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6200620021700
DOI 10.6846/TKU.2006.01093
論文名稱(中文) 父權黨國的傳聲筒?-中共婦聯組織的決策與政治宣傳(1985~2004)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outhpiece of the patriarchal party-state?-Th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of the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 in P.R.C.(1985~2004)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陳慕儀
研究生(英文) Mu-I Chen
學號 6922401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09
論文頁數 2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范雲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委員 - 游鑑明
委員 - 陶儀芬
委員 - 林若雩
關鍵字(中) 女性主義
婦女運動
婦女工作
婦聯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政治宣傳
父權
黨國
關鍵字(英) feminism
women’s movement
woman-work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
political propaganda
patriarchy
party-stat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為了解中共婦聯的角色定位,本研究從政治宣傳與決策過程出發,以內容分析法對1985-2004年全國婦聯的政治宣傳主要媒介「中國婦女報」加以檢視。其次,由於婦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每次會議均有工作報告與決議。本研究對其文件作內容之分析,以了解婦聯組織之決策。
    本研究問題意識在於,中共婦聯組織實際擔任的,是黨的婦女政策傳聲筒,還是婦女利益的代表者角色。另外,雖然至今在自主性「婦女運動」發展過程中,婦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召開後,是否仍只能侷限在執行婦女工作,並且是否具有轉型的可能。
    然而,本研究發現似乎只有婦女工作,而沒有婦女運動。不論在工作報告或是中國婦女報裡,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舉行後,並沒有顯示更具顯著之婦聯的自主發展,很可能是因為在1995年後整個政治環境經歷了鄧小平去世,以及胡錦濤接位的影響。在文本中充斥著政治繼承意識形態的術語,壓縮了婦聯自主論述的發揮空間。在舉行了世界婦女大會,此一重大的國際形象宣傳活動之後,文本中也不復見對提高婦女地位的積極。
    透過對決策與政治宣傳的內容分析,中共婦聯組織的角色是父權黨國的政策傳聲筒,以及婦女工作的執行機構,與嚴謹定義下的自主性婦女運動沒有直接關係。雖然婦聯為婦女運動的發展貢獻良多,也為婦女權益奉獻心力,但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舉行之後,雖然自稱為「非政府組織」,卻沒有在自身章程與工作報告裡見到隻字片語,婦聯轉型的軌跡也沒有出現文本當中,中國大陸的「婦女運動」得寄望其他民間婦女組織。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ole of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ACWF), this thesis is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decision-making progress.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make clearly the role of ACWF,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mouthpiece of the patriarchal CCP and the representation for the Chinese women. As we know, the ACWF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autonomous women’s movement in China. However, we have no clear understanding, whether the ACWF has still just executed the woman-work, or it has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formation after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held in 1995.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ntext analysis on the China Women’s News, from 1985 to 2004, as well as, the reports and the resolutions for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Women, the highest power organ of ACWF convened once every five years, we can find that:
1.	The ACWF only executes the woman-work, instead of the autonomous women’s movement.
2.	After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held in 1995, the ACWF is still the mouthpiece of the patriarchal party-state.
This thesis found, it didn’t show the positive or autonomous development of the ACWF in the report or the China Women’s News after 1995.It seems that, the defined women’s movement should rely on other NGOs in mainland chin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20
第二章  中共婦聯組織..................29
第一節  中共的婦女政策....................29
第二節  婦聯的組織型態....................40
第三節  婦聯工作.......................47
第四節  1995年世界婦女代表大會...............65
第五節  婦聯的挑戰......................72
第三章  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工作報告之內容分析.......79
第一節  最高權力機構-全國婦女代表大會...........79
第二節  全國婦聯章程總則之變化...............87
第三節  工作報告的內容分析.................91
第四節  婦女工作的轉變...................129
第四章  中國婦女報之內容分析..............137
第一節  文本與分析單位...................137
第二節  統計分析.......................148
第三節  中國婦女報呈現之婦女議題...............169
第五章 結論...........................177
徵引書目.........................181
附件...........................189 
表目錄
表1 婦聯幹部統計資料表	41
表2中國婦女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與會代表層級表	81
表3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九屆領導機構表	84
表4 全國婦聯各主席與第一書記整理表	84
表5  一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94
