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1911505000
DOI 10.6846/TKU.2019.00548
論文名稱(中文) 探討社群資訊對於消費者購買手錶品牌行為意圖之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Explore community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to buy watch brands Impact of behavioral int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Master's Program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蔡昀翔
研究生(英文) Yun-Hsiang Tsai
學號 6066204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26
論文頁數 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牛涵錚(hjniu@mail.tku.edu.tw)
委員 - 陳水蓮(sl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王耀德(ydwang@mail.nctu.edu.tw)
關鍵字(中) 來源可信度
先前信念
推薦一致性
同儕影響
資訊採用
計畫購買
衝動購買
購買意圖
關鍵字(英) Source Credibility
Prior Beliefs
Recommendation consistency
Peer Influence
Information Adoption
Plan Purchase
Impulse Purchase
Purchase Inten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Facebook 風靡網路世界,已成為社群媒體的領導品牌。臺灣使用人數
有 50%的使用者曾在 Facebook 上搜尋、購買或銷售產品,而透過 Facebook朋友們的推薦,有 22%的使用者曾經實際購買商品(甘偉中,2014)。本研究主要探討購物時不同的資訊與同儕影響的調節是否會影響到購買行為。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資訊採用對消費者購買手錶品牌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了解社群資訊對消費者購買手錶品牌行為意圖之現況,以及資訊採用對消費者購買手錶品牌行為意圖之影響效果。
英文摘要
Facebook has become a leading brand in social media. 50% of users in Taiwan have searched, purchased or sold products on Facebook, and 22% of users have actually purchased 
goods through Facebook friends' recommendation (GanWeizhong, 2014). This study focuses on whether different information and peer-to-peer adjustments during shopping will affect purchase behavior. Therefore, this study hopes to use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s' intentions on the purchase of watch brands through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information use intentions of consumers to buy watch brands, and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on consumers' intention to purchase watch brand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四節 問卷設計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社群媒體	6
第二節、影響變數	10
第三節、中介及調節變數	13
第四節、結果變數	18
第五節、各變項之相關性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43
第一節 信度分析	43
第二節 消費者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44
第三節 適配度分析與模型驗證	47
第四節 中介效果檢驗(Intermediary effect test)	55
第五節 調節干擾(Moderating variable)	58
第六節 研究結果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6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6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68
參考文獻	68
中文文獻	68
英文文獻	79
附錄	82

表目錄
表3-1前側人口統計基本分析表	29
表3-2來源可信度前側信度表	30
表3-3先前信念前測信度表	31
表3-4推薦一致性前側信度表	32
表3-5同儕影響前側信度表	33
表3-6資訊採用前側信度表	34
表3-7購買意圖前側信度表	35
表3-8計畫購買前側信度表	36
表3-9衝動購買前側信度表	37
表3-10 DANIEL WELLINGTON之感質前側信度表	38
表4-1有效樣本信度分析	43
表4-2有效樣本人口統計結構分析	46
表4-3 AMOS模式之CFA適配度判斷標準	49
表4-4適配度指標分析表…………………………………………………………52
表4-5適配度指標分析表…………………………………………………………53
表4-6適配度指標分析表…………………………………………………………53
表4-7來源可信性到資訊採用到購買意圖之間接效果分析表	55
表4-8先前信念到資訊採用到購買意圖間接效果分析表	56
表4-9推薦一致性到資訊採用到購買意圖間接效果分析表	57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4
圖3-1研究架構	27
圖4-1 AMOS模式之CFA適配圖	50
圖4-2估計模型圖	51
圖4-3修正後最優模型圖	54
圖4-4來源可信性到資訊採用到購買意圖之間接效果分析圖	55
圖4-5先前信念到資訊採用到購買意圖間接效果分析圖	56
圖4-6推薦一致性到資訊採用到購買意圖間接效果分析圖	57
圖4-7來源可信度分析圖	58
圖4-8推薦一致性分析圖	59
圖4-9研究架構	60
參考文獻
甘偉中(2014年6月25日)。〈臺灣Facebook行為調查社群行銷必 看!〉。上網日期:2019年9月25日,http://www.nownews.com/n/2014/06/25/1293194
方世杰, 廖英凱. (2015).品牌個性及消費者品牌認同對其行為忠誠之影響:消者惰性及口碑之干擾效果. 管理評論, 34(3) , 51-67.
