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1102093400
DOI 10.6846/TKU.2011.01263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地區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之研究-以97~99學年度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in Taiwan: Taking 2008-2010 Academic School Years as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廖婉伶
研究生(英文) Wan-Ling Liao
學號 69871011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7-18
論文頁數 16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薛雅慈
委員 - 陳伯璋
委員 - 楊瑩
關鍵字(中) 學位學程
學生學習經驗
跨領域
關鍵字(英)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interdisciplina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之看法。資料之蒐集係以自編之「台灣地區 97~99 學年度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為研究工具,採取普查方式,針對 97~99 學年度連續開辦三年之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進行調查,共發出 10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742 份,並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茲列述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壹、在不同背景變項下對於學習經驗各層面之影響
一、不同性別之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其在「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學位學程中與能力養成的關係」、「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且男生大於女生。
二、不同年級之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其在「學位學程的選擇動機」、「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在「學位學程的選擇動機」方面大一高於大四,在「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方面組間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學群之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其在「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層面上有顯著差異,且科技學群高於人文和社會學群,不分系所高於人文學群。
四、不同大學屬性的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之「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學位學程中與能力養成的關係」、「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其中私立大學高於公立大學。
五、不同學程屬性的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之「學位學程的選擇動機」、「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且學程類型高於學院類型。
貳、台灣地區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之學習經驗具跨領域趨勢。
依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對教育主管機關、大學院校、學生以及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跨領域
英文摘要
This survey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in Taiwan: Taking 2008-2010 Academic School Year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742 students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and
were analyzed with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I. The influence in Learning experience at all levels under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elling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program and ability tr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program and future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by genders. And boys more than girls.
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 degree program of choice mot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program and future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by grad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program of choice
motives "of freshman higher than the senior, in the "degree program and futur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elling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program and future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by group. And the technology group higher tha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group, humanities group higher than retardant tracking.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elling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program and ability training,"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program and future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by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hich private universities higher than public universities.
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program of choice motives," " felling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of the student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by different programs,and the type of the program higher than the college.
II.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in Taiwan is interdisciplinary trend.
Based o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school administrators,policy makers, stud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學位學程理念與實施內涵.............................11
第二節 學位學程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架構.......................23
第三節 國外大學學位學程的發展.............................32
第四節 我國大學校院學位學程緣起與現況.....................40
