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9200823582900
DOI 10.6846/TKU.2008.00462
論文名稱(中文) 分偶家庭中的新女性角色 -中國台幹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抉擇與轉變-
論文名稱(英文) New Female Role in Separated Family: The changing profile and choices of female spouse staying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林欣潔
研究生(英文) Hsin-Chieh Lin
學號 6941401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20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鄧建邦
委員 - 賴嘉玲
委員 - 王宏仁
關鍵字(中) 分偶家庭
性別角色
社會網絡
親密關係
關鍵字(英) Separated family
Gender role
Social networks
Intim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先生至中國工作的兩岸分偶家庭,其台籍幹部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抉擇及面臨先生不在家時,置於「假性」單親或單身的身分轉換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和角色轉變。首先,台幹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抉擇,為因應先生不確定工作模式的考量,是個人置身於經濟資本結構脈絡下多重因素交互影響所做出的一種理性化選擇。其次,先生不在家的生活,台幹配偶則從丈夫轉嫁而來的家庭角色扮演過程,轉化傳統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而另一方面,這段先生缺席的家庭生活,促使她們利用符合自身需求的網絡資源,滿足心理上的分享依賴和生活上的實際協助,試圖扭轉女性配偶是一個缺乏資源且弱勢的形象。最後,也透過分隔兩地的生活,重新定義婚姻關係的維繫,不在於夫妻居住同一個屋簷下,而是取決於彼此之間親密關係中,情感交流的強度和感受度為主。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mainly explores the transition of the role of female spouse into being a pseudo-single-parent family or a pseudo- single statement and its influence of a separated family for male spouse working in China while female spouse choosing to stay in Taiwan. Firstly, such rational choice made by the female spouse attributes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uncertain job mode of her husband who involved in this multi-affected structure of global economy. Next, the new role model of female spouses transforms the sex-role stereotype. Besides, husband’s absence contributes them to use the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personal needs and requirements so as to fulfill mentally satisfaction in sharing and obtain practical life assistance. Lastly, through living separately, the definition of maintaining the intimacy of marriage is not anymore about husband and wife living together but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nsity and the interflow of the affections in betwee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圖目錄………………………………………………………………………..……VIII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抉擇…………………………………………....4
        一、以夫妻權力大小作為決策基礎………………………………………4
        二、資本全球流動化與台籍幹部工作模式的轉換………………………5
    第二節  家庭角色的轉換………………………………….………………….10
        一、扮演角色……………………………………….….…………………10
        二、性別角色…………………………………………………..…………11
    第三節  社會網絡資源的連結與拓展……………………..…………………13
        一、社會資源..……………………………………...…….………………13
        二、社會網絡資源…………………………………………………..……15
    第四節  婚姻的意義…………………………………………………..……....17
        一、婚姻關係…………..………………………..………………..………17
        二、親密關係…………..………………………..………………..………19
    第五節  兩岸分偶家庭之相關研究—以留在台灣的女性配偶為主.……….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21
    第一節  分析架構……………………………………………………………..21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界定與選擇……………………………………………..22 
    第三節  研究的過程與方法…………………………………………………..26
第四章  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考量:因應台籍幹部工作模式的轉……………..29
    第一節  因工作而流動的遷移行為…………………………………………..29
    第二節  工作與生活未切割的情境…………………………………………..31
    第三節  工作地的不固定……………………………………………………..32
    第四節  工作的不確定感……………………………………………………..34
    第五節  台幹女性配偶的支援角色…………………………………………..37
第五章  台幹女性配偶的酸甜苦辣在地生活…………………………………......40
    第一節  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生活轉變……………………………………..41
        一、個人自主的時間分配………………………………………………..43
        二、人際網絡的連結與拓展……………………………………………..43
        三、工作發展……………………………………………………………..44
    第二節  家庭角色和性別關係的轉化………………………………………..46
        一、家庭角色的缺席……………………………………………………..46
        二、性別關係的轉化……………………………………………………..50
        三、台幹配偶留在台灣的生活情境……………………………………..53
    第三節  社會網絡資源的連結與拓展………………………………………..56
        一、台幹配偶就像是單打獨鬥的假性單親媽媽?……………………..57
        二、網絡資源的連結與拓展……………………………………………..59
    第四節  分隔兩地的婚姻關係………………………………………………..72
        一、新聞媒體建構的苦情角色…………………………………………..72
        二、台幹配偶對二奶的想像……………………………………………..75
        三、分隔兩地的婚姻意義:親密關係…………………………………..76
        四、親密關係的維繫方法………………………………………………..78
第六章  結論………………………………………………………………………..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85
        一、女性配偶留在台灣是經濟資本主義結構下的一個選擇結果……..85
        二、台幹女性配偶是一個缺乏資源且弱勢角色的形象扭轉…………..86
        三、台幹女性配偶與先生的跨國親密關係連結………………………..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9
參考文獻……………………………………………………………………………..91
    一、中文文獻…………………………………………………………….…….91
    二、英文文獻…………………………………………………………….…….96
附錄一  訪談大綱…………………………………………………………………..99

圖目錄
圖2-1 國際分工體系…………………………………………………………………8
圖2-2 個人與社會網絡資源的關係圖……………………………………………..16
圖3-1 研究架構……………………………………………………………...……...21

表目錄
表3-1 田野調查分類表……………………………………………………………22
表3-2 台幹配偶之基本資料……………………………………..………………. 2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慧靜(1983)社會變遷中兩地夫妻婚姻調適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家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琪(1999)我的老公是台商。台北:台視文化。
王以仁(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君琳(2002)流動的家:大陸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台北:臺灣
