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1200715075200
DOI 10.6846/TKU.2007.00476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區域制度霸權的建構:思維、實踐與特色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Regional Institutional Hegemony: Conception,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施廷叡
研究生(英文) Ting-Ruei Shih
學號 6932600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10
論文頁數 1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王崑義
委員 - 施正權
關鍵字(中) 霸權穩定論
制度霸權
國際制度
周邊制度
中國崛起
和平發展
國際關係民主化
關鍵字(英)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nstitutional Hegemon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Regional Institution
China Rise
Peaceful Development
Demo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強權的興起有著其不同的根源,無論是經濟能力、地緣上與版圖上的優勢、意識型態或是軍事的力量,更包括「制度」的力量。英國能夠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稱霸於世界,除了地緣、經濟與軍事的能力之外,更藉由「制度」的建構與創新來成就其霸權。

    由於英國金融制度的完備,較之其他金融體系較為落後的國家,就具備了許多的優勢,為其經濟成長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環境,使得倫敦成為當時世界的金融中心。進而能夠建構「金本位」國際經濟制度,掌握國際金融秩序,成為英國霸權中國際制度面的依拖。同樣地,美國霸權的構成,也依賴著國際制度面的作用,包括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等。

    此外,面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外交作為,中國提出「國際關係民主化」希望藉此來裂解美國霸權的單邊主義外交,並且擴大在國際制度中的影響力,以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藉由周邊制度的方式讓中國承擔更多的周邊責任,並擴大中國在區域的影響力,穩定中國崛起的周邊環境。消除亞洲國家對中國發展存在的疑慮,改變中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所以周邊制度的建構與主導,中國崛起所必需的,也是「和平崛起」、「和平發展」或者是「和諧世界」思維下的外交重點。

    在瞭解周邊制度對於中國崛起的重要性之後,再進一步就「權力、利益、認知」三個面向來評估中國區域制度霸權的正當性。最後再分析中國如何以周邊制度作為對台的戰略作為,以及台灣的因應之道為何。
英文摘要
There are different origins of Power-Rising, inclusive of the military ability, the economy ability, the ideology, the superiority of geography and even the power of “institution”. For example, besides geography, economic and military, it mainly depended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for UK to seek Hegemony.

    Owing to the more complete financial system of UK than the other countries, London could be the world financial center and benefit for economic growth. Furthermore, UK could construct the “Gold-Standar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to control the global financial order and which becomes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UK hegemony. After UK, the construction of USA hegemony also depended on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uch as UN, NATO, IMF and WTO, etc.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USA Unilateralism, China proposes the “Demo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 confront it and also try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in ever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dditionally, China wants to commit more regional responsibility, enlarge more regional influence, and stabilize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Rise, by means of regional institution. It also could eliminate the doubt of Asian countries toward the Rise of China and improve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ia. As a result, it is important for China to construct and lead the regional institutions, and which is the key of “Peaceful Rise”, “Peaceful Development” or “Harmonious World”.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regional institution to “China-Rise”, we try to use the power, interest and knowledge three aspects to assess the legitimate of “China Regional Institution-Hegemony”. At last, we want to analyze how China uses all kinds of regional institutions against Taiwan and what Taiwan can do?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三、文獻回顧………………………………………………..4
  四、研究方法……………………………………………….22
  五、研究範圍與限制………………………………………22
  六、論文架構………………………………………………24

第一章、制度霸權的解析…………………………….29
  第一節、美國霸權中的制度安排………………………….29
    一、政治面向的國際制度管理………………………………….29
    二、經濟面向的國際制度管理………………………………….32
  第二節、美國制度霸權的評估…………………………….37
    一、美國制度霸權的權力面評估……………………………….37
    二、美國制度霸權的利益面評估……………………………….41
    三、美國制度霸權的認知面評估……………………………….43
  第三節 美國制度霸權面臨的挑戰………………..46
    一、單邊主義…………………………………………………….46
    二、美元的衰微………………………………………..48

