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5201721310200
DOI 10.6846/TKU.2017.00560
論文名稱(中文) 單身女性的性別再現與消費迷思 ─ 對臺灣網路影音廣告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Gender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Myth of Consumerism of Single Women - A Study of Micro-film Advertising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游馨
研究生(英文) Xing You
學號 6030500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5-12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莊伯仲
委員 - 許傳陽
關鍵字(中) 單身女性
微電影廣告
後女性主義
文化消費
暖男
廣告收編
關鍵字(英) Single Women
Micro-film
Post Feminism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siderate Guy
Advertising Incorpo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許多品牌紛紛意識到單身女性的消費力,在操作女性議題時,除了避免物化女性,還要避免「婚姻等於幸福」的價值觀傳遞。廣告被視為具有建構社會知識、形成規範、反映價值,和塑造共識的作用,因此微電影廣告所塑造出的單身女性典範會對閱聽人產生一定的影響。故藉由本研究可讓廣告相關的從業人員得以自律和自省,避免只塑造單一的單身女性形象而加深閱聽人的刻板印象,藉此創造出更多具有深度的廣告文本,不僅可引發話題性,更可促進多元社會的討論與進步。
    本研究選取YouTube影音平台上以單身女性為主角敘事的微電影廣告作為研究對象,共計八項品牌,二十部微電影廣告。本研究以媒介批判角度分析單身女性之再現,並針對微電影廣告所擴增的單身女性,包括戀愛的女同志、充滿夢想的女性、專業獨立的女性、時尚貌美的女性等,探討這些形象背後隱藏的意義。與以往多以傳統性別廣告取向的研究不同,本研究以後女性主義和文化消費的觀點為著力點,批判廣告文化工業收編單身女性之過程。
    微電影廣告鼓勵單身女性藉由消費展現自由自主,但貧困、年老、受疾病與歧視之苦的單身女性卻刻意隱藏,因為她們缺乏商業價值。此外,微電影廣告擅長用異性間的愛情敘事,甚至透過「暖男」角色來解救單身女性。單身女性受微電影廣告收編,資本主義運作邏輯下,讓單身女性忽略廣告行銷之意識形態,而陷入自我審視與自我監視。
英文摘要
Enterprises are exploring new ways to target the large demographic of single female consumers. When they deal with women’s rights issues, they should not only avoid objectifying women, but also stop transferring the value that “marriage equals to happiness”. Advertising is a reflection of the values of its target demographics, thus shaping its norms. Therefore, the presentation of single women characters in micro-film advertising has a direct impact on its audie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advertisers who have the self-discipline and self-reflection to avoid stereotyping single women. This can lead to more targeted and truthful advertising, more positive outcomes, and promote public discussions towards social progress. 
    8 brands and a total of 20 micro-film advertisements that involved single women were selected from YouTube for this study. The focus was on representations of single women, such as lesbians in love, women with dreams, professional and independent women, and fashionable and beautiful women. The objective was to explore the hidden meaning behind these message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on traditional gender norms, this study used post-feminist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ories to criticize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s incorporation of single women.   
