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1201809421800
DOI 10.6846/TKU.2018.00502
論文名稱(中文) 資深榮民生命歷程之質性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Old Veterans’ Life Course Qualitative Researc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1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王靖雅
研究生(英文) Ching-Ya Wang
學號 60369098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12-27
論文頁數 8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淑萍
委員 - 鄔榮霖
委員 - 邱惟真
關鍵字(中) 資深榮民
軍旅生涯
生命歷程
敘事研究
關鍵字(英) old veteran
military career
life course
narrative inqui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記錄與探討資深榮民的軍旅生涯對生命歷程及對其人生看法的影響,研究以立意抽樣四位經歷過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後,隨蔣介石政府播遷來台之資深榮民為訪談對象,以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訪談進行受訪者資料的蒐集,再以敘說分析作為資料分析的方法,瞭解資深榮民入伍、退役及播遷來台所經歷的歷程、以及這些經歷對其生命歷程的具體影響,並從研究中看見資深榮民面對困境正向思考的力量及對於人生隨遇而安的態度。

藉由研究得到的結果如下:
一、 資深榮民的故事文本:資深榮民的生命文本,因為生於同一時代、經歷過相同的時代大事:抗日戰爭、國共戰爭及隨蔣介石政府播遷台灣,而有相似的人生主題。
二、 資深榮民生命的軌跡:資深榮民因預料之外的戰爭、遷居台灣等時代重大事件,被迫改變原本已計畫好之生命歷程;來到台灣後又因政治及經濟因素,而晚婚或是終生未婚。另外,資深榮民經歷戰爭的痛苦及生離死別,這些經驗讓資深榮民心理及生理都留下傷口。
三、 資深榮民生命中的正向:資深榮民在部隊及退役後的生活皆相當辛苦,物質生活普遍也不甚寬裕,但他們選擇將重心放在身邊重要他人身上,將照顧好家人、朋友視為己任,並且以正向的眼光去看待人生。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讓退役軍人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並能在資深榮民有生之年將其故事紀錄下來,成為珍貴的史料。
英文摘要
The study is to know more about how veterans’ life course influenced military career and attitude toward their life. The researcher uses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o select four veterans as interviewees for the research, and those veterans had been to resis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Chinese Civil War, and immigrated to Taiwan with Chiang Kai-Shek government afterwards. Researcher use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semi-structured method to do the interview and utilize narrative inquiry method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old veterans’ military career, life after honorable discharge, and immigrant experiences in Taiwan; furthermore, to know how those experiences have impacted their life. Most important, the study shows the way veterans see their lif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Old veterans’ life story: outlines of veterans’ stories are quite similar for they are same generation; yet, details of their stories are different. 
2. Old veterans’ life track: veterans were forced to change life course they had planned because of unexpected war, immigration to Taiwan, and so on. After immigrating to Taiwan, they had late marriage or even never got married due to political factors and financial concerns. In addition, many veterans have gone through painful and stressful experiences during the war, which hurt veterans a lot. 
3. Old veterans’ experiences and realization of life: army life and life after retirement is both hard for old veterans; in addition, they have struggled financially for years. However,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ir significant others, and they make it their duty to take care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Furthermore, they look their life positive.
