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1623380500
DOI 10.6846/TKU.2016.00518
論文名稱(中文) 農村地景之數位再構築
論文名稱(英文) Incorporating Digital Tectonics into Rural Landscap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張珽鈞
研究生(英文) Ting-Chun Chang
學號 60136027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4
論文頁數 8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
委員 - 施宣光
委員 - 柯純融
關鍵字(中) 構築、文化、活動、地點、材料
關鍵字(英) Tectonic, Culture, Activity, Place, Materia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構築文化大多從產業與地點所形成的活動累積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許多不同條件因素的進入,在地的產業與生活習慣也開始產生變化。這變化過程都可以是構築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由地點文化至地點構築文化之轉變過程為本研究的討論目標。經由大歷史與小經驗,重新理解所謂的地域構築,並將設計視為論述的工具,試圖以地點產業文化為起點,逐步深入到地域的構築文化當中,並給予除了地方文史觀點之外,關於地點價值在設計討論上的可能性。

本研究與土地產生有趣的對話方式,可分別從活動、構築行為方式與材料的選定著手。設計方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由地點目前的狀態套入社會脈絡中分析,並尋找出場所本身所累積的人文精神與價值,做為發展構築與空間計畫的基礎。第二部分則是歸納出影響構築的因子,當中包括地點客觀的條件以及地點對於構築條件的限制,以找尋出突破限制與創造新價值的契機。

在地點觀察的過程中,並不是以地點的單一現狀,做為描述地點經驗的方法,而是重視基地由過往到現今劇烈變化後所帶來改變的契機。從中藉由細緻的觀察做為連結自我知識體系的手段,並記錄下自我投射於場所內部的價值,對於連結自我經驗後所引發的情境,將成為面對構築議題時的主要依據。

在構築的議題上的分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討論:第一是對於地點活動變遷的觀察與找尋基地內在紋理;第二是設計工具介入後,在設計方法上的經驗累積;第三是由材料使用上的邏輯,討論構築方法與地點的關係;第四是構築物與群體在進入農地,成為農業地景後所衍生的價值;第五是以設計做為整體論述推導的手段,並提出論述推導過程的設計操作手法。透過面對構築生產過程,分析整理出的邏輯思維及採用設計工具所帶來的啟發,建立起一套動態的互動模式,將構築物的表面、結構、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以及環境上的植栽作物、使用者產生互動上的連續性,進而達到多元的環境使用。
英文摘要
In general, tectonic culture is an accumulation of industry activities or activities generated in certain places.  Over time,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local industries and life habits begin to influence tectonic culture.  This process of change can be considered a part of the tectonic culture.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transition from local culture to local tectonic culture.  Both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were adopted to reinterpret local tectonic culture, while the design was adopted as a tool for discourse.  The present study used local industrial cultur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discussions.  These discussions were then expanded to elaborate on local tectonic culture.  In addition to presenting views on local cultural history,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local value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present study developed an interesting narrative with the land, which can be approached from the aspects of activity, tectonic behavior and method, and material selection.  Two methods were used for the design: (1) Discussions were based on incorporat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lace into a social context of analysis,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values accumulated at the place were identified to formulate a foundation for tectonic and spatial planning.  (2) Factors that affect tectonic culture were compiled, including the objective and criteria of the place and restrictions on tectonic, thereby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for breakthroughs and creating new values.

	The unitary status of the place was not used to describe the experiences from the site in the discussions.  Rather, emphasis was placed on opportunities for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dramatic changes that the place had undergone over time.  Meticulous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create an association with the self-knowledge system and to document the value of self-projection in a place.  How this value affects the context triggered following the associa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us becomes the primary basis for examining tectonic issues.

