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409503700
DOI 10.6846/TKU.2014.00569
論文名稱(中文) 1930年代臺語流行歌之研究 -日本統治下的社會狀況為中心-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during the 1930s. -Focusing on social conditions in Japanes colonial perio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1930年代における台湾語流行歌 -日本統治下の社会状況との関連性を中心に-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Japa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陳彥汝
研究生(英文) Yen-Ju Chen
學號 60010051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日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20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田世民
委員 - 陳伯陶
委員 - 李文茹
委員 - 田世民
關鍵字(中) 臺語歌
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殖民時期
關鍵字(英)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Columbia Record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台湾語流行歌
コロムビアレコード会社
殖民時期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撰寫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於將30年代臺語流行歌曲發展的時代背景、歌詞意涵相結合,藉以說明30年代臺語流行歌曲中所蘊含的社會價值與歷史意義。

  自從留聲機及唱片被發明和製造後,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聲音成為可以被複製並傳播的商品,唱片公司經嘗試錄製臺灣傳統音樂的唱片後,臺語流行歌曲唱片,也在1930年代正式亮相,配合著電影播放、廣播放送、唱片公司販售等方法,展現了臺語流行歌的風光。

  再來本研究統整30年代唱片業與流行歌史料,利用在歌曲發展史的基礎之上,再當時社會概況等資料,包括詞曲創作者的概念、論以及總督府唱片管理制度的影響,藉著流行歌界與社會受眾的互動,呈現其社會文化意涵。最後我們探討三0年代的歌詞內容,了解當時民眾社會中的生活價值觀與當時代獨具之特色、價值。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corporate the backdrop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in the 1930s 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lyric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social value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contained in the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of the 1930s.

Taiwan, the first colony of Japan colony was entered a capitalist system of records, and the market was established little by little. Next, the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were produce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popular dissemination techniques of Taiwan in the 1930s.

Th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industry , and how the field of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be established. Integrates and corrects the fragmentary and much confusion historical data of the music industry and pop music.Final we focus on the delving into the contents of songs of the 1930s, this brings readers face to face with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eople then, as well a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the time.
第三語言摘要 本研究は台湾語流行歌が社会の変遷とともにいかに展開され、そして当時の民衆の生活を反映したのかを探究したものである。芸術というものは常に政治や経済、文化などの社会環境の影響を受けやすい傾向があるため、台湾語流行歌を研究するとき、社会環境の変遷についても検討する必要がある。 そして、30年代の台湾語流行歌の発展は一朝一夕で遂げられたものではない。台湾を統治した初期の日本は積極的に西洋化を目指していた時期である。映画事業も西洋化の一環であり、新興娯楽として登場した。映画宣伝曲も映画の上映と共に、民衆の目についた。またレコードによる歌の発行は、さらに台湾語流行歌の創作を促した。ここは台湾語流行歌の発展史について考察してきた。  最後は1930年代の台湾語流行歌はこの口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気持ちを表したのである。台湾語流行歌の歌詞内容を取り上げて分析し、当時民衆の価値観や社会の有り様と価値と歴史的意味を考察してきた。
論文目次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と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囲と制限	5
第三節 テキストの分析	10
第一章	30年代における台湾語流行歌の成立背景	15
第一節	政治経済の環境──盛んな政治運動と思想	16
第二節	経済の近代化	21
第三節	文化の環境	27
第二章	30年代における台湾語流行歌の伝播	34
第一節	映画の出現	34
第二節	ラジオ放送局の設立	39
第三節	レコードの隆盛	43
第三章 30年代の台湾語流行歌の発展	49
第一節	映画の宣伝曲としての展開	49
第二節	百家争鳴の黄金時代	55
第三節	台湾語流行歌の没落	60
第四章 歌曲の分析	66
第一節	家庭倫理を中心とした映画宣伝曲	66
第二節	恋愛歌曲の大量出現	71
第三節	社会の写実	83
結論	87
参考文献	92
付録一:鄧雨賢の紹介	100
付録二:30年代台湾語流行歌一覧	115

表目次
表 1 1921-1939 台湾農家數統計表	22
表 2 1931-1939台湾各業工業統計表	23
表 3 1931-1939国内総生産統計表	24
表 4 1931-1939年台湾人、日本人日給比較表(臺北市)	26
表 5 1933-1940 台北市、ラジオを聴く人数の割合表	41
表 6 1931-1939 日本、台湾人、ラジオを聴く戸数の割合表	42
參考文獻
Ⅰ、日本語関係(年代順)
伊藤潔(1993)『台湾‐四百年の歴史と展望』中公新書
吉川良和(2004)『中国音楽と芸能─非文字文化の探究』創文社
桜井哲男・水野信男編集(2005)『諸民族の音楽を学ぶ人のために─生活/表象/歴史/伝統/古典/現代/大衆/集団/声楽/宗教』世界思想社
財団法人交流協会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日本統治期台湾での「検閲」の実態」(2005)財団法人交流協会日台交流センター 日台研究支援事業報告書
小鍛冶邦隆(2010)『作曲の思想 音楽・知のメモリア』 アルテスパブリッシング
檜山幸夫(2011)『台湾史台湾史研究叢書』 クレス出版