 In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give suggestions based on my research, which enable veterans of new generations to have better life quality, and record old veterans’ stories to be historical dat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生命階段與生命歷程	5
第二節 、生命歷程中的重大事件	15
第三節 、壓力源及復原力	18
第四節 、資深榮民的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工具	32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6
第一節 、資深榮民的生命歷程故事文本	37
第二節 、資深榮民生命的軌跡	49
第三節 、資深榮民生命中的正向	61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研究討論	68
第二節 、研究省思	72
參考文獻	75
中文文獻	75
英文文獻	80
附件一 訪談同意書	82
附件二 訪談大綱	83

 
表格目錄
表2-1 ERIKSON八個發展階段及其任務	7
表2-2生活事件之壓力指數	19
表3-1受訪者基本資料	31
表3-2錄音檔轉成逐字稿實例	35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6)。想家(返鄉運動)。取自  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M/Public/content/story/hometown/gohome.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197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取自
http://wcm.fmprc.gov.cn/pub/chn/gxh/zlb/smgg/t11075.htm
六法全書(2017)。中華民國兵役法。取自http://www.6law.idv.tw/6law/law/%E5%85%B5%E5%
BD%B9%E6%B3%95.htm
王梅君(2005)。青春期、成年期及壯年期之心理發展。取自
http://health.gov.taipei/Portals/0/%E6%96%87%E5%AE%A3%E5%87%BA%E7
%89%88%E5%93%81/%E6%89%8B%E5%86%8A/200582911422.pdf
方紫薇(2006)。大一新生網路不同來會支持、網路沉迷及孤寂感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1(2),139-168。
朱育萱(2011)。負向生活事件與大學生憂鬱或主觀幸福感之關係:以壓力因應方式為調節變
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江麗瑩(2008)。中年人的生活事件與中年危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台北市。
何秀玉、李雅玲、胡文郁(2012)。老人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9(2),87-91。
行政院(2016)。教育制度。取自http://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
n=42A7D3EECD8AAAF3&s=42737166FAA136C1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4)。輔導工作紀要第一輯。台北:退輔會。
吳明季(2001)。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齊殷(2009)。個人之生命與社會經驗的移動及其對未來變遷的影響。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10(2),7-12。
宋美慧(2008)。教會課後照顧對國小單親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
大學,台中市。
李尚軒(2014)。從山林開發與榮民安置到觀光發展:以戰後棲蘭山開發與轉型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淑杏、莊美華、莊小玲等(2014)。人類發展學作者。台北:新文京。
周怜利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原作者:E.H. Erikson, J. M. Erikson & H. Q. 
Kivnick)。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7)
林正泰(2016)。當落葉肥沃了土壤-老榮民家庭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林育陞(2015)。社會工作「正向」理論與實務---以復原力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50,304-316.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理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8),1-8。法務部(2011)。行政院院會通過民法第273條及第980條修正草案。取自
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23267&ctNode=27518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
101-157。
洪櫻純、李明芬、秦秀蘭(2010)。老人靈性健康的阻力與助力分析。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
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59-72。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輔導季刊,41(2),37-45。
胡台麗(1989)。從沙場到街頭:老兵自救運動概述,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
運動(157-173頁)。台北:巨流。
胡台麗(1990)。芋仔與番薯:台灣榮民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
107-132。
唐蘊玉(譯)(2006)。人格的發展(原作者:V. Simanowitz & P. Pearce)。上海:上海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翁志遠(2016)。「年級生」的說法有意義嗎?從社會學的Cohort 分析談起。取自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02/23/wengchihyuan-3/ 
馬國麟(2014)。戰爭經歷對資深榮民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以軍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高敬文(1999)。質性研究的另類思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15-19
頁)。高雄:麗文文化。
高素蘭(2004)。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1949-2000)。國史館集刊,4,189-228。國軍退
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統計資訊處(2016)。104年輔導安置狀況統計分析報告。取自
http://www.vac.gov.tw/files/2016021609252510.pdf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張永安(1990)。第一代外省男性的家庭意涵、家庭互動及家庭教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台北市。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臺灣東華。
張玲慧、毛慧芬、姚開屏、趙靄儀、王劼(2010)。社區中老年人對年老時好命歹命的看法。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8(2),59-76。
張國傑(2001)。國軍中上校軍官退伍後再就業型態之研究。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
ndltd/36527232627581932329
張逸蕙(2011)。我的父親是老兵--一段靠近與認識榮民父親的敘說旅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瑞芳(2016)。國寶女兵憶當年【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網站】。取自
http://www.vac.gov.tw/cp-2527-8570-1.html
許添盛(2012)。不老的身心靈:你可以青春美麗活到九十九。新北市:賽斯文化。
許添盛(2013)。歸零,重新開始。新北市:賽斯文化。
陳珮沄(2011)。台灣榮民大陸配偶社會排除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
學,嘉義縣。
陳冠名(2003)。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
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國威、陳小梅(2004)。青少年自我認同發展之危與機。教育與課程改革:珠三角地區的
適應與發展,113-120。
喻大綸(2008)。從大陸到台灣:一位資深榮民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嘉義縣。
彭麗琴(2008)。女性新移民的「枷」與「家」:生命發展歷程中的自我醒覺(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曾玉香(2008)。榮民生命歷程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台北市。
黃漢華(2015)。國人三大壓力源:經濟、工作、家庭【遠見雜誌】。取自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9157.html
