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2201200154200
DOI 10.6846/TKU.2012.00771
論文名稱(中文) 從村民委員會看中共村民自治的發展
論文名稱(英文) The development of CPC`s village democracy in village committe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黃維達
研究生(英文) Wei-Ta Huang
學號 69827013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12-30
論文頁數 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吳漢
委員 - 李志強
關鍵字(中) 村民自治
村民委員會
村委會選舉
海選
兩委一肩挑
關鍵字(英) Villager`s democracy
Villager`s committee
Villager`s committee elections
Free-nomination model(Hai Xuan)
Two committees in one grou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78年中國大陸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隨著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施行,人民公社作為政社合一、政企合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體制越來越顯得不能適應,因為其原本統購統銷、分配日常用品等經濟糧食分配權力的喪失導致人民公社逐漸喪失其管理權威與治理農村的職能,而自1980年第一個村民委員會誕生,村民自治取代人民公社成為基層的主要管理體制,並在中國大陸農村發展了三十年。而村民自治這樣一個帶有民主色彩的管理體制要如何在共黨以黨領政這一個傳統價值下運作與發展?這是本文想要去了解的。
本文有四個研究目的:
1.分析中國大陸推動「村民自治」制度的背景與動力,及其發展歷程。
2.了解村民委員會的選舉方式與其發展過程。
3.比較中國基層選舉制度與西方的異同。
4.分析共黨領導與民主自治之間的互動關係。
本文在第二章中探討了村民自治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背景與過程,並從法律這一個層面來解讀中國官方對於村民自治所做出的具體規定。第三章中則按照時間序列研究中國農村的選舉制度及其演進並透過引用台大王業立教授所提出的選舉制度分類標準,從西方的選舉制度理論的角度解釋「海選」當中的「一步法」與「三步法」。第四章則分析探討中共官方對村民自治態度的轉折,尤其是在2002年提出並大幅改變村民自治生態的「兩委一肩挑」這一政策,並從政策配套與邏輯上歸納出不同於兩岸村民自治研究者的看法。
英文摘要
Since China adop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1978, with the purposes of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people's communes unity as a political community,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becomes less politics and community united can not adapt to its originalpurchase and sale, distribution, daily necessities and other economic and food distribution loss of power causes people's communes gradually lost its management authority and functions of governance in rural areas, the birth of a villagers 'committee since 1980, villagers' democracy to replace the people's communes to become a grass-roo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elopment thirty years in China. The villagers' democracy is a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 democratic value. So how to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valu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o parties running the legislature? It is this article want to know.
This research has four research purposes:
(1) Analysis of China to promote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of the villagers' democracy system, and its course of development.
(2) To understand the mode of election of villagers' committees of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3)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rimary election system and the West.
(4) To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mmunist leadership and democracy.
In the chapter 2 we discusse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the villagers' democracy in the China, and from a legal aspect to interpret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officials made for the villagers' democracy.
Chapter 3,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lector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time-series study in China village. And reference from Professor Wang Yeh-Li(Taiwan University)the electoral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of the West to explained Free-nomination model(Hai Xuan) among the "one-step "and" three-step model.
Chapter 4 analyzes to explore the Chinese Communist official in 2002 and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ecology of villagers` democracy "two committees in one group” this policy. And from the view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matching policy and logical to made some different resear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6
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的發展過程與制度架構 7
第一節 村民自治發展的背景	9
第二節 村民委員會的發展過程	14
第三節 村民自治的制度架構	20
第三章 中國農村選舉制度的演進 27
第一節 八零年代的選舉制度	28
第二節 九零年代「海選」的出現與推廣	35
第三節 兩千年以後的基層選舉發展	41
第四節 「海選」與西方選舉制度之比較	52
第四章 以黨領政與村民自治	59
第一節 八零年代共產黨的態度轉折 60
第二節 九零年代「海選」實施與兩委矛盾 68
第三節 黨委與村委的關係 75
第五章 結  論 83
附錄一:《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88
參考文獻	91
表目錄
表 3-1各省選舉委員會組成方式進展表  43
表 3-2各省「秘密劃票間」設置進展情況表  45
表 3-3部份省份2001~2003與2004~2006兩次選舉使用「流動票箱」情況比較 47
表 3-4各省份2001~2003和2004~2006兩次選舉選民投票方式比例比較48
表 3-5各省直接選舉進展情況表 49
表 4-1各省份1995~2003間歷次選舉村委會成員與主任黨員比例表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中文專書
1、中國基層政權建設研究會、中國農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課題組,中國農村村民委員會選舉制度(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
2、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農村改革路線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
3、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年鑑編委會編,2002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年鑑(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
4、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年鑑編委會編,2003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年鑑(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5、王禹,我國村民自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王振耀、白鋼、王仲田編,中國村民自治前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7、王聖誦,中國鄉村自治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2009)。
9、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範例(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
10、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編,全國村民自治示範工作經驗交流暨城鄉基層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張會議文件彙編(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
11、民政部基層政權與社區建設司編,全國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進展報告(2005-2007年)(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12、白益華、楊開煌、石之瑜編,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制度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13、白鋼編,中國村民委員會選舉:歷史發展與比較研究(上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4、白鋼編,中國村民委員會選舉:歷史發展與比較研究(下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5、白鋼、趙壽星,選舉與治理:中國村民自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
16、史衛民、郭巍青、劉智,中國選舉進展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7、史衛民、潘小娟等,中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展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8、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19、任自力、尹田編,中國村民自治與法律維權經典案例評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0、李凡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4(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
21、李凡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5(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
22、李凡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0-2001(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23、李學舉,中國城鄉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
24、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
25、林長盛,大陸農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
26、俞可平,中國政治體制(台北:風雲論壇,2001)。
27、俞可平,增量民主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8、徐勇,鄉村治理與中國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9、徐勇,非均衡的中國政治:城市與鄉村比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30、徐勇、吳毅編,鄉土中國的民主選舉:農村村民委員會選舉研究文集(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31、徐勇、徐增陽編,鄉土民主的成長: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32、徐斯儉、吳玉山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2008)。
33、袁達毅,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
34、唐鳴,村委會選舉法律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5、范瑜、賀雪峰編,村民自治的村莊基礎:來自全國十個省市的村民自治調查報告(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
36、張五岳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2007)。
37、張晶編,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案例選析(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38、張厚安、白益華編,中國農村基層建制的歷史演變(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9、張厚安、徐勇編,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湖北:武漢出版社,1995)。
40、黃衛平、陳家喜,中國鄉鎮選舉改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1、詹成付,鄉村政治若干問題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
42、詹成付編,全國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進展報告(2005-2007年)(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43、詹成付編,村民選舉權利救濟機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44、虞烈東,親歷紅土地上的民主(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3)。
45、劉友田,村民自治:中國基層民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6、劉曉波,未來自由中國在民間(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10)。
47、郭殊、朱宗一,村民自治權益的保障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8、劉國中、朱國云編,大學生「村官」成長之路:來自江蘇的經驗(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9、劉業偉編,無聲的革命:村民直選的歷史、現實和未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
50、劉業偉、詹成付編,我們仍在路上:村民選舉與村民自治論文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
51、陳純柱,村民權利的憲政審視(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52、賴海榕,中國農村政治體制改革:鄉鎮半競爭性選舉研究(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2009)。
53、陳剩勇、何包鋼編,協商民主的發展:協商民主理論與中國地方民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54、鄭寶華編,2004-2005雲南農村發展報告:鄉村民主建設走向(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1、公共財政與鄉村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2。
2、朱晉、徐清宇,「中國農村村級選舉的現狀與展望」,南通社會科學(江蘇),第10期,1991。
3、全國村委會選舉情況分析會論文集,浙江: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主辦,2002。
4、全國村委會選舉情況分析會論文集,廣西: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主辦,2005。
5、村民自治與新農村建設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頒布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辦,2007。
6、非政府部門與中國地方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浙江:浙江大學法學院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主辦,2006。
7、政治學視野中的21世紀中國:挑戰與機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主辦,2006。
8、張厚安、蒙桂蘭,「完善村民委員會的民主選舉制度,推進農村政治穩定發展:湖北省于水市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調查」,社會主義研究(湖北),第4期,1993。
9、第二屆中國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辦,2004。
10、轉型中的中國政治與政治學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中山大學政治和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政治科學系主辦,2002。

