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1200612335200
DOI 10.6846/TKU.2006.00460
論文名稱(中文) 成人參與社區大學電腦學習動機及課程需求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curricular demands for adult participating computer literacy courses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examples from Taipei C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劉素珍
研究生(英文) Su-Chen Liu
學號 79110018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10
論文頁數 13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健華(wangc@ntnu.edu.tw)
共同指導教授 - 張瓊穗(cschang@mail.tku.edu.tw)
委員 - 徐新逸(hyshyu@mail.tku.edu.tw)
委員 - 陳慶帆(cfchen@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成人學習
學習動機
成人電腦素養教育
社區大學
關鍵字(英) adult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adult computer literacy
community univers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基礎電腦課程個人背景因素與學習動機對課程需求之研究。本研究首先對於成人參與電腦學習之相關個人因素、學習動機及電腦課程方面進行相關文獻蒐集及分析。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對於台北縣市參與社區大學電腦基礎課程的學員進行問卷調查,並藉由問卷設計及資料蒐集、整理和分析瞭解成人參與社區大學電腦課程個人背景因素與學習動機對課程需求影響情形。在研究結果方面顯示:
一、社區大學成人參與基礎電腦學習者其學習動機主要為認知興趣,其次為社會刺激、家庭親密度,而以職業進展之動機取向最弱。
二、社區大學成人參與基礎電腦學習者的課程需求主要為電腦基本技能為最高,其次為網路技能,再其次為電腦多媒體技能,而以辦公室軟體技能需求度較低。
三、個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間的關聯性發現年齡、最高學歷、電腦經驗對課程需求有顯著關連性。
四、動機高者其對於課程內容皆呈現較高需求度,動機較低者,對課程需求度較低,所以不同的動機並未導致不同的課程需求。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backgrounds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for the demands of adults participating computer literacy courses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Literature on personal backgrounds and adult learning motivations were review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analyzed. A survey on adul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urricular demands on computer literacy courses were performed, subjects were students from community universities around Taipei city.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1.The major motivational factors affects the demands of adult participating the computer literacy courses for community universities is cognition interest, followed by social stimulation, family togetherness, professional advancement, consecutively . 
2.The priority of curricular demands for adult participating the computer literacy courses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is: computer basics, networking skills, multimedia, and office software.
3.There ar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ersonal backgrounds and the curricular demands. Factors include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computer experiences.
4.The higher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higher the curricular demand, regardless of the subjects and content of the cours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
一、	就研究對象而言	4
二、	推論上的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一、	成人學習	4
二、	學習動機	5
三、	成人電腦課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成人學習理論	6
一、	成人學習的意義	6
二、	成人學習的特性	7
三、	成人教育的原則	10
四、	成人學習的模式	11
五、	成人學習的問題	14
第二節	學習動機理論	15
一、	學習動機定義	16
二、	學習動機對教學的重要性	16
三、	相關學習動機理論	17
四、	有效增強學習動機的模式	22
五、	動機量表相關研究	25
六、	成人學習動機相關研究	29
七、	個人背景因素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相關研究	30
八、	其他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發現	32
