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5200516511600
DOI 10.6846/TKU.2005.00328
論文名稱(中文) 資訊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之策略與成效─以電子郵件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rategies and Eff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rged with E-mail communications in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廖淑慧
研究生(英文) Shu-Hui Liao
學號 7921002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5-07
論文頁數 17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健華
指導教授 - 陳慶帆
委員 - 信世昌
委員 - 黃雅萍
關鍵字(中) 電子郵件
國文科教學
教學策略
教學成效
關鍵字(英) e-mai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y
teaching effec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數位科技融入教學,改變知識的來源與學習方式,而數位學習引領教育改革,教與學的內容、形式,已發展為雙向多元的媒體教學。新科技能否激發更佳的學習效果?目前在教育界依然沒有確切的定論,如果運用最新科技或複雜的數位媒體無法有效輔助學科教學,那麼,選擇適當但簡易的科技工具(如:電子郵件)就值得進一步探討。本研究係以國內一所國立高職學生為樣本,採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之班級進行「融入電子郵件」與「未融入電子郵件」兩種教學法,以了解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之策略與成效。電子郵件的收發系統包括:台北縣K12數位學校教學平台、國立高職校內線上郵局(WEB-MAIL),以及個人的電子郵件信箱。電子郵件輔助教學之策略包括單向式、個別式與多向式之溝通。研究以質量並重方式進行,參與學生採課堂觀察、訪談、問卷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以了解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的互動性、個別化、小組合作、學習態度等是否改變。量的分析部分,以學生段考成績、問卷為主,以統計方法處理成績、問卷資料,提供質性研究結果的佐證。

本研究旨在運用電子郵件輔助教學的互動性,提供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同時
建立個別化、合作學習的環境及相關策略,故研究預期的貢獻如下:

(一)、將電子郵件作為資訊融入教學策略的另一選擇。
(二)、學生可透過本電子郵件教學之策略設計,進行個別化學習,彌補過去傳統教師授課時無法兼顧每位學生的缺憾。
(三)、提供有關應用電子郵件對輔助國文科教學的具體研究成果。

研究結果顯示: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在段考成績上較有成效,此外,研究亦發現電子郵件的個別化學習特性對學生幫助最大,而互動性與合作學習則次之。
英文摘要
The study employed “teaching with e-mail” and “teaching without e-mail” methods for traditional and multimedia classes, which were sampled from the students in a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teaching strategy merged with e-mail in studying Chinese. The e-mail systems used in the study included: the platform of the K12 digital school of Taipei County, the internal web-mail system in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nd personal e-mails.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included one-way, individual and multi-way communications. The study implemented qualitative method in complement with quantitative data.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Quantitative data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Data were mainly from the grades of monthly tests and questionnaires by students to provide the substantial evidence for the result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e evidence that interacting via e-mail provided a communicational brid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study made efforts to build an individual and cooperative studying environment with computer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o give the evidences that e-mail provide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delivering interactiv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2) To indicate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study independently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corporate with e-mails, and these strategies are intend to compensate the inabilities of teaching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3) To provide suggestions to the application of e-mail for flourish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aching with e-mail” group seemed to perform better in mid-term exam.  Otherwise, for teaching with e-mail, students felt that individualized, interactiv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contribute most to the better learning perform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研究背景
貳、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壹、研究目的
貳、待答問題
第三節	相關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壹、研究範圍
貳、研究限制
第五節	研究預期貢獻                                    12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一節  國文學科教學的特質                               13
壹、語文學科
貳、國文學科教學的特質                     
第二節  電子郵件在教學上的特性與運用成效                 19
壹、電子郵件的應用簡介
貳、電子郵件在教學上的特性
參、電子郵件在教學上運用成效
第三節  電子郵件與其它溝通媒介之比較                     27
壹、電子郵件、BBS、即時通與電傳視訊之比較
貳、電子郵件、FTP與傳統紙本之特性
第四節  電子郵件應用於國文科教學的理論基礎與策略         31
壹、電子郵件應用於國文科教學的理論基礎
貳、電子郵件應用於國文科教學的策略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過程與架構                                   50 
壹、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貳、電子郵件應用於國文科教學之架構圖
參、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之策略流程
肆、本研究國文科教學進度表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8 
壹、研究學校                  
貳、授課教師基本資料
參、研究學生基本資料
第三節  研究者與研究工具                                 59
壹、研究者                                 
貳、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本人
二、段考試題 
三、問卷
四、訪談紀錄
五、觀察紀錄
六、省思紀錄
第四節  研究的嚴謹性                                     6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7
壹、質化資料處理與分析
貳、量化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七節  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設計發展                   70
壹、需求分析
貳、學習環境分析
參、學習者分析
肆、教學策略分析
伍、國文科教學流程架構圖
陸、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傳統與多媒體之教案
柒、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應用系統
捌、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資料需求評估與修正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經驗與詮釋                                       86
壹、課程開始前的記錄分析
貳、教師訪談資料分析
參、教師觀察分析
第二節	電腦使用能力與使用經驗分析結果                  90
壹、電腦使用能力分析
貳、電腦使用經驗分析
第三節	各項資料統計研究結果                            93
壹、電子郵件喜好度統計分析表
貳、電子郵件互動情形統計分析表
參、電子郵件個別化學習統計分析表
伍、電子郵件合作學習統計分析表
第四節   段考成績研究結果                               105
壹、段考平均數與標準差
貳、變異數之單變量分析
第五節	開放性問卷與深入訪談結果之討論                 107
壹、學生開放性問卷
貳、學生個別深入訪談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5
壹、在高職學生個人的電子郵件使用能力與經驗上
貳、融入電子郵件的國文科教學策略應用於傳統及多媒體
教學之學習成效
參、實施融入電子郵件的教學策略後,參與學生對國文科
教學學習態度之影響
肆、教師對實施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的看法
第二節	建議                                           129
壹、研究方法的建議
貳、資訊融入國文科教學策略上的建議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第六章  研究省思
第一節  問題的反芻思索                                   130
第二節 「我」在研究中的位置                              133
第三節  如何「書寫」或「詮釋」                           134

