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717573700
DOI 10.6846/TKU.2017.00540
論文名稱(中文) 《詩餘畫譜》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n the“Shi Yu Hua P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顏瑜
研究生(英文) Yu Yen
學號 60201003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4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馬銘浩(minghao@mail.tku.edu.tw)
委員 - 陳慶煌(052344@mail.tku.edu.tw)
委員 - 張炳煌(111640@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詩餘畫譜
草堂詩餘
版畫
詞選
關鍵字(英) "Shi Yu Hua Pu"
"Cao Tang Shi Yu"
woodblock printing
selection of "C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詩餘畫譜》,初名為《草堂詩餘意》(或云:《草堂詩畫意》),為明代徽派版畫之重要作品,刊行於明代萬曆四十年(西元1612年),由宛陵地區(即現今的安徽宣城)「汪氏」輯印出版。表現形式結合詞作、書法、繪畫、版刻而成。木刻版畫的工藝經過長時間累積,在明代的發展最為興盛,既能繼承前代之基礎,又具備了各項優勢條件而能有更新的發展。《詩餘畫譜》的成書背景,正是在版畫畫譜的鼎盛時期。

    《詩餘畫譜》的內容是將「詞選」製作成畫譜,實現了「詞作」與「圖像」相互輝映的光景。木刻版畫,原是以刻工為主體,《詩餘畫譜》結合了文人創作的文學作品,使得木刻版畫成為以文人的創作意識為主。這樣的變化,使畫譜當中結合了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意識,更使畫譜同時擁有藝術與文學之流傳價值與意義。《詩餘畫譜》之詞作編選內容,受到明代詞學觀念影響;同時,詞作的選擇方式,也考量圖像呈現效果而有取捨。論文研究《詩餘畫譜》,期能透過《詩餘畫譜》,闡明明代版畫藝術與文學觀念結合之內涵及其流傳價值。
英文摘要
Shi Yu Hua Pu”, initially named “Cao Tang Shi Yu Yi”,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art of the Hui School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compiled by Wang from Wan Lin district (today’s Xuancheng prefecture city in Anhui Province), printed and published in the 40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WanLi in Ming Dynasty (1612 c.e.). Its form combines literature, calligraphy, drawings, and wood-carving. The technique of woodblock carving flourished and peak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where it combine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woodblock carving technique with the superior conditions available during that time. The publication of “Shi Yu Hua Pu” coincides with the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odblock printing.
The content of “Shi Yu Hua Pu” is a collection of “Ci” made into woodblock printing, achieving the unity of literature and picture. The woodblock printing originally emphasized the skills of the artisan. However, “Shi Yu Hua Pu” integrates the creative literature input from the literati, shifting the focus of from the artisan’s handiwork towards the creative inspiration of the literati. This shift allows the woodblock carving to conve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i art, at the same time allowing the woodblock carving to attain the spread proper to art and literature.  The content selection for “Shi Yu Hua Pu” is influenced by the “Ci” of Ming Dynasty while tak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picture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research seeks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woodblock carving and literature in M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passing it 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範圍方法………………………………………………………4
第三節、文獻回顧……………………………………………………………9

第二章、《詩餘畫譜》之成書背景
第一節、版畫發展歷程………………………………………………………13
第二節、《詩餘畫譜》的刊行………………………………………………26
(一)	成書背景
(二)	成書目的

第三章、《詩餘畫譜》中之明代詞學觀念
第一節、明代詞學之背景概述………………………………………………34
(一)	政治與政策的壓抑
(二)	文學思潮的發展
(三)	通俗文學與城市經濟之流行
第二節、《草堂詩餘》之流行與明代詞學之主要觀點……………………49
第三節、《詩餘畫譜》中之選詞標準………………………………………60

第四章、《詩餘畫譜》的藝術表現
第一節、第一節	《詩餘畫譜》之版畫……………………………………69
(一)	圖錄的意義
(二)	《詩餘畫譜》版畫之藝術呈現
(三)	畫中詞意之表現
(四)	仿名家之畫
第二節、《詩餘畫譜》之書法………………………………………………92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第一節	《詩餘畫譜》之明代詞學內涵…………………………108
第二節、《詩餘畫譜》之藝術流傳價值……………………………………112

