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8200919111400
DOI 10.6846/TKU.2009.00614
論文名稱(中文) 私募股權基金在亞洲與中國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quity in Asia and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林盈岑
研究生(英文) Ying-Tsern Lin
學號 6962800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9
論文頁數 13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委員 - 傅豐誠
委員 - 謝文良
關鍵字(中) 私募股權基金
凱雷集團
主權基金
中國投資公司
黑石集團
關鍵字(英) Private Equity
Sovereign Wealth Fund
China Investment Corp.
The Blackstone Grou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私募股權基金以其不必公開的私募特性,利用集合國際財務工程專家和當地稅務律師的專業配合下,在時間最短、資訊最不透明、稅賦成本最低的狀況下,讓私募基金的股東從各種融資併購案中,獲得可觀的收益。而2006年國際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凱雷集團宣布有意收購國內上市公司日月光之股權後,引發我國社會各界注目及討論,也因此產生樂觀與憂心兩派的看法。由於目前部分私募基金投資策略相當不透明,國際社會已開始擔憂某些國家主權基金(如中國投資公司)可能藉由私募股權基金的形式,轉化成一種對外積極擴張的力量,逐步強化其對世界金市場的影響力。
    英國和德國正以探索方式打量私募股權基金,德國政府於2008年底時宣布將制定一個監管私募股權基金的制度。而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出任黑石集團高級董事兼大中華區主席,已顯示中國已在計劃或安排運用私募基金在全球進行投資之企圖,而根據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對外表示,中國國家主權基金也不排除透過私募基金到台灣併購企業。中國的國家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第一筆就投資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黑石基金(取得Blackstone近10%的股權)。因此亞洲私募股權基金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將如何發展,非常值得再進一步研究與探討的。
    本研究主要聚焦於三部分:第一,探討私募股權基金的全球發展過程、各國相關的金融法規(如美國、英國、日本與韓國);第二,分析私募股權基金在亞洲及中國目前的發展情況,特別是中國政府未來將如何運用及相關政策走向;第三,研究私募股權基金實際操作模式及影響,對於可能引發之相關問題,提出我國政府可採行之因應對策及運作機制。
英文摘要
Private Equity has no need to open their private properties. By using a cooperation work from a collec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experts and local tax lawyers with their professions, in the shortest time, the most opaque information, lowest-cost tax situation, the shareholders of Private Equity from a variety of the cases of financ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ould access to handsome gains. 2006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Private Equity - The Carlyle Group announced its intention to buy domestic shares of ASE listed companies, rise domestic social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but also optimism and anxiety resulting in two views. As part of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of Private Equity rather opaqu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begun to worry about part of Sovereign Wealth Funds (e.g. China Investment Corp.) may form Private Equity, and turning them into a positive expansion of the external forces, and gradually strengthen its world's market influence.
    U.K. is taking a curious manner to the Private Equity so does Germany. The Premier of Germany announced that its government is going to formulate a regulatory regime on Private Equity by the end of 2008. China has already bought a 10% share of The Blackstone Group, and set up its own Private Equity at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level and had also declared that its government would employ Private Equity as a means to invest globally, including Taiwan. Then it will be very important for scholar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quity in Asia and the merge of the Private Equity in China as well. What will be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s standing position and regulatory economic policies? Will it be like the regulatory system in South Korea or the one with liberal approach in U.S.A.?
