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2120494700
DOI 10.6846/TKU.2021.00434
論文名稱(中文) 客製化管狀構造及其接頭設計之建築應用
論文名稱(英文) Customized Tubular Structure and Joint Design in Architectu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李有容
研究生(英文) Yo-Jung Lee
學號 6063602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3
論文頁數 17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097016@mail.tku.edu.tw)
委員 - 蕭吉甫(chifu.research@gmail.com)
委員 - 張恭領(kling@ntua.edu.tw)
關鍵字(中) 管狀構造
接頭
客制化設計
參數化設計
構築
關鍵字(英) Tubular Structure
Joint
Customized Design
Parametric Design
Tectonic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從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以來至今,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大大的提昇了人類的生產力,人力也逐漸的被機械所取代。參數化設計在建築中的應用更加廣泛,而管狀構造於建築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發展性,藉由今日科技與材料的進步以及客製化的發展,讓管狀構造可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形式與功能,打破過去對於建築中管狀構造的有限想像。
本研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一、透過對管狀構造及其接點之探索,嘗試以手工彎管與三維列印管狀構造接頭之組合。二、使用參數化模型Grasshopper中的插件Wasp運算管狀構造,並了解程式之可控性。三、透過實驗性長椅的設計製造,以了解管狀構造設計的可行性以及探討其製造過程。四、結合規格化及客製化的材料進行管狀構造的局部設計,並藉由1:1的設計與製造過程,發現管狀構造設計上的問題並探討其應用建築上的可能性。五、以製造過程、製造方式、與元件組裝討論管狀構造的限制及其未來性。
管狀構造在建築中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與系統的一部分,本研究藉由理解管狀構造的特性、材料規格、以及相關案例,在後續的研究與設計中嘗試突破管狀構造的幾何限制並增加其功能性,最後加入客制化的元素,彌補結構上的應力與銜接的多樣性。後續研究建議在材料特性、織理性以及結構方面希望有更進一步的實驗與研究,讓管狀構造於建築中的應用更為廣泛,並且有著更多面向的發展。期盼本研究中的討論與設計,提供了關於管狀構造的基本知識以及實驗操作,將可提供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英文摘要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tremendously raised human productivity, and manpower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placed by machinery.  Parametric design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architecture, and tubular structure has become more developmental in architecture. Thanks to today's advances in 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customization, many tubular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functions can be developed, which is beyond the past limited imagination of tubular structures in architecture.