【徵引書目】………………………………………………………………………116
 
圖目錄
圖一……………………………………………………………………………17
圖二……………………………………………………………………………22
圖三……………………………………………………………………………22
圖四……………………………………………………………………………27
圖五……………………………………………………………………………27
圖六……………………………………………………………………………73
圖七……………………………………………………………………………73
圖八……………………………………………………………………………74
圖九……………………………………………………………………………74
圖十……………………………………………………………………………76
圖十一…………………………………………………………………………78
圖十二…………………………………………………………………………80
圖十三…………………………………………………………………………82
圖十四…………………………………………………………………………82
圖十五…………………………………………………………………………82
圖十六…………………………………………………………………………82
圖十七…………………………………………………………………………85
圖十八…………………………………………………………………………85
圖十九…………………………………………………………………………86
圖二十…………………………………………………………………………86
圖二十一………………………………………………………………………86
圖二十二………………………………………………………………………86
圖二十三………………………………………………………………………87
圖二十四………………………………………………………………………87
圖二十五………………………………………………………………………92
圖二十六………………………………………………………………………92
圖二十七………………………………………………………………………93
圖二十八………………………………………………………………………93
圖二十九………………………………………………………………………94
圖三十…………………………………………………………………………94
圖三十一……………………………………………………………………95
圖三十二……………………………………………………………………95
圖三十三……………………………………………………………………95
圖三十四……………………………………………………………………95
圖三十五……………………………………………………………………98
圖三十六……………………………………………………………………98
圖三十七……………………………………………………………………101
圖三十八……………………………………………………………………101
圖三十九……………………………………………………………………104
圖四十………………………………………………………………………104
 
表目錄
表一……………………………………………………………………………61
表二……………………………………………………………………………62
表三……………………………………………………………………………83
表四……………………………………………………………………………85
表五……………………………………………………………………………87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傳統文獻

明‧朱存理:《珊瑚木難》,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明‧朱謀堙:《畫史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汪氏輯︰《詩餘畫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汪顯節輯:《繪林題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李夢陽:《空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2冊。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新華書店,1998年。
明‧張丑:《真跡日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明‧陳子龍:《陳子龍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
明‧陳子龍:《安雅堂稿》,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9月。
明‧黃鳳池輯:《唐詩畫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趙琦美:《趙氏鐵網珊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明‧董其昌:《容台別集》,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末刊本。
明‧顧從敬編、錢允治續補:《類選箋釋草堂詩餘》,明萬曆甲寅42年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清‧吳其貞:《書畫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徐沁:《明畫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清‧姜紹書:《韻石齋筆談》,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清‧陳邦彥:《康熙御定歷代題畫詩》,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2月。

(二)	近人論著

于安瀾編輯:《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方師鐸主編:《點石齋畫報》,臺北:天一出版社,1978年。
方智範、鄧喬彬、周聖偉、高建中:《中國詞學批評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王伯敏,《中國版畫通史》,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年。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4月。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余意:《明代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吳梅:《詞學通論》,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吳哲夫總編輯:《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版畫篇》,臺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91年。
吳樹平編:《中國歷代畫譜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昌彼得編:《明代版畫選初輯》,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影印本,1969年。
周蕪編著:《徽派版畫史論集》,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周蕪編:《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
周心慧主編:《明代版刻圖釋》,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
周心慧:《中國古代版刻版畫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
周心慧:《中國古版畫通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周心慧:《徽派‧武林‧蘇州版畫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周心慧主編:《新編中國版畫史圖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林木:《明清文人畫新潮》,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
故宮博物院藏畫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歷代繪畫:故宮博物院藏畫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上海:上海書局,1992年。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徐小蠻、王福康:《中國古代插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清聖祖敕撰、孫岳頒等纂輯:《御定佩文齋書畫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海外遺珍》,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書畫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主編:《明代版畫藝術圖書特展專輯》,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藏畫大系》,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3年。
陳師曾:《中國文人畫之研究》,臺北:中華書畫出版,1991年。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陳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4月。
章利國:《中國繪畫與中國文化》,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年。
張國標:《徽派版畫》,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仲謀:《明代詞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
彭修銀:《墨戲與逍遙:中國文人畫美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楊家駱主編:《明清人題跋》,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鄒雲湖著:《中國選本批評》,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1月)。
裴景福:《壯陶閣書畫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趙為民、程郁綴輯:《詞學論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7月。
趙尊嶽輯:《明詞彙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鄭振鐸編著:《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鄭振鐸編著,《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鄭振鐸:《中國版畫史圖錄》,北京:中國書店,2012年。
蔣哲倫、傅蓉蓉合著:《中國詩學史‧詞學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9月)。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6月。
戴麗珠:《明清文人題畫詩輯》,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

(三)	學位論文

鄭文惠:《明人詩畫合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鄭文惠:《明代詩畫對應關係之探討:以詩意圖、題畫詩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陳理慧:《古籍教育類版畫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
馬銘浩:《中國版畫畫譜文獻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四)	期刊論文
吳世昌:〈《草堂詩餘》跋──兼論宋人詞集與話本之關係〉,《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叢》第一輯,1980年9月。
胡懿勳:〈明清的文人品味和世俗美術〉,收錄於:《史博館學報》,第四期(1997年3月)。
黃雅莉:〈明代詞學主要論題辨析〉,《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十四期。
龍沐勛:〈選詞標準論〉,收錄於:《詞學季刊》第一卷第二號(1933年8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