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1902061300
DOI 10.6846/TKU.2019.00541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使用交友APP之動機及其人際行為現象-以開南大學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otivation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Dating Application - Taking the Students of Kai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陳怡儒
研究生(英文) Yi-Ju Chen
學號 60169042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3
論文頁數 7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邱惟真
委員 - 藍挹丰
委員 - 張義雄
關鍵字(中) 大學生
交友APP
動機
人際行為現象
關鍵字(英) Dating Application
Motivati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開南大學大一到大四學生曾經使用過交友APP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使用交友APP如Goodnight、BeeTalk、Tinder、JustDating、Skout、Wootalk等的動機與人際行為現象。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透過焦點團體訪談蒐集研究資料,共14位受訪者,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使用交友APP的動機為:一、排遣無聊,填補生活中關係的空缺;二、受到身邊同儕、親友的影響,增加生活的話題,融入團體;三、增加異性交友的機會;四、欲獲得網友的情緒支持;五、欲獲得練習溝通表達的機會。
    而對於使用交友APP的人際行為現象包括:一、使用交友APP帶來的優缺點;二、不同交友APP反映不同的人際行為現象;三、不同形式的APP以可創造交友APP的功能;四、是由交友APP與其他軟體之間的交互使用現象;五、使用交友APP與自我保護判斷。
    最後,對研究結果分別就大學生與諮商輔導人員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的建議。
英文摘要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otivation of using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dat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Goodnight, BeeTalk, Tinder, JustDating, Skout, or Wootalk, among Kainan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student users. 
This studied utilized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he main methodology, and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focus group with a total of 14 interviewe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using dating applications included: Passing time, filling emptiness in daily relationships, being influenced by peers, friends, or family, craving for more emotional support from internet friends, increasing chances of befriending the opposite sex, wanting mor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With regards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dating applications. Advantages included resolving sense of loneliness, developing breadth of friendship, discovering friends with similar interests and attitudes, increasing chances of befriending the opposite sex, augmenting the space for personal expression, acquiring emotional support, having more topics of discussion with friends and families, improving one’s social skills, and developing steady friendship or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advantages included the expenditure of extra time due to inconstancy of friendships, emotional influence from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matching, as well as gossips and rumors being generated. On the other hand, according to functions of various dating applications, users were found to develop unique mode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ating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obile applications, and self-preservation judgment behavior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explicit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to university students, counselling and guidance practition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 錄	I
表 目 錄	III
圖 目 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交友APP使用之現況	9
第二節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2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22
第三節 研究進行方式	25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嚴謹度	29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使用交友APP的動機	31
第二節 使用交友APP的人際行為現象	36
第三節 個案之敘說分析	50

第五章 結論與反思	53
第一節 焦點團體中的觀察	53
第二節 研究結果省思	54
第三節 建議              61

參考文獻	                64
附錄一 研究訪談大綱       72
附錄二 研究參與邀請函     73
附錄三 同意書	        74

表目錄
表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24
表3-3-1 編碼架構	          28

圖目錄
圖1-1-1 目前台灣較知名的交友軟體一覽表   3
圖1-1-2 線上配對交友的兩性比例	      4
圖2-1-1 最賺錢的APP軟體	              10
圖2-1-2 行動世代交友調查黑皮書	      12
圖3-3-1 研究進行流程	              2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志豪(2004)。網路交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2019年3月28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index.htm。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台北市政府家防中心(2016)。網路交友性侵案統計資料。105年7月20日,取自     https://www.dvsa.gov.taipei/News.aspx?n=0168DDA5AED94052&sms=87415A8B9CE81B16。
石久明(2018)。智慧型手機App與親密關係的樣態分析-動機、型態、風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新北市。
白潔文(2013)。新北市國中生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動機、涉入程度與生活 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動世代交友調查黑皮書(2014)。交友軟體Beetalk研究調查。2018年9月30日,取自https://3cpjs.com/blog/bee-talk-report/。