Tectonic issue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observing changes in local activity and identifying the intrinsic context of the place, (2) accumulating the experiences of design following the intervention of design tools, (3) using the logics of material application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methods and place, (4) elucidating the value of tectonic objects and groups once they enter farmlands and integrate with the landscape, and (5) using design as a tool for argument and inference and proposing a desig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 logic produced from the findings and the inspi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tools were employed to develop an interactive and dynamic model.  This model was then used to actuate the continuit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of the tectonic constructions, internal/external spaces, potted plants, and users, thereby achieving the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1.1	數位設計的理解	1
1-1.2	數位設計的實踐經驗	1
1-1.3	人造與自然所塑造的環境	2
1-1.4	環境的價值與在地構築的連結性	2
1-1.5	地域構築文化的本質	3
1-2	研究目的	3
1-2.1	地點的特色與使用者的目的性	3
1-2.2	找到與環境增加互動的可能性	4
1-2.3	材料與環境互動的新形式	4
1-2.4	參數化設計的探討	5
1-2.5	由虛擬設計到真實建造的實踐	5
1-3	相關領域	6
1-3.1	地域主義	6
1-3.2	材料研究	6
1-3.3	數位製造	7
1-4	預期研究成果	7
第2章	研究背景與相關文獻	8
2-1	構築文化與發展	8
2-1.1	地點文化的演變	8
2-1.2	構築材料與工法的更迭	9
2-1.3	虛擬中構築生產的方式	10
2-2	建築案例研究	11
2-2.1	 Jac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11
2-2.2	 Rural Studio	13
2-2.3	Glenn Murcut	15
2-2.4	 隈研吾	17
2-2.5	藤森照信	19
2-2.6	謝英俊	21
2-3	相關書籍	23
2-3.1	自然的建築	23
2-3.2	小建築	24
2-4	當代天然材料建造方法	24
2-5	當代數位製造方法	27
2-5.1	Sectioning 切片	27
2-5.2	 Tessellating 嵌飾	28
2-5.3	 Folding 摺疊	28
2-5.4	 Contouring 輪廓	29
2-5.5	Forming 成型	30
2-5.6	 Skeleton 骨架	30
2-6	小結	31
第3章	地域構築文化與場所精神	31
3-1	素民構築的價值_在地構築	31
3-1.1	地點價值的重塑	32
3-1.2	新思維進入後的地點再造	32
3-2	地點感知與人的關係	33
3-2.1	新的互動與想像	33
3-2.2	內在自我對於基地的想像	34
第4章	新舊共榮	35
4-1.1	地點分析與紀錄	35
4-1.2	以有趣的方法重述地點特殊性	35
4-2	設計思考的探索	36
4-2.1	步驟一	36
4-2.2	步驟二	37
4-3	設計推導的過程	37
4-4	幾何組構的發展關係	38
4-4.1	幾何形式分類	38
4-4.2	組構關係分類	40
4-5	元件組成的發展關係	42
第5章	設計操作	52
5-1	農村地景的轉變	52
5-2	生態耕種與培養場	54
5-2.1	模組式耕作架	54
5-2.2	香菇寮	55
5-2.3	雞舍	56
5-2.4	瓜棚	57
5-3	農園生態體驗場	59
5-3.1	鴨舍	59
5-3.2	洗菜亭	60
5-3.3	垂直耕作架	61
5-3.4	水耕架	62
5-4	休憩交流區	63
5-4.1	作物交流亭	63
5-4.2	休憩亭	64
5-4.3	小型網室	65
5-5	實際組構	67
5-5.1	構件細部	67
5-5.2	組裝過程	69
第6章	結論	74
6-1	結論	74
6-1.1	地點活動變遷與基地內在紋理的描述	74
6-1.2	設計的方法經驗	74
6-1.3	材料使用邏輯的討論	75
6-1.4	構造物在農業地景的價值	75
6-1.5	設計手段的操作	75
6-2	後續研究與建議	76
6-2.1	土地新價值的建構	76
6-2.2	新型態的土地互動方式	76
6-2.3	構築單元型態之應用	77
6-2.4	界定空間類型的新方法	77
6-2.5	互助式開放程式的應用	77
參考文獻	78