第三節	成人電腦學習	32
一、	成人電腦素養形成發展	33
二、	成人電腦學習者的需求	35
三、	成人電腦學習的危機	37
四、	成人電腦學習的學習策略	37
五、	成人電腦學習的學習效益	38
第四節	社區大學成人電腦課程	39
一、	電腦課程內涵	39
二、	成人電腦課程教學者	39
三、	電腦課程定位	40
四、	電腦課程市場需求分析	41
五、	社區大學成人基礎電腦課程辦理情形	41
六、	成人基礎電腦課程內容	44
第五節	課程需求	50
一、	需求的定義	50
二、	需求的類型	50
三、	需求的特性	51
四、	成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關係	51
五、	課程需求與學習動機關係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6
第三節 研究變數定義	57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57
第五節 問卷設計	58
一、	問卷內容	58
二、	問卷信度與效度分析	62
第六節 抽樣方法	66
(一)、	母群體	66
(二)、	選擇抽樣方式	66
(三)、	問卷發送與回收	66
第七節 資料分析方法	68
第八節 研究實施程序	69
一、	準備階段	69
二、	編擬預試問卷	69
三、	問卷預試與修訂	69
四、	正式施測	69
五、	統計分析	69
六、	撰寫論文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1
第一節 研究變數敘述性統計分析	71
一、	性別	71
二、	年齡	71
三、	最高學歷	71
四、	職業	72
五、	家中是否有電腦?	72
六、	家中是否有電腦書籍或雜誌?	72
七、	家中是否有其他人會使用電腦?	72
八、	家人是否鼓勵你學習電腦?	72
九、	誰常教你使用電腦?	72
十、	電腦經驗	73
第二節 社區大學電腦學習動機之整體分析	75
一、	認知興趣	75
二、	教育準備	75
三、	職業進展	75
四、	社交接觸	75
五、	家庭親密度	76
六、	社會刺激	76
第三節 社區大學電腦學習課程需求之整體分析	80
一、	電腦基本技能	80
二、	辦公室軟體技能	80
三、	網路技能	80
四、	電腦多媒體技能	81
第四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之分析	86
一、	性別與課程需求取向分析	86
二、	年齡與課程需求取向分析	87
三、	最高學歷與課程需求取向之分析	89
四、	職業與課程需求取向之分析	92
五、	電腦經驗與課程需求取向之分析	95
六、	個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順序之關係	98
第五節 電腦學習動機與課程需求之分析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2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02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書目112
表目錄
表2-1未成年與成人學習者之學習特質與差……………………………………10
表2-2 Grow的自主學習階段………………………………………………………12
表2-3 學習型態和控制的焦點的關係……………………………………………14
表2-4 ARCS模型要…………………………………………………………………23
表2-5 時間連續動機模式內容……………………………………………………25
表2-6 成人學習動機相關研究……………………………………………………29
表2-7電腦課程分類資料…………………………………………………………40
表2-8民88至民90年社區大學電腦開課課程以教學軟體分類統計…………41
表2-9民國九十四年社區大學開辦相關成人基礎電腦課程……………………42
表2-10台北縣市相關成人基礎電腦課程內容歸納內容…………………………45
表2-11台北縣市成人基礎電腦課程內涵時數統計………………………………49
表3-1 個人基本資料問卷內容……………………………………………………58
表3-2 電腦學習動機問卷內容……………………………………………………60
表3-3 電腦課程需求問卷內容……………………………………………………61
表3-4成人電腦學習動機與課程需求預試問卷信度分析………………………65
表3-5 「成人電腦學習動機與課程需求評估」取樣課程與問卷施測分配表…66
表4-1個人背景資料統計表………………………………………………………72
表4-2  學習動機取向平均數及標準差…………………………………………76
表4-3  成人電腦學習動機排序表………………………………………………79
表4-4  課程需求平均數及標準差………………………………………………81
表4-5  成人電腦學習課程需求排序表…………………………………………84
表4-6 整體電腦課程間需求差異分析表…………………………………………85
表4-7 個人背景因素與電腦課程需求之相關分析表……………………………86
表4-8 不同性別的研究樣本在電腦課程需求上的差異分析比較………………87
表4-9 各年齡層研究樣本電腦課程需求分析表…………………………………88
表4-10電腦課程需求具顯著差異之年齡層分析表………………………………88
表4-11 各年齡層間電腦課程需求順序表…………………………………………89
表4-12 不同學歷研究樣本電腦課程需求分析表…………………………………90
表4-13 電腦課程需求具顯著差異之職業分析表…………………………………91
表4-14 各學歷層間電腦課程需求順序表…………………………………………92
表4-15 不同職業研究樣本電腦課程需求分析表…………………………………93
表4-16 電腦課程需求具顯著差異之職業分析表…………………………………94
表4-17 各職業間電腦課程需求比較差異順序表…………………………………95
表4-18 不同電腦經驗研究樣本電腦課程需求分析表……………………………97
表4-19 電腦課程需求具顯著差異之電腦經驗分析表……………………………97
表4-20 不同電腦經驗間電腦課程需求比較差異順序表…………………………98
表4-21 個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順序表…………………………………………99
表4-22 高度需求課程相關個人因素內容………………………………………100
表4-23 電腦學習動機與電腦課程需求之Pearson相關分析表…………………101
表5-1為各課程取向中得分順序前3名之課程內容………………………………103
表5-2為得分數最高的前10項課程內容…………………………………………104
表5-3個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差異性分析結果………………………………105
圖目錄
圖2-1Kolb’s的經驗學習模式……………………………………………………12
圖2-2成人學習者控制他們的學習歷程…………………………………………13
圖2-3Miller對低社會階層參與教育活動動機勢力之分析……………………18
圖2-4Miller對中等社會階層參與教育活動動機勢力之分析………………… 19
