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1200821041800
DOI 10.6846/TKU.2008.00571
論文名稱(中文) 從建構主義觀點分析胡錦濤時期對台策略
論文名稱(英文) An Outlook of Constructivism to Analyze Hu Jin-Tao's Devices to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傅立文
研究生(英文) Li-Wen Fu
學號 79426011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15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高成
委員 - 邱坤玄
委員 - 潘錫堂
關鍵字(中) 建構主義
台灣
認同
中共
關鍵字(英) Taiwan
constructivism
identity
Chin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有以下2點:1.從建構主義觀點建構一個中共對台策略分析架構,作為解析中共對台策略的研究基礎;2.解析胡錦濤執政以來對台策略思維模式。
本論文依據溫特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之觀點,從「能動者對結構分析」、「能動者對結構的建構」、「認知與規範的影響」等三條研究途徑,解析胡錦濤的對台策略;並依據對理論、事件及觀點的特性,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個案分析法」、「歸納法」等三種研究方法。
透過由建構主義所建立起的分析架構,結合胡錦濤時期的對台重要作為,評估中共國家發展優先順序,解析中共對台作為,採發揮自身能動性及削弱台灣能動性之策略思維模式,並強調改變中共涉台人員觀念及台灣人民認知為胡錦濤對台政策之核心目標。
本論文有以下2個結論
1.國際文化是決定中共擬定對台策略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正確理解國際大環境背境下的兩岸關係發展日趨重要。
2.胡錦濤的對台策略思模式最主要的特色,是有效掌握國際潮流趨勢,並與自身優勢結合起來,再從更高、更全面層次重新定位國家安全情勢,並採取全新的對台策略手段,為一結合大趨勢,影響小結構的思維模式。
英文摘要
There are two purpose of this thesis to study. 1.To build a analyze structure by constructivism. 2.To analyze Hu Jin-Tao’s devices to Taiwan.
This thesis uses the outlook of Wendt’s social constructivism to analyze Hu Jin-Tao’s devices to Taiwan. The study methods are documentation, case analysis and induction.
In this thesis, I try to use the analyze structure of constructivism and linking up Hu Jin-Tao’s devices to Taiwan to analyze Mainland China’s thought. Three main points of conclusion be made:
1. International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Mainland China’s devices to Taiwan.
2. Hu Jin-Tao knows well international tendency and linking up Mainland China’s superiority to make new devices to Taiwa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文獻檢討.......................... 4
壹、對建構主義理論探討...................... 4
貳、建構主義結合實証研究..................... 5
參、建構主義結合兩岸關係研究................... 5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7
壹、研究途徑........................... 7
貳、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壹、研究範圍........................... 13
貳、研究限制........................... 13
第二章 建構主義理論......................... 15
第一節 建構主義之發展....................... 15
壹、國際關係中的主流理論與非主流理論............... 15
貳、建構主義理論發展背景..................... 16
第二節 主要代表人物及論點..................... 20
第三節 建構主義主要觀點...................... 23
壹、建構主義的定義........................ 23
貳、建構主義的主要內容...................... 27
參、建構主義的影響........................ 30
第三章 建構主義觀點的策略分析架構.................. 32
第一節 對結構的分析........................ 32
壹、批判性反省的過程....................... 32
貳、對國際體系的分析....................... 33
參、對自身的定位......................... 35
肆、時間因素........................... 37
第二節 能動者對結構的建構作用................... 38
壹、建構主義對「國家主權」的看法................. 38
貳、對他國外部主權的限制作用................... 40
參、對他國內部主權的削弱作用................... 41
第三節 認知與規範......................... 44
壹、認知............................. 44
貳、規範............................. 46
第四章 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政策(2002-2007).............. 49
第一節 「胡四點」......................... 49
第二節 經美制台.......................... 53
第三節 「反分裂國家法」...................... 59
第四節 國共會談.......................... 70
第五節 拉攏台灣人民作法...................... 77
第五章 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策略解析.................. 81
第一節 評估國家安全利益優先順序.................. 81
壹、對國際安全環境評估...................... 81
貳、評估中美關係......................... 85
參、檢討兩岸關係......................... 86
肆、評估國家安全利益優先順序................... 91
第二節 從國家整體發展定位時間因素................. 92
壹、自身定位與發展目標...................... 93
貳、「和平發展」戰略....................... 95
參、對時間的認知......................... 96
第三節 發揮對兩岸關係的建構作用.................. 99
 壹、發揮自身能動性........................ 100
 貳、削弱台灣能動性........................ 102
第四節 強化兩岸認知因素...................... 105
壹、中共涉台工作人員觀念的改變.................. 105
貳、改變台灣人民認知作法..................... 108
第六章 結論............................ 113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檢視....................... 113
壹、從建構主義觀點分析兩岸關係.................. 113
貳、中共對台策略思維模式..................... 114
第二節 心得與啟示......................... 115
第三節 未來研究與展望....................... 118
參考文獻............................ 120
圖目錄
圖1-1:制度與進程共同決定的過程.................. 11
圖1-2:建構主義對台策略分析途徑.................. 12
圖3-1:建構主義理論性推論特點示意圖................ 34
表目錄
表4-1:胡錦濤歷次提出「胡四點」內容................ 49
表4-2:2001-2004年江澤民和胡錦濤與美國重要官員會談要點摘要..... 54
表4-3:《反分裂國家法草案》主要修訂內容比較表............ 61
表4-4:《反分裂國家法》全文..................... 62
表4-5:台灣官方對中共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反應........... 65