黃淑清、修慧蘭(2003)。失落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應用心理研究,
20,217-238。
楊文煌、王恩妍(2010)。親職教育概要。台北市:鼎文。
葉施惠(2016)。印尼籍女性家事移工生命歷程及被害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
台北市。
虞立莉(2013)。以軍作家:老榮民的福利政策與關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
縣。
監察院(2006)。2566期調查報告
監察院(2006)。2567期調查報告
維基百科(2014)。反攻大陸。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6%94%BB%
E5%A4%A7%E9%99%B8
維基百科(2016)。三不政策。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8%
8D%E6%94%BF%E7%AD%96
維基百科(2016)。國共內戰。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85%
B1%E5%86%85%E6%88%98
趙珮琁(2003)。老榮民自覺健康狀況、憂鬱狀態及生活品質相關性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國醫藥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德誠(2005)。父權體制之下的弱勢男性—以第一代外省榮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蘇芸仙(2006)。復原力的淺談。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蔡松芬(2005)。自殺遺族復原歷程探討-以一個經歷多重親人自殺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蔡毓智(2007)。台灣地區不同世代生命週期中重大生活變遷之比較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政大大學,台北市。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原作者:
G. Corey)。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6)
鄭秀足(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朗文(2008)。台灣請少年未來生活歷程之定位。「2008年台灣社回學會年會---解嚴二十年
台灣社會的整合與分歧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館。 
黃美智、葉筱俐(2008)。一位越南籍母親喪子的哀働經驗。慈濟護理雜誌,7,89-98。
鄭凱芸(2011)。從生命歷程觀點看危機家庭隔代教養者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34,6-27。
鄭珝虹(2015)。一位植物人女性配偶照顧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嘉義縣。
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2009)。生平與貢獻。取自http://www.cck.org.
    tw/life/life_taiwan_8.html
蕭伶伃(2016)。逃不出戰爭,走不進社會的「榮民」。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
    20160616-opinion-HsiaoLingyu-veterans/
韓敬富(1981)。我國榮民福利之剖析。社區發展季刊,101,487-503。
顏寧(譯)(2013)。質性研究設計與詩作指南(原作者:Sharan B. Merriam)。台北市:五南。
 
英文文獻
Almeida, D. M., & Horn, M. C. (2004). Is daily life more stressful during middle adulthood? In O. 
G. Brim & C. D. Ryff & R. C. Kessler (Eds.), How healthy are we?: A national study of 
well-being at midlife (pp. 425-45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eek, J. M., & Briggs, S. R. (1982). Self-consciousness and aspects of ident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6, 401-408.
Cheek, J. M. (1989). 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 Interpretation. In D. M. Buss & N. Canter 
(Ed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Elder, G. H. (1998).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Monograph]. Behalf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69(1), 1-12.
Elizabeth D. Hutchison (2007). Dimensions of human behavior: The changing life course, 3rd ed. 
New York: Sage Pubns.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George, L. K. (1986). Life events. In G. L. Maddox (Ed.), Encyclopedia of aging (pp. 596-598). 
New York: Springer.
Hill, G. (1981).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Taiwan: SMC Publishing. 
Holmes, T.H., & Rahe, R.H.(1967).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7.
Hunt, N. C. (2011). Memory, warm and traum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tchison, E.D.(2005).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bridging the micro 
and macro worlds for social workers. Families in Society, 86(1), 143-152.
Jew, C. L., Green K. E., & Kroger J. (1999). Development and valida 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32(3), 75-89.
Johnson, J. V. and E.M. Hall (1988), “Job Strain, Work Place Social Suppor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Random Sample of the Swedish Working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8, No.10, pp.1336-1342.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O’Rand Angela M., & Krecker Margaret L. (1990). Concepts of the life cycle: Their history, 
meaning, and us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Siciology, 16, 241-262.
Patton, M. Q. (1985). Qual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vited address to Division J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utter, M. (1996). Transitions and turning point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As applied to 
the age span between childhood and mid-adult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 603-636.
Ryder, N. B. (1965). 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Monograp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0(6), 843-861.
Settersten, A., Jr., & Mayer, k. (1997). The measurement of age, age structuring and the life cours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233-261.
Sherron, R. H., & Lumsden, D. B. (1990). J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New York: 
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Zautra, A. J., Guarnaccia, C. A., & Dohrenwend, B. P. (1986). Measuring small life ev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6), 629-65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