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6200912190200
DOI 10.6846/TKU.2009.01330
論文名稱(中文) 城市的文化拼貼術:台北市文化規劃之研究(1994-2008)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ity’s Cultural Collage: The Study on Cultural Planning in Taipei City (1994-2008)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陳惠民
研究生(英文) Hui-Min Chen
學號 893310143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0
論文頁數 2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喻肇青
委員 - 洪孟啟
委員 - 康旻杰
委員 - 米復國
委員 - 黃瑞茂
關鍵字(中) 文化規劃
城市規劃
文化治理
台北市
關鍵字(英) Cultural Planning
City Planning
Cultural Governance
Taipei C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回顧1994年至2008年間的台北市,在中產階級興起、市民意識紮根與政治民主化的社會基礎上,並在「後福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脈絡裡,探究既有城市規劃體系如何接合到文化規劃領域。本研究中心命題有下列二者:(1).城市政權維繫「正當性」,如何回應與滿足文化性的集體消費需求?(2).在經濟成長衰退的同時,「親發展」的國家角色如何以文化規劃提升城市競爭力?
全文結構主要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討論了都市計畫正當性危機,如何因應產業機能調整而轉變到塑造城市適宜性的文化設施生產,包含了既有機制調整與替代性計畫;第二部份討論城市文化規劃的建制演變、視野、能力、設施生產與文化活動,以致達成何種文化規劃的形貌與作用;第三部份以「後工業城市」發展模式來看在地的文化政策如何驅動棕地開發,並以「華山」與「松菸」作為討論個案例,指陳出目前的文化規劃特性。綜歸本研究,發現此一期間的文化規劃有以下若干特徵:(1).文化事務及其需求無法在既有都市計畫機制被細緻處理而讓渡到「文化規劃」範疇內;(2).城市文化單位能夠在「組織結構」與「個體施為」交替為用間發揮治理作用,積極地回應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文化需求,並將市民社會力量納到文化規劃內;(3).「文化進步性」價值在若干案例中被突顯出來,並以「收編抵抗」方式達成規劃實踐的目的;(4).台北市作為「首都性格」,使得文化規劃具有政治規劃特性:文化規劃是政治資源與表現場域;(5). 2000年後文創政策成為支配性「親發展」的文化政策,在國家色能力退化後,以BOT政策引入私人文化企業進駐棕地的「園區式」開發方式,並結合了文化消費與觀光的文化商品服務業,希冀提升城市競爭力;卻也同時消弭了原有的藝術能量與錯失了棕地開發的積極作為。
最後,本研究指出這期間的文化規劃類比一種藝術型式的「拼貼術」,夾雜了眾多圖繪的作用力;台北市在全球城際間強調物質競賽局勢中,應正視本身的限制條件與反身看到社會性基礎。從內挖掘城市多元異質的「文化殊異性」,才能創生另類且不可被取代的「文化競爭力」條件,也才能跳脫文化規劃作為服務中產階級文化消費與需求滿足的窠臼。
英文摘要
The gis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city planning system how to articulate the cultural planning sphere under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middle class emerging, civil consciousness awaking an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in the context of Post-Fordism and Neo-Liberalism in Taipei City during 1994 to 2008. The two core problematic issues are: (1). the urban regime how to respond or meet citizens’ demands for cultural collective consumption to keep legitimacy; (2).facing economic recession in the meanwhile, the “pro-development” state how to upgrade city’s competitiveness by means of cultural planning.  
The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could divide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the legitimate crisis of urban planning causes to deal with industrial function revision and transition to cultural facilities production of urban amenity, including the current mechanism adjustment and alternative projects. Secondly, we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social effects of city’s cultural planning tasks through institutionalization, horizons, capabilities, facility-production and cultural events. Thirdly, from “Post-Industrial City” model, we debate the two local brownfield development cases, Taipei Winery (Huashan) and Songshan Tobacco Factory (Songyan), driven by cultural policy, and indicate the cultural planning features of these two cases. Summarily, the features of cultural planning during this period are the following: (1).the cultural tasks and citizens’ demands could not be treated subtly by the current urban planning mechanism and transferred to cultural planning domain; (2).the city’s cultural organization could accomplish governance by the interaction of “structure” and “agency”:  responding the cultural demands actively for middle class primarily, and bringing the civil society’s capacity into cultural planning system; (3).the value of “the progressiveness of culture” had ever emphasized in a few cases to achieve planning practice by “incorporating resistance”; (4).Taipei City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 of capital” and her cultural planning possesses the feature of political planning: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 field; (5).since 2000,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olicy” had turned into a kind of dominant and “pro-developmental” one. Moreover, the capability of state had degraded, therefore, by means of BOT policy, the private cultural enterprises were drawn into brownfields development as “science-park-like” type and cultural goods service industry combined cultural consumption with tourism. However it eliminated the previous art capacity and lost the brownfield’s positive role at the same time.