    Enterprises use micro-film advertising to encourage single women to show freedom through consumption. However, targeting single women who are poor, old, suffering from diseases, or being discriminated against lacks commercial value, leaving them underrepresented. Instead, enterprises typically market their products using a heterosexual love story narrative, such as the “considerate guy” who comes to the rescue of the single woman. Single women should ignore this kind of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and instead engage in self-examination and reflec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	13
第貳章	女性的媒體再現	29
第一節	歐美電影與電視的女性意象	29
第二節	亞洲電影與電視的女性意象	38
第三節	傳統媒體廣告的女性意象	42
第四節	網路影音廣告的女性意象	51
第參章	網路影音廣告的性別框架與消費迷思	56
第一節	網路影音廣告的性別本質化	56
第二節	資本女性主義包裝的單身女性	76
第肆章	社會文化對網路影音廣告的衝擊	89
第一節	單身與女性論述	89
第二節	都會單身女性的社會現象	92
第三節	網路影音廣告的烏托邦	96
第四節	網路影音廣告的單身女性新特質	9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8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1
參考書目    	114
附錄      網路影音廣告來源   125

表目錄
表1  單身文本歷年研究	7
表2  男、女初婚平均年齡表	94

圖目錄
圖1  符號表徵的三層意義  16
圖2  7-11《第二課 ─ 偽裝》女主角的偽裝  59
圖3  7-11《第三課 ─星期三我沒空》女主角和店員對話  61
圖4  7-11《第五課 ─單身花嫁》女主角在醫院一景  63
圖5  來一客《綠野仙蹤式的愛情》女主角等待愛情  64
圖6  來一客《鄰家美眉式的愛情》女主角詢問男子是否是電機科  65
圖7  來一客《福爾摩斯式的愛情》男顧客稱讚女主角的紅指甲  65
圖8  統一麵《第八話 ─ 美美獨享》女主角展現對男友的順從  67
圖9  飛柔洗髮精《愛在20》男友對女主角的限制  68
圖10 飛柔洗髮精《愛在30》女主角發現前男友心裡早有他人  69
圖11  LUX《璀璨瞬間》女主角透過美貌展現自信  70
圖12  俏美魔購物中心《從心愛自己》Giselle面帶微笑請房東離開  71
圖13  俏美魔購物中心《從心愛自己》的女同志  100
圖14  LeRêve Paris《有夢想的女人最迷人》女主角追求夢想  103
圖15  FORTE保養品《尋找。愛》女主角展現工作熱忱  105
圖16  俏美魔購物中心《第一集》女主角享受獨處時光  10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佳偉、曹秀娟(譯)(2015)。《儒學與女性》(原作者:羅莎莉)。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2)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原作者:彼得‧柯睿耿)。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7)
王韶憶(2010)。《PayEasy電視廣告中再現之女性形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懋雯、林俐君、黃淑鈴(2003)。〈電視廣告中的兩性角色〉。《台灣性學學刊》,9(1),1-13。
方孝謙(1996)。〈形象廣告「台灣魚」的符號學分析:聚合、組合及其應用〉。《新聞學研究》,52,149-165。
艾曉明等(譯)(2002)。《女性主義思潮導論》(原作者:羅斯瑪麗‧帕特南‧童)。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成令方等(譯)(2008)。《性別打結 ─ 拆除父權違建》(原作者:亞倫‧強森)。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7)
朱柔若(2010)。〈職場中的性別主流化:從性別統計看就業平等政策之成效〉。《 城市發展專刊》,8,8-25。
朱崇儀(2014)。《伊瑞葛來──堅持性別差異的哲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向北(2011)。〈微電影營銷襲來〉。《廣告主:市場觀察》,7,65。
呂程(2011)。《淺析中國大陸媒體中的“剩女”形象》。華東師範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論文。
李令儀(譯)(1995)。《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原作者:貝蒂‧傅瑞丹)。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原著出版年:1963)
李延玲(譯)(2016)。《女權主義的未來》(原作者:西爾維亞‧沃爾拜)。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1)
李維(譯)(1998)。《流行體系(II):流行的神話》(原作者:羅蘭‧巴特)。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67)
李臺芳(1996)。《女性電影理論》。臺北市: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蕙安(2010)。《女性意象與女性消費研究-以PayEasy電視廣告及購物網站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顯立(1994)。〈差異與觀影快感〉。收錄於,游惠貞主編。《女性與影像 ─ 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pp. 305-324)。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穎怡(譯)(2000)。《女性研究自學讀本》(原作者:裘伊‧瑪姬西絲)。臺北市: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6)
林文琪(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原作者:Graeme Turner)。 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7)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芳玫(2005)。《權力與美麗 ─超越浪漫說女性》。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宏濤(譯)(2009)。《啟蒙的辯證》 (原作者:馬克‧霍克海默、提奧多‧阿多諾)。 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1969)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225-264。
林素珍(2006)。〈安徒生及其愛情故事中的悲怨與離異〉。《國文學誌》,13,283-306。
