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6201722234800
DOI 10.6846/TKU.2017.00610
論文名稱(中文) 運用即時通訊進行公務溝通所產生的影響: 溝通效能、工作壓力及焦慮
論文名稱(英文) Impacts of Using Instant Messaging in Workplace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Anxie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簡秋丹
研究生(英文) Chiu-Tan Chien
學號 70464019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07
論文頁數 13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仲彬
指導教授 - 黃婉玲
委員 - 蕭怡靖
委員 - 陳志瑋
關鍵字(中) 即時通訊
溝通效能
媒介豐富
工作壓力
關鍵字(英) Instant messenger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media richness
occupational stres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網路通訊技術不斷的進步,再加上智慧手機的普及,組織溝通的工具也隨之改變,而即時通訊能突破空間及時間限制,具有「即時訊息傳送」、「多對多交談」、「群組聯絡人管理」、「費用低廉」等特色,可降低經營成本及促進溝通效能,在私部門運用已多年,相關研究也不少;相較下,公部門直到2012年LINE於台灣推出後才陸續將之運用於公務溝通,本研究在探討政府部門運用即時通訊進行公務溝通後,從「即時通訊使用行為」面向對「溝通效能」與「工作壓力及焦慮」所產生的影響。
本研究研究透過量化方式,採Cronbach’s α係數作為分析問卷題目內部一致性的信度指標,以政府部門有利用即時通訊為公務溝通的公務人員為發放問卷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489份,統計方法採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等。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員經營6個以下公務群組,除了用即時通訊聯繫外尚輔以電話、電子郵件等工具強化溝通效果;每日處理即時通訊所需時間在2小時以下,若為上班時間,任務需求壓力並不會因使用何種溝通工具而產生差異,一旦是下班或休假,這種即時溝通效果強又方便,且節省費用的工具將容易增加任務需求壓力。
即時通訊是好的訊息通知管道,但並非良好的溝通管道。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及「人者心之器」的觀點看,工具本身無優劣之分,端視使用者如何運用;本研究建議管理者可訂定規則,約定使用時機、訊息內容範疇、期望回覆時間等,遇緊急事項除了發Line也需配合電話告知,避免將LINE的訊息傳遞當作主要溝通方式,得以有效運用輔助工具增進溝通效能,進而提升組織整體績效。
英文摘要
The Instant Messengers hav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nowadays.  They upgrade communication methods between people in private and at work;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by space and time; and brings benefits to organizations not only of the efficacy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 better budget control with lower expense.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using Instant messenger, the LINE, on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anxiety. 
This research anlayizes a data collected via a paper-ba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submitted to only civil servant who use instant messenger for communication for work purposes. There are 489 valid respondents.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1) the average number of LINE groups civil servants participated in is below six.  2) Besides LINE, traditional phones and e-mail are also used to enforce communication quality. 3) On average, civil servants spent 2 hours on using instant messengers each day. 4) The levels of work pressure and anxiety will not have any difference by using Instant Messengers for work purposes during the business hours, but a certain raising up to higher levels when it is at off-business hours, weekends and holidays.
  Instant messenger is good at noticing messages but not perfect for communication.  The tool itself does not carry out right nor wrong ways. It is up to how people use it.  As we say “Choosing the better tools, therefore jobs can be quickly done” and “ The Human being is after all the mind reaction”.  This research suggests managers shall set up uisng guidelines, such as using timing, messages contents and expect replying time, etc. Besides, using phones in emergency cases apart from only using LINE. It is important to avoid using LINE as a main tool for communication.  In other words, using instant messenger as a supplementary tool will reach even better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to prompt the effective job accomplishments over all organiza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科技發展與環境變化	7
第二節  組織溝通	13
第三節  工作壓力	29
第四節  焦慮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0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1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實施程序	53
第五節  變數的操作化	55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樣本描述性分析	63
第二節  各變項之因素分析及信度檢定	78
第三節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溝通效能的關係	82
第四節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工作壓力及焦慮的關係	84
第五節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溝通效能的影響	87
第六節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工作壓力及焦慮的影響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5
第二節  政策及研究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1
附錄	119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19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25
表 2-1  組織溝通定義彙整表	16
表 2-2  溝通媒介定義彙整表	18
表 2-3  溝通效能定義彙整表	27
表 2-4  工作壓力定義彙整表	29
表 3-1  正式問卷發出與回收統計表	54
表 3-2  控制變項問卷內容	55
表 3-3  組織內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問卷內容	56
表 3-4  組織溝通問卷內容	58
表 3-5  工作壓力及焦慮問卷內容	59
表 4-1  樣本基本資料統計表	65
表 4-2  性別與是否主管職交叉表	66
表 4-3  性別與職務層級交叉表	66
表 4-4  行政院所屬暨地方政府機關(構)學校職員年齡統計季報表	66
表 4-5  人格特質分析摘要表	67
表 4-6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社群規模題項分布	68
表 4-7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經驗題項分布-機關使用時間	69