第二章、中國崛起的意涵與國際戰略………………50
  第一節、中國崛起的意涵………………………………….50
    一、「崛起」概念的解析……………………………………….50
    二、中國崛起的意涵…………………………………………….52
  第二節、和平崛起的提出………………………………….56
    一、和平崛起的內涵……………………………………………58
    二、「和平崛起」在外交政策上的意義………………………..60
  第三節、從「和平崛起」到「和平發展」………………62
    一、「和平崛起」概念所呈現的問題……………………………62
    二、「和平發展」概念的提出……………………………………62
    三、「和平發展」的內涵…………………………………………63

第三章、中國對國際制度、周邊制度的參與和主導...68
  第一節 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意涵………………………….68
    一、中國與國際關係民主化……………………………………68
    二、中國對「主權」觀念認知的轉變…………………………70
  第二節 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進程……………………….72
    一、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演進………………………………….72
    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狀況………………………………….74
    三、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得與失」.....................82
  第三節 中國對周邊制度的考量………………………….85
    一、中國對周邊地區與周邊制度的思維………………………85
    二、中國的周邊制度安排……………………………………….86
    三、周邊制度對中國的戰略意義………………………………..89
  第四節 中國對周邊制度的具體建構…………………….91
    一、上海精神…………………………………………………….91
    二、上海合作組織之概述……………………………………….91
    三、第六屆上海合作組織峰會…………………………………..93
    四、上海合作組織對中國的意義………………………………..95
    五、上海合作組織未來的發展…………………………………..96

第四章 中國區域制度霸權的檢證分析……………..99
  第一節 權力面的評估:硬權力與軟權力………………..99
    一、中國區域制度霸權的經濟基礎…………………………….99
    二、中國區域制度霸權的軍事基礎……………………………102
    三、與現存制度霸權的比較……………………………………104
    四、軟權力為主的特色…………………………………………106
  第二節 利益面的評估:絕對利益與相對利益………….112
    一、區域政治利益………………………………………………112
    二、區域經濟利益………………………………………………115
  第三節 認知面的評估:東西方的發展模式………………………118
    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118
    二、新的發展模式「北京共識」………………………………119

結論…………………………………………………..123
  一、研究發現……………………………………………..123
  二、研究心得……………………………………………...124
  三、中國區域制度霸權下的對台戰略包圍……………..126
  四、台灣應有思考與作為………………………………...135
  五、未來研究方向………………………………………..137

參考書目……………………………………………..138

圖表目錄
圖0-1、霸權穩定論之理論演化過程..........................20
圖0-2、制度霸權合法性、正當性的評估.......................24
圖0-3、分析架構圖........................................25
圖6-1、區域制度霸權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125