行動程式分析機構APP Annie(2019)。台灣在App Store上的消費力。2019年4月28日,取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674439。
邱秋雲(2002)。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邱惟真(2018)。性侵害加害人團體之自我敘說(ISBN:978-620-2-4175-5)(1)。金琅學術出版社。
吳仁偉(2010)。虛擬社群人際互動模式之探討—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立偉、林灼榮、李奕霖(2011)。網路服務屬性與共同生產影響虛擬社群持續 使用意圖之研究。社會網絡觀點,商略學報,5(1),19-35。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 AmiaLieblich, TamarZilber,Rivka Tuval-Mashiach著)。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1998年)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科學月刊,29(8),668-674。
呂欣怡(2006)。國小學童網路人際關係與現實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君如(2005)。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為例。高雄師大學報:自然科學與科技類,19,85-104。
李建德(2015)。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與愛情風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周愫嫻 (2014)。青少年網路虛擬身份分與網路被害不當行為。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2,45-73。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家瑩、林韋誠、鄭嫥嫥(2010)。台灣大學生人格特質、人際互動策略與人際關係品質之關連。慈濟通識教育學刊,6,29 -50。
科技新報(2015)。有史以來下載最多十個APP揭曉。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technews.tw/2015/09/04/great-APP-before-iphone-10/。
胡玉珍(2010)。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 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 巨流。
徐文堂(2015)。國中學生LINE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網路霸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張可婷(譯)(2010)。焦點團體研究法(原作者:Barbour Rosaline)。新北市:韋伯文化。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純富(2013)。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臺北市:思行。
張淑莉(2006)。青少年網路交友之認知與行為的關係--以態度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淳萱(2017)。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張雅婷(2008)。網路交友動機與人格、孤獨、社交焦慮和自我揭露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郭正瑩(2008)。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差異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郭德盛(2012)。人格特質對國小學童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龍井區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余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皆伶(2012)。網路社群使用者的人際關係經營模式─以「愛情公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怡安(2002)。線上遊戲的魅力。資訊社會研究,20(3),183-214。
陳淑惠(1998)。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9(6),477-478。
陳銘慶(2009)。網路交友之自我揭露與個人資訊美化:交友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錦慧(譯)(2015)。我們約會好嗎?從古典情調的牽牽小手到新世代的交友APP,人們如何找到真愛?(原作者:Moira Weigel)。臺北市:時報出版。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莊宇慧(2012)。內容分析技巧在護理質性資料之初步應用。護理雜誌,59(5),84-90。
許雅惠、黃天佑、鄭琳蓉、林家正(2007)。網路交友行為與社交焦慮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12,53-77。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高雄:復文出版社。
創市際(2012)。2012年網路社群白皮書。2018年5月25日,取自https://www.ixresearch.com/news/news_12_18_12/。
黃芳薇(2016)。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暨學業成就相互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黃厚銘、曹家榮(2015)。「流動的」手機:液態現代性的時空架構與群己關係。新聞學研究。124,39-81。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凱絡媒體週報(2015)。隨手一滑真愛淺談行動交友APP。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2285。
喀報(2018)。交友軟體中,你是使用者還是商品。2018年7月28日,取自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2797?issueID=694。
楊政穎、鍾才元、陳明終、李曜安 (2014)。社群網路使用者之線上社會支持與線上人際關係。國教新知,61(4),22-2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6)。行動APP消費者調查。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s://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423。
趙宏達(2004)。網路社群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蔡宗宏(2016)。以社會交換理論探討社群網站互動與自我揭露前因與結果變數之研究-以Facebook的為例。電子商務學報,18(1),1-46。
蔡馨儀(2011)。消費者創新性與認知創新產品屬性對新產品接受意願之影響-以 iPad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劉仲矩、阮薏樺(2014)。智慧型行動裝置APP應用程式使用者知覺價值與滿意度關聯之研究:使用動機為干擾效果。輔仁管理評論,21(1),87-109。
劉信妤(2012)。社群網站中使用者自我揭露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新北市。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臺北市: 心理出版社
黎淑惠(2010)。人際關係(第二版)。新北:新文京開發。
賴俊偉、林冠宇(2015)。同志交友軟體的持續使用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男同志交友軟體 Jack'd 為例。中華傳播學會。
薛國致(2010)。屏東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龍卿(2012)。青少年臉書成癮、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魏麗敏、黃德祥(2014)。青少年臉書使用、人際關係與個人特質之研究。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4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鐘心辰(2015)。寂寞經濟時代:行動交友APP自我揭露與使用動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蘋果日報(2018)。渣男裸照要脅 性侵女大生。2018年4月16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416/37988174。
龔慧玲(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貳、英文部分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
Burnard, P., & Morrison, P. (1992). Self-disclosure: A contemporary analysis. Avebury.