後記                                                     135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136
西文部分                                                       143
附 件                                            
附件一、學生數位學習現況問卷                                                       148
附件二、教師數位學習現況問卷                                                       151
附件三、高中學生本國語文課程所具備之基本能力自我分析評鑑表                                                      153 
附件四、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使用情形與態度問卷                                                      154 
附件五、國文科段考試卷                                                      155
附件六、研究同意書                                                      156
附件七、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訪談紀錄表                                                      158
附件八、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課堂觀察記錄表                                                      159
附件九、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開放性訪談表                                                      160
附件十、現代詩與修辭學教材                                                      161

附 錄                                             
附錄一、國民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目標)                                                     170
附錄二、高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目標)                                                     170
附錄三、高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教學方法及過程)                                                     171                                     
附錄四、黃州快哉亭記教案設計:
以多媒體組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為例                    171
附錄五、變異數的單變量分析                                                      175


















圖  次
圖2-4-1   個別式教學溝通                                        43
圖2-4-2   多向式教學溝通                                        43
圖3-1-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52
圖3-1-2   電子郵件應用於國文科教學的架構圖                      53
圖3-7-1   支持性與產出性教學策略模式                            76
圖3-7-2   國文科教學流程架構圖                                  78
圖3-7-3  台北縣k12數位學校e-mail系統               82
圖3-7-4   國立高職web-mail系統                      83
圖3-7-5   中華電信Outlook Express系統                83
圖3-7-6  現代詩與修辭學教材                        85


表   次
表1-1-1    美國以科技傳遞為主的教學活動使用現況比較表             6
表2-3-1    電子郵件、BBS、即時通與電傳視訊比較表                  28
表2-3-2    電子郵件、FTP與書面資料比較表                          29
表2-4-1    學者對個別化學習的理論觀點                             32
表2-4-2    學者對建構學習的理論觀點                               35
表2-4-3    學者對合作學習的理論觀點                               37
表3-1-1    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之策略流程表                 54
表3-1-2    本研究國文科教學進度表                                 56
表3-4-1    本研究嚴謹性驗證策略                                   65
表3-7-1    五種需求類型分析表                                     70
表3-7-2    黃州快哉亭記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總表)                     78
表3-7-3    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資料需求修正表                   84
表4-2-1    電腦使用能力分析表                                     90
表4-2-2    電腦使用經驗分析表                                     90
表4-3-1    電子郵件喜好度統計分析表                               93
表4-3-2    電子郵件互動情形統計分析表                             95
表4-3-3    電子郵件個別化學習統計分析表                           99
表4-3-4    電子郵件合作學習統計分析表                            102
表4-4-1    段考平均數與標準差                                    105   表4-4-2    段考平均數之二維表格                                  105
表4-4-3    變異數之單變量分析                                    106
表4-5-1    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開放性問卷彙整                  107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民85)。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于富雲(2002)。電子郵件融入學習歷程之使用行為與成效分析。教學科技與媒體
,61,34~41。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42。

