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8202110022200
DOI 10.6846/TKU.2021.00362
論文名稱(中文) 臺北都市再生策略之案例研究:從社會基礎設施的視角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ase Study of Taipei Urban Regener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黃文亨
研究生(英文) Wen-Heng Huang
學號 6063602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5
論文頁數 9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徐玉姈
委員 - 鄭人豪
關鍵字(中) 社會基礎設施
都市再生
公共空間
社會關係
社會聯繫
關鍵字(英) Social Infrastructure
Urban Regeneration
Public space
Social Relation
Social Ti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臺北自上世紀戰後以來,見證了臺灣經濟從快速發展到面對轉型的挑戰與掙扎,然而我們所處的都市空間也是,從過去吸引廣大的勞動人口前來工作的「工業城市」,隨著八十年代面對全球化的經濟結構轉型,城市已逐漸轉變成以第三級產業(服務性經濟)為基礎的城市,城市不再只是工作,而是我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從過去的「工業城市」轉變成為「生活城市」,在這樣劇烈的轉變過程,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包括未來產業發展、全球暖化下的極端氣候、高齡化與少子化、高失業率與貧富差距、居住正義和歷史文化保存等等,複雜且棘手的「都市再生」議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因應,我想是此時此刻最重要且不可迴避的問題。

本研究企圖在近年來對於「社會基礎設施」新的研究與討論下,為都市再生尋找新的可能與契機,相較於都市再生案例多以社區或區域間的群體社會「關係」為基礎,在「交往」中整合想法與資源,「以關係與交往改變社會」;然而社會學角度的社會基礎設施以公共空間出發,以「空間」介入社會所產生的「空間作用」,連結人群與資源,「以空間改變社會」。

研究方法以都市空間相關理論與台灣與鄰近國家的都市再生案例出發,在理論與案例的綜合基礎上,提出「社會基礎設施的理論分析架構」,以此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視角」,對於臺北的都市空間發展脈絡與空間個案作進一步的觀察與討論。從社會基礎設施的視角看臺北的都市發展,理解空間與社會間的交互生產關係,都市空間可以是意識形態的象徵與政策的載體、也可以與文化產業結合、同時更是社會服務網絡。經濟發展與社會民主化的進程,讓過去僅有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規劃與建設,漸漸出現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豐富與包容社會更多元的聲音;伴隨著科技與網路發展,社會基礎設施更是打破實體的框架,以更彈性、多元與跨越時空的新型態,成為連結彼此的群體行動與共享機制。以空間個案而言,在理論分析架構下,不同象限與案例間移動的交互關係,可以了解到空間個案的發展背景與面對都市再生下,透過空間性質與空間形成之社會過程的改變策略。

「社會基礎設施是實體空間,也是空間作用下產生的社會關係」,以社會基礎設施的視角,都市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日常生活,我們應該透過更貼近真實生活的方式,思考人與人、人與都市間的互動關係,「社會基礎設施」應該回歸到「社會服務」與「生活照顧」,以滿足當下面對的社會問題與需求,更希望以社會基礎設施的概念,了解其背後的價值與重建公民生活的潛能,以空間(實體與非實體)做為社會連結,讓社會極化與對立找到解方。
英文摘要
Since the end of the war in the last century, Taipei has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conomy to the challenges of transformation. However, the urban space we live in is also, from an “industrial city” that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laborers to work in the past. Fac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1980s, cities hav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cities based on tertiary industries. Cities are no longer just about jobs, but places where we live. The “industrial cit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living city”. In such a drast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 environment we live in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cluding fu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lobal warming, aging and declining population, housing justice,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etc., are complex and thorny issues of“urban regeneration”. How we should deal with these issues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navoidable issue at this moment.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find new possibilitie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based on the new research on“social infrastructure.” Compared with urban regeneration cases, they are more based on the social“relationships”of communities or regions. Integrate ideas and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then “change society with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However, the social infrastructur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starts from public space and uses “space” to intervene in society, and the resulting "place effects" connects people and resources, then “change society with space.”

