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2200800354500
DOI 10.6846/TKU.2008.00506
論文名稱(中文) 宋代的精怪世界-從傳說表述到信仰生活的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 Sung Dynasty's demon world— indicates the belief life from the folktale the discus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徐尚豪
研究生(英文) Shang-Haur Shyu
學號 69503006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04
論文頁數 19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繁光
委員 - 楊宇勛
委員 - 林煌達
關鍵字(中) 宋代
精怪
因果報應
信仰活動
生態保育
關鍵字(英) Sung Dynasty
Demon
Retributive justice
Belief activity
Ecology ca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宋代的精怪類型龐雜,其中以動物體系的精怪佔大多數,土石及人造器物類型者次之,植物類型者又次之。另外,宋人筆記中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怪物」或「怪獸」。宋代怪物沒有固定的原形,種類各異且神出鬼沒,人們很難找到牠們的蹤跡。至於怪獸,在本文專指蛟跟龍兩類,牠們有自己的原始形貌,也多具有固定的活動區域。

    從筆記資料來看,宋代的精怪頗具人性,牠們與人互動時亦不避嫌,人們對牠雖有畏懼,但大體上仍能以平常心看待牠們。故宋人在面對精怪時,往往視其為一種「自然存在」,這種從實際層面看待精怪存在的體認模式,與佛教講求眾生平等的思想相結合後,呈現出「物我平等」的意念,成為宋代精怪故事的特色之一。此外,宋人認為人與精怪同樣受到因果律的支配,不管是作祟的精怪為人所殺,或者人類殺害無辜的精怪而造孽,這些作為都必然產生相稱的因果報應,因此果報情節經常是精怪故事裡最大宗的內容結構。

    宋代的精怪信仰內容也相當豐富,人們祭祀精怪是往往是聽信牠們很靈驗,凡顯靈驗的精怪祠廟,不只百姓十分熱衷,甚至官府也相當重視,可謂是以比較現實的層面去進行信仰活動。而宋代官方對精怪信仰的態度,主要依據三項原則來評判:一、有無靈驗事蹟。二、有無妨礙官方統治。三、是否危害善良風俗。如果精怪信仰明顯違反了這些準則,地方長吏不惜採取毀祠禁信的行動,反之,若大致過得去,官員們則默許牠們繼續存在,這種態度迴異於唐代嚴格查禁的政策,從這一點來說,宋代官府對民間信仰的政策顯然寬鬆許多。

    除了信仰方面之外,宋代精怪傳說的其他功能,主要表現在社會及生態方面。在社會功能上,精怪傳說呈現了「戒色」和「戒殺」的社會價值觀。戒色故事在警告民眾應該遠離美色誘惑,以潔身自持為尚。戒殺故事則深受佛教果報思想影響,強調戒殺護生就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並以果報情節告戒人類不得任意濫殺,否則將會自嘗惡果。

    生態功能方面主要表現在動植物的保育作用上。宋代工商經濟發達,人口遽增,自然資源消耗快速,政府雖有限制採捕,但成效不彰。透過精怪索命、懲罰獵者及精怪乞命等民間傳說,緩和了獵捕濫殺的肆虐。宋代林木的濫伐同樣嚴重,官方不僅無法有效禁止民間斫伐,甚至加入濫採的行列,使得宋代林木資源加劇消耗,筆記裡林木精怪報復伐木者的故事,強調樹木有靈,隨意採伐必遭樹木精怪懲罰云云,具有相當的嚇阻效果。樹木精怪與人心感通的傳說,也讓人興起保護樹木的意念,成為保育林木的助力。
英文摘要
Demons described in literary sketches of Sung Dynasty are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Animal-like demons are the most. Next comes terracotta and man-made utensil-like demons, then the plant-like ones. Aside from this, many unknown monsters and legendary animals are also found in sketchbooks of Sung Dynasty. Monsters can hardly be traced because of their quick movements and various appearances. As for legendary animals, flood dragons and dragons, which have regular looks and usually appear in fixed areas, are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we may find that most philosophers and common people of Sung Dynasty considered that demons do exist in the world. A combination of the view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belief in Buddism that the equality between oneself and the external world features one idea that revealed in many mysterious stories of Sung Dynasty---all creatures are equal. In addition, they also deem that both man and spirits (or demons) are controlled by the law of retribution. If man kills evil spirits (or demons) , he will pay for it and vice versa.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conception, retribution for evil ( or good) deeds becomes the main idea of supernatural stories. 