Ⅱ、中国語関係(年代順)

一、	映像
簡偉斯、郭珍弟『Viva Tonal 跳舞時代』(2003)同喜文化 
陳俊榮、高志龍(2007)『台灣望春風』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二、書籍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周憲文(1958)『日據時期臺灣經濟史』台灣銀行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 銀華出版社
蘇得志 主修(1961)『臺北市志稿』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8)『臺灣省通志卷首下大事記』臺北 商務出版社
李登輝(1972)『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台灣銀行
張漢裕(1974)『臺灣農業及農家經濟論集』臺北 臺灣銀行 
王詩琅(1978)『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臺灣』眾文出版
黃國隆等編(1979)『臺灣鄉土歌謠選集』眾文出版
簡上仁(1980)『臺灣民俗歌謠』眾文圖書公司 
黃國隆、吳艾菁(1985)『臺灣歌謠101』天同
王曉波(1987)『臺胞抗日文獻選編』帕米爾書店
吳亞洲(1987)『舊情綿綿:臺灣光復前後創作歌謠重要史料』薪薪劇場活動推展基金會
鄭恒隆 (1989)『台灣民間歌謠』南海圖書
王詩琅譯(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
莊永明(1990)『千般風物映好詩:臺灣風情』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五南書局
簡上仁(1992)『臺灣民謠』眾文圖書公司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南天書局
藍博洲(1993)『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1913-1945 年』時報文化
台灣文獻會編(1994)『重修臺灣省通志稿』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莊永明 (1994初版 1999三版)『台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
李雲騰(1994)『最早期(日据時代)臺語創作歌謠集101 首』李雲騰自費出版
陳碧娟(1995)『臺灣新音樂史:西方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樂韻
林衡道(1996)『臺灣風情』聯經出版公司
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文史哲
陳郁秀(1996)『音樂臺灣』時報文化
陳郁秀(1997)『臺灣音樂閱覽』玉山社
葉龍彥(1997)『西門町電影史』臺北市文建會出版
莊永明、陳郁秀(1997)『音樂臺灣一百年論文集』白鷺鷥基金會
劉國煒(1998)『臺灣思想曲』華風出版
陳郁秀(1998)『百年臺灣音樂圖像巡禮』時報文化
曾永義(199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 聯經出版社
葉龍彥(1998)『臺灣電影史』臺北 玉山社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桂冠出版
臺灣省文獻彙編印(1999)『臺灣省通誌』捷幼 
莊永明・孫德銘(1999)『臺灣歌謠鄉土情』臺北
張永鐘(1999)『臺語老歌曲』立誼
葉榮鐘(2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晨星出版
許常惠 (2000)『台灣音樂史初稿』全音樂譜出版社
楊馥菱(2000)『歌仔戲史』臺北 晨星出版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著(2000)『臺灣百年人物誌1』
臺北玉山社
許常惠(2000)『臺灣音樂史初稿』全音樂譜出版社
楊麗祝(2000)『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稲郷出版  
 社
葉龍彥(2001)『臺灣唱片思想起』臺北 博揚文化
鄭恒隆・郭麗娟 著 (2002)『台灣歌謠臉譜』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
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前衛出版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商務出版社
呂鈺秀(2003)『臺灣音樂史』 五南圖書
吳國禎(2003)『吟唱臺灣史』玉山社
安然(2005)『臺灣民眾抗日史』 海峽學術 
陳柔縉 (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麥田出版 
顏綠芬・徐玫玲 編 (2006)『台灣的音樂』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顏綠芬(2006)『不固定樂思-漫遊於藝術、教育與城市的現象筆記』玉山社 
許世楷(2006)『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
史哲代表編 (2007)『再見!禁忌的年代』 知己圖書出版公司
黄文車 (2008)『日治時期台灣閩南歌謠研究』國立編譯館
黄信彰(2009)『傳唱臺灣心聲:日據時代的台語流行歌』北市文化局
周婉窈 (2009)『臺灣歷史圖説(增訂本)』聯經出版 
林瑛琪(2010)『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台灣書坊