    In this research, we would like to focus on three key issues. First,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quity globally, and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what are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dopted by different nations e.g. U.S.A., U.K., Japan and South Korea to deal with it. Second, this research will main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quity in the Asia region especially in China, and to analyse the Chinese policies on the Private Equity and h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mploy it to search financial opportunity for its national interests. Finally,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evaluate its impacts on Taiwan’s capital market and suggest what policies the government would adopt to make a best use of it for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6
第二章 私募股權基金的理論及運作方式
第一節  私募股權基金的定義與功能 8
第二節  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運作模式 25
第三節  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管道 35
第三章 私募股權在歐美及亞洲的發展與監管
第一節  私募股權基金在美國的發展與監管 38
第二節  私募股權基金在歐洲、英國的發展與監管 44
第三節  私募股權在亞洲的發展與監管 50
第四節  各國對私募股權基金監理規範的比較 59
第四章 私募股權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第一節  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投資現況 62
第二節  中國利用私募股權基金對外投資探討 87
第三節  私募股權基金對外投資活動可能引發的問題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8
第二節  後續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7

表次
【表2-1】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比較8
【表2-2】私募與公募的區別10
【表2-3】目前全球10大LBO併購案件比較表17
【表3-1】2006年亞太市場私募股權基金的併購業務概況50
【表3-2】台灣近年來私募股權基金之投資案件56
【表3-3】私募股權基金併購台灣企業可能產生之疑慮和產業效益61
【表4-1】中國政府批准的產業投資基金69
【表4-2】外資PE與中國本土PE的優劣勢比較72
【表4-3】2008年亞洲(可投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情況74
【表4-4】2008年亞洲(可投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類別75
【表4-5】2008年亞洲(可投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規模76
【表4-6】中國公布私募股權基金發展之相關政策78
【表4-7】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情況80
【表4-8】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行業情況82
【表4-9】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傳統行業分析82
【表4-10】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策略84
【表4-11】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規模分布84
【表4-12】中國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方式IPO比較(2007-2008年)86
【表4-13】公募與私募融資方式比較88
【表4-14】新加坡經濟與淡馬錫發展概況對照表94
【表4-15】外匯儲蓄前五大國家排名100
【表4-16】次貸危機爆發後主權基金對華爾街金融機構投資概況(2007.03-2008.04)105
【表4-17】在中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涉及的法規政策108
【表4-19】國內企業海外上市涉及內地權益問題的法規政策110
【表4-20】推動PE本土化的法規政策110
【表4-21】私募股權基金對資本、金融市場與產業之影響112
【表4-22】我國對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監理法規14

圖次
【圖2-1】目前市場大型私募基金規模比較20
【圖2-2】DAVID NOTT提出的PE價值創造輪21
【圖2-3】目前國家主權基金規模比較圖24
【圖2-4】私募股權基金之組織架構與營運流程27
【圖2-5】私募股權基金與創投基金之募集、投資和退出循環33
【圖3-1】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市場之成熟度41
【圖3-2】歐洲私募股權基金之投資配置44
【圖4-1】中國私募股權基金類型72
【圖4-2】亞洲(可投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趨勢(2006-2008年)73
【圖4-3】2007年亞洲(可投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類別比較75
【圖4-4】2008年亞洲(可投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類別比較75
【圖4-5】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案例總量變化(2006-2008年)80
【圖4-6】2007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行業比較81
【圖4-7】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行業比較81
【圖4-8】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策略比較83
【圖4-9】中國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數量變化(2006-2008年)85
【圖4-10】2007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方式比較86