  Demon belief of Sung Dynasty was varied and manifold. People offered sacrifices to demons that met their needs with unbelievable accuracy. Not only commoners but bureaucrats were very interested in worshipping. The government’s attitude towards demon belief was open-minded, mainly based on three principles: 1. if the spirits can fill people’s needs. 2. if it threatens the regime. 3. if it affects good custom. If the religious service obviously violated these criteria, local officials will destroy temples or shrines and restrain the act of worship. Otherwise, the existence of religious activities was allowed. Apparently, Sung Dynasty operated a flexible policy on folk belief. 
  Demon legends of Sung Dynasty have social and ecological effects. The social effect lies in the plot of abstaining from carnal pleasure and giving up killing. On the one hand, people were told not to indulge in sexual desire and keep themselves innocent and pure from the lust caution plots. On the other hand, one may suffer the consequences of one’s doing if he or she hunts without plan by reading the life protection legends.  
  The ecological effect lies in protecting and taking care of animals and plants. Due to its prosperity and highly-developed industry, trade and commerce,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was enormous. Although excessive hunting was strictly banned by the government, it seemed that it didn’t work. But with the spread of these retribution stories, less and less wildlife was trapped.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excessive felling of trees was serious in Sung Dynasty and some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accomplices. Therefore, a large amount of trees and woods disappeared. Fortunately, in some folk legends, a woodcutter must get punishment from forest demons if he cuts down trees at will. These stories helped to stop the worsening situation and people began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plant tre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宋代的精怪世界—從傳說表述到信仰生活的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與問題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使用資料﹒﹒﹒﹒﹒﹒﹒﹒﹒﹒﹒﹒﹒﹒﹒﹒7
第四節 論文章節架構  ﹒﹒﹒﹒﹒﹒﹒﹒﹒﹒﹒﹒﹒﹒﹒﹒﹒﹒9

第二章 宋代的「精」與「怪」﹒﹒﹒﹒﹒﹒﹒﹒﹒﹒﹒﹒﹒﹒ 10
第一節	宋代的精怪類型 ﹒﹒﹒﹒﹒﹒﹒﹒﹒﹒﹒﹒﹒﹒﹒﹒11
      一、動物類型的精怪  ﹒﹒﹒﹒﹒﹒﹒﹒﹒﹒﹒﹒﹒﹒﹒11
        (一)狐狸精﹒﹒﹒﹒﹒﹒﹒﹒﹒﹒﹒﹒﹒﹒﹒﹒﹒﹒﹒12
        (二)虎精  ﹒﹒﹒﹒﹒﹒﹒﹒﹒﹒﹒﹒﹒﹒﹒﹒﹒﹒﹒17
        (三)蛇精﹒﹒﹒﹒﹒﹒﹒﹒﹒﹒﹒﹒﹒﹒﹒﹒﹒﹒﹒﹒21
        (四)其他精怪  ﹒﹒﹒﹒﹒﹒﹒﹒﹒﹒﹒﹒﹒﹒﹒﹒﹒25
        (五)水族類精怪﹒﹒﹒﹒﹒﹒﹒﹒﹒﹒﹒﹒﹒﹒﹒﹒﹒29
        (六)禽鳥類精怪  ﹒﹒﹒﹒﹒﹒﹒﹒﹒﹒﹒﹒﹒﹒﹒﹒32
      二、人造器物類型的精怪﹒﹒﹒﹒﹒﹒﹒﹒﹒﹒﹒﹒﹒﹒35
        (一)土石類型的精怪﹒﹒﹒﹒﹒﹒﹒﹒﹒﹒﹒﹒﹒﹒﹒35
        (二)金屬類型的精怪﹒﹒﹒﹒﹒﹒﹒﹒﹒﹒﹒﹒﹒﹒﹒40
        (三)畫像類型的精怪﹒﹒﹒﹒﹒﹒﹒﹒﹒﹒﹒﹒﹒﹒﹒42
      三、植物類型的精怪﹒﹒﹒﹒﹒﹒﹒﹒﹒﹒﹒﹒﹒﹒﹒﹒44
第二節	怪物與怪獸的傳說 ﹒﹒﹒﹒﹒﹒﹒﹒﹒﹒﹒﹒﹒﹒﹒49
      一、宋人筆下的怪物  ﹒﹒﹒﹒﹒﹒﹒﹒﹒﹒﹒﹒﹒﹒﹒49
      二、宋人筆下的怪獸  ﹒﹒﹒﹒﹒﹒﹒﹒﹒﹒﹒﹒﹒﹒﹒51