林素惠(2014)。〈杜象單身機器躍上現(當)代藝術創作舞台初探〉。《藝術評論》,27,87-137。
邱如美(譯)(2006)。《夏娃經濟學》(原作者:法拉‧華納)。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5)
邱進福等(譯)(2005)。《傳播時代的文化》(原作者:James Lull等)。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1)
邱瑞鑾(譯)(2013)。《第二性》(原作者:西蒙.德.波娃)。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49)
招貝華(譯)(1991)。《全能女性》(原作者:麗琪‧羅賓斯‧瓊斯)。臺北市:方智出版社公司。(原著出版年:1990)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原作者:約翰‧伯格)。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8)
吳婉瑜、吳韻儀、盧智芳等(2004)。《Working Woman:要成功也要幸福》。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武桂杰(2009)。《霍爾與文化研究》。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
范家瑜(2007)。《閱讀電視廣告中新女性形象的意涵》。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慧玲(2003)。〈投射好萊塢、想像熱女郎:1930年代好萊塢與中國電影「女明星論述」的文化互設〉。收錄於,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III):近代中國婦女與文化(1600-1950)》(pp. 1-29)。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邵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2004)。《語言之鑰》。臺北市:大田出版社。
胡喬、熊曉媞、李超(2013)。〈微電影廣告初探〉。《視聽研究》,6,30-32。
施舜翔(2012)。〈後女性神話、奧斯汀鬼魂或現代羅曼史─看《J單身日記》中的現代女性雙重糾結〉。《文化研究月報》,125,153-162。
施舜翔(2012)。〈疲軟的後設與女性問題:從《詭屋》 看校園驚悚片發展困境。《文化研究月報》,134,33-36。
施舜翔(2015)。《惡女力: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臺北市:八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舜翔(2016)。《少女革命 ─ 時尚與文化的百年進化史》。臺北市:八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奈(譯)(2015)。《第4消費時代:共享經濟,讓人變幸福的大趨勢》(原作者:三浦展)。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3)
袁福洪(1980)。〈獨身主義與獨身生活〉。《中央月刊》,12(5),34-39。徐詩思(譯)(2015)。《No Logo : 顛覆品牌統治的反抗運動聖經》(原作者:娜歐蜜‧克萊恩)。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70)
孫秀蕙(1994)。〈廣告、色情工業與性文化〉。收錄於,游惠貞編。《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pp.111)。臺北市:遠流。
孫曉忠(2011)。〈單身女性:晚期資本主義文化與生產 ─《嘉麗妹妹》再解讀〉。《社會科學》,8,173-182。
商業周刊編輯部(2004)。《女人錢最大 ─ 女性行銷五部曲》。臺北市: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美惠(譯)(2010)。《W效應》(原作者:馬蒂‧迪特瓦、克里斯汀‧拉森)。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0)
張淑麗(1998)。〈解構與建構之後 ─ 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收錄於,張小虹主編。《性/別研究讀本》(pp. 317-318)。臺北市:麥田。
張淑麗(2001)。〈當代台灣女性文化評論的過去(未)完成式/未來進行式〉。收錄於,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pp. 137-171)。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張靚蓓(1998)。《鏡頭下的愛情》。臺北縣:米羅出版社。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作者:John Fiske)。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0)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原作者:Liesbet van Zoonen)。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4)
陳文玲、田若雯(譯)(2002)。《顛覆廣告》(原作者:尚-馬賀‧杜瑞)。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6)
陳正芬(譯)(2003)。《C型人生 ─ 事業、愛情、家庭、娛樂、學習、健康的未來與商機》(原作者:馬蒂‧迪特瓦)。臺北市:商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3)
陳光興(1991)。〈真實 ─ 再現 ─ 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 當代》,65,18-30。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45-86。
陳欣怡(譯)(2015)。《人生很長,最重要的是自己2》(原作者:石原加受子)。臺北市:八方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3)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臺北市:臉譜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9)
陳春富(2011)。〈「家」的夢想:解析房仲電視廣告中的家庭圖像與性別關係〉。《廣告學研究》,35,75-112。
陳美瑛(譯)(2006)。《敗犬的遠吠》(原作者:酒井順子)。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3)
陳倩如(2005)。〈小女孩包藏著大女人:台灣女人表裡不一〉。收錄於,別蓮蒂、陳倩如、陳富寶編。《女人錢最大:女性行銷五部曲》(pp. 48-66)。臺北市:商智文化。
陳祺勳(2014)。《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維平(2013)。《台灣單身女性的愛情論述:社群網站中情感短語的寫作/閱讀實踐》。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陳慧娟(1992)。《透視女性消費心理》。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陳瀅巧(2006)。《圖解文化研究》。臺北市:易博士文化。
黃秀如(譯)(2016)。《什麼都不買的一年》(原作者:努努‧卡勒)。臺北市:平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3)
