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1201710000600
DOI 10.6846/TKU.2017.00598
論文名稱(中文) 戲劇團體對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影響之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fluence of Drama Group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1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程致銘
研究生(英文) Seng Chee Peng
學號 60269082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1-12
論文頁數 14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麗君
委員 - 宋鴻燕
委員 - 洪素珍
關鍵字(中) 人際溝通能力
戲劇團體
國中生
關鍵字(英)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Drama Group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戲劇團體對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探討其之現況和團體歷程中的變化和影響,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所中學之七和八年級國中生,進行的戲劇團體。

本研究採質量化並用的行動研究,透過使用「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 」蒐集了國中生的前後測量表資料進行評量、團體歷程記錄和戲劇團體回饋表進行結果與分析,從而瞭解國中目前人際溝通能力之狀況以及在參加戲劇團體後際人溝通能力之改變。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壹、實施「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測驗後,分析顯示後測分數比前測來得高但的未達顯著差異。

貳、實施戲劇團體能提昇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
一、透過戲劇團體活動歷程,成員大多能夠主動地展現出「人際互動」能
    力。
二、透過戲劇團體歷程,成員大多能夠自主地表現出「人際支持」能力。
三、透過投射或同理心等方法,成員大多能夠增強自信與情感意念提升「人
    際需求」能力。
四、透過戲劇化之模仿、替身等方法,成員大多能夠適當地敏銳覺察調整想    
    法,提升自我「人際認知」能力。
五、透過創作角色與扮演等歷程,成員大多能夠進行自我反省和體驗,採取
    口語和肢體語言向他人表達情緒感受,增強了面對「人際困擾」的解決   
    能力。

叁、從戲劇團體回饋表得知成員能接受戲劇團體,且獲得人際溝通能力提升。
最後,本研究從結果對於戲劇團體的設計分別提出一些建議以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rama group o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the group.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seventh and eighth grade student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this study, collect data from “ The High School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 test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 the process of drama group , students' feedback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 and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ability after participating the drama groups.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 The High School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post-test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 test but was not significant.

Seco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ama group can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qualitative analysis concluded are as follows:  
    1.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drama groups, most of the members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how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bility .
    2. Through the course of the drama group, most of the members are autonomously 
to demonstrate their "Interpersonal Support" ability.
    3. Through projection or empathy, most of the members can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and emotional awareness, enhance the "Interpersonal Demand " 
ability.
  4. Through the dramatic imitation, substitute and other methods, most of the 
members can be appropriately sensitive to adjust cognitive and awareness, enhance the "Interpersonal Cognitive " ability.
  5.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ole play, most of the members can take oral and body language , and combine self-reflection with role play experience, to express feelings to 
others, enhance to deal with "Interpersonal Interference" ability.

Third, the students’ feedback show that members can accept the drama group, and impro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put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work of reference in future .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際溝通相關重要概念與內涵.............................7
第二節 戲劇團體相關重要概念與内涵............................21
第一節 戲劇團體的對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的相關概念與内涵.....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40
第二節 研究流程.............................................41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44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4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4
第七節 研究倫理.............................................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戲劇團體介入前,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之狀況分析............58
第二節 戲劇團體介入後,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之狀況分析............65
第三節 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前後差異比較 ......................72
第四節 團體歷程中結果分析...................................73
第五節 戲劇團體問卷調查結果分析..............................90
第六節 綜合討論.............................................9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03
第三節 研究省思............................................10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08
二、英文部分..............................................113

附錄
附錄一 戲劇團體方案設計....................................115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138
附錄三 戲劇團體問卷調查表..................................139
附錄四 戲劇團體歷程記錄表..................................141

表次
表3-3-1 受試者之背景資料摘要 ...............................42
表3-5-1 團體活動内容計劃 ...................................49
表3-6-1 資料編碼對照表表 ...................................55
表4-1-1 「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前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59
表4-1-2 「人際支持」前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0
表4-1-3 「人際困擾」前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1
表4-1-4 「人際認知」前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2
表4-1-5 「人際需求」前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2
表4-1-6 「人際互動」前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3
表4-1-7 團體前人際溝通各向度分析摘要表 ......................64
表4-2-1 「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後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5
表4-2-2 「人際支持」後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7
表4-2-3 「人際困擾」後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8
表4-2-4 「人際認知」後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9
表4-2-5 「人際需求」後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69
表4-2-6 「人際互動」後測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70
表4-2-7 團體後人際溝通各向度分析摘要表 ......................71
表4-3-1 受試者在團體前後各向度量表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2
表4-5-1 自我評估「第一題組」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90
表4-5-2 自我評估「第二題組」各題項得分之分佈 .................91
表4-5-3 團體人際能力檢核表結果分析 ..........................92

圖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0
圖3-2-1 研究流程圖 ........................................4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美芬(1992)。從休閒觀點談單親青少年的健全發展,學生輔導通訊,
    23,14-19。

