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1200611170400
DOI 10.6846/TKU.2006.00459
論文名稱(中文) 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楊欣燕
研究生(英文) Shin-Yan Yang
學號 6921003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06
論文頁數 1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熏芳
委員 - 吳清山
委員 - 李麗君
關鍵字(中) 專業標準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
專業知識
專業表現
專業態度
關鍵字(英) professional standard
beginning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
professional attitud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用模糊德懷術為研究方法,透過問卷彙整22位專家之共識意見,目的在於發展國民小學初任教師所需具備基本的專業標準,界定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表現及專業態度之標準與內涵及其重要程度,以作為職前教師培育、教師資格檢定或教師甄試之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我國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基本專業標準應包含「專業知識」、「專業表現」與「專業態度」等3個面向,此3個面向之重要程度依序為「專業態度」、「專業知識」以及「專業表現」。而在3個面向中,亦包含8個子面向、25項標準以及133項內涵項目。
二、根據教師專業標準之重要程度排序結果,可將「倫理道德」、「教學能力」與「專業精神」作為課程設計或教師評定之重點。而「校務行政的能力」是否應被包含於初任教師的職責中,亦可以進行更深入之分析與探討。
三、根據教師專業標準之內涵項目重要程度排序結果,師資培育中心在進行職前教師課程設計或教師檢定時,可以將「專業態度」與「專業知識」以及其面向中之相關內涵項目列主要重點。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於教育實務之建議	
(一)我國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應以朝向專業化標準之發展為目標。標準制定過程中,也應從學校、教師或是相關專業人員及相關之利害關係人觀點評析。
(二)本研究透過模糊德懷術彙整專家意見所得之3個面向、8個子面向、25項標準及133項內涵項目,並依照其重要程度依序排列,期望師資培育機構在規劃職前教師培育課程以及教育行政單位在執行教師資格檢定或教師甄試上可作為參考。
二、對於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擴大研究對象至職前教師、現職教師、學校校長、家長等利害關係人,以蒐集不同觀點及較為大量之資料。
(二)研究工具方面:增加「專家座談」之方式,廣泛蒐集專家之深入意見,使研究內容更能切合國民小學教師之所需。
(三)研究內容方面:與相關之教育專業團體共同研議,發展「學科導向」的教師專業標準,以增強教師學科教學之專業。
(四)研究過程方面:未來若擴大研究對象的範圍,可進一步分析比較不同對象之差異觀點,以作為師資培育中心進行職前教師課程設計之典範考量。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the essenti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The study apply Fuzzy Delphi method to collect consensus opinions of 22 members of experts group.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essenti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clude three dimensions which a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The priority of these three dimensions should start with professional attitud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the essenti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should also include eight secondary dimensions, twenty-fifth standards, and one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items.
2.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t degree sequencing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at “ethics” , “teach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should be the main focus of the course design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or teacher evaluation. And whether ”the ability of administration in school” should be included as one of the beginn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 will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3.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t degree sequencing of the item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at “professional attitude” ,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ts related items should be the emphasis of the course design for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or teacher evalua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1)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policy maker to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s the priority for reform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addition, during the standard formulation process, it is very essential to collect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all related stakeholders.
(2)Expectati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the important degree sequencing can be the consultation for the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qualification or teacher evaluation.
2. For future study
(1)To expand the scope of research subjects to relevant stakeholders.
(2)To conduct ”expert panel discussion” to collect comprehensive experts suggestions extensively.
(3)To discuss with the relate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of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subject-based” professional standard.
(4)To further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uggestions of different kind of stakehold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之意涵	11
 第二節	教師素質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美國、加拿大與澳洲等國之教師專業標準	24
 第四節	文獻綜整與分析	6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1
 第二節	研究方法-模糊德懷術之選用	8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4
 第四節	研究工具的設計	85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9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式	9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1
 第一節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整體重要性分析	101
 第二節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各面向重要性分析	109
 第三節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各子面向重要性分析	110
 第四節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各標準重要性分析	113
 第五節	教師專業標準之內涵項目重要性分析	121
 第六節	綜合討論及分析	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6
參考文獻	171
 中文文獻 	171
 英文文獻 	175
附錄	177
 附錄一   專家群(EXPERT GROUP)	177
 附錄二   參與意願調查表	179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80
 附錄四   內涵項目總排序表	192

表  次
表2-1-1   教師素質之內涵	19
表2-1-2   教師素質之相關研究	20
表2-2-1   NCATE評鑑標準	25
表2-2-2   NCATE、TEAC、INTASC、NBPTS與ISTE、ACEI教師專業標準面向	41