黃冠閔(2009)。〈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臺大文史哲學報》,71,147-183。
黃建業(1995)。《楊德昌電影研究 ─ 台灣新電影的知性思辨家》。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 ─ 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連佳慧(2015)。《中國電視劇中的 “剩女”形象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陸品妃(譯)(2010)。〈從女性主義立場闡明資本主義〉(原作者:安.卡德)。收錄於,思想編委會編著。《文化研究:游與疑》(pp. 1-19)。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晉(2008)。《媒介與社會性別研究:理論與實例》。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
曾秀萍(2015)。《從Erving Goffman的性別廣告理論檢視雜誌廣告之女性性別角色呈現》。佛光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曾偉禎等(譯)(1997)。《女性與電影》(原作者:E. Ann Kaplan)。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3)
彭玲嫻(譯)(2009)。《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原作者:蓓拉‧迪波洛)。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6)
彭梅蘭(譯)(1988)。《新女性:風尚的主流 ─ 透過女性瞭解消費者的動向》(原作者:博報堂生活總合研究所)。 臺北市:書泉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6)
彭麗君(2005)。〈廣告與近代中國女性消費的再現〉。收錄於,李天鐸主編。《媒介與性/別》(pp. 67-83)。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葛紅兵、胡榴明(2003)。《單身群落》。北京:東方出版社。
葉純純(1995)。《珍‧奧斯汀小說中女性想像的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外文所碩士論文。
萬雪梅(2008)。〈《磨礪》的解構與女性主義解讀〉。《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6),72-75。
游婷靖(2005)。《凝視與對望:端睨九十年代台灣女性電影原貌》。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董智慧(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楊士堤(譯)(2015)。《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原作者:上野千鶴子)。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0)
楊力州(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The Moment》。臺北市:30雜誌。
楊幼蘭(譯)(2004)。《女性行銷》(原作者:Martha Barletta)。臺北市:藍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原著出版年:2003)
楊芳枝(2007)。〈流行文化裡的性別〉。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pp.92 - 110)。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楊明綺(譯)(2009)。《一個人的老後》(原作者:上野千鶴子)。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7)
楊宜婷、黃靖惠(2016)。〈女性職場新鮮人的成功歷程:電影敘事與年輕女性之接收〉。《新聞學研究》,128,135-180。
廖月伶(2015)。《婚與不婚:論婚姻本質與婚姻未來》。淡江大學未來所碩士論文。
廖如宣(2014)。《凝視臺灣,邂逅愛情:從微電影敘事方式看旅遊意象的媒體再現》。中華傳播學會,國立中正大學。
廖國鋒、黃柏茵、楊佳蓁、江芳毓、歐陽倩惠、陳寧等人(2014)。〈微電影的劇情式廣告是否優於電視廣告-與產品的配適效果〉。《紡織綜合研究期刊》,24,44-55。
蔡琰(1997)。〈電視時裝劇類型與情節公式〉。《中華傳播研究集刊》,創刊號。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趙樹勤(2006)。《女性文化學》。廣西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潘品璇(2014)。《後現代女性主義觀點應用於時尚廣告視覺符號分析》。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劉青、閆偉娜(2013)。〈基於微電影起源的特點分析〉。《聲屏世界》,2,42-43。
劉亞蘭(2008)。《平等與差異:漫遊女性主義》。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劉瑞琪(2003)。〈迫切地追尋女性觀者:辛蒂‧雪曼的《無題電影停格》系列〉。《女學學誌》,15,153-194。
劉毓秀(2015)。《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臺北市: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燕春蘭(2012)。〈論微電影營銷〉。《現代商貿工業》,18,66-67。
盧儀靜(2012)。《臺灣家務勞動有酬化之實踐可能與困境》。東吳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勵馨基金會(2015)。〈從傷痛淬鍊力量.十億人的全球起義:全球女權鬥士Eve Ensler(伊芙.恩斯勒)在臺唯一公開演講〉。《婦研縱橫》,102,46-55。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臺灣社會學刊》,30,135-164。
蕭蘋(2007)。〈性別與媒介〉。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pp.72 - 89)。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蕭蘋、張文嘉(2010)。〈相聚在金色拱門下:麥當勞電視廣告中的家庭形象分析(1984-2003)〉。《新聞學研究》,102,1-34。
賴明珠(2009)。《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台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謝小芩(譯)(1999)。《後女性主義》(原作者:Sophia Phoca)。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5)
謝瑤玲(譯)(2000)。《第二階段:兩性的試煉‧解放‧真平等》(原作者:貝蒂‧傅瑞丹)。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原著出版年:1982)
韓海青(2014)。〈王家衛鏡頭裡的女性形象與性格研究〉。《電影評介》,13,51-53。.