  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卿(2004)雙薪家庭夫妻壓力及家務分工調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36期。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36-42.htm
王順民(2007)迎接一個多元家庭時代的人文思索。國政評論 社會(評)096-016
  號。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
沙儷伶(2006)轉變的家—兩岸分偶家庭之初探。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
  究所。
李宛澍(1996)女人的網絡建構女人社區—解讀「台北縣袋鼠媽媽讀書會個案」。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方如(2001)新好男人-雙生涯家庭男性家務分擔經驗之研究。嘉義:嘉義
  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宗勳(2004)「安全社區」新視野與社區管理的構聯。公共行政學報10:25-62。
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和子女照顧方式
  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1:93-120。
林萬億、秦文力(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
  政府研考會委託專題研究。
周克華(2005)越南新娘移民家庭的婚姻互動與社區支持網絡之研究。嘉義: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賢(2004)大陸台商父職實踐程度與實踐需求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潔(2006)漂洋過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遷移與轉變。新竹:清華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瑜(2008)變遷中的家庭新議題:兩地婚姻家庭。諮商與輔導265:42-45。
柯澍馨、宋子雅(2003)大陸台商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華岡農科
  學報10:15-34。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出版社。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高長(2001)製造業赴大陸投資經營當地化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經濟情勢
  暨評論7:138-173。
高國揚(2005)外派大陸人員配偶之自我成長。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所碩士
  論文。 
徐震(1979)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社區發展季刊6:7-14。
耿曙(2002)『資訊人』抑或『台灣人』?:大上海地區高科技台商的國家認同。
 「第二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會議論文。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研究所。
畢恆達(1996)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錦堂(1996)社區主義的內涵與展望。政策月刊12:19-20。
黃靜儀(2001)。另類女人:駐防軍人妻子生活經驗之質性研究。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珍(2002)外派政策滿意度、海外適應與留職承諾之關係探討。花蓮: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1982)雙生涯家庭。張老師月刊9(1):10-15。
陳麗惠(2002)大陸台商妻子兩岸婚姻生活經驗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輔導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珈后(2006)上海的台灣游牧民族。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
  文。
陳靜宜(2008)通勤家庭與其親職教育。諮商與輔導265:18-21。
彭柑綾(2005)從多樣的婚姻看擺盪中的親密關係。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50期。 http://society.nhu.edu.tw/e-j/50/50-32.htm
彭曉筠(2006)外派人員在台家庭適應歷程之研究---以赴大陸工作者為例。台
  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楊錦登(1999)生活適應之探討。國教輔導39(2):45-53。
楊艾俐(2004)新台灣之子。台北:天下雜誌。
楊華玲(2005)另類單親媽媽:家有小學生之台商在台配偶親職壓力與調適心
  路歷程。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娟(2000)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
  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之比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董玉娟(2000)工作-家庭衝突、組織社會化對離開現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台商派駐大陸已婚員工為例。高雄: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錦華、柯永輝(1995)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台北:碩人。
張憶純(1999)從家庭壓力理論之資源層面探討家庭危機形成因素--以台灣省
  立台中育幼院院童家庭為例。南投: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論文。
張慧儀(2004)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
  台東:台東大學教於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菁(2005)帶狀家庭。黃秀如編,我窩故我在,頁114-117。台北:網路
  與書。
曾意琇(2002)誰給幸福?— 探究異性婚戀關係中的性別權力觀。路社會學通
  訊期刊:第22期。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2/22-08.htm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61:37-107。
鄧建邦(2006)台灣勞工在中國─重新理解中國台幹現象。2006年台灣社會學
  年會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蔡文輝(1998)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費國禎(2003)家庭質變三大趨勢。商業周刊811:52-54。
謝美香(2006)由家庭生態系統理論探討家庭壓力管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52期。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2/52-47.htm
譚玉芝(2001)台媽在大陸。台北:大塊文化。
Ahern Susan and Kent G. Bailey(1997)另類家庭:多樣的親情面貌(鄭清榮等
  譯)。台北:天下文化。
Beck, Ulrich(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孫治本譯)。
  台北:商務。
Beck Ulrich and Elisabeth Beck-Gernsheim(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蘇峰山、
  魏書娥、陳雅馨譯)。台北:力緒。
Bauman, Zygmunt(200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張君玫譯)。台北:群學。
Castells, Manuel(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等譯)。台北:唐山。
Castells, Manuel(2002)認同的力量(夏鑄九、黃麗玲等譯)。台北:唐山。
Goodman, Norman(1995)婚姻與家庭(陽琪、陽琬譯)。台北:桂冠。
Giddens, Anthony(2001)失控的世界(陳其邁譯)。台北:時報。
Jamieson, Lynn(2002)親密關係: 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蔡明璋譯)。台北:
  群學。
Lang, Denise V.(1995)影子配偶(鄧文華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
Lamanna, A. M. and Agnes Riedmann(1984)婚姻與家庭(李紹嶸、蔡文輝譯)。
  台北:巨流。
Stalker, Peter(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蔡繼光譯)。台北:書林。
Pauline Boss(1994)家庭壓力管理(周月清等譯)。台北:桂冠。
Reich, Robert B.(1992)國家的作用(上海市政協編譯組與東方編譯所譯)。上
  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二、英文文獻
Adler, N. J.(1984)Expecting international success: Female managers oversea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79-85.