王文科(編譯)(民7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玄智(民89)。新的學習策略─網路合作式學習之探討。資訊與教育,78,42-50。

王全世(民8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全世(民89)。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
77,36-47。

王明通(民82)。中國國文教學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20。

王雅惠(民88)。電子郵件系統於教學上納入與運用之歷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11。

王溢嘉(1997)。蟲洞書簡。台北:野鵝。

方琇瑩(民91)。中小學教師進修網路學習課程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尤敬党、吳大同(2003)。生涯教育論。2004年3月1日,取自http://www.hktmc.com/jiao/2003。

司徒達賢(民85)。讓管理細胞動起來。天下雜誌,184,頁105。

史學勳(民87)。分散式資料庫郵件伺服系統之設計與建置。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民81)。國民小學個別化教學手冊。台北:教育部
國民教育司。

朱則剛(民83)。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間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3~14。

朱彩馨(民92)。以科技中介架構探討線上學習成效之詮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
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何三本(民90)。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何榮桂、陳麗如(民90)。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之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85,22-28。

江惜美、王緒溢、吳權威(民90)。高互動作文教學。全球華人科技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08-1232。

呂健忠(譯)(2000)。Irvin D.Yalom.(1991)著。愛情劊子手。台北:聯經,237。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1)。Bogdan.R.C.& Biklen.S.K.(1998)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李威熊、王年雙、黃繡媛(民88)。運用網際網路國文教學環境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利益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 88-2411-H-018-003。

李傳彰、高薰芳(民86)。教學科技與教師的資訊能力再造。視聽教育雙月刊,39(3),7-14。

李錫津(民84)。高職教育發展的途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8,14-18。

李威熊(民82)。在多元價值下的語文教學。中師語文。3,71-74。

李青蓉(民88)。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路教學觀,遠距教育,10,47-55。

李瑞玲(譯)(民86)。Augustus Y.Napier,Carl A.Whitaker著。熱鍋上的家庭。
台北:張老師文化。

余碧芬、陳嘉鴻(民91)。資訊融入國文科教學之實施方式-未來教師應具備的資訊
技能。視聽教育雙月刊,44(3),33-40。

邱瓊慧、王振川、張騰元、陳煥彬(民87)。建構式電腦輔助學習系統之設計。第七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45-50。

吳明隆(民87)。教學科技與教室學習生態典範的轉變。視聽教育雙月刊,40(1),11-20。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數位差距。2004年3月1日取自:
http://www.gses.chc.edu.tw/deansoffice2001/c10-21.htm)  

林奇賢(民87)。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34-50。

林奇賢(2002)。實施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理論與實際:以「行者數位學園」之應
用為例。2004年2月2日取自:http://linc.hinet.net/report/03.htm  

林玉佩、周素芬(譯)(2001)。岡崎久彥著。2005年美日中決勝台灣。台北:先智出版。

周健慈(2004)。運用認知策略於華文網路自學教材設計。第一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2004年3月4日取自:http://www.lll.hawaii.edu/chou/crd/

侯志欽(民83)。多媒體教材設計原理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17,35-37。

侯維之譯(2000)。Irvin D.Yalom著。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台北:張老師文化。

信世昌(1994)。國文教學的本質與多媒體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16,45~51。

洪榮昭、劉明洲(民86)。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師大書苑,92-93。

洪希勇(2004)。台灣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南華社會所期刊,36,2004年1月2
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htm

洪明洲等(民87)。電腦網路溝通—實務操演手冊。台北:學英文化。

洪麗珍(民92)。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國文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素華(民92)。電子中介溝通與組織溝通滿意之相關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能木(民87)。一個教學資源網路的建構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0(2),32-43。

徐新逸(民84)。如何借重電腦科技來提昇問題解決能力?─談「錨式情境教學法之理論基礎與實例應用(上)。教學科技與媒體,20,25-41。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69~71。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2003/12。

徐新逸、吳佩謹(民91)。資訊融入教學之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徐新逸、施郁芬(民92)。多媒體教學設計─數位學習與企業訓練。台北:高等教育出版,9-10。

黃光國(譯)(1996)。A.Adler著(1932)。自卑與超越。台北:新潮文庫。

孫于智(民88)。英文電子郵件寫作策略與教師介入方案:以ESL學生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8,119-136。

