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7200614291600
DOI 10.6846/TKU.2006.00529
論文名稱(中文) 真實建構與社會之關係:以「腳尾飯」事件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ontext:Take Event “Funeral Offerings” For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鄭玉敏
研究生(英文) Yu-Min Cheng
學號 69208020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19
論文頁數 1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羅世宏
委員 - 吳怡國
關鍵字(中) 腳尾飯
真實建構
互文性
定位理論
關鍵字(英) funeral offerings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tertextuality
positioning theo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關心的面向是,究竟什麼因素下導致「腳尾飯」事件產生了真實感,使得人們感到恐慌並且相信事件。基於這樣的問題意識,本研究透過語言機制與社會脈絡兩者進行分析探討,進而瞭解什麼因素下導致「腳尾飯」事件產生了真實感。這裡所說的「真實」感,不是一種客觀存於外在世界的真實,可以憑藉感官察覺,而是社會群體所共同認可下的事實基模。
 
    經過分析後發現,首先在語言機制部分,言者可以透過語言機制的運用,好比字彙、句法結構以及定位來建構事件的真實性。再者,本研究進一步發現,語言機制固然有其創造真實的影響力,然而「語言即社會」,社會文化的因素更不容忽視。因此,我們透過語言機制的展現,發覺語言機制投射了「社會集體心情的幽暗面」,才使得大眾相信事件的真實性。

    而語言機制與社會脈絡之間的相互關係,亦即一種「互文性」的概念。換句話說,「腳尾飯」事件之所以造成社會上的恐慌、使社會大眾相信的原因,不僅來自於似真性的語言機制展現,其實是來自於社會文化的互文影響,進而使閱聽眾在解讀「腳尾飯」事件時,產生交互影響解讀的作用。

    總結來說,本研究的研究焦點便是透過分析「腳尾飯」這個案例,關注社會文化對真實認知的影響關係。
英文摘要
What the research concerns about the most in this research is that under what kind of crucial fact that the civilians would choose to believe the whole event and then petrified. As a result, based on the linguistic mechanism and social context. The research will examine the feeling of trueness out of the” funeral offerings” event. Here the feeling of trueness the research mentioned is the one that exits in the judgment of every citizen, not the on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reality.”

Firstly, as far as linguistic mechanism is concerned, when one is speaking, he or she can construct the reality by using linguistic mechanism; for example the usage of lexicon, syntax, and position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not neglect the force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formed between linguistic mechanism and social context has a concept of so-called” intertextuality”. In other words, the reason why event ” funeral offerings” could cause such a great explosions lays not only on the presence of the nearly-real “linguistic mechanism”, but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textuality”, which exists in the social culture. Therefore, when audiences are trying to interpret event “funeral offerings”, the force of inter-influence has been playing a critical role and affects the interpretation at the same tim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策劃	8

第二章	建構真實	11
第一節	語言反映真實	11
第二節	語言建構真實	13
第三節	互文連結社會脈絡與事件真實	3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43

第三章   研究對象與分析步驟	48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8
第二節	研究策略與步驟	52

第四章   腳尾飯事件的真實建構過程	56
第一節	透過語言機制建構真實	56
第二節   語言機制背後:社會脈絡與互文性展現	75

第五章   結論	96
第一節	語言機制展現真實	96
第二節	社會脈絡與互文性展現	99

參考文獻		105
附錄		114
 
圖 表 目 錄
表目錄

表1.1 二○○五年消費十二大「黑」新聞………………………………………....1
表3.1 「腳尾飯」重要新聞事件發展表………………………………………......49
表3.2 「腳尾飯」事件在報紙分佈情形………………………………………......51
表3.3 分析步驟……………………………………………………………………. 52

圖目錄
圖2.1 透過語言系統控制和認知外在世界……………………………………….13
圖2.2 事實建構模式……………………………………………………………….17
圖2.3 個人、社會、言說、外在世界之間的互動……………………………….17
圖2.4 「腳尾飯」事件的真實建構過程………………………………………….4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著作

于治中(1991)。〈正文、性別、意識形態-克麗絲特娃的解析符號學〉,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頁206–225。台北:正中出版。

王育誠(2003)。《正義.敢言.王育誠-社會追緝令爲全民揭內幕》,台北:幾何文化出版。

石麗東(1991)。《當代新聞報導》,台北:正中出版。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見樹又見林》,台北:群學出版。(原書Allan G. Johnson〔1997〕.)