表4-6:「扁宋會」10項結論...................... 71
表4-7:中國共產黨主席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會談新聞公報.... 73
表4-8:中國共產黨胡錦濤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談公報......... 7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專書
Derian, James Der (詹姆斯.德.代元)主編,秦治來譯,2003年。《國際關係理論批批判》(International Theory : Critical Investigations)。杭州:浙江民出版社。
Finnemore, Martha(瑪沙.費麗莫)著,袁正清譯,2001年。《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杭州:淅江人民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 (安東尼.紀登斯)著,黃瑞祺譯,2005年。《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紀登斯在台灣》。台北:松慧。
Giddens, Anthony (安東尼.紀登斯)著,李康、李猛譯,2004年。《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台北:左岸文化。
Goldstein, Joshua S.著,歐信宏、胡祖慶譯。《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雙葉書廊。
Held, David; McGrew, Anthony 等著,林祐聖譯,2005年。《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Governing Globalization : 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台北:韋伯文化。
Kubalkova, Vendulka、Onuf, Nicholas、Kowert, Paul (溫都爾卡.庫芭科娃、尼克拉斯.奧魯夫、保羅.科維特)主編,肖鋒譯,2006年。《建構世界中的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ed Worl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Nye, Joseph Jr. (小約瑟夫.奈伊)著,張小明譯,2002年。《理解國際衝突─理論與歷史》(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上海:新華書店。
Nye, Joseph Jr. (小約瑟夫.奈伊)著,吳家恆、方祖芳譯,2006年。《柔性權力》(Soft Power :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台北:遠流出版社。
Pastor, Robert A. 編著,董更生譯,2000年。《20世紀之旅:七大強權如何塑造20世紀》。台北:聯經出版社。
Pearson, Frederic S.; Rochester, J. Martin著,胡祖慶譯,2003年。《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五南圖書。
Wendt, Alexander(亞歷山大.溫特)著,秦亞青譯,2000年。《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丁樹範主編,2002年。《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
子杉,2005年。《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王高成,2005年。《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圖書。
王逸舟主編,2006年。《中國國際關係研究(1995-200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逸舟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2:國家利益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王宇寧、姚文增、李大光、胡大漢,2006年。《21世紀軍事發展大趨勢》。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緝思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3:非傳統安全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牛軍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4:中國外交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2005年。《國際戰略資源調查》。北京:時事出版社。
包宗和,1990年。《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台北:三民書局。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年。《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江西元、夏立平,2004年。《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任曉編,2001年。《國際關係理論新視野》。北京:長征出版社。
朱浤源,2004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吳玉山,1997年。《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書局。
李英明、關向光編著,2007年。《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台北:巨流圖書。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2003年。《中國大陸研究與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金燦榮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3:大國戰略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門洪華,2005年。《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倪世雄,2001年。《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俞新天主編,2005年。《在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秦亞青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1:國際秩序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高金鈿主編,2001年。《國際戰略學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五岳主編,2003年。《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
張亞中,2003年。《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亞中主編,2003年。《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
張宇燕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7:世界經濟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張麟徵,2005年。《泥淖與新機: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曹建明主編,2002年。《上海台灣研究,第二輯》。上海:上海台灣研究所。
莫大華,2003年。《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袁正清,2005年。《國際政治理論的社會學轉向:建構主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文壽,2006年。《台灣研究論文精選:兩岸關係大事記》。北京:台海出版社。
陳永發,2001年。《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毓釣,2006年。《胡錦濤時代的中美台動向:維持現狀、遏制台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曾復生,2004年。《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曾復生,2004年。《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曾復生,2006年。《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童振源,2003年。《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