孫于智(民90)。學習者差異與英文電子郵件寫作策略之關係。英語教學,100,31-51。

孫光天、方東昇、吳聯科(民90)。網際網路上國語文學習系統之建置與成效評估。第二屆全球華語文教育研討會,台北,166-174。

畢恆達(民84)。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高豫(民90)。國小低年級兒童網路中的語文世界。第二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高淑清(民90)。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本土心理學研究,12,225-285。

高級中學國課程標準(2004)。教育部網站,2004年3 月4日,取自:http://www.edu.tw/index.htm

連淑鈴(民92)。電腦看圖故事寫作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成效及寫作態度之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霄亭(民87)。視聽教學與教學媒體。台北:五南。

張霄亭總校閱(2002)。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書廊,124。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97。

張愛卿(2002)。放射智慧之光- 布魯納的認知與教育心理學。台北:貓頭鷹出版。

張雅惠(譯)(1998) Mark Warschauer著。電子郵件與英語教學。台北:書林出版社,27。

張霄亭總校閱(2003)。Paul Martin Lester著。視覺傳播。台北:雙葉書廊。

教育部(民90)。九十年修訂:專科以上學校開辦遠距教學作業規範。

陳力仁(民92)。資訊融入高中國文主題式教學活動之設計與應用─以現代散文教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111~113。

陳品卿(民81)。從現行國高中國文教學目標看國文教學的任務。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3),68-75。

陳品卿(民75)。國文教材教法。台北:台灣書局。

陳越(民91)。建構主義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2004年2月1日,取自:
www.being.org.cn/sikao/constructivisom.htm
 
陳明琪(2003)。多媒體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比較。教學科技與媒體
63,53。

陳嘉英,陳智弘(2005)。圖象與文字的協奏曲─「圖與文」作文教學設計。中小學國文作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未出版。

陳敬如(2000)。台灣地區中等學校學生數位鴻溝差距狀況初探。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芳(民87)。將電腦引進教室-開啟英語教與學的新紀元。東吳外語學報,13
,147。

陳密桃(民84)。認知取向的學習。載於林生傳(編)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109-134。 

陳嘉彌(1998)。E-mail 輔助教學策略之探究。中等教育,49(3),103~108。

陳嘉彌(民86a)。網路互動式遠距教學策略之構想與其可行性(上)。教學科技與媒
體,34,42~46。

陳麗蘭(民89)。電子郵件的運用與組織溝通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
出版。

梁朝雲(民86)。以全球資訊網為基礎的遠距學習環境─簡介LEAD前導計劃的研究
現況。教學科技與媒體,34,28~41。

梁福鎮(民89)。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黃光雄主編:質的研
究方法,高雄:麗文出版,221-238。。

黃錦鋐(民84)。國語文教學的新方向。國文天地,11(2),72-77。

黃瓊儀(2001)。權力-在虛擬與真實之間。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黃春貴(民90)。高中國文語文表達能力訓練。台南:翰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51-290。

黃美鈴(89-90)。北宋貶謫詩人的心靈模式與類型分析。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年3月2日,取自:                    
http://www.cc.nctu.edu.tw/~mlhwang/research/research4.htm 

莊銀珠(1997)。高中國文教學設計活路。高雄:新學識出版。

馮少舟(2002)。個別化學習及其模式的建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
曾淑芬,吳齊殷(2001)。先進各國對消弭數位落差之政策分析。資訊社會與數位
落差研討會,未出版。

華榕桂(譯)(1935)。Andre Gide 著。地糧 新糧。台北:志文出版社,228。

溫明正(民89)。E世代資訊變革的校園生態。師友,400,11-12。

溫烘祥(民90)。終生的事業—生涯規劃。2004年3月2日取自:http://210.71.56.20 

溫嘉榮,陳嘉鴻(民90)。資訊融入國文科教學之研究。第五屆全球華人學習科技
研討會。論文集。

楊家興(民84)。隔空教育下傳播科忮:新舊教學媒體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
21,5-12。

楊淑晴(民88)。英文學習策略之綜覽。國立編譯館館刊,28(1),307-328。

楊錦潭、蔡俊彥(2002)。webmail─資訊融入教學的新利器。資訊與教育,92,
105-107。

甄曉蘭(2005)。戲劇創作在作文教學的應用。中小學國文作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未出版。

