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500264700
DOI 10.6846/TKU.2015.00439
論文名稱(中文) 協同學習對於國中生國語文學習動機及成效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 Chines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蕭秀琴
研究生(英文) Hsiu-Chin Hsiao
學號 70275006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5
論文頁數 16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雅芳
委員 - 許育健
委員 - 薛雅慈
關鍵字(中) 協同學習
學習動機
學習成效
關鍵字(英) Collabo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為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與帶得走的能力,使其學習思考、問題解決、創新與溝通合作,研究者因此將協同學習運用於國文科課程,讓學生擁有學習主控權,期盼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能力。
    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八年級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隨機抽一個班級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級為控制組。實驗組採協同學習模式,控制組採講述教學法,兩組的授課教師、教材與進度相同,以探究協同學習對於國中生國語文學習動機及成效影響。本研究以PISA閱讀樣本試題A、103學年度第1學期三次定期評量國文科試題為前測,進行兩次定期評量時程的實驗,以國文科學習動機問卷、PISA閱讀樣本試題B、103學年度第2學期各單元測驗題本、103學年度第2學期第一次與第二次定期評量國文科試題以及國文課學習感受問卷為後測。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協同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課前預習以及主動借書閱讀的習慣。
二、協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PISA閱讀理解能力,尤其是在「省思與評鑑」層次以及「選擇」題型的表現上。
三、協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國文科定期評量的成績,尤其是低分群的人數減少,高分群的人數增加。
四、協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分享經驗和知識的意願,但學生對於協同學習的分組方式以及座位安排有不同的看法。
五、協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度,但教材講義與活動設計須考量學生的感受。
六、協同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討論、分享與傾聽的過程中,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
    最後,本研究針對協同學習在國文課的實施以及未來研究提供相關建議。
英文摘要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reativ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the researcher appli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Chinese courses in which students were allowed to control their own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expected this coul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bilit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pretest-posttest nonequivalent group design. Two eighth-grade classes were chosen as research subjects: one class was randomly selected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other was a control group.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odel was adopted b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didactic teaching model was adopted by the control group.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Chinese, the teacher, teaching materials, and progress for both Chinese classes were the same.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PISA Released Items- Reading A and three regular assessments of Chinese subject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14 academic year as the pre-tests, and then implemented the experi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semester of 2014 academic year. The experiment ended at the second regular assessment in the same semester.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subject, the PISA Released Items- Reading B, unit tests for the Chinese cours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regular assessments of Chinese subject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2014 academic year and the learn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courses as the post-tests. 
    This study concludes as follows:
1.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uld help students develop habits of preparing lessons before class and borrowing books to read actively.
2.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uld improve students’ PISA reading comprehending, especially on the “reflection and assessment” level and the multiple choice test
3.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uld improve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the regular assessment of Chinese subject, especially on the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lower-grade student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higher-grade students.
4.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uld enhance students’ willingness of actively sharing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with others, but students ha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way of group-dividing and seat-arranging.
5.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uld increas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ctivities, but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ctivities should take students’ feelings into consideration.
6.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uld help students learn to respect others’ though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sharing, and listening.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Chinese cours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表次…………………………………………………………………………………ii
圖次…………………………………………………………………………………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協同學習………………………………………………………13
第二節  學習動機…………………………………………………………22
第三節  閱讀理解…………………………………………………………29
第四節  學習成效…………………………………………………………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教學設計…………………………………………………………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56