楊潔勉等著,2002年。《世界格局中的台灣問題:變化和挑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開煌,2005年。《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閰學通,1995年。《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閰學通、孫學峰,2003年。《國際關係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閰學通、孫學峰等著,2005年。《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閰學通、漆海霞編,2005年。《國際形勢與台灣問題預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閰學通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5:國際安全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鄭必堅,2005年。《論中國和平崛起發展新道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劉靜波主編,2006年。《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蔡文中、陶文釗,2003年。《911後的國際形勢》。北京:華藝出版社。
潘錫堂,2003年。《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
盧曉衡主編,2002年。《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戴萬欽主編,2006年。《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和平與發展的展望》。台北:時英出版社。
戴萬欽主編,2006年。《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協商與合作的展望》。台北:時英出版社。
薄富爾(Beaufre)著,紐先鍾譯,2000年。《戰略緒論》。台北:麥回出版社。
龐中英主編,2006年。《中國學者看世界8:全球治理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
蘇起,2004年。《危險邊缘: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文化。

論文
王公龍,2002年。〈溫特建構主義理論的貢獻與缺失〉。《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
王正義,2003年。〈亞洲區域化:從理性主義走向社會建構主義?〉。《世界政治與經濟》,第5期。
王宜禎,2004年。《從建構主義的〈國家利益〉觀分析兩岸經貿互動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長平,2002年。〈國家利益建構的國內層次研究〉。《歐洲》,第1期。
方長平,2004年。〈西方戰略文化研究:從文化主義到建構主義〉。《國際論壇》,第6期。
尤元奎。〈正視台灣農產品銷陸的重要性〉,http://www.npf.org.tw/particle-2137-1.html 2006/9/23。
石之瑜,2001年。〈做為藝術的政治學─兼評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立場〉。《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頁293-310。
江西元,2004年。〈中國和平崛起與祖國統一辨析〉。《戰略與管理》,第4期,頁23-33。
李明,2002年。〈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與社會建構論之反思〉,《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74.htm 2006/9/23。
李鵬,2006年。〈從『戰略競爭者』到『利益相關者』:美國對華戰略定位轉變與台灣問題─一種建構主義的分析視角〉。《中國外交》,第7期,頁19-26。
吳安家,2005年。〈『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策略〉。《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2期,頁1-4。
孟憲生,2007年。〈中國和平發展與整體戰略指導〉。《學習時報》,http://www.studytimes.com.cn/txt/2007-07/09/content_8499637.htm 2007/7/10。
范菊華,2002年。〈規範與國際制度:一種建構主義闡釋〉。《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
范菊華,2003年。〈對建構主義的解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
修文群、劉震濤,2005年。〈當前台灣水果大陸銷售存在的問題及兩岸農業合作方向〉。《台灣研究》,第5期,頁34。
秦亞青,2003年。〈權力、制度、文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
秦亞青、亞歷山大.溫特,2005年。〈建構主義的發展空間〉。《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
秦亞青,2005年。〈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世界政治與經濟》,第1期。
秦亞青,2006年。〈建構主義:思想淵源、理論流派與學術理念〉。《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
袁正清,2003年。〈從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體〉。《歐洲研究》,第4期。
袁正清,2003年。〈國際關係理論的行動者和結構之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
袁正清,2004年。〈從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體:建構主義的解析〉。《歐洲研究》,第1期。
袁正清,2004年。〈國家利益的兩種視角〉。《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
袁易,2001年。〈對Alexander Wendt 有關國家身份和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第15卷 第2期,頁65-291。
孫溯源,2003年。〈集體認同與國際政治─一種文化視角〉。《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
翁明賢,2006年。〈全球化下國家安全戰略的另類思維:建構主義的觀點〉。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40613/20060613-6.pdf 2006/11/04。
翁明賢、周湘華,2006年。〈建構國家利益的評量指數:兼論台灣軍事戰略思維〉。《建構21世紀台灣的戰略定位與策略:紀念鈕先鍾教授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輝,2004年。〈戰略機遇期爭議〉。《湖北社會科學》,第6期。
夏立平,2004年。〈論中國和平崛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第1期。
黃旻話,2000年。〈評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1期,頁71-94。
莫大華,1999年。〈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期,頁93-109。
莫大華,2002年。〈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的原型、分類與爭論─以Onuf、Kratochwii和Wendt的觀點為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頁111-148。
郭樹勇,2001年。〈建構主義的共同體和平論〉。《歐洲》,第2期。
郭樹勇,2004年。〈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
張建新,2003年。〈關於建構主義與其他國際關係理論的關係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
張雪忠,2004年。〈防止台灣問題出現最壞局面的對策思考〉。《戰略與管理》,第3期,頁6-10。
張沛,2004年,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主辦〈中國和平崛起戰略:理論與內涵〉學術研討會綜述,http://www.siis.org.cn/gjwtlt/2004/IT2/zhangpei.htm 2004/5/21。
陳牧民,2006年。〈當和平崛起遇上台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頁5。
彭光謙,2004年。〈中國政府對台灣政策的新主張新倡議〉。《中國戰略》(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多維媒體公司),第3期,頁34-37。
葉定國,2004年。《論台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點的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開煌,,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4期,頁1-5。