【圖4-11】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方式比較86
【圖4-12】2004-2008年中國儲蓄存款額及其增長速度90
【圖4-13】國家主權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透明度92
【圖4-14】淡馬錫按行業統計的投資組合(%)96
【圖4-15】淡馬錫按地區統計的投資組合(%)96
【圖4-16】中投公司內部關係架構圖101
參考文獻
一、期刊
1.王綻蕾、杜恒峰,〈保險資金運用的新途徑:私募股權基金〉,《財經科學》,第246期,2008年9月。
2.王霞、王曙光,〈談主權財富基金與西方投資保護措施〉,《經濟問題》,2008年第6期。
3.王蘭,〈私募基金:走向自律的監管〉,《渤海大學學報》,2008年。
4.吳琮璠,〈私募基金國際監理觀點〉,《會計研究月刊》,no.260,2007年7月。
5.吳當傑,〈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我國資本市場之管理〉,《證券工會季刊》,2007年第二季。
6.李建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路徑與有限合夥制度〉,《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8月號。
7.李榮謙、林曉伶、葉德勝,〈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概況及其衍生的風險議題〉,《中央銀行:國際貨幣金融資訊簡報》,第106期。
8.林泔薇、吳心怡、陳建妤、吳博聰,〈透視對沖基金〉,《證交資料》,553期,2008年7月。
9.林宣君、林詠喬,〈淺述主權財富基金〉,《證交資料》,第548期12號,2007年12月。
10.姚靜,〈私募基金的國際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改革與戰略》,2003年增刊。
11.夏斌,〈部分國家和地區“私募基金”監管〉,《財金雜誌》,2001年7月18日。
12.柴海濤、王紅霞,〈主權財富基金的發展趨勢〉,《中國經貿》,2008年7月。
13.寇宇、臧維,〈私募股權基金的組織管理模式研究〉,《工業技術經濟》,第27卷第11期,2008年11月。
14.張書瑋,〈當私募基金來敲門〉,《會計研究月刊》,no.260,2007年7月。
15.陳佳,〈SWFs的發展爭議及對中國的啟示〉,《現代商業》,2008年第14期。
16.陳長樹,〈私募股權基金之介紹及發展現況〉,《證券公會季刊》,第六卷第二期,2007年7月。
17.陳真珍,〈股票上市公司終結者-私募股權基金〉,《會計研究月刊》,no.260,2007年7月。
18.葉淑玲,〈私募股權投資之營運績效與發展趨勢〉,《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七期,2008年7月。
19.葉銀華,〈公司治理與私募股權基金的併購〉,《會計研究月刊》,no.260,2007年7月。
20.劉若斌、趙俊燕,〈主權基金與中投之路〉,《資本與金融》,2008年5月。
21.蘇秀玲,〈私募股權與融資收購問題初探〉,《證券暨期貨月刊》,二十五卷第三期,2007年3月。
22.蘇俊銘,〈淺談「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wealth funds)〉,《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8年1月16日。

二、專書
1.小森正彥,《主權基金戰爭》,台北:財信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3月。
2.巴曙松,〈真實的私募股權基金〉,《中國,需要私募股權基金嗎?》,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年4月。
3.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7版。
4.李連發、李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理論及案例》,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年2月。
5.肖金泉,《國際私募》,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6月。
6.盛立軍,《中國金融新制序:混業經營和民營金融》,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7.莫少昆、余繼業,《解讀淡馬錫》,廈門:鷺江出版社,2008年7月。
8.郭靂,《美國證券私募發行法律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三、研究報告
1.《私募股權基金之市場發展現況、國外相關規範及可能引發之問題》,理律法律事務所研究報告,2007年9月。
2.李存修主持,《國際私募股權基金之發展與監理》研究報告,臺灣金融研訓院,2008年6月。
3.周冠男主持,《避險基金之操作策略、報酬與風險》研究報告,臺灣金融研訓院,2008年6月。
4.清科研究中心,《200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年度研究報告》,2008年1月。
5.清科研究中心,《2008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年度研究報告》,2009年1月。

四、學術論文
1.王曉芬,《我國私募基金運作機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碩士論文,2007年6月。
2.江炯聰、林筠、蔡揚宗,臺灣大學EMBA創投與私募股權基金課程講義,2007年。
3.吳波,《私有股權投資的中國實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碩士論文,2006年3月。
4.許伯如,《私募股權基金參與台灣企業重建之個案分析》,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7年6月。
5.陳育淋,《私募權益與創業投資基金之生命週期研究》,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6.陳超,《我國私募基金發展中的風險控制》,西南財經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7.黃國峯,《中國私募股權基金產業的SCP研究》,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四、網站
IMF,http://www.imf.org
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http://www.swfinstitute.org
The 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
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
大陸情勢雙週報, http://www.kmt.org.tw
中國人民銀行,http://www.pb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清科研究中心,http://research.zero2ipo.com.cn
淡馬錫,http://www.temasekholdings.com.sg
華爾街日報,http://chinese.wsj.com
新華社,http://www.xinhuanet.com
鉅亨網,http://fund.cnyes.com
聯合理財網,http://money.udn.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