表0-1、霸權週期..........................................11
表0-2、國際制度學派分類表................................18
表1-1、美國與各區域軍事同盟..............................30
表1-2:美國與主要國際金融制度............................33
表1-3、1500-1990年主要支配國及其權力資源.................37
表1-4、世界經濟論壇2004-2005年「成長競爭力指標」排名.......38
表1-5、2006年全球競爭力排名..............................39
表1-7、2000-2005年主要大國的國防開支(單位:億美元)......40
表1-8、美元占全球通貨的比例..............................49
表3-1、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跨國公共問題的增加................71
表3-2、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進程............................74
表3-3、中國與聯合國......................................75
表3-4、中國與多邊安全制度................................78
表3-5、世界其他國際制度與中國............................80
表3-6、軍事因素重要性的變化..............................86
表3-7、中國的周邊制度安排................................87
表4-1、1997年至2004年歷年來中國的重要經濟數據...........100
表4-2、2005年世界各經濟體主要經濟表現...................105
表4-3、2002年各主要國家國防開支(單位:億美元)..........105
表4-4、2002年美、中正規軍隊構成(單位:萬人)............106
表5-1、中國的周邊政治、安全、經濟制度安排................131
表5-2、2005年至今中國打壓台灣事件.......................133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Adam Smith,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Alastair Iain Johnston、Robert Ross主編,黎曉蕾、袁征譯,《與中國接觸—應對一個崛起的大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Bill Clinton,許玉珍、蕭秋屏譯,《希望與歷史之間:迎接廿一世紀的挑戰》,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C. Farnkfort Nachmias, David Nachmias著,潘明宏、陳志瑋譯,《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03年2月。
Charles A. Kupchan,潘忠岐譯,《美國時代的終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Charles P. Kindlleberger,高祖貴譯,《世界經濟霸權1500-199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Clyde Prestowitz,杜默譯,《美國遊戲》,台北:大塊文化,2004。
David Held,李少軍、尚新建譯,陳昆霖校閱,《民主的模式》,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
David Held,周軍華譯,《全球盟約─華盛頓共識與社會民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G. John Ikenberry主編,韓召穎譯,《美國無敵:均勢的未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Hans J. Morgenthau著,張自學譯,《國際政治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6。
Immanuel Wallerstein,龐卓桓等譯,《現代世界體系 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John Edelman Spero,楊鈞池、賴碧姬、梁錦文、童振源等譯,《國際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
John G. Ruggie,蘇長和等譯,《多邊主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John Mearsheimer,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Karl Polanyi,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Mancur Olson、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Michael D. Swaine,洪允息、蔡焰譯,《中國大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Paul Kennedy,張春柏等譯,《霸權興衰史》,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
Richard Duncan,李樸良譯,《美元大崩壞》,台北:早安財金文化,2004。
Robert O. Gilpin,陳怡仲等譯,《全球政治經濟—掌握國際經濟秩序》,台北:桂冠出版社,2004。
Robert O. Gilpin,楊宇光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
Robert O. Keohane & Joseph S. Nye Jr.,門洪華譯,《權力與相互依賴(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Stefano Guzzini,鄭又平、黃烈修譯,《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0。
Todd Sandler,葉家興譯,《經濟與社會的對話》,台北:先覺出版社,2003。
Zbigniew Brzezinski,郭希誠譯,《美國的抉擇》,台北:左岸出版社,2004。
中華歐亞基金會主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
王正毅、張岩貴,《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范式與現實經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王崑義,《輿論戰:兩岸新戰場》,台北:華揚出版社,2006。
王崑義、蔡裕明,《台灣安全的拱心石》,台北:華揚出版社,2006。
王逸舟,《國際政治析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
朱新民主編,《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
李少軍主編,《國際戰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5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李寶俊,《當代中國外交概論》,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
門洪華,《建構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門洪華,《霸權之翼:美國國際制度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門洪華主編,《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俞可平,《全球化與國家主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胡鞍鋼、門洪華主編,《解讀美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倪世雄,包宗和校定,《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馬振崗 主編,《穩步向前的上海合作組織—專家學者縱論SCO》,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張幼文、黃仁偉等著,《2006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張守鈞,《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台北:全英出版社,1992。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硏究所編、中國國際問題硏究所譯,《SIPRI年鑒2003: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
蔡東杰,《中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0。
鄭必堅,《論中國和平崛起發展新道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閻學通,《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謝德宗,《總體經濟理論與政策》,台北:華泰書局,1993。
鍾倫納,《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羅志如、范家駒、厲以寧、胡代光 等著,《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
顧德欣,《鄧小平國際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二、中文報紙
〈中共強烈抗議 南韓失望憤怒〉,《聯合報》,2006年8月16日,A2。
〈中共影響力 悄悄滲透中東〉,《聯合報》,2006年8月9日,A14。
〈中國開起「小聯合國」大會〉,《聯合報》,2006年11月1日,A14。
〈王緝思:中國走和平崛起道路〉,《聯合報》,2005年10月26日,A13。
〈北韓試射 布希主義走調〉,《聯合報》,2006年7月11日,A14版。
〈外交大戲連台 中共大秀國力〉,《聯合報》,2006年12月18日,A14。
〈胡錦濤下令建構和平崛起理論〉,《聯合報》,2003年12月16日,A13。
〈國際金價 逼近500美元〉,《聯合報》,2005年11月23日,B1版。
〈專家縱論中國和平崛起經略〉,《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04月07日。
王崑義,〈析論溫家寶南太行的戰略意圖〉,《青年日報》,2006年5月7日,第三版。
阮宗澤,〈睦鄰、安鄰、富鄰—建構新時期中國的大周邊外交〉,《解放軍報》,2003年10月20日,第9版。
林中斌,〈中日不免一戰嗎?〉,《中國時報》,2006年6月5日,A15。
林中斌,〈認清反分裂法的真面目〉,《蘋果日報》,2006年3月14日,A15。
林若雩,〈美中的東亞爭奪戰〉,《中國時報》,2006年11月22日,A15。
張鋒,〈東亞區域整合 文化是基礎〉,《環球時報》,2004年12月06日,第18版。
賴怡忠,〈中俄軍演貌合神離〉,《台灣日報「國際現場專欄」》,2005年8月20日。
賴怡忠,〈同床異夢的東亞峰會〉,《台灣日報「國際現場」專欄》,2005年6月26日。