 
圖目錄
圖 2 1 多明納斯酒莊外觀	11
圖 2 2多明納斯酒莊室內	11
圖 2 3多明納斯酒莊立面	12
圖 2 4多明納斯酒莊室內光影效果	12
圖 2 5多明納斯酒莊之細部構造	12
圖 2 6 外部牆面之構築方式(擋風玻璃面)	13
圖 2 7 內部構築方式	13
圖 2 8 Corrugated Cardboard Pod	14
圖 2 9 Corrugated Cardboard Pod 局部	14
圖 2 10 Corrugated Cardboard Pod 製造材料	14
圖 2 11 Marika-Alderton House 平面	15
圖 2 12 Marika-Alderton House 概念手稿	15
圖 2 13 Marika-Alderton House 立面	15
圖 2 14 Marika-Alderton House 構造	16
圖 2 15 Marika-Alderton House 模型	16
圖 2 16 Marika-Alderton House	16
圖 2 17 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re 木構結構	17
圖 2 18 長城腳下的公社	17
圖 2 19石頭美術館局部	18
圖 2 20石頭美術館立面	18
圖 2 21 石頭美術館	18
圖 2 22 神長官守矢史料館	20
圖 2 23神長官守矢史料館內部	20
圖 2 24 川震楊柳村重建案	21
圖 2 25地球屋002搭建過程	22
圖 2 26 地球屋002	22
圖 2 27 Sectioning 切片	27
圖 2 28 Tessellating 嵌飾	28
圖 2 29 Folding 摺疊	28
圖 2 30 Contouring 輪廓	29
圖 2 31 Forming 成型	29
圖 2 32 Skeleton 骨架	30
圖 4 1 幾何形式_分割的Pattern	38
圖 4 2幾何形式_增減的Pattern	38
圖 4 3幾何形式_旋轉的Pattern	39
圖 4 4幾何形式_變化的Pattern	39
圖 4 5 組構關係_自我相似的Pattern	40
圖 4 6組構關係_分離的Pattern	40
圖 4 7組構關係_陣列的Pattern	40
圖 4 8組構關係_重疊的Pattern	41
圖 4 9組構關係_重覆的Pattern	41
圖 4 10 造型一之單元件與疊砌方式	42
圖 4 11 造型一組合之剖面圖	43
圖 4 12 造型一之單元三視圖	43
圖 4 13 造型二組合之局部	44
圖 4 14造型二之單元件與疊砌方式	44
圖 4 15造型二之單元三視圖	44
圖 4 16造型二組合之剖面圖	45
圖 4 17造型三之單元件與疊砌方式	45
圖 4 18造型三組合之剖面圖	46
圖 4 19造型三之單元三視圖	46
圖 4 20造型四之單元件與疊砌方式	47
圖 4 21造型四組合之局部	47
圖 4 22造型四之單元三視圖	47
圖4 23造型五之單元件與疊砌方式	48
圖 4 24造型四組合之剖面圖	48
圖 4 25造型五之單元三視圖	49
圖 4 26造型五組合之剖面圖	49
圖 4 27造型六之單元件與疊砌方式	50
圖 4 28造型六組合之局部	50
圖 4 29造型六之單元三視圖	50
圖 4 30造型六組合之剖面圖	51
圖 5 1游擊式耕作電塔、水溝旁的零散空地	53
圖 5 2破碎的農地轉作為種菜空間	53
圖 5 3模組式耕作架_3D渲染	54
圖 5 4使用情境示意圖	54
圖 5 5分析圖_水源	54
圖 5 6分析圖_陽光、風	54
圖 5 7使用情境示意圖	55
圖 5 8香菇寮局部_3D渲染	55
圖 5 9分析圖_水源	56
圖 5 10分析圖_陽光、風	56
圖 5 11香菇寮_3D渲染	56
圖 5 12分析圖_陽光、風	57
圖 5 13分析圖_水源	57
圖 5 14雞舍_3D渲染	57
圖 5 15瓜棚_3D渲染	57
圖 5 16分析圖_水源	58
圖 5 17分析圖_陽光	58
圖 5 18使用情境示意圖	58
圖 5 19瓜棚局部_3D渲染	58
圖 5 23鴨舍_3D渲染	59
圖 5 20鴨舍局部_3D渲染	59
圖 5 21分析圖_陽光、風	59
圖 5 22分析圖_水源	59
圖 5 24洗菜亭_3D渲染	60
圖 5 25分析圖_陽光	60
圖 5 26使用情境示意圖	60
圖 5 27分析圖_水源	60
圖 5 28分析圖_陽光、風	61
圖 5 29分析圖_水源	61
圖 5 30垂直耕作架局部_3D渲染	61
圖 5 31垂直耕作架_3D渲染	61
圖 5 32分析圖_陽光	62
圖 5 33分析圖_水源	62
圖 5 34水耕架_3D渲染	62
圖 5 35作物交流亭_3D渲染	63
圖 5 36使用情境示意圖	63
圖 5 37分析圖_水源	63
圖 5 38分析圖_陽光	63
圖 5 39休憩亭_3D渲染	64
圖 5 40使用情境示意圖	64
圖 5 41分析圖_水源	64
圖 5 42分析圖_陽光	64
圖 5 43分析圖_水源	65
圖 5 44分析圖_陽光	65
圖 5 45小型網室局部_3D渲染	65
圖 5 46小型網室_3D渲染	65
圖 5 47使用情境示意圖	65
圖 5 48育苗區_3D渲染	66
圖 5 49分析圖_水源	66
圖 5 50使用情境示意圖	66
圖 5 51 八字結實際應用與綁法說明	67
圖 5 52 接棍結實際應用與綁法說明	68
圖 5 53十字編結實際應用與綁法說明	68
圖 5 54 前置作業一 : 竹材依序分組;前置作業二 : 單元件預鎖螺絲	69
圖 5 55 組裝作業一 : 20組單元件個別組裝;組裝作業二 : 整體構造物於基地上組裝	70
圖 5 56 構造物組裝完成圖	71
圖 5 57 構造物組裝正視圖	71
圖 5 58 生態耕種培養場材料使用說明	73
參考文獻
博碩士論文

羅健榮
  2005 <在地構築文化與場所之探討 : 以淡水地區邊緣農業地景為觀察對象>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系。
鄒永廉
  2007 <區域性建築之構築 : 以淡水地區材料探討填充式工法>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系。

中文書目

吳春苑譯
2005 《新鄉土建築:當代天然建造方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蔡厚男
  2002  <消費社會與廢棄地景>,《2002 台灣景觀作品集》,台北: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隈研吾
2013 《小建築》,台北:五南出版社。
隈研吾
2014 《自然的建築》,台北:五南出版社。
劉育東、林楚卿
2009 《新構築:邁向數位建築的新理論》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邱浩修
2013 《重構自然:數位構築方法下的建築新詩性》,台中:東海建研中心。

英文書目

Andera Oppenheimer Dean
  2002 《Rural Studio》,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 New York. 
Matilda McQuaid
  2003 《Shigeru Ban》, Phaidon Press , New York.

參考網站

建築師公會網站-Glenn Murcutt演講
http : / / king. Arch. Org. tw / document / Pritzker / murcutt. html
晏陽初鄉村工作室
http : / / www.china-village. org/
準建築人手札-建築:謝英俊_地球屋003號
http : / / forgemind. net / xoops / modules / news article. php? storyid=789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