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1202022201600
DOI 10.6846/TKU.2020.00520
論文名稱(中文) 一位女性空服員成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歷程之自我敘說
論文名稱(英文) Journey on Becoming a Mental Health Worker— A Self-narrative of a Female Flight Attenda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1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林夢珊
研究生(英文) Moon-shine Lin
學號 60369001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1-07
論文頁數 2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ymlxxx@ms1.hinet.net)
委員 - 張義雄(132646@mail.tku.edu.tw)
委員 - 藍挹丰(carolyflan@yahoo.com.tw)
關鍵字(中) 空服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工作者
自我敘說
關鍵字(英) flight attendant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worker
self-narrativ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生命即表達!
    每個人要勇敢的以自己獨一無二的樣貌,活成自己的典範,但千萬記得要謙卑,因我們所以能獨一無二,必然在過程中,有著更多獨一無二的生命夥伴們或遠或近的成就著。
    這是一個以詮釋學取向為研究方法與敘說架構的自我敘說生命故事,一個以行動作為詮釋,詮釋作為行動的生命故事。
    一位在航空公司待了25年的女性空服員,在離開航空產業之前,因著一場演講的啟發而進入了心理諮商研究所學習,一方面展開自我深度探索,解析原生家庭與職場生涯如何影響自己成為「心理健康工作者」,另一方面,面對二度生涯的角色移位,帶著轉職的焦慮與恐懼,經歷了在研究所時期的一連串事件:言語霸凌、休學、個資被誤用、退研究方法課、退口委的課、同儕學習…,她誠實的一再跳躍式回觀,以批判、自省與感恩之「部份-整體」的詮釋循環,檢驗自己生命中的許多關鍵遭逢。透過一個又一個事件之二元性體驗,藉由言說與行動表達的過程,試圖突破外在世界的權力架構,努力超越內在世界的對立與矛盾,跳脫受害者-加害人思維,融合多元分析的視域,將抽象的內在體悟轉化為具體可行的實踐-融入生命故事講座課程、發展療育花園,出版電子書、日誌,創作迷宮粉彩,為「心理健康工作」體現了多樣的可能性,成為一個更有「厚度」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檢視此自助助人、自我療育與自我成長的道途,從「自我」樣貌的「顯影」,「超越自我」的探究,「在世存有」與「溝通行動」的往返,到形塑出一個「新助人者專業」典範與對更多的不確定性與可能性開放,終致發現,原來經歷了一路的顛簸,自己也正以比較舒適的方式悄然移位著。
英文摘要
Life is expression! Everyone must be brave to be unique and be our own role model. Bu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o be humble, we won’t be really unique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those people who are as unique as us along our way. 
This is a self-narrative life story with hermeneutic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reefold mimesis research method.
Being as a 25 year experienced female flight attendant, before leaving the aviation industry, I was inspired by a lecture and therefore went back to school studying abou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one hand, I began to explore how the family and career affect me as a "mental health worker",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face of my role shifting after my retirement from the airlines, I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events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being bullied, taking 1 year off the study, being violated my privacy, dropped 2 courses, peer study ..., I honestly jumped back and forth to examine many key encounters in my lifetime with the "part-whole" interpretation cycle of hermeneutic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speech and action, I tried to break through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external world, strive to transcend the contradiction of my internal world, 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of victim-injurer pattern, and transform the abstract internal perception into feasible practices-offer life story lecture courses, develop a healing garden, publish e-books, journals, and create maze pastels, which show more possibilities for "mental health work" and become a multitask mental health worker . Examining this path of self-help, self-healing and self-growth, I found out that even I had experienced bumps all the way, I was gradually shifting in a more comfortable wa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致謝	II