三、中文期刊
〈M型社會來了!〉,《商業週刊》,第986期,2006年10月16日。
〈中國軟權力的魅力〉,《卡內基中國透視》,第5期,2006年。
〈談基洛級潛艇之建造及談判交易內幕〉,《全球防衛雜誌》,246期,2005年2月號。
Alastair Iain Johnston,〈中國外交政策:理論趨勢及方法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八期,2006年。
Alastair Iain Johnston,〈簡論國際機制對國家行為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2002年。
Alastair Iain Johnston,〈美國學者關於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概述〉,《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八期,2001年。
Andrew Grant,〈20年後消費力大增,中國將躍為第三大〉,《商業週刊》,第990期,2006年11月13日。
Barry Buzan,〈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中日關係與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6年。
Kenneth Waltz,〈冷戰後國際關係與美國政策〉,《南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2004年。
Martin Wolf,〈中美合作必須倚重IMF〉,《商業週刊》,第963期。
小雖 編譯,〈第三隻眼看中國海軍(中)〉,《艦載武器》,2月號,2005年。
王明進,〈中國對多邊外交的認識及參與〉,《教學與研究》,第五期,2004年。
王崑義,〈三和戰略—中國新外交與台灣的戰略選擇〉,《第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2006年8月9日。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第六期,1999年。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第六期,1999年。
宋偉,〈試論John Ruggie內嵌的自由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6年。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霸權穩定論:一個國際關係理論演化的研究方法〉,《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二期,民國93年3、4月。
宋學文、黃子哲,〈從東帝汶獨立運動探討美國干預主義:一個霸權穩定論的觀點〉,《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三期。
李世勤,〈中共新型潛艦未來發展之研究〉,《國防雜誌》,第二十卷第九期,2005年九月。
林中斌,〈不戰而主東亞 北京新大戰略下的對台策略〉,《財訊月刊》,一月號,2005年。
林中斌,〈中共『輸面子贏裡子』〉,《財訊月刊》,三月號,2006年。
林君宜,〈經濟力衰退:美元強勢地位恐不保〉,《商業週刊》,第935期。
門洪華,〈中國崛起及其戰略應對〉,《國際觀察》,第三期,2003年。
門洪華,〈回歸國際關係研究的中國重心,架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樑〉,《教學與研究》,第11期,2005年。
門洪華,〈美國外交中的文化價值觀因素〉,《國際問題研究》,第五期,2001年。
門洪華,〈國家主義、地區主義與全球主義—兼論中國大戰略的謀劃〉,《開放報導》,第六期,2005年。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美國研究》,第一期,2001年。
門洪華,〈霸權之翼:國際制度的戰略價值〉,《開放報導》,第10期,2005年。
胡鞍鋼,〈是威脅還是互利論:中國經濟崛起對中日經貿關係的影響〉,《國情報告》,第61期,2002年。
胡聲平,〈東亞區域整合與中國之立場及策略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七卷,2004年七月。
倪世雄、王義桅,〈再論國際關係民主化〉,《社會科學》,第12期,2003年。
孫哲,〈結構性導航: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方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2003年。
孫學峰、陳寒溪,〈中國地區主義政策的戰略效應〉,《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五期,2006年。
時殷弘,〈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國際政治研究》,第一期,2006年。
秦亞青,〈市場經濟、民主體制和種族仇視—讀《燃燒的世界》〉,《美國研究》,第二期,2003年。
秦亞青,〈制度霸權與合作治理〉,《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2002年。
秦亞青,〈國際制度與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義〉,《外交學院學報》,第一期,1998年。
秦亞青,〈權勢霸權、制度霸權與美國的地位〉,《現代國際關係》,第三期,2004年。
秦亞青、朱立群,〈新國際主義與中國外交〉,《外交評論》,第十期,2005年。
張清溪、李莉,〈外資是中國經濟的仙丹或毒藥?〉,《經濟前瞻》,第96期,2004年11月。
張登及,〈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西方的中共外交研究:一個概觀〉,《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11期,民國90年11月。
郭樹勇,〈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七期,2004年。
陳欣之,〈國際制度在國際霸權競逐的權力作用〉,《2005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
陳雅莉,〈中國外交『新思維』對美國是福是禍?〉,《華盛頓觀察週刊》,第二期,2004年1月14日。
傅夢孜,〈2003年中國外交〉,《現代國際關係》,第12期,2003年。
馮紹雷、卿文輝、范軍,〈關於全球化與民族性的對話〉,《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第三期,1999年。
楊麗娟,〈江澤民國際關係民主化思想探析〉,《理論月刊》,第12期,2004年。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0年。
劉杰,〈中國參與國際機制的理論與實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第四期,2003年。
樊勇明,〈霸權穩定論的理論與政策〉,《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2000年。
潘光、周國建,〈和平共處五原則的成功實踐和創新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及上海精神〉,《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第12期,2004年。
潘忠岐,〈霸權的困境—『美國霸權治下的和平』與『新帝國』論的神話〉,《美國研究》,第三期,2003年。
蔡裕明,〈美國的軍事全球化與東亞國際安全〉,《國防政策評論》,第二卷第三期,2002年。
鄧小玲,〈從「一邊倒」到「新型夥伴關係」〉,《學術論壇》,第九期(總第176 期),2005年。
閻學通,〈「和平崛起」的分歧、意義及策略〉,《中國社會科學》,第五期,2004年。
閻學通,〈冷戰後的繼續:冷戰後的主要國際政治矛盾〉,《戰略與管理》,第三期,2000年。
薛力、邢悅,〈新自由制度主義含義辨析—兼談範式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05年。
蘇長和,〈中國與國際制度—一項研究議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十期,2002年。
蘇長和,〈周邊制度與周邊主義:東亞區域治理中的中國途徑〉,《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期,2006年。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期,2005年。
























