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521423600
DOI 10.6846/TKU.2015.00461
論文名稱(中文) 華嚴普賢行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Practices of Samantabhadra in Hua-yen Buddhis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姚錦華
研究生(英文) Chin-Hua Yao
學號 69901034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6
論文頁數 17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老師(vivid@mail.tku.edu.tw)
指導教授 - 陳英善 老師(cys243@gmail.com)
委員 - 羅雅純 老師
委員 - 李治華 老師
關鍵字(中) 《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普賢
普賢行
普賢行願
普賢十大願
關鍵字(英) The Avātaṃsaka Sutra
Chapter on the Conduct and Vows of Bodhisattva Samantabhadra
Samantabhadra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practice and vows of Samantabhadra
Ten Great Vows of Samantabhadr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華嚴經》無論是從修行的觀點或從佛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都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思考空間,以圓融的觀點展現法界無盡緣起之思想結構。《華嚴經》所表現的不僅是理論與概念,最重要的是能夠作為修行取證的指針,作為實踐之依據,依此行持能達到解脫,而成就佛果。
《華嚴經》最大之特色,是教導眾生如何修學普賢行?如何修學菩薩道?讓所有修學佛法之行者都有依循之方法,循序漸進的修持,不會在修學之歷程上有所迷惑。其中,教化眾生、救度眾生、願代眾生苦、不捨一位眾生,最難得是怨親平等,這都是普賢行之殊勝處。不僅要以普賢行願為修行之目標,亦要將修行之功德迴向給眾生,亦令眾生修學普賢行。至於論述程序與內容架構如下列所述:
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以及《華嚴經》之傳譯。
第二章〈普賢十大願之殊勝〉首先就經典以及祖師對「普賢」之定義,次就十大願之義涵作一概括性之論述。
第三章〈普賢行之次第與圓融〉就《華嚴經》的經文脈絡,有三次說明六位因果之關係,作綜合性整理與闡述。
第四章〈普賢行法之特色〉從華嚴宗祖師的著作中,對觀行法門作疏理,以及對法界緣起之德用的闡發,指出一乘普賢行之殊勝,作疏理與論述。
第五章〈普賢行之時代與生活義涵〉就「普賢十大願」在現代社會的運用與實踐,次以〈淨行品〉隨事歷緣而發願,在日常生活中之運用。
第六章〈結論〉總結整篇論文的研究成果,並闡述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英文摘要
No matter wh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or Buddhist studies, the Avātaṃsaka Sutra (also known as Flower Ornament Sutra or Huayen Sutra) offers a wealth of content and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inking, showing the ideological structure of infinite origin of Dharmadhatu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armony. The Avātaṃsaka Sutra not only presents its theories and concept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it can also be used as the criterion of practice and verification for practitioners. Through such practice, the true liberation and thereby the Buddhahood can be achieved. 
The greatest feature of the Avātaṃsaka Sutra is to teach all sentient beings to learn the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Universal Worthy) and to walk the Bodhisattva path, providing all Buddhist practitioners a useful method to follow and to practice step by step without having any confusion during the practice. The extraordinary features of the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include enlightening all sentient beings, saving all sentient beings, suffering on behalf of all sentient beings, abandoning no sentient beings, and the most noble one, being impartial toward enemies and relatives. It is not only about setting the practice and vows of Samantabhadra as the goal of practice; it is also about being willing to transfer the merits to all sentient beings and getting all sentient beings motivated to cultivate the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The procedure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framework are listed as below:
Chapter 1, “Introduc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Avātaṃsaka Sutra.
Chapter 2, “Extraordinariness of the Ten Great Vows of Samantabhadra”, includes the general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Samantabhadra given in the sutra and by the founders of Huayen 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n Great Vows.
Chapter 3, “Sequence and Harmony of the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organization and elaboration of the three-time explan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ix stages in the scripture context of the Avātaṃsaka Sutra.
Chapter 4, “Features of the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orders and organizes the practice ways and discusses the meritorious function of the origin of Dharmadhatu based on the writings of the founders of Huayen Buddhism, and points out the extraordinariness of One Vehicle of the Practice Samantabhadra.
Chapter 5, “Contemporary and Life Meanings of the Practice of Samantabhadra”, explores the use and practice of the Ten Great Vows of Samantabhadra in the moder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Pure Practice chapter for making vows according to the encountered circumstances and experiences in daily life.