Finally,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current cultural planning as a kind of art form: “the collage”, which interlaced with many kinds of mapping forces. However, Taipei, involved in worldwide intercity material competition, should confront the limitation and be aware of social foundation herself. By discovering the multiple heterogeneous “cultural uniqueness” inside the city, it’s able to create alternative and irreplaceable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furthermore remove the stereotyp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demand-meeting for middle class in cultural planning domai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緒  論	1
第一章 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	3
第一節 前言	3
第二節 理論回顧與討論	1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6
第四節 研究設計	34
第二章 城市文化政治歷史回顧	39
第一節 戰後~1960年代初期:	39
第二節 1960年代中後期~1980年代:	40
第三節 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	41
第四節 1990年代中期~至今:	43
第三章 城市產業結構的變遷與轉型	51
第一節 七○年代:城市中心區的「去工業化」過程	51
第二節 八、九○年代:形塑「服務型城市」的過程	58
第三節 2000年以後:新產業促成與聚集化	62
[第三章] 小  結	66
第四章 城市適宜性的塑造	67
第一節 新文化休閒需求的出現	67
第二節 既有機制的設施供給	71
第三節 社區型環境改造計畫	79
[第四章] 小  結	82
第五章 城市文化規劃事務與機制形成	85
第一節 文化組織建制演變過程	85
第二節 文化事務範疇與機制試行	97
第三節 文化規劃視野	101
第四節 文化規劃能力	114
第五節 文化設施生產:以「委外館所」為例	125
第六節 文化活動	134
[第五章] 小  結	140
第六章 文化政策驅動城市棕地再造的想像分析—以「華山」與「松菸」為例	149
第一節 前  傳	150
第二節 看見「歷史價值」與再定位	157
第三節 實  現:以「切割基地」方式分別進行	169
第四節 文化規劃特性	175
[第六章] 小  結	189
結   論	193
參考文獻	199

 

表目錄
表 1:台北市境內重要文化設施生產清單(1960-2008)	10
表 2:台北市就業人口產業別變化比較表	28
表 3:研究訪談對象名錄	35
表 4:1978年「教育部建立文化中心計畫大綱」建築計畫內容	42
表 5:台北市新舊市區歷年工業區面積消長情形	51
表 6:1970年代台北市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面積比較表	54
表 7:1966-86年 台北地區1-3級產業人數與成長率	55
表 8:1982年台北市六處擬變更為住宅區之政策性淘汰性工業區相關資料表	59
表 9:「L型文化創意產業發軸帶」重大文化設施彙整表	65
表 10:國內運動休閒產值比較表	69
表 11:國內家庭消費支出型態分配比例	70
表 12:台北市與全國家庭消費支出—娛樂教育和文化服務類之比較表	70
表 13:都市設計審議區域性質分類表	72
表 14:都市設計審議19項條件性質分類	72
表 15:都市更新執行成果表(1998年至2008年2月底)	76
表 16: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捐助及組織章程修正比較表	92
表 17: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歷屆董(監)事會組成	93
表 18:現行文化局業務與原單位移交對照表	98
表 19:文化局組織規程修正對照表	100
表 20:2004-2006年台北市文化預算用途趨勢	116
表 21:文化局各年度預算比較表(不含附屬單位)	117
表 22:文化局與相關局處歷年預算比較表	118
表 23:歷年文化局接受文建會補助經費比較表	124
表 24:歷年文化局預算「營建工程」項目之說明細目整理(1999-2002)	130
表 25:2002年台北市文化政策白皮書內容	142
表 26:歷年來台旅客遊覽觀光景點排名	143
表 27:台北市文化局委外經營館所一覽表(截至2006年底)	144
表 28:中山學園規劃內容演變表	153
表 29:華山與松菸案例歷年計畫空間(設施)想像內容比較表	180
表 30:華山與松菸預計投入文創內容之比較表	184

 
圖目錄
圖 1:台北市重要文化設施分佈圖(1960-1994)	4
圖 2:台北市重要文化設施分佈圖(1960-2002)	6
圖 3:台北市文化產業發展軸帶	8
圖 4:台北市重要文化設施分佈圖(1960-2008)	11
圖 5:文化資源規劃的視野	22
圖 6:研究架構圖	31
圖 7:1970-76年 原市區都市計畫使用分區(住、商、工)消長情形	54
圖 8:1970-76年 全市區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商、住、工)消長情形	54
圖 9:1974年舊市區工業區變更分佈圖	55
圖 10:台北市土地使用區分圖(1956年)	56
圖 11:1976年 台北市工業區分佈圖	57
圖 12:台北市產業發展軸帶構想圖	63
圖 13:L型文化創意產業軸帶圖	65
圖 14:文化局各年度預算(不含附屬單位)之分項經費分析圖	116
圖 15:1990年代華山地區相關計畫範圍圖	152
圖 16:中山學園特定區計畫案配置圖	153
圖 17:松山菸廠巨蛋計畫土地使用建議構想圖	156
圖 18:華山地區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圖	162
圖 19:新台灣藝文之星—「城市綠廊」模擬示意圖	162
圖 20:「新台灣藝文之星」規劃構想概念圖	164
圖 21:台北體育文化園區規劃案(2000年)	168
圖 22:華山OT、BOT與ROT案分配圖	169
圖 23:2007年松菸文化體育園區分區圖	172
圖 24:本研究成果圖解	197
參考文獻
丁榮生. (2004). 陳其南:華山應轉型為新藝文之星. 中國時報, 08/25 pp. A14.