The research is chiefly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 try the combination of manual bending and 3D printing of tubular structure joints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ubular structure as well as its joints; II. calculate the tubular structure by use of the plug-in Wasp in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Grasshopper, and learn about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program; III.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f tubular structure design and discuss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rough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experimental benches; IV.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tubular structure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in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tandardized and customized materials and the 1:1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V. discuss the limitation of the tubular structure and its prospects concern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assembly.
Tubular structure constitutes an essential part of materials and systems in architecture.  By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of tubular structures as well as related case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break through the geometric limitations of tubular structures and increase their functionality in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and design, and finally adds customized elements to compensate for the structural stress and the diversity of connections.  In the follow-up study, it is suggested that further experiments and studies should be launched in respect of material properties, texture and structure, in a bid to make the application of tubular structures in buildings more extensive and achieve more aspects of development.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operation of tubular structures presented in the discussion and design of this research will offer a reference for follow-up stud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1-1 研究所時期對於數位設計的接觸	2
1-1-2 2020淡江建築傳承工作營之啟發	3
1-1-3 從大量生產到大量客製化	4
1-1-4 客製化對於現代生活中的影響	4
1-1-5 自造者時代的來臨與工業4.0	5
1-1-6 數位製造與未來的建築趨勢	6
1-2研究目的	7
1-2-1 探討管狀構造建築材料	7
1-2-2思考管狀構造建築的可能性	7
1-2-3結合數位設計與製造技術於管狀構造建築	7
1-2-4實驗輕而堅固的結構系統	8
1-2-5應用管狀構造於永續的牆面設計	8
1-3相關領域	10
1-3-1建築構造	10
1-3-2參數化設計	10
1-3-3數位製造技術	11
1-3-4三維列印技術	11
1-4研究流程	12
1-5研究成果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2-1 機器微小化	16
2-1-1從現場灌注到乾式施工	16
2-1-2 工廠製造到桌上製造	17
2-1-3 一體成形與離散製造	18
2-1-4 有/無數位製造的差別	19
2-1-5 不同製造方式的結果-以EZCT Chair為例	20
2-2管材	21
2-2-1管材概述	21
2-2-2管材的類別與規格	22
2-2-3管材的材料	23
2-2-4管材的閥	25
2-2-5管材與桁架	26
2-3多材質接頭	27
2-3-1木榫卯結構	27
2-3-2金屬轉接頭	29
2-3-3PVC管材與轉接頭	33
2-4材料的織理性	35
2-4-1森佩爾與織理性建築	35
2-4-2紡織材料紋路	36
2-4-3錯層壓木材(C.L.T.)	38
2-5三維列印相關技術	39
2-5-1 三維列印技術介紹	39
2-5-2 三維列印材料方式及材料介紹	40
2-5-3三維列印在建築上的應用	42
2-6管狀構造及其接頭相關建築案例	45
2-6-1 AirMesh,新加坡 / AIRLAB	45
2-6-2 Sombra Verde ,新加坡 / AIRLAB	46
2-6-3 VMESH,新加坡 / AIRLAB	47
2-6-4台中花博食在滿竹歇腳亭,台中/大藏建築	48
2-6-5 COS - Salone del Mobile,Milan/Bonsoir Paris	49
2-7相關軟體與技術	50
2-7-1 Grasshopper Plug-in /Fox	50
2-7-2 Grasshopper Plug-in /Wasp	50
2-7-3參數化接頭	51
2-8相關書籍	52
2-8-1蚱蜢狂熱1	52
2-8-2建築四要素	52
2-9小結	53
第三章 管狀構造的嘗試	55
3-1 管狀構造的探索	56
3-1-1彎管輔具製作	56
3-1-2透明管狀構造塑型嘗試	60
3-1-3 PVC管狀構造彎折嘗試	62
3-2單元式管狀構造的可能性	64
3-2-1單元式管狀構造的組合及想像	64
3-2-2單元式管狀構造的垂直組合	67
3-2-3充氣式的管狀構造	68
3-3 管狀構造的應用	69
3-3-1管狀構造於盆栽之應用	69
3-3-2管狀構造於可動遮蔽裝置之應用	72
3-3-3管狀構造的參數化接頭	73
3-4小結	74
第四章 Grasshopper-Wasp插件運算下的管狀構造設計	75
4-1 Grasshopper-Wasp插件介紹	76
4-1-1基本插件介紹	76
4-2管狀構造的隨機生長	78
4-2-1方形單元管狀構造隨機生長	78
4-2-2三種單元管狀構造隨機生長	80
4-2-3六種單元管狀構造隨機生長	81
4-3 控制範圍內的管狀構造形態生長	82
4-3-1水平	82
4-3-2垂直	83
4-3-3斜向	84
4-3-4依照線性的方式生長	85
4-3-5依照量體的方式生長	86
4-4實驗性長椅模擬設計	87
4-4-1設計目的	87
4-4-2設計型態	87
4-4-3細部設計	88
4-4-4設計及組裝過程	89
4-5管狀構造模擬設計	93
4-5-1基地設計介紹	93
4-5-2設計一-供霧的煙囪	96
4-5-3設計二-樓梯結構管狀構造	98
4-5-4設計三-通透的牆面結構	100
4-5-5設計四-引入光線的屋頂	102
4-5-6設計五-雙面垂直綠化建築立面	104
4-5-7設計六-陰影變化的樓板觀景台	106
4-5-8設計七-休憩遊樂設施	108
4-6小結	110
第五章 管狀構造設計操作	113
5-1 參數化規格材管狀構造設計	114
5-1-1設計發想	114
5-1-2材料及單元介紹	114
5-1-3設計過程與模擬	116
5-2客製化管狀構造局部設計與製造	122
5-2-1 設計發想	122
5-2-2工具及材料的使用與測試	122
5-2-3單元設計過程	124
5-2-4參數化模擬單元設計	132
5-2-5牆面局部設計	136
5-2-6 Pavilion局部設計	144
5-2-7製造及組裝過程	152
5-3小結	154
第六章 結論	155
6-1 設計操作與回顧	156
6-1-1管狀構造於建築的可能性	156