第五節  研究步驟…………………………………………………………60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6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63
第一節  國文科學習動機……………………………………………………63
第二節  國文科閱讀理解能力………………………………………………68
第三節  國文科學業成績……………………………………………………76
第四節  國文課學習感受…………………………………………………79
第五節  綜合討論…………………………………………………………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1
第一節  結論………………………………………………………………101
第二節  建議………………………………………………………………102
參考文獻…………………………………………………………………………105

附錄
附錄一  國文科學習動機問卷……………………………………………111
附錄二  國文課學習感受問卷…………………………………………………113
附錄三  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之關係…………………………115
附錄四  <我所知道的康橋>學習活動設計備課單(實驗組) ……………120
附錄五  <我所知道的康橋>閱讀素養學習單………………………………125
附錄六  <我所知道的康橋>學習活動設計備課單(控制組) ………………128
附錄七  PISA閱讀樣本試題A……………………………………………132
附錄八  PISA閱讀樣本試題B……………………………………………144
附錄九  103學年度第2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國文科試題……………158
附錄十  103學年度第2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國文科試題……………160

表次
表2-1-1協同學習的定義與說明…………………………………………………15
表2-1-2 協同學習與合作學習之異同……………………………………………17
表2-2-1 學習動機的定義…………………………………………………………23
表 2-2-2 Weiner成敗歸因理論的三向度分析……………………………………26
表 2-4-1 學習成效的定義…………………………………………………………38
表3-1-1不等組前後測設計………………………………………………………46
表3-2-1本研究之樣本人數………………………………………………………47
表3-3-1教學進度表………………………………………………………………48
表3-4-1單元測驗題本、定期評量的題型………………………………………57
表4-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國文科學習動機問卷」各題目之t檢定摘要表…63
表4-1-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國文科學習動機問卷」各層面之t檢定摘要表…65
表4-1-3 實驗組對於「注意力維持」之同意度次數分配表……………………67
表4-1-4 實驗組對於「不會主動請教他人」之同意度次數分配表……………67
表4-1-5 實驗組對於「會找人討論以增強國語文能力」之同意度次數分配表…67
表4-1-6 實驗組對於「閱讀雜誌或書籍以吸收新知」之同意度次數分配表…68
表4-2-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PISA閱讀題本前測成績之t檢定摘要表…………69
表4-2-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閱讀理解三層次」前測之t檢定摘要表…………69
表4-2-3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PISA閱讀題本兩種測驗題型前測之t檢定摘要表…69
表4-2-4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PISA閱讀題本後測之t檢定摘要表…………………70
表4-2-5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閱讀理解三層次」後測之t檢定摘要表…………71
表4-2-6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PISA閱讀題本兩種測驗題型後測之t檢定摘要表…71
表4-2-7 實驗組在「PISA閱讀樣本試題」前後測之t檢定摘要表………………72
表4-2-8 控制組在「PISA閱讀樣本試題」前後測之t檢定摘要表………………73
表4-2-9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各類別的前後測差異分數之t檢定摘要表…………73
表4-2-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單元測驗題本「閱讀題組」成績之t檢定摘要表…74
表4-2-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定期評量之「閱讀題組」成績之t檢定摘要表……75
表4-3-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學業成績前測之t檢定摘要表……………………76
表4-3-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單元測驗題本成績之t檢定摘要表…………………77
表4-3-3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定期評量成績後測之t檢定摘要表…………………78
表4-3-4 實驗組與控制組定期評量前後測t檢定摘要表…………………………79
表4-4-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國文課學習感受問卷」各題目之t檢定摘要表…80
表4-4-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國文課學習感受問卷」各層面之t檢定摘要表…81
表4-4-3 受訪學生之身分與代號說明表…………………………………………87
表4-5-1 實驗組與控制組二月至四月圖書館借閱人數與冊數之統計表………93

圖次
圖2-1-1 Vygotsky的「近端發展區」……………………………………………16
圖2-2-1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25
圖2-4-1 Kirkpatrick四層次評估模式……………………………………………42
圖3-1-1 研究架構圖……………………………………………………………45
圖3-5-1 研究步驟流程圖…………………………………………………………60
圖4-2-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PISA閱讀題本後測之各表現……………………72
圖4-2-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各單元測驗題本之「閱讀題組」的成績…………75
圖4-3-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各單元測驗題本的成績…………………………78
圖4-4-1 實驗組學生代號A1之第七課閱讀素養學習單……………………90
圖4-4-2 實驗組學生代號A2之第五課閱讀素養學習單………………………90
圖4-4-3 實驗組學生代號A3之第八課閱讀素養學習單………………………91
圖4-4-4 實驗組學生代號A4之第六課閱讀素養學習單………………………91
圖4-5-1 實驗組在實驗階段國文科兩次定期評量成績之人數分配圖………96
圖4-5-2 控制組在實驗階段國文科兩次定期評量成績之人數分配圖………9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竹君(2011)。閱讀理解策略對國中國文科閱讀理解表現之成效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丁導民(2002)。企業實務社群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琬淳(2013)。運用同儕師徒制促進國中學生國文學習成就與學習適應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朱珍儀(2009)。心智地圖運用於數位學習環境研究-以excel2003 教學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朱靜娜(2009)。RBL方式下協同學習的模式設計。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3(3),27-29。
何俐安(2007)。探討人力資源發展成果—談組織評鑑教育訓練之模式。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編)研習論壇精選第一輯:地方治理的藍海策略,201-224。南投: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ISBN: 978-986-00-9007-9)
何靜秋(2011)。英語寫作中句式修辭意識的培養-外顯、內隱及其協同學習的效果。河北理工大學學報,11(1),103-107。
吳宜貞(2003)。社會計量法與班級的互動情形--以兩個班級的社會圖為例。師友,436,49-51。
吳芳采(2010)。協同學習對程式語言之學習績效的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威霖(2008)。以知識螺旋理論探討e-learning 學習風格對學習成效的影響。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佳潔(2013)。營造討論的學習環境--一個班級的教學實踐經驗。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2),29-64。
李季湄(譯)(2003)。靜悄悄的革命--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原作者:佐藤學)。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春出版社。
李清筠(2013)。古典散文教學重點與方法──從〈兒時記趣〉出發。中等教育,64(3),52-66。
林文生、歐用生(2014)。從佐藤學研究的系譜分析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其實踐反思。2014年10月28日。取自www.ceag.kh.edu.tw/kmsln/file.php?fid=19601
林清山譯(1980)。教育心理-認知取向。臺北市:遠流。
林淑娟(2014)。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低年級教學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璟芳(2012)。運用概念構圖於國小讀報教育對閱讀理解效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孫劍秋、林孟君(2013)。從臺灣中學生PISA閱讀素養的表現談精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64(3),35-51。