大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2001). 「建構山水台北」委託研究案.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于濤方. (2004). 國外城市競爭力研究綜述. 國外城市規劃, 19(1), 28-34. 
中國技術學院. (2001). 台北市古蹟保存區涵蓋範圍規劃調查研究.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2001). 台北市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總結報告書. 台北: 台北市文化局.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 台北市社區改造聯盟. (1999). 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執行成果評估與機制強化策略規劃(摘要版). 空間, (119), 33-48.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2006). 台北市景觀綱要計畫. 台北: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中華徵信所. (2000). 2000 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台北: 中華徵信所.
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8). 文化白皮書
文茂偉. (2007). 西方新領導理論:興起、發展與趨向. 社會科學, 2007(7), 98-111.
王玉齡, & 謝慧青. (2003). 找回傳統.接軌國際.型塑臺北特色--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廖咸浩專訪. 典藏今藝術, (134), 108-109. 
王价巨. (1997). 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經驗之研究. (碩士,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王志弘. (2003). 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 台灣社會研究, (52), 121-186. 
王志弘. (2005). 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 中文文學, 33(9), 9-51.
王振寰. (2003). 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 臺灣社會學刊, (31), 1-45. 
王振寰, & 錢永祥. (1995). 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 臺灣社會研究, (20), 17-55.
台北市政府. (2006). 臺北,72變: 臺北市推動都市更新方案成果1999-2006. 台北: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 (1992). 台北市綜合發展計畫(上). 台北: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文化局. (2007a). In 劉維公 (Ed.), 台北市九十五年文化指標調查.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文化局. (2007b). 台北市政府辦理民間參與投資--松山菸廠文化園區興建營運移轉(BOT)計畫案可行性評估. 台北: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文化局. (2007c). 台北市政府辦理民間參與投資--松山菸廠文化園區興建營運移轉(BOT)計畫案先期計畫書. 台北: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文化局. (2007d). 民間參與投資松山菸廠文化園區興建營運移轉(BOT)計畫--申請須知. 台北: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籌備處. (1999). 期待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局說帖.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籌備處.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05). 「彩光炫影 魅力台北」--八十八~九十三年度社區環境改造成果實錄. 台北: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07).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施政成果彙編(1998-2006)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00).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有關報告. Unpublished manuscript.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1995). 台北機場、松山菸廠規劃為巨蛋體育館及商業區資料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2003). 全球化台北—修訂台北市綜合發展計畫:全球化趨勢下台北市空間發展目標與策略研訂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85). 台灣光復四十年專輯:文化建設篇--教育文化的發展與展望. 台中: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正中書局. (2002).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石隆盛. (2000). 「華山藝文特區」跨界藝術的經營與挑戰. In 楊智富 (Ed.), 閒置空間.新造化 (pp. 25-28).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江怡靜. (2007). 魅力台北城-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談城市文化產業政策. 藝術欣賞, 3(2), 15-20. 
朱元鴻. (2000). 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 In 張苙雲 (Ed.), 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 (pp. 11-45). 台北: 遠流.
朱惠良. (2004). 我國文化政策總檢討. 國政研究報告, (教文(研)093-001號)
朱雲漢. (1989). 中產階級與臺灣政治民主化. In 蕭新煌 (Ed.), 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pp. 233-242). 台北: 巨流.
米復國. (2005). 松山菸場與巨蛋體育場的角色衝突. 台灣建築, (121), 84-121. 
羊曉東. (1999). 龍應台: 接掌文化局 危險的工作. 中國時報, 08/07 pp. 第18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 創意文化園區總結報告.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長期發展計畫(草案)<新台灣藝文之星>
余杰. (2004). 龍應台為什麼不批評大陸. 開放, (268)
吳牧青. (2007). 華山十年掙扎史—台灣龐畢度的南柯一夢. 破週報11.26, (復刊483)
吳牧青. (2008). 重回本質,藝術說話! —文化政策論壇系列(4):從發包到社區,我們Format了多少文化?. 破週報, (復刊第506期)
吳再居. (2004). 行政院組織變革之歷史回顧. 研考雙月刊, 28(6), 39-54. 
吳俊亮. (2007). 台北市體育季活動之歷史考察(1979-2006). (碩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班). 
吳重禮, & 李憲為. (2005). 政黨政治與府際關係:以1995年至2003年媒體對中央與北高直轄市政府互動的報導為例.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7(1), 71-102. 
吳密察. (2003). 文化創意産業之規劃與推動. 研考雙月刊, 27(4), 59-65. 
