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2201316571000
DOI 10.6846/TKU.2013.00574
論文名稱(中文) 使用行動裝置之合作學習成效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mobile devic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1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陳冠宇
研究生(英文) Kuan-Yu Chen
學號 69963107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1-10
論文頁數 5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艾華(liou@mail.tku.edu.tw)
委員 - 吳錦波(jpwu@mail.tku.edu.tw)
委員 - 陳穆臻
關鍵字(中) 行動學習
合作學習
行動學習分析框架
競爭學習
關鍵字(英) Mobile Device
Android
Coope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Effectiveness
Mobile Learning Framework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網路的普及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蓬勃發展,許多工作可以透過手機來達成,而與手機在娛樂方面之發展相比,在教育上的應用也頗為精采,尤其在英語學習上面的應用程式更是多不勝數,但是,其學習成效卻很難予以評量,尤其將應用程式與合作學習,行動學習等理論結合時之學習成效,更希望能有深入的探討,因此,本研究利用手機為行動載具,在手機上開發程式,利用手機網路形成動態群組與他人互動來協助學習,分別設計以個人式、競爭式以及合作式的學習活動,將手機的功能從通訊帶入教育領域,同時也將學習從教室帶入日常生活,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在經過設計的學習活動之後,再對實驗者進行後測考試,以了解學生在不同學習活動中的學習結果及差異。
在實驗中,本研究導入行動學習分析框架並依其控制、背景、溝通三種因素設計活動,欲探討在此三種不同因素下對於學習成效的影響。在進行實驗前先對所有學生做前測,取得每位學生的先備知識,再將其分組,在學習過後進行後測。本研究以系統數據及前後測成績進行分析來探討不同學習因素所造成的學習差異。研究發現在前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的學生,在經過不同學習策略之後,在英語合作學習上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最終影響其後測成績。因此即便是相同的教材內容,我們也應該注重學習活動給予學生的輔助情況,因為這會導致學習成效出現差異。
英文摘要
Due to the comm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device. There are many things can be done by mobile device. Many applications are developed, especial in education about the English learning.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education applications is not easy to estimate.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we are going to use the application in the mobile device to construct the mobile、cooperating、competing learning context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after the these learning activities. 
In the experiment design, we import three cultural factors of mobile learning framework to design four different learning contexts. After the experiment, we estim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e、mobil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affection between the grade and communication .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一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範圍	3
二 文獻探討	4
2.1 Android	4
2.2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4
a.積極相互依賴	5
b.個人責任	5
c.面對面的互動	5
d.社交技巧	5
e.團體歷程	6
2.3合作學習教學法	6
a.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6
b. 小組遊戲競賽法	6
c. 拼圖法第二代	6
2.4網路合作學習理論(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7
a.合作群組結構	7
b.合作任務結構	7
c.合作誘因結構	7
d.個人權責	8
e.合作空間結構	8
2.5競爭學習理論	9
2.6行動學習	10
a.可攜性	10
b.社會互動	10
c.情境感應	10
d.連接性	11
e.個人化	11
2.7行動學習分析框架	12
1.符號層	12
2.科技層	12
(1)控制:	13
(2)背景:	13
(3)溝通:	14
2.8文獻探討小結	14
三 系統設計	15
3.1系統架構	15
3.2行動學習環境	15
3.3 競爭合作群組結構	16
3.4英語學習活動	18
a.Word Learning Module	18
b.Testing Module	19
3.5 題庫式設計	21
3.6 功能模組包含的學習要素	21
四 研究方法	25
4.1研究架構	25
4.2 研究方法	27
4.2.1 文獻分析法	27
4.2.2 準實驗研究法	27
4.3研究對象及學習情境	27
a.教室情境及計畫性出題	28
b.教室情境及非計畫性出題	28
c.非教室情境及計畫性出題	28
d.非教室情境及非計畫性出題	28
4.4研究工具	29
4.5研究步驟	29
4.6實驗設計	31
4.6.1實驗設備	31
4.6.2實驗情境	31
4.6.3實驗步驟	31
五 實驗結果分析	33
5.1實驗背景說明	33
5.2實驗結果	33
5.2.1.教室情境+非計畫性出題	33
5.2.2.非教室情境+非計畫性出題	34
5.2.3.教室情境+計畫性出題	35
5.2.4.非教室情境+計畫性出題	36
5.2.5進步幅度排名	37
六 結論	47
6.1結論	47
6.1.1身處於教室環境下的學習者平均進步幅度大於身處非教室環境下的學習者	47
6.1.2身處於教室環境下的學習者使用有計畫性出題系統的進步幅度大於使用非計畫性系統的學習者,且合作學習效果為最佳。	48
6.1.3身處教室情境下非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高低對於合作學習成效影響不大	48
6.1.3教室情境下及非計畫性出題的小組進步幅度與互動情況呈現;非教室情境下及計畫性出題小組之進步幅度與互動情況為正向關係	49
6.2未來研究建議	49
6.2.1研究限制	49
6.2.2增加系統英語學習項目	49
6.2.3增加學習時間	50
6.2.4提升非教室合作學習之學習成效	50
參考文獻	51

表目錄
表 1使用行動裝置之合作學習成效探究問卷	29
表 2「教室情境+非計畫性出題」實驗結果	33
表 3「非教室情境+非計畫性出題」實驗結果	34
表 4「教室情境+計畫性出題」實驗結果	35
表 5「非教室情境+計畫性出題」實驗結果	36

圖目錄
圖1網路合作學習五大要素	9
圖2行動學習分析框架	13
圖3 競爭合作群組示意圖	16
圖4 系統架構	17
圖5單字閃卡畫面	19
圖6英文字彙選擇題畫面	20
圖7測驗結果畫面	21
圖8弱點單字畫面	22
