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1201718570000
DOI 10.6846/TKU.2017.00554
論文名稱(中文) 多元文化取向新住民教材之教學實踐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New Immigrants Teaching Materials from the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1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何欣蓉
研究生(英文) Hsin-Jung Ho
學號 60375005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12-26
論文頁數 2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麗華(newcivichope@gmail.com)
委員 - 張月霞(yuehhsiac@gmail.com)
委員 - 李涵鈺(hanyu@mail.naer.edu.tw)
關鍵字(中) 多元文化
新住民
新住民教育
課程轉化
關鍵字(英) Multiculture
New Immigrant
New Immigrant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設計實施一套多元文化教學設計方案,提升學生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增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本研究場域為研究者所服務的某山區國小,研究對象為中年級學生共16位,實施時間共為12週12節課。過程中採用觀察、訪談、文件蒐集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而整理對所蒐集的資料、分析與歸納。本研究旨在藉著行動研究的歷程,過程中探討教學歷程與實施技巧分析,並了解學童多元文化素養之學習表現,最後察覺教師個人在專業上的轉變。根據文獻探討、研究分析與討論,獲得如下之研究結論:
一、多元文化之課程教學轉化與策略歷程分析 
對中年級的學生而言,多元文化課程實施歷程提供學童很好的多元文化體驗機會,並且讓師生更深切體認多元文化素養的重要。教學策略為跨文化了解與溝通、文化回應教學、公民行動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從體驗式活動中實踐多元文化的精神,發展社會行動能力。
二、從學生多元文化素養學習情況:「多元覺知」、「族群關係」、「文化探究」、「社會正義」等層面的探討發現,提升學生對於我族文化的瞭解與他族文化的認識。與學生對於學習多元文化認知的興趣,增加自我的認同感及他族文化的接納程度。並能表現出助人的意願與行為,但批判思考能力尚未成熟。
三、經由課程設計方案教學後,提出研究者的省思成長。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有意在多元文化教學之國小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ject,to improve the students’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Observations were done at a school where the researcher worked in the mountains.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ixteen children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The process consisted of a 12 classes during a 12-week period where the researcher implemented a multicultural teaching program.The multicultural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jec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units.
During this process, it collected data through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gathering, etc. Then, it sorte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collected data. This research aimed at desig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discussed the teaching process, analyzed the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and learned about th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t last, it detected the teachers’ transformation in their profession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t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For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 student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ulti-cultural courses had given students a good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multi-culture and led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n even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include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would practice the spirit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develop the abilities of social action from experiencing the activities
2.The multicultural teaching program enhanced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s about“Awareness with multiple perspevtives,” “Ethnic relationship”, “Cultural exploration”, “Social justice”. It also enhanced the students’ interests to learn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as a result of learning about other culture it provided them with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cultures. The students showed the willingness to help the minority group, but they still needed to enable themselves to be critical thinkers.

3.After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ject teaching, suggestions were made.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terested in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nd future research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目次	i
表目次	iii
圖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新住民教育	12
第二節	臺灣新住民---多元文化基本教材之分析	44
第三節	新住民教育的發展與相關研究	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62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對象	66
第三節	教學設計研究	6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一節 臺灣新住民---多元文化基本教材轉化為教學方案之教學取向與教 學策略	91
第二節 「新民火炬  光耀坪頂  照見臺灣」  教學方案之教學歷程	109
第三節	學生多元文化素養之學習表現	135
第四節  教師專業成長與省思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4
第一節	結論	154
第二節	建議	161
參考文獻	164
中文部分	164
英文部分	170
附錄	173