吳彩珠. (2002). 都市更新法制變遷之制度經濟分析. 中國行政評論, 11(3), 63-94. 
吳惠林, & 謝宗林. (1999). 撥開國家競爭力的迷霧. 經濟前瞻, (65), 104-111. 
李永展. (2003). 全球化與時空重構. 建築與規劃學報, 4(1), 55-71.
李青松, & 吳東安. (2008). 城市餐飲節慶活動行銷之研究-以臺北牛肉麵節爲例. 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3(4), 118-137.
李宗勳. (2004). 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 公共行政學報, (12), 41-77. 
李思薇. (2005). 文化事件中的停駐與遊走—以城市節慶彌拼台北的文化生活圖像. (碩士,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李政青. (2004). 立法院遷建計畫─十四年的轉折與遠景.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李氣虹. (2002). 我看台北的文化生命力.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114-119).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李君如, & 陳品孜. (2005). 華山過渡:藝術空間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的體現. 建築與規劃學報, 6(2), 95-108. 
李登榜. (1976). 台北市現有工業區之檢討與改進之研究.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沈昌鎮. (2004). 從經濟主義到文化戰爭:舊工業區土地更新下的勞工文化運動.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良寬. (2004). 出版人素描之王榮文. PChome新聞台Blog--天上大風,
周志龍. (1999). 規劃理論的論爭與發展. 都市與計劃, 26(2), 165-187.
周志龍. (2003). 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 台北: 詹氏.
周志龍. (2004). 台灣新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的挑戰. 都市與計劃, 31(3), 195-213. 
周杏春. (2005).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經營模式之研究. (碩士, 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周素卿. (1998). 科學園區的另一種發展版本:台南科學園區. 臺灣社會研究, (32), 125-163. 
周素卿. (1999). 再造老台北--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分析. 地理學報, (25), 15-44. 
林乃文. (2007). 華山後記─從『華山』到『文化創意產業』. 跨界劇場、人 (pp. 219-226). 台北: 秀威.
林谷芳. (1998). 台北市文化政策白皮書研究案. 台北: 台北市政府.
林琮盛. (2000). 當火龍不再噴火─德國北魯爾區的重生. 新故鄉雜誌, (8)
林崇傑. (2008). 夢土追尋的浪漫之旅 — 都市設計在台北的抑揚頓挫. 建築, (130), 36-41. 
林欽榮. (1995). 都市設計在臺灣. 台北: 創興.
林欽榮. (2006). 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台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台北‧新竹‧高雄. 台北: 新自然主義.
林達. (2006). 聽一場演講後的隨想. 掃起落葉好過冬 (pp. 459-464). 北京: 三聯.
邱天助. (1998). 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台北: 桂冠.
邱莉玲. (2006). 閱讀文化的市場學—從誠品書店形象廣告談閱讀文化市場. 工商時報1月3日, pp. D3版.
邱詠婷. (2005). 全球化下的台北都市辯證—消費奇觀的建構與另類出路的空間生產. (博士,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金光裕. (2000). 尋找台北的文化藍圖--專訪文化局長龍應台. 建築, (42), 132-135.
施長安. (2003). 都市保存:後殖民都市政治系譜學以四四南村為個案研究. 城市與設計學報, (13&14), 395-409. 
柯三吉. (1998). 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馬英九競選市政白皮書. 台北: 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黨部.
柏蘭芝. (2000). 反思規劃專業在社會變革中的角色——跨學科的知識和實踐. 城市規劃, 24(4), 56-58. 
洪懿妍. (2001). 台北,均衡的市民城市. 天下, (243), 158-166. 
紀俊臣. (2003). 臺北市與中央關係協力化之研究. 中國地方自治, 56(12), 4-27. 
夏鑄九. (2000). 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 台灣社會研究, (40), 47-82. 
夏鑄九. (2006). 對台灣當前工業遺產保存的初期觀察:一點批判性反思.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aiwan: A Critical Reflection]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13), 91-106. 
夏鑄九. (2007). 全球都會區域、華人城市的文化與公共藝術. 城市與設計學報, (18), 11-22.
孫華翔. (2004). 文化與產業間的游移—九十年代台灣文化政策發展脈絡初探. (碩士, 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 
徐平. (2002a). 文化是領導都市的力量--訪嚴長壽.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168-171).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徐平. (2002b). 文化發展需具大魄力--訪漢寶德.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160-163).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徐平. (2002c). 城市文化的生機與活力--訪夏鑄九.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144-147).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徐開塵. (2007). 文化創意產業領航 與國際接軌。王榮文:華山是世界重新認識台灣的起點. 遠流編輯台(Http://blog.Ylib.com/edit/), 
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文教基金會, &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2002). 台北市藝文空間釋放政策之研究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馬英九. (1998a). 馬英九行動白皮書--文化篇
馬英九. (1998b). 馬英九行動白皮書--都市發展篇
馬英九. (2002). 文化政策白皮書
高惠琳. (1995). 營造一個開放性的文化發展環境--「台北市成立文化局的全方位思考」座談會. 文訊月刊, (115), 26-32.