余尚儒.(2019). 布林通道獲利能力研究:以台灣50指數成分股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班學位論文。
車靜儀. (2012) . 探討醫務管理研究之回顧與趨勢.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江義平, 蔡坤宏, 黃琳涵, 林楷傑. (2017). 社群媒體行銷參與模式:成因與效益. 創新與管理, 13(1), 55-95.
張之芸. (2013). 專業團隊領導者之領導型態與團隊互動關係之探討.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74
馮天昱, & 陳玉華. (2015). 社群行銷之網路互動性與訊息論點品質對購買意願的影響效應. 資訊傳播研究, 5(2), 47-71.	
李明全. (2018) . 社群網路行銷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臉書直播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博士班學位論文。
彭筱琳. (2018). 自我一致性, 知覺風險以及沉浸對衝動性購買行為之影響-以網購服飾 PAZZO 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58.
王盛弘. (2018). 旅遊直播臨場感, 線上信任與購買意願之關聯性研究.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40.
陳昭君. (2018). 探討台灣消費者跨境電商平台之使用行為-AIDA 模式觀點.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12.
林諄宜. (2014). 價格折扣幅度, 商品名稱創意度與品牌知名度對知覺價值和購買意願的影響-以口感創意飲品專賣店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92.
黃俊寧, 李奇勳, 陳俊銘.(2014). 傳遞者專業度、訊息數量與聯繫強度對口碑接受度和購買意圖之影響. 輔仁管理評論, 21(1) ,33-59.
KANG, C. Y. (2016). 中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與回饋交易之研究:雙變量EGARCH 模型. 臺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學位論文, 1-53.
杜芳儀. (2017). APP 融入差異化教學對英語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33.
陳政恩. (2018). 開機程式供應商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96.
劉俐君. (2018). 性別和權力的扭轉-日本 BL 漫畫研究 (2005 年-2016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118.
楊景茗. (2018). 企業領導統御才能: 命理方法剖析.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2018 年), 1-68.
楊銘賢, 吳濟聰, 高慈薏. (2013).社會行銷與社群媒體之研究:認同突顯觀點. 輔仁管理評論, 20(1), 41-61.
鄭昭韋. (2018). P/Si-TiO2 光觸媒厚膜的製備與特性分析. 淡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99.
陳建文, 吳紹榮, 余姵歆, & 袁綾. (2015). Facebook 粉絲專頁對網路持續使用行為意圖之影響: 以使用與滿足理論與社會影響觀點. 朝陽商管評論, 14(S), 19-38.
薛凱峯. (2010). 網路購物之發展回顧與評析. 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 (15), 189-206.
陳欽雨, 呂博裕, 蘇培豪. (2016). O2O商務模式下社群媒體行銷對消費者社群認知及行為意圖之影響. 行銷評論, 13(1), 1–35.
陳芳娟. (2015) . 楊英風美術館發展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學位論文。。
李雅純. (2014). 從屬公司文創效益對集團績效影響之探討-以 A 集團為例. 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潘師文. (2018). 國軍緊急救護技術員職場壓力與倦怠關係之研究. 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博士班學位論文, 1-82.
鄧瑜旻. (2009). 服務品質, 品牌形象, 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以國際品牌手機為例. 長榮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學位論文, 1-91.
林軍廷. (2015). 透過社群媒體防處群眾失序之研究.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147.
唐偉峻. (2013). 粉絲專頁經營方式之探討—以歌手, 政治人物, 通路為例.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97.
