳培豐,〈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在流通與切斷過程中走向
陳枕山,〈崇文社徵募論文發刊序〉《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八年(1919)三月二十九日六版。
張作梅等編著,《詩鐘集粹六種‧臺灣文獻類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八輯:20》(新北市:龍文出版社,2011年)。
鄭志明,〈臺灣齋教的淵源及流變〉,《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駱子珊,〈顏笏山先生與高山文社〉,《臺北文物》,第五卷二、三期合刊,1957年1月15日。
謝崇耀,〈論日治時期臺灣漢詩組織之建構與作用〉,《臺灣風物》,58卷3期,2008年,9月30日。
謝崇耀,〈《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年12月。
魏潤庵,〈東遊紀略—儒道大會行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一○年六月四日。
嚴慶雲,〈靈泉寺開山善慧大師一百一十歲冥壽紀念專刊〉,載《中國謎苑雜誌》,1990年9月10日。
釋演祥,《佛教學生論文〈日據時期臺灣「龍華齋教」與「佛教」之關係〉第一集》,高雄:妙林雜誌社,2001年。
釋慧嚴,〈從臺閩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台灣的發展〉,《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年。
釋慧嚴,〈西來庵事件前後臺灣佛教的動向─以曹洞宗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
釋慧嚴,〈日本曹洞宗與臺灣佛教僧侶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1998年。
 (日)河員功,〈三省堂和台灣——戰前台灣日本書籍流通〉,《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展》(天理台灣研究會第五屆研究大會,一九九五年七月二日所發表)《三省堂と台灣》一文增補而成。原載《成蹊人文研究》第五號(一九九七年三月)。
丸井圭治郎著,曾景來譯,〈臺灣齋教〉,《南瀛佛教》,第十二卷第十一號。
丸井圭治郎著、曾景來譯,《〈臺灣宗教與仕者〉‧《南瀛佛教》》,第十二卷第十號,1934年10月。
中西牛郎,『泰東哲學家李公小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8年)。
《礪心齋詩集》作者介紹,收錄於高志彬主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三輯。(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6月)。
 〈臺灣之孔廟〉,《臺灣文獻》第七卷三、四期合刊。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二年十一月十二、三、六日。
 《詩報》,一六三號,昭和一二年一○月二○日。
 《詩報》,二○二號,昭和十四年六月五日。
 〈社告〉,《臺灣青年》創刊號(一九二○年七月十六日)。
凌雲寺,〈本會開全島佛教講演會〉,《南瀛佛教》,第六卷第三號。
凌雲寺,〈本會御大點紀念講演會概況〉,《南瀛佛教》,第六卷第四號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四年十月一日。
《臺灣文獻》六卷二期,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六年一○月一○日,(倉沮二聖祭典及恭迎)。
〈孔道宣講團之責任〉,《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聖教報二卷出〉,《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治警五條の修正〉,《臺灣》第三年第三號(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學位論文: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79年)。
  王志宇,《儒宗神教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北: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黃孝光,《南宋三家遺民詞人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83年)。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游秀玟,《殖民體制下的文化革新:1920年代的同風會與文化協會》(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美錦,《反孔廢經運動之興起(一八九四——一九三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張作珍,《北港地區傳統詩社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淑玲,《臺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社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1996年)。
  潘進福,《吳濁流的詩與詩歌》(臺北: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9年)。
  簡炯仁,《臺灣民眾黨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謝崇耀,《日治時期臺灣詩話比較研究》(彰化:彰化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大野育子,《日治時期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台灣留學生為中心》,(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碩士班,2009年)。

報刊電子文獻: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八章第一節,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1/yinshun41-00.html,瀏覽日期:2018.09.15。
連橫,《臺灣通史‧藝文志》(電子文獻)。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1年5越至昭和19年3月,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微捲。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7月至44年11月,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微捲。
《臺灣新報》,明治29年6月至31年4月,國立中央圖書館館藏微捲。
《詩報》,昭和5年10月第1號至19年9月第319號(中有缺號),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乙、示諭‧臥碑》(電子文獻)。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