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6200915312100
DOI 10.6846/TKU.2009.00635
論文名稱(中文) 非體驗表徵文本的認知接受――以唐代海字入詩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gnitive-reception theory on the texts of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representation ~ the sea character in the Tang Dynasty’s poem as the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謝添基
研究生(英文) Tien-chi Hsieh
學號 891000068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5
論文頁數 2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彥文
指導教授 - 連清吉
委員 - 廖棟樑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張雙英
委員 - 曾守正
關鍵字(中)
唐詩
非體驗表徵
認知接受理論
社會文化心理
關鍵字(英) The sea
Tang Dynasty's Poem
The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Representation
The Cognitive- reception Theory
The Socio-cultural Psycholo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閱讀是一種個人行為,通常是可以在很輕鬆的心情下予以處理的;然而,當認知到讀者的反應攸關一部文學作品的評價時,閱讀行為就不得不被予以慎重處理了。讀者是否能夠透過文本對作者的文學表現技巧有所貼切地理解,是極其重大的關鍵。
    文學文本中的主體意向通常是作者所經驗的外在客體的映現,所以,對讀者而言,要理解作者的表現技巧並不是一件難事。不過,所謂經驗,嚴格地說,應該予以做體驗經驗與非體驗經驗的區隔;而且,事實上,一個人的人生經驗當中,透過學習或聽聞而得的非體驗經驗遠多過親身經歷的體驗經驗。於是,對於以非體驗經驗所完成的文本,讀者在閱讀並且理解時,是否應採取異於對一般經驗表徵文本的處理模式呢?
    對於今日的一般人而言,「海」是個非常普通的客體與概念,也是可以體驗得到的對象;但是,對於唐朝的詩人們而言,雖也是個普通的客體與概念,卻未必是體驗過的對象。檢視《全唐詩》所有詩篇,可以確知,海字入詩的文本雖有三千多首,略涉寫海的只有十二首,以海為書寫主體的只有五首,其他的則多以海字書寫江、河、川、湖。同時,經過對內容的分析,也可確知,唐代海字入詩的文本正呈顯出唐代詩人們是使用了非體驗表徵手法完成詩作的。
    使用唐代海字入詩文本為例說,針對非體驗表徵文本的閱讀方法,本論文提出「認知接受理論」作為應對。這是採用跨學術領域理論而組構成的一種異於一般廣為參用的批評理論的提案,它雖然也和其它批評理論一樣不具周全性,卻有補強閱讀享受的效果。「認知接受理論」主要揉合了「認知心理學」中的「訊息處理模式」、「認知係數」,以及「接受美學理論」中的「文學的歴時性與共時性」、「作者―文本―讀者三位一體」、「作者與讀者共創作品」等概念,強調讀者在閱讀文本時,應關注作者與自身對客體或文本意向的認知過程,才能不受時空條件的限制而與作者對話,並進而達成「共創作品」的目標。
英文摘要
Reading is one kind of personal behavior, usually may be under the very relaxed mood to process, however, when cognizing that a reader's response matters literary work appraisal, the reading behavior could not but give prudently to process. Whether the reader can penetrate the text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s literature performance skill appropriately, is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key.
 The main intention in a literature text usually is the appearance of author’s experience of external object, therefore, as a reader, to understand author's performance skill certainly could not be a difficult matter. The so-called experience, strictly said that, should be separated the experience firsthand with the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area; moreover, in fact, in a person's life experience, the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penetrated studing or hearing is much than the experience firsthand by experienced oneself. Thereupon, regarding the text which completes by the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the reader when rea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whether should take a different processing pattern from the common experience representative work?
 Says regarding today average person, the sea is an extremely ordinary object and the concept, also is the object which may experience; but, says regarding Tang Dynasty's poets, although also was an ordinary object and the concept, actually the object was not necessarily had been experienced firsthand. Inspect all poems of "The Entire Tang Poem", may know for certain, although there are more than 3,000 works about the sea character in the poem, there are 12 works slightly fords written the sea only, only 5 works take the sea as the written subject, and the others then are written river or lake  by the sea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analysis, also may know for certain, the Tang Dynasty’s poem which takes the sea character appears that the Tang Dynasty’s poets used the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representative technique to complete the poetic composition.
