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8200923063000
DOI 10.6846/TKU.2009.00615
論文名稱(中文) 漫遊者的台北生活地景繪本
論文名稱(英文) The Flaneur`s Lifescape in Taipei by Picture Book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黃健勇
研究生(英文) Jian-Yong Huang
學號 69636001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5
論文頁數 9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光庭
委員 - 黃聲遠
委員 - 林靜娟
關鍵字(中) 漫遊者
空間實踐
生活地景
繪本
策展
關鍵字(英) Flaneur
Picture Book
Lifescape
Practice of Space
Exhibi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對於城市認知的描述可有許多種不同的方式,透過語言是一種方式,而圖像亦是一種具有張力與想像空間的媒介。圖像的表達是一種溝通的工具,讓觀者可有視覺上的刺激,另一方面,圖像背後可能隱喻、批判著更多生活議題,而圖像所配合輔助的書寫,是繪圖者本身抒發情感與感覺認知的媒介,因此,圖文的張力,似乎比直接透過語言來的有意涵。

    本論文試圖透過自身熟悉的溝通語言─繪本,作為個人對於台北城生活經驗的認知書寫,以自我個人化的第一人稱描述我所見、所感覺到的台北城,同時以「步行的漫遊者」作為空間實踐的態度,並透過尺度上由大變小的差異角度呈現不同的繪本觀點,這樣的繪本過程,對於自身是一種深入台北城生活的方式,同時「漫遊者」的態度更可以反應一種文化觀察的眼光與反思,呈現出兩種差異尺度的繪本─巨觀與微觀,最後將這些圖像予以安排成一個觀看城市的方法與態度。
在繪本的的設計態度方面,包含以下兩種:

    1.巨觀的台北城(我的台北上河圖):類似於清明上河圖的捲軸閱讀經驗,本研究以始政四十週年台灣博覽會的策展計畫作為研究背景,再透過各時代生活價值觀系統後的自我結論,重新選擇六條新的觀看路徑,將各路徑的城市現況描繪出來,同時包含個人化的透視與重組,改變部分現況成為一個可敘述這時代生活價值的圖說,是一個瀏覽式、全面式的在陳述台北城生活地景。
    2.微觀的台北城(四個城中故事):此階段的繪本受到蔡明亮電影《天橋不見了》及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書的影響,開始走進城中的騎樓、巷弄之間,開始體驗較為細膩的生活經驗,並歸納出四個自身較為深刻的主題─記憶中的台北城、日劇時期凝滯的台北城、補習生活的台北城及以「亂」字來形容的台北城。

   本研究最後將這兩階段的繪本作一次整理,並以「策展」假想的program試圖將兩者構成一件事情,這樣的結果是企圖將本研究所認知的台北城清楚的透過展覽形式呈現出來,而整個台北城的經驗濃縮在這些抽象與想像的繪本與文字書寫之間,是以「漫遊者」的自身態度來詮釋,讓觀者能夠進入本研究所心中所認知與詮釋後的台北城,在圖像背後所隱喻與批判的意義當中,重構出新的台北城生活地景。
英文摘要
For a description of the city will have many ways, language is a way, while the picture is also a way of convincing description.Images can be said is a
communication tool, let audience have a visually stimulating and inspiration, or the images inkled a sence of critics.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picture book” as a experience the life of Taipei in personally description.That is an even more personal manner in this research. With attitude of the”flaneur” to go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ity's cultural observation.The scale of the picture book from huge scope to small, gradually in-depth the life of Taipei City experience. It displayed the “megacromic and microcosmic things” in this two scales of picture book. Finally, I arranged all images and let it become a personal thinking for interpreting of the experiences the life of Taipei.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icture book in this research:

1.The megacromic Taipei City (the new routes): I compared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Ching-Ming Festival” visual experience, to begin during political 40th anniversary Taiwan Exposition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lect the six to watch the path of the Taipei City, through individualised perspective, restructuring and change real conditions, become a part to describe the values of integrity. This is a browser type and a comprehensive survey.
2.The micro Taipei City (four stories): With the film《The Skywall Is Gone》and the book《Le Citta invisibili》as a secondary. Through the attitude of “flaneur” walk into the arcade or alleys in Taipei City, to described more delicate life experience, and generalized four
conclusions : topic-memory, being stagnant, cram life and disorder in Taipei City.

