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909451700
DOI 10.6846/TKU.2019.00432
論文名稱(中文) 運用體驗式學習融入課程提升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能力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of the Effect of Apply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 to Enhence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Skills of Elementry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陳胤勳
研究生(英文) Yin-Hsun Chen
學號 60675006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21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怡君
委員 - 曾聖翔
委員 - 林君憶
關鍵字(中) 體驗式學習
情緒管理能力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Experiential Learning
Emotional Management Skills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打開報紙或網路,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與學生不適當的情緒管理導致的教育問題,學校是小社會的縮影亦是孩童學習的地方。學校中同儕霸凌和衝突的增加,反映了孩童在面對情緒時的困難。
    適當的情緒管理以及使用積極態度面對情緒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孩子們有機會接受情緒管理課程,使他們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和他人的情緒,進一步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麼他們的同儕關係和人際關係都會得到改善。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透過體驗式學習融入課程,提升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能力,實施八週16堂,一共640分鐘體驗式課程,以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一個班級為研究對象。研究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方式進行分析。質性資料以課堂教學錄影、錄音、訪談、學生回饋表等資料蒐集分析;量化則以成對樣本T檢定進行前後測分數之差異性。結合這兩種方式以了解透過體驗式學習融入課程,是否提升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能力。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者運用體驗式學習融入課程,有助於國小學童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二、循序漸進進行體驗學習課程,有助於啟迪學童思考及同儕良性互動
三、採用行動研究進行課程,教師經省思與成長,能提升教師教學與課程設計的能力。
英文摘要
Open the newspaper or the Internet, we can see lots of educational issues related to students problems of improper emotional management However, schools are the epitome of small society and the place where children learn. The increasing events of bullying and conflicts at school reflect children’s difficulty while facing their emotions.
The appropriate emotional management skills and the positive attitude dealing with them are extremely essential. If children ca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emotional management lessons that enable them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emotions and others’, further managing their own emotions, then their peer relationship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ll all improve.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by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Enhance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urse. Implementation of eight weeks with 16 lessons, a total of 640 minutes of experiential courses was taken in a third grade class of New Taipei City as research object.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support by quant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classroom teaching videos, recordings, interviews, student feedback forms, etc.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Paired Samples T-Test again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ades before and after. Combine these two methods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urse will enhance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listed below:
First, researchers use experiential learning to integrate into the curriculum, which helps the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Second,To conduct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urses step-by-step can help to inspire thinking and have positive peer  interactions.
Third, using Action Research to conduct courses,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 through reflection and growt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探究兒童情緒發展與情緒管理之相關概念	7
第二節 體驗學習之意涵與理論基礎 12
第三節 體驗式學習課程與提升學童情緒管理能力之相關實徵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3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0
第四節 研究場域 33
第五節 課程設計 34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2
第七節 研究的信效度 44
第八節 研究倫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課程實施與歷程 47
第二節 體驗學習融入課程對提升情緒管理的成效	72
第三節 研究者在教學歷程中的專業成長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0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 課程設計教案 99
附錄二 情緒管理量表 107
附錄三 我是賓果王學習單 111
附錄四 情緒地雷自評表 112
附錄五 身心放鬆術學習單 113
附錄六 換句話說練習題 115
附錄七 我戴有色眼鏡嗎?學習單 116
附錄八 角色樹學習單 117
附錄九 學生訪談表 118
附錄十 半結構性訪談表 119
附錄十一 單元活動回饋表 119
附錄十二 導師及協同觀察教師觀察紀錄表 120


表次
表2-1 兒童情緒發展(心理層面) 10
表2-2 相關研究論文整理 18
表3-1 以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為主軸之體驗學習課程設計教案 35
表3-2 課程設計 37
表3-3 質性資料編號說明 43
表3-4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對應之資料蒐集分析方式 44
表4-1 覺察自我情緒的成對相依樣本t檢定 73
表4-2 管理自我情緒的成對相依樣本t檢定 73
表4-3 認知他人情緒的成對相依樣本t檢定 74
表4-4 自我激勵(正向情緒)的成對相依樣本t檢定 74
表4-5 個案半結構性訪談表 79
表4-6 行為情緒觀察紀錄表(前) 82
表4-7 行為情緒觀察紀錄表(後) 83


圖次
圖2-1 情緒發生的過程 7
圖2-2 Dale 「體驗的金字塔」 14
圖2-3 體驗學習的四個階段(Kolb,1984) 16
圖3-1 教學行動研究歷程圖 24
圖3-2 研究架構圖 26
圖3-3 研究流程圖 2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市︰合記出版。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朱麗葉(2009)。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瑾芳(2012)。體驗學習方案應用於國小學童關懷能力培養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翠湄( 譯) (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 第三版)。(原作者:D. R. Shaffer)。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4)。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炳綱、吳漢明(2001)。72 個體驗活動 - 理論與實踐;匯智出版。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 Jean McNiff、Pamela Lomax & Jack Whitehead 著。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35 民98,第40卷第一期,頁36。