圖2-5Boshier成人教育參與動機、一致、中介變項和退學關係的假設模式…… 22 
圖2-6時間連續動機模式…………………………………………………………24
圖2-7電腦素養的型態:一個發展模式……………………………………………33
圖2-8電腦素養教育動態觀點……………………………………………………34
圖3-1 本研究架構圖………………………………………………………………55
圖3-2 本研究流程圖………………………………………………………………70
圖4-1 年齡與課程需求之XY散佈圖………………………………………………89
圖4-2 最高學歷與課程需求之XY散佈圖…………………………………………92
圖4-3 職業與課程需求之XY散佈圖………………………………………………95
圖4-4 電腦經驗與課程需求之XY散佈……………………………………………98
圖4-5 個人背景因素與課程需求順序之XY散佈圖………………………………10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89)。有效的資優課程規劃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全得 (2003)。成人教育的學習型態、動機和滿意度相關性研究。義守大學 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王緒文(2005)。電腦入門OFFICE基礎班課程表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1995)。成人教育辭典。台北:成人教育學會。
李文瑞(1990)。介紹激發學習動機的ARCS模型教學策略。台灣教育,479,22-24。
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員工培訓成本(2005)
林麗惠(2001)。成人學習的原動力--學習動機及其增強策略。空大學訊,269,88-96。
林良慶(2000)。繼續進修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民眾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東毅(2005)。電腦基礎操作與生活應用班課程表
林世山(2005)。電腦應用入門班課程表。
何青蓉(1995)。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23,41-46 頁。
宋  鏘(2005)。電腦與生活初階班課程表。
吳明烈(200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台北市:五南書局。
吳佳惠(2003) 。抓得住客戶需求。
李祥賓(2005)。電腦入門班課程表。
阮呂正璽(2005)。電腦入門應用班班課程表。
長者學習需要之研究報告(2004)。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胡祝銘(2005)。電腦實用基礎班課程表。
徐新逸、施郁芬(譯) (2003)。Willian W. Lee & Diana L. Owens著。多媒體教學設計(Multimedia-Based Instruction Design)。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徐佳琦(2005)。網路e生活。
夏百陵(2005)。電腦入門班課程表。
曹雅方(2002)。國民小學教育學程資訊教育相關課程設計之需求評估。淡江大學工業教育科技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佳駿(2001)。電腦課程市場分析。
陳志樺(2002)。成人技職繼續教育參與動機與障礙因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乃林(2002)。知識社會中的成人學習。成人教育雙月刊,68,p44-49。
陳如山(1997)。建立多元、開放、統整、效能的隔空教學體系願景-以國立空中大學為例。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隔空教育論叢 (p197-237)。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淑敏(2005)。電腦與生活班課程表。
陳澤民(2005)。一步一步搞定電腦班課程表。
陳柏岳(2005)。電腦基礎班課程表。
陳清煌(2005)。電電腦基礎班課程表。
郭芳坤(2005)。電腦基礎班課程表。
曹嘉秀、林惠賢 (1998),專科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及其對英語課程之需求分析,技術學刊, 13(3), p. 355~367。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育正(2005)。電腦使用基礎班課程表。
張怡若(2005)。電腦入門班課程表。
張華峰(2005)。電腦與生活實用班課程表。
黃富順(1996)。增強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成人教育,34,2-8。
黃富順(1997)。成人學習問題及其因應。北縣成教輔導季刊,8,23-27。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市:五南書局。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毓芳(2005)。電腦入門與Word班課程表。
彭成慶(2005)。電腦與生活初階班課程表。
曾慶鐘(2005)。電腦基礎班課程表。
楊淳笙(2005)。電腦基礎班課程表。
解昆樺(2001)。你有前進一生的學習計劃嗎--成人學習DIY。終身學習,33,12-19。
葛皇濱(2001)。電腦資源。
葉國良(2005)。電腦基礎班課程表。2005年8月2日,取自http://www.nhcc.org.tw/2005/index.htm
簡建忠(1995)。我國成人參與學習的動機與阻礙因素之探討。人力資源學報,84(5),63-77。
鐘錦山(2005)。電腦入門班課程表。
藍冠麟(2005)。電腦入門(Windows XP)班課程表。
謝耀宗(2002)。成人參與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	英文部份
Barrett, H.C. (1991). Adult self-directed learning, Personal computer competency and learning style: models for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ielding institute,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Boshier, R.W. (1971).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A facto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 Adult Education,21(2), 3-26.