涂平子. (2006). 信義計畫區的綜論與遠景. 信義計畫區二十五週年城市發展研討會, 9/30-10/1.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2001). 城市文化環境之整體研究:台北市公元2025年文化建設發展藍圖.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康至欽. (2007). 古蹟與消費文化:松山菸廠與臺北文化體育園區的生產. (碩士, 國立台北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康旻杰. (2002). 生活世界的混沌之詩與地方之舞:閱讀台北城市文化地景. 台北: 台北市文化局.
康旻杰. (2005a). 藝術實驗寶藏巖--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實錄. 台北: 台北市文化局.
康旻杰. (2005b). 訪台北文化局長廖咸浩:獨立書店與城市文化. 中國時報04.11, pp. 開卷版. 
張育瑄. (2005). 美術館公辦民營的探討:以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例. (碩士, 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
張其學. (2004). 非殖民化中的文化抵抗與民族主義——對賽義德非殖民化思想的一種分析. 學術研究, (2004(6)), 67-70.
張景森. (1988). 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 台灣社會研究, 1(2&3), 9-31. 
張景森. (1991). 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 (博士,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張葆蘿. (2007). 活化文創意園區─文化跨界演出 在華山交流激盪. 書香遠傳, (55), 12-13. 
張鴻雁. (2002). 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從經營城市、行銷城市到“城市文化資本”運作. 南京社會科學, 2002(12), 24-31. 
張瓊玲, & 張力亞. (2005). 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管理及運作過程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 華岡社科學報, (19), 31-59.
淡江大學都市設計與環境規劃研究室. (1980). 台北市空間結構計畫研究報告. 台北: 台北市政府.
淡江大學建築系. (2004). 台北市市定古蹟松山菸廠調查研究計畫.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盛壘, & 杜德斌. (2006). 創意城市:創意經濟時代城市發展的新取向. 經濟前沿, (2006年 06期), 21-25. 
清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6). 民間參與投資興建及營運華山文化園區--數位媒體、影音或出版大樓之可行性評估與先期規劃--總結報告書.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莊雅涵, 王奕婷, & 吳偉立. (2004). 我們活在不同的台北?--台北政治暨文化性格:1994-2002. 政治科學論叢, (21), 49-74. 
許育誠. (2002). 棕地再發展之研究─都市計畫內工業區更新之新方向. (碩士,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許麗芩, & 鍾文萍. (2006a). In 江春慧 (Ed.), 軟硬兼施‧脫胎換骨:硬體建設--台北市政新建菁華錄.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許麗芩, & 鍾文萍. (2006b). In 江春慧 (Ed.), 軟硬兼施‧脫胎換骨:軟體建設--台北市政新建菁華錄.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陳文彬. (2003). 連鎖書店行銷組合之研究-以「誠品」,「金石堂」為例. (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陳水扁. (1994). 台北市政白皮書
陳正祥. (1959). 台灣地誌 (1993重印本 ed.). 台北: 南天.
陳冠中. (2005). 移動的邊界--有關三個城市及一些閱讀. 台北: 網路與書.
陳冠位. (2001). 城市競爭優勢評量系統之研究. (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學系碩博士班). 
陳思先. (2004). 台北市府會衝突個案分析. 國政研究報告, (12月)
陳盈卉, 王正宜, & 周佩蓉. (1999). 藝文新世代. 台北: 小知堂.
陳學明. (1996). 文化工業. 台北: 揚智文化.
陳惠民. (2007). 台北市史蹟資源委外經營之文化治理脈絡分析.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九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Danshui, Taipei. F-30-F-37. 
陳朝全. (1999). 夢田 -- 台北市巨蛋球場空間之生產過程分析.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華志. (2004). 都市藝文空間發展研究-以台北市空間再利用為例. (碩士,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陳銘薰. (2005). 台北市政府組織規模最適化之研究 : 兼論以「去任務化」、「地方化」、「法人化」、「委外化」作為策略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台北: 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靜宜, 王慶堂, & 林房儹. (2008). 我國運動休閒產業產值及發展趨勢研究. 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 6(1), 120-132. 
麻匡復, & 邊泰明. (2006). 無須政府的產業群聚?內湖科技園區發展的公共領域與制度變遷. 公共行政學報, (20), 1-32. 
彭揚凱. (1997). 綠色之城:台北都市政權統治分析(1994-1998).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揭陽. (2005, 創意的城市 再生的文化--專訪陳其南主委談「新台灣藝文之星」計畫. 書香遠傳, , 4-5.
揭陽. (2006). 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旭正. (1991). 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年代程序性規劃理論論戰的回顧. 臺灣社會研究, 3(1), 177-193.
曾旭正. (1994). 戰後臺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曾旭正. (2000). 市府機器不點不亮? 社區更加自主,市府機器有待調整. 空間, (125/126), 43-44. 
