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1201602363100
DOI 10.6846/TKU.2016.00460
論文名稱(中文) 應用AHP層級分析法於人才媒合網站之使用者經驗設計影響因素評估及易用性測試
論文名稱(英文) Us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valuate User Experience Design Factors For Talent Matchmaking Website And Usability Test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喬楢
研究生(英文) Yu Chiao
學號 60104002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12
論文頁數 12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施建州(ccs@mail.tku.edu.tw)
委員 - 王亦凡(yfwang_tw@ntub.edu.tw)
委員 - 唐大崙(136216@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人力資源網站
層級分析法
使用者經驗
易用性測試
關鍵字(英) human resourc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user experience
usability tes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網路人力資源平台發展競爭日益白熱化,了解在網路平台設計上,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要素對於網路人力資源平台的使用影響便是值得探討的議題。目前在網站設計使用者經驗上多以設計師本身經驗為主來做構面判斷,多使用嘗試方法來驗證,依照A/B test或是比較測試分析流量數據後才得出結論,較無客觀以及科學方法之根據,且較耗費時間以及成本。本研究先導入AHP方法決策,相較建立網站模型速度較快且成本較低,且降低設計時判斷失誤的風險。以AHP分析出權重結果顯示,網路人力資源平台較重視前三大要素為使用者個人隱私(資訊安全)、職缺質量以及人才認證、工作媒合效率。而在本研究之後的易用性分析亦證實了此三項因素在網路資源平台確可提升網站易用性,可作為人力資源平台業者在後續產品開發上之參考以及依據。
英文摘要
As competition among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usage increasing intensely, the effeteness and influence of User Experience in such platforms became a worth-discussing issue.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s means to collect user experience elements on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and collaborating with usability test to verify how user experience effect user while using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d about how to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and, what elements should future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s focus on.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o former questions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researcher collected related documents and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related user experience elements from expert interviews. Using AHP to elevate weight analysis of related elements and designing site model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 researcher was able to conduct usability testing as verification method.As AHP analysis result shown, the top three elements of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were personal privacy/ information security, job vacancies quality/ candidate certification and candidate-vacancy matchmaking efficiency. The usability tests conducted also verified these three elements indeed promoted site usability, however, site users also took user interface and service process quite importantly.
As conclusion,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among future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the elements users caring the most were privacy and securit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followed by job vacancy quantity and quality, last by certification of job vacancy and candidate.Taking advantage of former mentioned elements to design Internet platform for human resource, the user experience of platform should be improv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一項 、台灣創新以及創業現況	1
第二項 、創業、創新競賽人才媒合平台	1
第三項 、網站平台發展以及人力銀行網站	2