吳新發譯(1993)。《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原書Terry Eagleton﹝1983﹞.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UK:Blackwell.)

李佩真(2004年12月28日)。〈2004年度十大消費新聞〉,《中國時報》,B2版。

李金銓(2001)。《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出版社。

李森堙(1998)。《廣播Call–in節目的對話文體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德仁(2005年10月9日)。〈解讀黑心現象〉,《中國時報》, A15版。

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 : 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出版。(原書 Ulrich Beck﹝1986﹞.)

周慧菁(2005)。〈百人談信任〉,《天下雜誌》,324:38–52。

林文懿(2001)。《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出版。

林炳宏(2004)。《爭議性政治議題的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婷(2004)。《記憶、想像與歷史的疊印:電影《好男好女》的真實與虛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諭林(2005年6月10日)。〈拆穿假球賽,三振政媒兩棲怪物〉,《中國時報》,A4版。

社論(2005年6月8日)。〈秀過頭,還有何好辯!〉,《聯合晚報》,第二版。

南方朔(1997)。《語言是我們的居所》,台北:大田出版。

南方朔(1999)。《語言是我們的星圖》,台北:大田出版。

南方朔(2000)。《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台北:大田出版。

珍妮佛(2005年7月21日)。〈說到風就是雨,老媽新聞恐慌,我苦咧!〉,讀者投書。《聯合報》,E6版。

紀慧君(2002)。〈編織新聞事實-紀律權力的觀點〉,《新聞學研究》,73:167–204。

紀慧君(2003a)。〈定位的政治—主體與權力研究的再思考〉,《中華傳播學刊》,3:83–127。

紀慧君(2003b)。《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紹嘉(1999)。〈語言互動與經驗脈絡下的超自然論述:大學生對於新聞中靈異內容的意義建構與言說〉,《新聞學研究》,58:29–58。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2。

倪炎元(2002)。〈台灣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新聞學研究》,70:17–58。

唐維敏等譯 ( 1994 )。《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臺北:遠流出版社。(原書Gurevitch, M., Bennett, T., Curran, J. & Woollacott, J.﹝1982﹞ (Eds.).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原書Jensen, Klaus B. & Jankowski Nicholas W. (1995).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徐美苓(2001)。《愛滋病與媒體》,台北:巨流出版。

殷曉蓉譯(2003)。《話語與社會變遷》,北京:華夏出版社。(原書Fairclough, Norman﹝1993﹞.)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出版社。

翁秀琪(1997)。〈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7)。〈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58: 59–83。

耿慧茹(2004)。《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菁黛(2001)。《政治人物的辯解類型─以宋楚瑜在興票案的辯解策略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頁295-331。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出版。

陳其邁譯(2001)。《失控的世界》,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Anthony Giddens.〔1999〕Runaway world: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陳怡樺(2003)。《「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烜之、鄧少林、梁展豪(1995)。〈兩岸三地常用中文字彙比較研究〉,《中華心理學刊》,第37卷2期:169–177。

陳雪雲(1990)。〈論媒介現實之論述分析〉,《社會教育學刊》,19:135–167。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華文(1999)。《喪葬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彭泗清(2001)。〈信任的建立機制:關係運作與法制手段〉,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一個人際交往的觀點》,頁315–333。台北:遠流出版。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出版。(原書David Morley.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馮復華(2005年6月9日)。〈北市議員,同聲指責王育誠〉,《聯合報》,第五版。

黃庭郁(2005年11月11日)。〈強化民眾衛教,減少誤解恐慌〉,《中國時報》,A12版。

黃筱珮(2005年6月8日)。〈腳尾飯鬧劇,重創媒體形象〉,《中國時報》,第三版。

楊子葆譯(2003)。《都市傳奇》,台北:麥田出版。(原書Veronique Campion-Vincent& Jean-Bruno Renard﹝2002﹞.)