關山(譯)(2001)。《垃圾文化》(原作者:理查德‧凱勒‧西蒙)。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9)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等(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原作者:Ulrich Beck.Elisabeth Beck-Gernsheim)。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0)
嚴蓉(2014)。《淺析女性符號在中國電視廣告中的運用》。四川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5)。〈性別的魔鏡 – 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收錄於,姜亦慧主編。《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下)》(pp. 5-77)。臺北市:碩人出版有限公司。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英文文獻
Baumgardner, J., & Richards, A. (2010). “Manifesta: Young Women, Feminism, and the Future.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Barthes, R. (1957). Mythologi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English translation, Paladin Books, 1973).
Brunsdon, C. (1993). “Identity in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 Media, Culture & Society, 15(2), 309-320.
Chang, C. (2008). “Increasing Mental Health Literacy via Narra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13: 37-55.
Courtney, A. and Whipple, T. (1983). Sex Stereotyping in Advertising.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Currie, D. (1999). Girl Talk: Adolescent Magazines and Their Reader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De Lauretis, T. (1987). Technologies of gender: Essays on theory, film, and fict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 Susan J. (1994). Where the Girls Are: Growing Up Female with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Times Books.
Escalas, J. E. (1998). “Advertising Narratives: What Are They and How Do They Work?” In B. B. Stern (Ed.). Representing Consumers: Voices, Views and Visions (pp.267-28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Ewan, S. (1976). Captains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cGraw-Hill.
Franzwa, H. (1978). “The Image of Women in Television: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In G. Tuchman (Ed.).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ed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 (1991). “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 170-196.
Fiske, J. (198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Methuen.
Gallagher, M. (1980). Unequal Opportunities: The Case of Women and the Media. Paris: Unesco.
Gill, R. (2008). “Empowerment/Sexism: Figuring Female Sexual Agency in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Feminism & Psychology, 18(1), 35-60.
Gill, R., & Scharff, C. (2011). New Femininities: Postfeminism, Neoliberalism and Subjectivit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Gledhill, C. (1997). “Genre and Gender: The Case of Soap Opera”. 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337-386). London: Sage. 
Goffman, E. (1979). Gender Advertisemen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R. (1992). Reading Ads Socially. London: Routledge.
Hall, S.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13-64). London: Sage.
Hackett, R. A. (1984). “Decline of a Paradigm? Bias and Objectivity in News Media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1(3), 229-259.
Henderson, H. (1981). “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 Ethics for the Dawning Solar Age”. The Politics of the Solar Age: Alternatives to Economics. Anchor-Doubleday Books, New York, 354-405.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le, J. and Levine, E (1971). Rebirth of Feminism. New York: Quadrangle. 
Holter, Ø. G. (2007). “Men's Work and Family Reconciliation in Europe”.  Men and Masculinities, 9(4), 425-456.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and Company.