圖9學習歷程折線圖畫面	23
圖10進行線上討論畫面	24
圖11研究架構圖	26
圖12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30
圖14進步幅度排名	37
圖15教室情境下有計畫性出題及非計畫性出題對於合作學習成效之比較	38
圖16非教室情境下有計畫性出題及非計畫性出題對於合作學習成效之比較	38
圖17教室情境下非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對於合作學習成效比較	39
圖18 教室情境下非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卡方分配	40
圖19非教室情境下非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對於合作學習成效比較	40
圖20非教室情境下非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	41
圖21教室情境下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對於合作學習成效比較	42
圖22 教室情境下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	43
圖23對於合作學習成效比較	43
圖24 非教室情境下計畫性出題之互動情況卡方分配	44
圖25教室情境下及非計畫性出題小組之進步幅度與互動情況比較	45
圖26教室情境下及計畫性出題小組之進步幅度與互動情況比較	45
圖27非教室情境下非計畫性出題小組之進步幅度與互動情況比較	46
圖28非教室情境下及計畫性出題小組之進步幅度與互動情況比較	46
參考文獻
1.	王淑如、王裕德,2001,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建構,資訊與教育 雜誌,85,104-110。
2.	王淑真,2005,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模式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	莊雅如,2005,以Weblog為基礎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葉偉祥,2007,探討手機動態群組機制與學習策略對英語字彙學習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5.	資策會FIND,2011,台灣民眾行動與無線上網現況。
6.	Aronson, E., and S. Patnoe, “The jigsaw classroom: Build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7.
7.	Chen, H. P., L. C. Wei, H. W. Hu and C. H. Chiu, “Approaching   
   Effective 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999 (pp. 72-77), 1999.
8.	Chris, E., “The effectiveness of m-learning in the form of podcast   
revision lect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Centre for Educational Multimedia,  Brunel Business School, Brunel University, Uxbridge, Middlesex UB8  3PH, UK, 2007.
9.	DeVries, D. L., and R. E. Slavin, “Teams-games-tournaments: Aresearch review,”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2, 28-38, 1978.
10.	Dong, S., “User acceptance of mobile Internet: Implication for convergence technologies ”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7.
11.	Daniel, E., and Gatto, M, “Thinking about the nature and power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Cooperative Companion Digest, 1996. 
12.	Felder, R. M., and R. Bren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ctive learning: Models from the analytical sciences,” Mabrouk P. A., editor.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Symposium Series 970. Washington (D.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3, 2007.
13.	Johnson, D. W., and R. T. Johnson,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1994.
14.	Julian, J., and F. Perry, “Cooperation contrasted with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competition,” Sociometry, 30, 79-90, 1967.
15.	Klopfer, E., K. Squire, and H. Jenkins, “Environmental detectives:  
PDAs as a window into a virtual simulated world,”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95-98, 2002.
16.	Kohn, A., “No contest: The case against compet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6.
17.	Millis J. Barbara , “Enhancing Learning—and More!—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Idea Center, Manhattan, KS, 2002.
18.	Naismith, L., P. Lonsdale, G. Vavoula, and M. Sharples, “Literature 
review in Mobile technologies and learning,” 2004.
19.	Slavin, R. E., “Student Teams and Achievement Divis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2, 39-49, 1978.
20.	Swigger, K., & R. Brazile, “The Virtual Collaborative University,”  
   Computers & Education, 29, pp. 55-61, 1997.
21.	Sharples, M., Josie, T., Giasemi, V., “Towards a Theory of Mobile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 2005.
22.	Tabesh, Y., “Competitive Learning: A Model. Shari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23.	Yu, F. Y., “Reflections upon cooperation-competitio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he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Journal, 5(1), 181-196, 200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