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310174000
DOI 10.6846/TKU.2013.00519
論文名稱(中文) 從軍事科技交流論胡錦濤時期的中俄競合關係
論文名稱(英文) An Analysis of the Co-opet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Hu Jintao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litary Technology Exchan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何佳芳
研究生(英文) Chia-Fang Ho
學號 7002702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14
論文頁數 9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郭武平
委員 - 王高成
關鍵字(中) 軍事合作
軍事科技
胡錦濤時期
中俄關係
關鍵字(英) military cooperation
military technology
Hu Jintao Era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俄軍事合作為兩國關係中至為重要之一環,亦為推動共軍現代化進程之主要助力。對中共而言,與俄羅斯軍事科技合作係其提昇綜合國力之捷徑;俄羅斯雖以此為拉攏中共之手段,然亦因「中國威脅論」、中共藉逆向工程研發自製武器等因素,限縮雙方合作空間;是以,持續觀察中俄軍備合作及貿易之互動趨勢,將可檢視雙方廣泛政治關係是否趨於良好。
中共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執政後,基於發展自主國防科技工業之目的,對俄羅斯一般武器之需要程度大幅下降,檢視近年雙方軍事科技合作內容,確實已朝中共期望之科技轉讓授權及合作研製方向轉變,顯見兩國關係上合作大於競爭之趨勢。
英文摘要
Sino-Russia military coope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and the main momentum of PLA modernization efforts. To China, military technology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is the shortcut to enchance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On the other hand, though Russia sees the military  cooperation as a method to draw in China, it still be cautious and try to limit the bilateral cooperation owning to the “theory of Chine threat” and China’s reverse engineer for weap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trend of armed cooperation and trad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will be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when observing the bilateral political relations.  
Since China’s former President Hu Jin-Tao took office, the demand for Russia weapons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ased on its aim of developing self-independent national technology industry. This can be proved by reviewing the bilateral military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 which the focus has shifted to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uthorization as well as collective research as China has expected. This manifests the trend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rather then competivenes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二章  中共與俄羅斯關係之演變........11
第一節 中蘇關係....................11
第二節  中俄關係發展的三個台階........20
第三節  胡錦濤時期的中俄關係..........29
第四節  小結.......................37
第三章  中俄軍事科技交流政策之形成.....39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39
第二節 政策轉向....................47
第三節  中俄軍事交流恢復與建立........52
第四節  小結.......................59
第四章  中俄軍事科技交流之發展.........61
第一節  中俄軍事科技交流之內涵.........61
第二節  中俄軍事交流問題與影響.........73
第三節  中俄競合關係對軍事交流之影響....76
第四節  小結........................79
第五章  結論........................81
第一節  研究發現.....................81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83
參考文獻............................85
壹、中文部分.........................85
貳、英文書目.........................92

表目錄
表2-2-1:葉爾欽時期中俄首腦會晤暨中俄關係進程一覽表-----27
表2-3-1:胡錦濤執政時期中俄高層交流成果一覽表-----32
表3-3-1:1992-1999中俄軍方高層互訪情形-----57
表4-1-1:1992-1999年俄羅斯出售中共空軍武器一覽表-----63
表4-1-2:1992-1999年俄羅斯出售中共海軍武器一覽表-----65
表4-1-3:2002-2007俄羅斯對中共軍售項目---------------69

圖目錄
圖4-2-1:1992迄2012年中俄軍備交易趨勢圖--------------7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文榮,2005。《中國軍隊第三次現代化論綱》。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王錦俠、張奇,2004。《天下大勢:鄧小平的外交思想和實踐》。廣州:花城出版社。
林經緯,2012。《中俄軍事合作,1992-2010─聯盟觀點的分析》。台北市:粵儒文化出版。
夏寒冬,2013。《誰控制中國軍隊》,新北市:領袖出版社。
楊潔勉,2005。《大合作:變化中的世界和中國國際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趙春山,2011。《「和諧世界」與中共對外戰略》。臺北:遠景基金會。
蔡明彥,2005。《中共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從武器政策分析》。臺北: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蕭慕明,1995。《中共科技體制改革之研究》。臺北:永詮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專書論文
王海運,2011。〈對中俄關係若干深層次問題的考量〉,張德廣主編,《危機博弈變革:2010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187-199。
左鳳榮,2012。〈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怎樣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陸南泉等主編,《蘇東劇變之後-對119個問題的思考》。北京:新華出版社,頁930-943。
吳安家編,1995。《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關中心,3版,頁208-9。
馮玉軍,2008。〈中俄關係的發展與前景〉,張蘊岭主編,《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新型夥伴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7-27。
馮紹雷、香蘭心主編,2005。《俄羅斯與大國及周邊關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14-126。
黃中天,潘錫堂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4),頁72。
黃銘俊,2009年。〈中國國防工業的現況及展望〉,蔡翼主編,《崛起東亞》。臺北:勒巴克顧問公司,頁227。
萬成才,2011年。〈俄羅斯2010年國際環境獲得較大改善〉《危機博弈變革:2010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66-89。