The research method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 space and the urban regeneration case of Taiwan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heory and cas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is proposed as a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Make further discussions on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spatial cases of Taipei's urban space.

Look at urban development of Taipe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ve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society. Urban space can be a symbol of politics and ideology, it can also be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it is also a social service network.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mocratization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the top-down policies and plans of the government into bottom-up citizen participation, enriching and tolerating more diverse voices in socie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social infrastructure breaks the physical framework and becomes a group ac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that connects each other with a new style that is more flexible, diversified, and spans time and space. In terms of space cas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quadrants and cases can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space cases and the changing strategies of the space properties and the social process of space formation in face of urban
regeneration.

“Social infrastructure is a physical space, and it is also a social relationship generated under the place eff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the city is actually the daily life between people. 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n a way closer to real lif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people and the city. “Social infrastructure” should return to “social services” and “life care” to meet the current social problems and needs, and hope to use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behind it and rebuild the potential of civic life. Use space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as social connection to find a solution to social polarization and opposi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04
第二章:理論與發展 07
第一節 前言 07
第二節 戰術型都市主義 11
第三節 社區營造 14
第四節 城市共生 16
第五節 小結 20
第三章:台灣與鄰近國家的都市再生案例 23
第一節 前言 23
第二節 日本:社區設計 25
第三節 韓國:Living Lab 28
第四節 台灣:URS都市再生前進地 30
第五節 小結:社會基礎設施的理論分析架構 35
第四章:社會基礎設施視角下的台北都市空間發展脈絡 39
第一節 前言 39
第二節 1960年~1990年:都市空間作為政策下的文化表徵 41
第三節 1990年~2000年:都市空間反應社會變遷下的「文化民主化」43
第四節 2000年~2010年:都市空間作為城市文化經濟場域 45
第五節 2010年~2020年:網路世代下議題導向的都市空間佔領 47
第六節 小結 51
第五章:社會基礎設施視角下的個案都市再生策略 53
第一節 前言 53
第二節 政府治理的創新策略:南港瓶蓋工廠 61
第三節 政府主導的實體設施:台北市藝文推廣處 70
第四節 公私合作的實體空間:古風小白屋 74
第五節 群體發起的共享機制:IMMA一碼 78
第六節 小結 85
第六章:結論 87
參考文獻 91

圖目錄

圖1 研究架構圖 4
圖2 研究流程圖 5
圖3 社會基礎設施的理論架構圖 37
圖4 台北的社會基礎設施分佈圖 53
圖5 台北的社會基礎設施分佈與社會變化趨勢 55
圖6 台北的社會基礎設施發展移動趨勢 58
圖7 台北社會基礎設施各象限案例 59
圖8 瓶蓋工廠結束營運後成為文創秘境 60
圖9 南港區第三期市地重劃 61
圖10 瓶蓋工廠土地產權與新增十米道路 62
圖11 瓶蓋工廠文資保存範圍 62
圖12 民間團體之保留方案 63
圖13 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之方案文宣 64
圖14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平面圖 65
圖15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現況照片 66
圖16 文化就在巷子裡-社區藝術巡禮 71
圖17 古風小白屋照片 75
圖18 古風小白屋照片 75
圖19 IMMA一碼空間區位圖 78
圖20 大水溝二手屋 79
圖21 創噪吧 79
圖22 一碼廊 80
圖23 解碼聽 80
圖24 實驗廣場 81
圖25 文具共享 81
圖26 空間租用單 81
圖27 社會基礎設施與個案進程的轉變 85

表目錄

表1 社會基礎設施相關理論資料整理 19
表2 URS部分案例資料整理 32
表3 都市再生案例比較表 33~34
表4 台北各時期的社會基礎設施發展脈絡之資料整理 5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山崎亮(2015)《社區設計 : 重新思考「社區」定義, 不只設計空間, 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 Community design 》(莊雅琇譯)臉譜出版。

山崎亮(2018)《社區設計的時代 : 用不造物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十一世紀理想社會,全面探究社區設計的工作奧義、設計總體方針, 以及如何與社群團體培養合作默契》(莊雅琇譯)臉譜出版。