表2-2-3   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亞伯達省與卑詩省之教師專業標準面向	56
表2-2-4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教師專業標準	58
表2-2-5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教師專業標準之面向	67
表2-2-6   教師專業知識之面向、子面向及其內涵	73
表2-2-7   教師專業表現之面向、子面向及其內涵	75
表2-2-8   教師專業態度之面向、子面向及其內涵	78
表3-4-1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	87
表4-1-1   3個面向、8個子面向、25項標準之總評分值	102
表4-1-2   133項內涵之總評分值	 103
表4-3-1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8個子面向之總評分值與排序	110
表4-4-1   教師專業標準各標準項目之總評分值與排序	113
表4-5-1   主要學科知識之內涵項目	121
表4-5-2   學習分析的知識之內涵項目	122
表4-5-3   教學策略的知識之內涵項目	124
表4-5-4   教學設計的知識之內涵項目	125
表4-5-5   教學與學習評鑑的知識之內涵項目	126
表4-5-6   教育學的知識之內涵項目	127
表4-5-7   社會人文素養之內涵項目	128
表4-5-8   科技素養之內涵項目	128
表4-5-9   課程實施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0
表4-5-10  班級經營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1
表4-5-11  溝通與輔導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2
表4-5-12  科技融入教學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3
表4-5-13  科技融入教學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4
表4-5-14  教學與學習評鑑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5
表4-5-15  研究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6
表4-5-16  校務行政的能力之內涵項目	137
表4-5-17  尊重之內涵項目	138
表4-5-18  鼓勵之內涵項目	139
表4-5-19  關注之內涵項目	139
表4-5-20  公平與安全之內涵項目	140
表4-5-21  信任之內涵項目	141
表4-5-22  法令之內涵項目	142
表4-5-23  社會規範之內涵項目	143
表4-5-24  教學省思之內涵項目	144
表4-5-25  自我省思之內涵項目	145
表4-6-1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面向排序表	147
表4-6-2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子面向排序表	149
表4-6-3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標準排序表	150
表4-6-4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133項內涵項目排序之前十名	153
表4-6-5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之133項內涵項目排序之後十名	156
表5-1-1  「專業態度」內涵項目之重要程度順序表	159
表5-1-2  「專業知識」內涵項目之重要程度順序表	161
表5-1-3  「專業表現」內涵項目之重要程度順序表	163

圖   次
圖2-1-1   標準、指標與效標關係圖	13
圖2-2-1   教師專業標準	70
圖2-2-2   教師專業知識之標準	71
圖2-2-3   教師專業表現之標準	72
圖2-2-4   教師專業態度之標準	73
圖3-1-1   研究架構	81
圖3-4-1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架構表	86
圖3-5-1   研究流程	94
圖3-6-1   三角模糊數	96
圖3-6-2   明確值求法示意圖	98
圖4-2-1   教師專業標準面向之總評分值	109
圖4-3-1   教師專業知識之總評分值	111
圖4-3-2   教師專業表現之總評分值	111
圖4-3-3   教師專業態度之總評分值	112
圖4-4-1   教學知識之總評分值	115
圖4-4-2   通識素養之總評分值	116
圖4-4-3   教學能力之總評分值	117
圖4-4-4   倫理道德之總評分值	119
圖4-4-5   專業精神之總評分值	119
圖5-1-1   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架構圖	158
圖5-2-1   教師專業標準發展流程	16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一顧(2004)。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131~141。
丁一顧(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8,213~238。
王保進(2003)。從標竿化探討教師績效評估。現代教育論壇:教師績效評鑑研討會,國立教育資料館和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辦。
王立行、饒見維(1996)。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王雅玄(1996)。德懷術(Delphi)在課程評鑑上之應用。93年10月31日取自  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educate/gz11.htm。
王如哲(2003)。英美學校效能研究的回顧與啟示。台灣教育,619,14~20。
王瑞壎(2004)。教師專業品質之省思--美國國家師資培育認可審議會及相關組織之介紹。台灣教育雙月刊,625,48-53。
吳清山(2003)。師資培育法  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105,27~43。
吳清山(2003)。為下一代選擇好老師—小學培育師資理念的分析。「我國小學師資培育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吳豪 訾非(2000)。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文教新潮,5(3),27-31。
吳宗立(1996)。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權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0,11-15。
吳武典等人(2004)。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草案)。教育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協會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法、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88年博士班論文(未出版)。
沈珊珊(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與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103~128。

汪履維(1999)。「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研究與評量上一些「技術面」與「非技術面」的考量。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221~235。
宋慶瑋(2003)。教師甄試的愛恨情仇。師友,436,32-35。
林天祐(1997)。美國一九九0年代「標準本位」的教育政策。國教月刊,43(5),15~20。
林天祐、吳清山(2000)。教育名詞-教師素質。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6,2004年10月29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36/a14.htm。
林美玲(2001)。從美英與歐盟國家師資培育經驗闡析師資培育制度理論與實務,師說,149,14~30。
林清江(1992)。我國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第三次)。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1-73。台北:師大書苑。
林明美、簡茂發(1996)。改革教育視導制度。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通訊,17-18,5-7。
林進材(2002)。教學效能的研究發展及其教學與研究上的意義。教育研究月刊,104,32~43。
林翠屏(2001),國小教師專業倫理信條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錘卿(199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提要未出版。
柯昕儀(2002)。建構我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機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敏榮(2001)。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強華(2003)。當前師資培育的問題與改進。中等教育,54(6),162~169。
陳國泰(2003)。教師的實際知識及其對師資培育的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學會教育月刊,11,181~191。
陳志成(2003)。教師成績考核制度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54,95~102。
郭蕙菊(2002)。國民小學實習教師與初任教師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志賢(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1995)。對(教師專業素質之提升)(黃炳煌報告)一文之評論。教改通訊, 14,36-38。
張碧蘭(2001)。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鈿富、葉連棋(2002)。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檢定制度之問題和興革對策。教育研究月刊,103,31~38。
曹翠英(2002)。我國國民小學師資職前教育課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13,129~148。