Finally, the two phases of the picture book by an imaginary exhibition program constituted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life in Taipei, and the entire life of Taipei City lifescape tha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picture books of these abstract and imagination images. This conclusion is according to the attitude of flaneur, metaphor and criticism of the city life issues, reconstruction of a new lifescape in Taipei c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Chapter 1>繪本中的空間想像...01
1-1  關於「想像」這件事...02
1-2  真實與虛構間的媒介...03
1-3  關於繪本 - 圖像的力量...04
1-4  想像案例 - 幾米+Archigram+桃花源記...05  
1-5  小結 - 個人在此繪本中的操作角度...08
Chapter 2>回顧個人的繪本經驗...09
2-1  集體性記憶與城市的關係...10   
2-2  步行的空間實踐...11  
2-3  我在城市裡流動...13   
2-4  城市中地圖v.s我的認知地圖...14        
2-5  小結 - 真實環境到想像拼貼...21
Chapter 3>城市地方 -生活巨觀 v.s 微觀...22
3-1  巨觀-閱讀清明上河圖經驗...23 
3-2  微觀-閱讀蔡明亮的《天橋不見了》...24 
3-3  從「空間」到「地方」...25
3-4  小結  - 生活地景涵構 ...26
Chapter 4>城市生活從策展開始...30
4-1  設計背景        -今昔台北城變遷...31   
4-2  重構台北        -策展概念...39
4-3  第一展(巨觀)  -六條新路徑...42
4-4  第二展(微觀)  -四個台北城內的故事...53
Chapter 5>結論與心得...81

附錄...94
展覽計畫/口試花絮
參考文獻

圖表目錄
Chapter 1>繪本中的空間想像
圖1-1 帽子與蟒蛇吞象想像圖...02
圖1-2 科比意的光輝城市...03
圖1-3 向左走‧向右走故事片段...04
圖1-4 向左走‧向右走故事片段...04
圖1-5 躲進世界角落的想像圖...05
圖1-6 Walking City想像圖...06
圖1-7 Walking City想像手稿...06
圖1-8 桃花源記的幻想情境...07
圖1-9 大城市經驗到局部片段...08
Chapter 2>回顧個人的繪本經驗
圖2-1 日本習俗的成人禮節日...10
圖2-2 香港居住經驗的重要表徵...10
圖2-3 台灣城市重要的生活市集─夜市...10
圖2-4 漫遊者的步行城市...12
圖2-5 我在台北城的經驗紀錄...13
圖2-6 捷運旅遊地圖...14
圖2-7 凱文‧林區的五項元素...14
圖2-8 我的居住地圖...15
圖2-9 市中心到三芝廢墟的認知地圖...16
圖2-10 從感官經驗到設計落實...17
圖2-11 台北城步行路徑...18
圖2-12 台北城步行經驗紀錄-1...18
圖2-13 台北城步行經驗紀錄-2...19
圖2-14 台北城步行經驗紀錄-3...20
Chapter 3>城市地方 -生活巨觀 v.s 微觀
圖3-1 清明上河圖帶狀經驗...23
圖3-2 清明上河圖局部片段...23
圖3-3 天橋記憶的合成圖...24
圖3-4 《天橋不見了》分鏡片段...24
圖3-5 流動攤販是重要的生活經驗...27
圖3-6 淡水大量開發新住宅...27
圖3-7 台灣常見的都市景觀...27
圖3-8 中山北路生活意象...28
圖3-9 綜觀經驗到片段重構...29
Chapter 4>城市生活從策展開始
圖4-1 區位發展核心向東轉移的過程...31
圖4-2 大台北地區發展時間軸...31
圖4-3 台北城發展變遷重要三個時期...32
圖4-4 台博會宣傳海報...32
圖4-5 時代生活圈的發散關係圖...33
圖4-6 清朝時期生活關係圖...34
圖4-7 日治時期生活關係圖...35
圖4-8 光復時期生活關係圖...36
圖4-9 現今生活關係圖...37
圖4-10 博覽會場的路徑策略...42
圖4-11 第一會場的概念圖...42
圖4-12 第二會場及地方分館的概念圖...42
圖4-13 六條新路徑串連地圖...43
圖4-14 清朝與現今紋理疊合關係...44
圖4-15 台北的南北軸線...44
圖4-16 新館前廣場意象...45
圖4-17 學生蔓延至南陽公園...45
圖4-18 臺大醫院站與東西向關係...47
圖4-19 牆面被打開的二二八公園...47
圖4-20 台北東西向的重要活動...47
圖4-21 捷運流動到地面層...48
圖4-22 台北東西向新路徑...48
圖4-23 目前總統府前的路徑...50
圖4-24 總統府前官方的停車場...50
圖4-25 台北綠帶軸線與植物園關係...50
圖4-26 總統府前廣場被釋放...51
圖4-27 綠色小南門到綠色植物園...51
圖4-28 城市符號經驗到生活重構...54
圖4-29 充滿符號的台北生活...54
圖4-30 捷運三明治城市想像圖-1...56
圖4-31 捷運三明治城市想像圖-2...57
圖4-32 地下城市的感覺經驗繪圖...58
圖4-33 洞口城市的想像圖...59
圖4-34 心中的地下城市想像圖...59
圖4-35 走出站口的過程想像圖...60
圖4-36 想像回到天橋上...60
圖4-37 記憶中天橋上的活動...60
圖4-38 記憶中抬頭仰望的經驗...61
圖4-39 地底的假透視舖面設計圖...62
圖4-40 補習街的招牌意象...63
圖4-41 充斥招牌的補習街...63
圖4-42 補習班招牌的想像意境...64
圖4-43 K書中心的迷宮世界想像圖...65
圖4-44 七十公分的想像...66
圖4-45 斷層的騎樓經驗...67
圖4-46 新舊立面疊合圖...68
圖4-47 衡陽路上的騎樓現況...69
圖4-48 模擬舊立面的現代建築...69
圖4-49 延續拱廊的假騎樓...69
圖4-50 衡陽路段騎樓心境圖...70
圖4-51 消失的記憶立面...71
圖4-52 騎樓的設計策略...73
圖4-53 騎樓設計策略是意圖...73
圖4-54 騎樓的情境氛圍圖...74
圖4-55 台北城內的亂象...75
圖4-56 日本策略性威權T型路徑...76
圖4-57 台北城遊行的想像圖...77
圖4-58 台灣政治結構圖...77
圖4-59 始政四十週年牌樓設計...79
圖4-60 過去總統府前牌樓設計...79
圖4-61 市民百樂町概念圖...79
圖4-62 市民百樂町設計圖...80
參考文獻
博碩士論文
林頎軒
2007《連續性/空間接縫》,淡江建築碩士論文。
翁淑姿
2001《繪本下的空間書寫─以淡水多向文本的地誌重構為例》,淡江建築碩士論文。
張煦華
2003《殖民城市經營之現代性與民族性之相關性研究》,中原建築碩士論文。
鄭明輝
2007《繪本下的城市書寫:再現台北城市博物館的設計操作》,淡江建築碩士論文。
鍾正強
2000《影像、速度、城市─搭乘捷運木柵線經驗之重構》,淡江建築碩士論文。