曾琬珺. (2005). 從關係行銷之觀點探討連鎖書店IMC應用對顧客忠誠度的影響-以誠品書店為例. (碩士,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 
皓宇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4).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含中央藝文公園)整體規劃設計案. 台北: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黃仁志. (2006). 消費社會中的古蹟再利用-台北市的案例. (碩士,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孫權, & 成露茜. (2007). 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 城市與設計學報, (18), 23-35. 
黃海鳴. (2000). 華山空間連結生產藝術的機制. In 楊智富 (Ed.), 閒置空間.新造化 (pp. 20-24).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瑞茂, & 蕭麗虹. (2002). 台灣「閒置空間再使用」經驗的議題與討論. In 蕭麗虹, & 黃瑞茂 (Eds.), 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 (pp. 12-14).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麗玲. (1995). 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麗玲. (2002). 都市更新與都市統理:台北與香港的比較研究.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麗玲. (2004). 一個規劃範型的移轉: 1990 年代臺北市的參與式設計與歷史保存取向的初步描繪. 建築師雜誌, (351), 78-83. 
楊文全. (1998). 都市政策即選舉文宣/選舉文宣即都市政策:民主政治在媒體政治中之異化過程-1994年市長選戰中陳水扁「台北市政白皮書」建構之政治過程. (碩士,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4). 新十大建設. 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楊凱成. (2007). 產業遺址製造與城市形象工程:以魯爾區(Ruhr area)區域轉型為例. 民俗曲藝, (157), 145-183. 
楊婷如. (2005). 都市設計管制下信義計畫區都市空間形塑之探討. (碩士,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葉乃齊. (1989). 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葉啟政. (1989). 台灣「中產階層」的文化迷思. In 蕭新煌 (Ed.), 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pp. 103-125). 台北: 巨流.
董智森. (1998). 台北經驗.陳水扁:一位資深記者的私人筆記. 台北: 月旦.
詹中原, & 謝麗秋. (2006). 台灣民營化政策之再檢視. 國政研究報告, (憲政(研) 095-031 號)
廖世璋. (2002). 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 建築與規劃學報, 3(2), 160-181. 
廖淑容, 古宜靈, & 周志龍. (2005). 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之發展-西歐城市經驗的省思. In 辛晚教, 古宜靈 & 廖淑容 (Eds.), 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 (pp. 211-246). 台北: 詹氏.
廖興中, & 史美強. (2000). 論官僚組織在後現代社會中的困境與轉型. 中國行政評論, 10(1), 215-249. 
漢寶德. (2001). 國家文化政策之形成. 國政研究報告, (教文(研)090-006號)
劉坤億. (2001). 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 《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 
劉雯婷. (2004). 「華山藝文特區」之藝文生態及社會關係探析. (碩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劉維公. (2004). 創意資本與創意生態. In 朱庭逸 (Ed.), 創意空間:開創城市新地理學 (pp. 2-15). 台北: 典藏藝術家庭.
劉維公. (2007, 升級中的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簡單生活節. 台北市文化局文創藝站-專家論壇, 
劉維公. (2008). 臺北市文化指標變遷趨勢分析報告.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潘玉芳. (2002). 臺北市古蹟保存歷程的回顧與探討. (碩士,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蔡佳洹. (1998). 候選人競選策略之研究:以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馬英九為例. (碩士,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蔡佳峰. (2005). 古蹟再生的新文化現象:文化消費的觀點. (碩士,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 
蔡昭儀. (2004). 全球古根漢效應. 台北: 典藏藝術家庭.
蔡惠萍. (2002). 破殼而出、看見台北--專訪龍應台.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104-113).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蔡軒軒. (2003). 台北市文化政策變遷(戰後至90年代).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鄧宗德. (1991). 八○年代臺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 (碩士,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硏究所). 
鄧偉志, & 錢海梅. (2005). 從新公共行政學到公共治理理論--當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研究的"範式"變化.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 22(4), 1-9. 
蕭民岳. (2008). 跳出「中」心,吃進中「華」:北市官辦大眾節慶的文化政治(1994-2006). (碩士, 臺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蕭新煌. (2004). 臺灣的非政府組織、民主轉型與民主治理. 臺灣民主季刊, 1(1), 65-84. 
蕭新煌, & 尹寶珊. (2000). 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中產階級的集體社會政治意識. In 劉兆佳, 尹寶珊, 李明堃 & 黃紹倫 (Eds.), 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 (pp. 459-492).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龍應台. (1999a). 台北手記(上)、(下). 中國時報, (9/26-27), 37. 
龍應台. (1999b). 當本土文化放出光芒--寫在文化局成立前夕.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34-37).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龍應台. (2000). 龍應台致高行健. 中國時報10/13, pp. 11. 
龍應台. (2002a). 空間解嚴與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台北經驗. 空間, (138/139), 19-22. 
龍應台. (2002b). 草山磨劍--與同仁談台北市文化願景. In 正中書局 (Ed.),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 (pp. 174-187). 台北: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龍應台. (2003a). 文化空間思索. 建築師雜誌, (339), 88-93. 