6-1-2 1:1管狀構造局部設計	157
6-2研究侷限	158
6-3後續研究發展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0
圖片來源	161
附錄	165

圖目錄
【圖1-1】研究所設計課:凳子	2
【圖1-2】研究所設計課:凳子爆炸圖	2
【圖1-3】Timber設計	3
【圖1-4】磚造設計	3
【圖1-5】Form Finding 後的小尺度模型	3
【圖1-6】非規格化木材的數位製造	3
【圖1-7】桁架結構	9
【圖1-8】美國莊臣總部	9
【圖2-1】克雷斯吉禮堂禮堂施工照片	18
【圖2-2】台中歌劇院施工照片	18
【圖2-3】EZCT Chair 演化過程	20
【圖2-4】EZCT Chair	20
【圖2-5】玻璃管施工照片	21
【圖2-6】玻璃館走廊空間	21
【圖2-7】抽製管製作示意圖	22
【圖2-8】軟管	22
【圖2-9】PVC管材	24
【圖2-10】PVC管轉接頭	24
【圖2-11】阻塞閥	25
【圖2-12】節流閥	25
【圖2-13】止回閥	25
【圖2-14】安全閥	25
【圖2-15】隔膜閥	25
【圖2-16】控制閥	25
【圖2-17】減壓閥	25
【圖2-18】管桁結構	26
【圖2-19】彎曲的管桁結構	26
【圖2-20】榫卯結構原型	27
【圖2-21】榫卯結構於建築之應用	27
【圖2-22】邊接	28
【圖2-23】橫槽接合	28
【圖2-24】多榫接合	28
【圖2-25】半搭結合	28
【圖2-26】三缺榫接合	28
【圖2-27】兩構件方榫接合	28
【圖2-28】粽角榫	29
【圖2-29】掛榫	29
【圖2-30】楔釘榫	29
【圖2-31】Flange	29
【圖2-32】Standard Railing Flange	29
【圖2-33】Angle Base Flange	29
【圖2-34】Wall Flange	29
【圖2-35】Rail Flange	29
【圖2-36】Elbow	30
【圖2-37】Side Outlet Elbow	30
【圖2-38】11° to 30° Single Socket Tee	30
【圖2-39】Swivel Elbow	30
【圖2-40】11° to 30° Variable Elbow	30
【圖2-41】11° to 30° Acute Angle Elbow	31
【圖2-42】30° to 45° Level to Sloping Down Side Outlet Elbow	31
【圖2-43】30° to 45° Level to Sloping Down Side Outlet Tee	31
【圖2-44】30° to 45° Three Socket Tee	31
【圖2-45】90 Solid Elbow	31
【圖2-46】Wall Mounted End Return	31
【圖2-47】End Post Handrail Return	31
【圖2-48】Variable Angle	31
【圖2-49】Split Single Socket Tee	31
【圖2-50】Split 45° Single Socket Tee	31
【圖2-51】Clamp-on Tee	31
【圖2-52】Split Two Socket Cross/90° Side Outlet Tee	31
【圖2-53】Split 3 Socket Cross	31
【圖2-54】Single Swivel Socket	32
【圖2-55】Double Swivel So-cket	32
【圖2-56】Corner Swivel Socket	32
【圖2-57】Adjustable Swivel Socket	32
【圖2-58】Swivel Tee	32
【圖2-59】45° L型給水接頭	33
【圖2-60】90° L型給水接頭	33
【圖2-61】T型(正T)給水接頭	33
【圖2-62】S(直)型同 徑給水接頭	33
【圖2-63】S(直)型同異徑給水接頭	33
【圖2-64】L型(入銅)水龍頭接頭	33
【圖2-65】T型(入銅)水龍頭接頭	33
【圖2-66】S(入銅)水龍頭接頭	33
【圖2-67】止閥接頭	33
【圖2-68】法蘭接頭	33
【圖2-69】順T型接頭(厚)	34
【圖2-70】Y型(正斜T)接頭(厚)	34
【圖2-71】45° L型單放口接頭(厚)	34
【圖2-72】清除孔接頭	34
【圖2-73】V型存水彎	34
【圖2-74】45° L型排水接頭	34
【圖2-75】90° L型排水接頭(異徑)	34
【圖2-76】45° L型單放口排水接頭	34
【圖2-77】90° L型單放口排水接頭	34
【圖2-78】T型排水接頭	34
【圖2-79】順T型排水接頭	34
【圖2-80】Y型排水接頭	34
【圖2-81】樓板接頭(異徑)	34
【圖2-82】止水板接頭	34
【圖2-83】卡式穿樑接頭	34