四、英文專書
A. F. Organski and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Charles Maier ed., The Cold War in Europe: Era of a Divided Continent, New York: Wiener, 1991.
Charles P.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Elizabeth Economy and Michael Oksenberg, eds.,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G. John Ikenberry ed., America Unrivaled: The Fut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I: 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1600-175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0.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Joseph S. Nye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MA: Perseus Book Group, 2004.
Joshua C.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UK: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4.
Joshua S. Goldstein, Long Cycle: 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Robert O.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Robert O. Keohane 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9.
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Stephan M. Walt,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Thomas Hobbes, Leviatha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58.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8.
W. W. Rosto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1960.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Equity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 World Bank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五、英文報紙期刊
“America drops, Asia shops.” The Economist, Vol.381, No.8500, (Oct. 19, 2006).
“America’s World.” The Economist, Vol.353, No.8142, (23 October, 1999).
“China Forging Strategic Ties to Radical Islam.” Persian Journal, July 21, 2006.
“G-force.” The Economist, Vol.373, No.8396, (Oct. 9, 2004).
“New submarine picture presents Chinese puzzle.” Jane’s Defense Weekly, (4 Augest, 2004).
“Scares ahead for the world economy.” The Economist, Vol.373, No.8395, (Oct. 2, 2004).
“Taiwan fades as China enjoys economic success.” Financial Times, Aug. 5, 2005.
“The disappearing dollar.” The Economist, Vol.373, No.8404, ( Dec. 4, 2004).
“Why Taiwan Matters.” Business Week, Iss.3933, (May 16, 2005).
Andreas Hasenclever,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 “Interest, Power, Knowledg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0, No. 2, (Oct., 1996).
Ann Kent, “Chin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mes: the ILO as a Case Study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acific Affairs, Vol.70, No.4, (Winter, 1997-1998).
Charles P. Kindleberger, “Hierarchy versus inertial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0, No.4, (Autumn, 1986).
David Hale & Lyric H. Hale, “China Takes Off.” Foreign Affairs, Vol.82, No. 6, (Nov/Dec, 2003).
Duncan Snidal, “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9, No.4, (Autumn, 1985).
G. John Ikenberry, “Getting Hegemony Right.”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63, (Spring, 2001).
G. John Ikenberry, “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Persistence of American Postwar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3, (Winter, 1998/99).
G. John Ikenberry, “The End of the Neo-Conservative Moment.” Survival, Vol.46, No.1,(2004).
G. John Ikenberry,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1, No.3, (1996).
George Modelski, “The Long Cycle of Global Politics and the Nation-Stat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No. 20, (1978).
Ian Hurd,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3, No. 2, (Spring, 1999).
Jane Perlez, “U.S. and India, Trying to Reconcile, Hit Bump.” New York Times, March 22, 2000.
Jessica Mathews, “Power Shift.” Foreign Affairs, Vol.76, Iss.1, (Jan./Feb. 1997).
John G. Ruggie,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2, (Spring, 1982).
John G. Ruggie,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the Future of Welfare Capital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8, No.1, (1984).
Joseph S. Nye J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05, No.2, (1990).
Joseph S. Nye, “The Velvet Hegemon.” Foreign Policy, Vol.136, (May/Jun, 2003).
Kenneth N. Waltz,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not Foreign Policy.” Security Studies, Vol. 6, No.1, (autumn, 1996).
Lin Chong-Pin, “China’s newfound diplomatic skills.” Taipei Times, April 19, 2006.
Mortimer Zucherman, “A Second American Century.” Foreign Affairs, Vol.77, Iss.3, (May/June, 1998).
Peter Bachrach and Morton S. Baratz, “Two Face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Vol.56, No.4, (1962).
Robert Skidelsky, “Imbalance of Power.” Foreign Policy, No. 129, (Mar.-Apr., 2002).
Samuel S. Ki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19(Jan. 1992).
Samuel S. Kim, “Thinking Globally in Post-Mao China.”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7, No.2(1999).
Stephan D. Krasner,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2 (Spring, 1982).
William C. Wohlforth, “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1 (Summer, 1999).