Chapter 6,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whole study and provides the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  1
一、研究目的  ………………………………………………………  2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 2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綜述 ………………………………………… 3
一、古德註疏概述 …………………………………………………… 3
二、近人研究成果  …………………………………………………  5
第三節  《華嚴經》之傳譯 ………………………………………… 7
一、《華嚴經》之成立  ……………………………………………  8
二、《六十華嚴》之傳譯  ………………………………………… 10
三、《八十華嚴》之傳譯  ………………………………………   11
四、《四十華嚴》之傳譯  ………………………………………… 12
第二章  普賢十大願之殊勝  ……………………………………… 13
第一節  品名之釋義  ……………………………………………   13
一、不思議解脫境界之詮釋  ……………………………………… 15
二、普賢之詮釋  …………………………………………………… 19
第二節  悲智願行勝德實踐  ……………………………………   25
一、禮讚供養啟發勝解心  ………………………………………… 27
二、懺悔清淨勤修善根  …………………………………………… 35
三、轉妙法輪普利有情  …………………………………………… 44
四、迴向三處平等饒益  …………………………………………… 49
第三節  結語    …………………………………………………… 58
第三章  普賢行之次第與圓融  …………………………………… 59
第一節  三賢位之普賢行  ………………………………………… 61
一、十住位之普賢行   ……………………………………………  63
二、十行位之普賢行   ……………………………………………  65
三、十迴向位之普賢行   …………………………………………  67
第二節  十聖位之普賢行  ………………………………………… 77
一、三種成就  ……………………………………………………… 77
二、彰顯十願  ……………………………………………………   80
第三節  等覺、妙覺位之普賢行  ………………………………… 87
一、差別因   ………………………………………………………  88
二、差別果   ………………………………………………………  91
第四節  圓融之普賢行   …………………………………………  94
一、平等因 ─〈普賢行品〉  ……………………………………  94
二、平等果 ─〈如來出現品〉 ……………………………… …  99
第五節  〈離世間品〉中之普賢行  ……………………………  102
一、悲智相融   …………………………………………………   103
二、觀菩提心   …………………………………………………   105
第六節 〈入法界品〉中之普賢行  ……………………………… 106
一、善財如何具足普賢行  ………………………………………  107
二、趣入大乘法 …………………………………………………   109
三、行願相資 ……………………………………………………   109
四、菩薩受生藏   ………………………………………………   110
第七節  結語   …………………………………………………… 112
第四章  普賢行法之特色 ………………………………………… 114
第一節  普賢觀法之特色  ………………………………………  114
一、普賢觀法  ……………………………………………………  116
二、普賢行法  ……………………………………………………  121
第二節  普賢因地行之特色   …………………………………   123
一、融通十普義   ………………………………………………   126
二、緣修無盡行  …………………………………………………  128
第三節  周遍含融之德相業用  …………………………………  129
一、新古十玄之差別 ……………………………………………   130
二、就十玄門論周遍含融 ………………………………………   131
第四節  結語   …………………………………………………   144
第五章  普賢行之時代與生活義涵 ……………………………… 146
第一節  重重無盡普賢行 ………………………………………… 146
第二節  生活中之菩提心  ………………………………………  149
一、語業  …………………………………………………………  150
二、身業  …………………………………………………………  152
三、意業  …………………………………………………………  153
四、善念的覺知  …………………………………………………  155
第三節  生活中之菩提願  ………………………………………  156
一、緣境巧發大願  ………………………………………………  158
二、澡漱、盥洗願  ………………………………………………  160
三、感恩願  ………………………………………………………  160
四、寤寐安息願  …………………………………………………  161
第四節  從「器官捐贈」談普賢行之時代義涵  ………………  162
第五節  結語   …………………………………………………   165
第六章  結論  ……………………………………………………  166
參考書目   ………………………………………………………   169
參考文獻
一、經論  (按經論翻譯朝代排列)
《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藏》第24冊。
《坐禪三昧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5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 
《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9冊。
《佛說不增不減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16冊。
《佛說佛名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14冊。
《六十華嚴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9冊。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5冊。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劉宋‧曇無蜜多譯《大正藏》第9冊。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2冊。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梁‧曼陀羅仙譯《大正藏》第8冊。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第12冊。
《悲華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第3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隋‧菩提燈譯《大正藏》第17冊。
《四十華嚴經》唐‧般若譯《大正藏》第10冊。
《八十華嚴經》唐‧實叉難陀譯《大正藏》第10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唐‧地婆訶羅譯《大正藏》第10冊。
《十善業道經》唐‧實叉難陀譯《大正藏》第15冊。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唐‧般若譯《大正藏》第3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7冊。
《大寶積經》唐‧菩提流志譯《大正藏》第11冊。
《解深密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16冊。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唐‧那提譯《大正藏》第14冊。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唐‧善無畏譯《大正藏》第18冊。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大正藏》第19冊。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唐‧金剛智譯《大正藏》第18冊。
《十地經論》天親造,北魏‧菩提流支等譯《大正藏》第26冊。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0冊。
《攝大乘論釋》陳‧真諦譯《大正藏》第31冊。
《大乘莊嚴論》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正藏》第31冊。
《成唯識論》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
《大智度論》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7冊。
二、典籍註疏  (按朝代排列)
《出三藏記集》梁‧僧祐撰,《大正藏》第55冊。
《妙法蓮華經文句》隋‧智顗《大正藏》第34冊。
《法界次第初門》隋‧智顗撰《大正藏》第46冊。
《摩訶止觀》隋‧智顗說,灌頂記《大正藏》第46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唐‧智儼《大正藏》第35冊。
《華嚴內章門等雜孔目章》唐‧智儼《大正藏》第四45冊。
《華嚴一乘十玄門》唐‧智儼《大正藏》第45冊。
《華嚴五十要問答》唐‧智儼《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探玄記》唐‧法藏《大正藏》第35冊。
《華嚴遊心法界記》唐‧法藏《大正藏》第45冊。
