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2200816034200
DOI 10.6846/TKU.2008.01242
論文名稱(中文) 後冷戰時期中共擴展國際安全合作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Chinese expansion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傅永安
研究生(英文) Yung-An Fu
學號 79424020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10
論文頁數 1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王高成
委員 - 郭武平
關鍵字(中) 國際安全合作
中共新安全觀
非傳統安全
恐怖主義
戰略夥伴
關鍵字(英)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China’s New Security Outlook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errorism
Strategic partnershi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冷戰結束後,由於美蘇強權對抗消失,國際關係中的軍事因素相對降低,政治、經濟、外交等活動正不斷增強,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國際社會面臨著更加複雜的安全挑戰,因此也改變了各國的安全觀念。在國際大環境趨勢下,中共為塑造「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已確立「合作求安全」的安全戰略,正積極廣泛地參與多邊安全機制在內的國際安全合作,形成了多層次、多領域、多方位的對外安全合作格局。
本文從中共「新安全觀」作為研究的途徑,先對中共對於國際安全環境的形勢評估進行論述,以初步瞭解中共外在環境威脅因素,再進一步分析中共擴展國際安全合作的目標與手段,以掌握中共是如何運用「新安全觀」概念,擴展國際安全合作領域,進而達成長遠的戰略目標。
從本論文的研究顯示,中共擴展國際安全合作的範圍極為廣泛,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個領域,也包括國與國、地區及全球等不同層次,其主要目標在確保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和平與安全環境、加強對外影響力及塑造大國正面形象等,正透過參與國際事務、發展大國戰略協作關係、拉攏第三世界國家、擴大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及深化對外軍事交流活動等手段逐步達成。
另研究發現,中共在擴展國際安全合作之執行成效,10餘年來仍面臨諸多的問題和困境,主要歸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中共不斷強調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不建立軍事同盟關係,將來可能無法適應周邊和全球的戰略環境改變;二是中共想要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獨立、南沙島礁主權等問題實為困難,尤其涉及各國利益問題,國際社會不可能提供支持或援助,短期內無法達成主權統一的目標;三是中共近年積極強化建軍武備,增加國防預算,對周邊國家仍形成較大壓力,「中國威脅論」仍是一大隱憂。
英文摘要
After the Cold War, significant factors of military forces, which play decisive rol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declined along with the cease of hostility between the U.S. and the Soviet Union while activities i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diplomacy have been constantly enforced. Rapid globalization pushes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encounter more complicated challenges in security scenario, and thus alters viewpoints about security of each country. In such tremendous surrounding, in order to mold new security outlook centered on “mutual trust, reciprocity, equality and coordination,” China has confirmed its strategy of “approaching security with cooperation.” It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llaborations with 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 and has formed cooperation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fields and varieties.
This paper uses China’s new security outlook as a research approach. The author starts with explaining China’s estimation toward the international surroundings to help preliminarily understand its threat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n the author further digs into China’s goals and methods used in expanding multi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so as to reach its strategic aims.
A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hina has extended its influence in many aspects, not only including horizontal item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ics, military and diplomacy, but also vertical levels like regional or global development. The main goal is to guarantee sovereignty and completeness of territory, maintain peaceful and secur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its external influence and mold positive impression of big power. Therefore, it is reaching these goals step by step by taking par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veloping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with major powers, roping in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expanding cooperation in non-traditional issues and deepening external military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finds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explaining China’s ineffectiveness and predicament in broadening collaboration in security subjects after over-a-decade efforts. The first one is though China stresses on cooperation in non-traditional aspects, yet none of military coali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was built, and this would lead to its inadequacy to accommodate new strategic changes in neighboring areas or global environment. The second is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for China to peacefully solve problems such as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sovereignty in Spratly Islands without aids or support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because those issues relate to national benefits. The third reason goes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 potential pressure about “China threat” when seeing China’s strengthened armed forces and increased budget in military preparednes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9