龍應台. (2003b). In 龍應台 (Ed.), 面對大海的時候. 台北: 時報.
龍應台. (2005). 請問雅典在哪裡? -談台灣的「國際化」危機(上)、(下). 03/17-18中國時報, pp. E7. 
龍應台. (2007).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 香港: 天地.
龍應台. (2008). 文化政策,為什麼?. 中國時報, , E7/人間副刊 05/12~05/14.
聯宜國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002). 眷村文化保存調查研究--第一期. 台北: 台北市文化局.
薛立敏, & 曾喜鵬. (2000). 台灣各都市內部遷移率與住宅市場關係之實證研究. 住宅學報, 9(2), 79-97. 
薛立敏, & 錢玉蘭. (1996). 生活品質與國家競爭力. 經濟前瞻, (48), 60-63. 
謝佳玲. (2005). 臺北登時行. 台北: 臺北市新聞處.
謝慧青. (2003). 上下之間的迷思:談國內五大創意園區文化園區規劃現況. 典藏今藝術, (129), 109-113. 
蘇昭英. (2001). 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 (碩士,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 
蘇顯星. (2002). 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 (碩士, 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Barker, C. (2005).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羅世宏等譯 Trans.). 台北: 五南.
Barnett, J. (1983). 開放的都市設計程序 [Urban Design as Public Policy] (舒達恩 Trans.). 台北: 創興.
Baudrillard, J. (1997). 物體系 [Le Systeme Des Objects] (林志明 Trans.). 台北: 時報.
Bell, D. (1973).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高銛, 王宏週 & 魏章玲 Trans.). 台北: 桂冠.
Bennett, T. (1998). Culture : A reformer's science. Sage: London.
Bianchini, F. (1999). Cultural planning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 City and Culture: Cultural Processe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 34–51. 
Bianchini, F., Fisher, M., Montgomery, J., & Worpole, K. (1988). City centres, city cultures: The role of the arts in the urban revitalisation. Manchester: CLES. 
Bloomfield, J., & Bianchini, F. (2001). Cultural citizenship and urban governance in western europe. In N. Stevenson (Ed.),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pp. 99-123) Sage Publications.
Bonnewitz, P.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孫智綺 Trans.). 台北: 麥田.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 (1983). 一個跨文化的都市社會變遷理論. In 夏鑄九, & 王志弘 (Eds.),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Change] (陳志梧 Trans.). (pp. 223-310). 台北: 明文.
Castells, M. (2000a). 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網絡社會之崛起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夏鑄九, 王志弘 Trans.). 台北: 唐山.
Castells, M. (2000b). 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 [The Power of Identity] (夏鑄九, 黃麗玲, 黃肇新, 楊長苓, 黃慧琦 & 劉昭吟 Trans.). 台北: 唐山.
Clark, S. (2003). 面對變革的策略--豐富多元. In R. Rentschler (Ed.), 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 [Strategies for changes-Diversity] (羅秀芝 Trans.). (pp. 149-171). 台北: 五觀.
Clark, T. N., Lloyd, R., Wong, K. K., & Jain, P. (2002). Amenities drive urban growth.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4(5), 493-515. 
Clavel, P. (1986). The progressive city: Planning and participation, 1969-1984.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DMU. (1995). Course prospectus for MA in europe cultural planning. Leicester: De Montfort University.
Dreeszen, C. (1997). Community cultural planning: A guidebook for community leaders. Washington: Americans for the Arts.
Eagleton, T. (2000). The idea of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Evans, G. (2001). Cultural planning: An urban renaissance?. New York: Routledge.
Featherstone, M. (1990).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劉精明 Trans.). 南京: 譯林.
Florida, R. (2002). 創意新貴:啟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鄒應瑗 Trans.). 台北: 寶鼎.
Florida, R. (2005). 創意新貴II:城市與創意階級 [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 (傅振焜 Trans.). 台北: 寶鼎.
Friedmann, J. (2003). 西方民主國家的治理論述:城市-區域案例. [Governance Discourse in Western Democraies: The Case of City-Regions] 城市與設計學報, (15&16), 21-30. 
Frost-Kumpf, H. A. (1998). Cultural districts: The arts as a strategy for revitalizing our cities. New York: Americans for the Arts.
Giddens, A. (1997). 社會學 (上冊) [Sociology] (張家銘 Trans.). 台北: 唐山.
Gospodini, A. (2006). Portraying, class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emerging landscapes in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Cities, 23(5), 311-330. 
Gyourko, J., & Tracy, J. (1991). The structure of local public financ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4), 774-806. 
Hall, P. (1997). Modelling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Futures, 29(4-5), 311-322. 
Hall, P. (1999). 具開創力的城市. [Creative Cities] 城市與設計學報, (7&8期), 1-24. 
Harvey, D. (1985a).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arvey, D. (1985b).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Harvey, D. (1989). From managerialism to entrepreneuri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 capitalism. 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71(1, The Roots of Geographical Change: 1973 to the Present), 3-17. 