        (一)蛟類方面  ﹒﹒﹒﹒﹒﹒﹒﹒﹒﹒﹒﹒﹒﹒﹒﹒﹒52
        (二)龍類方面  ﹒﹒﹒﹒﹒﹒﹒﹒﹒﹒﹒﹒﹒﹒﹒﹒﹒53

第三章 宋代精怪傳說的內層意蘊 ﹒﹒﹒﹒﹒﹒﹒﹒﹒﹒﹒﹒﹒60
第一節	宋人的果報思想 ﹒﹒﹒﹒﹒﹒﹒﹒﹒﹒﹒﹒﹒﹒﹒﹒61
      一、果報觀念的起源和流行  ﹒﹒﹒﹒﹒﹒﹒﹒﹒﹒﹒﹒62
      二、精怪故事的果報與意涵  ﹒﹒﹒﹒﹒﹒﹒﹒﹒﹒﹒﹒69
第二節	理性精神下的物類觀念 ﹒﹒﹒﹒﹒﹒﹒﹒﹒﹒﹒﹒﹒73
      一、宋人的理性精神與氣化理論  ﹒﹒﹒﹒﹒﹒﹒﹒﹒﹒74
         (一)宋人的理性精神 ﹒﹒﹒﹒﹒﹒﹒﹒﹒﹒﹒﹒﹒﹒74
         (二)宋人的氣化理論 ﹒﹒﹒﹒﹒﹒﹒﹒﹒﹒﹒﹒﹒﹒78
      二、氣變形變與物類有知的觀念﹒﹒﹒﹒﹒﹒﹒﹒﹒﹒﹒80
         (一)氣變形變的觀念 ﹒﹒﹒﹒﹒﹒﹒﹒﹒﹒﹒﹒﹒﹒80
         (二)物類有知的觀念 ﹒﹒﹒﹒﹒﹒﹒﹒﹒﹒﹒﹒﹒﹒82
第三節	宋人對精怪的恐懼心理﹒﹒﹒﹒﹒﹒﹒﹒﹒﹒﹒﹒﹒ 86
      一、對精怪原形的恐懼  ﹒﹒﹒﹒﹒﹒﹒﹒﹒﹒﹒﹒﹒﹒86
      二、對精怪能力的恐懼  ﹒﹒﹒﹒﹒﹒﹒﹒﹒﹒﹒﹒﹒﹒90

第四章 宋人的精怪信仰 ﹒﹒﹒﹒﹒﹒﹒﹒﹒﹒﹒﹒﹒﹒﹒﹒﹒95
第一節	精怪信仰的思想淵源   ﹒﹒﹒﹒﹒﹒﹒﹒﹒﹒﹒﹒﹒95
      一、宋代以前的精怪觀念  ﹒﹒﹒﹒﹒﹒﹒﹒﹒﹒﹒﹒﹒96
      二、精怪與鬼神間的差異 ﹒﹒﹒﹒﹒﹒﹒﹒﹒﹒﹒﹒﹒104
第二節	宋代的精怪信仰活動﹒﹒﹒﹒﹒﹒﹒﹒﹒﹒﹒﹒﹒﹒110
      一、宋代的精怪信仰 ﹒﹒﹒﹒﹒﹒﹒﹒﹒﹒﹒﹒﹒﹒﹒110
      二、祭祀心理與祭祀活動 ﹒﹒﹒﹒﹒﹒﹒﹒﹒﹒﹒﹒﹒122
         (一)祭祀心理方面﹒﹒﹒﹒﹒﹒﹒﹒﹒﹒﹒﹒﹒﹒﹒122
         (二)祭祀活動方面﹒﹒﹒﹒﹒﹒﹒﹒﹒﹒﹒﹒﹒﹒﹒125
      三、宋代精怪的立廟問題 ﹒﹒﹒﹒﹒﹒﹒﹒﹒﹒﹒﹒﹒128
         (一)精怪要求立廟﹒﹒﹒﹒﹒﹒﹒﹒﹒﹒﹒﹒﹒﹒﹒128
         (二)人們主動立廟﹒﹒﹒﹒﹒﹒﹒﹒﹒﹒﹒﹒﹒﹒﹒132
第三節	官員對精怪信仰的態度﹒﹒﹒﹒﹒﹒﹒﹒﹒﹒﹒﹒﹒135
      一、宋代以前的情況 ﹒﹒﹒﹒﹒﹒﹒﹒﹒﹒﹒﹒﹒﹒﹒136
      二、宋代官員的態度 ﹒﹒﹒﹒﹒﹒﹒﹒﹒﹒﹒﹒﹒﹒﹒139

第五章 宋代精怪傳說的社會及生態功能﹒﹒﹒﹒﹒﹒﹒﹒﹒﹒149
  第一節  精怪傳說的社會功能 ﹒﹒﹒﹒﹒﹒﹒﹒﹒﹒﹒﹒﹒149
      一、戒女色的功能 ﹒﹒﹒﹒﹒﹒﹒﹒﹒﹒﹒﹒﹒﹒﹒﹒150
      二、戒殺生的功能 ﹒﹒﹒﹒﹒﹒﹒﹒﹒﹒﹒﹒﹒﹒﹒﹒158
  第二節 精怪傳說的生態功能﹒﹒﹒﹒﹒﹒﹒﹒﹒﹒﹒﹒﹒﹒164
      一、保育生物的功能 ﹒﹒﹒﹒﹒﹒﹒﹒﹒﹒﹒﹒﹒﹒﹒164
      二、保育林木的功能 ﹒﹒﹒﹒﹒﹒﹒﹒﹒﹒﹒﹒﹒﹒﹒175

第六章 結論  ﹒﹒﹒﹒﹒﹒﹒﹒﹒﹒﹒﹒﹒﹒﹒﹒﹒﹒﹒﹒﹒183
徵引書目 ﹒﹒﹒﹒﹒﹒﹒﹒﹒﹒﹒﹒﹒﹒﹒﹒﹒﹒﹒﹒﹒﹒﹒188

表格目次
表4-1 《抱朴子》、《玄中記》記載之精怪成精時間及能力表 101
表4-2  宋代精怪信仰一覽表﹒﹒﹒﹒﹒﹒﹒﹒﹒﹒﹒﹒﹒﹒﹒117
表5-1 《宋會要‧刑法》保護生物詔令一覽表 ﹒﹒﹒﹒﹒﹒﹒167


圖版目次
圖2-1 九﹒﹒﹒﹒﹒﹒﹒﹒﹒﹒﹒﹒﹒﹒﹒﹒﹒﹒﹒﹒﹒﹒﹒﹒57
圖2-2 虎﹒﹒﹒﹒﹒﹒﹒﹒﹒﹒﹒﹒﹒﹒﹒﹒﹒﹒﹒﹒﹒﹒﹒﹒57
圖2-3 巴蛇﹒﹒﹒﹒﹒﹒﹒﹒﹒﹒﹒﹒﹒﹒﹒﹒﹒﹒﹒﹒﹒﹒﹒58
圖2-4 天狗﹒﹒﹒﹒﹒﹒﹒﹒﹒﹒﹒﹒﹒﹒﹒﹒﹒﹒﹒﹒﹒﹒﹒58
圖2-5 猩猩﹒﹒﹒﹒﹒﹒﹒﹒﹒﹒﹒﹒﹒﹒﹒﹒﹒﹒﹒﹒﹒﹒﹒59
圖2-6 應龍﹒﹒﹒﹒﹒﹒﹒﹒﹒﹒﹒﹒﹒﹒﹒﹒﹒﹒﹒﹒﹒﹒﹒59
圖4-1 夔 ﹒﹒﹒﹒﹒﹒﹒﹒﹒﹒﹒﹒﹒﹒﹒﹒﹒﹒﹒﹒﹒﹒﹒147
圖4-2狍鴞  ﹒﹒﹒﹒﹒﹒﹒﹒﹒﹒﹒﹒﹒﹒﹒﹒﹒﹒﹒﹒﹒﹒147
圖4-3 勾芒 ﹒﹒﹒﹒﹒﹒﹒﹒﹒﹒﹒﹒﹒﹒﹒﹒﹒﹒﹒﹒﹒﹒148
參考文獻
一、史籍、政書、類書
(春秋)《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春秋)《春秋穀梁傳》〈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戰國)《國語》(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漢)孔安國,《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
年)
(漢)范  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漢)趙  曄,《吳越春秋》(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晉)陳  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北齊)魏  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唐)張九齡,《唐六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唐)魏  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後晉)劉  晌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宋)李  昉等撰,《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宋)李  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李  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徐  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竇  儀,《重詳定宋刑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佚  名,《慶元條法事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宋)佚  名,《名公書判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元)脫  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清)董  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二、子書、筆記