第五節 學習經驗之意涵與相關研究...........................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6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82
第五節 實施程序...........................................85
第六節 資料處理...........................................86
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89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89
第二節 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調查結果分析...................92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之分析103
第四節 不同學校背景變項之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之分析114
第五節 綜合討論..........................................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建議 .............................................132
參考文獻.................................................137
附錄.....................................................149
附錄一...................................................149
附錄二 ..................................................155
附錄三 ..................................................159
表次
表 2-1 大學生需要的核心(跨領域)能力指標.................22
表2-2 大學課程呈現方式與跨學科制度之連續圖................26
表2-3 大學課程之層次......................................27
表2-4 學位學程辦理方式....................................45
表2-5 97~99 學年度各大學開辦學位學程一覽表................48
表2-6 97-99 學年度大學校院以學院或學位學程招生人數統計表..51
表3-1 連續開辦三年(97~99 學年度)之學位學程名稱與人數....65
表3-2 研究對象一覽表......................................67
表3-3 問卷初稿結構表......................................69
表3-4 專家學者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列)........................71
表3-5 專家審題級篩選概要..................................72
表3-6 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預式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76
表3-7 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預式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78
表3-8 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79
表3-9 正式問卷調查樣本之基本資料表........................81
表4-1 研究對象個人基本資料................................91
表4-2 大學部學位學程學生學習經驗各因素層面之分析..........93
表4-3 學位學程的選擇動機敘述性統計........................93
表4-4 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敘述性統計........................96
表4-5 學位學程中與能力養成的關係敘述性統計................98
表4-6 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敘述性統計.................101
表4-7「性別」在「學習經驗」上之差異性檢定................105
表4-8「年級」在「學位學程的選擇動機」上之差異性檢定......106
表4-9「年級」在「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上之差異性檢定......107
表4-10「年級」在「學位學程中與能力養成的關係」上之差異性檢定.......................................................108
表4-11「年級」在「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上之差異性檢定.......................................................109
表4-12「學群」在「學位學程的選擇動機」上之差異性檢定.....110
表4-13「學群」在「修課中對課程的感受」上之差異性檢定.....111
表4-14「學群」在「學位學程中與能力養成的關係」上之差異性檢定.......................................................112
表4-15「學群」在「學位學程與未來就業的關係」上之差異性檢定.......................................................113
表4-16 「大學屬性」在「學習經驗」上之差異性檢定..........116
表4-17「學程型態」在「學習經驗」上之差異性檢定...........118
表4-18 不同背景變項對學習經驗之差異情況一覽表............124
圖次
圖 2-1 垂直式課程模組架構圖...............................30
圖 2-2 水平式課程模組架構圖...............................30
圖 3-1 研究架構圖.........................................63
圖 3-2 研究流程圖.........................................84
參考文獻
Dr. Mark Breitenberg(無日期)。跨領域的創新。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8 日,取自http://www.boco.com.tw/web/icsid/Icsid_01.htm。
OOPS(2011)。MIT OPEN COURSE WARE。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10 日,取自http://www.myoops.org/twocw/mit/Literature/index.htm。
丁珮玉(1999)。學習型組織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2015 台灣產業新願景。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日,取自http://www.taiwan2015.org/MegaTrend/。
大學入學考詴中心(2008)。指定科目考詴簡章。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13日,取自http://www.uac.edu.tw/97data/97recruit.pdf。
大學入學考詴中心(2009)。指定科目考詴簡章。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13日,取自http://www.uac.edu.tw/downloads.htm。
大學入學考詴中心(2010)。指定科目考詴簡章。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13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99DRSE/99 指考簡章/99 指考簡章.pdf。
中華大學光機電與材料學士學位學程(2011)。學程核心能力。檢索日期:2010年11 月8 日,取自http://www.om.chu.edu.tw/files/11-1019-658-1.php
王元仁 (2003)。通識課程架構規劃之研究,遠東學報,20(4),973-982。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俊權(2007)。學位學程的發展與願景。載於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之學位學程的推動與評鑑」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20),台北市。
王靖惠(2005)。Peter Jarvis 經驗學習之探討。社教雙月刊,8,29-37。
丘愛鈴、林佩璇、周淑卿、張鍠焜合譯(2004)。Michael F.D. Young 著(1998)。未來的課程:從新教育社會學到學習的批判理論(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from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台北:學富。