表6二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97
表7  三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102
表8四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105
表9  五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109
表10  六大工作報告關鍵字	114
表11  七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118
表12  八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122
表13  九大工作報告關鍵字表	127
表14  歷屆工作報告婦女工作與婦女運動次數比較表	130
表15  歷屆工作報告生育與計劃生育次數比較表	133
表16  工作報告中婦聯組織的任務	134
表17  自1998年至2003年中國婦女報發行量表	140
表18  各年頭版新聞則數表	148
表19  主題類目則數分佈表	150
表20  方向類目則數分佈表	152
表21  策略類目則數分佈表	152
表22  陳述類目則數分佈表	153
表23政治類人名與關鍵字變異數分析表	156
表24  政治類人名與政經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56
表25  政治類人名與婦聯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56
表26  婦聯類人物與關鍵字變異數分析表	157
表27  婦聯類人物與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58
表28政治類人名與婦聯類人名相關係數表	158
表29政治類人名與類目變異係數表	160
表30政治類人名與類目相關係數表	160
表31婦聯類人名與類目變異數分析	161
表32婦聯類人物與類目相關係數表	161
表33政經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2
表34社會文化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3
表35婦女權利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4
表36  婦女角色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4
表37婦聯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5
表38  婦聯工作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6
表39婦兒工委類關鍵字與各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7
表40婦女類關鍵字與政經類關鍵字相關係數表	168
表41  1995年世婦會前後中婦報頭版主題分布表	172
表42婦女工作與婦女運動關鍵字次數表	172
表43婦聯關鍵字統計表	175

圖目錄
圖1議題設定效果過程	23
圖2  政治類人名與婦聯類人名散佈圖	159
圖3婦女工作與婦女運動關鍵字次數分布圖	173
參考文獻
壹、	中文專書
1.	Ellen R. Judd,胡玉坤譯,中國北方村落的社會性別與權力(南京:江蘇人民,2004)。
2.	Ng, Cecilia Choon Sim,「女性運動與國家:公民社會中的女性培力工作」,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編,性別主流化:2003國際婦女論壇會議實錄(臺北: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民92年)。
3.	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2003年)。
4.	中國婦女出版社,中國婦女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3年)。
5.	中華女子學院,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概論(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2年)。
6.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研究所,中國婦女研究年鑑1991-1995(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年)。
7.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1989年)。
8.	王行娟,「我為籌款奔忙」,黃婉玲編,女性的反響:一群曾參與九五婦女大會國際籌備會議的中國女性的心聲結集(北京:福特基金會,1995年)。
9.	王政,「『女性意識』、『社會性別意識』辨異」,杜芳琴、王向賢合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	王政,「淺議社會性別學在中國的發展」,杜芳琴、王向賢合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	全國婦聯國際聯絡部編,到2000年提高婦女地位內羅畢前瞻性戰略回答(北京: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中國組織委員會宣傳動員委員會,1994年)。
12.	吳鋒,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婦女發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3.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1997年)。
14.	李小江,「新時期婦女研究和婦女運動之我見」,杜芳琴、王向賢合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	李小江,身臨「奇」境-性別、學問、人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	李小江,婦女研究運動:中國個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17.	李英桃,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國際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	林東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民88年)。
19.	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民85年)。
20.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1996年)。
21.	計榮,中國婦女運動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22.	張錦華、柯永輝,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台北:碩人,民84年)。
23.	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95北京非政府組織婦女論壇叢書編委會編,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中國組委會工作紀實(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8年)。
24.	陳崇山,「關於報紙分類的思考」,中國新聞年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25.	馮媛,「要求權利、對口號和條文的超越:中國大陸婦女組織和婦女媒體的相互作用」,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2003年)。
26.	楊開煌,「大陸政體下的媒體組織及角色之變遷」,大陸傳播媒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80年。
27.	劉志筠、童兵,新聞事業概論(山西:山西人民,1987)。
28.	鄭揚,「婦女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從附屬到自主?」,知青新思維-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問題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