(三)、官方文件
1、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編,全國村委會選舉情況分析論文集(2005)
2、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編,婦女參與村民自治有關資料彙編(2005)
3、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農村處編,1998年度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資料彙編(1999)
4、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農村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有關法規與資料彙編(1994)
5、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農村處編,1997年度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資料彙編(1998)
6、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農村處編,1995-1996年度全國村委會換屆選舉資料彙編(1996)
7、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農村處編,村民自治示範講習班試用教材(1991)
8、梨樹縣民政局編,梨樹縣村級建設資料彙編(1992)

(四)、學位論文
1、吳玉霞,「中共『鄉政村治』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2、韓化宇,「論兩委一肩挑對中國大陸農村民主發展之影響」,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2008年)。
3、蕭家聲,「中共村民自治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五)、報紙資料
1、旺報(台北),2011年8月27日,A11版。
2、聯合報(台北),2011年9月13日,A8版。
3、聯合報(台北),2011年9月21日,A13版。
4、聯合報(台北),2011年10月7日,A21版。
5、蘋果日報(台北),2011年12月19日,A11版。

二、英文文獻
1、Jean C. 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y,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2、Vivienne Shue,The Reach of the State :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California :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3、William L. Parish and Martin King Whyte,Village And Family In Comtemporary China.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7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