天下雜誌人文出版部(2016)《上好一村. 2, 三十五個同村共好心故事》。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王本壯、李丁讚、李永展、洪德仁、陳其南(2014)《落地生根 : 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唐山出版社出版。

世界银行(1994)《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 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林崇傑(2012)〈全球競逐下的台北都市再生實踐〉。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林崇傑(2013)〈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城市發展論述〉。林盛豐(編)《都市再生的20 個故事》。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林崇傑(2015)〈八0 後台北城市規劃專案的發展脈動〉。林秀澧、高名孝(編)《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田園城市。

林盛豐(2013)〈從都市更新到都市再生〉。林盛豐(編)《都市再生的20 個故事》。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林曉言、陳有孝(2006)《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定量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2011)《社會教育概論》。師大書苑公司。

邱立安(2015)《台北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策略、機制與執行政策之探討》。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侯志仁(2019)《反造再起 : 城市共生ING = City commoning》。左岸文化出版社。

施佩吟(2019)《社區交往 : 群與眾協作的場所創生 : 臺北場所創生紀實[2009-2019]》。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張翰卿、陳莉莉(2016)〈城市規劃視角下的戰術城市主義研究〉。城市規劃學刊。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605001

陳惠民(2009)《城市的文化拼貼術 : 臺北市文化規劃之研究(1994-2008)》。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曾旭正(2013)《台灣的社區營造》。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Berlant, L. (2016). The commons: Infrastructures for troubling times*. Environment and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4(3), 393-419.

Casey, S. (2005). Establishing standards for social infrastructure [electronic resource] /author: Sharyn Casey. UQ Boilerhouse, Community Engagement Centre.

Castells, M. (2020)《憤怒與希望 : 網際網絡時代的社會運動》(劉維人、廖珮杏譯)。南方家園文化出版。

Dechow, P., Gothe, K., & Lee, S. (2017). Seoul Living Lab (Urban Voids) Av Edition Gmbh.

Flexner, S. B., Stein, J. M., & Su, P. Y. (1984).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1st BallantineBooks ed. ed.). Random House.

Greenwald, D. (1982).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McGraw-Hill.

Hess, C., & Ostrom, E. (2007).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s a Commons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he MIT Press.

Ho, K. C. (2020). Neighbourhoods for the City. In Neighbourhoods for the City in Pacific Asia(pp. 15-34).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Ho, K. C. (2020).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ities in Pacific Asia. In Neighbourhoods for theCity in Pacific Asia (pp. 35-56).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Jacobs, J. (196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Random House.

Johnson, A. G. (2003).《見樹又見林 :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 實踐與承諾》(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Klinenberg, E. (2018). Palaces for the people :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First edition. ed.). Crown.

Lefebvre, H. (1979).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王志弘譯)。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Lydon, M., & Garcia, A. (2015). Tactical Urbanism (1st ed. 2015. ed.). Island Press/Center for Resource Economics.

Ostrom, E.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5)〈南港瓶蓋工廠〉。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50429000001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20)〈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20 即將開幕之五處創新基地簡介〉。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01/relfile/10162/8310864/9f22282f-66c4-4565-b2cf-0fbe36d6c0f8.pdf

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2010)〈臺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推動計畫〉。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public/MMO/URO/20100706_臺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推動計畫.pdf。

台北村落之聲(2013)〈臺北市鐵道沿線策略基地〉。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508053233/http://www.urstaipei.net/archives/3996

喻肇青(2012)〈臺北市鐵道沿線周邊都市再生策略計畫 — 以文化資產活化作為都市設計與再生策略〉。http://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1583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18)〈南港瓶蓋工廠歷史建築保存 將打造以工藝創新與應用為核心之科創基地〉。https://www.doed.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28B775DFA6D1A44&sms=72544237BBE4C5F6&s=71991D503C781611

臺北地政e 博館(2017)〈南港三期重劃成果:過去〉。https://emuseum.land.gov.taipei/Other/Nangang_Past

謝明瑞(2007)〈挑戰2008 計畫的問題之探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s://www.npf.org.tw/2/357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