楊中芳、彭泗清(2001)。〈人際信任的構念化:一個人際關係的觀點〉,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一個人際交往的觀點》,頁371–399。台北:遠流出版。

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概念書〕》,台北:遠流出版。(原書 Tim O' Sullivan & John Hartley & Danny Saunders & Martin Montgomery & John Fiske,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楊國柱、鄭志明(2003)。《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台北:韋伯出版。

楊湘鈞(2005年6月8日)。〈羊已非羊、禮已非禮〉,《聯合報》,A15版。

楊意菁、余陽洲、宗育文、洪惠芬譯(2002)。《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原書 Marsha Jones & Emma Jones〔1999〕. Mass Media)

賈士蘅譯(1996)。《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原書Jenkins,K.〔1991〕Rethinking history.New York:Routledge.)

鄒昌林(1992)。《中國古禮研究》,台北:文津出版。

鄒理民譯(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出版。(原書Berger & 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

趙斯啟(2004)。〈信任破滅,黑心氾濫〉,《張老師月刊》,322:22–25。

劉淑婷(2003)。〈從挖掘者到執行者:王育誠要做第二個敢言的陳進棋〉,《卓越》,223:138–139。

劉維公(2001)。〈第二現代理論:介紹貝克與季登斯的現代性分析〉,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15。台北:巨流出版。

鄭若麟、邊芹譯(1992)。《謠言》,台北:桂冠出版。(原書Kapferer, J.著)

盧彥君(2006)。《解構婚姻的圍城:論婚外情中的主體與權力》。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美杏(2005年1月24日)。〈揮別2004惡夢,催生美好生活〉,《中國時報》,E4版。

賴業生(1993)。《神秘的鬼魂世界》,北京:人民中國出版。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169–192。

薛荷玉(2005年6月9日)。〈模擬畫面氾濫,電視新聞戲劇化,沒法管〉,《民生報》,第二版。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出版。

鍾蔚文、翁秀琪、紀慧君、簡妙如(1999)。〈新聞事實的邏輯〉。《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4):575–589。

鍾蔚文、臧國仁(2002)。〈從文本到言說:生存的困境〉,「二○○二年二十一世紀傳播學門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台北:木柵。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原書Lisa Taylor&Adrew Willis〔1999〕.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UK:Blackwell.)

羅婷(2002)。《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出版。

蘇宇鈴(1998)。《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2001)。〈風險、社會與倫理〉,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7–45。台北:巨流出版。











二、	外文著作

Berger, P.L.,& Luckmann, T.(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Bakhtin, M. M. (1981).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by M. M. Bakhtin (C. Emerson & M. Holquist, Trans.). Austin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khtin, M. M. (1986). Speech genre & other late essays (Vern W. McGee, Trans.,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oquist, Eds.). Austin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rber, B.(1983).The logic and limit of trust.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urr, V. (1995).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Burr, V.(1995).Introduction:What is social constructionism.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lark, Herbert H.(1996).Using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1995).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Fang, Y. J.(1994).Riots and demonstrations in the Chinese press: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deology. Discourse & Society, 5(4),463–482.

Fowler, Roge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Routledge: Landon and New York.

Gramsci, A.(1971).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rre, R.&Langenhove, L.(1999). Positioning theory. Cambridge Mass.:Blackwell Publishers.

Kuhn, T.(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Kristeva, Julia.(1980).The Bounded Text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pp.36-63).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ieberman,J. K.(1981).The litigious society.New York:Basic Books.

Parker,I.(1992).Discourse Dynamics: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London:Routledge.

Rotter,J. B.(1967).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ournal of Personality,35,651-665.

Reinharz(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1989).Source of the self : The making of modern Iden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olosinov, V. N. (1973).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 Matejka & I. R.Titunik, Trans.). Cambridge ,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an Dijk, Teun A.(1988).News as Discourse. Hove & 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Wittgenstein, L. (197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 Oxford : Blackwell.





三、	網路資源

1.蘋果日報線上版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News/
2.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
3. 即時報紙標題索引暨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esource.ncl.edu.tw/
4.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http://www.consumers.org.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