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1120340000
DOI 10.6846/TKU.2011.00656
論文名稱(中文) 異國飲食文化與中介--以日式飲食文化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Exotic food culture and the intermediary:a case study of Japanese food cultu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林靜旻
研究生(英文) Ching-Min Lin
學號 69705025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0
論文頁數 11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魏玓
關鍵字(中) 美食雜誌
飲食文化
文化消費
文化中介者
關鍵字(英) gourmet magazine
food culture
cultural consumption
cultural intermedia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全球化消費社會下,大眾對異國飲食文化相關資訊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大眾媒體有系統性的整理資訊再中介給閱聽眾,而閱聽眾可能受到中介者影響,對異國飲食文化形成特定觀點、態度,甚至影響實際的消費行為。
而雜誌在大量發行、流通率高等市場條件下,作為文化中介者之象徵產品與服務產出的重要部份,在食物品味的反應與建構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以美食雜誌《Here!Plus》所介紹的日式飲食文化為例,探究美食雜誌所扮演的中介性角色,分析當中的結構模式、運作邏輯等。
	研究結果發現,美食雜誌中介忠於原味、如實呈現的概念,以「食物」為焦點,反映飲食趨勢脈動,並提供飲食文化、餐飲情報,以教學方式建構讀者對異國飲食文化的認知,發揮中介者的文化權威,傳遞不一樣的飲食風格或生活態度,並依照市場運作邏輯,扮演生產與推動需求的角色,使文化消費的實踐過程能持續運轉,在影響消費文化時,也擁有建構社會文化消費結構的權力。
美食雜誌引領消費者瞭解蘊含深厚文化的飲食消費,透過所呈現的文化商品與象徵詮釋權上取得權威感,讀者看似可自由選擇學習,卻無法忽視文化中介者仍掌控領域內的知識行動,定義不同的飲食文化,型塑多元的飲食風格,因此在大眾享受追求飲食文化的同時,無形中還是被中介者所影響,並效仿其風格。
英文摘要
In a globalized consumer society, people information on foreign food culture increasing demand,so mass media systematic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intermediaries to the audience. In the process, the audience may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mediaries, for the formation of a foreign food culture of a particular impression、attitude, even affect the actual consumer behavior.
Magazine in a large number of distributions, circulation rate and other market condi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food taste and construction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gourmet magazine "Here! Plus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food cultur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gourmet magazines play the intermediary role, and analysis the structural model and operational logi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urmet magazines intermediaries loyal to the flavor, the concept of fidelity, reflect the pulse of dietary trends, Provide food culture, food and beverage information, passing a different diet and life style. And according to market logic, play a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promotion of demand, to make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practices can continue to operate also has the power of construction of food culture consumption structure.
Gourmet magazines to lead consumers to understand the deep culture of food consumption, it seems readers are free to choose to learn, but still can not ignore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control the field of knowledge and action、define a different food culture、shaping the diverse diet style, so the public to enjoy the pursuit of food culture, while still affected by the intermediaries and to imitate their styl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論文章節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9
第四節 美食雜誌與消費者.............................................................................. 10
第五節 美食雜誌的興貣..................................................................................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2
第一節 外食餐廳在台灣.................................................................................. 22
第二節 飲食文化.............................................................................................. 27
第三節 文化消費.............................................................................................. 36
第四節 物品消費與認同.................................................................................. 42
第五節 文化中介者.......................................................................................... 46
第参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 54
第二節 研究流程圖.......................................................................................... 65
第肆章 研究分析...................................................................................................... 66
第一節 資料分析.............................................................................................. 66
第二節 美食雜誌的中介性角色...................................................................... 84
第三節 飲食文化資訊轉化為飲食知識與生活風格...................................... 95
第伍章 結論............................................................................................................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4
論文表目錄
表1-4-1 外食資訊研究 ............................................................................................ 13
表2-2-1 飲食文化領域分類表 ................................................................................ 29
表4-1-1 分析雜誌一覽表 ........................................................................................ 67
表4-1-2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主要販賣之型態數量分佈表 .................... 67
表4-1-3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主要呈現之風格型態數量分佈表 ............ 69
