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7201518015500
DOI 10.6846/TKU.2015.00482
論文名稱(中文) 生涯猶豫大學生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之經驗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Writing on the Career Indecisiveness College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李沂蓁
研究生(英文) Yi-Jhen Lee
學號 6006903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15
論文頁數 15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
委員 - 金樹人
委員 - 王玉珍
關鍵字(中) 生涯猶豫
心理位移書寫日記
關鍵字(英) career indecisiveness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wri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心理位移日記書寫過程中,大學生如何覺知自身生涯猶豫的經驗本質,與大學生生涯猶豫經驗移動之歷程。研究者以詮釋現象學方法論做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共兩位生涯猶豫大學生成為研究參與者,各自書寫16篇以生涯猶豫為主題的心理位移日記文本程為主要分析資料,並在書寫完成後接受研究者訪談,兩資料相互參照後獲得研究成果如下:
一、	兩位研究參與者生涯猶豫狀態置身結構的理解
(一)	研究參與者A生涯猶豫狀態的置身結構─能力萬歲下被壓迫的生涯自我效能感
(二)	研究參與者B生涯猶豫狀態的置身結構─現實與夢想的夾擊
二、	兩位研究參與者生涯猶豫狀態置身結構的對照
兩位研究參與者置身結構的相互參照,與過去學者的定義討論以回應「生涯猶豫本質為何?」,又從中得見共同議題的浮現,分別為:
(一)	生涯猶豫與生涯自我效能
(二)	生涯猶豫與父母影響
三、	兩位研究參與者在書寫心理位移日記中生涯猶豫經驗移動的歷程
(一)	研究參與者A透過心理位移日記書寫,開始能看到生涯猶豫、接觸思考生涯猶豫的本質,進而看見意義並轉化生涯猶豫,最終接納自己的生涯猶豫並期盼再次前進。
(二)	研究參與者B反覆陳述與辯證自己對生涯猶豫事件的想法,過程中感到情緒翻騰但經此思考亦將自身視角拉的更廣,進而出現客觀具體的觀點,最後,認清父母價值觀與現實和自己的想要無法平衡,孝道文化下只得選擇妥協於父母所冀望的生涯方向。
最後經由本研究結果提供以生涯猶豫為主題的後續研究與諮商實務工作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discusses about how college students to aware of the causes for their indecisive career and their indecisive process during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 writing process. The researcher uses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theory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wo career indecisiveness students participates in the research, each of them have been asked to use the topic of career to write the diary and they have completed 16 pieces of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 writing in the process. These 16 pieces of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 writing is the main source of data analysis in the study. After they completed the diary writing,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em. Compar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diary and the interview, the results as follow:
1.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participants’ career indecisive situatedness
1.1	Participant A’s career indecisive situatedness—career self efficiency is under the pressure of having the great ability.
1.2	Participant B’s career indecisive situatedness—the dilemma of the reality and the dream 
2.	The comparison of two participants’ career indecisive situatedness 
Compare the two participants’ situatedness, and also using scholars’ definition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what the career indecisiveness is. The common issues as follow:
1.1	career indecisiveness and career self efficiency
1.2	career indecisiveness and the impact of parents
3.	The process of two participants’ career indecisive experience during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 writing
1.1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 writing in the process, participant A starts to aware of his/her career indecisive and thinks about what the career indecisive is. The participant found what makes he/she indecisive in the choosing career. The participant accepted his/her career indecisiveness and looked forward in the future.
