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1113302800
DOI 10.6846/TKU.2011.00647
論文名稱(中文) 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馬偕街之場域形構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 Analysis on the “Champ” of Mackay Stree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施宜君
研究生(英文) Yi-Chun Shih
學號 69705006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3
論文頁數 14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093663@mail.tku.edu.tw)
委員 - 林福岳(linfy@mail.ndhu.edu.tw)
委員 - 唐大崙(136216@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文化傳播
場域
社區營造
新博物館學
關鍵字(英) 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馬偕文化的歷史即代表在地文化於特定時空中所發展出來的特殊觀點與分類,其獨特性源自於特定的時(時間)空(馬偕街)「點」所發生的文化現象,其發展的過程藉由歷史將這些在特定時空發生的「點」加以串連成「線」,並且在歸納的過程中與地方產生了意義與關係。藉由文化傳播的視角,本研究以馬偕文化的歷史流變為軸線,試圖尋找在地文化的定位,並且以Bourdieu的理論為主要分析架構,結合社區營造與新博物館等相關理論,企圖透過分析挖掘文化傳播於在地發展多元形式的模式,最終期望能歸納出文化傳播與當代生活融合的平衡點。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主要探討的有三個方向,首先,即探討在地文化的特殊性何在,以及其促發文化傳播的關鍵;次之,則是探討在地文化如何經由文化傳播的過程發展出其獨特的適應性與包容性;最後,以行動者的實踐成果為分析切入點,討論以新博物館為媒介,如何於再現馬偕文化的過程中,進行文化傳播脈絡化與重新設定脈絡的過程。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為「俗民誌研究法」,主要以研究者在研究場域中觀察到的現象為基礎,操作上則以非參與式田野觀察、半結構式訪談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來進行。
	 
最終本研究所獲得的發現為,文化差異雖然形成異文化於在地進行文化傳播的門檻,卻也同時促成其社會結構變動的可能;其中強勢的經濟資本是造成文化場域失衡的主因,應透過分析的結果來修正並強化在地文化資本的發展,以維護場域競爭的正向循環;而文化與傳播之間是一體的兩面,其於體現社會結構的同時也形塑著社會的結構。
英文摘要
The history of Mackay cultur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que point of view and classification developed under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which distinguish Mackay culture as a specific “point.” These certain points are stringed up to form a “line” as local development take its course, which,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nduction, have established its own accord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This study, via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sets the chronicle of Mackay culture as its paradigm, and aims at positioning Mackay local culture. It applies Bourdieu’s theory as its analytical framework, together with relevant theories 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New Museology”; by deforming and reforming the mode of how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acts with lo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hopes to ultimately map out the balancing point betwee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life.

Three arguments are thrown upon and discussed in proceeding order in this study. First, how “Mackay culture” is proved unique and how it became key element that evok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cond, how,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d local culture adapt its special compatibility and inclusiveness. Last, examining how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schemed and re-schemed in the process of representing “Mackay culture” by analyzing practitioners’ results.

Research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is “ethnomethodology”. It depends mainly on the phenomenon observed in the “Champ”, assisted with “non-participant field observation”, “semi-constructed interviews” and “text analysis”.

The study has three findings. First, although cultural differences shape the threshold of lo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it also serves as the enzyme for possibl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society. Second, hard capital is the main reason for unbalanced culture Champ; to tackle this issue, enforcement of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apital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ensure virtuous circle of Champ competition. And last,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two sides of a story; as they are influenced by the society, they construct the reality of social composi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章	理論視野與研究問題	5
 第一節 文化傳播	6
第二節 Bourdieu場域理論	9
 第三節 社區與行動:社區營造的定義	18
 第四節 新博物館‧展示‧記憶  	26
 第五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問題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四章	早期馬偕街文化資本的形成與流動	55
第一節	馬偕博士個人的資本累積與轉換	57
第二節	滬尾偕醫館文化資本的形成與流動	60
第三節	淡水禮拜堂文化資本的形成與流動	65
第四節	馬偕街文化資本的歷史串聯與再生產	68
第五章	馬偕文化的場域形構分析		75
第一節	政府形塑的行動者策略	76
第二節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教會團體的行動者策略	82
第三節	新博物館與文化傳播	109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限制	133
參考文獻		141
附錄		147