黃政傑(1992)。亞太教育標準專案報告。教育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2003)。中等以下學校師資培育動態及因應方案之研究。教育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黃淑馨(2000)。從新世紀教師教學知能探析我國新師資培育制度。師資培育之回顧與前瞻。國立教育資料館。
葉連祺(2002)。知識本位教師資格檢定體系之建構。中國教育學會和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編),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139~162,高雄:復文。
彭森明(1998)。如何達成人盡其才的理念:簡析美國教育策略‧現代化研究,15, 62-69頁。
彭森明(1999)。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規範與師資培育。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21~38。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90學年度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玉伊(2001)。師資培育機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90學年度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深坑(2002)。從專業理念的新發展論我國師資培育法之修訂。教育研究月刊,98,79~90。
蔡俊傑(2003)。提昇教師專業知能因應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臺灣教育,623,20-27。
鄧鈞文(2003)。教師專業素養與師資培育制度變革。台灣教育,623,13~19。
潘慧玲、王麗雲、簡貿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勲與陳順和等人(民93)。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教育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劉雅鈞(2003)。國小級任老師教師信念與學生知覺班級氣氛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92學年度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任琴(1994)。教師專業之探討。教師之友, 35(3),29-35
鍾任琴(1995)。國小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後教育專業信念差異變化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3-56
簡茂發、李虎雄、黃長司、彭森明、吳清山、吳明清、毛連塭、林來發、黃瑞榮、張敏雪(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5(3),1~13。
TESEC國教專業社群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4)。2004年11月12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5.php。


















英文文獻
British Columbia College of Teacher(2004).Standards for the education,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of educators in British Columbia Second Edition. Retrieved October 3, 2004, from http://www.bcct.ca/documents/edu_stds.pdf
Darling-Hammond,L(1997)。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ters most.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8(1), p38~41
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2004)。The praxis series: Professional assessments for beginning teachers. Retrieved November,9, 2004, from http://www.ets.org/praxis/
Education in Alberta(2004).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o enhance the quality teaching in Alberta.  Retrieved September 24,2004, from  http://www2.learning.gov.ab.ca/news/1996nr/june96 /QTFrame.pdf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 (1992). INTASC’s mode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 teacher licensing,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A resource for State Dialogue. Retrieved October,31, 2004, from http://www.ccsso.org/content/pdfs/corestrd.pd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0).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ogy standards (NET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eachers. Retrieved November,3, 2004, from http://cnets.iste.org/ teachers/pdf/page09.pdf
Marsh(2000). Handbook for beginning teachers. NSW:Pearson Education Australia. 344~360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2002). 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 Retrieved October,31, 2004, from http://www.nbpts.org/pdf/coreprops.pdf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2).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he accreditation schools,colledges,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6, 2004, from http://www.ncate.org/2000/unit_stnds_2002.pdf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4). NCATE’s role in 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 Retrieved October,25, 2004, from http://www.ncate.org/ncate/ncatrole.htm
No Child Left Behind(2001). No Child Left Behind.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http://www.ed.gov/nclb/landing.jhtml?src=ln
New Jerse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0).Goals 2000 : Educate America Act.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http://www.state.nj.us/njded/educators/goals2000.htm
Nashville State Community College (2004).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http://ww2.nscc.edu/mathforelemeduc/NCATE%20Standards.pdf
Noonan, Y.(2001).Quality indicators for teacher training in Canada.
2001 Pan-Canadian education research agenda symposium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or training: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Retrieved July, 26, 2004, from http://www.cmec.ca/stats/pcera/symposium2001/
Nsw Institute of Teachers(2004).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 Retrieved June 25, 2005, from http://nswteachers.nsw.edu.au/library/Endorsed/
Ontario College of Teachers(2004). The foundation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Retrieved August 7, 2004, from http://www.oct.ca/en/CollegePublications/PDF/ Foundation_e.pdf
Rich, A.J.(1992).Froundation of education. New York:Merrill.
Teac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ouncil Accreditation Process(2001). Summary outline of the TEAC accreditation framework. Retrieved November,6, 2004, from http://www.teac.org/accreditation/ summaryoutline.asp
Torres, D.L.(1991).What, if anything,is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change. Research in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 8, 43~68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 (1986)。Springfield, MA:Merriam-Webster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