六、網站資料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
《CIA World Fact book》,https://www.odci.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
《FAS》,http://www.fas.org/
《Financial Times》,http://www.ft.com/
《SIPRI》,http://first.sipri.org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上海合作組織元首會議官方網站》,http://www.scosummit2006.org/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網站》,http://www.sectsco.org/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
《大紀元網》,http://www.epochtimes.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國務院網站》,http://www.86148.com
《中國國關在線》,http://www.irchina.org/index.asp
《中國新聞週刊》,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big5.fmprc.gov.cn/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webapp/mp.asp
《王崑義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央廣新聞》,http://www.rti.org.tw/
《多維新聞網》,http://www6.chinesenewsnet.com/
《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亞洲時報在線》,http://www.atchinese.com/
《東亞經濟評論》,http://www.e-economic.com/
《俄羅斯新聞網》,http://big5.rusnews.cn/
《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
《星島環球網》,http://www.singtaonet.com
《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www.voanews.com/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網站》,http://cgpss.nchu.edu.tw/
《國防部網站》,http://report.mnd.gov.tw/
《國際在線》,http://big5.chinabroadcast.cn/
《國際貿易局網站》,http://cwto.trade.gov.tw
《華盛頓觀察週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index.cfm?charid=2
《新浪網》,http://sina.com.cn
《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
《經建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德國之聲中文網》,http://www.dw-world.de/
《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
《聯合新聞網》,http://www.udn.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