【圖2-84】建築四要素	35
【圖2-85】編織類建築	35
【圖2-86】平紋	36
【圖2-87】斜紋	36
【圖2-88】緞紋	37
【圖2-89】羅文	37
【圖2-90】千鳥紋	37
【圖2-91】錯層壓木材碳化層	38
【圖2-92】台灣森科總部建築	38
【圖2-93】熱熔融層積(FDM)產品	39
【圖2-94】光固化(SLA)產品	39
【圖2-95】雷射粉末燒結(SLS)產品	39
【圖2-96】層疊實體製造(LOM)產品	39
【圖2-97】熱熔融層積(FDM)產品	40
【圖2-98】光固化(SLA)產品	40
【圖2-99】雷射粉末燒結(SLS)產品	41
【圖2-100】層疊實體製造(LOM)產品	41
【圖2-101】Cloud Pergola	42
【圖2-102】Cloud Pergola光影效果	42
【圖2-103】Cloud Pergola細節	42
【圖2-104】生物可分解塑膠	42
【圖2-105】三維列印小屋	43
【圖2-106】建築牆面	43
【圖2-107】建築立面	43
【圖2-108】混合材質的台階	43
【圖2-109】三維列印步行橋	44
【圖2-110】步行橋側面構件	44
【圖2-111】機械手臂三維列印橋面扶手	44
【圖2-112】機械手臂三維列印過程	44
【圖2-113】AirMesh Pavilion	45
【圖2-114】AirMesh Pavilion空間	45
【圖2-115】三維列印金屬轉接頭	45
【圖2-116】細部設計圖	45
【圖2-117】熱熔融層積(FDM)產品	46
【圖2-118】光固化(SLA)產品	46
【圖2-119】雷射粉末燒結(SLS)產品	46
【圖2-120】層疊實體製造(LOM)產品	46
【圖2-121】VMESH Pavilion	47
【圖2-122】金屬與尼龍轉接頭	47
【圖2-123】19種金屬接頭、72種尼龍接頭	47
【圖2-124】轉接頭剖面圖	47
【圖2-125】歇腳亭公共空間	48
【圖2-126】使用採光佳、透明pc浪板的屋頂	48
【圖2-127】可快速搭建的標準化系統	48
【圖2-128】工廠預鑄的轉接頭	48
【圖2-129】COS零售展示空間	49
【圖2-130】多種模組化的排列模式衣架	49
【圖2-131】相對應的底座位置	49
【圖2-132】三維列印轉接頭	49
【圖2-133】Fox插件圖示	50
【圖2-134】Wasp插件圖示	50
【圖2-135】參數化接頭模型	51
【圖2-136】參數化接頭	51
【圖2-137】Grasshopper電池	51
【圖2-138】蚱蜢狂熱1	52
【圖2-139】建築四要素	52
【圖3-1】第一代輔具爆炸圖	56
【圖3-2】第 一代輔具等角透視圖	56
【圖3-3】五金零件銅滑輪	56
【圖3-4】第一代輔具照片	56
【圖3-5】第一代輔具彎管成果	57
【圖3-6】第二代輔具爆炸圖	58
【圖3-7】第二代輔等角透視圖	58
【圖3-8】木圓棍第二代輔具	58
【圖3-9】第二代輔具照片	58
【圖3-10】第二代輔具彎管結果	59
【圖3-11】4mm透明軟管、鍍鋅鐵線	60
【圖3-12】運用第二代輔具手動彎折透明軟管	60
【圖3-13】雙向水平及垂直接頭	60
【圖3-14】3D Print接頭	60
【圖3-15】透明管狀構造彎折過程	61
【圖3-16】透明管狀構造內部鐵絲	61
【圖3-17】模型一頂視圖	61
【圖3-18】模型二頂視圖	61
【圖3-19】模型三頂視圖	61
【圖3-20】模型一側視圖	61
【圖3-21】模型二側視圖	61
【圖3-22】模型三側視圖	61
【圖3-23】透明管狀構造空間效果	62
【圖3-24】彈簧彎管器	62
【圖3-25】熱風槍	62
【圖3-26】彎管控制步驟	62
【圖3-27】5×5×3單位單元	64
【圖3-28】5×10×3單位單元	64
【圖3-29】單元組件	65
【圖3-30】管狀構造組合一	65
【圖3-31】管狀構造組合二	65
【圖3-32】管狀構造組合三	65
【圖3-33】圍塑空間的管狀構造	66
【圖3-34】圍塑空間的管狀構造示意圖	66
【圖3-35】柱狀管狀構造	66
【圖3-36】柱狀管狀構造示意圖	66
【圖3-37】管狀構造的牆面	66
【圖3-38】管狀構造的牆面示意圖	66
【圖3-39】管狀構造垂直組合三視圖	67
【圖3-40】垂直管狀構造渲染圖	67
【圖3-41】管狀構造垂直組合三視圖	68
【圖3-42】充氣式管狀構造渲染圖	68
【圖3-43】充氣管狀構造使用示意圖	68
【圖3-44】盆栽管狀構造線稿	69
【圖3-45】盆栽管狀構造爆炸圖	69
【圖3-46】客製化盆栽管狀構內部	70
【圖3-47】客製化盆栽管狀構造卡扣	70
【圖3-48】客製化盆栽管狀構造側邊	70
【圖3-49】客製化盆栽管狀構造渲染圖	70
【圖3-50】客製化盆栽管狀構造示意圖	71
【圖3-51】盆栽管狀構造設施示意圖	71