1.2	Participant B has talked about his/her thought of career indecisiveness over and over again. Through the process, the participant experienced a lot of emotions but he/she had different objective perspectives in the end. The participant finally cleared about the imbalance between his/her own desires, his/her parents’ values and the reality. In the culture of being a good son or a daughter, the participant has to comprised to choose his/her parents’ career expectation.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work advises in the career indecisiveness in the furf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8
第三節 名詞釋義………………………………………………………………0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涯猶豫………………………………………………………………10
第二節 心理位移………………………………………………………………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46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研究歷程………………………………………………………………54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57
第六節 研究可信性……………………………………………………………60
第七節 研究倫理………………………………………………………………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A的生涯猶豫心理位移日記文本分析…………………..6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B的生涯猶豫心理位移日記文本分析…………………..88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生涯猶豫經驗的移動歷程……………………………….103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生涯猶豫經驗的置身結構討論………………………… 11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生涯猶豫經驗移動歷程之討論………………………….118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4
第二節 研究貢獻……………………………………………………………….126
第三節 研究限制……………………………………………………………….128
第四節 研究建議……………………………………………………………….129
第五節 研究者省思…………………………………………………………….131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133
西文文獻…………………………………………………………………………138

附錄
附 錄 (一) 研究邀請函…………………………………………………………140
附 錄 (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141
附 錄 (三) 心理位移書寫說明書………………………………………………142
附 錄 (四) 訪談大綱……………………………………………………………144
附 錄 (五) 訪談札記……………………………………………………………145
附 錄 (六) 研究參與者檢核表…………………………………………………146
附 錄 (七) 逐字稿謄打保密書…………………………………………………147
附 錄 (八) 單篇意義單元拆解與改寫、構成主題與單篇置身結構範例……148

表     次
表 2-1-1 英文字詞差異比較表…………………………………………………………..,16
表 2-1-2 國內生涯未定向碩士論文一覽表……………………………………………..,21
表 2-2-1 心理位移碩博論文一覽表……………………………………………………..,26
表 2-2-2 心理位移研討會論文一覽表…………………………………………………..,32
表 2-2-3 心理位移期刊一覽表…………………………………………………………...34
表 2-2-4 心理位移研究計劃一覽表……………………………………………………...36
表 2-2-5「我」位格特性一覽表……………………………………………………..…...37
表 2-2-6「你」位格特性一覽表……………………………………………………..…...40
表 2-2-7「他」位格特性一覽表…………………………………………………….…....42
表 2-2-8「再回我」位格特性一覽表………………………………………………..…...44
表 3-2-1 研究參與者資料一覽表………………………………………………………...49
表 3-6-1 研究參與者檢核一覽表………………………………………………………...61
表 4-1-1 研究參與者A「我位格」主題一覽表. ………………………………………..70
表 4-1-2 研究參與者A「你位格」對話態度舉例一覽表………………………………..76
表 4-1-3 研究參與者A「他位格」對話態度舉例一覽表……………………………….79
表 4-1-4 研究參與者A「再回到我」位格多元功能舉例一覽表. ……………………..82
表 4-2-1 研究參與者B「我位格」主題一覽表. ………………………………………..90
表 4-2-2 研究參與者B與父親談話模式……………………………………………...…95
表 4-2-3 研究參與者B「你位格」情緒狀態舉例一覽表………………………………..95
表 4-2-4 研究參與者B「他位格」內容大綱舉例一覽表……………………………. ….97
表 4-2-5 研究參與者B「再回到我」內容舉例一覽表. ………………………………….99
表 4-3-1 研究參與者A生涯猶豫經驗在第1篇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中移動歷程表. …104
表 4-3-2 研究參與者A生涯猶豫經驗在第13篇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中移動歷程表…105
表 4-3-3 研究參與者A心理位移書寫日記經驗訪談整納表………………………. ...107
表 4-3-4 研究參與者B生涯猶豫經驗在第1篇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中移動歷程表. …108
表 4-3-5 研究參與者B心理位移書寫日記經驗訪談整納表………………………. ...111
表 5-1-1 研究參與者A和研究參與者B置身結構綱要對照表……………………. ..113

圖 次
圖2-1-1 生涯未定向各類型之關係圖……………………………………………………17
圖3-4-1 研究歷程圖………………………………………………………………………54
圖4-1-1 研究參與者A我位格「是否考研究所的思量」蹺蹺板圖……………..........73
圖4-1-2 研究參與者A我位格「暑期實習領域二擇一」蹺蹺板圖……………..........75
圖4-1-3 研究參與者A「你位格」圖……………………………………………………78
圖4-1-4 研究參與者A「他位格」圖……………………………………………………81
圖4-1-5 研究參與者A「再回到我位格」圖……………………………………………84