第四項 、人力銀行網站使用者經驗設計(UX  Design)與使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一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項 、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使用者經驗	5
第二節 易用性	10
第三節 人力資源平台	16
第四節 小結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5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5
第三節 個案分析	35
第一項 、個案分析方法	35
第二項 、個案選擇的方式與原則	36
第三項 、蒐集資料方法	36
第四節 AHP層級分析法	36
第一項 、AHP 之內涵與特性	36
第二項 、AHP 之目的與假設	37
第五節 易用性測試	37
第四章 、個案分析	39
第一節 個案分析方法	39
第二節 個案選擇的方式與原則	39
第三節 蒐集資料方法	40
第四節 104人力銀行	40
第一項 、簡介	41
第二項 、網站架構	41
第三項 、網站設計風格	42
第四項 、小結	44
第五節 1111人力銀行	45
第一項 、簡介	45
第二項 、網站架構	46
第三項 、設計風格	46
第四項 、功能項目	46
第五項 、構面分析	46
第六項 、小結	48
第六節 518人力銀行	49
第一項 、簡介	49
第二項 、網站架構	50
第三項 、設計風格	50
第四項 、功能項目	50
第五項 、構面分析	51
第六項 、小結	52
第七節 個案研究比較與小結	53
第五章 、專家構面訪談	55
第一節 訪談方式	55
第二節 訪問對象	55
第三節 訪談大綱	56
第四節 訪談結果	57
第五節 小結	57
第六章 、AHP專家問卷分析	60
第一節 建構層級結構	60
第二節 操作型定義	60
第三節 專家問卷調查與回收情況	62
第四節 調查對象	64
第五節 問卷分析方式	65
第六節 問卷結果分析	65
第一項 、一致性檢定分析	65
第二項 、各層級項目權重分析	65
第三項 、小結	68
第七章 、人力銀行網站雛型設計	71
第一節 網站要素及服務架構	71
第二節 網站架構	72
第三節 網站服務流程設計	72
第四節 網站設計圖	72
第一項 網站視覺設計	73
第五節 小結	79
第八章 、易用性測驗	81
第一節 測驗設計	81
第一項 設定情境	81
第二項 指定任務	81
第二節 測驗環境	81
第三節 受測對象	82
第四節 分析工具	83
第五節 測驗結果分析	84
第九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	90
中文文獻	90
英文文獻	92
附件	95
附件 1、AHP問券設計	95
附件2、專家訪談結果	108
附件3、易用性測試問券設計	110
附件4、易用性測驗結果	112
簡短版論文	116

表目錄
表 1 Jesse James Garrett使用者經驗要素整理(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6
表 2使用者文獻整理 (資料來源:吳佳諭、本研究整理)	10
表 3易用性要素整理(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4
表 4易用性測試方法 資料來源:Jakob Nielsen,易建成	16
表 5人力銀行網站應有功能	20
表 6人力資源網站平台構面	22
表 7構面來源一覽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1
表 8構面操作型定義(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3
表 9構面要素表	34
表 10台灣人力銀行網站排名 資料來源:alexa.com 2015/3月	36
表 11台灣人力銀行網站排名 (資料來源:alexa.com 2015/3月)	40
表 12 104人力銀行基本資料(資料來源:張凱閔 、維基百科)	41
表 13 104人力銀行價值性要素分析	43
表 14 104人力銀行易用性要素分析	43
表 15 104人力銀行互動性要素分析	43
表 16 104人力銀行觀感性要素分析	44
表17 104人力銀行安全性要素分析	44
表 18  1111人力銀行基本資料	46
表 19  1111人力銀行價值性要素分析	47
表201111人力銀行易用性要素分析	47
表 211111人力銀行互動性要素分析	47
表 221111人力銀行觀感性要素分析	48
表 231111人力銀行安全性要素分析	48
表 24 518人力銀行基本資料	50
表 25 518人力銀行網站架構	50
表 26 518人力銀行價值性要素分析	51
表 27 518人力銀行易用性要素分析	51
表 28 518人力銀行互動性要素分析	52
表 29 518人力銀行觀感性要素分析	52
表 30 518人力銀行安全性要素分析	52
表 31 各網站價值性構面要素分析	53
表 32 各網站易用性構面要素分析	53
表 33 各網站互動性構面要素分析	54
表 34各網站觀感性構面要素分析	54
表 35 各網站安全性構面要素分析	54
表 36詳細受訪者分組以及資料表	56
表 37訪談主題大綱	57
表38安全性要素	59
表 39 層級分析表	60
表 40構面操作型定義(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62
表 41問券回收情況	63
表 42問券調查對象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64
表 43各層級之權重值	69
表 44對應構面整理	80
表 45 受測對象	82
表 46 易用性測試回饋	87

圖目錄
圖 1使用者經驗構面(Frank Guo,2012)	7
圖 2 104人力銀行	40
圖 3 104人力銀行入口分區	42
圖 4  104人力銀行架構	42
圖5 1111人力銀行首頁	45
圖 6 1111人力銀行網站架構	46
圖 7 518人力銀行	49
圖 8 一致性檢定分析	65
圖 9 主目標層級分析	66
圖 10  次目標層級分析	66
圖 11易用性要素權重分析	66
圖 12觀感性要素權重分析	66
圖 13互動性要素權重分析	67
圖 14安全性要素權重分析	67
圖 15 所有要素權重分析	68
圖 16 網站雛型架構	72
圖 17網站服務流程	72
圖 18首頁主視覺	73
圖 19合作企業	74
圖 20服務內容說明	75
圖 21使用者回饋	76
圖 22登入畫面	77
圖 23 職缺列表	78
圖 24 職缺內容頁	79
圖 25測試環境示意圖	82
圖 26 Hotjat分析工具	83
圖 27 Hotjar 追蹤code	83
圖 28 Hotjat Heatmap	84
圖 29 Hotjar 使用者操作記錄	84
圖 30 網站首頁Heatmap	86
圖 31  AHP階層結構 資料來源:曾國雄(1989)	116
圖 32使用者經驗構面(Frank Guo,2012)	116
圖 33 易用性測試流程	121
圖 34 易用性測試回饋	121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林士蕙 ,2013年8月號《遠見雜誌》 第326期,年輕人競相投入網路創業,募資卻是大難題
2.	藝風堂編企(2003)。創意網頁設計。台北:藝風堂出版。 
3.	王冠貿(2002)。人力資源入口網站功能需求現況與使用者 滿意度關連之探討—以 104 HR Club 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台灣台北。