三、期刊論文
王麗娟,2010/5。〈中俄關係發展中的制約因素〉《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頁25-29。
平可夫,2013/5。〈更多的俄先進空中武器將可能進入中國〉《漢和防務評論》,103期,頁22-25。
厲有為,2013/5。〈從中運一號到運20─淺論中國人的巨型運輸機之路〉《尖端科技》,343期,頁34-36。
〈俄中簽署購買Su35協議〉《漢和防務評論》,2013年4月號,頁18-19。
〈鮮為人知的中、美「和平典範」計畫〉《亞太防務》,2003年4月,頁12-13。
2012中共年報第肆篇外交綜述,(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頁4-2。
林經緯,1996/3。〈俄羅斯傳統武器銷售政策的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2期,頁 58-61。
姜國棟,〈從2012珠海航展看中國大陸無人機發展〉《尖端科技2013年3月》,頁40-41。
翁明,〈何謂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世界知識》,1997年23期,頁5-8。
張如倫,1996/1。〈中共與俄羅斯關係軍事關係之研究〉《國防雜誌》,第 11期,頁7-9。
畢英賢,〈俄羅斯與中共關係的建立與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2卷4期,1993年4月,頁10-14。
許志嘉,〈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頁45-48。
陳冠宇,〈普欽時期俄中軍售政策的國際戰略因素〉《敵情研究》,頁18-28。
陳嘉生,〈俄羅斯積極找回國際戰略地位〉《戰略安全研析》第79期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1年11月),頁38-39。
葉暉南,2000年。〈建國以來我國國防戰略的四次重大改變〉,《國防大學學報》第5期,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劉古昌,〈不斷邁上新臺階的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俄羅斯研究,2010年第1期》,頁4-8。
蔡明彥,2002年。〈中俄軍事合作:背景、發展及對台灣安全之意涵〉,《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頁54-58。
曉光,1998。〈中俄關係的建立、發展與走向〉,《東亞季刊》,第29卷1期。
蘇武,2013年3月。〈俄羅斯軍工發展現況及未來〉《全球防衛雜誌》,頁13-14。

四、譯著
《列寧選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4月。
Dick K. Nanto and Radha Sinha ,〈中國作為主要經濟力量的崛起,對美國的意義〉,胡鞍鋼主編,《中國戰略構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頁286-324。
Evan A. Feigenbaum 著,余佳玲、方淑惠譯,《中共科技先驅》(臺北市:國防部部辦室,2006),頁24-25。
Mark O. Yeisley著,劉慶順譯,〈兩極體系、代理戰爭,以及中共崛起〉《國防譯粹》,第39卷,第3期, (2012年3月),頁54。
戈巴契夫著,陸宗璇譯,《大翻修》(台北:黎明,1994 年),頁2 - 3。
高德溫撰,〈中共國防體系:現代化未竟全功之慘痛教訓〉《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2004年),頁15-64。
麥艾文著,李柏彥翻譯,《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予、善用機會、手段多樣》(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年),頁128-135。
漢斯.拜尼迪克(Hans Binnendijk)、雷諾.蒙太波托(Ronald N. Montaperto),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譯,《中共戰略趨勢》(台北:聯勤北部印製廠,1999 年),頁126。

