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0710142700
DOI 10.6846/TKU.2007.01138
論文名稱(中文) 解構八0年代校園學生電影:類型、性別、國族認同
論文名稱(英文) Deconstruction of Teenager-Campus Films in the 80’s: Genre, Gend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潘素慧
研究生(英文) Su-Hui Pan
學號 69308019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1
論文頁數 11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劉維公
委員 - 吳怡國
關鍵字(中) 校園學生電影,電影類型,男性氣概,國族認同
關鍵字(英) Teenager-Campus Film,Genre,Masculinity,National Ident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校園學生電影曾是八0年代台灣製片的主流,這類型的電影描寫中學生的校園生活,透過青少年的成長描述當時的社會文化,但台灣電影的學術書寫脈絡中卻從未替校園學生電影做整理。
重新檢閱八0年代的校園學生電影後,發現電影以男性青少年為發言位置構成電影的敘事,又因特殊的政治環境,將成人(親職、教職)的角色類型化為軍人,這些男孩所接受的社會化機構,便是如軍隊般的軍事化場域。
本研究之目的,是為一直以來被學術論述所忽視的校園學生電影做類型整理,釐清校園學生電影所指的是哪些元素和公式所構成的電影,進而瞭解此類型電影何以構築一個以外省男性為中心的世界,揭開國家與父權體制如何規訓青少年的國族/性別想像。
本研究以文本分析為研究方法,援以後結構女性主義和Anderson的國族主義論述為理論視野,分析《飛越補習班》(1981)、《校園檔案》(1985)、《風雨操場》(1989)、《寒假有夠長》(1989)等四部電影當中所隱含的國族/性別論述。研究發現校園學生電影是因應八0年代的社會情境而生,電影中的主要角色皆為男性,是構築一個以男性為價值體系的父系社會,青少年透過軍人父親、教官或訓導主任等角色建構應有的男性氣概,如:勇敢、爭勝、具社經地位、歧視女性等等,進而藉由同儕集體認同完成異性戀男性主體之建構。此外,電影著重外省男孩間的兄弟情誼,強化外省男性結黨結派的形象,延伸對親屬和國家的忠、孝情節,構築以男性結盟的國族想像社群。
即便校園學生電影關心社會問題,但電影正向積極的形象以及國家的電影檢查制度,使得校園學生電影無法對結構提出更深層的批判,傾向對國家的主流意識型態靠攏。
英文摘要
Teenager-Campus film, which explains the struggle between adults and young-adults, was once the main stream of Taiwan’s film industry in the 80’s. The characters of this kind of film are mostly constructed by the male from Mainland, who was born in military family. And it also displays a prodigious atmosphere of a very particular period. However, in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aiwan’s cinema, Teenager-Campus Film has been ignored for a long tim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eenager-Campus Film in the 80’s, the writer tries to analy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sculin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by drawing on post-formalism and Anderson’s nationalism.
The main idea of this thesis is built by a powerful patriarchy. The teenagers in the movies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ir military fathers, drillmasters and directors of discipline who own the legal power to discipline their gender subjects. Also, they construct their masculinity from peer group. Moreover, Teenager-Campus film focuses on comradeship between male teenagers, which represent the images of Mainlander male as well as gang, and further, extend the loyalty to the agnate and the n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22
第二章 校園學生電影之類型變遷與社會情境	32
第一節 八0年代的社會變遷與電影環境	32
第二節 校園學生電影之興起與社會情境	37
第三節 校園學生電影之類型風格	41
第四節 校園學生電影之沒落與蛻變	46
第三章 校園學生電影之男性氣概建構與養成	53
第一節 軍事化的家訓:打造陽剛男性身體	53
第二節 學校氛圍中的規訓與抗爭	62
第三節 從男孩過渡為男人	66
第四章 校園學生電影之性別/國族認同	77
第一節 男性化的國族想像	78
第二節 遵從國/家的期待	83
第三節 負載國家意識的類型電影	8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3
附錄	112

表 目 錄
表1-1:八0年代國語影片、國產影片與新電影影片生產數量之比較	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經。
王雅各(1996)〈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6。
王雅各(1998)〈學校氛圍中的性別現象〉《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49-58。
王瑞香(199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顧燕玲編(2005)《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244-268。
安天祥(2003)《竹籬笆裡也有春天-兩名眷村子弟發展成就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令方(2004)〈都是異性戀父權惹的禍〉《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7:131-139。
朱美珍(2001)《民生主義社會政策與軍人家庭關係之研究─已婚軍官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之分析》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方(1990)〈傅柯、電影與人民記憶:兼談《香蕉天堂》等台灣電影〉,44:54-61。
吳永毅(1993)〈香蕉‧豬公‧國:「返鄉」電影中的外省人國家認同〉《中外文學》,22(1):32-44。
吳其諺(1990)〈台灣經驗的影像塑造〉《電影欣賞》44:50-52。
吳振邦(2003)《先報告班長,再成為男人?─ 國片軍教電影的變遷與性別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慶元(2004)《軍人父職角色主觀經驗之探討》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
李天鐸、陳蓓之(1996)〈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探索〉,李天鐸編著(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33-77。
李佳紜(1997)《成龍、周潤發及周星馳的銀幕英雄形象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嘉辰(2002)《命名風波:從「女人」作為政治範疇談女性主義的政治觀》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1999)〈青山繚繞疑無路〉,楊澤主編(1999)《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柯裕棻(1999)〈火焰與灰燼〉,楊澤主編(1999)《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洪文華(2003)《我國軍訓教育之研究-兼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軍訓教育制度》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孫昌建(2004)《私人電影典藏 成長電影》,中國:浙江人民出版社。