4.	易建成(2013)。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介面易用性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台灣台北。
5.	陳惟中(2001)。人力仲介網站服務之滿意度衡量。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灣台北。
6.	 余千智(1999),電子商務總論,台北:智勝文化出版社。 
7.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8.	岳修平、楊燿州、陳俊宇、李宜儒、周彥良、呂姿儀、徐暐智.(2010)。 高齡者使用數位化產品之使用性初探研究—以「智慧藥盒與服藥提醒系統」為例。 理工研究學報。44(1)。 35-49。
9.	張凱閔(2013)。台灣人力銀行的競爭動態研究 -以 104 與 1111 人力銀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台灣台北。
10.	黃玉君(2008)。人力銀行網站易用性研究-以 104 人力銀行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台灣台北。
11.	鄧振源、曾國雄(1989),分析層級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卷,第6期,頁5-27.
12.	吳嘉芳譯(2011)。網站設計規劃就應該這麼做。台北市:碁峰資訊。
13.	盧希鵬(2009)。電子商務。台北市:雙葉書廊。
14.	林巧敏,范維媛(2013)。數位典藏資訊網易用性評估:以人文社會科學相關領域中綱計畫成果資訊網為例。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39(1):46 – 63(April, 2013)
15.	張凱閔(2015)。台灣人力銀行的競爭動態研究-以104與1111人力銀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台灣台北。
16.	簡麗玉(2012)。顧客關係管理與資源基礎對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人力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7.	羅冠明(2010)人力仲介網內容滿意度的探討-以104人力銀行與yes123求職網的比較為例。碩士論文。台中市: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18.	高啟文(2011)。文創商品於網頁設計平臺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嘉義縣。
19.	呂亨英,吳莉君譯(2011)。設計的法則。台北市:原點出版。
20.	許郁文譯(2014)。多元裝置時代的網站設計法則。新北市:博碩出版。
21.	謝育容譯(2012) 。網站使用者中心策略。台北市:城邦出版。
22.	趙慧芬,林潔盈,吳莉君譯(2012)。設計的方法。台北市:原點出版。
23.	黃穗華,許甄芳,曾于庭,呂湘菱(2005)。104 人力銀行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 -以大高雄地區為例。企業管理系實務專題報告。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24.	黃燕忠,莊其穎(2011)。IT社群人才網的成功關鍵因素探討。KC2011知識社群研討會論文集。
25.	鄭經文,蔡明諺,李昆憲(2008)。以 PZB 模式探討人力仲介網站服務品質-以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應屆畢業生為例。2008 資訊科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6.	褚志鵬(2009)。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學講義。
27.	吳國慶譯(2013)。人本X互動設計。台北市:松崗資產管理。
28.	Steve Krug著,陳亦苓譯(2012)。DIY一次搞定網站易用性問題。台北市:上奇資訊。
29.	葉謹睿(2010)。互動設計概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30.	吳佳諭(2006)。使用者經驗對於資訊系統開發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31.	許逸如(2012)。電子書使用者經驗研究─以城邦 「隨身 e冊」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32.	吳姍樺(2011)。網站使用者經驗之形塑 -以 aNobii 書櫃網的使用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台北市。
33.	蔡明哲(2013)。使用者中心的網站設計原則 -以 gov.uk 英國政府網站為例。行政院研考會政府網站規範及應用推廣說明會講義。台灣。
34.	數位時代(2014)。設計高易用性網站的8個實用小技巧。2014年8月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3261
35.	 Alexa(2015)。台灣網站前100名。2015年3月4號。取自http://www.alexa.com/topsites/countries;1/TW 2015/3/4
36.	 518人力銀行官方網站(2015)。公司簡介。取自 http://www.518.com.tw/active-vip_superiority.html
37.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1年度年報(2013)。2015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104.com.tw/investor/report/2012-report.pdf
38.	 TWNIC(2015)。網路統計資料庫線上查詢系統。取自 http://stat.twnic.net.tw/query/dn-query.cgi
39.	黃英忠、蔡正飛、黃毓華、陳錦輝(2003)。網際網路招募廣告內容之訴求─求職者觀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3春季號 第三卷 第一期 PP043-061。
40.	黃燕忠、張應中(2007)。網路人力銀行媒合機制模式探討。TANET 2007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
41.	黃燕忠、張應中(2009)。程式開發人員職能評估指標模式研究。2009第五屆知識社群研討會。
42.	蔡雅琦(2010)。論網路人力銀行下之配對機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43.	簡士評(2001)。招募管道成效之評估。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高雄市。
44.	王梓齡(2003)。網際網路仲介公司智慧資本管理制度之探討-以線上旅遊與人力銀行網站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英文文獻