占莉娟、胥青山(2010)。跨學科培養研究生。中國電力教育,2010(19),頁58-6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4)。學位授予法。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4 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1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大學法。2010 年12 月4 日,擷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
&Lcode=H003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大學法施行細則。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4 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28。
朱元祥、蒲介眠(2000)。模組化課程設計之簡介。技術與職業教育,57,頁43-46。
行政院主計處(2010)。99 年7 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08239505571.pdf。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大學畢業生尌業力調查摘要報告。台北市:作者。
余雪蓮、吳岩(2007)。哈佛大學的職能發展及其演變歷程研究。現代教育科學,6,23-26。
吳姿萱(2005)。全人成長通識課程之學習經驗研究。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思華(2007)。學位學程的推動與評鑑會後新聞稿。檢索日期:2010年11月2 日,取自http://www.ppf.nccu.edu.tw/961222/961222_report.pdf。
吳茂昆(1996)。強化科技融合,推動創新台灣。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www.taiwanbible.com/index.jsp?page=main/view.jsp?ID=8610。
別敦榮(2004)。美國大學本科教育體系觀察。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1 日,取自http://america.calsunshine.info/articles
利德江(2008)。成功大學打造一個以跨領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環境。通識在線,14。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
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uploads/choiceness/CV14-8-3.htm
吳靜吉(2009)。跨領域領導人才的培育。今周刊,679,22。
呂木琳(2008)。高等教育系列之學位學程的推動與評鑑開幕致詞。載於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之學位學程的推動與評鑑」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86),台北市。
呂明潔(2010)。跨領域、國際觀未來人才競爭點。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8/today-life2.htm。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尌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檢索日期:2010 年6 月3 日,取自
http://jtc.nttu.edu.tw/upload/admin/journal_paper/015_02-02.pdf。
李東豪(2009)。我國大學學位學程課程設計之研究: 以美國四所大學作為參照。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祖添(2010)。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people_join_content2.aspx?sn=14&pages=1。
李隆盛(1994)。工藝科教材教法新趨勢:模組化的課程設計與解決問題教學策略。菁莪,6(4),2-21
李開復(2006)。做21 世紀的人才。台北:聯經。
李碧玉(2008)。高齡學習者之健康學習經驗、健康識讀、自我照顧能力與健康狀況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周仁祥(2000)。科技大學電機工程領域之學程規劃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帄、蔡宏政(2006)。台灣教育問題的批判與反省。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玉珮(2006)。大學生應有的素養與能力。天下雜誌,360,84-88。
林欣誼(2003)。通識教育的基礎沿革及其社會基礎之探討。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玲(2001)。多元智力理論與課程統整。高雄:復文
林頌堅(1998)。科際整合研究中學術資訊共享問題初探。大學圖書館,2(4), 42-53。。
林福來、湯卿媺(無日期)。鼓勵跨領域學程發展,強化中長期跨領域科技人才之培育。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頁432-443。
林曉芳(2009)。影響中學生科學素養差異之探討:以臺灣、日本、南韓和香港在PISA2006 資料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頁77-108。
林靜芳(2000)。學校課程改革之因素分析。載於高強華(主編),前瞻二十一世紀新教育(頁:263-289)。台北:南宏。
林麗寬譯(1997) 。學習革命。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林騰蛟(2003)。高等教育综合化與技職教育的發展。技職教育的對話學術研討會―第四次「地方教育行政論壇」,中臺醫護技術學院天機大樓B2 國際會議廳, 37-50。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修訂版。台北:雙葉。
侯孟君(2007)。我國大學跨領域學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洪榮昭(1997)。探究式模組化教學設計策略。教育研究資訊,5(3), 95-111。
高凌霞(1998) 。位格與主體概念之來源--人之經驗。哲學與文化,25(1),
17-26。
國立中興大學景觀與休憩學位學程(2010)。學程簡介。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8 日,取自http://plr.nchu.edu.tw/center/Introduce/Introduce.aspx。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教育資料組(2010)。不同學年度之畢業生,畢業後之尌業狀況比較。台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37。檢索日期:
2010年11月2 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p=361&page=4。
國立交通大學奈米科學及工程學士學位學程(2010)。奈米學士班介紹。2010年11月8日,取自http://web2.cc.nctu.edu.tw/~nse/include/3_nanomat.php
國立成功大學學士學位學程(2010)。學程簡介。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ncku.edu.tw/~elite/feature.html。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學士學位學程(2010)。學程簡介。檢索日期:2010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ccudp.nccu.edu.tw/story.htm。
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院學士學位學程(2010)。系所簡介。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8日,取自http://science.nthu.edu.tw/dmm/Introduction/Introduction.php。
張文軍譯 (1999)。Brian Holmes& Martin Mclean 著。各國課程比較研究(The curriculu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台北:揚智。
屠名正、張宏光(1999)。技職體系課程一貫性問題探討。技術與職業教育, 54,30-34。
張宏政(2000)。建立社區學習型組織推動農村災後重建。合作經濟,66,頁34-39。
張志謙(2005)。重新打造我院的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基於通識教育基礎之上的全面素質教育。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1 日,取
http://www.lixin.edu.cn/bxts/linian7.htm。
張春興(198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雅淨(2006)。大學不分系級學位學程制,落實通識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頁184-190。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摘要。教改通訊,27,頁8-24。
