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7200722381500
DOI 10.6846/TKU.2007.00502
論文名稱(中文) 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文化戰略與作為研究(2002-2007)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Strategy of Cultural Warfare Against Taiwa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Hu Jintao (2002-2007)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陳美春
研究生(英文) Mei-chun Chen
學號 79326011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1
論文頁數 25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洪陸訓
委員 - 曾復生
關鍵字(中) 兩岸文教交流
文化戰略
兩岸關係
關鍵字(英) Cross-Strait cultural exchanges
Cross-Strait relations
Cultural Warfa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民進黨執政後,重視台灣本土文化發展,積極確立台灣主體意識,突顯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差異性,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觀愈益強化。胡錦濤上台後,積極擴大文化的影響力,促使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的框架,壓縮台灣的外交空間。對台則強化兩岸文教交流,釋放惠台民眾的政策,加強統戰拉攏的力道,促使台灣民眾重新認同中華文化,壓制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舖陳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理論、文獻檢閱及重要名詞解釋。第二章探討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形成背景與目標,以疏理其反獨促統政策的脈絡與發展。第三章針對兩岸文教交流的趨勢,歸納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重點項目及其實際作為。第四章論述中共對台文化戰略對兩岸的影響,剖析各領域所造成的正負面影響。第五章說明台灣的因應作為,避免我民眾受中共統戰的影響,進而發揮兩岸文教交流所產生的示範作用,增進大陸民眾對台的正確了解。第六章結論,研究發現中共目前對台工作以青年學生、中南部民眾為工作重點。由台灣民眾主體意識日益穩固來看,台灣民眾受中共文教統戰影響有限。中共崛起對台灣是機會也是挑戰,政府應運用趨吉避凶、以小博大的方式,掌握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動態平衡,爭取台灣最大的國家利益。研究心得為持續強化台灣主體意識、擱置統獨爭議;和平對等、互惠雙贏;全球化佈局、穩定台美中關係等。
英文摘要
Since it came to power,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has put much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local culture.  It has also aggressively forged the concept of Taiwan as a political entity and highligh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ese and Chinese cultures.  In the meantime, recognition of Taiwan as a sovereign state has been on the increase among Taiwanese.  But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Hu Jintao became president of China, he has further exerte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o persuad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accept the so-called “One China” framework.  Apart from that, China has also multiplied cross-strait cultural exchanges, promulgated policies favorable to the Taiwanese, and strengthened the force of “united front tactics.” The fact that more and more Taiwanese regard Taiwan as a political entity means that Taiwanese are only partially influenced by China’s cultural propaganda.  However, the rise of China present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challenge to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measures to its benefit and use its position as a leverage tool to safeguard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among China, US, and Taiwan so as to pursue the utmost national interests of Taiwan. This thesis therefore recommends that the government put aside the issue of independence or reunification, continue to strengthen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Taiwan, deal with China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eace and reciprocity for a win-win result, and work with states around the globe to stabiliz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iwan, China, and the US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文化戰略與作為研究
(2002-2007)
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研究動機                                      1
第二項研究目的                                      6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一項研究範圍                                     10
第二項研究限制                                     12
第三節研究途徑與方法                                 13
第一項研究途徑                                     13
第二項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理論、文獻檢閱與重要名詞解釋                   15
第一項理論、文獻檢閱                               15
第二項重要名詞解釋                                 24

第二章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形成背景與目標           28 
第一節胡錦濤時期中共整體對台政策                     28
第一項軟硬兩手、官民分離                           28
第二項整合運用、內外有別                           30
第二節十六大前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發展                   32
第一項毛澤東時期                                   32
第二項鄧小平時期                                   34第三項江澤民時期                                   35
第三節十六大後影響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因素             36
第一項國際因素                                     38
第二項台灣因素                                     49
第三項國內因素                                     53
第四節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目標與策略                   59
第一項爭取認同中華文化,遏制文化台獨               61 
第二項建構反獨促統的國際環境                       66
第三項建構文化中國,完成兩岸統一                   70 