1.	Donald Norman.(1988).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Doubleday Business.
2.	 Jesse James Garrett.(2002).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New Riders
3.	Robert Rubinoff (2004). How To Quantify The User Exper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sitepoint.com/quantify-user-experience/
4.	 Marc Hassenzahl & Noam Tractinsky.(2006).Behaviour & InformationTechnology.Vol.25. No.2. pp.91-97 
5.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1998). Guidance on Usability.ISO-9241-11.
6.	Jakob Nielsen(2012).Usability 101:Introduction to Usability.Retrieved from.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usability-101-introduction-to-usability/
7.	Jakob Nielsen(1993).Usability Engineering.Morgan Kaufmann.
8.	Paul Sisler & Catherine Titta,"User Experience Design for Working Web Sites and Applications".
9.	Kimmy Paluch, "What Is User Experience Design",Montparnas, October , 2006.
10.	Marc Hassenzahl and Noam Tractinsky,Behaviour & InformationTechnology, Vol.25, No.2, 2006, 91-97.
11.	 D. A. Norman, A. Ortony, and W. Revelle, “Effective Functioning: A Three Level Model of Affect, Behavior, and Cognition," in Who Needs Emotions? The Brain Meets the Machine, J. M. Fellous and M. A. Arbib, Editor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	Nielsen, J(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Academic Press, London.
13.	Norman, K. L., & Chin, J. P(1988). "The Effect of Tree Structure on Search in A Hierarchical Menu Selection System,"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88, 7, pp.51-65.
14.	Holcomb, R., & Tharp(1991). "What Users Say About Software Us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1991, 3, pp. 49-78.
15.	Jakob Nielsen(1995).10 Usability Heuritic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Nielsen Norman Group.
16.	Nielsen, J(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Academic Press, London.
17.	Jakob Nielsen(1994).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subjects needed for a thinking aloud test.Human-Computer Studies 41,pp 385-397.
18.	Eisenhardt(1989). K.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 14.No. 4.
19.	Bevan, N. (1998). Usability Issues in Web Site Design. In Proceedings of UPA '98, 3(4).
20.	Aesthetics for the Web. Proceedings of SAICSIT 2004, 
21.	Kelly, G. (1963).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Norton.
22.	Eisenhardt, Kathleen M.(1989).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Academy of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Oct 1989; 14, 4; ABI/INFORM Global pg. 532.
23.	Jakob Nielsen (1994).Usability Inspection Methods.Comfrernce Companon.CHI’94.
24.	Marc Hassenzahl & Noam Tractinsky(2006).User experience – a research agenda.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 25, No. 2, March-April 2006, 91 – 97.
25.	John Karat & Jean Vanderdonckt (2009).Multimodal Usability.Springer London Dordrecht Heidelberg. New York.
26.	Darlene Fichter & Jeff Wisniewski (2012).Usability Research Roundup.Onlinemag.
27.	Jan Jursa,Stephen Köver,Jutta Grünewald(2010).UX Storytellers.Rob Goris.
28.	Peter Conradie (2008).Introduction to Good Usability.E-book.Peterpixel.
29.	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