王玟琳(1998)。現代青少年衝突面面觀。學生輔導,57,66-73。

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三民書局。

王淑俐(2014)。溝通交響樂:大學生的人際溝通。台北:心理出版社。

沈慧聲(1998)。人際傳播(初版)。台北:揚智。

李百麟、吳士宏、吳芝儀、洪光遠、曾蕙瑜(譯)(1998)。戲劇治療:概
   念、理論與實務(原作者 Robert J. Landy)。台北:心理。(原出
   版年:1994)

巫素琪(2010)。運用戲劇策略施行情緒教育於親子團體之研究--以新竹市
   婦幼館親子團體的戲劇課程為例。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周念縈(譯)(2005)。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原作者:James W. 
    Vander Zanden)。臺北: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2004)。

周談輝 (2012)。人際關係與溝通(三版)。新北市: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

周談煇,周玉娥 (2015)。人際關係與溝通(第四版)。臺灣:全華圖書。

林仁和 (2002)。人際溝通。臺北:洪葉。

林玫君 (2002)。幼稚園戲劇教學之行動研究實例。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舉辦之「1999 行動研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6-97,台東縣。

林玫君(2000a)。從創造性戲劇談課程的統整方式。台北:國際兒童教育協
    會,中華民國分會。

林玫君(2000b)九年一貫專輯:創造性戲劇融入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台南: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台北:心理。

林玫君(2013)。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基在 (2001)。創作性戲劇對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師範學院,
   台北。

林麗雅(2006)。創造性戲劇對幼兒 口語表達與故事理解之影響 ─以故事
   戲劇為媒介。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林麗玉(2008)。生命教育之「虛」與「需」─ 由目睹校園霸凌現象談起。
   輔導與諮商學報,275,19-23。

范傑臣 (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沉迷之影響-以桃園縣
   某高中為例。元智大學,桃園縣。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J. E. Johnson, J. F. Christie, 
    & F. Wardle 著。兒童遊戲: 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台北:揚智。

吳懿芹(2014)。戲劇活動融入沉浸式幼兒族語教學之協同歷程。國立屏東
   大學,屏東市。

姜錢珠(1993)。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
   係效、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洪素珍、楊大和、徐繼忠、郭玟伶(譯)(2002)。戲劇治療(原作者 P. 
   Jones)。台北:五南。(原出版年:1996)

洪素珍、李麗君 (2009)。從目睹婚姻暴力青少年兒童觀點看戲劇治療的經
   驗。應用心理研究,44,53-84。

施雅芝(2010)。戲劇治療療效因子對高風險家庭兒童情緒能力的影響。淡
   江大學,新北。

徐綺穗(1996)。從人際溝通的互動模式探討親師溝通的障礙與對策。國立
   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9,207-225。

徐文堂(2015)。國中學生LINE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網路霸淩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夏學理(2004)。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看.向前看齊。台北:藝術館。

胡淨雯(2007)。戲劇策略應用於社會戲劇遊戲之研究-以幼稚園扮演區為
     例。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胡寶林(198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仁富(2000)。國民小學推展表演藝術問題之探討。中小學藝術教學設計
    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陳仁富(2002)。創造性戲劇的課程設計與實踐。收於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29-259。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二版)。台北:雙葉。

陳李綢、蔡順良(主編)(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指導手冊。台
    北:心理出版社。

陳淩軒(譯)(2006)。從換幕到真實:戲劇治療的歷程、技巧與演出(原
   作者:Renee Emunah)。台北:張老師。(原出版年:1994)

陳怡君(2007)。藝術媒材介入之團體對國小高年級低自尊學童之影響。國立
    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黃文瑛 (197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
   1,117-142。

黃德祥 (1990)。國中與國小學生數學焦慮與數學態度之分析研究, 輔導學
    報, (13), 1-52。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張老師。

黃光雄(1999)。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彥宜、楊瑾雯 (2004)。戲劇方案運用於社區婦女成長團體之初探。台大
    社會工作學刊,9,1-38。

黃秋碧(2005)。同儕人際網絡對互評與自我覺察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市。

許慧如(2000)。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關係能
    力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許瓊文(2011)。提升語言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許家綾(譯)(2006)。從青少年藝術治療(原作者:Bruce Moon)。台
   北:心理。(原出版年:1998)

梁承謙(2012)。從教師學習運用「戲劇教學法」作為教學工具的學習經歷
    看教師需要的外間專業支援。第六屆兩岸四地「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
    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楊壁菁(1997)。創造性戲劇對小學三年級表達能力之影響。國立藝術學院
    研究所,台北。

楊喬羽(2003)。創作性戲劇團體輔導對普通班內身心障礙學生人際關係與
    自我,概念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心理。

葉至誠(2006)。社會學是什麼,台北:揚智。

張志豪(2010)。藝術治療不需演技的真我演出。張老師月刊,389,101-
    105。

張思涵、呂宜娟(2008)。從人際關係理論看網誌讀者回應行為。數位科技
    與創新管理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