29.	謝麗華,「我們如何面向世界?」,黃婉玲編,女性的反響:一群曾參與九五婦女大會國際籌備會議的中國女性的心聲結集(北京:福特基金會,1995年)。
30.	顧燕翎,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民89年)。
貳、	中文期刊
1.	丁娟,「試述鄧小平理論與新時期婦女運動理論的發展」,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4期,(2000年)。
2.	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九卷第一期,(民95年)。
3.	王政,「評介柯臨清著『從社會性別角度看中國革命』」,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四期,(1996年)。
4.	仉乃華,「非政府組織話語及其對中國婦女組織的影響」,婦女研究論叢,第5期,(2000年)。
5.	北京民意調查所,「公眾與婦聯組織的聯繫」,中國婦運,第2期,(2001年)。
6.	石之瑜,「誰的改革開放?—女性主義對中共政治經濟的反思」,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2期(民83年)。
7.	佐平,「從婦代會到社區婦聯」,婦女研究論叢,第4期(2002年)。
8.	李小江,「50年,我們走到了哪裡?—中國婦女解放與發展歷程回顧」,浙江學刊,第1期,(2000年)。
9.	李靜之,「試論黨的領導、政府支持和婦女解放的關係─兼論婦聯和國家的關係」,婦女研究論叢,第2期,(2001年)。
10.	李靜之,「論婦女解放、婦女發展和婦女運動」,婦女研究論叢,第6期,(2003年)。
11.	坦丁,「中國婦女運動史研究概述」,中共黨史研究(京),第2期,(1997年)。
12.	季冬生,「論女性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14期,(2002年8月)。
13.	金一虹,「婦聯組織:挑戰與未來」,婦女研究論叢,第2期,(2000年)。
14.	姜新立,「中共意識形態之演變與發展(下)」,中共研究,第400期,(民國89年)。
15.	孫旭培,「新時期十年中國新聞媒介的功能與運作」,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研討會,(1999年)。
16.	馬天芳,「城市社區婦女組織角色變遷之解讀」,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4期(2003年)。
17.	張孟和,「大陸報業現況」,中共問題資料周刊,(1990年)。
18.	張洪英,「婦女組織的社會資本和個人社會資本及其資源動員—以“熱心大嫂”服務中心為例」,婦女研究論叢,第1期,(2003年)。
19.	張媛,「論中共對抗戰時期國統區婦女運動的影響和作用」,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第3期,(1995年)。
20.	張鍾汝、程福財,「民間婦女組織的興起與婦聯組織的回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京),第5期,(2002年)。
21.	楊婉瑩,「婦權會到性別平等委員會的轉變:一個國家女性主義的比較觀點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21期(2004年)。
22.	葉孟魁,「中共最早關於婦女運動的文獻—讀張太雷致共產國際『三大』的報告」,北京黨史研究,第1期,(1997年)。
23.	董妙玲,「建國以來婦女幹部選拔任用的歷程及其基本經驗」,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1年)。
24.	賈秀總,「對新形勢下社會化婦女工作格局的思考」,中華女子學院學報(京),第1期,(2002年)。
25.	廖淑玲,「議題設定理論之探討」,新聞學研究,(1990年)。
26.	暢引婷、鄭茂華,「抗日戰爭時期黨對婦女運動的領導」,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第22卷增刊,(1995年)。
27.	儀纓,「’95世界婦女大會影響下的中國婦女研究」,浙江學刊,第6期,(1998年)。
28.	儀纓,「不同的聲音─一次別開生面的“中國婦女組織研討會”」,婦女研究論叢,第3期,(1999年)。
29.	儀纓,「當代中國婦女研究組織初探」,婦女研究論叢,第2期,(2000年)。
30.	劉旭金,「理順關係,建立城市基層婦女組織網絡」,婦女研究論叢,第4期,(2002年)。
31.	劉伯紅,「中國婦女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浙江學刊,第4期(2000年)。
32.	鄧國勝,「『母親水窖』工程與婦聯的組織能力建設」,婦女研究論叢,第3期,(2003年)。
參、	中文學術論文
1.	吳宛穎,「中央日報與人民日報在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事件中之報導言論比較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2.	林公文,「中共的婦女運動」,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3.	夏春祥,「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4.	孫紫華,「中國大陸女性角色認知與婚姻價值觀變化之研究(1978-2004)」,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5.	高美莉,「中共『對象性報紙』之研究-以『中國青年報』之內容分析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6.	郭瓊文,「中共共青團政治社會化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7.	楊開煌,「中共『文件』詮釋之方法學探討」,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8.	鄧修倫,「聯合國體系下「女性議題」發展之探討」,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肆、	英文文獻	
1.	Croll, Elisabeth.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Henley and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
2.	Davin, Delia. Women-Work: Women and the Party in Revolutionary China.(Oxford: Oxford U. Press, 1976).
3.	Gilmartin, C. Kelley. 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adical Women, Communist Politics, and Mass Movements in the 192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4.	Holsti, Ole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Massa- chusetts: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5.	Judd, Ellen R. The Chinese Women's Movement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Stanford, Califo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6.	Mosher,Steven. W. Broken Earth: The Rural Chinese. London: Macmillen Publisher, 1983.
7.	Yee, Mary Aleessa.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women's movement the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 University of Calgary,2003.
8.	Zhang, Tong. Power, women and revolution : the role of the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 in China's revolution. phD. of Binghamton U state U of NY, 200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