 The Tang Dynasty’s poem which takes the sea character as the example, in view of the reading method of the non-experience firsthand representative text,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d "the cognitive reception theory" to be supposed. This theory composes the cross sphere of learning theory to become a proposal out of the other criticism theories has been known. It although the same as the other criticism theories does not have completeness, actually can help the reader to enhance the reading enjoys. "The cognitive reception theory" mainly kneads the concepts together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ttern", "the cogni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effect and the contemporary effect in literature ", "the author―text ―reader Trinity", " work is created by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together " etc.. In the meantime, " The cognitive reception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e reader when reading a tex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oth the author and himself about the cognition process of object or the text intention, could but not converse the space and time condition limit with the author, and then achieved the " creating together " goa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4
  第三節  預設問題 ……9
第一章  文本賞析導入認知理論的構想 ……11
  第一節  認知的詮釋方法對文本賞析的意義 ……12
  第二節  從認知心理學所擷取的參用概念 ……19
    一、概念、思考與語言 ……20
    二、心象與表徵 ……23
  第三節  文本賞析上的認知模式 ……28
    一、作者的認知與讀者的認知關係 ……28
    二、體驗表徵的創作與閱讀 ……32
    三、非體驗表徵的創作與閱讀 ……38
  小結 ……43
第二章  認知接受理論對古典詩作賞析的意義 ……45
  第一節  導入接受美學理論的基本態度 ……46
    一、從接受美學理論所擷取的參用概念 ……47
    二、中國古典文本賞析上接受意義的釐清 ……52
    三、接受理論與賞析古典詩作的契合性 ……55
  第二節  認知接受理論適用性的釋例 ……58
    小結 ……62
第三章  唐代海字入詩文本的實貌 ……64
  第一節  見諸先行詩賦中海字之使用 ……65
    一、先秦文本 ……66
    二、漢魏兩晉南北朝文本 ……70
  第二節  見諸唐詩中海字之使用 ……80
    一、初唐時期文本 ……83
    二、盛唐時期文本 ……89
    三、中晚唐時期文本 ……96
  第三節  唐代以「海」為書寫主體的詩作 ……98
  小結 ……104
第四章  唐代詩作中海字詩語的所指……106
  第一節  海字本義的直指與衍伸 ……106
    一、指涉實際環圍的「外海」 ……107
    二、指涉版圖上的「邊境」 ……110
    三、指涉實際的「政治領域」意 ……115
  第二節  狀寫生活體驗中的世相 ……118
    一、指涉抽象的「寰宇」意 ……119
    二、指涉「水域」的相關景物 ……120
    三、宣洩詩人的胸中塊壘 ……131
  第三節  跳脫本義框架的譬喻意象 ……134
    一、指涉「變遷」現象 ……135
    二、指涉「出處」思想 ……137
    三、指涉「方外」旨趣 ……140
  第四節  唐詩中海字的詩語意象特徵 ……143
    一、內容上偏重說理且少創新語 ……145
    二、漸層拓開的意象發展 ……148
    三、結構與意象較具活潑性 ……151
  小結 ……157
第五章  以海字入詩文本論非體驗表徵的驚異美感 ……161
  第一節  唐代海字入詩的文本主題意涵 ……162
    一、「傷變」主題 ……163
    二、「全生」主題 ……167
    三、「離世」主題 ……172
  第二節  非體驗表徵接受的動力 ……177
    一、非體驗表徵接受的「文化心理」動力 ……181
    二、非體驗表徵接受的「社會心理」動力 ……186
  第三節  非體驗表徵的驚異美感 ……189
    一、心象的重構 ……190
    二、共同創造作品意涵的實義 ……192
    三、非體驗表徵作品的驚異美感 ……194
  小結 ……199
結論 ……202
  第一節  回顧與省思 ……203
    一、文本中不存在的真實 ……203
    二、閱讀愉悅——追逐意向世界的自我滿足? ……204
  第二節  課題與展望 ……207
參考資料 ……210
參考文獻
《後漢書》,鼎文書局,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舊唐書》,鼎文書局,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新唐書》,鼎文書局,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欽定全唐文》,經緯書局,中華民國五十四年版。
《文鏡祕府論》,河洛圖書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三月臺景印初版。
《詩話叢刊》上、下冊,弘道公司編輯部編,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六十年三月初版。
《李白研究論叢》,李白研究學會編,巴蜀書社,1987年3月第一版。

王安石撰,《臨川先生文集》,華正書局,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四月臺一版。
王維撰,趙殿成箋注,《王摩詰全集箋注》,世界書局,一九九六年六月初版六刷。
朱榮智校注,《新編法言》,台灣古籍出版,2000年十月初版一刷。
朱熹註釋,《銅板四書集註》,復漢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出版。