【圖3-52】可動遮蔽裝置管狀構造前視圖	72
【圖3-53】可動遮蔽裝置管狀構造透視圖一	72
【圖3-54】可動遮蔽裝置管狀構造透視圖二	72
【圖3-55】可動遮蔽裝置管狀構造透視圖三	72
【圖3-56】可動遮蔽裝置管狀構造渲染圖	72
【圖3-57】參數化接頭模型	73
【圖3-58】Grasshopper定義	73
【圖4-1】Wasp基本連接架構	76
【圖4-2】Connection From Direction	76
【圖4-3】Basic Part	76
【圖4-4】Rules Generator	77
【圖4-5】Stochastic Aggregation	77
【圖4-6】Filter Parts by Name&Get Part Geometry	77
【圖4-7】方形單元的生長條件	78
【圖4-8】方形單元隨機生長的型態	79
【圖4-9】方形單元參數定義	79
【圖4-10】三種管狀構造生長單元	80
【圖4-11】50、100,300單元之三種管狀構造	80
【圖4-12】600單元之三種管狀構造	80
【圖4-13】六種管狀構造單元生長單元	81
【圖4-14】50、100,300單元之六種管狀構造	81
【圖4-15】600單元之六種管狀構造	81
【圖4-16】水平單元及條件	82
【圖4-17】水平單元圖例	82
【圖4-18】水平單元規則	82
【圖4-19】水平單元管狀構造生長形態	82
【圖4-20】垂直單元及條件	83
【圖4-21】垂直單元圖例	83
【圖4-22】垂直單元規則	83
【圖4-23】垂直單元管狀構造生長形態	83
【圖4-24】斜向單元及條件	84
【圖4-25】斜向單元圖例	84
【圖4-26】斜向單元規則	84
【圖4-27】斜向單元管狀構造生長形態	84
【圖4-28】三種生長單元	85
【圖4-29】生長之線性範圍	85
【圖4-30】生長單元與線之距離	85
【圖4-31】三種不同的生長形態	85
【圖4-32】六種生長單元	86
【圖4-33】生長範圍與邊界	86
【圖4-34】生長過程一	86
【圖4-35】生長過程二	86
【圖4-36】生長形態	86
【圖4-37】長椅型態	87
【圖4-38】長椅平面圖及立面圖	87
【圖4-39】細部設計爆炸圖	88
【圖4-40】細部設計單一組件	88
【圖4-41】組件組合的樣式	88
【圖4-42】長椅渲染圖	89
【圖4-43】接頭列印模型	90
【圖4-44】輔具切割圖	90
【圖4-45】組裝過程示意圖	90
【圖4-46】模型完成照片	91
【圖4-47】模型製作過程記錄	91
【圖4-48】參數化過程	92
【圖4-49】基地空拍圖一	94
【圖4-50】基地空拍圖二	94
【圖4-51】模型頂視圖	95
【圖4-52】模型等角透視圖	95
【圖4-53】模型前視圖	95
【圖4-54】模型側視圖	95
【圖4-55】設計區域	95
【圖4-56】設計一設計位置	96
【圖4-57】設計一生長過程	96
【圖4-58】設計一單元組件	96
【圖4-59】設計一模型頂視圖	97
【圖4-60】設計一模型等角透視圖	97
【圖4-61】設計一模型前視圖	97
【圖4-62】設計一模型側視圖	97
【圖4-63】設計一透視圖	97
【圖4-64】設計二設計位置	98
【圖4-65】設計二生長過程	98
【圖4-66】設計二單元組件	98
【圖4-67】設計二模型頂視圖	99
【圖4-68】設計二模型等角透視圖	99
【圖4-69】設計二模型前視圖	99
【圖4-70】設計二模型細部圖一	99
【圖4-71】設計二模型細部圖二	99
【圖4-72】設計二模型細部圖三	99
【圖4-73】設計二設計透視圖	99
【圖4-74】設計三設計位置	100
【圖4-75】設計三生長過程	100
【圖4-76】設計三單元組件	100
【圖4-77】設計三模型等角透視圖	101
【圖4-78】設計三模型前視圖	101
【圖4-79】模設計三模型細部圖一	101
【圖4-80】設計三模型細部圖二	101
【圖4-81】設計三模型細部圖三	101
【圖4-82】設計三模型細部圖四	101
【圖4-83】設計三設計透視圖	101
【圖4-84】設計四設計位置	102
【圖4-85】設計四生長過程	102
【圖4-86】設計四單元組件	102
【圖4-87】設計四模型等角透視圖	103
【圖4-88】設計四模型前視圖	103
【圖4-89】設計四模型細部圖一	103
【圖4-90】設計四模型細部圖二	103
【圖4-91】設計四模型細部圖三	103
【圖4-92】設計四模型細部圖四	103
【圖4-93】設計四設計透視圖	103
【圖4-94】設計五設計位置	104
【圖4-95】設計五生長過程	104
【圖4-96】設計五單元組件	104
【圖4-97】設計五模型等角透視圖	105
【圖4-98】設計五模型前視圖	105
【圖4-99】設計五模型細部圖一	105
【圖4-100】設計五模型細部圖二	105
【圖4-101】設計五模型細部圖三	105
