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2201214071700
DOI 10.6846/TKU.2012.00677
論文名稱(中文) 庾信寫物詩、賦作品轉化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version of Yu-Xin's describing poetry and F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范凱婷
研究生(英文) Kai-Ting Fan
學號 69701036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12-26
論文頁數 13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馬銘浩
委員 - 連文萍
委員 - 崔成宗
委員 - 馬銘浩
關鍵字(中) 庾信
詩賦交流
宮體文學
寫物賦
寫物詩
關鍵字(英) Yu Xin
Poems and Fu’s influence
royal court literary
Describing Fu
Describing poet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魏晉南北朝之於中國文學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斷代,其中不僅是作家文學作品的漸趨豐富,更重要的是文學類體多元的發展及文學觀念的改變皆發生在此時。而在文學類體的發展中,詩、賦兩大文類尤其受到矚目,然而自漢代以來,賦文類因經過漢代文人的大量創作而逐漸有固定的文人書寫模式,反觀詩文類在漢代文人的書寫歷程中,作品數量相較少於賦則顯得寥寥可數。由此本論以文人創作詩、賦兩文類的角度為出發點,試圖透過魏晉南北朝的重要作家作品分析推論,漢代文人賦中的文人書寫影響魏晉南北朝文人詩的寫作模式,更甚而影響隋唐以來詩文類的發展方向。

在重要作家的討論上,本論文選擇庾信。庾信生於南朝梁代(西元513)卒於北朝北周之末(西元581),其一生橫跨南、北朝兩大重要文學發展時代,並且庾信在南北兩朝文壇皆有舉足輕重的文學影響及其代表性成就。因而本論文作品分析上,以庾信寫物題材為主要討論焦點,試圖從其南、北兩朝時寫物賦、寫物詩內容、情志、寫作手法的繼承及轉變,推論魏晉南北朝文人詩受到漢代以來文人賦的影響,並以此印證文學史上魏晉南北朝詩賦交流的現象。
英文摘要
Wei-Jin and South & North Dynas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art, which is not only literary articles becoming rich, but literary genres development diverse and literary concepts are changing in this time.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genres, Poems and Fu genres had much attention. However, since the Han Dynasty, Fu genre had some fixed writing models after writers created. In the other hand, the number of poetry production which in the Han’s writers created were less than Fu.So this theory, from Poems and Fu two genres’ point of view, try to infer through important authors of the Wei-Jin and South & North Dynasties, and to know Fu’s fixed writing models how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Wei-Jin and South & North Dynasties Poems or Sui and Tang Dynasty’s Poems genre.

For discussion the important writers, we chose Yu Xin. Yu Xin was born in Southern Dynasty Liang (AD 513) and died in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Bei Zhou Dynasty (AD 581).He h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influence and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both in the North Dynasty and South Dynasty. So we try to illustrate the conversion of Yu Xin’s describing poetry and Fu to prove the affection of Fu’s fixed writing models in Poems and two of genres’ influ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文獻……………………………………………7
一  庾信文集編纂及流傳……………………………………7
二  庾信寫物詩賦的內容……………………………………9
三  現有相關研究成果述評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7
第二章  庾信生平及南北朝文風 …………………………………19
第一節  庾信生平 …………………………………………19
         一  家世學養 ………………………………………………19
         二  仕宦蕭梁 ………………………………………………21
三  羈留北朝 ………………………………………………27
第二節  南北朝文風 ………………………………………30
一  聲律的發現 ……………………………………………32
二  宮體文學 ………………………………………………40
三  北朝文學環境 …………………………………………44
第三章  漢魏六朝詩賦交流現象 …………………………………47
      第一節  漢代的賦 …………………………………………47
              一  賦內容的多元性………………………………………49
                二  漢代文人創作的賦……………………………………55
      第二節  漢魏六朝文人詩的確立 …………………………60
一  漢代的詩歌 ……………………………………………63
二  建安時期的五言詩 ……………………………………66
三  魏晉文人詩的緣情概念 ………………………………70
      第三節  詩賦合流現象探析 ………………………………74
一  巧構形似之言 …………………………………………76
二  詩賦形式上的合流 ……………………………………79
第四章  庾信南朝寫物詩、賦作品的轉變 ………………………82
第ㄧ節  庾信南朝時期的寫物賦 …………………………83
一  燈賦 ……………………………………………………84
二  對燭賦 …………………………………………………86
三  鏡賦 ……………………………………………………89
四  鴛鴦賦 …………………………………………………93
第二節  庾信南朝時期的寫物詩 …………………………94
一  描寫美人 ………………………………………………95
二  描寫物品 ………………………………………………97
第三節  庾信南朝寫物詩、賦創作概念的改變…………100
ㄧ  宮體文學集團的創作 ………………………………101
二  庾信宮體詩中文人賦的手法 ………………………104
第五章  庾信北朝寫物詩、賦作品的轉變 ………………………108
第一節  庾信北朝時期的寫物賦…………………………108
一   枯樹賦 ………………………………………………108
二   竹杖賦 ………………………………………………111
三   邛竹杖賦 ……………………………………………114
第二節  庾信北朝時期的寫物詩…………………………116
ㄧ  描寫南方自然物………………………………………116
二  描寫宮體物品…………………………………………119
第三節  庾信北朝寫物詩、賦情志的轉變 ………………121
一  寫作動機………………………………………………121
二  寫作題材………………………………………………123
三  情感表現………………………………………………124
四  詩寫作形式的改變……………………………………125
第六章  結論………………………………………………………128
第一節  漢代文人賦與漢魏六朝文人詩…………………128
第二節  庾信與詩賦交流…………………………………130
第三節  庾信與初唐文風…………………………………131
參考資料……………………………………………………………134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一) 經
【漢】孔安國 傳、【唐】 孔穎達 正義《十三經注疏‧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毛亨 傳、鄭玄 箋【唐】孔穎達 正義《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魏】何晏 等注【宋】邢昺 疏《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二)史
【東漢】班固 撰《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2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民69年)
【梁】沈約 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3年)
【梁】蕭子顯 撰《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民69年)
【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 合撰《梁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0)
【唐】李延壽 撰《南史》(臺北:鼎文書局,民70年)
【唐】李百藥 撰《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民69)
【唐】令狐徳棻 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民69年)
【唐】李延壽 撰《北史》(臺北:鼎文書局,民69)
【唐】房玄齡等 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民69)
【唐】魏徵等 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民69)
【清】紀昀編 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子
【魏】劉劭 著《人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5年)
【唐】張鷟 撰《朝野僉載》(臺北:中華書局,1979)