 
附錄一、教學活動設計	173
附錄二、學習單(一)	182
附錄二、學習單(二)	183
附錄二、學習單(三)	184
附錄三、前測--問卷調查(一)	185
附錄三、後測--問卷調查(二)	186
附錄四、學生回饋單(一)	187
附錄四、學生回饋單(二) 	188
附錄四、學生回饋單(三) 	189
附錄四、學生回饋單(四) 	190
附錄五、家長回饋單	192
附錄六、教學省思日記(一)	193
附錄六、教學省思日記(二)	194
附錄六、教學省思日記(三)	195
附錄六、教學省思日記(四)	196
附錄七、教室觀察前晤談紀錄表(一)	197
附錄七、教室觀察前晤談紀錄表(二)	198
附錄七、教室觀察前晤談紀錄表(三)	199
附錄八、教師班級觀察表(一)	200
附錄八、教師班級觀察表(二)	202
附錄八、教師班級觀察表(三)	204
附錄九、教師觀課單(一)	206
附錄九、教師觀課單(二)	207
附錄九、教師觀課單(三)	208
附錄十、定格劇腳本	209 
表目次
表 1-1-1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數-按學年別分	2
表 1-1-2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數-按地區別分	3
表 2-1-1	文化回應教學的四大面向	30
表 2-1-2	新住民學習成就之相關論文	32
表 2-1-3	探究式教學之相關研究	36
表 2-1-4	體驗式教學之相關研究	38
表 2-2-1	單元名稱、課次名稱、核心概念及能力指標整理	48
表 2-2-2	新住民核心綱要能力指標對照表	52
表 2-2-3	教學大綱	55
表 2-3-1	新住民課程相關論文	58
表 2-3-2	偏鄉教育或弱勢教育之相關研究論文	60
表 3-2-1	新北市蘇蘇國小學生概況表	66
表 3-2-2	三年甲班參與研究師生背景概況	67
表 3-2-3	四年甲班參與研究師生背景概況	67
表 3-3-1	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數─按父或母國籍分別	70
表 3-3-2 兩位專家之背景一覽表	72
表 3-3-3	節錄自附錄部分之教學設計方案	74
表 3-3-4	公民行動取向相關研究	80
表 3-3-5	教學實施重點及教學單元介紹	85
表 3-4-1	研究目的與文件分析對照表	88
表 3-4-2	原始資料編碼代號與意義	89
表 4-1-1	教學方案之分段能力指標與教學目標	.96
表 4-1-2《新民火炬 光耀坪頂 照見臺灣 》教學設計方案發展歷程	 98
表 4-1-3《新民火炬 光耀坪頂 照見臺灣 》教學設計方案發展歷程修正	105
表 4-1-4	教學方案異動	107
表 4-2-1	教學方案之教學內容與日期	109
表 4-2-2	暖身課程學習單─鴨仔蛋	114
表 4-2-3	課程學習單─涼拌木瓜絲	119
表 4-3-1	單元目標多元文化素養之表現	135
表 4-3-2	學生回饋單	第一課 美食共和國	136
表 4-3-3	學生回饋單	第二課 看見臺灣新族群	138
 
表 4-3-4	學生回饋單	第三課 共學新生活	143
表 4-3-5	中年級課程學習成效	145
表 4-3-6	教材教法	145
表 4-3-7	自我學習的態度	146
表 4-3-8	課程滿意度	146
表 4-3-9	喜歡多元文化課程的原因	147
表 4-3-10	問卷調查前後測	148