表 4-8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經驗題項分布-輔助工具	69
表 4-9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經驗題項分布-誤傳及額外傳遞	70
表 4-10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頻率題項分布-期望回覆速度	70
表 4-11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頻率題項分布-聯繫比例	71
表 4-12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頻率題項分布-處理時間	71
表 4-13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頻率題項分布-讀與回	72
表 4-14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之使用功能題項分布	72
表 4-15  組織溝通效能分析摘要表	74
表 4-16  工作壓力及焦慮分析摘要表	77
表 4-17  人格特質之信度分析與命名	78
表 4-18  人格特質構面分析摘要表	79
表 4-19  組織溝通效能之各面向信度分析	79
表 4-20  工作壓力及焦慮之各面向信度分析	81
表 4-21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溝通效能之積差相關分析表	84
表 4-22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工作壓力及焦慮之積差相關分析表	86
表 4-23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溝通效能-溝通多元性之迴歸分析結果	87
表 4-24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溝通效能-媒介滿意度之迴歸分析結果	89
表 4-25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溝通效能-訊息理解效率之迴歸分析結果	90
表 4-26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溝通效能-溝通品質之迴歸分析結果	92
表 4-27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工作壓力及焦慮-任務需求壓力之迴歸分析結果	94
表 4-28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工作壓力及焦慮-回應時間壓力之迴歸分析結果	95
表 4-29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工作壓力及焦慮-情境認知焦慮之迴歸分析結果	98
表 4-30  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對工作壓力及焦慮-電腦及資訊焦慮之迴歸分析結果	100
表 4-31  本研究之假設及檢定結果彙整表	101
圖 1-1  各國民眾每日使用手機上網分鐘數圖	2
圖 2-1  各國使用率最普遍的訊息傳輸工具	10
圖 2-2  溝通歷程模式	14
圖 2-3  人類基本認知歷程	24
圖 2-4  工作壓力之互動取向模型	33
圖 2-5  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35
圖 2-6  付出回饋失衡模型	36
圖 2-7  資訊體系五層次圖	44
圖 3-1  研究流程圖	49
圖 3-2  研究架構圖	5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文在線百科(2016年9月28日)。信息焦慮症。取自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312143
王世銘(2012)。信任關係、員工關懷、組織溝通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顯示面板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臺南市。
王郁婷(2011)。組織溝通、激勵制度與領導風格對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組織氣候為中介變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石莉平(2013)。行動即時通訊軟體媒介豐富度之互動效果研究-以大學生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
朱侃如(譯)(2004)。焦慮的意義。臺北市:立緒文化。(Rollo May ,1950)
伊萍(譯)(1999)。高科技、高思維。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John Naisbitt, Nana Naisbitt & Douglas Philips,1999)。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11)。績效回顧與展望系列:職業壓力與過勞。臺北市: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李南賢(1991)。企業管理。臺北市:華泰書局。
李嘉奇(2001)。國民小學教職員工採用溝通媒介類型與組織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1999)。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社。205-209。
何麗君(2005)。溝通媒介認知、人際溝通能力、溝通滿足對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以電子資訊業與銀行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武明(1994)。資訊管理:邁向廿一世紀的新管理觀念。臺北市:松崗。
吳明隆(1997)。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與其電腦焦慮、電腦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雨潔(2010)。溝通媒介與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學校行政人員與教育行政機關之溝通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
吳紫誠(2009)。即時通訊使用與組織溝通及線上領導效能相關性之研究 -以MSN messenger為例。淡江大學全球華商經營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彩鳳(2010)。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香瑩(2015)。臺中市國民小學音樂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季  瀏(2006)。體育心理學測量與評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為哲(1999)。從溝通媒介看組織溝通與工作滿足。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林育昇,許富盛(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微網誌意圖之因素─以噗浪〈Plurk〉為例〉。「中華傳播學學會年會」論文。台灣,嘉義。
林家瑜(2014)。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溝通效能與問題解決態度對工作表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邱顯貴(2008)。影響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行為意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8(1),1-19。
邱于真(2014)。公共圖書館使用者之圖書館焦慮與網路焦慮研究-以臺南市立圖書館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胡瑋珊(2005)。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俞成業(1982)。組織中員工溝通滿意度之個案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姜政光(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知覺與親師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高明秀(2004)。國民小學女性校長溝通行為與溝通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翁芳裕(2006)。組織文化、領導行為與組織創新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倫文,高雄市。
唐 震(2008)。網路通訊工具作為協調媒介之研究。資訊管理展望,10(1),23-43。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4年12月27)。300萬4G用戶誕生!創新雲服務全面啟動Anytime Anywhere, 掌握新媒體要更S.M.A.R.T。取自http://www.iii.org.tw/Press/NewsDtl.aspx?nsp_sqno=1474&fm_sqno=14
陳密桃(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21,10-19。
陳瑾瑜(1999)。組織文化、領導行為及信任關係對溝通效能與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某電機公司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玉娟(1999)。企業內網路運用於組織溝通之研究。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縣。