表目錄
表2-3-1:城市與村落的概念差異	25

圖目錄

圖2-4-1:社區博物館	30
圖2-4-2: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博物館發展趨勢	32
圖4-4-1:馬偕街二十四號	68
圖4-4-2:淡水區三民街至淡水紅毛城	70
圖4-4-3:淡水福佑宮至淡水金福宮	71
圖5-1-1:真理街、馬偕街以及文化大樓位置圖	79
圖5-1-2:淡水鎮馬偕街暨真理街路面改善人行道設置、排水改善及景觀照明工程工程範圍圖	81
圖5-2-1:日據時期的公會堂	84
圖5-2-2:現今的文化大樓	84
圖5-2-3:早期夜梅花	100
圖5-2-4:今日宣教中心	100
圖5-3-1:馬偕街展示位置圖	111
圖5-3-2:馬偕銅像	113
圖5-3-3:馬偕博士雕像公園全貌	113
圖5-3-4:2011拍攝的馬偕路面	114
圖5-3-5:2010拍攝的馬偕路面	114
圖5-3-6:約1928年左右的馬偕街石版路	114
圖5-3-7:拍攝於1928年左右的馬偕街石版路	115
圖5-3-8:2011年拍攝的藝術穿堂	116
圖5-3-9:2007以前的藝術穿堂	116
圖5-3-10:馬偕街9號景觀改善工程	117
圖5-3-11:文化大樓	117
圖5-3-12:文化路上的天橋	117
圖5-3-13:宣教中心	118
圖5-3-14:約1961年拍攝的夜梅花	118
圖5-3-15:教會旁停車場	118
圖5-3-16:約1962年拍攝教會旁的空地	118
圖5-3-17:教會停車場旁的佈置	119
圖5-3-18:滬尾偕醫館	120
圖5-3-19:偕醫館附設的咖啡館	120
圖5-3-20:偕醫館內部部份陳設	120
圖5-3-21:偕醫館內部部份陳設	120
圖5-3-22:淡水禮拜堂	122
圖5-3-23:淡水會館	123
圖5-3-24:馬偕博士生平導覽	125
圖5-3-25:馬偕街歷史導覽	125
圖5-3-26:偕醫館QR碼	126
圖5-3-27:淡水禮拜堂QR碼	126
圖5-3-28:旅遊套裝路線	127
圖5-3-29:健行路線	127
圖5-3-30:政府建製的導覽路標	127
圖5-3-31:政府建製的導覽路標	127
圖5-3-32:政府建製的導覽路標	128
圖5-3-33:政府建製的導覽路標	128
圖5-3-34:淡水會館的導覽	128
圖5-3-35:偕醫館建材導覽	128
圖5-3-36:聖誕佈置馬偕博士雕像公園	130
圖5-3-37:聖誕佈置藝術穿堂	130
圖5-3-38:淡水新八景的宣傳旗幟	131
圖5-3-39:淡水新八景活動舉辦實況	131
圖5-3-40:教會針對淡水新八景活動佈置的展示	131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公共電視台策劃(2005)。《台灣百年人物誌》。臺北市:玉山社。
王昀(2010)。《向世界聚落學習》。臺北市:積木文化。
王雅芳(2004)。《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之探討--以犁頭店「麻芛文化」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朱偉玨(2005)。〈「資本」的--種非經濟學解讀〉,《社會科學》,6:117-123。
朱國華(2004)a。〈習性與資本: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33-37。
朱國華(2004)b。〈場域與實踐: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2):41-45。
余乃忠、陳志良(2009)。〈習性:「具有席捲一切的解釋力」〉,《現代哲學》,102(1):35-39。
吳芳如(2002)。《消息來源、新聞框架與媒介真實之建構:以政黨輪替後之核四爭議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枝(2004)。《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市:南天。
李政賢譯(2007)。〈質性研究的各種理論立場〉,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25-43。臺北市:五南。(原書Uwe Flick[1995]著)
李偉俠(2005)。《知識與權力》。臺北市:揚智文化。
李猛、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原書Pierre Bourdieu and loïc Wacquant[1992]著)