(四)集
【梁】蕭統 編【唐】李善 注《文選》(臺北;華正出版社,民89年)
【梁】劉勰 著、周振甫 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民73年)
【梁】鍾嶸 著、王叔岷 箋《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民81年)
【北朝】庾信 著、宇文逌 編、【清】倪璠 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日人 遍照金剛 撰,盧盛江 彙校 彙考《文鏡秘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歐陽詢 編《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李昉 等編《文苑英華》(臺北:華文書局,民54年)
【宋】郭茂倩 編《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民69年)
【清】陳元龍 編《歷代賦彙》(臺北:商務印書館,民68年)
【清】丁福保 編《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清】丁福保 編《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民69年)
【清】嚴可均 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民50年)
【清】許槤《六朝文絜》(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

二、今人著作(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一)專書論著
朱光潛:《詩論》(臺北:中正書局,民56年)
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臺北:中華書局,民58)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論文雜說》(臺北,大新書局,1969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民63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全集下冊》(臺北:九思出版社,民66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確》(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9年)
章學誠:《新編本文史通義 含:方志略例、校讎通義》(臺北,世華出版社,1980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民70年)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局,1982年)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民73年)
盧清青:《齊梁詩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3年)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3年)
周振甫;《學林漫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1985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劉文忠:《鮑照與庾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6年)
鍾優民:《望鄉詩人庾信》(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年)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民78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臺北:漢京,1992年)
施逢雨《李白詩的藝術成就》(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簡宗梧:《漢賦史略》(臺北,東大,民82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中正書局,民82年)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年)
曹東海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西京雜記》(臺北,三民書局,民84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王力堅:《由山水到宮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97年)
張翥、曹萌:《歷史中的庾信與庾信的文學》(山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林  怡:《庾信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徐寶餘:《庾信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葉慕蘭:《庾信年譜新編及其詩歌析論》(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馮良方:《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許  結:《賦學講演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吉  定:《庾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詩歌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許東海:《庾信賦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年)

(二)期刊
林文月:〈南朝宮體詩研究〉‧《中外文學》三卷三期
施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第十卷‧第十期(民71年三月)
陳昌明:〈論庾信的「孤兒意識」〉‧《中外文學》,第八期第十四卷,民75年1月
楊儒賓:〈龍門之桐半生半死─由題裁、主題與表現方式,論庾信晚期作品所展現的精神世界〉‧《幼獅學誌》第二十卷第一期,民77年5月
徐公持:〈詩的賦化與賦的詩化〉‧《文學遺產》,1992年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彰師大國文系,民國83年5月)
江秀梅:〈魏晉南北朝詩賦合流現象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1995年9月
高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考察—賦語言功能之轉變〉‧《語文學報》第四期,1996年6月
許東海:〈論張協、鮑照詩歌之「巧構形似」與辭賦之關係〉‧《中正大學學報》第八卷第一期,民86年
許東海:〈論二謝山水詩的異同及其與辭賦的關係—兼論鮑照詩賦的過渡作用〉‧《中正大學學報》第九卷第一期,民87年
許東海:〈謝靈運山水詩、賦的「體物寫志」〉‧《中正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1998年3月
徐國能:〈論庾信小詩的技巧與價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1999年
許東海:〈與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第二十四卷第一期,民95年6月
顏崑陽:〈論沈約的文學觀念—以「宋書‧謝靈運傳論」為主據 〉‧《文學與美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性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六期,2003年5月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一期,民96年9月

(三)學位論文
王文進:《論六朝詩中巧構形似之言》(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7年)
邱淑珍:《庾信詩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79年)
張淑芬:《梁蕭氏文學集團研究》(台北縣:淡江大學中文碩論,民82年)
劉俊廷:《南北朝新變風貌之與信作品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85年)
陳英絲:《六朝賦「詩化」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88年6月
祁立峰:《六朝詩賦合流現象新探》,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95年3月
祁立峰:《南朝文學集團詩賦書寫策略之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民98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