表4-1-4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食材產地數量分佈表 ............................ 71
表4-1-5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廚師國籍數量分佈表 ............................ 73
表4-1-6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食材圖片數量分佈表 ............................ 74
表4-1-7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料理圖片數量分佈表 ............................ 75
表4-1-8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內部裝潢圖片數量分佈表 .................... 78
表4-1-9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外觀圖片數量分佈表 ............................ 79
表4-1-9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外觀圖片數量分佈表 ............................ 83
論文圖目錄
圖3-2-1 研究流程圖 ................................................................................................ 65
圖4-1-1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主要販賣之型態數量分佈圖 .................... 68
圖4-1-2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主要呈現之風格型態數量分佈圖 ............ 70
圖4-1-3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之食材產地數量分佈圖 ............................ 72
圖4-1-4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食材圖片數量分佈圖 ................................ 74
圖4-1-5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料理圖片數量分佈圖 ................................ 75
圖4-1-6 食材圖片1 ................................................................................................. 76
圖4-1-7 食材圖片2 ................................................................................................. 76
圖4-1-8 食材圖片3 ................................................................................................. 76
圖4-1-9 生食圖片 .................................................................................................... 77
圖4-1-10 傳統日式吊鍋 .......................................................................................... 77
圖4-1-11 日式甜點 .................................................................................................. 77
圖4-1-12 日式便當 .................................................................................................. 77
圖4-1-13 雜誌文章報導日本飲食餐廳料理圖片數量分佈圖 .............................. 78
圖4-1-14 傳統日式風格內部裝潢3圖 .................................................................. 80
圖4-1-15 現付內部裝潢3圖 .................................................................................. 81
圖4-1-16 日式餐廳外觀3圖 .................................................................................. 82
圖4-1-17 日式庭園造景 .......................................................................................... 82
圖4-1-18 人物3圖 .................................................................................................. 84
圖4-2-1 付表的壽司魚材 ........................................................................................ 87
圖4-2-2 常見握壽司 ................................................................................................ 91
圖4-3-1 煮物禮儀 .................................................................................................. 100
圖4-3-2 碗蓋如何放置 .......................................................................................... 101
圖4-3-3 沾取醬料禮儀 .......................................................................................... 101
圖4-3-4 如何正確使用筷子 .................................................................................. 102
圖4-3-5 吃握壽司步驟 .......................................................................................... 103
參考文獻
中文:
尹湘崙(2010)《資訊圖像應用於台灣與日本飲食文化比較之研究創作》。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
王佳煌等譯(2006)。《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書:Neuman,W. Lawrence(2002)(4th ed.)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and Bacon.)
王珊富(2007)《飲食、地方與日常生活:從耕牛到牛肉的味覺轉化之物質與象徵向度》。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紹忠(2001)。<買賣歲月,吃喝過日>,《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台北:遠流。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56:35-63。
李天任、蘭莘譯(1995)。《大眾傳播研究》。台北,亞太圖書出版。(原書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5].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李亦園(2000)。<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理論圖像>,《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李寧遠(1996)。《飲食文化》。台北:華香園。
沈岱樺(2009)。《從飲食論述探討台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由九Ο年代末談起》。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永捷(2004)。《青少年手機消費的省思-從符號消費到秀異》。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宜潔(2008)。《烹飪文化資本、文化中介者與飲食品味塑造—以農會家政班為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原書:Jean Baudrillard [1968]. Le système Des Objets. Paris : Gallimard.)。
林佩怡(2008)。《邁入符號消費時代:宜蘭童玩節的敘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臺北:弘智。(原書:Don Slater[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林琍華(2009)。《目的地飲食意象之研究-觀光資訊網站之內容分析》。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逸叡(2003)。《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端(199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弧(2004)。《飲食文化與鑑賞》。台北:新文京開發。
阿潼(2000)。《日劇的美味關係》。台北:皇冠。
夏業良、魯煒譯(2008)。《體驗經濟時代》。台北:經濟新潮社。(原書:pine, B.J.,&Gilmore, J.H. [1999] The Experience Economy:Works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ge.)