秦光輝(1997)《「當兵」現形記—從台灣男性兵役經驗看軍隊父權體制再生產的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1996)〈女同志理論〉,顧燕玲編(2005)《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244-268。
張之路(2005)《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史論》,中國: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芬(2004)〈解讀服裝、解讀性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8:14-19。
張靚蓓(1995)〈台北青少年的心靈空間〉,陳儒修、廖金鳳編著(1995)《尋找電影中的台北1950-1990》,台北:萬象,90-103。
梁良(1989)〈為什麼總是長不大?從學生片流行談台灣製片環境的侷限〉《世界電影》,244:88-89。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44-46。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 51-84。
畢恆達、洪文龍(2004)〈男性研究與女性主義〉《婦研縱橫》,70:43-47。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
莊子秀(1996)〈後現代女性主義〉,顧燕玲編(2005)《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298-338。
陳光興(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41-110。
陳安琪(2004)《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飛寶(1991)〈林清介電影作品賞析〉《電影欣賞》,52:37-39。
傅葆石(1997)〈騷動的六十年代:現在性、青少年文化與香港的粵語電影〉《香港國際電影節》,21:39-46。
曾美雲(2003)〈從眷村到台灣—朱天心小說中的眷村圖像與族群意識〉《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10:135-171。
曾薰慧(2000)《台灣五0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千芬(2004)《一九八0年代台灣兒童電影類型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如(1991)《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49-64。
黃毓秀(1993)〈賴皮的國族神話(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1-38。
黃毅志、陳怡靖(2005)〈台灣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楊朝祥(2002)〈研究所學生破十萬的省思〉《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葉德宣(2001)〈從家庭受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30)2:124-154。
葉龍彥(2003)《台灣八0年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路況(1990)〈懷舊電影—歷史終結的記憶影像〉《電影欣賞》,44:48-53。
廖朝陽(1995)〈重述與開放:評巴特勒的「造就身體」〉,《中外文學》,7:122-129。
聞天祥(2004)〈青春當道,娛樂升級〉《誠品好讀》,50:44-45。
裴學儒(2001)《軍隊文化、男性氣概與性傾向壓迫》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剛(1993)〈土地、槍桿與資本〉《當代》,85:72-89。
趙剛、侯念祖(1995)〈認同政治的代罪羔羊—父權體制及論述下的眷村女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125-163。
趙庭輝(2004)〈《藍色大門》的影像美學:青少年的性別形象與情慾流動〉《廣播與電視》,22:25-46。
劉現成(1995)〈開放歷史視野:重新檢視從八0到九0偏執的台灣電影文化論述〉《當代》,108:62-87。
劉現成編(2001)《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
蔣慧仙(1993)《台灣電影國族敘事與性別政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昆奮(2005)《許不了喜劇電影中的男性氣質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3-170。
蔡淑鈴(1987)〈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學刊》,11:61-91。
蔡篤堅(2000)〈由文化變遷的觀點談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6-19。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台北:洪範書局。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
龍傑娣(1991)〈學生‧電影 林清介〉《電影欣賞》,52:31-36。
龍應台(1999)〈八0年代這樣走過〉,楊澤主編(1999)《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戴錦華(2004)《電影批評》,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小苓(1993)〈台灣兩性教育經驗的差異與變遷〉《當代》,90:22-37。
謝小苓(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231。
簡成熙(2000)〈男性研究在性/別研究及教育上的價值〉《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24。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3-40。
羅葉(1999)〈人怎樣成為自己—記八0年代台大學運〉,楊澤主編(1999)《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酈佩玲(2003)《台灣兒童電影的救贖與象徵:以《魯冰花》、《期待你長大》為例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中譯部分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Gillian Rose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Chris Weedon (1987)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2001)《見樹又見林》,台北:群學。Allan G. Johnson(1997)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吳書榆譯(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台北:商周出版。Dan Kindion & Michael Thompson(1999)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
Benedict Anderson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台北:遠流。Thomas Schatz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rket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李東儒、李黛穎、曾美芳、楊淑娟、戴育賢譯(1992)〈電影、政治與意識型態〉《當代》,73:90-119。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John Storey (2001)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tion.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Graeme Turner (1993)Film as Social Practice.