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河洛圖書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四年臺學印初版。
杜甫撰;(清)仇兆鰲註,《杜詩詳註》,廣文書局,中華民國五十一年。
杜甫撰;(清)楊倫注,《杜詩鏡銓》,新興書局,中華民國五十三年新一版。
耶律楚材撰,《湛然居士文集》,藝文印書館,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出版。
陸游撰,《陸放翁詩文集》,光復書局藏明初刊本景印原書版,出版者不詳。
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宏業書局,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再版。
晉.傅玄撰、明.張燮輯,《傅鶉觚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七十二家集.傅鶉觚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巴蜀書社,1988-1994第一版。
劉勰著,《文心雕龍注》,宏業書局,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出版。
蕭統撰,《仿宋影印孫批胡刻文選》,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六十年八月臺一版。
蘇軾著、施元之注,《施注蘇詩—附翁方綱蘇詩補注—》,廣文書局,中華民國六十七年十月三版。

方立天著,《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中華書局,1982年4月第1版,1982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王立著,《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文史哲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七月初版。
王夢鷗撰,《初唐詩學著述考》,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初版。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臺灣開明書局,中華民國八十年新排二版。
朱光潛著,《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5月北京第2版,2002年2月河北第1次印刷。
余德慧著,《詮釋現象心理學》,會行文化事業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初版。
李達三著,《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增訂再版。
李養正著,《道教概說》,中華書局,1989年2月第1版,1990年12月北京第2次印刷。
杜士鋒主編,《北魏史》,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1992年8月太原第1次印刷。
杜少春主編,《溪花與禪趣:王維詩名篇欣賞》,學鼎出版公司,1999年初版。 
杜松柏著,《禪學與唐宋詩學》,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出版。
車文博著,《西方心理學史》,臺灣東華書局,1996,第一版。
阮廷瑜著,《李白詩論》,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周紹賢著,《魏晉清談論述》,臺灣商務印館,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三版。
周慶華著,《佛教與文學的系譜》,里仁書局,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初版。
施逢雨著,《李白詩的藝術成就》,大安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查清華著,《明代唐詩接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柳晟俊著,《王維詩研究》,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七月。
高柏園著,《禪學與中國佛學》,里仁書局,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卅一日初版。
張法著,《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淑馨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張健編著,《大唐詩佛:王維詩選》,五男圖書出版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初版。
張淑瓊主編,《唐詩新賞》,地球出版社,中華民國81年1月再版。
許振軒主編,《中華美學大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天工書局,中華民國81年11月10日再版。
郭紹虞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西南書局,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九月初版。
傅錫壬譯,《白話山海經》,智揚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三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台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臺六版。
楊文雄著,《李白詩歌接受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楊國樞主編,《文化心理學的探索》,桂冠圖書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初版。
萬繩楠著,《魏晉南北朝文化史》,雲龍出版社,2002年03月初版第二刷。
葉維廉著,《比較詩學》,東大圖書公司,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初版。
葉慶炳著,《中國文學史》,廣文書局,中華民國六十年七月四版。
劉麟生著,《中國文學八論》,清流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再版。
樊樹云譯注,《詩經全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蔡日新著,《禪之藝術》,正觀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燕國材著,《中國心理學史》,臺灣東華書局,1996年8月第一版。
蕭麗華著,《王維――道心禪悅一詩佛》,幼獅文化事業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年元月初版。
鍾聖校著,《認知心理學》,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初版。