(春秋)管 子著;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戰國)荀 子著;廖吉郎校注,《新編荀子》(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戰國)韓 非著;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年)
(戰國)呂不韋編;林品石註譯,《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0年)
(漢)《詩經》〈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毛  亨,《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王  充著;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0年)
(漢)劉  向著;張敬註譯《列女傳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漢)應  劭著;吳樹平校釋,《風俗通義校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
(漢)佚  名;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晉)干  寶,《搜神記》 (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晉)竺道爽,《撽太山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晉)郭  象注,《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慧  皎,《高僧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唐)牛憎孺,《玄怪錄》《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張  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宋)文  瑩,《湘山野錄、續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宋)王  柏,《魯齋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王  栐,《燕翼詒謀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王庭珪,《盧溪文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宋)王禹偁,《小畜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四部叢刊初編)
(宋)江休復,《江鄰幾雜志》〈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宋)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朱  熹,《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富德文教基金會,1990年)
(宋)吳自牧,《夢粱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沈  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宋)邵  雍,《漁橋對問》(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宋)洪  邁,《夷堅志》(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宋)周敦儀,《周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周  密,《武林舊事》(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
(宋)夏  竦,《文莊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宋)徐  鉉,《稽神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孫  覿,《鴻慶居士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宋)張  耒,《柯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宋)張  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梅堯臣,《宛陵集》(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宋)陳  錄,《善誘文》(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陳  淳,《北溪大全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宋)莊  綽,《雞肋編》〈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陶  榖,《清異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紹  雍,《皇極經世書》(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子部,1982年)