圖5-3-1 生涯自我效能架構圖…………………………………………………………..1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玉珍、吳麗琴(2009)。大一生回顧升學生涯抉擇與生涯適應之脈絡相互影響模式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39-79。
王俊諺(2008)。組織精簡後留任人員之工作不安全感、生涯不確定感、信任與組織承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臺北市。
田秀蘭(1998a)。男女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33-148。
田秀蘭(1998b)。我國大專學生生涯決定問題分類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87-2413-H-153-004)。臺北市:行政院。
田秀蘭、林佳慧、詹麗芬、陳淑琦(2004)。台灣地區大學生生涯不確定敘事的分析。取自http://163.20.44.7/gsjh/web/right/career/career/jh/pro/4.pdf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98年大專青年尌業力調查報告。臺北:教育部。取自http://www.yda.gov.tw/content/messagess/contents.aspx?&SiteID=563426067575657313&MmmID=563640231711543470&CatID=&MSID=563655364734443170。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 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吳淑禎(2012) 。從學校到職場:青年的生涯轉銜服務需求、生涯準備與轉銜服務的檢討與改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101-2511-S-003-050)。臺北市:行政院。
呂書婷(2014)。派遣員工之生涯不確定感、職涯停滯與工作敬業心關係之研究—以生涯管理行為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非(2013)。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情緒效應機制之話語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澳門大學,澳門。
李亭萱(2012)。愛情分手者接受心理位移書寫經驗與其對情傷復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李素芬(2009)。憂鬱症團體領導者心理位移之經驗及影響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素芬(2011 年11 月)。諮商心理師心理位移經驗及對自我與諮商實務之影響分析研究。「2011 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素芬(2012 年11 月)。心理位移書寫的助益性研究。「2012 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李素芬(2014)。實習諮商心理師以個別諮商經驗進行長期性心理位移書寫對自我與諮商實務之影響及影響機制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MOST103-2410-H034-026)。臺北市:行政院。
李素芬、金樹人(2010 年7 月)。團體領導者心理位移之經驗及產生之自我督導功能與歷程研究。「第二屆海峽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暨2010 年華人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素芬、陳淑瓊(2013)。新手團體諮商師心理位移之經驗與影響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102-2410-H034-006)。臺北市:行政院。
李淑媛(1995)。高一學生問題解決態度、生涯不確定源與生涯決定狀態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詠秋 (2002)。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維倫 (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林幸台、金樹人(1997)。高中學生生涯定位量表之編製研究。中華輔導學報,5,1-18。
林昱君(2013)。藝術治療介入對大學生生涯不確定性之焦慮及好奇心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香君(1992)。生涯未定向類型與團體諮商策略交互作用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文(1993)。大學生生涯確定狀態及其因徑模式驗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清文(1993)。生涯決策歷程與生涯不確定概念及其評量之研究。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287-309。
林清文(1994)。大學生生涯發展問卷編製及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17,175-255。
林清文(2000)。大學生生涯發展與規畫手冊。臺北:心理。
金樹人(2001)。生涯可否規劃。載於金樹人、黃迺毓(主編),生涯與家政教育(93-100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金樹人(2005)。心理位移辯證效果之敘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03-001)。臺北市:行政院。
金樹人(2011)。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金樹人(2011)。心理位移研究的趣與味:自性化過程的實踐。輔導季刊,47(2), 1-6。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東華(原著出版年1997)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67-190。
洪菁苑(2014)。從生涯未定向到自主定向:大學生的生涯探索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巧玲(2006)。「識得情緒真面目,只緣心理來位移」-「我、你、他」日記書寫對提升國中生情緒智力短期及長期改變之現象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逸馨(2014)。心理位移書寫對伴侶關係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翁逸馨、李素芬(2013 年5 月)。以伴侶關係議題進行心理位移書寫之經驗與    影響初探研究。「2013 全國輔導與諮商碩博士研究生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銘傳大學。
袁志晃(2002)。生涯未定大學生生涯發展阻力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09-130。
高先瑩(2005)。高中職學生生涯不確定性量表之編製暨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高毓玲(2005)。軍校高中生生涯成熟程度生涯不確定程度與生涯決定狀態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仁和、黃金蘭、林以正(2010)。心理位移書寫法之位格特性驗證與療癒效果分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29-60。