廖宜瑤(民89)。國小四年級學生運用電腦網路科技進行主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淑慧等(2004)。徐志摩詩作之美─再別康橋。教育部九十三年資訊融入高中國文科教案比賽(佳作)。

廖淑慧、王健華(2005)。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之策略與成效。教學科技與媒體,71,61~76。

廖淑慧(2005)。資訊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之設計與應用,2005年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未出版。

蔡敏玲(民87)。教育質性研究者的情感負擔:連續、斷裂、涉入與逃離。一起來說故事:質化研究經驗的省思與對話研討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未出版。

蔡敏玲(民90)。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鄭月香(民92)。國中教職員溝通媒介的使用與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豪爾‧迦納(Howard  Gardner,1997,李平譯)。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頁16~17、頁82~85。

劉文文(2000)。數位隔離:網際網路行為模式的經濟分析。台灣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蓁蓁(民87)。國小實施遠距教學的教學方法、學習策略及互動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謝幼如(2000)。信息技術在中學語文教改中的應用研究。第四屆全球華人教育資
訊科技大會論文集:新千年代的教與學。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電腦學院
主辦。

謝秀雯、蔡欣蓉、洪堂凱(2005)。由線到面的故事寫作教學。中小學國文作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未出版。

羅綸新(2002)。網路基礎學習:師資培育新的探究學習途徑。教學科技與媒體,
58。











西文部份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Washington , DC: Author.

Allen,M.(1995).E-mail in the writing class:promoting student commun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Conference. ERIC No.394 348.

Barson, J., & Debski, R. (1996). Calling Back CALL: Technology in the servic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ased on creativity, contingency and goal-oriented activity. In M. Warschauer (Ed.), Telecollabor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symposium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enter.

Bloom,B.S.(1968), Learning for mastery.(UCLA-CSEIP) Education Comment 1,1~2.

Bogdan.R.C.& Biklen.S.K.(2001).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Borich, G. D. (1988).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Branch, R. M., & Fitzgerald, M. A. (Eds.). (2003).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 (ASTD),Educa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y yearbook.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Brown,Diana,(1995).Mean While,Computer Education is Lauded, Boston Globe, October15, p.24.

Carroll,J.B.(1963). A mode of school learn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64,723~733.

Chen,G.M.(1994).The Effect of e-mail debate as a teaching tool:A pilot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80th Annual Convention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ERIC:ED379 ~692.New Orleans,Louisiana,November,19-22. 

Chen, S.J., & Miyake, K. (1986). Japanese studi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In H. Stevenson, H. Azuma, & K. Hakuta (Eds.),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Japan .pp.187-224. New York: Freeman.
Clark, R. E. & Salomon, G. (1986). Media in teaching. In M.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ird Edition, New York:Macmillan.

Cohen,E.G.(1994).Restructuring the classroom:Conditions for productive small group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4(1):1-35.

Doring,A.(1995) The use of electronic mail to support off-campus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01-876.

Dreher,H.V.(1991).Electronic mail:An exemplar of computer in education. In  Englewood Cliffs (Eds),Telecommunications for Learning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p.44-46.

D'Souza,P.M.(1992),Electronic mail in academic settings:A Multipurpose communication tool . Educational Technology,32(3),22-25.

Fowler, L.S. & Wheeler, D.D. (1995). Online from the K-12 classroom. In Z. L. Berge  & M. P. Collins (Ed.),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On-line Classroom, Volume one :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 , pp.83-100, Cresskill, NJ:Hampton  Press, Inc.

Fowler, L.S. & Wheeler, D.D. (1995). Online from the K-12 classroom. In Z. L. Berge  & M. P. Collins (Ed.),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On-line Classroom, Volume one :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 , pp.83-100, Cresskill, NJ:Hampton Press, Inc.

Gagne, R.M.(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 Winston.,p71.

Gardner,H.(1993a).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Basic Books.

Gaskell.G. & Bauer,M.W.(2002).Tawards public accountability: beyond sampl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M.W. Bauer & G.Gaskell(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ng:with text,image and sound, pp.336-350, London:Sage.

Galland,P.(2002).Techie Teachers-Web-Based Staff Development at Your Leisure. Tech Trend,46(3),7-10.Retrieved  September 19,,from              
http://global.umi.com/pqdweb

Hawley(1996)C,Moore,J.Chuang,W.& Angeli,C.(1996).Electronic mail : An  examination of high-end users. Proceedings of Selec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esentations at the 1996 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 No.ED 397.