(宋)郭  彖,《睽車志》〈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宋)黃  震,《黃氏日抄》(臺北:大化書局,1984年)
(宋)葉  適,《習學記言》(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宋)費  袞,《梁谿漫志》〈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宋)趙衛彥,《雲麓漫鈔》〈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廖  剛,《高峯文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樓  鑰,《攻媿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劉  斧,《青瑣高議》〈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宋)劉  頒,《彭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蔡  襄,《端明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蘇  軾;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蘇  轍,《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佚  名,《太上感應篇直講》(臺北:瑞成書局印行,1963年)
(金)劉  祁,《歸潛志》〈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元)蔣子正,《山房隨筆》〈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元)佚  名,《新刊大宋宣和遺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1年)
(清)紀  昀,《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惠  棟,《太上感應篇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焦  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三、近人著作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方力天,《中國佛教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方力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弗雷澤(J.G.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久大桂冠
聯合出版社,1991年)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1年)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89年)
朱瑞熙等著,《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宋天正譯註,楊亮功校訂,《中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豐楙,《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81年)
李豐楙,《抱朴子 : 不死的探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82年)
李豐楙,《憂與遊 : 六朝隨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1984年)
李四龍,《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杜繼文、任繼愈編,《佛教史》(臺北:曉原出版社,1995年)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新華書店,1992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林  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 肆. 宋元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顯之,《山海經探原》(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袁  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1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
馬西沙,《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馮佐哲、李富華著,《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1993年)
莫里斯(B.Morris)著;張慧端譯,《宗教人類學導讀》(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年)
陳太義、莊宏達編著,《黃帝內經素問新解》(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5
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陳聖勤,《孟子文辭今析》(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陳方全,《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臺北:慧炬出版社,1986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黃海德、李剛編著,《簡明道教辭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慈  怡主編,《佛光大辭典》(臺北:佛光出版社,1988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楊  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臺北:東初出版社,1994)