第二章  中共對於國際安全環境的形勢評估 …………………………………11
第一節  政治安全形勢……………………………………………………………………11
第二節  經濟安全形勢……………………………………………………………………20
第三節  軍事安全形勢……………………………………………………………………24
第三章	中共擴展國際安全合作的目標 …………………………………………35
第一節  確保主權領土完整………………………………………………………………39
第二節 維護和平與安全…………………………………………………………………42
第三節 加強對外影響力…………………………………………………………………48
第四節 塑造大國正面形象………………………………………………………………51
第四章	中共擴展國際安全合作的手段 …………………………………………55
第一節  積極主動參與國際事務…………………………………………………………55
第二節  發展大國戰略協作關係…………………………………………………………62
第三節 拉攏第三世界國家………………………………………………………………65
第四節  擴大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66
第五節  深化對外軍事交流活動…………………………………………………………68
第五章	結論 ………………………………………………………………………75
參考書目 …………………………………………………………………………109
附  錄
頁次
附錄一 中共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89
附錄二 中共「反分裂國家法」……………………………………………………………91
附錄三 中共關於聯合國改革問題的立場文件……………………………………………93
附錄四 上海合作組織「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101
附錄五 中日聯合新聞公報 ………………………………………………………………106

表 目 錄
頁次
表1-1  中共發佈「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際安全合作」內容差異性……………78
表1-2  中日東海問題磋商一覽表…………………………………………………………79
表4-1  2001至2007年共軍與外軍安全磋商一覽表………………………………………81
表4-2  中共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一覽表……………………………………………85
表4-3  2002至2007年中共與外國舉行聯合反恐軍演一覽表……………………………87
表4-4  2000至2007年外軍觀摩共軍演習一覽表…………………………………………8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專書
Christopher A. McNally/Charles E. Morrison編,楊紫函、吳奇達、強勇傑、陳孝燮、李育慈、黃俊彥等譯,2001亞太安全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
Paul Rogers著,蕭歡容譯,失控:21世紀的全球安全(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子杉著,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第2版(上海:三聯出版社,2005年)。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SIPRI年鑒2005: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中華歐亞基金會,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
巴忠倓主編,大國興起中的國家安全-第三屆國家安全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巴忠倓主編,戰略機遇期的把握和利用:第四屆國家安全論壇論文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10月)
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第2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王泰銓,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彙編,(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王高成等著,美中臺關係戰略評估. 2004(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5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共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王逸舟主編,中國國際關係研究(1995-200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逸舟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家利益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王樹春編著,冷戰後的中俄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巨克毅主編,台海安全的戰略新情勢(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何蘭主編,冷戰後中共對外關係(北京:中共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何蘭主編,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吳寄南、陳鴻斌著,中日關係「瓶頸」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宋明江,2003年國際形勢發展軌跡(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李學保,當代國際安全合作的探索與爭鳴-國際合作研究叢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杜起文,中共外交2005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沈偉烈,中國國家安全地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
金燦榮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大國戰略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胡宗山,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歷史與戰略-國際合作研究叢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徐桂華主筆,中國經濟安全的國家戰略選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徐堅,國際環境與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馬加力著,關注印度-崛起中的大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崔立如,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張小明,中共周邊安全環境分析(北京:中共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年)。
張五嶽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許惠佑主編,台灣海洋,(台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5年)。
許濤、季志業主編,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陳佩堯、夏立平主編,國際戰略縱橫第一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陸忠偉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2/2003(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3年)。
陸忠偉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4/2005(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陸忠偉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5/2006(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裴堅章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第1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趙春山、楊開煌、邵宗海主編,兩岸關係論叢:乙亥至己卯年(台北,華泰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劉傑,國際環境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劉傑主編,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劉靜波主編,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魯毅、黃金祺主編,外交學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閻學通、孫學峰主編,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韓源,全球化與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2005年)。
叢鵬主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二、研討會論文