林秀麗譯(2000)《性與身體的解構》,台北:韋伯。Jennifer Harding (1998)Sex Act: 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Robert Stam, Robert Burgoyne, Sandy Flitterman-Lewis(1992)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張雅萍譯(2001)《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Joanne Hollows & Mark Jancovich (1995) 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Robert Stam(2000)Film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焦雄屏等譯(1992)《認識電影》,台北:遠流。Louis D. Giannetti(1990)Understanding Movies.
楊淑智譯(1995)《新男性: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台北:牛頓。Frank Pittman (1994) Man Enough: Father, Sons, and the Search for Masculinity.
楊淑嬌(2004)《與包曼對話》,台北:巨流。Zygmunt Bauman &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Bauman.
劉泗翰譯(2004)《性/別》,台北:書林。R. W. Connell (1995) Gender.
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台北:女書文化。Kenneth Clatterbaugh (1997)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 Men, Women, 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劉暉譯(2002)《男性統治》,深圳:海天。Pierre Bourdieu (2001) Masculine Domination. 
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男性解放》,台北:婦女新知。Warren Farrell (1975) The Liberated Man.
鮑家慶譯(1999)〈男人是否可以成為女性主義思維的主體?〉當代,142期:76-80。
謝小苓譯(1999)《後女性主義》,台北:立緒。Sophia Phoca (1999)Introducing Postfeminism.
簡妙如等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Lisa Taylor, Andrew Willis(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dience.

三、英文部分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onald, R. R. (1992) Masculinity and Machismo in Hollywood’s War Films, in Craig, S. (Ed.)(1992) Men, Masculinity, and the Media. London: Sage.pp.124-136.
Fiske, J. (1987) Gendered Television: Masculinity, in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pp.198-223.
Fiske, J.(1990) Introduc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Foster, H. M. (1987) Film in the Classroom Coping with “Teenpics”, The English Journal, Vol. 76, No. 3. ,pp.86-88.
Foster, H. M. (1994) Film and the Young Adult Novel, The Alan Review, Vol. 21, pp.1-10.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Hall, S.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tuart Hall(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p. 13-74.
Johnson ,A . G. (1997)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Phil: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Holmlund, C. (1993) Masculinity as Multiple Masquerade: the ‘Mature’ Stallone and the Stallone clone,in Steven Cohan and Ina Rae Hark, Screening the Male: Exploring Masculinities in Hollywood Cinema. London : Routledge.
Thompson, E. H., Jr.,& Pleck, J.H.(1987)The Structure of Male Role Norms, in Michael S. Kimmel (Ed.), Changing men: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on Men and Masculinity. Newbury Park, CA:Sage,pp.25-36.
Kaufman, M. S. (1994) Men, Feminism, and Men’s Contradictory Experinces of Power, in Harry Brod, Michael Kaufman(Ed.), Theorizing Masculinit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pp.142-163.
Parker, A.(1992)(Ed.)Nationalisms and Sexualities. NY: Routledge.
Whitehead, S. M. & Barrett, F. J.(2001) The Sociology of Masculinity , in Stephen M. Whitehead and Frank J. Barrett. (Ed.) The Masculinities Reader. Cambridge : Polity.pp.1-26.

四、報紙
逐波(1981年9月4日)〈學生電影的成人問題〉《民生報》第9版。
胡幼鳳(1981年10月2日)〈學生電影生命有限 任頫只願適可而止〉《民生報》第7版。
孟莉萍(1982年2月10日)〈製片業放出新春試探氣球〉《民生報》第7版。
黃仁(1982年4月10日)〈校園電影,亮起紅燈〉《聯合報》第9版。
〈電影「風」潮 風雨操場賣座 學生片又流行〉【台北訊】(1989年2月21日)《中國時報》第17版。
〈林清介起用新人拍學生片〉【台北訊】(1981年8月22日)《聯合報》第9版。
五、網站
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index.asp
台灣電影網http://tc.gio.gov.tw/mp.asp
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index.htm
國家電影資料館http://www.ctfa.org.tw/news/news.ph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