Blood, Robert. and Donald M. Wolfe(1960)Husbands and Wives: The Dynamics of
  Married Living. New York: Free Press.
Bernard, Jessie(1964)The Adjustments of Married Mates.Pp.675-739 in The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Edited by Harold T. Christensen. 
  Chicago:Rand McNally.
Basow, S. A.(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California: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Bronfenbrenner, 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ter, J. H.(1992)Commuter marriages. Black Enterprise 22(7):246-250.
Despres, C.(1991)The meaning of hom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8(2):96-115. 
Favell, Adrian, Mirian Feldblum and Michael Peter Smith(2006)The Human Face
  of  Global Mobility: A Research Agenda. Pp.1-25 in The Human Face of Global 
  Mobility. International Highly Skilled Migration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the Asia-Pacific, edited by Michael P. Smith and Adrain Favell.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chers. 
Fitzgerald, L. F. and, L. M. Weutzman(1992)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n H. D. Lea & Z. B Leibowitz (eds.),
  Adult Career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 AACD. 124-160.
Feldberg, R. L. and E.Glenn(1979)Male and Female: job versus gender models in
  The sociology of work. Social Problems 26:524-538.
Gottlieb, Benjamin H.(1981)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Groves, M. M. and D. M. Horm-Wingered(1991)Commuter marriages: personal family and career issues.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75(4):212-217.
Giddens, Anthony(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Glick Schiller, Nina and Linda Basch, Cristina Szanton Blanc(1997)From
  immigrant to transmigrant: Theorizing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68:48-63.
Harvey, Davi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Hsing, You-tien(1996)Blood, Thicker than Wat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8:2241-2261. 
Jackson, A. P., Brown, R. P. and Patterson-Stewark, K. E.(2000)African Americans
  in dual-career commuter marri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s. The
  Family Journal 8(1):22-37. 
Justice, Glen(1999)We are happily married and living apart. Newsweek 
  134(16):12-13。
Lennon, Mary C. and Sarah Rosenfield(1994)Relative Fairness and the Division of
  Housework: The Importance of Op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506-531. 
Mertes, Cara(1992)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Women and Domestic Labor. In
  Dirt and Domesticity: Constructions of the Feminine, edited by Jesus Fuenmayer,
  Kate Haug, and Frazer Ward. New York: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McCubbin, H. I. and J. M. Patterson(1983)Family transitions: Adaptation to stress.
  In Stress and the family:Vol 1 Coping with normative transition, edited by
  McCubbin, H. I. & Figley, C. R. New York: Brunner.
Olson, D. H. and R. E. Cromwell(1975)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f Power. 
  Pp.15-36 in Power in Families, edited by Ronald E. Cromwell and D.H. Olson.
  New York: Wiley.
Szinovacz, Maximiliane(1987)Family Power. Pp.651-693 in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edited by Marvin B. Sussman et al. New York: Plemun Press.
Sennett, Richard(2000)Corrosion of Character: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 New York:Norton.
Sassen, Saskia(2000)Whose City is it?Global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Claims in The Globalization Reader, edited by Frank J. Lechner and John Boli.
  New York:Blackwell Publichers.
Tsui, E.(1987)Are married daughters spilled water?A study of working woman in
  urban Taiwan. Pp.1-65 in Women’s Research Program.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seng, Yen-Fen(2005)Permanently Temporary: Taiwanese business nomads as 
  reluctant migrants, in Asian Migrations: Sojourning, Displacement,Homecoming
  and other Travels,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Wong, Lloyd L. and Michele N. G.(2002)The Emergence of Small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in Vancouver: The Case of Chinese Immigra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6(3):508-530. 
Wallerstein, Immanual(1974)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Academic Press.
Zimbardo, P. G. and R. J. Gerrig(1996)Psychology and l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