陳尊鈺. (2011) .非營利組織社群媒體行銷運用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學位論文。
吳勉. (2010). 口碑行銷與網路社群經營模式分析-以 BIKEID 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87.
陸昀泓. (2014). 層級貝氏模型應用於消費者之社群與網路購物行為分析之研究.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66.
陳怡如. (2015). 探討社群媒體對智慧型手機遊戲行銷之影響因素.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學位論文, 1-95.
韓豐年;林佩樺(2012) .女大學生參與粉絲團因素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2012
林彥維. (2014). Facebook 粉絲團廣告投放策略之研究-以某兩家服飾業為例.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09.
陳鎰明;萬昀柔(2017) .籃球代表隊Facebook粉絲團建置與效益之探討.休閒保健期刊 17期
吳青如. (2013). 女性非官方粉絲專頁之導購模式案例研究.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51.
張鴻文. (2013). 大學生 Facebook 使用行為與線上公民參與之關聯-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學位論文,   1-102.
賴明榆. (2015). 山姆先生的企鵝插畫創作-應用於 FACEBOOK 粉絲團.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1-65.
楊志堯, & 蔡昕妤. (2014). 社群網站粉絲團行銷手法以網路服飾品牌25: 01 為例. 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894-926.
何世玉. (2015). 社群媒體之行銷功能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 以壽險公司為例.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81.
吳國樑. (2012). 資料採礦於臉書商業模式探勘之研究.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103.
呂孟芳. (2012). 消費者對 Facebook 粉絲專頁促銷方法偏好態度之研究─ 以國立交通大學學生為例 (Doctoral dissertation).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徐少桓. (2016). 社群媒體的經營策略-以畢業製作粉絲專頁為例.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124.
尹昱翰. (2014). 鋼構件鏽蝕影片運用雲端辨識系統之初步開發.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73.
張淑慧. (2017). 社群網站網頁品質設計對粉絲使用態度之研究-以中華電信樂活台北為例.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03.
林純瑜. (2013). 消費者在 Facebook 按 [讚]的動機對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 以五大人格特質為中介變數.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30.
浦心蕙, & 蕭涵中. (2012). 電子口碑訊息來源可信度對旅遊產品購買意圖之影響. 行銷科學學報, 8(2), 97-115.
鄭雅云, 楊銘賢, 江長唐. (2017).社會企業應用社群媒體之三階段模式.輔仁管理評論, 24(1) , 77-102.
顏惠芸, 林榮泰(2012).從文創產業的感質商品到商業模式的設計.加值藝術學報, 91, 127-152.
蔡侊勳, 葉焜煌.(2012). 體驗行銷與感質力對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的影響:以數位相機為例. 行銷評論, 9(2), 161-179.
簡秋薇, 陳璽敬, 林榮泰(2017). 無形感質服務轉化為有形感質產品之研究.藝術學報, 101, 57-77.
賴瑞榮, 李世昌, 許勝程. (2009). 網路口碑與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女兒紅婚宴會館為例. 休閒事業研究, 13(4), 59-74.
欒斌, 邱于平, 楊荏傑, 郭致妘.(2014). 全球品牌企業之社群媒體應用分析. 電子商務研究, 12(2) , 121-141.
魏久峰, & 陳泳廷. (2018). 探究電商網紅直播新商機的影響因素. 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 332-341.
莊濟任. (2010). 網路口碑說服效果對網路團購意圖影響之研究-以產品涉入為干擾變數.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05.
許瑞娟, & 姜健. (2017). 資訊來源與可信度對抱怨行為之探討. 華人前瞻研究, 13(1), 59-71.
陳宜棻, & 李妙純. (2012). 你今天部落格了嗎?—影響旅遊部落格使用意願之因素探討. 觀光休閒學報, 18(1), 1-26.
樊祖燁. (2010). 組織服務性產品購前資訊搜尋行為之研究.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173.