 
圖目次
圖2-1-1 Banks 多元文化課程統整的四個層次	22圖 2-1-2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	26
圖 2-1-3 文化回應教學的五幅輪	31
圖 2-1-4公民行動取向課程設計模式	42
圖 3-1-1 行動研究歷程	63
圖 3-1-2 研究流程圖	65
圖 3-3-1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內涵	79
圖 4-2-1 鴨仔蛋教學流程圖	111
圖 4-2-2 第一單元教學流程圖	117
圖 4-2-3 第二單元教學流程圖	122
圖 4-2-4 第三單元教學流程圖	129
圖 4-2-5 新住民火炬計畫圖	131
圖 4-3-1 新住民四格漫畫(一)	140
圖 4-3-2 新住民四格漫畫(二)	141
圖 4-3-3 新住民海報	14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小學國際教育資訊網(2015年11月8日)。國際教育課程主題軸。取自http://ietw.moe.gov.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1-A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5年7月28日)。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教育部統計處104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吳清山、林天祐(2011)。課程轉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203-20
孔慧鈴(2010)。新竹縣某國小新住民子女與本國籍子女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方德隆(2004)。課程基礎理論。臺北市:高等。
王淑洋(2010)。國小四年級新住民學童以概念構圖提升數學文字題解題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王婷瑟(2011)。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東南亞教材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何玟慧(2013)。新移民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業成就及其家庭背景因素之探討─以臺北市東區某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余美姍(2011)。國小低年級新住民配偶子女與本國籍配偶子女的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快速唸名能力與中文閱讀表現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庭葳(2013)。繪本引導寫作教學提升新移民子女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呂庭妤(2012)。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新移民子女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文浩(2010)。新住民子女對分數概念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奇蓓(2012)。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建構國小教育學程之新移民課程方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
陳麗華(1997),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18,26-34頁。
溫明麗(1996),理性、詮釋與多元文化教育:辯證性對話。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辦,1996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頁。
李涵鈺,陳麗華(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課程與教學季刊,8,35-56。
宗玉印(2012)。新住民家庭之國中生其閱讀行為、閱讀動機對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正雄(2010)。臺灣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之研究─金門烈嶼鄉與屏東琉球鄉國中生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怡辰(2010)。國小四年級新住民學生以交互教學法提升二步驟四則運算數學文字題解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林淑絹(2011)。「來說多元文化故事」-運用新北市新住民多元文化會本於低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鍵耀(2010)。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數學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從文化資本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淑貞(2011)。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研究─以桃園市某公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開南大學,桃園市。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季刊,97,6-27。
夏曉鵑(2012年10月5日)。新移民勇敢站出來。【公民新聞】。取自http://www.peopo.org/news/101417
翁仁何(2012)。國小新住民子女文化資本與學習適應及學習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高婉貞(2008)。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佑生(2011年7月27日)。挪威屠夫:臺灣拒多元文化,讚。【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3434
張建成(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楓雪(2011)。低年級新住民時間概念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04年12月31日)。93年-97年教育施政主軸-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取http://blog.ilc.edu.tw/blog/index.php?op=printView&articleId=773&blogId=34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9)。98年-101年教育施政藍圖。取自http://data1.naer.edu.tw/filedownload/%E9%83%A8%E9%95%B7%E6%95%99%E8%82%B2%E6%96%BD%E6%94%BF%E8%97%8D%E5%9C%96%2898-101%29.pdf
莊之淇(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與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華卿(2014)。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生成就動機及學習適應之探討-以桃園縣三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陳玉婷(2011)。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業成就之個案研究-以三對新移民親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原作者:J. A. Banks&C. A. M. Banks)。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9)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陳美芝(2010)。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新移民族群意象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美靜(2012)。國民小學六年級實施新移民文化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淑蘭(2010)。新北市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慧屏(2003)。臺灣民眾態度大調查:關起大門還是敞開心胸?。大地地理雜誌,188,72-79。
陳曉芳(2012)。國小低年級實施多元族群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薇文(2011)。國小新移民學童英語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及學習挑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麗華(2011)。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議題課程設計模式與實踐案例。臺灣民主季刊,8,47-82。
陳麗華、彭增龍(2007)。全球觀課程設計的新視野:公民行動取向。教育研究與發展,3(2),1-18。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5)。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臺北市:五南。
鹿曉雯(2014)。臺南濱海地區國小二年級新住民子女數感能力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彭麗琦(2013)。「新移民子女文化回應課程方案」建構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麗琦(2013)。「新移民子女文化回應課程方案」建構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銘翊(2015)。多元文化取向新住民教育之核心課程綱要建構。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曾淑媚(2012)。影響新住民國小學童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僑光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之泓(2012)。拒絕再製與多元文化教學:以東南亞新住民子女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玉鈴(2010)。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移民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玉鈴(2010)。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移民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350頁)。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美(2010)。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東南亞多元文化教材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黃賢宗(2013)。臺南濱海地區國小三年級新住民子女數感能力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廖美珊(2012)。偏鄉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認知及新移民子女的教導經驗:文化剝奪觀點的再思考。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詹宜珮(2009)。東南亞女性生活現況子女教養情況與親師溝通之研究-以桃園縣快樂國小四位新移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雅茹(2010)。多元文化教育融入高中家政課程之實驗研究-以新移民族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賈樂平(2012)。國小新住民子女學業成就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鄒麗娟(2013)。新移民子女家庭環境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以高雄市旗津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廖思齊(2010)。同儕關係對新住民子女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影響─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市。
趙穎潔(2011)。落實多元文化教學課程從學生對新移民刻板認知到展現社會行動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新竹市。
劉昌樹(2012)。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在國小階段的實施歷程與困境:以新北市安坑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劉金萍(2011)。高雄市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之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10,101-126。
劉麗卿(2013)。苗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閱讀動機、閱讀行為及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南投縣。
何縕琪、林喜慈 (2006)。文化回應教學之實踐與省思:一個多族群班級的行動研究頁。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39-40。 