徐玉婷(2004)。國中生英語焦慮、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馬靜華(2003)。協同學習的意義與方法。2014年10月28日。取自天津教研網http://www.tjjy.com.cn/2009/readarticle.asp?id=1893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珮玉(2004)。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瑗鈞(2009)。普及協同合作學習之實徵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聖麟(2001)。改善教學品質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生活科技教育,34(1),9-14。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2014年10月08日。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8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2014年10月08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sid17_law.aspx
曹美惠(2008)。國中國文科實施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淑玫(1998)。閱讀理解教學--交互教學法。國教輔導,37(6),31-39。
連起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如(2006)。閱讀教學教導自我發問策略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佳苹(2012)。不同學習風格者運用Facebook 進行協同學習以探討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郭芳秀(2014)。應用協同學習於小六學生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彥廷(2014)。協同學習分組方式對知識分享行為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學習風格為干擾變數。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音羽(2013)。國中國文閱讀活動教學設計:以七年級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桂芳(2002)。網路上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及任務類型對於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陸韻萍(2014)。協同學習融入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光雄(1991)。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郁倫(譯)(2013)。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淑馨(2012)。日本學習共同體與臺灣教育的對話。臺北市國高中試辦學習共同體及授業研究學校跨國參訪(日本第2團)成果報告,無編號,未出版,臺北市。
塗絲佳(2005)。國中國文「閱讀」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子慧(2010)。ARCS動機教學模式對科技大學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資訊科技與社會」學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奕農(2002)。非同步網路學習成效及影響因素之計量分析:經濟學課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93-210 。
葉惠如(2013)。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0)。PISA 樣本試題。2015年01月10日。取自: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_tw.htm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學刊,57(3),371-402。
劉素娟(2009)。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影響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劉瑞芬(2007)。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國語文閱讀能力及動機之影響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麗娟(2014)。配對協同學習融入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蔡秀滿(2014)。分組學習應用於國中家政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蔡銘津(1997)。學童閱讀能力的測驗與評量。特殊教育季刊,65,23-28。
鄭明韋(1999)。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圓鈴(2008)。從基測閱讀題組的評量分析談國中的閱讀教學策略。教師天地,154(6),9-16。
鄭圓鈴(2012)。閱讀教學HOW上手:課綱閱讀能力轉化與核心教材備課藍圖。臺北市:萬卷樓。
鄭圓鈴(2013)。有效閱讀。臺北市:天下雜誌。
鄭圓鈴(2013)。國中國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建構式學習單的製作與使用。中等教育,64(3),92-108。
盧佳鋒(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親子天下(2010)。搶救國中生─失落的國中三年。2014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8166 -搶救國中生─失落的國中三年/
戴維揚(2006)。閱讀素養與多元評量機制。2006英語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光碟版論文集。嘉義縣:中正大學。
薛雅慈(2014)。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101-140。
謝婉詩(2006)。國中生閱讀策略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鍾鳳香(2005)。合作學習對國小兒童閱讀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羅彥文(1995)。國中學生國文閱讀學習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鐘素梅(2001)。閱讀教學之研究。2014年10月28日。取自:http://subject.cwgc.edu.hk/chi/activity/teacher's%20information/2_reading/2.2.pdf。
權淑芯、梁鴻鑑、黃久泰(2012)。高中生對老化課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新竹某私立高中為例。明新學報,38(1),189-204。

英文部分
Anderson, R. C. & Pearson, P. D. (1984). 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basis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P. D. Pearson (ED.), Handbook ofreading research (pp.255-291). N. Y.: Longman.
Fischer and Mandl, 2005 F. Fischer, H. Mandl (2005). Knowledge convergence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 role of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tools.Journal of Learning Sciences, 14 (3), 405–441.
Harter, S. (1978). Pleasure derived from challenge and the effects of receiving grades on children’s difficulty level choices. Child Development, 49, 788-799.
OECD(2009)。PISA 2015draft reading literacy framework。2014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oecd.org/callsfortenders/Annex%20IB_PISA%202015%20Reading%20Framework%20.pdf
Palincsar, A.S., & Brown, A.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117-175.
Puntambekar, S. (2006). Analyzing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s: Divergence, shared understanding an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47(3), 332-351.
Rosenshine, B. (1986),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explicit teaching, EducationalLeadership, 43 (7), 60-69.
Rumelhart, D. 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Dornic (Ed.),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Vol. 6, pp.573-603). Hillsdale, NJ: Erlbaum.
So, H., & Brush, T.A. (2008).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cial pres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critical factors,Computers and Education, 51(1),318-336.
Swaby, B. E. R. (1989).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Boston: Allynand Ba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