徐靜波(2008)。《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玉欣、楊秀萍(2005)。《飲食文化概論》。台北:揚智。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6)。《消費》。台北:巨流。(原書: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 [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張瑞伶等(2006)。《食飽吂:22位客家名人飲食記憶地圖》。臺北縣 : 野人文化。
莊宗憲(1994)。《消費社會:大眾文化與後現代》。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荃(2009)。《跟著奈良美智玩跨界  藝術商品化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書帆(2007)。《設計平民風?探討《ppaper》的消費實踐與社會意涵》。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7。
郭俊明(2004),《普洱茶在台灣之興起》。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乃綺(2010)。《政府推行節能減碳之媒介意緹內容分析-以國內主要報紙電子資料庫(2008年5月-12月)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至與戰後初期的「台灣菜」>,《台灣史研究》,15(3):139-186。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陳建源(2004)。《Curry,カレー、咖哩:飲食與社會生活的轉換》。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昌(2009)。《日本料理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君(2009)。《來源國印象、文化認同、符號消費對享樂性購物傾向影響之研究-以日系商品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彭筱瑜(2009)。《異國情懷-希臘愛琴海景觀餐廳的體驗消費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一民(2004)。《文化與商品:擂茶的社會學考察》。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翔譯(2008)。《工作、消費與文化》。台北:韋伯。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等[1988],記號化社會の消費。)
黃曉芳(2008)。《外食的生活意義:高雄市民眾外食現象調查》。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楊孝濚,(1996):《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五南。
楊斌主編(2007)。《消費文化與藝術創新》,南昌:江西美術。
葉怡蘭(2003)。《Yilan的生灣生活滋味》。台北:玉山社。
葉芳辰(2009)。《台灣創意市集消費的連結特質與意義》。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雅茹(2004)。《論後現代意識型態的商品化與符號化》。東吳大學英文系比較文學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
熊培玲(2008)。《誰的古早味? 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分析》。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1)。《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劉宗其(2005),<文化認同下異國形象廣告效果之探討—以哈日風潮為例>,《中山管理評論》,13(2):417-449。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
蔣艷蓉(2001)。《從餐飲版面探討台灣飲食文化之變遷-以中國時報、民生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蔡雅純(1995),《階級和文化消費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古典音樂文化工業商品消費為例》。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麗鶖(2004)。《文化中介者與閱讀主權:以讀書會與讀者俱樂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樁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
鄭林鐘(2001)。<柴米油鹽醬醋茶-家食>,《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台北:遠流。
鄭陸霖(2004)。<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17:1-41。
鄧景衡(1996)。<飲食加速度>,《聯合文學》,12(9):60-65。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台北:田園城市。
賴守誠(2006)。《 食物品味的變遷與現代台灣的社會文化轉型(1981-2001):以報紙雜誌之飲食報導及選薦為中心的考察》。台北: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賴守誠(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台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學報》,創刊號,167-212。
賴守誠(2007)。《烹飪文化資本、文化中介者與食物品味:以台灣食物文本的當代轉型為例(1961-2005)》。二○○七年文化研究年會發表論文。
賴守誠(2008)。<現代食物運動的浪潮中享用傳統飲食: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的文化經濟>,《文化研究月報》,86。
戴文彪譯(2007)。《吃遍世界看經濟》。台北:財訊。
謝曉菁(2009)。《指甲彩繪的消費文化》。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羅大鈞(2005)。《異國餐飲業之經營模式對消費者知覺及購買意願的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蘇宇鈴(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源: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客家美食文化概述 — 李喬>上網日期:2010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140&ctNode=2438&mp=4&ps=。
歐陽宇亮(2010)<東瀛美食>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取自http://onsen-ryokan.tw/what/details_04.html。
Ulara Nakagawa(2010)<何謂日式風格?>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取自http://tinyurl.com/4p6dd5m。
英文書目:
Abercrombie, N.& B. Longhurst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Appadurai, A.(1981). Gastro-politics in Hindu South Asia. American Ethnologist,8,494-511
Atkins, Peter and Bowler, Ian(2001).Food in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Beck, Ulrich,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1986).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79). The World of Goods. N.Y.: 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
Du Gay, P. (1997) (Ed.). Production of Culture/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 Sage.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1991.  
Fischler,C.(1988). Food, Self and Identity.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27(2),275-292. 
Giddens, Anthony,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McCracken, G. (1986).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nsumer good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 71-8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