第三章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作為                     75
第一節兩岸文教交流現況與發展                         75
第一項兩岸文教交流現況                             75
第二項兩岸文教交流發展                             80
第二節學術教育領域                                   82
第一項強化對台青年工作                             82
第二項增強與台灣學者的互動                         94
第三項加強對台調查研究                             95
第三節藝文宗教體育領域                              100 
第一項建構閩南文化圈                              100
第二項深化兩岸宗教交流                            107
第三項運用奧運統戰                                112
第四節大眾傳播領域                                  115
第一項加強對台的媒體宣傳                          118
第二項深化兩岸新聞交流                            120
第三項促進出版交流                                123
第五節海外僑胞統戰                                  127
第一項積極統戰拉攏作為                            127
第二項形成反獨促統聯盟                            132

第四章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影響                    134
第一節學術教育領域                                  135
第一項吸引台灣人才赴中國大陸發展                  135
第二項增進對中共官方政策的理解                    138
第三項衝擊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                      140
第四項加速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的興起                  142
第二節藝文宗教體育領域                              145
第一項遏止台灣文化的發展                          145
第二項促使中國大陸宗教自由化發展                  146
第三項主辦奧運,欲將台灣去政府化                   149
第三節大眾傳播領域                                  152
第一項促使台灣媒體正面傳播中國大陸發展            152
第二項增進中共媒體自由化                          154
第四節海外僑胞                                      159
第一項降低僑胞對台灣的向心力                      159
第二項僑胞在僑居地積極遊說一中原則                160

第五章台灣因應中共對台文化戰略的作為            163
第一節學術教育領域                                  169
第一項協助台商子女教育                            169
第二項加強中國大陸專業人士對台正確認知            171
第三項強化對中國大陸發展的研究                    173
第二節藝文宗教領域                                  175
第一項豐富兩岸藝術交流內涵                        175
第二項擴大宗教自由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力              177
第三項突顯台灣文化的多元開放                      179
第三節大眾傳播領域                                  182
第一項兩岸媒體駐點採訪                            182
第二項增強對中國大陸及國際廣播的力道              184
第四節海外僑胞                                      186 
第一項爭取對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尊重                  186
第二項增加對台灣發展的認識                        188

第六章結論                                      191
一、研究總結                                        191
二、研究發現                                        193
三、研究心得與感想                                  196
四、政策建議                                        203        
表目錄

表1:國內有關兩岸關係論述分析表                 16
表2:兩岸部分學者之兩岸關係論著檢閱表           21    
表3:全球孔子學院總數及分布                     46
表4:兩岸歷年往來人數統計表                     76
表5:中國大陸人士來台從事文教交流核准數         78
表6:中國大陸近年來暑假期間對台青年工作概況     86
表7:金馬小三通統計資料總表                    105
表8:金馬小三通往來統計表                      106
表9:歷年來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廣電節目進入台灣
地區數量統計表                            125
表10:兩岸人員交流統計分析                      217
 
附錄

附錄1:中共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全文      207
附錄2:「上海公報」及「八一七公報」全文        210
附錄3:鄧小平對台政策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19
附錄4:江澤民對台所提的八點意見                221
附錄5:胡錦濤第1次所提的胡四點                226
附錄6:反分裂國家法全文                        226
附錄7:第1屆國共經貿論壇後宣布惠台的15項措施 229
附錄8:胡錦濤會見連戰時所提的四點意見          233
附錄9:廈門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對臺教育工作
的意見》                                235
附錄10:第2屆兩岸國共經貿文化論壇宣布的惠台政策  238
附錄11:民意調查(民國96年4月20日-4月22日)  240
附錄12:民意調查(民國96年5月4日-5月6日)    241
參考書目   24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丁樹範編,中國大趨勢,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
中國事務-迎接全球化、超越2008,台大: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3年9月14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台灣研究年度報告2002,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4月。
王銘義著,對話與對抗 台灣與中國的政治較量,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
包宗和 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3月初版。
石之瑜、李念祖著,規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4月。
石之瑜、李念祖著,漸行漸遠-找尋兩岸關係,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
石之瑜著,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6月。
石之瑜著,社會科學方法新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全國台灣研究會,台灣2004,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7月。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12月。
李義虎著,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5年6月。
李銘義著,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
李曉東著,全球化與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辛旗著,時代悲情 文化變遷 兩岸關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8月。
林中斌著,以智取勝,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7月。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邵宗海著,大陸台灣研究,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7月。
邵宗海著,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邵宗海著,兩岸關係與兩岸對策-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後的解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
耶魯兩岸學會,邁向21世紀的兩岸關係,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軍事情報局,2002年大陸情勢總觀察,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3年1月。
軍事情報局,2003年大陸情勢總觀察,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4年1月。
軍事情報局,2004年大陸情勢總觀察,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5年1月。
軍事情報局,2005年大陸情勢總觀察,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6年1月。
軍事情報局,中國大陸研究論叢—2005年集刊,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6年1月。
倪世雄著,當代國際關係理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2月。
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
許世銓主編,台灣研究年度報告2000,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3月。
郭偉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
陳宏編著,解讀台灣問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5月。
陳良生、楚樹龍、陶紅兵著,中國國家統一戰略,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2月初版。
陳明通等著,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先覺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梓龍、柳金財、曾喜昭著,胡溫體制的治國理念與政策走向初探,台北:遠景交流基金會,2004年12月。
陳毓鈞著,胡錦濤時代的中美台動向--維持現狀 遏制台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年8月。
楊開煌著,出手 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5月31日。
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台北:經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
劉文斌著,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問津堂,2005年。
鄭海麟著,海峽兩岸關係的深層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戴萬欽主編,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和平與發展的展望,台北:時英
出版社,2006年3月。
魏萼著,中國國富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3年4月。