陳麗蘭(2000)。電子郵件的運用與組織溝通之研究。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縣。
陳儀珊(2003)。地方記者組織內部溝通媒介運用之研究─以桃竹苗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佳瑩(2005)。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陳志銓(2007)。組織型態、溝通模式與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民營商業銀行法人金融業務為例。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亭文(2013)。從組織溝通看華人家族企業的衝突管理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詩盈(2015)。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應用偏好度對組織溝通效能及團隊凝聚力之影響-以工作壓力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桃園縣。
陸 洛(1997)。工作壓力的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0(4),19-51。
莊雅茹(1995)。電腦焦慮測驗題目之編製與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2(18),18-27。
莊雅茹(1992)。電腦焦慮與電腦教育。資訊與教育,31,34-36。
許士軍(1994)。管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許欽嘉、鄭春蘭、林瑾宜、高藜分、謝淑雅(2005)。即時通訊之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地區為例。管理科學與統計決策,2(2),7-27。
許沛緗(2013)。教保服務人員知覺幼兒園長轉型領導、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關係。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郭淑卿(2010)。工作壓力、角色壓力對工作倦怠之影響-以因應方式之中介效果及自我效能之干擾效果。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單小琳(1989)。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曾慧萍、鄭雅文(2002)。「負荷-控制-支持」與「付出-回饋失衡」工作壓力模型中文版量表之信效度檢驗:以電子產業員工為研究對象。台灣衛誌,Vol.21, No.6,420-432
曾如瑩(2014)。LINE時代溝通必勝手冊。商業週刊。1399,71-73。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美惠(譯)(1994)。資訊焦慮。臺北市:時報文化。(Richard Saul Wurman ,1991)。
張雅惠(2002)。網際網路對公關人員之溝通滿意、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資訊焦慮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詩敏(2014)。桃園市國民中學師生不同媒介溝通滿意度之比較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雅瑄(2015)。流浪教師的旅程-國小代理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敘說探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嘉義縣。
張新仁(2000)。訊息處理學習理論。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8794/
溫典寰(2005)。即時通訊不同市場需求的功能差異與滿意度—以MSN Messenger與Yahoo 奇摩Messenger為例。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03.htm
黃心怡(2007)。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溝通滿足與個人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雲林縣。
黃昆輝、張德銳(2000)。非語文溝通。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辭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140/
創市際(2016年1月3日)。2014台灣跨屏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news/news_09_29_14/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年12月21日)。「104年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D1F0936A870F828C
游哲民(2016)。工作態度、組織溝通、組織承諾與組織績效相關研究-以南港軟體園區廠商為例。中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經營管理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詹敏慈(2015)。私立科技大學教師工作壓力、自我效能、正向思考、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趙雅麗(1994)。電腦情境的人際溝通與「人機」互動的省思。第四屆電影電視錄影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11-131。
趙傑夫(1987)。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趙安安(2005)。臺灣地區華人企業家長式領導風格與員工壓力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廖玉倩(2013)。高雄市國中教師人格特質、人際溝通能力與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廖凰伶(2000)。直接教學與全語教學對國中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鄭瑞城(1990)。組織傳播。臺北市:三民書局。
鄭月香(2003)。國中教職員溝通媒介的使用與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劉昱志(2007)。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於組織溝通滿意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倫文,桃園縣。
劉世雄(2008)。數位多媒體的瀏覽方式在訊息理解上的應用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2),45-76。
劉佳珊(2008)。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個人工作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劉育津、粘弼鈞(2010)。即時通訊軟體功能之研究-以方法目的鏈探求使用者的價值認知。Paper presented at the(第11屆)271-280。
賴建勳(2005)。即時通訊軟體對知識分享成效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蔡淑敏(2001)。企業內溝通媒介、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臺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以MSN Messenger 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倫文,臺北市。
蔡智勇、薛義誠(2009)。溝通媒介、溝通特性與溝通滿足關係之探討:以社福慈善基金會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2(1),1-28。
蔡政瑋(2013)。影響資訊隱私暴露意願與焦慮因素之探討-以社群網站為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蔡佩君(2014)。網路自我效能、網路識別、網路經驗對網路焦慮之研究。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蔡松翃(2009年1月3日)。網路發展史。取自http://web.ntnu.edu.tw/~499700326/Internethistory.htm
蔡雯婷(2015)。使用者感知互動程度影響持續使用意願之研究-以行動即時通訊軟體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倫文,臺北市。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藍采風(2003)。全方位壓力管理。臺北市:幼獅。
藍菀如(2012)。轉換型領導對工作績效影響研究─以IC Design House 研發人員為例 。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倫文,臺北市。
簡嘉貞(2015)。工作要求-資源模式的效度考驗-以台灣企業員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嚴竹華(1999)。溝通能力與溝通態度對溝通效能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饒見維(1994)。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英文部分
Albert Mehrabian. (1968). Communication Without Words. Psychology Today, 2 (9), 52-55.