教育部 (2006)。從大學法修法談國內大學教育的改革。高教簡訊,178。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monthly178/content02.htm。
教育部 (2008)。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辦理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要點。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
http://www.news.high.edu.tw/monthly178/content02.htm。
教育部(2003)。促進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專案報告內容。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moe.gov.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688。
教育部(2010)。中心議題捌、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載於教育部舉辦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全民參與論壇結論暨建議參考資料(壹),頁70-77,台北市。
教育部高教司(2006)。落實產業發展及產業人力培育規劃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重大改革。高教簡訊,189。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monthly189/content02.htm 。
教育部高教司(2010)。31 校52 案獲得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補助。高教技職簡訊,46。檢索日期:2010年11月2 日,取自
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46/2010092702.asp?c=0400。
教育部高教司(2010)。跨領域學位(學分)學程成果交流學生回饋學習心得開創無限可能。高教技職簡訊,42。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42/2010061002.asp?c=0200。
許士軍(2003)。知識社會的人才培育。檢索日期:2010年11月2 日,取自http://www.ubusiness.com.tw/content/news/kstmDetail.aspx?id=51。
許士軍(2009)。管理學家許士軍教授談「畢業即失業」現象─ 傳統系所組織已不合時宜。商業周刊,1117。頁5-7。
逢甲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2010)。系所簡介。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8 日,取自http://www.biba.fcu.edu.tw/wSite/mp?mp=409501。
陳月素(2006)。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高齡者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文華(2010)。研究型大學的跨領域嘗詴。科學發展,455,82-85。
陳伯璋 (2001a)。新世紀我國大學教育目標與課程的改革方向。載於楊國樞、瞿海源、林文瑛(主編),新世紀大學教育。台北市:前衛。頁1-29。
陳伯璋 (2001b)。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鄭惠文(nd)。大學生社會資本與成尌動機之關係-社會不帄等知另一省思。檢索日期:2011年6月1 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tbdf/uploadfile/200912156563.pdf。
郭秀櫻(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教育研究:教研所碩士生的學習經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為藩(2008)。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落實。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頁221-23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ISBN:978977525185。
陳素芬、張大慈、林立元、陳曉郁(2005)。大學生科技跨領域學程之課程評量。
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6(1),1-13。
陳健民(2008)。選讀主修科的困惑。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chankinman.wordpress.com/2008/06/07/。
陳曼玲(2008)。學位學程如何評鑑?學校有話說。評鑑雙月刊,11。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2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1/04/409.aspx。
陳舜芬(1994)。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教改通訊,2,頁41-42。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教改通訊,11,11-13。
陳舜芬(2006)。從Core 回到Distribution?哈佛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最新改革方向。通識在線,6(9),51-55。
郭進隆譯(Peter M.Senge 原著)(1994)。第五項修鍊—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文化。
陳雅琪(2008)。台灣地區大學延後分流教育制度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未出版,南投市。
陳德華(2010)。大學課程改革回歸學生主體思考跨領域學位學程與學分學程推動之現況與檢討。高教技職簡訊,42。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42/2010061003.asp?c=0200。
陳韻宇(2007)。大學畢業生學校學習經驗對其尌業力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賀力行,李友錚,梁綺華(2005)。以內容分析法探討我國電子商務學程之規畫現況。中華管理學報,電子商務專刊,頁1-10。
黃以敬(2005)。大學法修正草案╱跨系所修課可望拿學程學位。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8/today-life2.htm。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幸美(1995)。數理與科學教育的性別差異之探討。婦女與兩性學刊,6,95-135。
黃政傑(1996)。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1998)。廿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之展望。載於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彩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頁249-316)。台北:揚智文化。
黃富順(2004)。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楊光富(2008)。哈佛大學Kennedy 政府學院師資構成分析及啟示。中國教師,76,42-42。
楊國樞(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檢索日期:2010 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32.html。
經濟部工業局(2010)。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凝聚共識-擘劃產業人才發展策略藍圖。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2 日,取自
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01.html。
葉於棋(2004)。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學習經驗與相關問題陳顯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賈叢林(2008)。跨領域學習的理念與作法。高教技職簡訊,14,頁17-20。
鄒川雄(2005)。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迷思?-從美國大學體制精神探討台灣高教之改革方向。發表於第十一屆教育社會學論壇「教育市場化、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社會學理論反省」論文集。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鄒川雄(2006)。通識教育與經典詮釋:一個教育社會學的反省。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熊瑞梅(2001)。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整合型計畫規劃案。國家科學委員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規劃案報告書,計畫編號:NSC89-2419-H-001-001-B9018。