閰學通,2004年。〈中國『不惜一切代價遏制台獨』的政策來源〉。中國戰略(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多維媒體公司),第3期,頁38-41。
蔡政修,2003年。〈520後的兩岸關係結構與兩岸政治談判前景〉。《問題與研究》, 42卷第1期,頁81-82。
蔡瑋,2005年。〈對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分析及國際反映〉。《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4期,頁1-9。
鄭端耀,2001年。〈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頁199-229。
鄭先武,2004年。〈安全區域主義:建構主義的解析〉。《國際論壇》,第7期。
劉德喜,2003年。〈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意義、內涵、問題〉。《中州學刊》,第5期,頁10-14。
薛力,2006年。〈台灣問題─一種建構主義的分析〉。《21世紀》網絡版,http://www.cuhk.hk/ics/21c/supplem/essay/0404019.htm 2006/11/4。
蕭喜東,2001年。〈20年來的對台政策需要檢討〉,中國報導周刊網,http://www.weachina.com/html/00139.htm 2006/11/4。

報紙與雜誌
人民日報(北京)
大公報(香港)
中國時報(台北)
文匯報(香港)
自由時報(台北)
青年日報(台北)
《新新聞》周刊(香港)。
解放軍報(北京)
廣角鏡月刊(香港)
聯合報(台北)
聯合早報(新加坡)

二、英文部分
專書
Brain, Loar. 1985. Social Content and Psychological Content. Arizona University Press.
Delanty, Gerard. 1997. Social Science: Beyond Constructivism and Realism. Minneapoiis: University of Minneasota Press.
Finnemore, Martha. 1996.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rederking, Brian. 2000. Resolving Security Dilemmas: A Constructivist Explanation of the INF Treaty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td.
Kubalkova, Vendulka, Nicholas Onuf and Paul Kowert, eds. 1998.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ed World. New York: M. E. Sharp.
Onuf, Nicholas Greenwood. 1989. World of Our Making: 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lina Press.
Ruggie, John Gerard. 1998. Constructing the World Polity: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Searl, John. 1995.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Sil, Rudra and Doherty, Eileen M.. 2000. Beyond Boundaries? Disciplines, Paradigms and Theoretical International Studi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Waltz, Kenn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論文
Adler, Emanuel. 1997. “Seizing the Middle Ground: Constructivism in World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3, No.3, pp.319-363.
Ashley, Richard K.. 1986. “The Poverty of Realism”, in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pp.255-300.
Checkel, Jeffrey T.. 1998. “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orld politics, Vol.50, No.2, pp.325-326.
Copeland, Dale C.. 2000. “The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to Structural Realism: A Review Essa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2, pp.187-212.
Finnemore, Martha. 1996. “Norms, Culture, and World Politics: Insights from Sociology’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0, No.2, pp.326-328.
Hoffman, Mark. 1987. “Critical Theory and Inter-paradigm Debate “, Millennium, Vol.17, No.1, pp.91-95.
Hopf, Ted. 1998.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1, pp.171-200.
Kratochii, Friedrich and Ruggie, John Gerard. 1986.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 State of Art on An Art of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0, No.4, pp.753-775.
Mearsheimer, John. 1994/1995.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 pp5-49.
Nye, Joseph. 1990.”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wer.” Dialogue, No.4.
Ruggie, John Gerard. 1998.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 p.856.
Smith, Steve. 2000. “Wendt’s World.”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Vol.26, No.1, pp.151-160.
Suganami, Hidemi. 1998. “A Note on Some Recent Writing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4, No.4, pp.903-910.
Wendt, Alexander.1987.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 pp.335-370.
____. 1992.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Construction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 pp.391-425.
____. 1994.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 pp.384-396.
____. 1995.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1, p.73.
____. 1998. “On constitution and Caus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4, special Issue, pp.101-177.
____. 2000. “On the Via Media: A Response to the Crit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6, No.1, pp.165-180.

三、網路資源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網站,http://www.studytimes.com.cn/。
中共中央統戰部網站,http://www/zytzb.org.cn/。
中國台灣網,http://www.chinataiwan.org。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報導周刊網,http://www.weachina.com/。
中新社網站,http://www.lianghui.org.cn/。
行政院研考會網站,http://www.rdec.gov.tw/。
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
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鳳凰網,http://news.phoenixtv.com/。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