Atkinson (1988). Copying with Stress at Work. Wellingborough: Thorsons Publisher Limited.
Cannon,W.B. (1935).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Homeosta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hemedical Sciences, 189 (1), 13-14.
Chesebro, J. W. (1984). The Media Reality: Epistemological Functions of Mediain Cultural System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 111-130.
Cooper, C. L., Dewe, P., & O'Driscoll, M. P. (2001). Organizational Stress: 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USA: Sage Publications.
Daft, R. L., and Lengel, R. H. (1986).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nes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32(5), 554-571.
Daft, R. L., Lengel, R. H., & Trevino, L. K. (1987). Message Equivocality, Media97 Selection, and Manager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Informationsystems, MIS Quarterly, 11(3), 355-366.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SAGE.
Dunham, J. (1992). Stress in Teaching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Fann, G. L., & Smeltzer, L. R. (1989). Communication Attributes Used by Smallbusiness Owner/Managers for Operationa 1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BusinessCommunication, 26(3), 305-321.
Faulhaber, G. (2002). Network Effects and Merger Analysis: Instant Messagingand the AOL-Time Warner Case.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6(6), 311-333.
Goldhaber, B., and Krivonos, P. (1977). The ICA Communication Audit: Process, Status, and Critiqu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5, 41-64.
Gagne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Hung, Y. T., Kong, W. C., Chua, A. L., & Hull, C. E. (2006). Reexamining Media Capacity Theories using Workplace Instant Messaging. In Proceedingsof the 34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 2006.
Jason, B. T., Misty, L. L., Jaejoo, L., &; McKnight, D. H. (2007). Internet Anxie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Beliefs, and Social Support.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4, 353-363.
Johnson, J. D., Donohue, W. A., Atkin, C. K. & Johnson, S., (1994). Difference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31(2), 111-126.
Karasek,R.A. (1979). Job Demands, Job Decision Latitude and Mental Strain: Implications for Job Redesig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 285-308.
Lee Robbins (1992). Designing Mor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12 Step Model. Joum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5(4).
Lang, A. J. and Craske, M. G. (1997).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e(2005). The Impact of Perceptions of Interactivity on Customer Trust and Transactionintentions in Mobile Commerce.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6(3), 165-180.
McGregor, D. (1967). The Professional Manager. N.Y.:Mc Graw-Hill.
Mcneil, D. W., Turk C. L., & Ries, B. I. (1994). Anxiety and Fear. Human Behavior, 14(1), 151-163.
Nardi, B. A., Whittaker, S. & Bradner, E. (2000). Interaction Andouteraction: Instant Messaging in 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0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New York, USA, 79-88.
Raymond, R.(1983). Speech Communication, 6th ed. Prentice-Hall Inc, New Jersey.
Robbins, S.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ucation.
Shannon, C. E. and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heer, V. C. and Chen, L. (2004). Improving Media Richness Theory: A Study of Interaction Goals Message Valence and Task Complexity in Management-Subordinat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8 (1), 76-93.
Siegrist, J.(1996).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 Effort–Low Reward Conditions at Work.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 27–43.
Simon, A. F. (200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ask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Jun, 146(3), 349-79.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6-56.
Spielberger, C. D. (1966). Anxiety and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resno, C. (1998). Taking the Byte Out of Internet Anxiety: Instructional techniques That Reduce Computer/Internet Anxiety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8(2), 147-161.
Walster, E., Walster, G. W. &; Berscheid, E. (1978). Equ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llyn &; Bacon, Boston.
Webster, L. J. (1971). Studies of cognitive Growth, New York: Wiley.
Xiaojun, D., Junichi, I., & Sho, H. (2004). Unique Features of Mobile Commerce.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3), 205-21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