Jhally,  S.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Frances Pinter.
Leiss, W., Kline, S. and Jhally, S. (1990).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ements: Persons, Products & Images of Well-being. Australia: Nelson.
MacKinnon, C. A. (1989).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es, M. (1998). 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Women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Palgrave Macmillan.
Naisbitt, J., & Cracknell, J. (1984).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New York: Warner Books.
Probyn, E. (1997). “New Traditionalism and Post-feminism: TV Does the Home.” In C. Brunsdon, J. D’Acci & L. Spigel (Eds.),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 (pp. 126-13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ynolds, J. (2008). The Single Woman: A Discursive Investigation. East Sussex: Routledge.
Sara, R. (1980). “Maternal Thinking”.  Feminist Studies, 6(2), 342.
Seiter, E. (1992).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and Television”.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31-66.
van Zoonen, L.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Waring, M., & Steinem, G. (1988). If Women Counted: A New Feminist Economics.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Williamson, J.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 London: Marion Boyars.
Winship, J. (1980). “Sexuality for Sale”.  Culture, Media, Language, 217-223.
Yang, F. C. I. (2007). “Beautiful-and-bad Woman: Media Feminism and the Politics of Its Construction”.  Feminist Studies, 33(2), 361-383.
Zeisler, A. (2016). We Were Feminists Once. New York: PublicAffairs.

網站
1111人力銀行(2015年6月5日)。男大不婚! 女大難嫁?-現代男女感情觀調查。2016年8月2日,取自http://www.1111.com.tw/news/surveyns_con.asp?ano=78858
DDG(2016年)。品牌經營者必須知道的五個千禧世代特質。2016年10月30
    日,取自http://www.ddg.com.tw/archives/journal/millennials_characteristics
Douglas Holt(2016年3月1日)。〈Branding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2017
年4月12日,取自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3402.html
FocusMad營銷工坊(2017年3月9日)。借勢的很多,真正讀懂女性的沒有幾
個。2017年3月12日,取自
http://mp.weixin.qq.com/s/95P6Ec-AOpD7B1_68W7wgA
Hypesphere(2014年8月16日)。〈[人物] 優秀!喬瑟夫高登李維對女性主義
    的支持與看法〉。2016年12月11日,取自
    http://www.hypesphere.com/archives/35774
SHP Plus(2016年4月12日)。〈Not Everyone Touched By Viral “Sheng Nu” Film “剩女”大片並未打動所有人〉。2016年7月18日,取自 http://shpplus.com/news/viral-sheng-nu-film-sparks-debate/
Tanya(2015年4月28日)。〈廣告中的女性主義:用女性賦權包裝商品,從多芬「Choose Beautiful」看起〉。2016年11月13日,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7306
The New Lens(2015年10月19日)。〈台灣生育率全球第二低》不是因為大家不敢生小孩,而是「養不起」〉。2016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thenewlens.com/article/26673
人民網(2006年8月21日)。〈單身經濟潮起 主要發生在白領和中產階層人群〉。2016年7月18日,取自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45/4721596.html
女人迷(2014年8月7日)。〈暖男正夯?「期待好男人照顧」背後的女性困境〉。2017年1月31日,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5225
女人迷(2014年10月10日)。〈專屬女人的A片!看Female porn如何標示新時代來臨〉。2017年1月7日,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5821
女人迷(2017年1月17日)。〈韓國火辣MV與父權潛意識:被迫隱形的女性情慾〉。2017年1月23日,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2657