李偉健,「波灣石油與中國的能源安全」,發表於第二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與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主辨,1998年12月11日),頁103~109。
夏安凌,「聯合國改革與21世紀的國家安全」,發表於國際安全與聯合國改革東西方文化的視角學術研討會(北京:北京大學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主辦,2005年6月19~21日),頁70~75。
劉小林,「聯合國與國際反恐鬥爭」,發表於國際安全與聯合國改革東西方文化的視角學術研討會(北京:北京大學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主辦,2005年6月19~21日),頁59~63。
三、學位論文
周睦謹,「中共『大國外交』研究(1989-2000)」,淡江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耿濟川,「中共國際軍事文流對台安全之衝擊-就軍事角度衡量」,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期刊
尹承德,「對世界戰略格局的幾點思考」,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5年第2期(2005年2月),頁19~24。
火正德,「論中歐戰略關係」,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5年第2期(2005年2月),頁1~5。
王高成,「美中的戰略互動與臺海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十四卷,2006年4月,  頁19~33。
朱松柏,「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7期(2004年7月),頁9~12。
朱鳳嵐,「『自然延伸』還是『中間線』原則-國際法框架下透視中日東海大陸架劃界爭端」,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6年第5期(2006年5月),頁20~25。
朱鋒,「國際戰略格局開始變化了嗎?」,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9~10。
朱鋒,「導彈試射、六方會談與多邊談判中的『安全困境』」,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6年第8期(2006年8月),頁25~31。
何蘭,「發揮傳媒功能,塑造國家形象」,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27~28。
吳曉明、徐緯地,「軍事透明與安全互信」,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2期(2005年12月),頁49~56。
李華,「中歐關係評析」,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
俞邃,「審視大格局,運籌大外交」,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23~25。
姚雲竹,「軍事實力在戰略格局演變中的作用」,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2~14。
唐永勝,「認識當前國際秩序及其演變的重要因素」,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0~12。
秦亞青,「國際體系秩序與國際社會秩序」,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3~5。
袁鵬,「中國崛起與中國的國際處境」,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20~22。
馬小軍,「中國與現行國際秩序的關係」,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6~18。
馬偉寧(美),「中美軍事關係中的透明度問題」,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58~62。
馬碩鵬、何文淵,「東協油氣資源概況及經貿合作前景」,中國能源(北京),2005年第8期(2005年8月),頁10~11。
崔立如,「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演變趨勢的一點思考」,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2。
張敏謙,「國際秩序、理念選擇及中國對外戰略」,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4~16。
許濤,「中亞區域合作與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5年第11期(2005年11月),頁21~27。
郭武平,「上海合作組織與俄中在中亞競合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5-6月  ,頁125~159。
郭武平,「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第2卷,2006年7月,  頁167~209。
傅夢孜,「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的和平變革」,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8~20。
傅夢孜,「戰略對話與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8期(2005年8月),頁52~61。
賀鑒、蔡高強,「從國際法視角看冷戰後聯合國維和行動」,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3期(2005年3月),頁26~31。
馮仲平,「如何應對『中國威脅論』」,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25~27。
董漫遠,「全人類共同利益與中國的和平發展」,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5期(2005年5月),頁15~18。
趙長峰,「現實主義國際合作觀探微」,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55~60。
趙春山,「論中共的對外政策」,東亞季刊,1994年第3期(1994年7月),頁1~21。
趙春山,「中共與朝鮮半島核武危機」,韓國學報,第14期(1996年5月),頁233~243。
趙春山,「中共的『大國外交』戰略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2期(2000年2月),  頁66~71。
趙春山,「中俄戰略互動:美國的認知與對策」,俄羅斯學報),第1期(2001年1月),頁206~131。
趙華勝,「上海合作組織:評估與發展問題」,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5期(2005年5月),頁17~23。
劉江永,「未來的國際格局與國際秩序」,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7~9。
劉青建,「21世紀初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特點」,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頁1~7。
歐陽立平、吳興佐,「當前世界軍事安全形勢的幾個特點」,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6年第5期(2006年5月),頁1~6。
蔡鵬鴻,「試析南海地區海上安全合作機制」,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6年第6期(2006年6月),頁7~11。
閻學通,「國際格局的變化趨勢」,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5~7。
龐中英,「維護和塑造秩序,積累和使用力量」,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22~23。
五、報紙、網路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
人民網(人民日報)http://www.people.com.cn/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日報網站http://www.chinadaily.com.cn/
中國台灣網http://www.chinataiwan.org/
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index.htm
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
中國能源網http://www.china5e.com/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gb.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
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
中國廣播網http://www.cnr.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h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http://www.gwytb.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http://www.scio.gov.cn/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webapp/mp.asp
中華民國國防部網站http://community.nat.gov.tw/event/goodsits/A03/index.htm
中新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央視國際http://www.cctv.com/
俄羅斯新聞網http://big5.rusnews.cn/
軍事新聞網http://news.gpwb.gov.tw/
國際在線http://gb.cri.cn/
新華網(新華社)http://www.xinhuanet.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