Harvey, D. (1990). 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閻嘉 Trans.). 北京: 商務印書館.
Harvey, D. (2003). 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 [The Art of Rent: Globalization, Monopoly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城市與設計學報, (15&16期), 1-19. 
Harvey, D. (2006).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王志弘 Trans.). 台北: 群學.
Hubbard, P. (1996). Urban design and city regeneration: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landscapes. Urban Studies, 33(8), 1441-1462.
Huntington, S. P. (1991).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 (劉軍寧 Trans.). 台北: 五南.
Inglehart, R. (2000).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 values. Washington Quarterly, 23(1), 215-228. 
Jameson, F. (1989).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唐小兵 Trans.). 台北: 合志文化.
Jameson, F. (1998). 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吳美真 Trans.). 台北: 時報文化.
Jessop, 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55), 29-45. 
Knox, P., & Pinch, S. (2000). 城市社會地理學導論 [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柴彥威, 張景秋 Trans.). 北京: 商務印書館.
Kostof, S. (1991). 城市的形成:歷史進程中的城市模式與城市意義 [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 (單皓 Trans.).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
Kotler, P., Haider, D. H., & Rein, I. (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Kresl, P. K. (1995). 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 survey. In P. K. Kresl, & G. Gappert (Eds.), 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pp. 45-68). CA: Sage Pubns.
Landry, C. (2000).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London: Earthscan.
Landry, C. (2001). 作為創意城市的倫敦. In J. Hartley (Ed.), 創意產業讀本 [London as a Creative City] (曹書樂, 包建女 & 李慧 Trans.). (pp. 193-200). 北京: 清華大學.
Lefebvre, H. (1979).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 In 夏鑄九, & 王志弘 (Eds.),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王志弘 Trans.). (pp. 19-30). 台北: 明文.
Markusen, A. (1996).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Economic Geography, 72(3), 293-313. 
Marshall, R. (2004). Asian megacities. In R. El-Khoury, & E. Robbins (Eds.), Shaping the city: Studies in history, theory and urban design. (pp. 194-211). N.Y.: Routledge.
Mercer, C. (2003). 第3章 文化,城市與社區. In R. Rentschler (Ed.), 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 [culture, the city and the community] (pp. 60-89). 台北: 五觀藝術.
Miles, M. (2005). Interruptions: Testing the rhetoric of culturally led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Studies, 42(5), 889-911. 
Mommaas, H. (2004).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Molotch, H. (1976). 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2), 309-332.
Montgomery, J. (1990). Cities and the art of cultural planning.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5(3), 17. 
Montgomery, J. (2005). Dublin, sheffield, manchester and adelaide: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In E. Charlesworth (Ed.), Cityedge: Cas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urbanism (pp. 84-101) Architectural Press.
Mulcahy, K. V. (1998). Cultural patrona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ublic support for the arts in france, germany, norway, and canada. 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27(4), 247-263. 
Pieper, J. (1948). 閒暇:文化的基礎 [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 (劉森堯 Trans.). 北京: 新星.
Poggioli, R. (1992). 前衛藝術的理論. 台北: 遠流.
Porter, M. E. (2000). 全球經濟中的本土群集. In J. Hartley (Ed.), 創意產業讀本 [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mon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曹書樂, 包建女 & 李慧 Trans.). (pp. 213-219). 北京: 清華大學.
Schwandt, T. A. (2007). The sage dictionary of qualitative inquiry Sage Publications Inc.
Scott, A. J. (1997).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1(2), 323-339. 
Stoker, G.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55), 17-28. 
Sudjic, D. (2005). 權力與建築 [The Edifice Complex] (王曉剛, 張秀芳 Trans.). 重慶: 重慶.
Sudjic, D., & Jones, H. (2001). 建築與民主 [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 (李白雲, 任永杰 Trans.). 上海: 上海人民.
Tay, J. (2005). 第四單元--創意城市--導讀. In J. Hartley (Ed.), 創意產業讀本 [Creative Industries] (曹書樂, 包建女 & 李慧 Trans.). (pp. 183-192). 北京: 清華大學.
Throsby, D. (2001). 文化經濟學 [Economics and Culture] (張維倫, 潘筱瑜, 蔡宜真 & 鄒歷安 Trans.). 台北: 典藏藝術.
Urry, J. (2002). 觀光客的凝視 [The Tourist Gaze] (葉浩 Trans.). 台北: 書林.
Van den Berg, L., & Braun, E. (1999). Urban competitiveness, marketing and the need for organising capacity. Urban Studies, 36(5-6), 987-1000. 
William, R. (2005). 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劉建基 Trans.). 北京: 三聯.
Winckler, E. A. (1994). Cultural policy on postwar taiwan. In S. Harrell, & C. Huang (Eds.), 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pp. 22-46). Oxford: Westview Press.
Wynne, D. (1998). Leisure, lifestyle and the new middle class: A case study. London: Routledge.
Zukin, S.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