韓國磐著,《唐代社會經濟諸問題》,文津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魏承思著,《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1992年6月第2次印刷。
羅根澤撰,《隋唐文學批評史》,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五十六年臺二版。

西蒙著,荊其誠、張厚粲譯,《人類的認知——思考的信息加工理論》,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86。
松浦友久著,王曉平譯,《唐詩語匯意象論》,中華書局,1992年5月第一版。
松浦友久著,劉維治譯,《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青木正兒著,隋森譯,《中國文學概說》,啟業書局,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九月新版。
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耀譯,武菲校,《唐詩的魅力——詩語的結構主義批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聯邦德國.H..R.姚斯(Hans Robert Jauss)著,周寧/金元浦譯/滕守堯審校《走向接受美學》(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瀋陽。
P. G. Zimbardo著,游恆山編譯,《心理學》,五南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八年。
美國.R.C.霍拉勃(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滕守堯審校《接受理論》(Recetion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瀋陽。
赫魯伯(Robert C. Holuh)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駱駝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三年第一版。
Wiffred L.Guerin, John R. Willingham, Earle C. Labor, Lee Morgan編,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oraches to Literature”,幼獅文化事業公司,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四版。

小尾郊一著,《中国の隠遁思想》,中央公論社,1988年12月20日発行。
小野寺郁夫著,《王安石》,株式会社人物往来社,昭和四十二年三月十日初版発行。
古田敬一編,《中国文学の比較文学的研究》,汲古書院刊行,昭和六十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発行。
那波利貞著,《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 = Historical studies on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ang Chihna》,創文社,昭和49年出版。
郭沫若著,須田禎ㄧ譯,《李白と杜甫》,講談社,昭和47年11月28日第1刷發行。
斯波六郎著,《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孤独感》,岩波書店,1999年7月5日第3刷発行。
窪德忠著,《道教の世界》,株式会社学生社,昭和62年7月25日初刷。
養老孟司著,《バカの壁》,株式会社新潮社,2006年2月20日82刷。
E.D.Hirsch, Jr., “Validity in Interpretaiton”,Copyright © 1967 by Yale University, Fourth printing, 1973.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The Colonial Press, Inc. Clinton, Massachusetts.

〔學位論文〕
李遠志,〈盛唐山水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凌欣欣,〈意在言外――對中國古典詩論中一個美學觀念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陳坤祥,〈唐人論唐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蔡瑜,〈宋代唐詩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單篇論文〕
王希杰,〈修辭活動和闡釋活動〉,《國文天地》,2006年6月第22卷第1期,p.85~p.92。
石韶華,〈杜甫詠禽鳥詩主題思想探索〉,《大同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12月第14期,p.53~p.84。
余安邦,〈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研究進路:兼論其與心態史學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996年12月,第6期,p.2~p.60。
吳德玲,〈接受美學對國文教學的啟發〉,《長庚科技學刊》,2006年12月第5期,p.37~p.52。
張俐盈,〈李白詩歌中的體道思想與審美心靈--以「變化」為詮釋進路〉,《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12月第23期,p.89~p.126。
許宏慈,〈杜甫詩中的李白形象〉,《輔大中研所學刊》,2004年9月第14期,p.159~p.186。
陳必正,〈無我之境與著我之景――論王維「輞川集」與錢起「藍田溪雜詠」〉,《國文天地》,1999年11月第15卷第6期,p.38~p.41。
陳瑞文,〈姚斯的接受美學及其文藝溝通理論:從藝術理論到審美理論〉,《高雄師大學報》,1999年04月第10期,p.267~p.281。
黃騰德,〈論皎然五言律詩的理論與實踐--從《唐人選唐詩》說起〉,《思辨集》,2007年04月第10期,p.175~p.189。 
楊政源,〈尋找「海洋文學」――試析「海洋文學」的內涵〉,《臺灣文學評論》,2005年4月第5卷第2期,p.147~p.159。
楊憲明,〈認知能力、認知歷程與學習成就關係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006年12月第73期,p.25~p.40。
廖梅璇,〈討海人的海洋文學〉,《少年臺灣》,2003年6月第13期,p.56~p.57。
廖棟樑,〈詩與超越--試論王維及其詩〉,《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1年7月第28期,p.1~p.28。
蔡振念,〈李白求仙學道的心路歷程〉,《文與哲》,2006年12月第9期,p.169~p.189。
鄭朝通,〈論王維詩中所展現的三教涵養〉,《文學前瞻》,2003年7月第4期,p.84~p.1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