Hong, X. (1996). Type and Level of Position in Academic Libraries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2(4), 257-266.

Jerome S.Bruner(1966),Toward a Theory of Education. New York:W.W.Norton.

John D. Bransford,Ann L.Brown,Rodney R.Cocking,M.Suzanne Donovan,& James W.Pellegrino (2004). How People Learn: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31-154.

John R. Savery and Thomas M.Duffy(1995).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5,35,31-38.

Jonassen,D,H,(1991),Evaluting Constructivis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9),28-33.

Jonsson,D.W.&Johnson,R.T.(1989).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nsson, D.H., Myers, J.M.,& Mckillop, A.M.,(1996),From constructivism to constructionism : Learning with hypermedia/multimedia rather then from it .In Wilson,B.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93-106.

Kochtanek,T,R,& Hein,K.K(2002) Creating and nurturing distributed a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Online In Formation Review,24(4),280-293.

Kroonenberg, N. (1994/1995). 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and thinking skills via electronic mail. TESOL Journal, 4 (2), 24-27.

Leh,A.S.(1997).Electronic mail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Proceedings of Selec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esentations at the 1997 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09~ 851.

Leidner,D.E., and Jarvenpaa, S.L.(1995)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management school education : A theoretical view , MIS Quarterly Vol.19,No.3,1995,PP.265-92.

Lowry,Koneman,Osman Jouchoux & Wilson.(1994)Electronic discussion groups- Using e-mail a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TechTrends,39(2),p22-24.

Mark Warschauer(1998), E-Mail for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TESOL).

Marttunen, M., Laurinen, L. (2001). Promoting argumentation skills in university: comparing e-mail and face-to-face studies.Opettajankoulutuslaitos, 17 – 53.

Morse,J.M,Barrett,M.,Mayan,M.,Olson,K.& Spiers,J.(2002).Ver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establishing  relias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1(2),Article 2.Retrieved December9,2002. 

Nicaise , M .& Barness ,D.(1996), The union of technology ,constractivism , and teacher education .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May -June,47,3,205-212.

Oxford, R. L. (1989).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ht lmpli- cations for Strategy Training. System, 17(2), 235-247.

Oxford, R. L. (1990a).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

Palincsar, A. S. (1986).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hychologist, 27(1/2), 73098.

Patricia L.Smith,&Tillman J.Ragan.(1999).Instructional Design.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 p112.
            P125.
Politzer,R.L.(1965).Foreigh language learning:an linguistic introduction.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p.18.

Poling,D.(1994).E-mail 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supplement . Educational  Technology,34(5),53-59

Rankin,W.(1997).The cyberjournal:Developing writing,researching,and editing skills
      Through e-mail and the World Wide Web. Educational Technology,37(4),p29-31.

Redd & Massey.(1997). Race on the Superhighway: How E-Mail Affects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 Writers, JAC: A Journal of Composition Theory, 17:2, pp. 245-266.
Relan, A. & Gillani, B. B. (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p. 41-46.
Richard ,E. Ciark & Gavriel Salomon (1985). Media in Teaching, 16,464-476

Richardson,L.(1994).Writing:A method of inquiry. In N.Denzin & Lincoln,Y.(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516-529).Thousand Oaks,CA:Sage.

Santoro ,G.M.(1995) .What i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Z. L. Berge & M.P. Collins(Ed),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On-line Classroom,Volumn one: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pp.11-27) Cresskill,NJ: Hampton  press,Inc. 

Schmeck,R.R.(1988).An instruction to strategies and styles of learning.In R.R. 
Schmeck (E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styles.New York:Plenum press.

Silva,P.U.Meagher,M.E.Valenzuela,M.& Crenshaw,S.W.(1996). E-mail: Real-life classroom experiences with foreign languages.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3(5),p10-12. 

Slavin, R.E.(1994).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48(5):71-82.
Spiro, R.J., Feltovich, P.J., Jacobson, M.J., & Coulson, R.L. (1991). Cognitive flexibility, constructivism, and hypertext: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y , 24-33. http://phoenix.sce.fct.unl.pt/simposio/Rand_Spiro.htm
Swart,V.R.&Walter,T.L.(1995) The U.S.Mail v.s.E-mail: Understand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pathways. Presented at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vention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48-394

Yarusso, L.(1992).Constructivism vs.Objectivism,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Journal, April 1992,pp.7-9.

Zagorsky,J.L.(1998).E-mail, computer usage and college students: a case stury. Education, 118(1),p.47-5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