陳建文, 陳文國, & 徐永穎. (2011). 網路口碑採用模式之研究. 行銷評論, 8(2), 175-198.
邱琬晴. (2010). 以科技接受模型與同儕影響為調節變數-探討青少年消費者決策型態與線上購買行為之關係.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1-132.
倪俊忠. (2009). 廣告訴求方式對衝動性購買之比較研究.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82.
姚瞻海, & 倪俊忠. (2011). 廣告訴求方式對衝動性購買之比較研究. 管理研究學報, 11(1), 49-85.
顏惠芸, 林伯賢, & 林榮泰. (2015). 產品感質對品牌形象之影響. 設計學報 (Journal of Design), 20(2).
潘忠煜 & 楊士鴻.(2010). 感質-“心”體驗. 品質月刊 46卷3期
吳佩玲, 陳聖智, 陳盈婷, & 柳婉郁. (2014). 休閒農場空間設計之感質要素與遊客認知程度觀點分析. 休閒研究, 5(3), 1-29.
林榮泰. (2011). 從服務創新思維探討感質體驗設計. 設計學研究, 14(S), 13-31.
林發祥. (2010). 民間機構運用平衡計分卡架構進行都市更新開發可行性分析之研究.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1-175.
周欣儀. (2012). 不完全訊息下企業併購策略之應用-以新加坡商惠普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17.
黃于珊(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青少年之線上購買行為,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林孟蒨. (2012). 百貨公司保養品促銷方式對消費者購買意圖之影響.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05.
賈中行. (2010). 探討網路成癮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以沉浸理論為干擾變項.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1-122.
蕭至惠, 蔡進發, & 曾千桓. (2018). 沉浸戀愛氛圍將左右著消費者的思維與行為?. 中山管理評論, 26(2), 135-172.
林淑瓊, 張銀益, 林衛國, & 王之廷. (2016). 以體驗行銷觀點探討網路商店促成購買衝動之影響因素. 資訊管理學報, 23(3), 247-276.
張競之, 王又鵬, & 曾忠蕙. (2016). 銷售人員外表吸引力與說服策略以及消費者人格特質對衝動性購買服飾傾向的影響. 創新與管理, 12(2), 1-28.
蔡佳蓉, 李安娜, 薛伊婷, 徐新硯, & 尤彥棋. (2018). 鹿港老街旅遊區遊客食品伴手禮購買意圖前置變項之研究. 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 149-167.
林尚毅. (2012). 品牌權益, 品牌偏好與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 以電子口碑為干擾變數. 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44.
馮佳盈. (2015). 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時間管理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130.
沈俊安. (2010). 儲備教師之智慧和幸福感的關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學位論文, 1-113.
黃嘉駿. (2012).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 訓練生師徒功能知覺及其影響因素關係之研究. 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1-148.
曾慧敏. (2014). 臺北市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現況與需求之研究.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65.
劉元安, 許軒, & 汪德範. (2009). 觀光餐旅企業領導人價值領導之研究. 觀光休閒學報, 15(2), 89-111.
李忠衛(2018). 探討行動支付使用意圖. 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鄭玟玟(2015). 國小校長領導閱讀教學與學校創新經營之關係.  81-108頁,育達科大學報 41期. 81-108頁
周德銘. (2017). 國民小學校長自我領導習慣, 團隊領導能力與學生品格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313.
楊惠芸. (2014). 中小學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種子教師推動能源教育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42.
周玉涵. (2013). 公務人員情緒勒索知覺與離職傾向關聯之探索: 工作壓力之干擾效果.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47.
陳重尹. (2009). 公務人員工作類型與休閒態度認知之研究.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學位論文, 1-132.
林志峰. (2013). 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智慧型手機國中生之消費意願. 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學位論文, 1-69.
莊銘淵. (2009). 連鎖電腦補習班服務知覺構面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92.