賈二強,《唐宋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志文,《中國民間信仰》(廣州:新華書店,1991年)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詠聰,《德‧色‧才‧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蕭相愷,《宋元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允辰文化實業公司,1995
年)
蒲慕州,《古代宗教與信仰》(臺北:臺灣大學,2002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局,1999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韓秋白、顧青,《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
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四、論文、期刊
丁  敏,〈佛家地獄說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81
年)
山  民,〈狐狸信仰形成的文化背景與表現〉收入《中國民間文化-民間俗神信
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頁94。
王邦雄,〈齊物論-物我的平等〉收入《莊子道》(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1993年),頁36-38。
方建中,〈神諭型禁忌母題與民間凶兆信息傳輸〉《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寶雞:寶雞文理學院,2001年),第21卷,第3期,頁8-14。
白靈階,〈淺析《西遊記》中的女妖精〉《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
中南民族學院,1999年),第3期,頁97-100。
朱光迪,〈中國古代精怪故事中的精怪人化〉《衡陽師專學報》(衡陽:衡陽師專
學報-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頁50-55。
朱光迪,〈精怪傳說-民眾意識的積澱〉《衡陽師專學報》(衡陽:衡陽師專學報-
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頁69-73。
朱光迪,〈中國古代人類與精怪的性愛糾葛〉《衡陽師專學報》(衡陽:衡陽師
專學報-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頁28。
江慧琪,〈先秦至唐狐狸精怪故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
沈宗憲,〈宋代的鬼與死後世界傳說〉(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一般史組碩
士論文,1991年)
沈宗憲,〈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
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第四期,
頁287-318。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8
年)
李豐楙,〈六朝精怪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三》(臺北:聯
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頁22。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臺北:中外
文學月  刊社,1986年)第十五卷,第五期,頁36-57。
李素娟,〈唐人小說中變化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7年)
邱芳津,〈宋代果報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孟慧英,〈薩滿教的精靈世界〉收入《民族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
族研究所,1999年),頁63。
金相範,〈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
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范  熒,〈宋代民間信仰的佛教因素〉收入《宋史研究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
出版社,2002年),頁335。
段塔麗,〈唐代狐狸精迷信盛行原因初探〉《陜西師大學報》(西安:陜西師大
學報-哲社科版,1991年),第20卷,第1期,頁97。
咸恩仙,〈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9年)
  胡  堃,〈論中國古代狐仙故事的歷史發展〉《民間文藝季刊》(上海:民間文
藝季刊編輯部,1989年),第3期,頁77。
洪瑞英,〈中國人虎變形故事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
唐長孺,〈魏晉期間北方天師道的傳播〉,出自《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臺北:
帛書出版社,1982年),頁223-238。
張貞海,〈宋前神話小說中龍的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民國1992年)
張億平,〈魏晉南北朝民間信仰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張智華,〈中國文學中精靈形象的演變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4期,頁144-154。
量  齋,〈地獄觀念在中國小說中的運用和改變〉《純文學》(臺北:純文學月刊
社,1976年),9卷5期,頁34-51。
袁  珂,〈山海經寫作的時地篇目考〉,出自《神話論文集》(臺北:漢京文化,
1987年),頁9-19。
陳寅恪,〈狐臭與胡臭〉《陳寅恪先生先生全集》(臺北:九思出版事業公司,
1977年),下冊,頁1207。
陳燕玲,〈宗教信仰、價值信念與人際衝突因應行為的關係〉(臺北:政治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99年)
陳敏瑄,〈唐代佛教果報地獄小說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年) 
康韻梅,〈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年) 
黃永年,〈讀陳寅恪先生〈狐臭與胡臭〉-兼論狐與胡之關係〉《唐代史事考釋》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頁206。
黃永年,〈說狄仁傑的奏毀淫祠〉《唐史叢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第六輯,頁61-65。
黃心穎,〈《太平廣記》精怪類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
學系,1996年),第6期,頁367-381。
鄒文海,〈從冥律看我國的公道觀念〉《東海學報》(臺中:東海大學,1963年),
第5卷,第1期,頁109-125。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
(臺北:聯經圖書公司,1979年),頁349-372。
楊慶堃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思想與制度
論集》(臺北:聯經圖書公司,1979年),頁319-347。
楊國榮,〈唐代精怪小說略說〉引自《閩西職業大學學報》(龍岩:閩西職業大
學, 2002年),第四期,頁26。
楊曉紅,〈宋代占卜與宋代社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成都:四川
師範大學,2002年),第29卷,第3期,頁94-99。
趙章超,〈宋代志怪傳奇小說研究百年綜述〉《社會科學研究》(成都:四川省社
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第5期,頁141-148。
劉靜貞,〈宋人的果報觀念〉(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劉志鴻,〈宋代的祠廟與祠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3年)
劉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與平民化〉《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03年),第2期,頁117-128。
劉黎明,〈《夷堅志》“建德妖鬼”故事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第18卷,第1期,頁40-45。
劉黎明,〈《夷堅志》與南宋江南密宗信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成
都:四川師範大學,2002年),第29卷,第3期,頁45-51。
劉相雨,〈《搜神記》和宋代話本小說中女神、女鬼、女妖形象的文化解讀〉《江
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南昌:江西師範大學,2001年),
第34卷,第2期,頁30-36。
劉毓慶,〈《山鬼》考〉《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太原:山西大學出版
社,2002年),第25卷,第4期,頁3-9。
劉守華,〈宋代的民間故事集成《夷堅志》〉《高等函授學報》(武漢:華中師範大
學出版,1999年),第2期,頁27-30。
蔡雅薰,〈六朝志怪故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蔡明真,〈唐人小說報意識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
年)
蔡君逸,〈宋筆記中的汴京人民生活風尚〉(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年)
蔡宗憲,〈北朝祠祀信仰〉(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鄭惠璟,〈唐代志怪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簡惠美,〈韋伯論中國:中國宗教初探〉《臺大文史叢刊80號》(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委員會,1988年),頁138。
五、外文部分
Richard von Glahn,“The Enchantment of Wealth:The God Wutong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Jiangnan”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1:2(1991),pp.651-66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