三、新聞・雑誌
呂訴上(1953)「臺灣流行歌的發祥地」『臺北文物』2卷4期P.93-97
黃師樵(1953)「大稲埕繁華記」『臺北文物』2 卷3 期P.47-56
黃邨城(1954)「談談『南音」」『臺北文物』3卷2期P.57
王雲峰(1955)「電影、唱片、民間音樂」『臺北文物』4 卷2 期P.77-79
陳君玉(1955)「日據時期臺語流行歌概略」『臺北文物』第4 卷,第2 期P.22-30
臺北文物編輯部(1955)「音樂舞蹈運動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4 卷2期P.57-68
吳瀛濤(1959)「烟花界雜談」『臺北文物』8 卷2 期P.96-98。
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1978)「臺灣的民謠」『臺灣風物』29卷1期P.89-100
蔡懋堂(1980)「近卅五年來的臺灣流行歌」『臺灣風物』30卷2期P.60-73
莊永明(1983)「臺灣歌謠思想起---臺語歌曲五十年(1932-1982)」『臺灣文藝』82 期P.199-204
溫振華(1978)「日本殖民統治下臺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臺灣風物』37 卷4 期,1987P.1-52
簡文秀(1988)「臺灣歌謠的探討與展望」『教師天地』77 期P.26-30
向陽(1991)「青春與憂愁的筆記---從臺語歌謠的『悲情城市」中走出」『聯合文學』7卷10期P.90-94
張釗維(1991)「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聯合文學』7卷10期P.130-151。
譚石(1991)「臺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7 卷10 期P.72-80
葉龍彥(1994)「臺灣文化協會的電影隊--『美臺團」」『臺灣文獻』45 卷4期P.225-236
王溪清(1995)「『雨夜花」的四種歌詞與臺灣軍伕」『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10 期P.43-46
林二(1995)「一條漫長艱辛路---臺灣通俗音樂五十年」『表演藝術』33 期P.79-81
莊永明(1995)「期待臺語歌謠『出頭天」」『文訊月刊』81 卷119期P.39-40
江文瑜(1996)「『臺灣流行歌」專輯弁言」『中外文學』25 卷2 期P.5-9
莊永明主講、楊珍慧整理(1996)「流行音樂系列(一)臺灣流行歌謠記事」『臺北畫刊』340 期P.38-39
莊永明(1997)「百年來臺灣歌謠傳略」『復興劇藝學刊』20 期P.15-30
葉龍彥(1997)「臺灣的電影辯士」『臺北文獻直字』121 期P.173-200
葉龍彥(1998)「臺灣電影海報發展史(一八九六至一九九五)」『臺北文獻直字』123 期P.81-106
李秀美(1999)「唱過一個世紀---流行歌曲時代篇」『臺北畫刊』382 期P.25-29
葉龍彥(1999)「日治時期臺灣『唱片」史」『臺北文獻直字』129 期P.49-86
林宜屏(2000)「唱出臺語歌謠的真感情」『卓越雜誌』192 期P.138-141
莊永明(2000)「為庶民傳衷曲、訴心聲--臺語流行歌作詞家陳達儒」『臺北畫刊』394 期P.70。
莊永明(2000)「臺語歌謠的奇葩--『四月望雨」鄧雨賢」『臺北畫刊』394 期P.69
莊永明(2000)「望著春風補破網--臺語歌謠作詞家李臨秋」『臺北畫刊』394期P.60
莊永明(2000)「音樂序文/傳唱時代的歌聲」『臺北畫刊』394期P.67-68
陳信宏(2000)「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1906-1944)」『淡水牛津文藝』8 期P.151-155。
郭麗娟(2000)「雨夜花難再會---周添旺和愛愛的故事」『源雜誌』29 期P.3-8
徐玫玲(2001)「與臺灣命運唱同調」『表演藝術』108 期P.20-23
莊永明(2001)「漫談百年來的臺語歌謠」,『歷史月刊』158 期P.35-40
莊永明(2002)「唸歌唱曲解心悶--臺語歌謠的百年傳唱心聲」『近代中國』151期 P.47-52
蔡文婷(2002)「臺語歌謠望春風」『光華』27 卷5 期P.6-19
呂明碁「拼貼鄧雨賢」『彰化藝文』第23 期,2004,P.21-29。

四、論文
胡萬川(1997)『從歌謠到流行歌曲──一個文化定位的正名』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楊克隆(1998)「臺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蘇婉毓(2000)「日據時期台語歌曲研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黄裕元(2008)『戰後台灣流行歌曲的發展』國立中央大學歴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鶴田純(2008)『195、60年代「日本曲台語歌」研究 』國立臺灣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緗慈(2012)『共調不共款──日治時期「外來曲台語詞」現象研究』國立臺灣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潊溱『日據時代台語創作歌曲之研究:一九三二~一九三九』國立臺灣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