游淑萍, 劉建志, 蔡翔宇, & 陳彥霖. (2017). 負面報導, 公司能力, 企業社會責任, 品牌認同對消費者忠誠度之影響-以林鳳營品牌為例. 商管科技季刊, 18(3), 219-254.
曾建薰. (2008). 遊客滿意度, 重遊意願, 旅遊頻度結構分析及替代模型比較驗證研究-以惠蓀林場森林遊樂區為例.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所學位論文, 1-150.
梁亞文,陳文意,林育秀,蘇湘怡,李明輝&趙堡蕓. (2014). 護理人員多元文化照護能力初探.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33卷5期
王婷慧. (2017). 智慧型手錶購買意圖之研究-以 AIDA 模型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80.
譚慧敏, & 林慧斐. (2014). 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電子口碑之效果研
究. 資訊傳播研究, 4(2), 1-22.
陳欽雨, 王國光, & 張書豪. (2013). 平台品質, 網站知名度與網路口碑對品牌  評價之影響-以網路團購為例.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11(1), 53-78.
林亦倫. (2014). 網路社交媒體創造產品造型享樂價值之探究—以小麥家造型蛋糕為例.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61.
Pan, H. Y. (2012). 探討影響 3C 二手商品線上拍賣決策因素─ 以台灣 Yahoo! 奇摩拍賣平台為例. 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07.
黃凱毓. (2015). 以媒介素養探討 Facebook 中的訊息處理與資訊傳佈.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1-91.
廖芷尉. (2010). 以消費者社會化模型探討父母對青少年線上購物行為之響.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1-99.
陳佩宜. (2016). 應用整合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數位閱讀之研究-以桃園地區民眾為例. 蘭陽學報, (15), 12-22.
黃美華, & 黃鵬飛. (2014). 消費者參與網路社群活動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品牌認同為中介變數的探討. 興國學報, (15), 1-14.
高汶萱. (2015). 來源國形象, 消費者仇視與品牌態度-以知識及涉入為調節變數.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經營管理碩士班學位論文, 1-87.
黃建文, & 王晴禹. (2017). 台灣女性購買胸罩之評估準則: II. 模糊德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 崇仁學報, (10), 17-34.
李景絨. (2016). 運用平衡計分卡建構餐館業績效指標—以高雄市某義式餐館為例. 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47.
洪榮照. (2008). 網路意見領袖之量表建構與特質探究.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09.
張夢玲. (2010) .運用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探討使用者對NFC手機服務接受度之研究.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Chen, M. L. (2009). 預算領導風格, 經理人之預算博弈與預算態度關聯性之研究.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學位論文, 1-89.
呂育霖. (2016). 以計費模式及安全性探討企業接受雲端運算服務意願之研究.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18.
冀劍制. (2006). 心之不可化約性問題的論戰. 哲學與文化, 33(9),   
147-163.
林建德. (2009). Allan Wallace [冥想科學] 意識研究之檢視. 臺大佛學研究, (18), 75-114.
黃怡苹. (2011). 以拼貼資源觀點探討新興品牌網路社群經營─ 以 K 品牌為例.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組學位論文, 1-81.
謝豐吉. (2016). 從人文社會領域研究特質探討社群媒體資料庋用之價值. 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147.
林家五, & 宋進福. (2008). 消費者對價格保證策略的反應: 知覺可信度的效果. 臺大管理論叢, 18(2), 197-228.
阮文勝(2012) .  The Impacts of Product Quality Service Quality Price and Trust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Brand Country-of-Origin: A Study on Motorcycle Users in Vietnam. 成功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陳怡伶. (2008). 重新檢視關係品質的前因與後果之後設分析—一個整體的觀點.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97
黃品方. (2010). 投資人知覺之服務品質, 關係品質與關係績效之關係研究.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00.
李月華(2015) .社交 社交'、適地、行動行銷對離線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13卷1期
Fang, C. H., Ouyang, H. H., & Chiu, Y. Y. (2012).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Online Negative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清雲學報, 32(1), 29-44.