Castells, M. (2000). Materials for an exploratory theory of the network society1.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1(1), 5-24.
Chen, B., & Marcus, J. (2012). Students’ 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 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self-construal facto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6), 2091-2099.
Chen, Y., & Xie, J. (2008). Online consumer review: Word-of-mouth as a new elemen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ix. Management science, 54(3), 477-491.
Finn, J. (2004). A survey of online harassment at a university campu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9(4), 468-483.
Heiman, T.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1), 1-12.
Krueger, R. A. (2014).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Ksiazek, T. B., Peer, L., & Lessard, K. (2016). User engagement with online news: Conceptualizing interactivity and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news videos and user comments. New media & society, 18(3), 502-520.
Lai, C. H., & Gwung, H. L. (2013).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Internet usage on physical and cyb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 Education, 69, 303-309.
Lincoln, Y. 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 M. L. Y., & Leung, L. (2006). Unwillingness-to-communicat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et and self-disclosure in ICQ.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3(1), 22-37. 
Maslow, A. H., & Murphy, G.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Under the Editorship of Gardner Murphy.). Harper & Bros..
McKenna, K. Y., & Bargh, J. A. (2000).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57-75.
McKenna, K. Y., Green, A. S., & Gleason, M. E. (2002). 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at’s the big attr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9-31.
Misoch, S. (2015). Stranger on the internet: Online self-disclosure and the role of visual anonym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8, 535-541.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3). 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6), 659-671.
Nadkarni, A., & Hofmann, S. G. (2012). 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3), 243-249. 
Perlman, D., & Peplau, L. A. (1981).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onelines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31-56.
Posey, C., Lowry, P. B., Roberts, T. L., & Ellis, T. S. (2010). Proposing the online community self-disclosure model: the case of working professionals in France and the UK who use online communi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19(2), 181-195.
Quan-Haase, A., & Young, A. L. (201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social media: A comparison of Facebook and instant messaging.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30(5), 350-361.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MIT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Vol. 30). Sage.
Rosen, L. D., Cheever, N. A., Cummings, C., & Felt, J. (2008). The impact of emotionality and self-disclosure on online dating versus traditional dat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5), 2124-2157.
Schutz, W. C. (1958). FIRO: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pp. 168-88). New York: Rinehart.
Spira, J. (2013). Top 10 best mobile dating apps – 2012. Cyber-Dating Expert. Retrieved from:http://cyberdatingexpert.com/mobiledating2012#.UPr6xM3zS2s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 (1990).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Vol. 20. 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Strauss, A., & Corbin, J. M. (1997).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Sage. 
Sullivan, H. S. (1953).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Vernuccio, M. (2014). Communicating corporate brands through social media: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51(3), 211-233.
Wolak, J., Mitchell, K. J., & Finkelhor, D. (2006). Online Victimization of Youth: Five Years Later.
Yang, C. C., Brown, B. B., & Braun, M. T. (2014). From Facebook to cell calls: Layers of electronic intimacy i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Media & Society, 16(1), 5-23.
Zhang, Y., Pan, E., Song, L., Saad, W., Dawy, Z., & Han, Z. (2014). Social network awar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4(1), 177-19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