中文書籍
王志弘
1999《減速漫行》,台北,田園。
李清志
2001《台北LOST & FOUND─都市偵探的世紀末台北觀察》,台北,田園城市。
胡恩威
2005《香港風格》,香港,TOM(Cup Magazine)Publishing Limited
幾米
1999《向左走‧向右走》,台北,大塊文化。
幾米
2008《躲進世界的角落》,台北,大塊文化。
程佳惠
2004《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台北,遠流。
詹宏志
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

中譯書籍
伊塔羅‧卡爾維諾
王志弘 譯,1993《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
Aldo Rossi
施植明 譯,1992《城市建築》,台北,博遠。
Edward Relph
謝慶達譯,1998《現代都市地景》,台北,田園。
Kevin, Lynch
方益萍、何曉軍 譯,2001《城市意象》,北京,華夏。
Stephen Segaller, Merrill Berger
鞏卓軍、曾廣志、沈台訓 譯,2000《夢的智慧》,台北,立緒文化。
Tim Cresswell
徐苔玲、王志弘 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中譯期刊
曾成德
2003《Archigram with more》,台北,田園城市。

網路資源/影像資源
蔡明亮
2003《天橋不見了》
Http://www.shuku.net:8082/novels/foreign/prince/xwz03.jpg
Http://blog.roodo.com/smallq/2c2cab35.jpg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35/3191593144_762f2aaa21.jpg
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8/1/0001516748.jpg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42/2514349588_974416853c.jpg
Http://tw.myblog.yahoo.com/jw!H0yGgI2LBRZnnqD_g3JoVsLJ/article?mid=1874
Http://dns1.chshs.tpc.edu.tw:8080/resource/chinese/teachdata/index.html
Http://www.wretch.cc/blog/viviyu/6231808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e_photo
Http://theme.cepd.gov.tw/.../slide0185.htm
Http://udn.com/news/stock/sto10/4781180.shtml
Http://www.mousehk.net/leonchu/works/papers/mypapers/MLC2016.pdf
Http://wind989.pixnet.net/blog/category/1326449/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