邱麗卿(2008)。國小學生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范麗超(2013)。運用繪本教學增進國小低年級學生同理心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孫敏芝(2010)。國小教師團隊合作文化的雙面向探討:以發展學校願景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17-140。(TSSCI)
洪中夫(2005)。玩出好品格:青少年體驗式學習的品格教育。新北市:校園書房。
洪中夫(2008)。玩出品格力:青少年體驗式學習的品格教育。新北市:校園書房。
洪中夫(2010)。玩出好關係:提升青少年人際關係的體驗式教學。新北市:校園書房。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101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新北市:校園書房
楊俐蓉、張黛眉(2011)。好人氣養成班—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臺北:親子天下。
楊俐蓉、張黛眉(2011)。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臺北:親子天下。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楊孟麗、謝水南,譯)。台北:心理。(原著第四版出版於2000年)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德銳、丁一顧(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智勝文化
許芳菊(2009)。 親子天下雜誌,04。
許育齡(2001)。怎麼接引孩子的情緒--情緒教育的理論基礎。學生輔導,75,22-29
黃月霞(1993)。教導兒童社交技巧。台北:五南。 
黃月霞(2008)。兒童諮商實務導論:兒童 EQ 教育與社會技巧訓練。台北:五南。
黃淑婉 (2007)。運用繪本為主的情緒教育方案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 ( 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陳翠如(2016)。運用繪本教學提升國小低年級同儕關係之行動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曾端真(1998)。兒童行為評估與輔導。諮商輔導,147,38-42。
劉易婷(2012)。體驗學習融入國小三年級生命教育繪本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2),58-63
鄭曉楓 田秀蘭(2016)。 以教師觀點理解兒童同儕關係發展和輔導策略。南臺人文社會學報 16,92。
蔡佩芬、王靖瑜、林瑋怡、楊燕如、黃志雄(2013)。兒童照顧與教育--自然環境教學對低口語能力幼兒溝通表現影響之研究。3(3),41 -71。
蔡清田(2000)。 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其螢(2004)。國小中年級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其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三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行為之初探。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蔡秀玲、楊智馨(2007)。情緒管理。台北:揚智。
蔡明善(2014)。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同儕關係與自尊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富月(2010)。共有體驗生命教育模式融入課程對國小學童情緒管理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輔導,51,26--39。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測驗。新北市:精華書局
陳孝慈(2005)。情緒管理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情緒管能力之影響研究。國立臺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臺南市。
鍾永吉(1997)。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信念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鄧蔭萍(2012)。 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行為之初探。兒童照顧與教育,2,1-21
蔡秀玲、楊智馨(2007)。情緒管理。新北市:揚智文化。
藍乙琳(2007)。情緒管理停、看、聽。諮商與輔導,259,34-36。
傅瓊慧(2008)。國民小學促進班級人際關係學習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尊重心、關懷情體驗學習方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英文部分
Andrew Ortony, Gerald L. Clore and Allan Collins(1989).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Emotions. Source: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18, No. 6 (Nov., 1989), pp. 957-95.
Bennett, P. L. (2006). Helpful and unhelpful practices in meeting the needs of pupil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A pilot survey of staff views in one local authority.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3(4), 188-195.
Bedrosian,O.,Sara,N.,& Pearlman,J.(1970).A pilot stud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guidance classes in developing self-understand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5,124-134.
Bridget K. Hamre, Robert C. Pianta. (2005). Can Instruction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in the First-Grade Classroom Make a Difference for Children at Risk of School Failure? Child Development, 76(5), 949-967.
Bidgood,Bruce A.Wilkie,Heather Katchaluba,Annette(2010). Social Work with Groups,33, 160-174.  
Clarkson,P.(2002).Gestalt Counselling in Ac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oyl, D. (2009). Kids Really Are Different These Days. Phi Delta
Kappan, 90,404-407.
Ciarrochi, J., & Scott, G. (2006). The link between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34(2), 231-243.
Denzin , R.J.(1984).The relation of affectivity to intelligenc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nic, 26, 129-137.
Dennis, T., & Kelemen, D. (2009). Preschool children's views on emotion regulation:Functional associ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emotional adjust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3, 243-252.
Ellis,A(1994).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Revised and Updated.NJ:Carol Publishing Group.
Ellis,A(1997). A 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Lyle Stuart.
Fox, L., & Lentini, R. H. (2006). You got it !: Teach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Young Children, 61(6),36-42.
Fischer, K. W., Shaver, P. R., & Carnochan, P. (1990). How emotions develop and how they organise development. Cognition and Emotion, 4(2), 81-127.
Gordon,J.(1966).Studying the Child in School. NY:John Wiley. Goleman,D.(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Hay, D. F. (1984). Social conflict in early childhood. In G. Whitehurst (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vol.1,P1-44).Greenwich, CT: JAI
Kolb, D. A.(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Kraft, R. A. & Sakoft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ee, P.,Caffarella, R. S.(1994).Experiential learning: A new 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lutchik,R.(1980). A Language for the Emotions. In sychologyToday,February, P.68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 524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