目錄	V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為什麼想寫自己	3
第三節 位移過程的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空服員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心理健康相關研究與發展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我的矛盾:寫在研究方法之前	17
第二節、關於實證與建構之間	18
第三節、用詮釋學方法來迂迴的說自己	20
第四節、研究者如何成為研究工具	27
第四章 移位的起點:被我終結的空服生涯	31
第一節 先前理解﹕我與31個我的初相遇	31
第二節 組織風暴前的山雨欲來	64
第三節 我進了淡江教心所	65
第四節 不再是空服員了,我以為我沒有不捨	66
第五節 從空到萬有	69
第六節 自我接納的開始	74
第五章 我的原生家庭	78
第一節 母親的「聲量」與我的自我調適	78
第二節 關於媽媽﹕我的兩個領悟	80
第三節 母親的表演與表達	81
第四節 母親給我的職前(值錢)訓練	82
第五節 除了「離開」,是否還有別的可能?	84
第六節 轉化的開始﹕千年木與對母親的發現	88
第六章 教育現場:我的內在裂變與混亂	90
第一節 國中班導師—性別意識啟蒙者	90
第二節 與大學生說生涯﹕娓娓道來之化隱為顯	92
第三節 長輩級同儕G事件﹕FB貼文	96
第四節 同儕學習﹕May與她帶來的觸動	105
第五節 退選必修課「研究方法」	110
第六節 退選選修課心情之獨白旁白與表白	112
第七章 回家	132
第一節 爸爸出現了﹕一次偶然的回觀與觸動	132
第二節 一個Tomboy女孩與爸爸的暗房	137
第三節 自我敘說論文作為中介﹕重新認識爸爸	140
第四節 跑錯地方還是跑對地方	144
第八章 自我生成與自我接納	150
第一節 我的粉彩心情與「金門迷宮師」	150
第二節 我的日記本﹕離自己最近的支持系統	155
第三節 我的打油詩﹕二元性的自我接納	157
第四節 「復仇者聯盟」臨時成軍﹕幽默感生成	183
第五節 一生懸命之獨處、旅行與回家	187
第九章 與典範再連結	193
後記 致明磊禪師	204
附錄 高跟鞋之迷思與反思	210
參考文獻	217

 
表次
表2-1  促進心理健康的各面向 EMPOWER	12
表3-1  詮釋學研究方法的三大概念與基礎論述	26
表3-2  詮釋學的詮釋運作三步驟	2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華心理健康協會(2017,n.d)。心理健康3.0:邁向心理健康促進融入政策新紀元﹝網路文章﹞。取自http://www.mhat.org.tw/node/715
中華百科全書(1983,n.d.)。心理衛生運動﹝網路文章﹞。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627
朱逸桂(2014)。空服員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的影響:兼論熱情的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朱儀羚等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台北:濤石。
沈清松(1993)。詮釋學方法評介。國立政治大學通訊社,1,5-17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 ,16,20-69
高毓婉(2017)。影響國際航線女性空服員轉職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陳嘉珍(2012,Oct 23)。身體意識的智慧。取自〔網路文章 〕http://jane.seth101.com/chatter/%E8%BA%AB%E9%AB%94%E6%84%8F%E8%AD%98%E7%9A%84%E6%99%BA%E6%85%A7/
張芸愷(2006)。國際航線女性空服員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明磊 (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明磊(2013)。你期望從敘說研究中看到什麼?說服還是感動?。應用心理研究,57,7-8
楊明磊(2017)。杨明磊博士北京身心疗愈工作坊﹝網路文章﹞。取自http://www.xiusida.com/yangminglei007.htm
劉美珠、林大豐(2001)。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劉國彬、楊德友譯(2014)。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文化。
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想與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聯合報(2017)。好少!衛福部心理衛生預算每人平均22.1元(網路文章)。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412504
鍾灼輝(2011)。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台北:商周。
蘇宏義(2017)。空服員的服務管理。新北:揚智文化。
Debbie Shapiro. (2011).身心調癒地圖(邱溫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Ken Dychtwald.(2009).身心合一:探索肢體心靈的奧妙互動(邱溫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2017,Aug 29). What is mental health?﹝web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entalhealth.gov/basics/what-is-mental-health/index.html/2017/08/the-last-pos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7,Aug).Mental health: a state of well-being﹝web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features/factfiles/mental_health/en/2017/08/the-last-post.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