張春興(主編)(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二版)。台北:東華書局。

張連強 (2000)。創作性戲劇活動對聽覺障礙學童家長生活影響之研究-以台
     北市啟聰學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張漢典(2014)。用戲劇創造戲劇:戲劇教育融入幼兒戲劇展演之創作與排
    練。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張曉華 (1999)。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台北: 成長文教基金會。

張曉華 (2003)。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增修一版。台北﹕財團法人成長文
   教基96金會。

張曉華 (2004 a)。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曉華 (2004b)。戲劇治療導論。臺灣戲專學刊,8,47-83頁。

張曉華 (2010)。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曉華 (2011)。表演藝術節戲劇活動課。台北:書林。

張曉華、丁兆齡、葉獻仁、魏汎儀(譯) (2013)。創作性戲劇在團體工作的
   應用(原作者:Sue Jennings)。台北:心理出版社。(原出版年:
   1986)

簡良哲(2007)。創作性戲劇活動提昇學童同儕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國立
   臺灣海洋大學,基隆。

歐慧敏 (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南師範
   學院,臺南。

廖曉慧 (2004)。教育的源頭活水:兒童戲劇,國民教育,45(2),29-32。

鄭瑞隆 (2000)。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之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
    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35-153。高雄:麗文。

鄭黛瓊 (1999)。兒童戲劇與兒童文藝教育的探討。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
    研討會論文集-兒童劇場,38-4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鄭黛瓊 (2004)。從節慶看教育劇場與社區文化互動。台北:今古文化。

鄭佩芬 (2014)。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二版)。新北市:揚智文化。

賴念華(譯)(2002)。藝術治療團體—實務工作手冊(原作者:Marian Liebmann)。心理出版社。(原出版年:2004)

盧嘉艷(2011)。在戲劇世界裡寫作:戲劇應用於孩童華文寫作過程之探
    討。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羅品欣、陳李綢 (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
    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麗紅(2015)。團體諮商方案設計與務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欣宜(2013)。教育戲劇之故事戲劇教學模式在情感教育的運用—以臺北
    市立石牌國中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

鐘文亮(2015)。用於戲劇式學習之漫畫式戲劇的編輯及展演系統(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貳、英文部分

Andersen-Warren, M., & Grainger, R. (2000).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dramatherapy
-the shield of perseu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Chesner, A.(1995). Dramatherapy for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Christie, J. F. (1982). Sociodramatic play training. Young Children. 37(4), 25-32.

Couroucli-Robertson, K. (1996). Cues to the Dramatherapist from the Group In, Mitchell, S.(ed.) Dramatherapy: clinical studie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Deaux, K., Dane, F.C., & Wrightsman, L.S.(1993).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90s (6th ed.).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DeVito, J.A.(2003).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10th ed.). Pearson Allyn & Bacon. 

DeVito, J.A.(2013).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13th ed.). Pearson Education.

Duggan, M. & Grainger, R.(1997). Imagin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atharsis in Theatre and Therapy.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Duran. R.L.(1992). 'Communicative Adaptability: A review of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40, 253-268.

Duran,R.L.,&Kelly,L.(1988)."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gnitive domain of compet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interaction involvemen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5, 91-96.

Emunah, R. (1994). Acting for real: Drama therapy process, technique,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Freeman, D. G., Sullivan, K., & Fulton, R. C. (2003). Effects of creative drama on
    self-concept, social skills,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6(3),131-138.

Ghiaci, G., & Richardson, J.T.E. (1980). The effects of dramatics play upon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36, 77-78.  

Guralnick, M. J., Hammond, M. A., Neville, B., & Connor, R. T.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and dimensions of child and 
      parent-related stres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52(12), 1138-1154.

Gardner,H. (2006),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horiz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Irwin, E. (2000).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drama therapy, In: Lewis, P.& Johnson, R.D. (Eds.). Current approaches in drama therapy.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Jennings, S. (Ed.). (2009). Dramatherapy and social theatre: Necessary Dialogues. 
     London: Routledge. 

Jones, P.(1996). Drama as Therapy: Theatre as Living. London Routledge. 

Kahn, R.L., & Antouncci, T.C. (1980). Convoys over the life courses, attachment, roles and 
     social. In P.B. Baltes and O.G. Brim (eds.),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angley, D. (1993) .When is a dramatherapist not a therapist? Dramatherapy 15(2), 16-18.

Landy, R. (1994). Drama therapy: Concept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 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McCaslin, N. (1996).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 New York : Longman 
Publisers. 

Mckenna, P., & Haste,E (1999).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dramatherapy in the recovery from 
    neuro-trauma. Disability and rehabitation , 21(4), 162-174.

Saarni, C. (1999).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chattner, G., & Courtney, R. (Eds.). (1981). Drama in therapy. Vols. 1 & 2. New York: Drama Book Specialists.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ramatherapy (1979).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ramatherapy’s Definition of Dramatherapy as reprinted in Journal of 
     Dramtherapy 2. No. 4. (Summer).

Verderber, R.F., & Verderber., K.S. (1995). 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7th ed).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