二、英文書籍
Andrew J. Nathan,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New York, 1997。
Joseph S. Nye, Jr,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Basic Books,Inc., Publisher, New York。 
Michael D. Swaine Ashley J. Tellis,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Published 2000 by RAND。
Owen Harries, editor, China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Jersey, 2003。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edition 2003。
Sheng Lijun,China and Taiwan-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Chen Shui-bian,,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2。
Steve Tsang, editor, Peace and Secur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New York, 2004。





三、中文期刊資料
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1月1-2日
「中共電台報導:2005:海峽兩岸關係發展重要而關鍵的一年」,對台廣播輯要,2005年12月29日。
「海峽兩岸:點擊2005亮點展望2006新局」,對台廣播輯要,2005年12月26日。
Dennis J. Blasko,「共軍現代化概況」,國防譯粹第33卷第4期,2005年10月。
方立,「美國對外文化外交中的政治因素」,高校理論戰線,1994年第3期。
王信賢,「世界體系理論與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策略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6期,
王銘義,「<反分裂法>之後中共對台策略總覽」,和平論壇,2005年12月29日。
石之瑜,「找回民間:反思兩岸關係研究中的名器意識」,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7期,2003年7月。
吳傳國,「心理戰略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戰略學刊199卷4期,1997年12月31日。
吳瓊恩,「中國的統一與中國的崛起-文化戰略的思考」,海峽評論三十一期,1993年7月。
宋鎮照、黃鴻茗,「當前兩岸政經關係的發展、挑戰與前瞻:建構新兩岸關係思維」,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0期,2006年10月。
林奎燮,「90年代中國大陸社會文化轉型的反思與探討」,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2期,2004年12月。
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十五卷第二期(民國九十年夏季號)。
翁明賢、王崑義,「新世紀以來兩岸的全球擴展: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思辯與行動」,國防政策評論第二卷第二期,2001年秋季。
高輝,「兩岸交流的現狀與評估」,和平論壇,2005年12月29日。
張誠恩,「永續發展的思惟-開展交流、合作、互信的兩岸關係」,中共研究 40卷8期,2006年8月,頁21-34。
莫大華,「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1996年6月。
許志嘉,「和平發展道路下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機會」,第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北京),2006年8月9日,頁89-98。
陳明通,「國際環境下的兩岸關係」,和平論壇,2005年12月29日。
陳德昇、陳欽春,「兩岸學術交流之發展與評價-台灣地區學者觀點的調查研究」,遠景季刊第二卷第一期,2001年1月5日。
傅豐誠,「福建全面推進閩台產業對接的意涵與影響」,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0期,2006年10月。
彭光謙,「務實與創新-2003年中國政府對台政策的特色」,兩岸關係,2004年3月,相9-11。
程振隆,「教育、意識型態與國家認同-兩岸教育交流下的中國霸權對台灣國家認同的影響」,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2003年11月1日。
童振源,「中共『十六大』後對台政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2期,2003年3月,頁41-56。
童振源、陳碩廷,「九二共識的形成、實踐與瓦解」,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2期,2004年12月。
黃秋龍,「反分裂國家法與允諾策略的博奕分析途徑」,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期,2006年1月。
楊開煌,「『兩國論』後中共『文攻式武嚇』之分析-以部分地方媒體『武力統一論』為例」,遠景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99年。
楊開煌,「一中原則:從政治堅持到法律操作」,第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北京),2006年8月9日,頁99-108。
楊開煌,「中共統戰會議之分析-兼論兩岸學界對統戰之研究」,遠景季刊第二卷第二期,2001年4月10日。
楊開煌,「楊開煌:創造一個新型的兩岸關係」,中國評論通訊社,2005年10月25日。
趙成儀,「現階段中共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之分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0期2005年10月。
劉文斌,「內外交迫、行遠自邇」,中共研究40卷12期,2006年12月。
劉文斌,「當前中共對台統戰作為的結構性環境:從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觀點」,中共研究40卷8期,2006年8月。
鄭又平,「選票邏輯與兩岸關係的政策困境」,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0期,2006年10月。
謝昌生,「江澤民時期中共軍事外交戰略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7期,1999年7月。
謝曉娟,「文化全球化的挑戰與跨世紀的中國文化戰略」,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102-104。
羅曉南,「文化產業、意識形態與知識精英 - 兼論三種有關中國電視劇文化策略的論述」,東亞研究第三十六卷第二期,2005年7月。
譚曉曙,「論中共對台政策的演變及特點」,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2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41-69。