顏如妙, 周瑛琪, & 邱婷琳. (2015). 商品感性價值內涵與資訊傳遞設計-以文創產業為例. 管理資訊計算, 4(1), 55-72.
蘇鴻昌. (2011). 從舊建築再利用看老字號旅店的文化創新體驗-以台南佳佳西市場為例. 設計學研究, 14(S), 237-256.
吳康寧.(1998). 教育社會學,ISBN13:9789575553623,出版社:高雄
D.R.Shaffer(1994)原著。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
詹壬菡, 方彩欣. (2012). 論網路虛擬社群中的從眾行為現象. 設計研究學報, 5, 153-167.
范有寧, 黃心惟, 陳靜枝. (2012). 以數位口碑為基礎之流行性商品銷售預測模式. 資訊管理學報, 19(1) , 27-50.
牛涵錚、詹湘榆(2011),建構消費者感質力量表,商管與資訊研討會,台北: 台北大學。
英文文獻
 Bearden,Netemeyer&Teel(1989)Global Innovativeness And consumer  Susceptibility To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Bearden, W. O., Netemeyer, R. G. & Teel, J. E.(1989). Measurement of Customer Susceptibility to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473-481
Ba, S. (2001). Establishing online trust through a community re- sponsibility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31(3), 323-336.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adapted by Pai, D., Norjaya, M. Y., & Wan Jooria, H. (2012). Consumer behavior. Singapore: Cengage Learning Asia.
Cheung, M.Y., Luo, C., Sia, C.L., and Chen, H.(2009). Credibility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formational and Normative Determinants of On-line Consumer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3(4), 9-38.
Chalmers, D.(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dds, W.B., Monroe, K.B. and Grewal, D.(1991), “Effect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8, pp. 307-19.
Ganesan, S., & Hess, R. (1997). Dimensions and levels of trust: Implications for 
Commitment to a relationship. Marketing Letters, 8(4), 439-448.
Han-Jen Niu(2018).Qualia:Touching The inner needs of consumer’s 
hearts,Australasian Markting Journal27(2019)41-51
Holzner, 2009, Facebook marketing : leverage social media to grow your business
Hoang, N. T., & Khuong, M. N. (2015). The Effects Of Consumer-generated Media On Vietnamese Travelers’ Decision Making-mediation Analysis Of Perceived Credibility And Trus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6(2), 315-330
Jeffrey, S. A. & Hodge, R.(2007). Factors influencing impulse buyingduring an online purchase.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7(3-4), 367-379.
Kiecker, P., & Cowles, D. (200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 influence on the internet: A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Internet Applications in Euro Marketing, 25(8), 65-71.
Mookerjee, A. (2001).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 importance on consumer word of mouth based on personal sources. Global Business Review, 2(2), 177193
Reisinger, Yvette. and Lindsay Turner(1999)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Lisrel: application in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20:71-88.
Sussman, S.W., and Siegal, W.S.(2003).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Knowledge Adop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4(1), 47-65.
Shevlin, M., and J.N.V. Miles(1998)Effects of sample size, model specification and factor loading on the GFI i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5:85-90
Sneath , J., Lacey, R., & Kennett-Hensel, P.(2009). Coping With a Natural Disaster : Losses, Emotions, and Impulsive and Compulsive Buying. Marketing Letters, 20(1), 45–60
Searle, J. R. (1992).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Apress.
Schiffman, L.G.and L.L.Kanuk(2000),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afko, L., & Brake, D. K. (2009). The social media bible: Tactics,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success. Hoboken: Wiley John & Sons.
Tseng, S., & Fogg, B. J. (1999). Credibility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2(5), 39-44
Weinberg, P. & Wolfgang, G.(1982). Impulsive Consumer Buying as a Result of Emo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0(1), 43-57.367-379.
West, M. D. (1994). Validating a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redibility: A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ism Quarterly, 71(1), 159-16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