今周刊(2016年8月4日)。〈話題人物 – 一個人飛更高 藍心湄的單身幸福劇本〉。2016年11月9日,取自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17-157369
中時電子報(2016年6月13日)。〈愛工作不愛結婚? 女性未婚率創新高。2016年7月2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13000073-260202
中時電子報(2015年9月3日)。〈幸福感調查 - 結婚,人生才美滿?男性比女性更想婚〉。2016年7月18日,取自http://magazine.chinatimes.com/gfamily/20150903004115-300404
中時電子報(2015年5月15日)。〈港台羅漢腳盈餘 遠多於敗犬女〉。2016年7月2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5001009-260301 
方愷(2005年5月18日)。〈商業週刊:電視和網路視頻廣告融合將成趨勢〉。2017年3月17日,取自http://www.it.com.cn/f/news/055/18/114873.htm
艾彼(2015年12月31日)。〈淘汰性別歧視與強暴潛訊息!盤點最具時代意義廣告〉。2016年11月15日,取自http://womany.net/read/article/9524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6)。初婚者之年齡平均數。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aeFG0R2tHwmrDtITC%2fJSaA%3d%3d&d=m9ww9odNZAz2Rc5Ooj%2fwIQ%3d%3d。
泛科學(2016年2月9日)。〈這14部電影,帶你無痛搞懂11個心理治療學派!(下)〉。2017年3月13日,取自http://pansci.asia/archives/93516
坎城國際創意節台灣官網(2015年5月3日)。〈坎城創意節於2015年首創玻璃獅獎 - - 文化改變獎 並設立女性創意人訓練課程〉。2016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canneslions.com.tw/2015/05/the-glass-lion/
妞新聞(2016年9月23日)。〈[新聞稿]從心愛自己!女孩們的韓式「俏美新選擇」〉。2017年1月26日,取自http://www.niusnews.com/=P3jft8u0
美南新聞(2015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雙十一34分鐘成交額破200億〉。2016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scdaily.com/News_intro.aspx?Nid=86727
施舜翔(2012年11月23日)。〈陰性怪物:克里德的恐怖電影怪物論〉。2017年2月18日,取自https://popcultureacademytw.wordpress.com/2016/12/30/creedmonstrousfeminine/#more-736
唐亞東(2016年12月30日)。〈愛情需要一把辣椒!羅曼史中不能缺席的性與愛〉。2017年1月1日,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029
動腦雜誌(2015年2月25日)。〈2014台灣總廣告量成長4%〉。2015年11月27日,取自 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21464
動腦雜誌(2015年7月16日)。〈說好故事,讓消費者喜歡你的廣告〉。2016年8月9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2055
動腦雜誌(2016年4月1日)。〈2015台灣年度十大創意廣告〉。2016年7月31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3161&sort=
動腦雜誌(2016年5月2日)。〈品牌玩創意 單身行銷樂趣多〉。2016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43257&sort=#wBnHzboF
動腦雜誌(2016年5月10日)。〈單身經濟無可限量 創意創造新商機〉。2016年7月31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43142&sort=
動腦雜誌(2016年2月24日)。〈搶攻她經濟 品牌解構女力商機〉。2016年11月1日,取自 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2928
張茵惠(2016年6月1日)。〈說賦權太廉價-《我們曾是女性主義者:一場政治運動的買與賣》〉。2016年11月27日,取自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185
壹讀(2016年3月8日)。〈基督徒如何看待婦女節〉。2016年11月18日,取自 https://read01.com/5zgKLJ.html
壹讀(2016年4月12日)。〈用女權來賣廣告,能消除性別歧視嗎〉。2016年11月24日,取自 https://read01.com/N8QxKP.html
壹讀(2016年6月17日)。〈中國富二代海外生活:愛炫富、受歧視〉。2017年1月2日,取自 https://read01.com/j366Kz.html
壹讀(2016年7月7日)。〈跨境營銷有新玩法了!〉。2016年12月24日,取自 https://read01.com/N8QxKP.html
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2015年4月15日)。〈【協會新聞】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統計 2014全年度台灣整體數位廣告市場量達161.77億,成長18.3%〉。2015年11月27日,取自http://www.dma.org.tw/Bulletin/NewsDel/285
遠見雜誌(2009年11月)。〈未來十年最大經濟體〉。2016年11月3日,取自 http://m.gvm.com.tw/article_content_15446.html
聯合報(2012年11月19日)。〈催婚、逼婚…我單身 謝謝關心〉。2016年7月27日,取自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43/737396
羅昕(2016年5月19日)。〈《我們曾是女權主義者》作者:女權主義正在落後於時代〉。2016年11月27日,取自http://cul.sohu.com/20160519/n450376196.s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