汪琪(1984)。《文化與傳播》。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清文編撰(2006)。《認識社區營造》。臺北市:內政部。
林陽傑(2006)。〈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博物館發展趨勢〉,《研究與動態》,13:109-130。
林靜如譯(2007)。〈觀察、俗民誌及視覺資料方法〉。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217-264。臺北市:五南。(原書Uwe Flick[1995]著)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20-39。(原著Leis A Coser)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107-148。臺北市:麥田。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
高宣揚(2007)。〈論布爾迪厄「生存心態」〉,《外國哲學研究》,7(3):8-15。
張譽騰(2005)。〈博物館學的源流與當代意義〉,王嵩山主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1:99-113。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畢天雲(2004)。〈布迪厄的「場域--慣習」分析論〉,《學術探索》,1:32-35。
陳玉箴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原書Klaus Bruhn Jensen[2002]等著)
陳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18(4):43-57。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編著(2000)。《北海岸的文化原鄉--淡水‧三芝風雅頌》。臺北市: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郭禎祥(1996)。〈社區博物館〉,《現代美術》,67:64-69。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臺北市:藝術家。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臺北市:五南。(原書Vicent Mosco[1996]著)
馮婧琨(2009)。〈對布迪厄社會學理論中「資本」概念的解讀〉,《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48):287-288。
黃葳威(1988)。《文化傳播》。臺北市:正中書局。
董安海(2009)。〈安多地區藏文化傳播及其載體〉,《青海社會科學》,6:165-168。
葉泉宏(2009)。〈淡水古蹟歷史背景與觀光應用〉,《千禧年古蹟管理與週休二日休閒活動研討會論文集》,中華觀光管理學會,9:21-30。
解玉喜(2007)。〈布迪厄的實踐理論及其對社會學研究的啟示〉,《山東大學學報》,1:105-111。
廖志恒譯(2007)。〈半結構式訪談法〉,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121-156。臺北市:五南。(原書Uwe Flick[1995]著)
廖珮君譯(2006)。《文化產業》。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原書David Hesmondhalgh[2002] 著)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市:三民。
裴仁偉(2001)。〈走近「習性」、「資本」和「場」--讀《布爾迪厄訪談錄》〉,《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0(1):31-34。
趙偉妏譯(2008)。《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原書Jane Stokes[2003]著)
鄭微波、鄭敬東(2007)。〈區域文化傳播的核心競爭力分析〉,《新疆社會科學》,1:89-93。
鄭曉雲(1992)。《文化認同與文化變遷》。中國:新華。
魏峻(2003)。〈文化傳播與文化變遷〉,《華夏考古》,2:105-111。
蘇景輝(1999)。〈社區營造方法--社區工作模式的運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英文書目