張仁和、黃金蘭、林以正(2013)。從情緒平和與止觀探討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方法的療癒機制。教育心理學報,44(3),589-608。
張元祐(2014)。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運用心理位移面對實習壓力之經驗與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淑虹(2012)。政府公務人員工作鑲嵌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生涯不確定感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華甄(2012)。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家人關係與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以原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103年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3/103edu.pdf
郭美吟(2006)。母女關係中自我的探索歷程--以二個生涯未定向女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欣怡(2000)。依附關係與生涯探索、生涯不確定源、生涯定向狀態之相關研究--以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姿妤(2010)。一個單親家庭乖女兒的故事述說,以心理位移方法完成成人的身分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惠如(2012)。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之學習動機與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慧萍(2009)。從迷霧走向清晰—生涯猶豫大學生生涯諮商歷程之實踐與反思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麗如(1995)。大學生生涯發展阻隔因素量表(大專版):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游敦皓(2013)。自體免疫患者運用心理位移書寫法之改變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游錦雲、李慧純(2010)。臺灣地區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生涯自我效能感與就業意願之關係探討──以高等教育資料庫為例。國教新知,57(1),26-42。
鈕文英(201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黃玫瑰(1995)。壓力調適與前程發展團體諮商方案對生涯未定向社會青年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金蘭、張仁和、程威銓、林以正(2014)。我你他的轉變:以字詞分析探討大學生心理位移書寫文本之位格特性。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35–58。
黃婷(2011)。心理位移書寫法對提升碩士研究生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澳門大學,澳門。
黃舜隆(2012)。海事水產類科高職學生之生涯不確定、堅毅性格與自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黃瑛琪(1997)。生涯探索團體對高一生涯不確定型學生生涯定向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預期程度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瑛琪(2007)。生涯定向諮商模式之建構與檢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慧涵(2006)。生涯不確定狀態的相關議題及處理。輔導季刊,32(3),20-25。
楊佳穎(2003)。生涯諮商的新取向一積極不確定。諮商與輔導,214,9-13。
楊昕瑜(2014)。大學生參與敘事取向結合心理位移書寫團體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敏英、游萬來、陳斐娟(2005 )。探討工業設計系學生面臨的困擾及生涯輔導需求對設計教育的意涵。設計學報,10( 2 ),57-75 。
楊雅嵐(2008)。偶發事件對流浪教師生涯決定影響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嬛椿(2010)。高中職學生生涯不確定之探究-生涯建構理論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臺北花蓮市。
董氏基金會(2008)。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臺北:董氏基金會。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files/2008%E5%A4%A7%E5%AD%B8%E7%94%9F%E4%B8%BB%E8%A7%80%E5%A3%93%E5%8A%9B%E6%BA%90%E8%88%87%E6%86%82%E9%AC%B1%E6%83%85%E7%B7%92%E4%B9%8B%E7%9B%B8%E9%97%9C%E6%80%A7%E8%AA%BF%E6%9F%A5.pdf
劉淑慧、田秀蘭、王智弘、劉孟奇、何希慧(2015)。台灣大專生涯輔導工作之在地發展與展望。生涯電子報,16,1-9。
鄭仁偉(2011)。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成效評估暨就業力調查研究。臺北:教育部。取自http://www.yda.gov.tw/content/messagess/contents.aspx?&SiteID=563426067575657313&MmmID=563640231711543470&CatID=&MSID=563655370572206435
謝亦泰(2007)。從情緒向度與不同心理位置和特性探討敘事書寫的正面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謝宏惠(1990)。大專生性別角色、場地獨立性、決策型態、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不確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佩玲(2006)。生涯不確定對大學應屆畢業女生的生涯探索之影響—以商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茉莉(2003)。影響台灣南部地區女大學生生涯不確定感因素之探討。諮商輔導文粹,8,35-60。
簡君倫(2010)。大學生性格類型、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美杏、陳瑛治、林清文(2003)。生涯探索課程對護生生涯定向狀況之影響。弘光學報,42,19-29。
蘇倫慧、賴志超、趙淑珠(2013)。親密關係、情緒與生活滿意度—正向情緒的中介效果。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5,55-86。

二、英文文獻
Bechtol, W. M.(1978). Helping undecided students select a major or career.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6),570-571.