【圖4-102】設計五模型細部圖四	105
【圖4-103】設計五設計透視圖	105
【圖4-104】設計六設計位置	106
【圖4-105】設計六生長過程	106
【圖4-106】設計六單元組件	106
【圖4-107】設計六模型等角透視圖	107
【圖4-108】設計六模型細部圖一	107
【圖4-109】設計六模型細部圖二	107
【圖4-110】設計六模型細部圖三	107
【圖4-111】設計六模型細部圖四	107
【圖4-112】設計六模型細部圖五	107
【圖4-113】設計六設計透視圖	107
【圖4-114】設計七設計位置	108
【圖4-115】設計七生長過程 	108
【圖4-116】設計七單元組件	108
【圖4-117】設計七模型等角透視圖	109
【圖4-118】設計七模型細部圖一	109
【圖4-119】設計七模型細部圖二	109
【圖4-120】設計七模型細部圖三	109
【圖4-121】設計七模型細部圖四	109
【圖4-122】設計七模型細部圖五	109
【圖4-123】設計透視圖	109
【圖5-1】材料介紹	114
【圖5-2】單元介紹	115
【圖5-3】管狀構造接頭單元及其定義	116
【圖5-4】管狀構造單元及其定義	116
【圖5-5】規則定義	117
【圖5-6】管狀構造單元替換圖	117
【圖5-7】500個單元管狀構造生成模型	118
【圖5-8】規格材管狀構造生成定義	119
【圖5-9】所有單元樣式	120
【圖5-10】寫入生長範圍之生長樣式	120
【圖5-11】控制後牆面生長樣式	121
【圖5-12】寫入生長範圍之生長樣式	122
【圖5-13】XYZ Printing 三維列印機	122
【圖5-14】PLA材料	122
【圖5-15】列印過程照片	123
【圖5-16】本章節使用材料	123
【圖5-17】六面體單元	124
【圖5-18】六面體單元使用材料	124
【圖5-19】六面體單元一	125
【圖5-20】六面體單元二	125
【圖5-21】六面體單元爆炸圖	126
【圖5-22】六面體單元上視圖及側視圖	127
【圖5-23】四面體單元	128
【圖5-24】四面體單元使用材料	128
【圖5-25】四面體單元一	129
【圖5-26】四面體單元二	129
【圖5-27】四面體單元爆炸圖	130
【圖5-28】四面體單元上視圖及側視圖	131
【圖5-29】四面體單元及六面體單元	132
【圖5-30】四面體單元生成模型	132
【圖5-31】六面體單元生成模型	133
【圖5-32】四面體與六面體單元生成模型(正交)	134
【圖5-33】四面體與六面體單元生成模型(隨機)	135
【圖5-34】牆面設計平面圖	136
【圖5-35】牆面設計前視圖	136
【圖5-36】牆面設計透視圖	137
【圖5-37】牆面設計側視圖	137
【圖5-38】牆面作品實際拍攝照片一	138
【圖5-39】牆面作品實際拍攝照片二	139
【圖5-40】牆面延伸設計平面圖	140
【圖5-41】牆面延伸設計前視圖	140
【圖5-42】牆面延伸設計透視圖一	141
【圖5-43】牆面延伸設計側視圖二	141
【圖5-44】牆面延伸設計功能平面圖	142
【圖5-45】牆面延伸設計功能前視圖	142
【圖5-46】牆面延伸設計功能說明圖	143
【圖5-47】牆面延伸設計功能透視圖	143
【圖5-48】Pavilion設計平面圖	144
【圖5-49】Pavilion設計前視圖	144
【圖5-50】Pavilion設計透視圖	145
【圖5-51】Pavilion設計透視圖二	145
【圖5-52】Pavilion作品實際拍攝照片一	146
【圖5-53】Pavilion作品實際拍攝照片二	147
【圖5-54】Pavilion延伸設計平面圖	148
【圖5-55】Pavilion延伸設計前視圖	148
【圖5-56】Pavilion延伸設計透視圖一	149
【圖5-57】Pavilion延伸設計透視圖二	149
【圖5-58】Pavilion延伸設計功能平面圖	150
【圖5-59】Pavilion延伸設計功能前視圖	150
【圖5-60】Pavilion延伸設計功能透視圖	151
【圖5-61】Pavilion延伸設計功能說明圖	151
【圖5-62】單元組裝過程照片	152
【圖5-63】牆面設計組裝過程照片	153

表目錄
【表4-1】設計規劃表格            111
參考文獻
《做一個漂亮的木榫-木工雕刻機與修邊機的進階使用》陳秉魁 著,新形象文化出版社,2007。
《建築四要素》特弗里德·森佩爾 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851。
《蚱蜢狂熱1》湯天維、彭智謙 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1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