四、英文期刊資料
Alan D. Romberg, “Cross-Strait Relations:Avoiding War, Managing Peace”,Chinese Council of Advanced Policy Studies, November 2004。
Aphorisms and suspicions – China’s world order,The Economist, Nov. 19, 2005。
Brad Glosserman, Sino-U.S. Relations and Regional Security, Issues & Insights Vol.4-No.7, August 2004。
Cheng-yi Lin,“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the Taiwan Strait”,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23;87-98,2001。
David C. Gompert, François Godement, Evan S. Medeiros, James C. Mulvenon,”China on the Move”, Published 2005 by the RAND Corporation。
Dick K. Nanto, Emma Chanlett-Avery, “The Rise of China and its Effect on Taiwan, Japan, and South Korea:U. S. Policy Choices”,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pril 12, 2005。
Eric Teo Chu Cheow, “Beijing’s bid to reduce the China Threat & the Beijing versus Washington Consensus”, Peace Forum, www.peaceforum.org.tw, Jan. 18, 2006。
Hasan Ansari, Ravi Vohra,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t Sea:Opportunities for India and Pakistan”,SAND December 2003。
Howard W. French, A grinding of gears in Beijing diplomacy; Letter from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ay 5, 2005。
Jim Yardley and Chris Buckley, Beijing and Taiwan seek middle ground; Adjustment in “one China” reference offer room for renewed talks,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ay 13, 2005。
Keith Crane • Roger Cliff • Evan Medeiros •James Mulvenon • William Overholt,”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Published 2005 by the RAND Corporation。
KEVIN POLLPETER,U.S.-China Security,”Management Assessing the Military-to-Military Relationship”, Published 2004 by the RAND Corporation。
Kwei-Bo Huang, “The Worldview of Taiwan:A Source of Peace or Conflict?”,Peace Forum,  April 2007。
Michael D. Swaine,”DETERRING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aiwan’s Defense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Program”,China Program Number 46,July 2004。
WILLIAM H. OVERHOLT,”China and Globalization”, Testimony presented to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on May 19, 2005。
Xianquan Xu,”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Published 2004 by the RAND Corporation。





五、碩博士論文
郭婉玲,「兩岸新聞交流歷程之探討(1987-2003)」,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2003年7月。
葉定國,「論台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點的研究」,中山大學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鄭國智,「中共對台統戰策略之研究:公元2000年-2002年」,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2002年12月。
瞿毓峰,「胡錦濤主政後的對台政策及其對兩岸關係之影響」,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2006年6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