Bratcher, W. E. (1982).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on career selection: A 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 87-91.
Chang, J. H., Huang, C. L., & Lin, Y. C. (2013).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Paradigm in Diary-Writing (PDPD) and its psychological benefi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4(1), 155-167. doi:10.1007/s10902-012-9321-y
Cohen, C.R., Chartrand, J. M., & Jowdy, D. P. (1995).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indecision subtypes and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 440-447.
Esters, L. T.(2007).Career indecision levels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a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48(4),130-141.
Garis, J. W. & Niles, S. G. (1990). The separate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SIGI and DISCOVER and a career planning course for undecided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8, 261-274.
Gati, I., Krausz, M., & Osipow, S. H. (1996). 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 510-526.
Goodson, W. D.(1981). Do career-development needs exist for all students entering colleges or just the undecided major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2(5),413-417.
Gordon, V. N. (1998). Career decidedness types: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6, 386-403.
Harman, R. L., & Dutt, L.G.(1974).Career counseling workshop: a new approach for undecided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23(1),68-70.
Heppner, M. J., & Hendricks, F. (1995). A process and outcome study examining career indecision and indecisiven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4) , 426-437.
Jones, L. K., Gorman, S., & Schroeder, C. G. (1989).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DS and the Career Key among career undecided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334-344.
Kelly, K. R., & Lee, W. (2002). Mapping the domain of career decision problem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1, 302-326.
Lee, S. F. (2012). The experiences and process of self-healing produced from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writing. 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positive psych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network for positive psychology (ENPP), Moscow, Russia.
Luzzo, D. A., Hasper, P., Albert, K. A., Bibby, M. A., & Martinelli, E. A. (1999).Effects of self-efficacy-enhanc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math/science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interests, goals, and actions of career undecided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6(2), 233-243.
Rayman, J. R. , Bernard, C. B., Holland, J. L., & Barnett, D. C. (1983), The effects of career course on undecided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Vacational Behavior, 23(3), 346-355.
Salomone, P. R. (1982). Difficult cases in career counseling: II-the indecision client.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0, 496-500.
Santos, P. J., Ferreira, J. A., & Goncalves, C. M.(2014).Indecisiveness and career indecision: A test of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5, 106-114.
Taylor, K. M., & Betz, N. E. (1983). Applica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areer indecision. Journal of Vovational Behavior, 22, 63-81.
Van Matre, G., & Cooper, S. (1984). Concurrent evaluation of career indecision and indecisiveness.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62(10), 637-639.
Wang, Y. L., Lin, Y. C., Huang, C. L., & Yeh, K. H. (2012). Benefitting from a differentperspective: The effect of a complementary matching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habitual perspective on emotion regulatio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98-207. doi: 10.1111/j.1467-839X.2012.01372.x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