Boshier, R. (1973).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ropout: A Theory Model.Adult Education, 23(4), 255-282.
Boshier, R. W., & Riddel, B. G. (1978). E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 factorstructure for older adults. Adult Education,28(3),165-175.
Boshier, R.W.(1988).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lternate form of the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 In proceedings of the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Calgary,Alberta.
Brown, D. G.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Faculty Workshops.” Syllabus, 2001, 15(2), 22.
Cattell, R. B. (1963). Theory of fluid and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A critical experi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4, 1-22.
Cognitive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1993).“Examining the Cognitive Challenges and Pedagogical Opportunities of Integrated Media Systems: Toward a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12),pp.118-124.
Cross, K.P. (1981). Adult as learners :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facilitatinglearning.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Cross, K.P. (1982). Adult as learners. Washington : Jossey-Bass.
Costanzo, A.(2005). Motivation. Leadership for Student Activities. (NASC Edition), 33(5) ,p10-11.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Boston: Heath.
Dover, K.H. (2004). Essential computer skills - getting started..
Giles, J.B. (1999). Strategies to assess the adult learner.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USA: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Grow, G. (1991). Teaching learners to be self-directed: A staged approach.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1: 125-149.
Henry,G. T.,& Basile, K. C. (1994). Understanding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formal adult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4(2), 64-82.
Hopey, C. E. (Ed.). (1998). Technology, Basic Skills, and Adult Education: Getting ready and moving Forward. Information Series. 372: 122.
Houle, C.O. (1961). The inquiring mind. Madison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Jaffee, L.L. (2001). Adult literacy programs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Adult Basic Education. 11(2): 109-124.
Knowles, M.S.(1990).The Adult Learner:A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Kolb, D. (1984). Experimental learning. Prentice-Hall, N.J: Englewood Cliffs.
King, K. P. (2001) “Professors’ transforming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ile learn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Staff,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18(1), 25–32.
King, K. P. (2003).Keeping Pace with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at Transforms. The Challenge and Promise for Higher Education Faculty. Cresskill, 2. N.J.: Hampton Press.
Kaufman, R.A., Rojas, A.M. & Mayer, H.(1993). Needs assessment: a user’s guide.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Lim, K.H. and Benbasat,I.(2000).“The Effect of Multimedia on Perceived Equivocalit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24(3),pp. 449-471.
Long, H.B. (1983). Adult Learning. New York : Cambridge. 156-157.
Long, H.B. (1983). Adult Learning :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 The adult education company.
Long, H.B.(1990). Evolution of a formal knowledge Base. In J.M. Peter,P.Jarvis and Association, Adult educaton : Evolution and achievements in a developing field of study(pp.66--89). SanFrancisco:Jossey—bass.
Maureen, S. (2002). Older Learners and it:Challenge for inclusion. Adults Learning, 13(7), March 1, 2002.
Miller, H.L. (1967). Participation of adult in education:A force-field analysis.Bosto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Boston University.
Mruk, C.J. (1984). Facilitating the acquisition of computer skills for adults: A handbook of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Human Development Services (DHH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Computing Confer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7 338).
Mayer, R. E. (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p. 80-92. New York: Harper & Row. 
Maslow, A.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Ron,Z.& Susan,Z.(1984). 30 THINGS WE KNOW FOR SURE ABOUT ADULT LEARNING. Innovation Abstracts Vol VI, No 8.
Sheffield, S.B. (1964). The Orientation of Adult Continuing Learners, In D.Solomon (ED.), The Continuing Learners. Chicago :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
Sheckley, B. G. (1986). Microcomputers and Adult Learning: Maximizing Potentials. In B. Heermann (ed.), 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Adult Learner.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o. 2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6.
Suzanne K.& Scogins J.(2000).Adult Literacy Assessment Tool Kit.Office of Library Outreach Support Services,ALA,Chicaga.
Tough, A. (1978). The Major Learning Efforts: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 28(4), 250-265.
Tough,A.(1979).The Adult’s Learner Projects. Toronto:Ontario Ins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Warwick, J.M. & Dabach, D.B. (2004). In a little while I could be in front :Social mobility, class, and gender in the computer practices of two Mexicano families, Journe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7(5), 380-388.
Warschauer, M. (2002).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loodkowski, R.J.(1993). Enhancing adult motivation to lear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