管淑華(2001)。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修華(2009)。高等教育碩士生學習經驗與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真如譯(2002)。彼得‧杒拉克Peter F. Drucker(2002)原著。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台北:商周。
劉真如譯(2005)。Frans Johansson(2004)。梅迪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台北:商周。
劉源俊(1995)。介紹學程兼論未來大學的入學。教育資料文摘,35(3),頁27-29。
蔡繼光,李振昌譯(2000)。湯瑪斯.佛德曼(Thomas L. Friedman)原著。了解全球–凌志汽車與橄欖樹。台北:聯經。
鄭十維(2009)。我國大學校院學位學程發展現況與展望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介夫(2007)。學位學程的推動與評鑑。載於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之學位學程的推動與評鑑」研討會會議手冊(頁30-44),台北市。
蕭松山(2010)。正視高學歷高失業率。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2 日,取自http://www.ntdtv.com/xtr/b5/2010/09/21/a433002.html。
薛琦(2001)。新世紀產業發展趨勢與策略。檢索日期:2010 年12 月2 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R-090-018.htm。
薛曉華(2006)。現代性到後現代性中的「知識轉型」課題及其在大學課程上的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曉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實施大學前段不分系的政策發展與課程實踐分析。載自「高等教育治理與發展之各國經驗分析與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頁III-II-3-1~ III-II-3-22。台南市:台南大學。
謝顒丞、卓岳霖、鄭鈞文、蔡瑋中、賴常榮(2009)。跨領域學程實施成效與運用模式之探討(以各校數位內容相關學程為例)。2010 年12 月1 日,取自http://gca.ntua.edu.tw/ezfiles/0/1000/img/11/08.pdf。
蘇恆安(2006)。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角色與份量:借鏡與省思。餐旅暨家政學刊,3(3),頁377-390。
英文文獻
Armstrong, F. H. (1980).Faculty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ity.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32(11), 53-54.
Bandura, A.(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 regulation. Organizational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248-287.
Batts. D. G. (1991)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Lewy, A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160-163. VA: ASCD.
Finch ,C .and Crunklton ,J .(199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MA ;A Viacom Co .
Friedman, T. (2005).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Fuhrmann, B. S. (1988). Philosophies And Aims. In Jerry G. Gaff & James.
L. Ratcliff (eds), Handbook o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pp86-9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rvey, L., Locke, W., & Morey, A. (2002). Enhancing Employability,Recognising Diversity. London: Universities UK.
Jacobs, H. H. (Ed.) (1989).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Design an implementation. Alexandria, VA: ASCD.
Jarvis, P. (2004).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Jones P,Merritt Q(1993) Criitical thinking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in enviro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3)。
Kidd, J. R. (1973), How adults learn, Revised edn, Association Press, New York:Harper Collins.
Klein, J. T. (1990).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Detroit, MI: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oveland,T(1999).Adapting modular curriculum in the classroom.The Technology Teacher,58(8),10-1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Majors&Minors。檢索日期:
2010 年12 月3 日,取自
http://www.mitadmissions.org/topics/learning/majors_minors/index.shtml 。
Ramsden, P. (1998). Learning to lead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Stanford University(2009)。interdisciplinary degree program。檢索日期:2010 年11 月9 日,取自http://www.stanford.edu/academics/programs.html。
Talton, E. L., & Simpson, R. D.(1986). Relationships of attitude toward self,family, and school with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mong adolescents. Science Education, 70(4), 365-374.
Talton, E. L., & Simpson, R. D.(1986). Relationships of attitude toward selffamily,and school with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mong adolescents. Science Education, 70(4), 365-374.
Tanner , D . and Tanner ,L .N.(1980),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 Inc.
Thomas, P. J. (1987). An under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in gerontology.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906878).
Tylor, S. J. & R. Bodan,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Thesearch for meaning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Walshok, M, L. (1995). Knowledge without boundaries:what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can do for the economy, the workplace, and the commun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Warwick,D.(1988),The Modular Curriculum . Oxford: Blackwell.
Wubbels, T., & Levy, J. (Eds.). (1993). Do you know what you look lik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London: Falmer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