《華嚴旨歸》唐‧法藏《大正藏》第45冊。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唐‧法藏《大正藏》第45冊。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唐‧法藏《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問答》唐‧法藏《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發菩提心章》唐‧法藏《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唐‧法藏《卍續藏》第103冊。
《華嚴經傳記》唐‧法藏著,《大正藏》第51冊。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唐‧法藏撰,宋‧淨源述《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金師子章註》唐‧法藏,宋‧承遷註《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疏》唐‧澄觀《大正藏》第35冊。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大正藏》第36冊。
《華嚴法界玄鏡》唐‧澄觀《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唐‧澄觀《卍續藏經》第7冊,新文豐。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鈔》唐‧澄觀、宗密《卍續藏經》第7冊,新文豐。
《華嚴經綱要》唐‧澄觀疏義,明‧憨山德清提挈《卍續藏經》第12─14冊。
《註華嚴法界觀門》唐‧宗密《大正藏》第35冊。
《新華嚴經論》唐‧李通玄《大正藏》第36冊。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唐‧李通玄《大正藏》第36冊。
《維摩經略疏》唐‧湛然《大正藏》第38冊。
《起信論疏筆削記》宋‧子璿錄《大正藏》第44冊。
《華嚴道場起止大略》宋‧守遂著,《卍續藏》第128冊。
《宋高僧傳》宋‧贊寧著,《大正藏》第50冊。
《佛祖統記》宋‧贊寧著,《大正藏》第51冊。
《賢首五教儀開蒙》清‧續法集,《卍續藏》第104冊。
《法界宗五祖略記》清‧續法輯,《卍續藏》第134冊。
《華嚴經疏論纂要》清‧釋道霈,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三、現代著作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方立天釋譯《華嚴金師子章》,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法師《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李世傑《華嚴哲學要義》,台北︰佛教出版社,1990年。
李世傑《印度大乘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李錦全《華嚴原人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持松法師《華嚴宗教義始末記》,台北:華嚴蓮社,2002年。
徐紹強 《華嚴五教章》,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孫開泰等著 《中國哲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陳英善 《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台北:華嚴蓮社,1996年。
陳琪瑛 《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台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陳柏達  《圓滿生命的實現─布施波羅蜜》,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許文筆 《華嚴經的女性成就者》,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學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澄基《佛學今詮》,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年。
郭朋 《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2年。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聖嚴法師《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台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夢參法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台北: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楊政河  《華嚴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年。
楊惠南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劉果宗 《中國佛教各宗史略》,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劉貴傑 《華嚴宗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蔣維喬 《中國佛教史》,台北:常春樹書坊,1990年。
鄧克銘 《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潘清芳 《中國哲學思想探研》,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5年。
諦閑法師《普賢行願品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2年。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台北︰空庭書苑,2005年。
魏常海釋譯  《十地經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韓煥忠 《華嚴判教論》,台北: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8年。
藍吉富《普賢菩薩聖德彙編》,台北:迦陵出版社,1995年。
默如法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論》台北:法雲精舍,1963年。
靄亭法師《華嚴一乘教義章集解》,台北:華嚴蓮社,1996年。
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 《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文化出版社,2004年。
江本勝著,陳滌譯《水知道答案》,台北:悅讀名品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坂本幸男著  釋慧嶽譯 《華嚴教學之研究:特以慧苑大師教判論為中心》,台北:中國佛教文獻編撰社,1974年。
高峰了州著,釋慧嶽譯《華嚴思想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9年。
高峰了州著《華嚴論集》,東京都:國書刊行會,1976。
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 《般若思想》「般若思想的成立(7)迴向」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鐮田茂雄著,慈怡法師譯《華嚴經講話》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龜川教信著,釋印海譯  《華嚴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四、學位論文
陳瑞薰 《從「意義治療」觀點論「普賢行」之義涵──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主》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丘子紘 《善財童子發菩提心研究──以「十玄門」主詮的華嚴發菩提心》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邱湘凌 《華嚴經的菩提心思想》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廖麗娟 《普賢十大願行研究》彰化: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五、期刊論文
楊政河 〈華嚴經普賢行願思想之研究〉《華崗佛學學報》第04期,1980 年。
湯一介〈華嚴「十玄門」的哲學意義〉《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1995年。
釋印融 〈迴向初探〉《大專佛學論文集(九)》,台北:華嚴蓮社,1999年。
楊維中〈《華嚴學》的形成、漢譯、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論意義〉《普門學報》第二十六期,2005年3月。
韋漢傑 〈論天臺智顗對《華嚴經》的看法及對牟宗三先生對華嚴圓教的批評的一些回應〉《鵝湖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四期,2008年10月。
魏道儒〈華嚴宗理論創新的過程、內容與價值:以《華嚴十玄門》為例分析〉《華嚴學報》2011年4月。
釋宏育 〈從「一心」試論天台祖師制懺的精神——以《法華三昧懺儀》為例〉《中華佛學研究》第十四期,2013年12月。
工具書
丁福保編 《佛學大辭典》,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
慈怡主編 《佛光大辭典》,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