Bourdieu(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B. Thomp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ylan, Patrick J.(1992). Ecomuseums and the New Museology: Definitions. Museums Jourana, April:29
David Hesmondhalgh(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merican: Sage.
Harrison, Julia D.(1993). Ideas of museums in the 1990s. Museum Man age-mentand Cratorship,1993(13): 160-167。
Hudson, Kenneth(1992). 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Kenneth Hudson Discusses 20 Years of Ecomuseums and Ecomuseology. Museums Journal, April:29.
Mattessich, P.,& Monsey, B.(1997). Community Building: What Makes It Work : A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ful Community Building. American: Fieldstone Alliance.
Vergo, P. Eds.(1989).The New Museology. London:Routledge.
Vincent Mosco(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 rethinking and renewal. American : Sage.

電子網路資料

Mr.Tamsui淡水開講(2008)。〈為老馬偕街拼圖〉。《Mr. Tamsui淡水開講》,上網日期:2011年2月8日。(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tamsuitms/article?mid=145&prev=448&next=143&l=f&fid=6)
內政部地政司(2009)。〈資料典條查詢:地目〉。《國土資訊系統》,上網日期:2011年7月4日。(網址:http://www.land.moi.gov.tw/landdatabase/chhtml/database1detail.asp?tno=5210106&cid=197&cparentid=168)
文建會(2011)。〈社區總體營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5)
吳峻毅(2007)。〈馬偕租屋集會處〉。《淡水導覽旅遊暨文化活動手記》,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blog.yam.com/wcy/article/33200293)
吳峻毅(2011)。〈淡水馬偕相關舊影重遊—圖說映目畫影馬偕街〉。《淡水導覽旅遊手記(淡水散策)》,上網日期:2011年2月8日。(網址:http://blog.yam.com/wcy/article/34866909)
偕醫館CAFĒ 古蹟 咖啡&上帝的愛(2010)。〈話說馬偕餅〉。《偕醫館CAFĒ 古蹟 咖啡&上帝的愛》,上網日期:2011年4月9日。(網址:http://mackaycafe.pixnet.net/blog/post/10687452)
陳寧(2010)。〈淡水重建街,今展開拆除〉。《苦勞網》,上網日期:2011年2月7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6166)
郭麗娟(2003)。〈淡水馬偕日 馬偕腳蹤任你尋〉。《新台灣新聞週刊》,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0738)
開放淡水(2008)。〈滬尾文史工作室〉。《開放淡水》,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tamsui.wikia.com/wiki/%E6%BB%AC%E5%B0%BE%E6%96%87%E5%8F%B2%E5%B7%A5%E4%BD%9C%E5%AE%A4)
開放淡水(2009)。〈福佑宮〉。《開放淡水》,上網日期:2011年3月16日。(網址:http://tamsui.wikia.com/wiki/%E7%A6%8F%E4%BD%91%E5%AE%AE)
開放淡水(2011)。〈金福宮〉。《開放淡水》,上網日期2011年3月16日。(網址:http://tamsui.wikia.com/wiki/%E9%87%91%E7%A6%8F%E5%AE%AE)
黃舒敏(2008)。〈大破壞後的大建設?淡水未來何去何從?台北縣政府規劃三十頃淡水開發計劃分析與探討〉。《文化淡水》,上網日期:2011年4月24日。(網址:http://www.tamsui.org.tw/109-3.html)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11)。〈古蹟介紹:小白宮〉。《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上網日期:2011年4月23日。(網址:http://www.tshs.tpc.gov.tw/content/travel/monuments_main.aspx?sn=13&sn2=33)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11)。〈創館歷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www.tshs.tpc.gov.tw/content/aboutus/created_history.aspx)
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2011)。〈馬偕博士雕像公園〉。《淡水觀光休閒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www.playtamsui.org.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28)
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2011)。〈淡水捷運車站〉,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www.playtamsui.org.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12)
經濟部(2008)。〈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經濟部人才網》,上網日期:2010年2月7日。(網址:http://hirecruit.nat.gov.tw/chinese/html/taiwan_05_06.asp)
滬尾文史工作室(1995)。〈古蹟/教堂/淡水禮拜堂〉,上網日期2011年3月16日。(網址:http://tamsui.yam.org.tw/tsct/tsct0028.htm)
幫父親圓夢(2010)。〈台北縣 - 淡水 馬偕雕像‧縣定古蹟『滬尾偕醫館』〉。《幫父親圓夢部落格》,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iplusmyfather123-iplusmybrother12/article?mid=23690&next=23689&l=a&fid=5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