五、學位論文
王俊傑,2002。《普丁時代俄羅斯對中共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祥裕,2004。《俄羅斯對亞太地區軍售政策(1992-200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世海,2002。《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研究:動因及侷限》。臺北: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琰輝,2006。《中共軍事戰略轉變之研究,1950-2000》。臺北: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嘉玲,2009。《胡錦濤時期中共軍事外交政策與作為》。臺北: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論文。
殷立威,2002。《冷戰後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
崔光義,2010。《胡錦濤時期中共軍事外交研究》。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原化著,2006。《胡錦濤執政時期外交政策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六、報紙及網際網路
〈不紮領帶的戰略夥伴關係〉《中國時報》,1998年11月22日,14版。
〈中俄合研潛艇掀軍事合作高潮彌補中國軍工短板〉,《世界新聞報》,2013年03月21日 http://www.zhige.net/html/2012/1227/60152.html
〈中俄軍事安全合作成果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解放軍報》(北京),2006年3月28日,http://china.sina.com.tw/jczs/2006-03-28/0613360117.html。
〈中俄高層互訪與會晤〉,《新華網》2013年3月20日,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3/03/20/147s4058919.htm
〈中俄關係〉,《華夏經緯網》,2013年3月20日,http://hk.huaxia.com/zt/tbgz/13-010/3257142.html
〈中蘇政府間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簽署〉,《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08/18/content_11903037.htm
〈中蘇貸款協定〉,《中華百科全書‧典藏版》,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49
〈周恩來指導1950年中蘇貿易協定談判簡況〉,《中國共產黨新聞》,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72/85037/85038/6887258.html
〈俄國防部長訪華擴大中俄軍事合作,《多維財經》,2012年11月20日。 http://economics.dwnews.com/news/2012-11-20/58972223.html
〈俄設計師爆料:中共武直-10俄國設計〉,《大紀元時報》,2013年3月16~17日海外周末版。
〈俄媒:中俄媒體軍售報導不一引發輿論猜測〉,《多維新聞》,2013年3月27日。http://military.dwnews.com/news/2013-03-27/59159281.html
〈胡錦濤晤梅德韋傑夫規劃中俄關係未來10年〉,http://www.hellotw.com/dlxw/szgc/201106/t20110617_662323.htm
〈胡錦濤訪俄推進能源軍事合作〉,《國際在線》,2007年3月27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703/0327_17_93603.shtml
〈普京:俄中關係達到歷史最高水準〉《龍報頭版》,2011-10-12 http://www.dragonnewsru.com/News_View.asp?NewsID=367
〈與俄關係中占上風〉《中央社》http://www2.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 NewsID=201110030024&pTypeO=aALL
〈舉世矚目的外交首旅:胡錦濤首次出訪成果與意義〉,《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hujintaooyx/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 >。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 big5/ www.xinhuanet.com >。
吳慶峰,〈中俄科技合作及技術轉移前景展望〉《西伯利亞研究》第37卷第2期,2010年4月,http://www.cnki.net
房曉怡,〈世紀之交的中俄關係〉,《文匯報(香港)》1998年11月24日,A6版。
徐向前,〈提高警惕,準備打仗〉《人民日報》,1978年7月30日。
陳漢中,〈退出聯合國〉,《中央社》,http://km.moc.gov.tw/myphoto/show.asp?categoryid=39
顏昌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帝國主義」〉,《阿波羅新聞網》2011-12-28訊,http://tw.aboluowang.com/life/2011/1228/230832.html

貳、英文書目
一、專書
Bates Gill and Taeho Kim,China’s Arms Acquisitions from Abroad(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34.
Charles Krauthammer,”The Unipolar Moment,” Foreign Affairs 70, no.1(1990);
 Michael Mastanduno, "Preserving the Unipolar Moment: Realist Theorise and U.S. Grand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1,no.4(1997).
 Stephen Brooks and William C Wohlforth's defense of unilateral 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Case against Unilateralism,"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3,no.3 (2005)。
Tong B 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e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7),P24-29.
William C Wohlforth,"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no.1(1999).
“Chine Lays Down Russia Arms, Military-Technical Cooperation Slows,”Kommersant, May 7,2007.

二、網際網路
〈Arms Transfers Database, 〉《SIPRI》,2013,hppt://armstrade.sipri.org/armstrade/page/values.php
〈China Overtakes Japen as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Bloomberg News》,16 August 2010,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08-16/ china -economy -pass-j apen-s- in -second -quarter-capping - three-decade-rise .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