鄭仲龍(2013)。新住民子女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對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神岡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鄭秋蟬(2010)。新北市國民小學新住民與非新住民學生家庭閱讀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智陽(2012)。基隆市國民中學新民子女的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幸福感與學校適應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宗育(2011)。臺南濱海地區國小六年級新住民子女數感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譚光鼎(2005)。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113-135頁)。臺北市:空中大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空中大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智謀,王怡婷譯 (民92) 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台北:幼獅出版社。
 
英文部分
Al-Ali, N. and K. Koser. (2002). Trans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home. In Al-Ali, N. and K. Koser (Eds.), New approaches to migration?─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pp. 1-14). Lodon: Taylor and Francis Books Ltd.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Cambridge, MA: Anderson Wesley.
Amer, A. (2006). Reflections on Bloom’s revised taxonomy. Electronic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1),213-230.
Anderson, L. W., Krathwohl, D. R., Airasian, P. W., Cruikshank, K. A., Mayer, R. E., Pintrich, P. R., et al.(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Longman.
Banks, J. A. & Banks McGee, C. 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Ed.)(1995).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 Y.: Macmillan.
Bennett, C. I. (2011).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7rd ed.)
Bloom, B. (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New York: Longman.
Bronfenbrenner, U.(1986). 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a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 723-742.
Choi, J. (2010). 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he case of South Korea. The Social Studies, 101, 174-178.
Couper, M. R. (1984). The Delphi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equence model.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7(1), 72-77.
Delbecq, A. L., Van de Ven, A. H., & Gustagson, D. H.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 NJ: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Espiritu, Y. L. and T. Tran. (2002). Vietnam, my country: Vietnamese Americans and transnationalism. In P. Levitt and M. C. Waters (Eds),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pp.367-389).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Fouron, G. E. and N. Glick-Schiller. (2002). The generation of identity: redefin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within a transnational social field. In P. Levitt and M. C. Waters (Eds.),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pp. 169-207)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B.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sucation(pp.25-43). USA: Macmillan Publish.
Glick-Schiller, N. (1997). The situation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 Identities 4(2): 155-166.
Gollnick, D. M. and Chinn, P. C. (199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New York: Merrill.
Grant, Carl. A. & Sleeter, C. E. (1996). After the school bell rings. Washington. D. C.: Falmer Press.
Hall, S. (1990). The diaspora and culture identity. In J.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Hilda Hernandez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 teacher’s guide to content and process. Columbus : Merrill.
Kivisto, P. (2001). Theorizing transnational immigr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current effort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4(4), 549-77.
Levitt, P. and M. C. Waters(Eds)(2002).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deneration.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ieto, S. (1996).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Portes, A. (1995). Children of immigrants: segmented assimilation. In A. Portes(Ed),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pp. 248-280).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rtes, A. (1996).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their emergenc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system. In Roberto Patricio Korzeniewicz and William C. Smith (Eds.),Latin America in the world-economy.(pp. 151-168).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9).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Columbus: Merrill.
Stephan, W. G. and C. W. Stephan. (1991). Intermarriage: effects on personality, adjustment,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two samples of stud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241-250.
Suzuki, B. H. (1984).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Vol. 16, No. 3, 294-322.
Tiedt , P. L. & Tiedt , I. M. (1979).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Boston: Allyn & Bacon.
 
Caine, R. N. & Caine, G. (1991). Making connections: 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   Alexandria, VA: Assocai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arason, S. B. (1984). Review of schooling in America: Scapegoat and salvation by Vernon H. Smith. Phi Delta Kappan, 66 (3), 224-225.
Ackerly,R.(1993).St Paul’s:a school for the community.Multicultural Educatio n.1(2) , 20-24.
Arcilla,R.V.(1995).For the stranger in my home:selh-knowledge,cultural recognition,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In Wendy Kohli(ed.)Critical conversation in philosophy of rducation,(pp159-172).N.Y.:Routledge.
Banks,J.A.(ed.)(1996).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eledge &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N.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uty.
Foster,M.(1989).It’s cooking now: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speech events in an urban community college.Language in society.18,1-29.
Giroux,H.A.(1992).Border crossing.New York:Routledge.
Hendry,G.D.(1996).Constructivism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Australiam Journal of Education,40,1,19-45.
Leicester,M.(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England:NFER-NELSON.
Mehan,H. ,Okamoto,D. ,Lintz,A. ,& Wills, J.S. (1995).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lassroom and school.In Banks,J.A.(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K. : Macmillan.
Grant,C.A & Sleeter,C.E..(1993).Making choice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s to race,class and gender.New York:Macmilla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